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书评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5
ISBN:9787530206744
作者:戴思杰
页数:224页

勇敢的小裁缝

典型的,巴尔扎克和小裁缝是一部写给外国人看的小说,充满异国情调,虽然他的作者是中国人。大概3年前就知道有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而最终让我看完它的原因是小说的背景是荥经县的天凤乡。《巴》说的是,20世纪的70年代,作为知识青年的小说的叙述者和阿罗上山下乡,到偏远闭塞的四川天凤乡插队落户。在那里不但认识了山里最美丽的姑娘小裁缝,还发现了一个装满了禁书的小箱子。像偷尝禁果似地偷偷地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不仅改变了小说的叙述者和阿罗的命运,而且也改变了小裁缝的命运。在这个文化缺席、人性未泯时代中偷知识、偷美的历险,也看到了中国知识青年对西方文化的渴望,充满了嘲讽和幽默的感觉。很有意思的小说。

如果浪漫是首赞歌

读这本小说之前,脑子里的知青爱情小说的模式这样:一个阶级敌人的儿子被下放到农村劳动,认识一个村里一枝花或者美丽女知青(后一种的情况较多,好像知识分子爱上农民女儿的几率比较少),痴男怨女,情谊缠绵,由于缺乏安全措施(荒野农村哪来套套),女孩怀孕。在她急急忙忙跑到邻村寻找自己爱人商量对策时,却被告知爱人刚刚得到那个千分之一的机会返回城里。于是,两人失去联系。在几十年后,当年女知青肚中的孩子长大成人,偶然遇到自己的亲生父亲......读到我们偷来禁书,些许失望,很多知青作家在半自传体小说里,都会提到自己在农村如饥似渴地获取知识;读到天凤山有个美人——小裁缝时,很失望,惋惜这个故事又要落入男欢女爱俗套;到阿罗回城,我充当保镖,又一次失望,这个故事不是要落入另一个三角恋的俗套吧?读到小裁缝堕胎,更加失望,她不是又一次被角色,被意外吧?还好,作者给了一个法国式的结局——小裁缝离家出走,奔向大都市。最后留给爱人一句话:巴尔扎克让我明白,一个女人的美是无价之宝。想起一句话,一生要走两次冲动,一个奋不顾生的爱情,一是不得不走的旅行。奋不顾生地追求爱情对于一个中国女人来说尚是壮举,想象古代的浸猪笼,文革时的批斗和现在的舆论谴责。那么放弃奋不顾身追求到的爱情,毅然独自踏上旅途,一个女性主义者的潇洒倾向啊。小裁缝这叫为了自由放弃了爱情啊,在小裁缝回头说最后一句话时,我真恍惚觉得小说的背景应该在法国或者是80年代的中国,那么强烈的自我意识的觉醒,被震撼到。原来作者是在唱一首浪漫主义赞歌。赞歌的首章讲的是我和阿罗,我们从城市带来了浪漫主义元素:小提琴,《莫扎特赞美毛主席》,公鸡打鸣闹钟,我们的行为也带着浪漫主义:拨完时钟为了贪睡,给村里人讲故事,村长让我们去看电影而免于劳动。那个第一次看到我们就大叫“volin”的老裁缝显然也是一个怀着浪漫主义的人,他会整夜整夜地听着我说《基督山伯爵》。三个人浪漫到极致的一个场景是我们三一起帮村长拔牙,活脱脱一出滑稽剧。还有住在山崖深处溪水上的民歌手,他可以把盐水泡石子当成待客的美酒,将石头在嘴里嚼来嚼去后吐出一个抛物线,他唱歌的时候肚子不断起伏......我们可以和老人玩的很开心,而四眼——书中最大的现实主义者,做不到,他欣赏不到老人的生活乐趣。小裁缝无疑是赞歌的高潮,我一直觉得女人比男人要更浪漫,作者兴许也是这样认为。小裁缝和阿罗在水里玩钥匙嬉戏的那一段像是童话,那么美。阿罗每次去见小裁缝都要翻过一段悬崖峭壁,每天都呆在那里看着这一切的红嘴乌鸦无疑可以一个浪漫主义元素,还有我在梦中对小裁缝坠下山崖的想象......还有一个有突兀的浪漫主义者——男妇科大夫,他因为巴尔扎克的书因为对傅雷的喜爱,为小裁缝做了场手术。因为作者本身是导演的缘故,小说中充斥着各种象征意义强烈的符号,比起其他知青小说对那个时代和人性的刻画,小说更像一部法国文艺电影,作者讲述了一个不入中国爱情俗套的浪漫故事,诠释出裴多菲的那一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在这一切中,现实没有我们想象的强大,他来得恰如其分。也许,这是作者在知青时的一个梦吧。

写给外国人看的中国小说

典型的,巴尔扎克和小裁缝是一部写给外国人看的小说。虽然他的作者是中国人,虽然讲述的是文革时期的知青故事,虽然最后由另外一个中国人把它从法文译成了中文,虽然最后是中国的导演和中国的演员把它拍成电影。(出于懒惰,出于对周迅的暗自抵制,我还没有看过同名的电影。不知道是不是同样的是一部拍给外国人看的中国故事?据子容说很好看。)巴尔扎克和小裁缝,如果我是法国人,也会喜欢这本书。一个遥远的偏僻的中国乡村,一个疯狂的冷漠的年代,两个不幸的聪明的城市年轻人,爱上了一位天真的漂亮的乡村姑娘,通过法兰西小说的魅力,他们在灰暗的泥土中擦拭爱情,在峭壁绝崖的天险中努力成长。巴尔扎克笔下的爱情,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坚韧,基督山伯爵的曲折命运,和“我”的小提琴奏鸣曲《莫扎特想念毛主席》一起,在知青下放、偷看禁书、村长革命、巫师做法、还有隐士一般的民歌手的大背景之下,成为改变三位年轻人世界观的主线。我是法国人,当然会为法兰西文化如此的化力感到骄傲和不可思议。可惜,我是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虽然只是在其他人的文字中经历过文革,但当我读到到妇产科医生会为了得到两本巴尔扎克的小说,而甘愿冒着极大地风险为小裁缝做引产手术的时候,会觉得作者太过浪漫主义,太过法兰西。就像巴尔扎克和小裁缝这对很少放在一起的词组,天然的不匹配不期然地相遇了,反而有种顺口而醒目的效果。小说本身也给人这种见离的阅读效果。除了这个医生的例子之外,还有作者在行文中自觉地淡化的一些时代背景(也许是因为给外国人只能解释到这份上),自觉地强化以民谣巫师为代表的异国情调,以及自觉地用西方人的文化符号来解释的中国东西,就像小提琴可以拉出“莫扎特想念毛主席”,毕竟,这是一部用法文写成的给法国人看的小说。感谢便宜的盗版书,我打算再去买一张盗版碟,看看本身就是被一个导演写出来的戏剧性很强、对话也很精彩的小说,会被改编成怎样的一部电影。(直觉演员选反了,娘娘腔的陈坤更适合那个文艺色彩浓郁、脆弱而敏感的叙述者“我”,而面部线条更刚硬的刘烨,更适合那个聪明的敢爱敢恨的阿罗。)看了几张插画,红色系的小裁缝和阿罗,蓝色系的“我”,颜色那么鲜艳,就像他们的戏剧性的青春一样,那么强烈地漂浮在那个灰暗的乡村世界之上

心的自由

两个被发配到山里去劳动改造的青年:马剑铃和阿罗。背景是文化大革命。没什么好说的,因为是出身不好的人碰巧赶上了一个狗屁的年代。在这个年代里,用不着分什么放狗屁、放屁狗、狗放屁……因为所有人都是一样,即使是人,也和狗以及某中氮氢化合物没什么区别。被搜出来的一把四旧乐器,名字叫做小提琴。当马剑铃在犹豫是不是应该当着乡亲的面摆弄自己早就习惯的靡靡之音的时候,他明白:生存和死亡……一瞬间,确实是值得考虑的问题。“我在问你你要演奏的歌叫啥子名字!!”村长嚷道。他并不懂得正在经历的革命究竟是什么一种性质,但是,像他这种人确实是有毁灭一切的天分。“《莫扎特……》”马剑铃结巴了。“《莫扎特》,还有啥子!?”“《莫扎特想念毛主席》。”阿罗继续替马剑铃回答道。胆子不小,不过,这么说的确有效。村长眯缝着眼睛差点笑出声来。“莫扎特永远想念毛主席。”村长说。“是的,永远想念。”阿罗保证道。《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这本书本不在我的阅读计划内,不过……才翻了五页,上述的情节便让我哑然失笑。捂住嘴巴,然后忍俊不禁地给自己倒了杯水。人在最艰苦的时候也应该为自己创造快乐。人在最受压迫的时候也必须为自己寻找幸福。《莫扎特想念毛主席》……虽然是夹缝中的一点点自由,但那也是一个人在逆境中拼命为自己保留的宝贵的希望。你可以夺走我的财产,击垮我的身体,离间我的朋友,损毁我的名誉,但你绝不可能限制我心灵的自由。当我的灵魂在无尽的想象中穿行时,你大可以吼叫,可你永远也无法褫夺我内心的满足!!我想,那个年代的人最明白这种感觉了。两个下放的文学青年,一个淳朴的裁缝的女儿,一箱子他们偷偷阅读着、隐藏着并且为之陶醉着的巴尔扎克以及许许多多带给人希望和幻想的文学名著。“雪夜读书无人问”或许是一件浪漫的事情吧,至少现在的人听起来好像是这样。可这意境的背后又包含有多少无奈,多少坚强,和多少不屈服呢?书看完了,我掩卷闭上眼睛。秋天到了。我仿佛听见了莫扎特的奏鸣曲在虚无的夜空中向我频频微笑,仿佛看见巴尔扎克文字中堆砌出的的人物在梦里向我招手。同一个空间的年轻人,在不同的时间里聚首。时间能够淘汰一切,唯一不能使之消失的,是所有人追求自由、追求独立、追求尊严的永恒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


 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