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与公共行为》章节试读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2
ISBN:9787801909442
作者:让·德雷兹,阿玛蒂亚·森
页数:292页

《饥饿与公共行为》的笔记-第1页

一、前面:
1、“即使他的博士导师、著名的罗宾逊夫人厌恶关于福利、社会判断和规范评价的讨论,要求森远离福利经济学,远离所有的“道德垃圾”,甚至批评森的兴趣是一种不务正业,但我们看到,森却沿着福利经济学的思路走了下去,并成为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2、“一个醒目的事实是,直至今日,我们仍然不能认真地面对大饥荒的成因,在官方的文献和历史教科书中,它仍然被定性为自然灾害造成的结果。1990年,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饥荒是公社化和不准退出制度造成的,林毅夫把他的解释放在农业生产制度这个局部上,认为正是农业生产制度的崩溃导致了大饥荒。他构建了一个博弈论模型,论证人民公社制度因为取消了“退出权”而使得社员竞相消极怠工,最终导致农业生产率和粮食生产的迅速下降;1996年杨大利指出饥荒是由于非理性消费(irrationalconsumption)造成的,杨认为公共食堂是公共财产,最终导致公地悲剧,造成过量消费,形成饥荒;1997年,文贯中和张欣撰文指出公共食堂才是饥荒的导火线,即最初的饥荒并非由于FAD (Food AvailabilityDecline食物供应量下降)和食物获取权的丧失引起的,而是公共食堂的免费供应和不设上限供应导致的;最新的研究有2003年周飞舟利用分省的数据资料得出地方政府救荒不及时和救荒能力低下才是导致饥荒及饥荒差异的主要因素,周用返销粮发放数量的加大来说明饥荒发生时大部分省份都作出了反应,在用省际调粮高昂的执行成本和迫于政治压力而未向中央政府求助来说明地方政府救荒能力的不足。应该说,上述研究在某一个方面都找到了大饥饿的原因之一,但比较《饥饿与公共行为》,其局部性和狭小视角,以后背后的某种学术勇气的丢失便显露出来。”
3、“森认为大饥饿的本质原因是公共行为的失误,具体而言,即是专制体制以及该体制下的民众权力的丧失。在森看来,所谓的公共行为,不仅是指国家的活动,而且包括人民大众所采取的社会行为——不仅有“合作”的(通过公民合作),还有“对抗”的(通过社会批评和政治对抗),前者显示,国家行动的性质和效力在缺乏公众警惕和活动的情况下,非常容易恶化,而后者则显示,公民权力的丢失,导致了饥饿的普遍蔓延。”
4、“在《饥饿与公共行为》中,‘权力’成为最基本的概念。在书中,森就权力等基本概念进行了数据式的罗列,这些基本概念包括:权力、天资与交换、扩展权力、合作冲突、能力与生活水平、营养不良状态与营养不良、剥夺与贫困、社会保障。我个人是极力赞成森的结论的,并且认定大饥荒和中国当时的政治集权体制有关。在《饥饿与公共行为》里,我们看到,与中国三年饥饿比,同一时期的印度,虽然民主体制无法防止下层民众的慢性营养不良,但是却有效防止了1943年大规模饥荒在印度的重演,因为饥荒很快会引起了媒体的注意和报道,印度政府及早地采取了补救措施,印度自从独立之后就没有再发生大饥荒,与此很有关系。反观中国,当时的集权体制阻碍了饥饿信息向中央政府传达,而群众对整体性的饥饿局面没有起码的知情权,天真的以为自身的饥饿仅仅限于自身,或者仅仅限于一个生产队,或者一个村庄。”
5、“尽管阿玛蒂亚.森扩展了人类经济学的发展道路,对中国经济学的普及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但国内经济学界对森的评价却是见仁见智的。一部分学者对森大加赞赏,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学界存在重制度探讨,轻福利研究的倾向,而在经济生活中,也存在强调物质刺激,忽视道德建设的现象。而森的理论在于指出了价值判断和伦理道德对于经济的重要作用,使得我们重新审视这个忽视的环节。赵晓谈到,他一直沿着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和森的《饥饿与公共行为》的学术线索在思索,2002年他写下的《有教堂的市场经济和无教堂的市场经济》,应该是他思索一个阶段以后的个人总结。另一部分学者比如李仁贵、党国英则认为,这种看法貌似有理,实际上真正忽视了中国经济学甚至是中国社会发展所欠缺的东西,所谓道德,是依靠羞耻感来维系的人们的自律性行为准则,中国经济还是应该按照“仓廪实而知礼节”的思路,在制度建设上继续跟进。”
二、问题:
1、粮哪去了,生产力在哪里;
2、由此串联的研究,如上提到的赵晓李仁贵党国英,后续的研究,又偏到哪去了。饥饿是一种现象,把现象提升到问题的程度时,现象涵盖的问题分支或根源过多,这种现象还能成为科学命题么。
3、所谓的天灾人祸;人在规律规则系统繁复上的掌握不足,依旧是人祸么;不符合最高的“自然”,社会科学研究的路径。
4、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关注或解决问题的最底线应该在哪里,是实际的物质饥饿承受力、还是包括受整体时代精神影响下的物质需求的相应提升所导致的疾病;因为哪怕从医学的角度无论饥饿或其他,不可避免的病由心生;这部分受情绪控制的饥饿病是不是也应归入制度调节范畴;制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人类精神智慧总合的一种共识性财富;即人类总体情绪上的外膜。在社会允许的梯度类,按物质需求层次对人类作出的划分,必须满足其适应性,其适或不适完全要取决于物质满足的精神层次的相应量化;多则入膏少则致盲。


 饥饿与公共行为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