不安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3
ISBN:9787532124589
作者:赵鑫珊
页数:511页

作者简介

人类的不安在先,人类的文明在后。不安和寻找身泰心宁像条红线,贯穿了人类文明之旅的过去-现在-将来。
或者说不安是经线,寻找安康是纬线,这一经一纬,共同编织了一部人类文明史。
我像一个渔夫,手中握有一张大网。这网是无形的,因为它只是一个哲学概念。这网就叫不安。
我把网撒向人生世界力争把多层面的数不清的不安现象一网打尽。这就是读者手中这部书了。
或许,它会给你一点安慰和鼓舞,给你一点“每临大事有静气”,不安向你袭来……

书籍目录

上篇 不安的多样性
人类文明起源于不安――最早不安的延续和它的当代表现
来自汪洋大海的诱惑和感召引起的不安――历史上葡萄牙人的航海活动及其深远影响
来自浩瀚星空的神圣不安――天文学家是何许人?
水土流失――不安――丧失土地的恐慌
……
下篇 报复――战争――不安
断想15则
假想外星人的一篇日记――我的工作假设
关于常态报复和病态报复及其病理诊断――从个人到国家
古希腊神话中的复仇女神――从神话到现实
……

前言

  咖啡屋里的驿站感和灵感  一、白杨树下的庇护  回顾我许多年在风风雨雨中走过来的一长串脚印,我会常常、常常怀念、感激北方那直指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笔直笔直的白扬树。  事情虽然过去了三四十年,但它收容、安慰过我的恩情,是我不能忘怀的。那是一段极度不安的日子。我就是在内忧外患中成熟起来的。不安玉成了我。  1957年反右后,北大校园时时处处都充满了阶级斗争的火药味。那是不正常的国家政治生活给人造成的不安。根源是人治,不是法治,是一言堂造成的。学生和老师随时有被批判,打成什么“分子”、戴上什么“帽子”的危险。  那段日子,我经常独自一人从北大成府校门偷偷溜到圆明园的荒野中去闲逛。那里有不少粗壮而高大的白杨树。10月初。金风送爽,我将身子缓缓往树干一靠,静听万叶惊秋作飒飒响,对我的苦闷、焦虑、不安的灵魂有一种慰藉的特殊功能。  自那以后,我就知道在风萧萧兮白杨树下能寻找到精神的庇护,尤其是在一弯新月斜挂在天边的时候。  1966年初夏,文革爆发。我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首批被揪出来的一名最小牛鬼蛇神。后来,我多次被揪斗。在揪斗的前后,我总是习惯独自一人偷偷跑到白杨树下去寻找安慰和生存勇气。  对于我,高大的白杨树仿佛是一根天线和地线。那是我与天与地神交的一个中介。通过它,我才能仰观于天,俯察于地。  只有在这时候,我才能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紧紧同生存根基捆绑在一起,而对外界的卑鄙混乱和国家恐怖主义则不屑一顾。  在白杨树下,有助于我构筑自己内心的要塞和堡垒。邪恶的外界环境休想伤害我的内脏,摧毁我的精神。  在将近20个春秋浩劫和国难民忧的日子,我每每是在白杨树下绝处逢生,化险为夷的。  对于我,白杨树就相当于菩提树。  菩提树又叫“思维树”(是的,夜半我往白杨树干一靠,观念、思维和美好的感情便会喷涌而出)。因原产印度,故称“印度菩提树”。  这种树可高达25米,直径可长成2米粗。  菩提是个佛教名词,从梵文Bodhi音译而来,为觉悟、彻悟、顿悟之意。(白杨树于我也是这种符号。它是菩提树的代用品)  相传2500多年前,在今日的尼泊尔境内有个小国的王后,在回娘家的路上在一株菩提树下生下了佛祖释迦牟尼。而释迦牟尼后来也是在菩提树下修成正果的。所以自古以来菩提树便被视为佛教圣树。  自1983年我从北京迁居上海,至今已有19个春去秋来。从此,我就再也没有在白杨树下彻悟过,或顿悟过。这于我毕竟是一件憾事或损失。  我虽然喜欢上海,但作为一座城市,她有两个欠缺:  没有挺拔、高大、神气十足的白杨树;没有乱鸦投落日或暮鸦知客意的景观。的确,上海是一个没有白杨和乌鸦的城市。  不错,上海到处是梧桐。但这个树种不高大、不挺拔,毫无神气可言。我连一次也没有在它底下呆过。因为它不能为我提供心理上的庇护和安全感,更无觉悟、灵感可言。  乌鸦的起飞姿式和叫声都是深沉的,哲学味的。麻雀的一举一动和叽叽喳喳地叫,都显得轻浮、浮躁和浅薄。  …………

内容概要

赵鑫珊,教授、作家,早年毕业于北大。写作于我,是山村毛驴推磨。放进去的当然不是玉米或黄豆,而是我关注的一些世界性课题。我就是那头推磨有驴。我来到这个世界,好像是尽心尽性尽力把一个个课题碾碎。这是我第43回起早贪黑推磨。我喜欢扮演推磨角色。天地一舞台,人

章节摘录

  “进入21世纪,地球上的人类这个物种变得比以前更加不安了。不安是刻画当代地球人生存处境或心理状态的一个关键词。按理,科技发达了,人会越来越安全。事实却相反。不安的因素大大增加了,程度也越来越严重,范围也越来越广。  “依我看,不安的根源来自三大冲突: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己。”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整个人类和人类文明之旅,都必须学会追求突围的悲壮。—这才是生存的最高智慧和生命的最高目的。不断求安,在新的、更高文明层面上的求安,是推动人类文明列军滚滚向前的一台永不会熄火的发动机。——这便是我对“不安”与“安”所作出的哲学理解和把握。或者说,这正是有关“不安”的哲学结构或涵义之一。  作为一个普通人,地球上一个普通居民,我能为拯救地球文明做些什么?首先我们要做的是健康我们自身的心态,不能看到火光冲天,楼房倒塌,就拍手称快,幸灾乐祸。先有健全心态才有健全世界。人人健全,世界太平,安全。    书摘1  我走了4个来回,不慌不忙,不是匆匆赶路的节奏。我来这里,只是想寻根,听着自己的脚步声发出一种回响,心里有种一言难尽的回到家的感觉。一一也许,我从上海到西塘来旅游,就是为了听这古朴的回响,回荡。  我出生在类似于西塘弄堂的江南巷子深处。童年和少年也是在由花岗石长条铺成的巷子里度过的。这也是我喜欢花岗石这种建材的原因之一。  人的“寻根情结”其实是由不安造成的.考古学追溯生命和人类文明的起源等学问的本质,是“寻根情结”的披露。人总是想知道自己来自何方。不知道,心里会不自在,不踏实,不安。  西塘石皮弄的狭长建筑空间所营造出来的“场”给了我悠缓、安康和宁静的感觉。  当今后工业文明社会大城市的居民,每逢假日,总爱造访古村古镇,喜欢看古树古井,说到底,是心理上向往农业文明人生存方式的缓慢节奏。人世后的中国人,心怀这种向往会更加浓烈,迫切。  当今世界到处都在不断提速。高速运转或飞快的节奏拖着人性往前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早出晚归、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紧迫感和不安感。心里并不十分情愿,也只好参与这场社会的激烈竞争,否则就会有被淘汰的危险。  压力越来越大,只好硬着头皮上,披垦戴月,起早贪黑地去干。遇上休息日,便被“农业文明情结”驱使。前往古村古镇的小巷子深处去放松放松。  只有在悠缓的节奏和宁静的气氛中,我才能同“天地入神”四重结构作倾心的交谈,才能聆听到这神秘结构的启示和教诲,心安理得,获得一种深层次的身心两安感。    10  对于中国人,WTO这三个大写的英文字母放在一起成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的象征,当然也是一个令人不安的符号。  从今以后,这个陌生的象征和符号将会引出我们中国人的许多悲欢离合的故事,许多拼搏的悲壮。  宋朝杨万里在《论兵》冲说:  “以死求生,而不以生求生。”  一个人,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如果有这种生存的勇气,便会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我们,你我他(她),不安才是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的大事。  苏东坡有言:“临战而思生,则战必不力。”  人生原就是战场。我们连死都不怕,还怕其他东西?  我们不懂得投降、打出白旗、下跪求饶,只知道进攻、进攻、再进攻!  进攻本身和进攻过程才是对不安的有效压制和驱赶。    11  据美国科学家新近发现,母亲在怀孕期间(尤其是在24—28周之间),如果承受沉重的生活压力(包括失业造成的不安),婴儿会较容易变成孤独癣。  这是一种神经系统的病变,通常出现在3岁之前。症状是语育能力发展迟缓.行为模式一再重复,难以与他人沟通或相处。  因不安造成当代人的躁狂状态、抑郁状态和孤独癣……等精神症疾病也是本书关注的范围。  不用说,自杀现象是冲突和不安造成的结果。众多调查数据表明。在中国社会各群体自杀死亡率中,位居第1者是农村青年妇女。  这种现象着实令我不安。  中国农村妇女处在双重的尴尬和困境中:  作为农民,她们的苦难可以划归为农民问题;  作为妇女,她们的不幸又可以归人妇女问题。  当苦难和不幸叠加在一起,构成一种坏的巨大压力,不堪重负和承受,自杀常常就是一条最后求解脱的出路。  农村妇女(尤其是青年女性)的自杀率往往在经济发达地区表现得很高,尤其发人深省。它说明来自心理(心态)方面的压力比来自物质(生理)方面的压力对人的打击更大,更无法承受。  比如,青年农民王某结婚后,新媳妇李某同婆婆关系恶化。在三代同堂的农村家庭结构中,常发生这类冲突。王某夹在中间。压力很大。一天王某干了重活回到家,发现妻子又在同母亲争吵,于是火上心头,打了妻子一巴掌。当天晚上妻子便吊死在横梁上,为的是报复,使对方也得不到安宁。  妻子死后,王某与母亲疏离,又被村邻指责,心理上承受着巨大压力,一年后也吊死在妻子曾经吊死的那根横梁上——这叫连环命案。  近年来,我特别关注阅读有关中国农村妇女自杀调查报告。这里不仅有大量的社会学问题,更有深层次的人生哲学课题。它涉及到“不安”这个主题。至少是涉及到不安的多样性。  我为中国农村广大妇女的不安而不安。我为不能为她们做点什么而感到内疚。也许是因为我的外婆和母亲都是农家女。    12  网络上瘾。完全沉迷于网络营造的虚拟世界,一上网就失去了自我控制能力,不能自拔。对真实世界反而不感兴趣.麻木不仁。这是一种新型的病态,新型的不安,网络时代的不安。  网络瘾君子性格变得十分孤僻,在不能上网时.心情易怒、暴躁、有压抑感。在与他人(包括亲人)交往中,常发生冲突.  孔子、孟子、柏拉图、康德和海德格尔……做梦也没有想到居然会有这种性质的不安侵害人!  据统计,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痴迷于网络的人数已经超过了吸毒人数!  失业者、缺乏自信心者和灵魂没有寄托者更容易上瘾。仅台湾一省,就有30万人上网成癮!这成了“网络强迫症”.其中有一种“资料缺乏恐慌症”。自己总是觉得占有资料不够.必须不断上,网搜寻、占有尽量全的资料。生怕滑了什么。——这就是病态强迫症。因为世界没有绝对的“全”。

图书封面


 不安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赵老师融会贯通的能力不一般强,胡思乱想能力也一流~
  •     很傻逼的书,浪费了我一个下午。大半本书都是废话,最后赵教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反战的办法就是人类基因重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