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书评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
出版日期:1989年6月
ISBN:9789620407871
作者:兰陵笑笑生
页数:1430页

恶之花:《金瓶梅读后》

天气一下子转冷。从早晨开始天就布满了昏黄的浓云,到晚上风也开始吹,无星无月的,说是要下雪啦。想起半月前在蓬莱那晚,一个人在街头闲逛,也是寒意迫人,我还编了几句顺口溜:“向晚秋风卷海雾,异乡街头灯上初。车曳流光霓虹艳,户闭门扉旅人独。”虽然寒冷,可有雪可赏,那种境况,也颇觉安慰了。可是即使在洁白的雪夜,每个人的心情可能也会不同。游子会想念家园温暖,怨妇会遥思良人远征,得势者谓雪如财,真有如鲜花烹油般飞扬跋扈,失意者屋漏将倾,那朔风吹积雪不止打在脸上更像是刻进心深处。千古而下,又有谁同?而我最不能忘的,是一部作品中的一位美艳少妇,夜饭未尝,悒悒不欢,她命丫头早早点上暖炉檀香,在内室备下烧酒小菜,连洗脚的热水都预备了,痴坐在窗前聆听门环响。朦胧里听到金铃响,立刻逼丫环去看门,丫环回来说,奶奶敢情是听错了,那不是门环响,是北风吹得那檐铁响呢。这个等候的妇人叫潘金莲,而她等的那个人叫西门庆。金瓶梅里的潘金莲不是一个好人,她也没想成为一个好人。她只希望和她爱的那个西门庆在一起,她只希望在一起的那个人,配得上她如花美貌。无论任何人跟她争这个人,她都会在表面上做出十二分恭顺的样子,然后再用最恶毒的手段把对手除去。可是西门庆好像也不是个什么称职的情人,他贪淫好色,爱财如命,眼里只有利益,跟女人相交,只有性很少爱的。潘金莲何等冰雪聪明,岂会傻得连这个也不知道,所以她也许爱的并不是西门庆这个人,只是耐不住如山的寂寞吧,无论西门庆有多么浑账,他总归有时候会来陪陪她,给她点躯体上的快乐,她怕一个人过夜,特别是雪夜。她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女子,从来不晓得该承担什么责任,武大嫂、西门五奶奶、陈敬济的半个情人、武二的血海仇人,这些身份她浑没在意,她就是受不了那种入骨的寂寞,非得要人疼她陪她宠她不可,无论这个人是个噬血的恶魔也好,是个无良的懦夫也罢。千年以降,这种雪夜等待的心情,有谁能懂?是不是很傻?是不是很像天龙八部里的阿紫?她有一百种理由不会死的,她还有好多幸福可以享的,可是,她就是不想为了苟活着而承受寂寞。说来也奇怪,我读金瓶梅,没有删节过的金瓶梅,从来没有觉得这是本所谓的淫词艳书,却有一种置身雪地的感觉,在这里几乎没有任何光明、温暖,而十分清冽、绝望、冷漠、黑暗,觉不到人性之美,让人透骨寒彻。整部书里天天都在游宴相狎、调情弄月,可就是没有一点点热情。好像那里面行走的人,一个一个都给抽去了灵魂似的,人前背后,交相倾轧,让人实在对这个世界提不起什么兴致来。起初我最喜欢的人不是潘金莲而是李瓶儿。我觉得在李瓶儿那里,还保留着一点点这浊世的温暖,很难得的温暖。李瓶儿死的时候,西门庆也最伤心,真的很伤心。他知道只有李瓶儿是不会算计他的,是他完全可以放心的。可是,全书读罢掩卷沉思,我最难忘的印象还是潘金莲。李瓶儿就像是这个朱门地狱里的圣女,而潘金莲则像满怀幽怨的亡魂,那样执着不舍,那样刻骨铭心。她雪夜里等候西门的那一夜,是她对西门最终失望的一夜。那以后,她再也不会追求爱了。她只要性和活着。很快,她就给武二逼到内室,如待宰的羔羊给剥去全部衣服后剖心抽髓,完成了她对于俗世的判逆的代价。兰陵笑笑生把他全部的爱都倾注在了潘金莲身上:她不完美,善妒,小性,阴险,就像她养的那只神秘的白猫,那只吓死李瓶儿的孩子的白猫。可是,实在害死潘金莲的应该是那个如铁屋般沉重的男权、唯利的时世吧。生活在那个时世的那么多的妇人们,为什么就没有潘金莲那么激烈呢?她们不是都活得好好的么?即使在西门死后家庭破败,孟玉楼还是如愿嫁给了一个英俊的少年郎,甚至比西门庆还要和谐。吴月娘也守着儿子和一大堆家产过得挺舒服。她们和西门的关系,就像是寄居蟹和宿主的关系罢,是一种躯体和权力的交换,她们用自己的如软玉温香的肉体,换得西门家豪奢富足的生活,两不相欠。所以,宿主死去,另找一个宿主就行。而潘金莲不同,她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要,她只要一个爱人,希望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然后,就一生为了这个幻想点沛流离,受尽了欺骗和苦痛,最后还给剖心取肝,成为了这个时世的祭品。这是我读过的古典小说中最让我震撼的一部了。如果说当年阅读红楼梦时,那种阅尽世态、缠绵悱恻的悲悯情怀曾让我为之感动过,可是我无论在阅读中还是在阅读后,总归知道这是一个影射现实,有一定真实基础的虚构故事。读金瓶梅,你明明知道整部书都是借水浒传 的一节阐发开去,可这种真实感还是强烈得让人以为这些故事是真发生过的。它不止是时空的一个断片,而是描写了一整个活生生的群体,一个男人和许多个女人之间的生离死别。在这里没有一个人是完美无暇的:西门庆乐善好施,仗义疏财,可是又贪淫好色,不惜动用公权达到自己的目的;潘金莲大胆泼辣,狡黠慧心,可是为了夺宠,她会毫不留情地杀死阻在路上的所有人;李瓶儿善良懦弱,体恤下情,可是她的一昧忍让纵容终于让儿子和自己先后死于非命;吴月娘贤淑贞洁,守身如玉,可是愚夫盲从,持家不严;孟玉楼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可是却为利所驭,不见己心;应伯爵如附骨之蛆,逐肉之鹫,趋炎附势,落井下石,可是他也有偶发善心,济人之困的时候。还有春梅、申二姐、王婆、薜姑子、附安、李娇儿等等一大帮个性鲜明、言行生动的配角人物。每一个人都形体丰满,血肉充盈,似是就要从书上走将下来。全书从头至尾,笔力未有丝毫减弱,开篇挥挥霍霍,结尾悚然而止,雄浑处山耸岳峙,细密时流水小风。金瓶梅,既暗含着三个主要女性人物的名字〔潘金莲、李瓶儿、春梅〕,也代表三种身份〔潘金莲是西门家奶奶中出身寒微、无产无势的代表,李瓶儿是有嫁妆有资财的妾,而春梅是仆人,身份更低微,却是所有事件的见证者〕,并且本身也有象征意味:冬天的梅花为冰冷的世界带来浪漫的馨香和别样的生机,可是将养在宝瓶里的梅花纵然满室留香,衰败后总归要给抛弃的……整个故事也如开放在恶沼的一捧鲜花,在最绝望的境地里通过表现人性之丑而使我们看清了世界的真相,使潜藏在心灵深处的真善美得以触动并生发成宏伟的主流,引我们去寻更有希望获得幸福的人生。就像波德莱尔的《恶之花》。

《金瓶梅》--雏形的《红楼梦》

这是一部描述一个时代背景下的人情世态的作品,却在这种描写中,笔锋尖锐,直白,总是把一件事情的真实的状况剖析得极为清楚,甚至到了把性交的场面都写的淋漓尽致的境地。写西门庆一个家族的兴旺与没落,在兴旺与没落中,完成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意见。从后来的《红楼梦》就可以看出这部作品的影响应是极为深刻的,因为《红楼梦》的整体构思有点类似《金瓶梅》却只是相对含蓄,内容相对的隐晦很多。所以在看《金》的时候,总是一直想起《红楼梦》,《金》是从武松与武大郎潘金莲与西门庆的过节开始来讲述故事的,而后渐渐的把视线引到西门府上,然后重点都在西门府上,进进出出,人来人往,热闹过,喧嚣过,繁盛过,娶妻娶妾,热闹非凡,而后逐渐的走向没落,在这里,什么样的丑态都被世人认为是极为平常的,什么违背伦理的事情都可以被大胆的实行,整个社会似乎处于一种极为淫欲的状态下,在这种状态下人人都贪恋时间享受,贪图一切快感。在这种状态下,人类的一切道德伦理似乎都已经被沦丧了,人类已经不需要道德来进行指导,而只对于金钱和权力有兴趣。也因此,《金》可以说是一部揭露人类丑陋的极为直白的作品。而《红》从林黛玉到贾府等引出贾府,然后重点以贾府为主要的场所,进行描写,这些方面是有些相似的,但在描写上,《红》含蓄很多,描写的故事也比《金》相对的正常,所以只能让细心地人从一些字里行间自己去摸索自己去探讨一些被隐藏的东西。贾府从兴盛到衰落几年之间差别亦比西门府上的精细得极多,篇幅气势都比《金》大极多。但他们的主旨有一些部分都是一样的,通过官官相护、官商勾结、以权谋私等操作来达到加官进爵或者赚取更多金钱就是这些丑恶的官僚现象都是其要揭露的。在《金》中更侧重的是描写淫欲对于的丑恶,想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等,而《红》更侧重的是对于做人方面的描写,是对于那些没有办法开放的封建礼教对于人性的压迫上来进行描述的,所以《红楼梦》没有那么的直接,也没有《金》那么的残酷。

很值得一读啊

明代市井生活诸多方面的写照,人们只见淫就实在太可惜了。官商之道,物价水平、社会风尚、文化、宗教……太包罗万象了。故事交待得好,文字也好。红楼梦文字更佳,但有时未免显得太精致过头,反而失了些韵味。金瓶梅看来是集当时最流行的草根语言与故事为一体,网络时代这个就不稀罕了,但在当时绝对奇书啊!不知怎的,看这书总让我想起源氏物语。虽然源氏物语成书早于金瓶梅五百多年,但光源氏跟情妇们的和歌腓句同西门庆们跟女人们的递巾子题诗句如出一辙!另外看到明朝人写宋朝事,歌妓唱词尽得元曲精妙,还是很有违和感。好比现代人写清朝事用了民国小调。。。这书如果在现代出版,要收到公知们恶评如潮了吧:-)

疯狂的社会,疯狂的人性

这是一部晚明史的民间版本。在一个礼崩乐坏,道德沦丧的社会里,作者为我们描述了一群人的生活百态。潘金莲的淫荡,西门庆的好色,李瓶儿的隐忍,春梅的享乐主义,在大变革的前夜,个人有个人的选择。强烈推荐此书,其实他写的就是当下的社会。

淫书?当时社会生活现状的折射与缩影?

在我印象中,这部书一直被冠以“淫书”的称号,很长一段时间被打入“冷宫”,扫进历史与文学的垃圾堆。直到毛泽东主席为其翻案,并做了一番很有水品的阐述。说金瓶梅是在明代这个大历史背景之下,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官场生活,宫廷生活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一个王朝在消亡之前的极端腐朽,奢靡,混乱。正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老天要一个人死,要一个国家土崩瓦解,必定要先让它自己先疯狂,自取灭亡。所以一部金瓶梅,其实就是一部明史。这是相当高的评价啊。想必很多人都知道,毛泽东主席搞政治军事很有一套,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他对历史和文学的热爱。他对于许多问题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犀利的分析。的确,对于很多人来说,里面充满了许多描写色情,******的东西,显得很肤浅,不登大雅之堂。但是, 目光的短浅与否决定了我们看待事物的方法与角度。先抛开性爱描写不谈,对其中的社会生活做一番深入思考。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三个女人为了争宠,相互攻击,诋毁。可谓用心良苦,机关算尽。这其实用一个虚拟的一个家庭中的阴谋与阳谋作为典型,来反映当时的一个社会现状。世风不存,人性泯灭,淫风盛行。同时在宫廷中,众多嫔妃为了抢宫中的唯一男人,同样是不择手段。其惨烈和残酷程度,比之西门庆家中,实则是小巫见大巫。同时,西门家族的纸醉金迷,奢侈无伦生活实际,其实也是在为突出当时朝廷的腐败,沉沦,不思进取。贪图享乐,大兴土木,醇酒美人的生活简直就是家常便饭,习以为常。经过一番分析,我们就不难看出:对******的赤裸裸的描写,其实就是在无所顾忌的揭示封建社会赤裸裸吃人的卑劣嘴脸,将他们罄竹难书的罪恶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所以恐怕是当时的统治者正是看到了这一层,才假托是“淫书”将其打入另类,不让其翻身。其实是借以掩饰自己的恐惧和心虚。说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世情小说,实至名归,因为它真的起到了以小见大,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表面揭示事物本质的作用。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与批判力.

武大郎死于武松的傻呼呼

武大郎死于武松的傻呼呼这几天在听《金瓶梅》有声小说,正听到武松同嫂子潘金莲撕破了脸皮的情节,总觉得武松傻呼呼的象事儿妈特会来事。兄长武大郎好不容易搞到一个老婆,那潘金莲虽不是处女,且被张大财主用过了。但被武大郎接回家来后,不能帮着赚钱,但至少还能看看门户,帮着烧口饭菜,武大郎家里多少有点活人气。武松也不知存了什么心,明知那嫂子潘金莲不是好货,却偏要把事儿挑明了说。第一次,武松是在同潘金莲喝酒时,面对潘金莲的色情勾引,武松一点都不考虑后果就放出了重话,“嫂嫂休要这般不知羞耻”。 潘金莲这种女人,你要是不挑明了也就罢了。既然武松说得那么绝决,潘金莲哪会忍下这口恶气来。本来武松只要日后少去或不同潘金莲说话就不会有大事发生。结果武松不但还要去武大郎家,而且还在见面时又用话语刺激潘金莲小姐,那句“篱牢犬不入”的话,别说潘金莲听了受不了,潘银莲、潘铜莲听了也一样的受不了。思想工作也不是这样做的呀。再说你小叔子去管嫂子的生活作风问题,这不是没事找事嘛。从武松处理潘金莲作风问题未获成功,可看出武松只是一个四肢发达,头脑有点脑力散的傻呼呼。武大被潘金莲害死了,武大的家毁了,武松自己也吃了人命官司。要不是武松同潘金莲撕破脸,武大好歹能多活几年。武松若是聪敏的话,不应当由他挑头,而是由邻里街坊们去说。看人家陈冠希家人多精明,没有一张床照是家人捅出来的。后来武松又戆头戆脑地跟宋江上梁山、征方腊,被人砍去了一条手臂,也不晓得算啥明堂。2008年5月26日星期一

闲话《金瓶梅》 (转帖)

为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们树碑立传歌功颂德是当今影视节目的主旋律之一,打开电视机,满眼皆是顶戴花翎,吾皇圣明不绝于耳。康熙的文治武功、雍正的睿智英明、乾隆的风流传奇,都是广大的中国屁民所喜闻乐见的故事,极大地丰富了不明真相的群众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内容。从1644年多尔衮挥师入关算起,至1911年辛亥革命,满人爱新觉罗家族君临天下,统治中国近三百年,易服剃发是一个标志,想不承认都不行。读满清的历史,感觉这个王朝对中国的统治算是比较成功的,清廷十二帝,虽然不能说个个神武英睿,但是与前明的历朝皇帝相比,在对待本职工作的态度上,还是可圈可点的,基本做到了不迟到不早退,起早贪黑,出满勤干满点,日理万机。特别是在定鼎中原之后,清政府把整顿吏治、抗洪涝灾害、打击非法组织、建设精神文明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它是清王朝坚持始终的四项基本原则,可以说是贯穿清朝始末的主旋律,即使在今天看来,我们的伟大、光荣、正确也不过如此,似乎别无二致。清朝的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大兴文字狱,坚决打击异端思想和持不同政见者,决不手软!二是扫黄,在清廷所罗列的禁书名目之中,涉及有淫秽黄色内容的明朝中晚期小说,是一个重要内容。这其中有一本书,明列禁书榜首,叫《金瓶梅》。《金瓶梅》在清朝时是禁书,上个世纪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还是禁书。在二十年之前,似乎只有作家协会成员才有资格阅览此书。我在大学读书的时候,听说只有研究生才有资格凭证借阅,而且不得带出图书馆。这本书,这本名著,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书。第一次读《金瓶梅》是在高中毕业之后,参加完高考,等待高校录取的通知,一时无所事事,父母说到你姨妈家去玩几天吧。我喜欢到姨妈家里去,因为姨妈家有书可读,我的姨夫是中国作协成员,他的书房里有的是书。在那个炎热的假期,在那个不大的书房里,我发现了《金瓶梅》,在白天姨妈姨夫上班不在家的时候,我偷偷地浏览了一番。等我上了大学之后,有一次在宿舍里,熄灯之后同学们谈天说地,一个哥们很神秘的说有一本书,我们谁也没读过,名叫《金瓶梅》,我脱口而出:我读过!但是,没有人相信我,都以为我在吹泡泡。那个同学说你怎么没中毒呢?我问:中什么毒?他说:黄毒!是啊,我怎么没中毒呢?连我自己都疑惑不解。后来知道了,我读的《金瓶梅》是删节本。好像是九十年代初,在新华书店,我发现在摆放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书架上赫然有《金瓶梅》上下两卷罗列其中,我伸手取下,看到并不十分精美的封面上印有“足本”二字,当机立断,买下!等我带书回到家里,急不可待地页页翻找,找什么?找毒!找那些被删节了的传说中的“黄毒”!结果令我大失所望,一无所获,这仍然是一个删节本。在国内工作的时候,有一个同事,也是我的好朋友,是桥牌让我们结下的战斗情谊,他知道我喜欢读书。有一次,他神秘的告诉我:给你看一样东西,千万不要泄露给别人!我问是座山雕的联络图还是李玉和的密电码?他说:都不是!是《金瓶梅》里那些被删节了的黄色文字!他的话让我喜出望外:真的?你怎么会有?他说他的一个亲戚有资格看足本的《金瓶梅》,他熬了几个晚上,一字一字地把其中的淫秽描写片段抄录下来,总共一万多字,幸苦之至啊!他的这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精神着实地感动了我,我当即再三向他表示,这件事只会有天知地知,他知我知,这些带毒的文字决不会泄露给第三个人,不管它的毒性有多大,我都愿意作出牺牲,以身试毒!我把这些有毒的文字带回家中,吃罢晚饭,沐浴更衣之后,在自己的卧室里,把台灯的光线调到最柔和的亮度,展卷研读。当时我都觉得自己有关云长夜读《春秋》之神韵。如果有哪位朋友问我:怎么样?中毒了吗?我的回答一定会让你失望的,因为我的身体没有不良反应,此毒无效。我以为这些文字虽然描写的都是书中的性交情景,但是含蓄、唯美、漂亮极了!比起今人创作的色情作品,满纸都是生殖器,高明不知几许!当我把这手抄的东西还给同事的时候,我告诉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把这些诗词能够熟读之、背诵之,也算是学有所成,那才叫淫得一手好湿啊!《金瓶梅》这部书大概问世于明朝嘉靖或万历年间,关于该书的作者,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清康熙年间,有人提出是由王世贞所著,世人皆以为然。王世贞是明朝著名文人,与张居正是同年进士,其父在嘉靖朝遭严嵩构陷致死。有一说王世贞作《金瓶梅》意在报杀父之仇,这就为此书的来历又蒙上一层神秘而传奇的色彩。直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郑振铎、吴晗等人否定了“王世贞说”,时至今日,该书作者,尚无定论。《金瓶梅》成书不久,有缘得之一睹的文人墨客即对其臧否不一,褒贬有异。明“公安派”文学代表人物袁宏道在仅得到半部手抄本“伏枕略观”之后,即盛赞《金瓶梅》“云霞满纸”。袁氏在读得全本之后,又称《金瓶梅》与《水浒》同为“逸典”,给予极高的评价。同时得到手抄本的大书画家董其昌则认为,《金瓶梅》为淫书,“坏人心术”、“决当焚之”。呵呵,话说到此,我岔开一笔,说一句董其昌,此人是明代的大书画家、大收藏家、大地主、大官人,以诗书画印名重一时,其书画作品至今对道中新学还有影响。但是,此人私德心术败坏之极!曾仗着自己的名声威望,横行乡里,不仅欺男霸女,还纵容恶奴,私设公堂,因致人毙命,终于激起民变,愤怒的民众冲进他的豪华庄院,一把大火烧得他抱头鼠窜,仅以命存。就这么一号人,居然道貌岸然地指斥《金瓶梅》为淫书,说什么“坏人心术”,还要“决当焚之”,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也!在中国,似董其昌这等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所谓正人君子,有他一个不多,缺他一个不少,放眼望去,似乎一望无际。书归正传,再回到《金瓶梅》上来。在对《金瓶梅》的评论当中,东吴弄珠客为《金瓶梅》所书的序言最有意思,他首先判定《金瓶梅》为“秽书”,随后,宕开一笔,云:“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 这几句言语,可与鲁迅关于《红楼梦》的“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相媲美,非常的耐人寻味。我们阅读小说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听别人讲故事,不管讲故事的人讲的是武侠言情还是科学玄幻,如果讲得精彩,我们在听完之后,如果感觉讲得跟真事儿一样,总是要赞一声的:瞧!书里这傻逼,跟我们单位谁谁谁一个操性!所谓讲得跟真事儿一样,就是人物刻画栩栩如生,言谈举止活灵活现,从这个意义上讲,《金瓶梅》所取得成功是空前的,其作者以细致生动的笔触、用高超的白描技术和汪洋恣肆的气势,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其所处时代的市井社会的生活画卷。白描,中国绘画的基本功,以线条勾勒物象,不着重彩渲染,所描绘形象明快生动。如果泛指文学创作上的表现手法,即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金瓶梅》一书的文学价值和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是显而易见的,其作者为“王世贞说”历经二百余年而为世人共识,都以为此书只有出自于王世贞这样的大才子大手笔,才算名副其实,相得益彰,这是一个重要原因。《金瓶梅》开中国古典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之先河,其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之高,任谁也无法抹杀或视而不见。然而,面对着这样一部文学名著,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只能抱拳拱手:久仰大名,如雷贯耳,无缘相见,三生不幸!呵呵,谁让我们不幸而生在中国呢?读《金瓶梅》,不能不知道清人张竹坡,就如脂砚斋之于《红楼梦》,金圣叹之于《水浒》。张竹坡于康熙三十四年 ,以超人的艺术才华和高拔的艺术视角 ,完成了对《金瓶梅》的评点 ,“天下第一奇书”的赞誉确立了《金瓶梅》为我国古代“四大奇书”之首的崇高地位。阅读文学名著,读一些前人权威的评点,或许对解读和欣赏作品有益处,最起码有一个导读作用,但是,我不喜欢。我希望有自己的阅读感觉,不想被他人左右目光。张竹坡对《金瓶梅》的点评,我并没有看。但是,我也以为“天下第一奇书”非《金瓶梅》莫属!有朋友问:何也?我说:因为在这本书中,你找不到一个好人!喜欢中国文学的人,想必对几大古典名著有所了解,即使没有读过原著,也看过连环画小人书、听过《失空斩》和《甘露寺》、知道孙悟空打过三次白骨精。你读《三国》,你会看到天底下有无数争雄图霸的豪杰在奋斗;你看《水浒》,你会知道梁山上有一群替天行道的英雄在抗争;《西游记》里有一心向佛的圣僧在追求;《红楼梦》里有浪漫纯洁的爱情在憧憬。只有《金瓶梅》,这本“天下第一奇书”,让你的眼前是一片的黑暗与冰冷,在书中所有的人物身上,你不能发现或感觉到一点点人性的光辉与温暖。这本书奇就奇在了这里。《金瓶梅》书中所讲的是大运河畔临清县城里一个破落户出身的西门庆从发迹通泰到纵欲身亡的故事。西门庆与潘金莲,对于中国人民来讲,已经不是两个单纯的人名,而是两个文化符号,是奸夫淫妇的代名词,千百年来,他们图色害命的事迹被中国人民代代相传而不见衰。本来这西门庆与潘金莲是《水浒传》里的两个极次要的小人物,从这对男女一次偶然的相遇到勾搭成奸,从毒杀武大到被武二手刃,前后不过几个月的时间。然而,《金瓶梅》的作者却把他们从《水浒传》中提拔出来,刻意描绘,精心打造,终于使他们的形象栩栩如生,熠熠生辉,从而晋身于中国古典文学经典人物的艺术殿堂。《金瓶梅》一书通过对西门庆家庭琐碎的日常生活的描写,不仅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生动地市井百姓的生活图画,还极其丰富逼真地将没落的宋朝晚期社会上下颓靡腐败,奢华淫逸,无良无耻;官商相互勾结,贪赃枉法,鱼肉弱势,致使人民困顿,江山倒闭的历史生活,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金瓶梅》假托宋朝的背景,讲的却是明朝的故事。《金瓶梅》书成于明嘉靖或万历年间,最新的研究成果更确切的断定是在万历朝中期,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呢?黄宇仁著书《万历十五年》,在书中,先生写道:“万历15年,丁亥次年,明帝国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调和,军事将领的富于创造或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是的,在万历十五年,致力于变法改革的张居正遭到了清算,杰出的军事将领戚继光走到了穷途末路,思想家李贽在狱中割喉,在血污中,经过灵与肉痛苦挣扎,两天之后死去。大明王朝天空中的几颗耀眼的星辰黯然消逝。那一刻,大明朝的时间钟摆停止了摆动。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著作,“天下第一奇书”《金瓶梅》问世了!张竹坡评点《金瓶梅》,说“我看此书,纯是一部史公文字”我以为此言不谬。当代众多评家纷纷把《金瓶梅》以现实主义、写实主义、自然主义作品而冠之,我不知道《金瓶梅》的作者是否知道什么叫现实主义、写实主义或自然主义,我只看到了其作者在以冷冷的眼神、冷冷的笔触、冷冷的文字讲述冷冷的故事,冷得让人不寒而栗。《金瓶梅》的世界,就是作者当时所处的人文环境,那是一个没有信仰、理想破灭、政治腐败、法制虚设、拜金如狂、人欲横流、道德沦丧、背叛成风、鲜廉寡耻、万物标价的世界,在这样的人文环境里,专制皇权赖以支撑的“礼义廉耻孝悌忠信”八根理论支柱,已经荡然无存,大厦之倾覆,王朝之灭亡,已经指日可待。就在《金瓶梅》成书之后不久,努尔哈赤的八旗兵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李自成、张献忠扯起造反的脚步已经地动声来。在《金瓶梅》第七十六回里,有这样一段插曲:西门庆从衙门里回来,说他审了个“丈母娘养女婿”的案子,两个人的奸情因使女传于四邻而暴露,结果丈母娘和女婿都招了供而被判了绞罪。此时的潘金莲脸不红气不喘的说应该将那“学舌的奴才打的烂糟糟,问他了死罪。”这段描述,作者仿佛唠家常絮闲嗑一样娓娓道来,不经意间,把潘金莲的形象刻划得入骨三分。大明朝以严刑酷法十恶不赦著称于史,满朝衣冠个个道貌岸然皆曰以德治国,但是,他们的法律和他们的礼教道德,在潘金莲的眼里就是一个屁!日后,西门庆死,使女秋兰将潘金莲与女婿陈敬济的奸情向吴月娘告密,结果竞不或相信,反而被打得“烂糟糟”。一个犯下了通奸、谋杀亲夫、乱伦等罪行的女人,彼时的法律与礼教竞不能奈其何!潘金莲的冷漠麻木和傲慢狂妄,并没有使她遭千夫所指,万人唾骂,相反,在吴月娘要王婆将她领回后,有许多男士、各路人等竞争相聘娶,而使王婆认为她是可居的奇货,坐地抬价。 有论者分析潘金莲是一个性欲旺盛的病态女人,其实,病态的不只是一个潘金莲,而是整个社会。曾经跟朋友在扯淡的时候,神聊过潘金莲,朋友以极其严肃的口吻字正腔圆的发表高论,说潘金莲是封建男权社会之中遭受凌辱和压迫的典型的劳动妇女形象,我们应该对她寄予无限的同情和怜悯,等等。我戏虐朋友说以这样的眼光去看《金瓶梅》肯定不会犯错误,满眼都是血泪史,时刻不忘阶级仇。朋友说你正经一点。我说不早了,洗洗睡吧。《金瓶梅》的故事发生在明朝中叶山东境内大运河畔的临清县城,当时的临清,人口达百万,可与南方杭州比肩,是一个商业重镇。一条大运河,给临清带来了滔滔生机,徽商浙贾,风从云集,晋客辽贩,趋之若鹜。西门庆,就是这临清县城里的一个破落户。读《金瓶梅》,纵观西门庆同志的一生,其实是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之中,不甘沉沦、发愤图强、努力拼搏的一生。西门庆同志天资聪敏,特别是在结团伙、拉关系、跑官场、抱粗腿等方面,简直是无师自通,长袖善舞;书中描写西门庆同志“壮貌魁梧,性情潇洒”,此等人才,即使在社会主义祖国的今天,成名成腕儿也是早晚的事情!有人说,智商高不是成功的保证,情商高才是胜利的关键!西门庆同志的智商和情商在临清县城一时无双!他占人妻、夺人财、手段毒辣,翻脸时无情无义、行贿时出手大方,这一切一切地优良品质集中在西门庆同志身上,就好像太阳照在桑乾河上。清末有红顶商人胡雪岩,不少朋友对此人推崇备至,刻意效法,其实,若论官商,西门庆才是他们的班头领袖,是需要学习的榜样!大运河上的商品往来给明朝中晚期社会带来了繁荣景象,有人以为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在中国发生,倘若不是因为满清异族的入侵,打断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国一定会率世界之先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我以为这是痴心妄想。西方的资本主义从萌芽开始,到茁壮成长,硕果累累,它有一个“人”的觉醒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这一面面旗帜迎风招展,唤醒无数民众;在这个过程中,大批的哲学家、法学家、政治家纷纷出现如雨后春笋,各领风骚,指点江山,他们为新型的资本主义社会提供理论依据、构建法学殿堂、搭建新的政体结构。这一切,对于大明王朝的中国人民来说,太遥远,太遥远,如同天方夜谭。在读圣贤书写八股文的中国文化人当中,是走不出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休谟、洛克和亚当斯密的。明朝中晚期的资本主义萌芽,是在浓重的专制皇权的阴影之下破土而出的,它本身就先天缺氧,是个畸形儿。中国的读书人严重缺乏思考的智慧,却不乏维护道统的勇气和凶残。血腥的历史,不用我重复。《金瓶梅》中的西门庆死在了潘金莲的身上,三十多岁,可谓英年早逝,令人痛惜,他应该等到金兵破城的那一天,亲眼看到国破家亡,妻离子散。《金瓶梅》问世之后数十年之间,李自成、张献忠揭竿而起、努尔哈赤、皇太极开始向大明图谋天下。1644年,多尔衮挥师入关,在此之前的1640年,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世界近代史开端。说《金瓶梅》,谁也不能忽略书中大段的性事描写,因为这个此书才被清朝列为禁书之首,在新中国同样被视为洪水猛兽。看到有评论家统计过,说书中大肆渲染的性交情景上百处,简单描述的几十处,一笔带过的若干处。在写此文之前,我浏览了一下专家们的相关评论,想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只打开一篇文章,看了数行字,我就决定不看了,我心想,我太把你们这些流氓当回事了!在这些流氓专家的眼里,书中的“肌肤纤细,软玉温香”这些赞许人体之美,显现女子性征的凝态性文字都是罪恶的,是“为赤裸裸的动态性行为做铺垫”,至于“莺声呖呖,燕语喃喃”更是不堪入目的性行为描摹。以为“这样的一种绘声传形、以动代静的写性方法,以粗俗的感官刺激窒息了优雅的艺术想象;以动物层次的肉欲消解了审美层次的心灵体验。”,“它与性欲描写审美化的正确途径格格不入。”看到这些文字,我倒是真的大脑一时缺氧,感觉窒息了一下,缓过神来,想爆几句粗口,转念一想,别跟流氓比粗俗,什么也不说了,别拿这等专家当人看。可是我还是想问一句:性欲描写审美化的正确途径是什么?专家,我的不是,谁说我是专家,我跟谁急!

越堕越落

当时张生说“我喜欢的是金瓶梅”,我听那抑扬的调子还要笑,如今却怎么也笑不出。红楼梦果然是儿童乐园。那叹息是因为无奈。人生大抵如此,看得破容易,却忍不过。堕落简史: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不知而不平,不如伪君子吧。伪君子而为小人鄙视,不如真小人吧。真小人而空虚,不如纵欲吧。索性放纵彻底纵欲那就禽兽了。

福娃免费空间"并连接地址"http://h.8wa.com"即可,然后将发表文章或贴子的地址 复制到下面 进行检测.注意:必须在5个不同的站.

暨论战“潘金莲杀人是纯粹社会吃人还是本身兽性有一部分责任”直至错乱

我方观点:为了私欲杀人不行;社会吃人不是个人为恶的通行证对方观点:吃人的社会不吃人就被人吃;聪明美女懂得追求自我很好,杀人是社会逼的,有胆子有能力反社会也是好的;潘放到盛世碰到男女平等的爱人会是能干慈善的女强人和稀泥的某人:外在的物质世界只是相.沉缅于相是无法脱离"欲"的苦海的。人的可贵在于能够悟而觉醒。没有绝对的对错。在这个是非问题纠缠不会有结果翻倍爆发的我: 何为人欲何为相?何为苦海岸何藏?天生丽质机关巧,即是入凡择桐凰?老桐枯槁落野草,野草罪当引火烧?嫁得潘驴邓小闲,又叹潘安情不专。争宠何曾惜人命,弄舌哪管愚与奸?乱世生者无好日?不助血澜即行尸?性良性恶全际遇?为善为害绝非心?病朝夜叉盛世佛?进退半毫不由人?人命业已无对错,唯有私欲可泣歌?如此人心岸何用?欲海机关正乐多!杀人正是栋梁才,法律监狱原拖踏 <--这里已经彻底暴走胡诌了今日贫弱仍犹在,何不杀尽省资源狠者横行柔者亡,何强何弱费思量明天全球都放假,人人互搏百千场杀剩亚当与夏娃,人类从此飞升啦~!何为人欲何为相?何为苦海岸何藏?人命数条轻鸿毛,只因冰雪美娇娘皮囊心机都看破,何来金莲杀武郎!=。=#写了一个小时。。这就是文青女的悲哀啊。。。本来只想质问和稀泥的某人“人的基本欲望“和“相”怎么区分,结果写出“何为苦海何为岸”来发现挺合辙、又生气,就开始写顺口溜,本来只想写何为人欲何为相?何为苦海岸何藏?皮囊心机都看破,何来金莲杀武郎然后没忍住enjoy了,变长湿了。。晚饭也没按时吃,觉也没按时睡。。

我们的金瓶梅时代(转帖)

明朝后期的小说《金瓶梅》长久以来都被中国人认为是“天下第一淫书”,至今仍然是禁书。然而近些年来,对于《金瓶梅》的研究却逐渐活络起来,而对于其评价已然有悄然转变之势。《没有神的所在:私房阅读金瓶梅》的作者侯文咏,拥有一个奇特的身份,他是一个医学博士,职业医师。可以说,这本书乃是一个“票友”作品。然而,仔细将全书读来,可见作者深阅读,乃是殚精竭虑,丝毫不亚于许多专业研究者;而发微见著,挖掘作者原意的功力,也是极致深厚的。侯文咏在前言中即提出了一个极端刁钻的问题:当价值不再,一切只剩下欲望时,生命会变成什么?这其实便是侯文咏要解答的问题,或者更加准确的说,是侯文咏通过章节解析《金瓶梅》要回答的问题。在他看来,小说中的所有人物,恰恰都在通过自己的行为在回答这个问题。这是一部没有正面人物,似乎只有反面人物的小说,即便连英雄武松,看起来都面目可疑。主角西门庆乃是一个从破落户起家的地方土财主。他通过娶妾、抢夺、贿赂等等一系列的方式,构筑了一个庞大的财产。而在这个构筑的过程中,他的淫欲也在不断增长,娶了6房妾,经常性嫖妓,与下人偷情。然而,几乎就在他的个人资产与事业达到最巅峰的时候,却因为服用壮阳药纵情过度而死。潘金莲是第一女主角。与《水浒传》中所描绘的那个淫贱妇人的形象不大相同的,是她拥有了一个凄凉的身世。但这并没有改变她其后在西门庆的“宫闱”之中阴毒险辣,机关算尽的手段。她或许是整部金瓶梅之中计谋最为高超的妾。她依靠身体迷惑西门庆,依靠心狠手辣,残杀他人保护自我。她设计了一个天罗地网来构造自己的地位,到最后却因为西门庆之死,落入了她的真爱武松之手,开膛挖心。另外的几个妻妾,包括正室吴月娘、妾李娇儿、孟玉楼、孙雪娥、李瓶儿、庞春梅,几无一个善类,无一不是为了争夺些少财产、半分恩宠而智计百出,陷害无辜致人于死地。而几乎其中无一又不都是朝秦暮楚、欲望翕张之辈。偷腥出墙,几乎概莫能免。惟一看上去似乎是有些因为良心亏欠而早夭的李瓶儿,其实在下嫁西门庆之时,已然犯下了弥天大罪。而普通人呢?宋蕙莲,一个仆人的妻子,因为贪得西门庆的钱财而委身,虽然刚烈而死,但亦是淫荡张狂;王六儿与韩道国更加不堪,夫妻同垢向西门庆卖淫;西门庆的女婿陈敬济不仅乱伦,与有“母”身份的潘金莲偷情,更是一个下三滥的败家子;淫媒王婆则是参与谋杀了武大郎的罪魁之一;在水浒中颇有豪侠之气的通风报信者郓哥,其实不过因为未曾得利而趟污搅浑;而妓女李贵姐、郑爱月,不但出卖身体,并且颠倒伦序,纷认西门家的妻妾为义母……在整个金瓶梅的社会之中,上至高官厚爵的蔡京父子,中至西门庆及其妻妾,下至所有的奴仆娼妓、贩夫走卒,无一光明可言,人人沉陷在欲望与金钱之中,伤天害理,为所欲为,没有伦理纲常,没有道德理想。英雄呢?武松杀嫂如今在熟悉水浒传的读者之中似乎乃是一大义举,铁血复仇。但在《金瓶梅》中纯非如此。一来武松对其兄长寡恩薄义,二来对潘金莲情义恼羞成怒;三来复仇之举寡廉鲜耻,欺诈暴戾。侯文咏一章一节细细品读下来,昭然可见剧中所有人内心之中都被两样东西所驱使:欲望与金钱。西门庆在清河县中呼风唤雨,挥洒欲望,收拢金钱;妻妾们机关重重,贡献欲望,保护金钱;下层个个出卖欲望,换取金钱。整个清河县的社会,就在欲望的泛滥与金钱的腐蚀之中颓败,终于在战争中化成一堆废墟。西门庆隆盛之时,整个清河社会繁花似锦。唯缺两样东西:宗教与理想。每个人似乎都在念佛,但对他们而言,念佛不过是实现欲望与金钱的一种借力,无人拿他当真;而理想便是欲望与金钱的最大化,无人关心与在意将来如何,无非是这欲望与金钱的当下风光。我对于侯文咏这本书,最大的疑问是他一再强调书的写作乃是明朝晚期,作者兰陵笑笑生无非借此故事,意在唤醒商业滋生的腐朽社会。但我却以为兰陵笑笑生的眼界却不仅仅在这个特定的时代之中,他纵情书写淫欲的方式,恰恰在于超脱了一个时代的界限,而直接指向人性最阴暗与放纵的内在。欲望的无度扩张,与金钱的狂暴力量,乃是将人类拖入阿鼻地狱的终极武器。潘知常教授的讲义《裸体的中国》中指称《金瓶梅》乃是一本“悲悯之书”,诚然切中肯綮。如同《维摩诘经》那般,对于欲望枯骨的描摹,不过是意图指出救赎之道。我之所以欣赏《没有神的所在》,因为从字里行间所痛感的,乃是当下社会的“金瓶梅形态”。为什么今天中国的整个伦理道德体系沉沦至此,以至于要依靠竖立那么些履行了基本伦理底线的人为楷模?乃是因为今天的中国也全然为欲望与金钱所攫取,整个社会都出卖价值观、伦理与道德,以换取欲望与金钱所铺陈的糜烂与富足。宗教如同金瓶梅中所描述妻妾们的念念有词一般,不是心灵深处救赎的呼唤,而是现实中实现欲望与金钱的一个筹码。而理想更不必再提,传统社会之中,人们尚且仰望士大夫的家国天下,圣人君子,天下大同;如今统统替换成了房地产的平方数,轿车的空间与动力,股票市场的指数波动,高富帅与白富美的全民狂想。今天的中国没有可供朝拜的圣地,没有提供心灵栖所的灵山;亦没有建设社会所去往的方向,没有共同感知的高尚与崇高。我们只有几个履行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职责的可疑的偶像。我们今天生活在哪里?西门庆的后院里,清河的繁花似锦里。我们乃是上帝或佛陀或真主的弃儿;我们乃是被高尚放逐了的灵魂;我们乃是5000年历史劫余的怪胎;我们乃是世界正道的废都。我们生活的时代,就是金瓶梅的时代。作者:连清川

不管你禽兽不禽兽,反正我禽兽了

读罢这本千古“淫”书,有些唏嘘感慨。其一,再次证明我不是什么好人。我有“效法心”,乃禽兽耳。但自我审视之后,发现我没有大官人那偌大家产、仪表堂堂、种种手段、人格魅力,因此徒有禽兽的心,没有禽兽的行径。也罢。其二,其实我也不是彻头彻尾地不是好人,虽然我也“生欢喜心”,但也有“畏惧心”和“怜悯心”。武松的高大全形象,在她让潘金莲香消玉殒那一段,完全毁坏。其实,武松那一刀子进去的时候,我想说,放过这个女人吧。其三,兰陵笑笑生并没有让角色符号化,虽然后人愿意把人物符号化,比如潘金莲就是淫荡的符号。正是笑笑生的这种立体刻画,让我相信李瓶儿和西门庆之间的真挚情意,韩爱姐是遇到了真爱。

人生虚幻一场

很小的时候,就听说《金瓶梅》,道是“淫书”,青少年的时候,有过好奇,怎奈那个年代,想借想买都是很难办到的事儿。后来有人借了一套电视剧《金瓶梅》,我看了一集不到,就还了 ,似乎拍得除了肉欲还是肉欲,除了淫荡还是淫荡。一个结了婚的成年人,这些是形不成诱惑的,只是让我觉得无聊。这种无聊的感觉,在看李安《色戒》里也有感觉,那些床戏的镜头,对于整部影片,不过是败笔。然后这些败笔就成了票房的保证,不能不说世风日下,人的空虚。中国男人有钱了的最高追求,不过是三大件:房子、车、女人。不信你瞧瞧,哪个贪官落马,不是三者皆有,而且不一而足?所以,对《金瓶梅》这本书,我也是十几年都断了念想,不再想看来着。真正让我对这本书起了好奇心的,是台湾作家侯文咏的《金瓶梅导读》,作为博客形式,过一阵子更新一篇,让我觉得《金瓶梅》还很有可读性的。他的《金瓶梅导读》,擅长的是心理及社会关系分析,可以说是功底深厚,据和我一样时常去看他博客的人说,他写得比《金瓶梅》还要好看,刻画得入木三分。于是在网上搜到《金瓶梅》的PDF格式,读了起来。初读的时候,真的是觉得这是一部色情描写占了很大比重的一本书,因为看了候先生的解读,理清了人物脉络,看懂了字面背后的深意,还是坚持看下来了。写了西门庆的骄淫奢侈、纵情声色,到西门庆加官,李瓶儿得子,整部书的故事达到了鼎盛的高潮。及到李瓶儿死,整部书的情节急转直下,整个家族一步步衰落:官哥儿死,李瓶儿死,西门庆死,潘金莲死,西门大姐儿死,春梅死,雪娥死,李娇儿改嫁,孟三娘改嫁,.......整个家,就这样落败。再也没有了人来客往,看不尽的世态炎凉,有点让我看到了《红楼梦》的影子,大致的情节,并没有很大差别。及到最后,月娘的孝哥儿出家,更与《红楼梦》无二致来。有道是,人生在世,不过是虚幻一场。《金瓶梅》离不开《水浒传》,其中武大、武松和潘金莲的情节,与《水浒传》里基本吻合,只是更详尽些,也侧重点不同;而《红楼梦》里有《金瓶梅》的影子,其描写手法和情节,大致相同。不过曹雪芹的诗文功底更加深厚,所以成为名著。大家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看《金瓶梅》,不必遮遮掩掩,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这是一本不错的书。

另看金瓶梅

这本书的妙,妙在它不致力于歌功颂德,而着眼于抨击批判,它网络了太多太多的人间恶棍、市井刁民、放荡淫妇、跳梁小丑……整个世界充满着淫邪奸乱,没有光明,没有温热;醉墨横空,色彩昏暗。它是用真善美的笔去暴露丑恶、否定黑暗,在否定中给人以愉悦的快感,、在鞭挞中让人生出正义的良知,从而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启发引导人对美的追求。你若是用猥亵的眼光去看它,那你就即可得到一面镜子,从而会照出自己的嘴脸,这便是金瓶梅令人震撼的地方……

哈姆雷特和唐吉珂德 via.

《金瓶梅》的成书时间大概是从明嘉靖后期到万历中期,也就是1550到1600之间,这个时间是很有意思的,在同时期的欧亚大陆的另外一端,欧洲文学史上最经典的三个形象中的两个,唐吉珂德,哈姆雷特,也在这个时期诞生了 莎士比亚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他的悲剧几乎都不像是悲剧,比如就像《哈姆雷特》,这部充斥这大量黄段子和淫秽俚语的“悲剧”可以让观众从头笑到尾,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因为这并不妨碍《哈姆雷特》在戏剧史上的悲剧霸主地位,美国著名的莎剧导演,芭芭拉盖因斯,在谈到《麦克白》的伟大内涵的时候有一个很简单但也很深刻的解释,也同样适用于《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作品中的所有悲剧都在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不断的上演” 为什么说这个解释简单呢,因为这句话就像没说一样,简直就是句废话嘛,我们不就是这么在过日子吗,我们当然知道这些悲剧都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上演,有必要专门拿出来说吗?其实啊,最简单的往往就是最深刻的,美国著名的剧作家,斯图尔特舍曼,把莎士比亚的这种“把残酷悲剧用一种非常喜感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手法称之为“孤独的玫瑰”,这其实就是莎士比亚一身都在干的事情,他终其一生都在讲同一个故事,回答同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类的这些悲剧是否能够避免,他的答案是否定的,四百年前他就已经看透了这一点,诚然,今天我们拥有了比四百年前更优越舒适的生活,电灯把黑夜变成了白昼,飞机把地球变成了村落,但在本质上这个世界从来没有改变过,那些在过去不断上演的悲剧在今天同样在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不断重复,只是变换了形式而已,正是这份阅尽世态炎凉的淡定反而让莎士比亚选择了用一种幽默和调侃的手法去描写这个罪恶的世界(他也是唯一一个集国王,诗人,小丑三种角色于一身的人) 塞万提斯是一个比莎士比亚更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作家,但是他却创造出了欧洲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个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塞万提斯很像施耐庵,他们都以业余作家的身份创作了各自国家殿堂级的文学巅峰之作,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任何一件伟大的艺术品本质上讲其实就是艺术家自己对于时代投射的自传,《唐吉珂德》是塞万提斯的自传,《水浒传》是施耐庵的自传,这两个经历过天堂,炼狱和地狱的人在作品中帮我们回答另一个问题:什么才是人类真正的美德?我们来看一下《唐吉珂德》的故事的一条主线是试图追寻那个美好年代的所谓崇高的骑士精神,但是在故事的最后这个信仰最终破灭了,骑士精神再也找不回来了,但是我们要问的是这种所谓的崇高精神到底是失去了还是压根儿就就从来没有存在过? 有一种普遍的回答就是我们总是认为上一代人比现在的人更具有高尚的情操,现在的一代人比起上一代人更加堕落,但是早在四百年前,《唐吉珂德》和《金瓶梅》就已经回答这个问题了,你们都省省吧,其实每一代人都是一样的,任何一代人都不可能比另一代人更具有所谓的情操,简单的说人类从来就没有变得高尚过,我们身上所具有的那些阴暗和龌龊其实都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表现,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它们都一直就在那儿,只是被隐藏了或者说不愿意被承认而已 《哈姆雷特》,《唐吉珂德》,《金瓶梅》这三部作品出现在同一个时期,而且同时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这绝非巧合,16世纪末欧亚大陆的两端,这个时间点和地点太关键了,这个时期正是南美和东南亚的银矿和金矿大爆发的时间段,贯穿欧美和欧亚的商业航路已经打通,财富开始像雪球一样惊人的滚积,再此之前的人类文明史,不管是古埃及,希腊,汉唐还是罗马,从来没有哪个时期财富的积累速度可以达到16世纪这样的惊人,换句话说,也从来没有哪个之前的时代其道德和情操所承受的压力会像16世纪那么的剧烈,因为它们都缺少16世纪拥有的那个可以把潘多拉的魔盒最终打开的那个终极魔鬼,那个被黄金和白银挑逗出来的,欲望! 在巨大的欲望面前,所有的那些我们曾经自以为是的伪装终于都被轻易的戳穿了,当所有的罪恶在一瞬间被释放出来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信仰的破灭,这也就是《哈姆雷特》和《唐吉珂德》给我们展现的那些绝望和愤怒的情绪一样,但是很快,当我们意识到这些罪恶其实才是真理,那些我们一直固守的道德反而是自欺欺人的皇帝的新装的时候,接下去的路该怎么办? 罪恶本身并不应该成为负担,因为这是一种常态,《金瓶梅》中的那些罪恶即使在今天也在不断的上演,比如“七十码”,比如“激情杀人”,都只是换了一个马甲而已,所以我们并不需要去过分的从道德的高度去指责“七十码”,指责“激情杀人”,因为这是一种正常的状态,如果我是当事人,十有八九我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因为这压根儿就不是道德问题,如果你想要照亮黑夜,你必须要首先承认这个世界是黑暗的,如果没有这个前提,何谈用什么去照亮? 《金瓶梅》就是这样一个超越时代的先知,给我们揭开了隐藏在这个纷繁热闹世界表面之下的无尽的真实的欲望和被欲望催生的真实的罪恶,而这些鲜活的欲望和真实的罪恶才恰恰是将现实中那些所谓的虚无缥缈的道德和情操对比的无比虚伪和脆弱,四百年来《金瓶梅》一直就是这样的一朵“孤独的玫瑰”,这或许是她应得的最大的恭维,同时也是最大的悲哀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0665272/?start=100好赞的一个小组主题,拿来分享。。。

《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前言

《金瓶梅》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白话世情小说,对后世的小说创作与文化嬗变产生过较大影响,在文学史、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金瓶梅》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引起国外汉学家的注意。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金瓶梅词话》删节本,齐鲁书社出版的《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删节本,香港星海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金瓶梅词话》全校本,都促进了《金瓶梅》研究的深入发展。《金瓶梅》的版本,大体上可分为两个系统,三种类型。一是词话本系统,即《新刻金瓶梅词话》,现存三部完整刻本及一部二十三回残本(北京图书馆藏本、日本日光山轮王寺慈眼堂藏本、日本德山毛利氏栖息堂藏本及日本京都大学附属图书馆藏残本)。二是崇祯本系统,即《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现存约十五部(包括残本、抄本、混合本)。第三种类型是张评本,即《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属崇祯本系统,又与崇祯本不同。在两系三类中,崇祯本处于《金瓶梅》版本流变的中间环节。它据词话本改写而成,又是张评本据以改易、评点的祖本,承上启下,至关重要。现存的崇祯本都十分珍贵,一般不易见到,因此,把存世的主要崇祯本全面地校勘一下,出版一部会校本《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它不仅有助于认识《金瓶梅》的版本系统,而且也是探讨《金瓶梅》成书之谜、作者之谜,研究作品思想艺术价值的客观依据,是《金瓶梅》研究的基础工程。一 崇祯诸本的特征、类别及相互关系刊刻于十卷本《金瓶梅词话》之后的《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是二十卷一百回本。卷首有东吴弄珠客《金瓶梅序》。书中有插图二百幅,有的图上题有刻工姓名,如刘应祖、刘启先、黄子立、黄汝耀等。这些刻工活跃在天启、崇祯年间,是新安(今安徽歙县)木刻名手。这种刻本避明崇祯帝朱由检讳。根据以上特点和刻本的版式字体,一般认为这种本子刻印在崇祯年间,因此简称为崇祯本,又称绣像本或评改本。现仍存世的崇祯本(包括清初翻刻的崇祯系统版本)有十几部,各部之间大同略有小异。从版式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为代表,书每半叶十行,行二十二字,扉页失去,无廿公跋,回首诗词前有“诗曰”或“词曰”二字。日本天理图书馆藏本、上海图书馆藏甲乙两本、天津图书馆藏本、残存四十七回本等,均属此类。另一类以日本内阁文库藏本为代表,书每半叶十一行,行二十八字,有扉页,扉页上题《新镌绣像批评原本金瓶梅》,有廿公跋,回首诗词前多无 “诗曰”或“词曰”二字。首都图书馆藏本、日本京都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本属于此类。崇祯诸本多有眉批和夹批。各本眉批刻印行款不同。北大本、上图甲本以四字一行居多,也有少量二字一行的。天图本、上图乙本以二字一行居多,偶有四字一行和三字一行的。内阁本眉批三字一行。首图本有夹批无眉批。为了清理崇祯诸刻本之间的关系,需要先对几种稀见版本作一简单介绍:王孝慈旧藏本。王孝慈为书画家,通县人,原藏《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插图二册,二百幅。一九三三年北平古佚小说刊行会版词话本中的插图,即据王氏藏本影印。图甚精致,署刻工姓名者多。第一回第二幅图“武二郎冷遇亲哥嫂”栏内右侧题署“新安刘应祖镌”六字,为现存其他崇祯本插图所无。其第一回回目“西门庆热结十弟兄”,现存多数本子与之相同,仅天图本、上图乙本略异。从插图和回目判断,王氏藏本可能是崇祯系统的原刻本。残存四十七回本。近年新发现的。扉页右上题“新镌绣像批评原本”,中间大字“金瓶梅”,左题“本衙藏版”。插图有九十幅,第五回“饮鸩药武大遭殃”及第二十二回“蕙莲儿偷期蒙爱”,俱题署刻工刘启先姓名。此残本版式、眉批行款与北大本相近,卷题也与北大本相同,但扉页则依内阁本所谓“原本”扉页格式刻印。此版本兼有两类本子的特征,是较晚出的版本,大约刊印在张评本刻印前的顺治或康熙初年,流传至张评本刊印之后。该书流传中失去五十三回,用张评本配补,成了崇祯本和张评本的混合本。从明末至清中叶,《金瓶梅》由词话本、崇祯本同步流传演变为崇祯本和张评本同步流传,其递变端倪,可由此本看出。吴晓铃先生藏抄本。四函四十册,二十卷百回,是一部书品阔大的乌丝栏大字抄本。抄者为抄本刻制了四方边栏、行间夹线和书口标“金瓶梅”的木版。吴先生云:“从字体风格看来,应属乾隆前期。”书中秽语删除,无眉批夹批。在崇祯诸本的异文处,此本多与北大本相同,但也有个别地方与北大本不同。由此看来,此本可能系据崇祯系统原刊本抄录,在研究崇祯本流变及版本校勘上,颇有价值。《绣刻古本八才子词话》。吴晓铃先生云:“顺治间坊刻《绣像八才子词话》,大兴傅氏碧蕖馆旧藏。今不悉散佚何许。”(《金瓶梅词话最初刊本问题》)吴先生把此一种本子视为清代坊间刊词话本。美国韩南教授著录:“扉页题《绣刻古本八才子词话》,其下有‘本衙藏版’等字。现存五册:序文一篇、目录,第一、二回,第十一至十五回,第三十一至三十五回,第六十五至六十八回。序文年代顺治二年(一六四五),序者不详。十卷百回。无插图。”(《金瓶梅的版本及其他》)韩南把它列入崇祯本系统。因韩南曾借阅傅惜华藏书,笔者采取韩南的意见,把此版本列入崇祯系统。周越然旧藏本。周越然著录:“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二十卷百回。明崇祯间刊本,白口,不用上下鱼尾,四周单栏,每半页十行,每行二十二字,眉上有批评,行间有圈点。卷首有东吴弄珠客序三叶,目录十叶,精图一百叶。此书版刻、文字均佳。”据版式特征应属北大本一类,与天图本、上图乙本相近或同版。把现存周越然旧藏本第二回图“俏潘娘帘下勾情”影印件与北大本图对勘,北大本图左下有 “黄子立刊”四字,周藏本无(右下有周越然章)。根据上述稀见版本的著录情况和对现存崇祯诸本的考查,我们大体上可以判定,崇祯系统内部各本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目前仅存插图的通州王氏旧藏本为原刊本或原版后印本。北大本是以原刊本为底本翻刻的,为现存较完整的崇祯本。以北大本为底本翻刻或再翻刻,产生出天理本、天图本、上图甲乙本、周越然旧藏本。对北大本一类版本稍作改动并重新刊印的,有内阁本、东洋文化研究所本、首图本。后一类版本卷题作了统一,正文文字有改动,所改之处,多数是恢复了词话本原字词。在上述两类崇祯本流传之后,又刊刻了残存四十七回本,此本兼有两类版本的特征。为使读者一目了然,特将所知见诸本关系,列表如下:新刻金瓶梅词话  (万历丁巳序本)  |  ↓  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  (通州王氏藏本) ———┐  |         |  ↓         ├—————————————┐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   |             |┌—┬——(北大本)    ———┘             || |                            || |    ┌—(天图本) ———→新镌绣像批评      || |  ┌─┤ (上图乙本)    原本金瓶梅       || |  | └—(周氏藏本)    /           || └─→|            /            ||    | ┌─(天理本)   |             ||    └─┤         ├——→(首图本)———┐ ||      └─(上图甲本)  |           | ||          |     | ┌─(内阁本)   | ||          |     └→|         | ||          |       └─(东洋文化所本)| ||          |                 | ||          └————┬————————————┘ ||               ↓              ||          ┌—————————┐         |↓          ↓         ↓         ↓张竹坡批评第    绣刻八才子     新镌绣像批    新刻绣像批一奇书金瓶梅     词话       评原本金瓶    评金瓶梅(吉林大学藏本)  (傅惜华旧藏)   (残本)   (吴晓铃藏抄本)二、崇祯本和万历词话本的关系崇祯本与万历词话本相同又相异,相异而又相关。兹就崇祯本与万历词话本明显的相异之处,考查一下二者之间的关系。一、改写第一回及不收欣欣子序。崇祯本把第一回“景阳冈武松打虎”改为“ 西门庆热结十弟兄”。从开首到“知县升堂,武松下马进去”,是改写者手笔,以 “财色”论作引子,写至十弟兄在玉皇庙结拜。文句中有“打选衣帽光鲜”、“看饭来”、“哥子”、“千百斤水牛般气力”等江浙习惯用语。“武松下马进去”以后,文字大体与词话本同,删减了“看顾”、“叉儿难”等词语。改写后,西门庆先出场,然后是潘金莲嫌夫卖风月,把原来武松为主、潘金莲为宾,改成了西门庆、潘金莲为主、武松为宾。改写者对《金瓶梅》有自己的看法,他反对欣欣子的观点,因此把词话本中与欣欣子序思想一致的四季词、四贪词、引子,统统删去了。欣欣子序阐述了三个重要观点:第一、《金瓶梅传》作者是“寄意于时俗,盖有谓也。”第二、《金瓶梅传》是发愤之作,作者“爰罄平日所蕴者,著斯传”。第三、《金瓶梅传》虽“语涉俚俗,气含脂粉”,但不是淫书。欣欣子冲破儒家诗教传统,提出不要压抑哀乐之情的进步观点。他说:“富与贵,人之所慕也,鲜有不至于淫者;哀与怨,人之所恶也,鲜有不至于伤者。”这种观点与李贽反对“矫强”、主张“自然发于性情”的反礼教思想是一致的。崇祯本改写者反对这种观点,想用“财色”论、“惩戒”说再造《金瓶梅》,因此他不收欣欣子序。而东吴弄珠客序因观点与改写者合拍,遂被刊为崇祯本卷首。二、改写第五十三、五十四回。崇祯本第五十三、五十四两回,与词话本大异小同。词话本第五十三回“吴月娘承欢求子息,李瓶儿酬愿保官哥”,把月娘求子息和瓶儿保官哥两事联系起来,围绕西门庆“子嗣”这一中心展开情节,中间穿插潘金莲与陈经济行淫、应伯爵为李三、黄四借银。崇祯本第五十三回“潘金莲惊散幽欢,吴月娘拜求子息”,把潘金莲与陈敬济行淫描写加浓,并标为回目,把李瓶儿酬愿保官哥的情节作了大幅度删减。改写者可能认为西门庆不信鬼神,所以把灼龟、刘婆子收惊、钱痰火拜佛、西门庆谢土地、陈经济送纸马等文字都删去了。崇祯本第五十四回把词话本刘太监庄上河边郊园会诸友,改为内相陆地花园会诸友,把瓶儿胃虚血少之病,改为下淋不止之病。瓶儿死于血山崩,改写者可能认为血少之症与结局不相符而改。上述两回,尽管文字差异较大,内容亦有增有减,但基本情节并没有改变,仍可以看出崇祯本是据万历词话本改写而成,并非另有一种底本。值得注意的是,词话本第五十三、五十四两回与前后文脉络贯通,风格也较一致,而崇祯本这两回却描写粗疏,与前后文风格亦不太一致。例如让应伯爵当西门庆面说:“只大爹他是有名的潘驴邓小闲不少一件”,让陈敬济偷情时扯断潘金莲裤带,都显然不符合人物性格,手法拙劣。三、崇祯诸本均避崇祯皇帝朱由检讳,词话本不避。如词话本第十七回“则虏患何由而至哉!”、“皆由京之不职也”,崇祯本改“由”为“繇”;第九十五回 “巡检司”、“吴巡检”,崇祯本改“检”为“简”。此一现象亦说明崇祯本刊刻在后,并系据词话本而改。四、崇祯本在版刻上保留了词话本的残存因素。北大本第九卷题作“新刻绣像批点金瓶梅词话卷之七”,这是崇祯本据词话本改写的直接证明。此外,词话本误刻之字,崇祯本亦往往相沿而误。如词话本第五十七回:“我前日因往西京”,“ 西京”为“东京”之误刻,崇祯本相沿;词话本第三十九回:“老爹有甚钓语分付 ”,“钓”为“钧”之误刻,北大本、内阁本亦相沿。上述残存因素,可以看作是崇祯本与其母体《新刻金瓶梅词话》之间的脐带。五、其他相异之处:崇祯本删去词话本第八十四回吴月娘为宋江所救一段文字;崇祯本改动词话本中部分情节;崇祯本删去词话本中大量词曲;崇祯本删减或改动了词话本中的方言语词;崇祯本改换了词话本的回首诗词;崇祯本比词话本回目对仗工整;等等。大量版本资料说明,崇祯本是以万历词话本为底本进行改写的,词话本刊印在前,崇祯本刊印在后。崇祯本与词话本是母子关系,而不是兄弟关系。崇祯本刊印前,也经过一段传抄时间。谢肇[氵制]就提到二十卷抄本问题。他在《金瓶梅跋》中说:“书凡数百万言,为卷二十,始末不过数年事耳。”这篇跋,一般认为写于万历四十四年至四十六年(一六一六--一六一八)。这时谢肇[氵制]看到的是不全的抄本,于袁宏道得其十三,于丘诸城得其十五。看到不全抄本,又云“为卷二十”,说明谢已见到回次目录。二十卷本目录是分卷次排列的。这种抄本是崇祯本的前身。设计刊刻十卷词话本与筹划改写二十卷本,大约是同步进行的。可能在刊印词话本之时即进行改写,在词话本刊印之后,以刊印的词话本为底本完成改写本定稿工作,于崇祯初年刊印《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绣像评改本的改写比我们原来想象的时间要早些。但是,崇祯本稿本也不会早过十卷本的定型本。蒲安迪教授认为,崇祯本的成书时间应“提前到小说最早流传的朦胧岁月中,也许甚至追溯到小说的写作年代”(《论崇祯本金瓶梅的评注》),显然是不妥当的。从崇祯本的种种特征来看,它不可能与其母本词话本同时,更不可能早于母本而出生。三 崇祯本评语在小说批评史上的重要地位崇祯本评语是古代小说批评的一宗珍贵遗产。评点者在长篇小说由英雄传奇向世情小说蜕变的转折时期,冲破传统观念,在李贽、袁宏道的“童心”、“性灵” 、“真趣”、“自然”的审美新意识启示下,对《金瓶梅》艺术成就进行了开拓性的评析。评点者开始注重写实,注重人物性格心理的品鉴,在冯梦龙、金圣叹、李渔、张竹坡、脂砚斋之前,达到了古代小说批评的新高度。其主要价值有如下几点:(一)肯定《金瓶梅》是一部世情书,而非淫书。评点者认为书中所写人事天理,全为“世情所有”,“如天造地设”。评点者第一次把《金瓶梅》与《史记》相提并论,认为《金瓶梅》“从太史公笔法来”,“纯是史迁之妙”。评点者批判了淫书论,他说:“读此书而以为淫者、秽者,无目者也。”明末《金瓶梅》评论有三派观点。第一,从进步文艺思潮出发,对《金瓶梅》的产生表示惊喜、赞赏,以欣欣子、袁宏道、谢肇[氵制]为代表。第二,接受进步思潮影响,又受传统观念束缚,对此书持又肯定又否定态度,认为此书是淫书、秽书,所以要刊印,盖为世戒,非为世劝,以东吴弄珠客为代表。第三,固守传统观念,持全盘否定看法,认为此书淫秽,坏人心术,决当焚之,以董思白为代表。崇祯本评点者鲜明地批评了第二、第三两种观点。(二)分析了《金瓶梅》中众多人物的复杂性格。鲁迅曾指出,《红楼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突破了我国小说人物塑造中“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传统格局。其实,最早突破这一格局的应该是《金瓶梅》。《金瓶梅》已经摆脱了传统小说那种简单化的平面描写,开始展现真实的人所具有的复杂矛盾的性格。对于这一点,崇祯本评点者注意到了。他在评析潘金莲时,既指出她的“出语狠辣” ,“俏心毒口”,惯于“听篱察壁”、“爱小便宜”等弱点,也赞美她的“慧心巧舌”、“韵趣动人”等“可爱”之处。评析李瓶儿时,既说她“愚”、“浅”,也指出她“醇厚”、“情深”。即使是西门庆,评点者亦认为作者并非把他写得绝对的恶,指出“西门庆临财往往有廉耻、有良心”,资助朋友时“脱手相赠,全无吝色”。尤其可贵的是,评点者冲破了封建传统道德的束缚,对潘金莲这样一个“淫妇”,处处流露出赞美和同情。在潘金莲被杀后,评点者道:“读至此,不敢生悲,不忍称快,然而心实恻恻难言哉!”这是对一个复杂形象的充满矛盾的审美感受。(三)评析了作者刻画人物的传神技巧。评点者说作者“写笑则有声,写想则有形”,“并声影、气味、心思、胎骨”俱摹出,“真炉锤造物之手”。他特别赞赏对潘金莲的刻画,说其“撒娇弄痴,事事堪入画”,其“灵心利口”,“乖恬” “可爱”。在四十三回作者写金莲乔妆假哭时,评点者道:“倔强中实含软媚,认真处微带戏谑”,点出作者不仅善于描摹人物的声容笑貌,还能借形传神,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四)崇祯本评语显示了评点者新的艺术视角。传统的评论重教化而不重审美,重史实而不重真趣。评点者冲破这种传统,从新的艺术视角对《金瓶梅》全面品评。他称作者为“写生手”,很多评语肯定作品的写实特点,白描手法,一再评述作者的艺术真趣。通俗、真趣、写生,这种新和艺术视角,反映了万历中后期的美学追求。冯梦龙的“事赝而理真”论,金圣叹的性格论,李渔的幻境论,张竹坡的情理论,脂砚斋的“情情”论,使古代小说批评达到成熟与繁荣的高峰,而早于他们的崇祯本评点者,对明清小说批评的发展,可以说起了奠基与开拓的作用。袁宏道在一六九五年传递了《金瓶梅》抄本的第一个信息,惊讶《金瓶梅》的出现,肯定《金瓶梅》的自然之美。谢肇[氵制]在《金瓶梅跋》中称此书为“稗官之上乘”,作者为“炉锤之妙手”,特别评述了作者写人物“不徒俏其貌,且并其神传之”的特点。崇祯本评点,可以看作是袁宏道、谢肇[氵制]对《金瓶梅》评价具体化的审美反映。

流动的欲望

不是第一次看金瓶梅儿时对这本书很有好感记得里面的插画,潘金莲孟玉楼李瓶儿妩媚不可方物那时看红楼 觉得红楼里的人生活的虚情假意完全没有金瓶梅这样 有着凡俗的风尘味现在再读金瓶梅 却有了更深的痛感人为自己的本性而迷失而沉溺西门潘金莲不过是我们的缩影就我目前读到的部分没一个正人君子出现但是这就是生活红楼佳人本就是仙坠人间我们都有着金瓶梅里的嘴脸你还记得你为了骗姑娘上床所说的谎么你还记得你为了赚钱对你的顾客说过什么恶心的话么你还记得你为了得到男生青睐不断地发嗲么君子这个概念本来就是虚伪的说自己是君子的人 你在此时就已经是个小人了我是真小人 我爱真小人去看金瓶梅吧 去看看我们被照出的脸

《金瓶梅》

无删节版的很精彩!不可不读,俺认为是每个人应该尊重的一部本,应该承认这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必须正确认识它。

读一本书, 品味百态人生。

书名《金瓶梅》是从西门庆最宠爱的三个女人,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中各取一字。这个被后人骂作淫魔的西门庆,究竟他一生和多少女人有过关系?其阵容,想来与皇帝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相比,怕是也毫不逊色,相形一般。他一生名义上共一妻六妾,有妓院出身的李娇儿;也有寡妇再嫁的孟玉楼;还有丧服未满就过门的李瓶儿;至于潘金莲与西门庆之事,想必但凡看过水浒传的人大都清楚,为了成全自己和西门庆的苟且之事,不惜毒死自己的丈夫武大。李瓶儿母子之死,也属她作为。遂,可见这女人的妒忌狠毒。而潘金莲身边的丫鬟庞春梅,虽不是名义上的妾,但相对同样出身丫鬟的孙雪娥,她却颇受西门庆的宠爱。不仅如此,凡丫鬟仆妇中只要稍有些许姿色的全都与西门庆有染,其实,这只是管中窥豹,只见一斑。他还公然的把妓女带回家,其淫乱的作风实在让人瞠目结舌,难以忍受。值得反思的是,在明末那个畸形的年代,到处一片浑乱淫靡,对于道德贞操的观念日趋模糊,女人改嫁似乎是极其容易之事,而况,又是西门庆那样畸形的家庭中,里面的伦理关系更是乱到不可梳理,男女相互之间的偷情,似乎是件光明正大之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实在有点让人作恶。西门庆的六个老婆,吴月娘城府颇深;李娇儿的自卑胆小;孟玉楼最会做人;孙雪娥自轻自贱;潘金莲的淫妒毒辣但很原则;李瓶子的大方最没心机,她们的性格各不相同,但她们最终的命运,却是殊途同归,李娇儿算是她们几个中笑到最后的一个。本书以一个平常百姓的口吻去讲述,以一个平常百姓的眼睛去观察,更以一个平常百姓的立场去体会这个百态人生,内容铺概甚广,包括西门庆的每一笔生意的交易,银两的使用(那时候的一两银子大约为今天的两百元人民币),和平日生活里一点一滴琐碎的开销:如打一两酒,烧一道菜,买一匹布的花费,都一笔笔的在我们眼前呈现开来。西门庆是如何的发家致富?除去他贪的部分银两,他万贯家财便是从一笔笔买卖中获取。在我看来,他并非一个大奸大恶之人,说他是淫魔,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说他是恶霸,并没有所谓的巧取豪夺,说他是奸商,但凡商人,哪个不是以利益为最大目的?虽然如此,他并没有唯利是图,谋财害命,每一笔买卖都很正规,并没有违背道德规范。相反,他总是能够在商场中运筹帷幄,,把握时机。说他市侩,正是由于他的攀言附会,因此总能及时的拉拢关系,寻找有利的靠山。在生活中,对于银两的使用,他都是非常之有计划,他的钱绝对都是花在刀刃上。仔细看来,西门庆的身上,反倒有许多我们的可学之处。但是,天意往往不尽人意,所谓“万恶淫为首”,最终,西门庆的下场是纵欲而死。对于钱财、女色、地位的极度渴望,导致了他们想要拥有的欲望,由于这种欲望导致了他们的掘起,也正是这种导致了他们的毁灭。与此同时,他平日的一帮狐朋狗友,都是能闪则闪,纷纷卷了银两逃脱。充分展现了在金钱面前的可耻嘴脸及卑劣行径。妻妾更是改嫁的改嫁,逃跑的逃跑,最终的下场都是极惨无比。偌大的家产无人继承,白白便宜了一个小厮黛安。小说把在欲望面前人性背后最深刻话题展现的淋漓尽致,冷漠露骨,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清醒与困惑。印证了一个充满缺憾的荒缪人生。以上仅个人肤浅的认识,对于颇受争议的此书以及书中所蕴含的人性问题仍需大家共同的探讨。

华美文字中的残酷人间

读了近一个月,从最初感觉文字华美、人物生动、通彻灵肉到最后苦涩与无奈。钦服作者功底极深厚,在文学、宋明礼制和官职、屯田征税、婚丧嫁娶社会习俗,节气风俗,人情礼节、美食、服饰、建筑、园林、古玩、商业流通和漕运、卜筮、地域物产,各地方言,三教九流各种行业方面都了如指掌,没有生活阅历,绝难如此深刻,而且都写的太美。但,读完后的苦涩和无奈,就是觉得,太美的文字下面,是太残酷的人间:昏君、奸臣、贪官、酷吏、恶霸、帮闲、刁民、淫妇、贱奴。。。这个世界,是:一个在佛家眼中的男盗女娼、饿鬼畜生横行、淫乱迷离的食色地狱;一个在儒家眼中吏无良吏、民无良民,无仁无义,纲常崩坏的人间乱世;一个在任不寐《灾变论》中太平世界中的灾民群像,在权力恐惧、生存恐惧中挣扎生存、醉情声色的江湖;一个活生生的“霍布斯丛林”,弱肉强食、马基雅维利主义和“厚黑学”是生存法则,强者以蛮横暴力安身、弱者以狡诈行贿甚至卖身栖命,人人都成为自我的狱吏和囚徒,相互加害与作恶是生存的手段。一个冷酷、虚无,只有纵欲,充斥色身的残酷人间。作者给出的答案,一个实写,以勇武彪悍而挑战既定秩序的武松为载体,尽管最终被剿灭,确秉承了《水浒》中暴民有理的造反观;二是虚写,以里面唯一的正面形象是吃斋念佛的吴月娘,和将众生一一度化的老和尚为依托,暗合佛教六道轮回的观念。殊不知中国自古在儒释道三家当中,始终走不出黑暗世界,由来何在。

重读金瓶梅,世界依旧阳光灿烂

真的是境由心生。小时候正在厌世阶段,所以当时看金瓶梅,感觉明末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真的是暗无天日啊!人与人之间完全没有了真情,全都是为自己谋取利益的蝇营狗苟。那叫一个尔虞我诈,那叫一个无情无义,彷佛《蝇王》一般的世界,看得我那叫一个难受啊!当时想,如果我生在那个年代,干脆自杀好了。前不久老公从论斤卖书的书摊上买回来一本《金瓶梅》。没办法,又强迫自己看了一遍。这次却发现了不同的世界:金瓶梅里面的人物有一种强烈的存在感。把那个时代写活了。固然明末有一种腐烂的气息,不过里面还是有真情的。书末西门庆死后,几个妾死的死,走的走,只剩月娘一人。她这时的痛哭说明:这几个女人固然平日里明争暗斗,剑拔弩张,但她们之间也是有友情和亲情存在的。金瓶梅就像一朵恶之花,将丑陋赤裸裸地呈现给世人看,当然这丑陋之中,依然有美好的存在。只不过作者好像看透了世事,最后让西门庆的儿子出家了。一个大情种的儿子出家,这是怎样的讽刺!一切复归于无,无论是令人垂涎的财富,堪比潘安的外貌,光彩夺目的妻妾,作为生命延续的子嗣,统统变为尘土,化为轻烟,只留下世人掩卷时的叹息:可怜的西门庆!他做错了什么?他做错了什么?他只不过比别人财富多一点,外貌好一点,对情爱看重一点而已。你说他偷人家的老婆?那也是对方自愿的啊!西门庆真的是个标准的白马王子啊!要财有财,要貌有貌,关键是对女人无比体贴,无论女子出身贵贱,他都是一般地当作皇后般看待,拿好言语哄着。记得有一次西门庆和几个朋友出去游玩,叫一个男仆为他们唱歌。西门庆说,要是唱歌的是女子,我们也不会坐着听。怎能让女人站着,我们坐着呢!西门庆,你让女人怎么不爱你!西门庆耳根子软,不论女人犯了什么错误,只要梨花带雨地一哭,他就没辙了。即使潘金莲犯下了通奸的罪行,西门庆也还是很轻易就原谅了她。这是怎样豁达的丈夫!这样一个有情有义、有财有貌,“天下第一情男”居然是我们山东的。啧啧,真给山东人长脸啊!再说潘金莲。原来对她恨得咬牙切齿。这次发现她也有其可怜之处。其实她此生唯一的目的就是找个像西门庆那样能够让她依靠、让她仰慕的丈夫。如果西门庆不花心的话,如果西门庆和她一心一意长相厮守的话,可能潘金莲也不会再去偷情,不会在众姊妹中间挑拨离间,不会害死李瓶儿的儿子。她只想要一个爱人,可惜现实是这个爱人不只爱她一人。原著中说,潘金莲对西门庆的感情不是爱。可是在我看来,在那一世中,最爱西门庆的应该就是潘金莲了。嫉妒,皆由爱而生。可怜这个物欲的女子,背了千万年的骂名。这次重读发现,红楼梦和金瓶梅何其相似!从西门庆身上能看到贾宝玉博爱的影子;从李瓶儿身上可以看到秦可卿的样子,甚至二人致死的病因都是一样的。两本书中有几个丫鬟的名字甚至一模一样!两本书的叙事风格相似,都是白描的手法。如果说红楼梦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小说,那么金瓶梅应该是最伟大小说之母了。或许我们对金瓶梅的评价依然没有它本身的价值高。

《金瓶梅》作者兰陵笑笑生是徐渭

  兰陵笑笑生是“第一奇书”《金瓶梅》的作者,此人真实身份已成为历史谜团,众说纷纭,有王世贞说、 贾三近说、屠隆说、李开先说、徐渭说、王稚登说、 蔡荣名说、赵南星说、李渔说、卢楠说,本人认为兰陵笑笑生就是徐渭。  徐渭有一方姓名印章,上面刻着"秦田水月"四个字,"秦"字拆开来是"三、人、禾","徐"字是由"双人"偏旁"彳"和"余"拼成的,拆开来也可分成"三、人、禾"。根据析字法,徐渭=秦田水月,田水月对应怜金的潘之田水米(迷),《金瓶梅》作者兰陵笑笑生可解。  据史料记载,徐渭字文长,生于正德十六年,卒于万历二十一年,一生跨正、嘉、隆、万四朝,乃明晚期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他幼年失母、青年丧妻、困顿科场、辗转幕途、畏祸致狂。他开创了青藤画派,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又是明代一流戏曲作家,著有《四声猿》、《歌代啸》等反映现实的杂剧作品,因此,他完全有能力写作《金瓶梅》。  潘承玉还把小说诸谜如“廿公”、“徐姓官员”、“清河县”、“兰陵”、“笑笑生”等破解为“浙东绍兴府山阴县徐渭”,归结到“绍兴老儒说”。潘承玉还考索了《金瓶梅》的抄本,认为董其昌是流传线索中的中心人物,而陶望龄是传递抄本的关键人物,而“陶望龄手上的《金瓶梅》来自徐渭,而且极可能就是徐渭的原稿”。  《金瓶梅》的关键在书名,是三个女人的名字,也是插梅花的金瓶子,金是瓶子的属性,梅花插在瓶子正中是判词是命运,所以所有人包括西门庆居然都拿春梅个丫头没办法,金通,梅一句话定其命运,若无其事。潘金莲没有金,金在瓶,金即是瓶,金淫即是瓶淫。月即是肉,娇即是瓶之女乔,孟玉楼即是梦欲楼。  《金瓶梅》其实就是李瓶儿传,金莲是假托,春梅是因果判词,富贵可淫,金即是淫,万恶淫为首,金钱亦是万恶,潘金莲无金而李瓶儿有,金之淫亦是瓶之淫,因春事没谓之春梅。  春没的因是金淫,所以春梅叫潘金莲娘;《金瓶梅》里面众人都喊西门庆爹,金瓶梅的爹娘逻辑是“有钱就是爹,有奶就是娘”,即金淫世界。潘金莲有时候喊西门庆”我的儿”是话中有话。  《金瓶梅》说的就是钱就是欲望,就是人的阴暗面,西门庆娶孟玉楼、李瓶儿众人,图的是钱,西门庆要的就是人妻(知人事,主动大尺度+生活上会照顾人+少花钱不花钱乃至于女方倒贴钱)。西门庆天生就是个走后门、使阴招的主,小厮们白生生的屁股,正衬着白花花的银子,西门庆爱李瓶儿,西门庆好男风,并不稀奇。  《金瓶梅》子嗣真相:西门庆不育,李瓶儿生的官哥是书童的种,所以西门庆说不要像他要做文官;孝哥是找和尚求来的还了和尚做徒弟儿子,都说和尚道士是色中饿鬼,所谓月娘信道信佛实指月娘跟和尚有染,月字旁即是肉字旁,代表欲望;至于身为西门庆嫡亲长女的西门大姐,全然比丫鬟还不如,所谓“已故之妻女”,实在是死无对证,可见假人一个,为的是引出上门女婿陈(诉)的是经济是金是钱是西门庆的资本积累。


 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