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与权力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0-5
ISBN:9787100062626
作者:西敏司
页数:237页

作者简介

《甜与权力》一书便是一个绝佳范例。作为一部人类学经典作品,西敏司娓娓道来的是糖这件平常事物身后奇妙而非同寻常的历史。聚焦于工业化早期的英格兰以及美洲加勒比殖民地的甘蔗种植园,西敏司把糖的命运讲述得格外深刻而不乏趣味。书中我们看到了糖从一件奢侈品化身为工业化生产之商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密切地与早期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奴隶化生产,乃至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联系在了一起。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糖是如何经过一个自上而下的复杂文化过程,一步步地嵌入到了日常生活的肌理之中。人类学家如何从纷繁的历史材料中发潜阐幽?如何在平凡处着眼进而揭示出背后的不平凡?

书籍目录

致谢
导言
第一章 食物、社会性与糖
第二章 生产
第三章 消费
第四章 权力
第五章 饮食人生
参考书目
注释
索引

前言

  学术并非都是绷着脸讲大道理,研究也不限于泡图书馆。有这样一种学术研究,研究者对一个地方、一群人感兴趣,怀着浪漫的想象跑到那里生活,在与人亲密接触的过程中获得他们生活的故事,最后又回到自己原先的日常生活,开始有条有理地叙述那里的所见所闻——很遗憾,人类学的这种研究路径在中国还是很冷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现代民族国家都要培育一个号称“社会科学”(广义的社会科学包括人文学科)的专业群体。这个群体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无论被期望扮演多少不同的角色,都有一个本分,就是把呈现“社会事实”作为职业的基础。社会科学的分工比较细密或者说比较发达的许多国家在过去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发展出一种扎进社区里搜寻社会事实,然后用叙述体加以呈现的精致方法和文体,这就是“民族志”(ethnogra-phy)。  “民族志”的基本含义是指对异民族的社会、文化现象的记述,希罗多德对埃及人家庭生活的描述,旅行者、探险家的游记,那些最早与“土著”打交道的商人和布道的传教士以及殖民时代“帝国官员”们关于土著人的报告,都被归入“民族志”这个广义的文体。这些大杂烩的内容可以被归入一个文体,主要基于两大因素:一是它们在风格上的异域情调(exotic)或新异感,二是它们表征着一个有着内在一致的精神(或民族精神)的群体(族群)。

内容概要

本书聚焦于工业化早期的英格兰以及美洲加勒比殖民地的甘蔗种植园,叙述了糖从一件奢侈品化身为工业化生产之商品的过程。作者将这一过程密切地与早期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奴隶化生产乃至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联系在一起,将糖这一平常事物身后奇妙而非同寻常的历史格外深刻而不乏趣味地发掘出来。

章节摘录

  (或者说不只是)这些新作物,阿拉伯征服者们同时还带来了由下级行政官率领的军团(绝大多数是非阿拉伯人)、行政法规和税制、作物灌溉、生产和加工的各种技术,以及扩大生产的动力。  由于降水和温度的季节性波动影响,甘蔗作物以及种植、移栽甘蔗的技术在传播时遭遇到了障碍。正如我们所知,甘蔗作为一种热带和亚热带作物,它的生长周期可以超过12个月,需要大量的灌溉水和劳动力投入。虽然它也可以在没有灌溉的情况下生长,但是要想让它生长得更好(增加含糖量),就需要有规律地浇水,同时保证在生长期间没有温度的骤然变化。  早期伊斯兰教统治下的地中海地区,农作季节的周期实际上因为种植像甘蔗之类的作物而被延长了,这也使得一年中的农事轮作和劳力安排都发生了改变。甘蔗种植一直扩展到了地中海南部和北部边远地区,例如南26端一直到达摩洛哥的马拉喀什(甚至到了阿伽蒂尔和达鲁丹),北端到西班牙的瓦伦西亚和西西里的帕勒莫。通过种植甘蔗,阿拉伯人检验了这些新征服土地的耕作潜力极限。一方面,在北部偏远地区,霜冻的威胁使得甘蔗的成长期缩短,往往在二月或三月种下的甘蔗不得不在第二年的一月就收割;由于生长周期短,在这种条件下甘蔗种植需要大量的劳力(从备耕田地到榨汁)。当美洲的蔗糖开始大量进入欧洲时,这一点对于地中海制糖业来说就显得尤其不利。另一方面,位于南部的边远种植区缺乏足够的降雨,像在埃及,甘蔗从开始种植到最终砍伐,要经过二十八次的浇灌,这就意味着需要密集的劳动投入。  甘蔗这种作物,如果种植它的最终目的是制糖而不仅只是榨汁,那么就关系到恰当地种植、及时迅速地砍伐和碾磨以及熟练地加工等一系列过程,这决定了它始终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作物,至少到了20世纪也依然如此。无论从技术和管理的角度,还是从劳动力的获取和使用角度来说,蔗糖的生产都是一项挑战。

图书封面


 甜与权力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人类学家萨林斯有一句名言:如果西方人原来的主食是狗肉的话,那么他们的粮食生产及耕牛生产将会与现在不同,其国际贸易也将会改变。这个说法予人许多启迪。说实话,如果人类不是那么喜欢甜味的话,近代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世界体系恐怕也会大不一样。在许多语言中,“酸甜苦辣”都不仅仅是一种味觉,还经常和某些特定的情绪、感觉联系在一起,而其中“甜”一般都是最能给人以快感和愉悦的。动物普遍对甘甜有着最强烈的爱好,而植物也靠着有糖份的果实来诱惑动物去帮助扩散其种子,迄今为止还未发现有哪种文化的人类群体拒斥甜味的。虽然喜爱的程度有深浅,但人们普遍对糖有需求,正是这种需求,不但衍生出了一套复杂的生产方式,促成了一个绵延至今的国际体系格局,还反过来深远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在这个问题上,西敏司的《甜与权力》比任何其他著作更早、更有力地给出了证明。泛泛地谈论近代以来的资本主义体系,几乎难免流于空疏,而“糖”却是一个以小见大的极好切入点。糖可说是第一种世界性商品,它的生产与消费“标志着向一个世界市场的诞生迈进了重大一步”。与之紧密相关的种植园生产体系则与纺织工业一起,奠定了此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范型。更重要的是,糖极大地影响了消费这些产品的欧洲社会,开始形成这样一种我们现已熟悉的情境:人们根据自己所购买和消费的商品来进行日常自我的确认。确实,不管现在看来糖是多么平平无奇,在15-18世纪的三四百年间,它却是大西洋世界发展的动力之源。欧洲人是直到11世纪末十字军东征时,才第一次知道蔗糖,当时他们将甘蔗这种从未见过的奇怪庄稼称为“味道甜美的芦苇”。但甘蔗的生长需要热带环境,因此,只有在地理大发现之后,才能设法满足欧洲市场对糖的需求。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外的圣多美岛发展出大规模种植园,这最终被证明是大西洋历史的里程碑——欧洲人第一次在那么遥远的地方生产供欧洲市场消费的商品,而且黑人奴隶劳动与制糖业的关系在此得以牢固确立。更大规模的种植园和制糖工业,随后在加勒比海和南美洲发展起来,这也是历史不幸的讽刺:为了满足甜味这样美好愉悦的味觉,无数人沦为奴隶,被看不见的市场之手推入无情的生产体系之中。这确实是一种欧洲的发明:种植园的奴隶虽然从事的是农业,但实际上却在以工业的方式在进行生产——田野就是工厂车间,他们挣微薄的工资,不自由地重复劳动,而所有的日需品则无一例外几乎都是别人生产的。劳动力、资本、市场在此紧密结合,而背后则是已经确立的欧洲口味标准和权力对世界的宰制,同时塑造了母国与殖民地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并伴随着庞大的生产机制和分配机制。像香料、茶一样,糖这种世界性商品不仅是一个生产和贸易的问题,实际上也影响着欧洲列强的兴衰。英国人在17世纪就已意识到,一旦某个国家夺得蔗糖生产的主动权,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对航运、财政收入,进而是整体国力的影响。正因此,英国坚决打击葡萄牙的蔗糖生产,控制自己殖民地的制糖工业,并禁止使用他国船只来运输这些商品,这些重商主义措施无异于一场经济战争。它不仅确保了供应和贸易产生的利润,确保了英国制造品的海外市场,还支持了英国海运和海军的发展。在那些年里,糖对各国而言事关重大,李春辉《拉丁美洲史稿》中说:“蔗糖在18世纪经济中所占据的地位,就如钢铁在19世纪,石油在20世纪所占据的地位一样。”之所以如此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糖在当时还远非一种普通商品。事实上,16世纪在欧洲任何地方,糖都是一种舶来的奢侈品。在很长时间里,食用糖乃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直到19世纪末,糖的数量和供应才丰富到进入欧美平民生活之中。但日本人到战后初期,仍普遍认为“根据糖的食用量就能了解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砂糖的历史》)。中国西南一些少数民族直到解放后才开始吃到白糖,景颇族和傣族都称这种新事物为“甜盐”;1970年代的西藏,当地群众眼中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糌粑随便吃,酥油管够,还有白糖!”一如西敏司在本书中所言,世界其他地方的人对糖的消费,基本从重复了西欧的历程:最初很少人知道蔗糖这一事物,随后是只有上层人士能享用的奢侈品,最后渐渐地进入每个人的日常饮食,成为必需品。这一点在英国最早成为现实,据说18世纪初“王国之内只要有能力的家庭,没有不吃糖的,而一旦吃不上,便会怨声载道,频频喊冤。”糖1650年是稀有品、1750年还算奢侈物,到1850年已成生活必需品。英国人当时最喜欢的两种日常饮食商品:糖和茶,都产自海外,甚至是帝国的殖民地,这些也将英国与相关的整个体系紧密绑结在一起。就这样,糖成为“第一个充斥着资本主义劳动生产力和消费之间相互关系的消费品”(西敏司语)。在糖还是奢侈品的时代,消费糖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而越来越多的处于较低阶层的人也希望通过相同的消费来提升自我。这就是西敏司的洞见:“通过激发他人的消费,我们影响了他人的自我界定”,伴随着对糖的消费,“最早传递出一种复杂的观念,即一个人可通过不同的消费而变得与众不同”。——这其实是很好理解的一件事,在15年前,手机还是一种高端商品,使用大哥大俨然都是颇有地位的成功人士,手机广告也大谈“尊贵”。人们不但在消费手机,也在消费这种社会声望带来的“感觉”。但随着手机的快速普及,如今拥有一部手机通常已不再能说明什么问题了。但事情并未到此为止:西敏司进一步指出,预先加工好的食品实际上意味着人们放弃了大量选择,虽然食品工业经常吹嘘自己为人们增加了选择的自由。该如何理解这个悖论呢?这么说吧,这就像麦当劳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宣布推出一款新食物,说人们有了更多选择,但实际上,人们只能在它菜单上的有限几种食物中进行选择。在“方便”、“快捷”与“自由”的掩饰之下,食物像流水线上的工业品一样,将无限丰富的可能性简化为几种规格,人们只能在这个范围内进行挑选,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支配自己食物的权力。而这也只是一个更庞大而根本转变的一个表征,因为“饮食被整个重塑,这时因为社会生产的面貌被彻底改换,以及时间、工作和闲暇的性质也与之一道发生了改变。”因此,虽然本书谈的是“糖”,但糖其实并非关键,关键是“权力”。只是糖作为“资本主义的宠儿”,能够浓缩和折射出社会转型的历程,可以清晰地显示出那些肉眼无法看见的无形力量和权力关系。正如季羡林《中华蔗糖史》关键也不在糖,而是为了显现出中印文化交流史,穆素洁《中国:糖与社会》也一样:谈的是糖,但只是希望通过糖这个阿基米德支点,讨论全球框架下中国经济、农业技术是如何与国际商品流通交织在一起的,并进而反思和批判全球交换为何不能启动中国的社会转型。西敏司本人其实也意识到了自己在《甜与权力》中的模式是基于西欧(主要是英国)经验之上的,而东亚(尤其中日)的制糖工业同样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他才在序言中说,穆素洁对东亚制糖工业的研究,将更好地丰富、深化有关认识,“我确信在不久的未来可以看到东方与西方在智识上前所未有的统一,而随着这一统一将出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对于这个令人期待的未来,中国学者能做出什么贡献呢?校译:p.136-137:一位曾在英国宫廷见过伊丽莎白王后的16世纪德国旅行家写道:“……女王陛下……”:按英文Queen有“王后”和“女王”两义,此处前后不一,当作“女王”p.140:最便宜的中国波比茶(bobea):按当系“武夷茶(bohea)”,bohea在18世纪英国已成为中国茶的代称。h作斜体字时近似于b,此处bobea拼错盖因此。
  •     首先,我读这本书是不是为了写论文,仅仅是觉得可能会好玩,所以,之后的所有观点都是基于好玩而来。第一章,糖与社会性。基本上整个来自人类学家的观察报告,及吐槽。微妙的有点像《天真的人类学家》,吐槽方式也类似。第二章,生产。嗯,劳动密集型,漫长的生长周期,各种奇葩的产成品。这章不太好玩,跳掉了一部分。主要介绍的是殖民地争夺、奴隶的使用……嗯,及其影响。第三章,主要是菜谱,大部分可怕……少量可以尝试……嗯……
  •     当我说这本书是物质文化史的典范时,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对物质文化史感兴趣的话,尤其是对日常生活中的物质文化(也就是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感兴趣的话,这本书可以说是经典之作了。但是,如果你觉得物质文化史完全是无聊的鸡毛蒜皮,吃什么用什么擦屁股,完全是无关紧要的东西,那么这本书不适合你,还是别看了。(下面我这个人类学外行要胡扯了,希望学人类学的朋友多多更正)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学,给人的印象大抵是在某个少数民族或者原始部落里面蹲点,同吃同住几个月到几年不等,然后回来写个民族志。像费孝通这样在自己家乡农村里蹲点几个月写出《江村经济》的,也有某种现代人看异类的疏远视角。西敏司这本是研究西方发达社会从近代到当代的发展,好像是人类学领域比较早关注西方本身社会生活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也是人类学转型的开始吧。其实他最初研究也是在西印度群岛的甘蔗种植园里做的,只是他做着做着就发现,远在千里之外如蛮荒之地般的种植业,其实和英美这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着如此密切的联系,以至于不得不回来审视西方本身。整本书最精彩的地方就是“权力”一章,对蔗糖产业在全球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经济学框架内所做的分析和描述。蔗糖生产-消费链的两端,一方面是西印度群岛以非洲奴隶为劳动主体的种植园经济,另一方面是19世纪受日益严苛的资本主义工业生产方式剥削的英国劳工阶级。从蔗糖这一不起眼的商品出发,西敏司引导我们重新思考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这不仅仅是英国本土的经济和工业进步的单线发展,更是全球性的资本和生产方式的改变,这个过程之所以可能,充满了对“人”(无论是黑人还是白人)无情的剥削。带来甜蜜的“糖”,让人产生无数正面联想的“糖”,不论是在生产还是在消费中,都掺杂了奴隶制生产的艰辛和危险,劳工忍饥挨饿挣扎在温饱线上的无奈。与此同时,“糖”带来的巨大财富滋养了英国的权贵,也使这种稀有的物品成为廉价的日用消费品,让更多人获益。这简直是为马克思的《资本论》做注脚啊。除此之外,这本书也就是各种关于糖的奇闻轶事汇编了。我读了这本书,就很理解为什么很多人对我的博士论文不感兴趣。这本书里的很多细节我自己都不感兴趣,因此随便翻翻就过去了。而且这本书有时候写得啰嗦,一件事情翻来覆去地说,叫人不耐烦。由于讨论“糖”这种基本现在被我们当作食物的东西,此书里关于“吃”的各种说法也非常有启发。原来全世界人民在古代都是以各种淀粉类植物为主食啊!除了吃主食,就是弄一点点荤菜做成酱汁小菜什么的,好让主食更容易下咽──脑补印度手抓饭。其实一直到我小时候家里还是过这种日子呢,这也是为什么当初过年那么高兴,因为可以吃到好多荤菜。也就是现在生活水平高了,大家才多吃菜少吃饭,我儿子甚至每顿都要有荤菜才行。而我爸小时候家里穷,养成了大碗吃饭的习惯,到现在他都是每顿一大碗米饭,菜就吃一点点。一样的卡路里,种甘蔗需要的土地面积最小,谷类其次,养牛的话是需要土地面积最大的。从正面来说,吃素,或者说多吃饭少吃菜,真是有益地球环保的。从反面来说,奥巴马也没说错,如果中国人都过上美国人现在的日子,恐怕地球真要完蛋了。还有以糖为调味料和以糖为增甜剂的区别。上海人做菜喜欢放糖,经常被北方人嘲笑。其实上海菜真正的做法,除了那些以“糖醋”命名的菜以外,都是以糖为调味料,也就是香料,就跟东北人做菜喜欢放五香粉一样,加一点就可以了,用我妈的话来说,是“吊鲜味”,完全可以代替味精的。才不是有些北方人学南方人做菜那样,一大勺糖下去,那就变成增甜剂了。原来法国人做菜的时候,也是放一点糖作为spice啊。西敏司嘲笑英国人做菜不好吃,就是因为不会把糖当调味剂用。我看了这段很高兴,以后再有人问我上海人做菜是不是要放糖,我就可以跟他们古今中外扯开去了。

精彩短评 (总计56条)

  •     人类学,民族志。其实书名不甚贴切。讲的是糖(之前的甜是蜂蜜)的历史,它对社会经济与饮食结构的影响,而且讨论的也不单纯是权力问题。“英国的工人第一次喝下一杯带甜味的热茶,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因为它预示着整个社会的转型,预示着经济和社会基础的重塑。”
  •     物的生命史研究。通过糖的历史来反映资本主义的发展。
  •     西敏司开创了物的研究,其内外双重意义的解读很有借鉴意识,但是我觉得在自下而上方面稍微欠缺,2016还需再读一遍!
  •     读完有种无力感。世界到底是在进步还是退步,还是说随着历史的发展各有消亡与新生,最后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进步退步的思维实在太过简单了。好书,大概就是能揭示历史与现实的高度复杂性(万事万物都以某种形式相互影响着)同时颠覆了对早已习以为常之事物的认知。
  •     翻译一般,topic有趣
  •     全书把糖的发展历史讲述的较为细致,主要以英国为中心,对欧美的糖业发展以及殖民等历史做了详细介绍。不过全书可读性太差,多次昏昏欲睡的感觉~
  •     食物文化背后的政治经济过程
  •     不行啊,要加油。
  •     西敏司的名著
  •     补
  •     论文型~
  •     人类学。我才不说我最喜欢政经学派呢。虽然我的标杆不是西敏司
  •     路数挺奇怪…尤其是二四章很强的政经教科书的错觉…冲击主要还是第一章和第三章 顺延和广延,对人以类分,用更生活经验的观察来解释,重构对不同的人的想象 人类学很棒
  •     太啰嗦了,作者是不是以为他的读者都是记忆力只有七秒的金鱼?笔下大量无意义的重复叙述多次打断我的阅读进程,让人昏昏入睡。
  •     这本挺有意思,糖可值钱了~
  •     2016.3.24 英国的工人第一次喝下一杯带甜味的热茶,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因为它预示着整个社会的转型,预示着经济与社会基础的重塑!
  •     糖怎么从奢侈品逐渐衍化成生活必需品,深入分析了各阶段糖在社会需求中的变化。
  •     2016-29
  •     看到十四到十六世纪,欧洲的国王到中产阶级做糖雕来显示富裕与权力还有一道道加了蔗糖的肉菜我都快吐了...糖作为药物的历史还真是完全没有想到。食物随着社会方式转变,从这些角度来看问题真是有趣。
  •     比糖史好看
  •     顺延与外延;你想吃什么和你能吃到什么,权力的作用不可忽视。
  •     之前,我被告知,甜食往往和精致的饮食行为结合在一起。是该从理论上打破这神话的时候了。
  •     比现代世界体系好玩好读
  •     很精彩,原来味觉的喜好也是可被文化建构的。作者前几日去世了,rip。
  •     等音乐节入场排队的时候都在刷书,被芝山嫌弃死了。所以人的确是可以通过摄取糖分来缓解紧张的。欧洲直到公元1000年才发现蔗糖,而英国更是有立法限制非贵族的平民摄糖。也难怪英国人嗜糖成性,点心好多甜得几乎都下不了口。记得以前问过当地同学,解释说英国在二战之后糖价大跌所导致哒,应该都有
  •     嗯 甜蜜,辛酸,苦涩
  •     权力、意义,配上依附性积累的殖民地与宗主国,是的是的烤烩鸡那段流口水了。
  •     使用创造意义。
  •     这个视角很独特
  •     甜到忧桑...
  •     看到第二章真的看不下去了。。。为以后自己的学业担忧
  •     不能轻信书友的话
  •     食品专业出身的我,看着人类学家对吃的解读,食物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权力
  •     真·历史人类学
  •     有一次和几个学人类学的师兄师姐一起喝红茶讨论加不加糖的时候听他们提到了这本书。。有点感觉是布迪厄+埃利亚斯?视角很棒,不过有些东西论述的感觉不是很透彻。。anyway,人类学真好玩【2016阅读计划进度:4.5/36】
  •     甜与权力
  •     作为一本把糖的历史作用研究透的书,还是很不错的。这得看多少交叉材料才能写出来
  •     以小见大~
  •     本来是好奇鸦片和甜菜看的这本书,结果其实一毛钱关系也没有(寥寥几句“温带地区的产品第一次严重削弱了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产品在市场中的地位”),主要是从不列颠等的殖民主义纵向阐述了糖如何在政治经济的作用下从奢侈品变成日常商品。现代饮食的去社会化和无时间规律化简直惊人。另,名字和Machiavelli&Guicciardini那本the Sweetness of Power很像哇。
  •     人类学的经典民族志
  •     从来没有想过研究也可以这样做,糖从上层社会逐渐向下普及,与蜂蜜位置互换,再到现在的低糖饮食盛行,短短几百年,重要的是,香浓=糖+脂肪,要戒糖的我心好痛,看书的过程中吃了一小块蛋糕,甜可真美妙啊
  •     读着有点晕,好难进入状态.....
  •     子锐问我读这书干嘛,我说看看别人怎么做研究的,结果把好好一本书读得颇无趣味。
  •     味蕾被开光了。
  •     炒鸡好看的一本书,如果能静下心来看确实能学到很多东西。只是,英国贵族嗜糖成瘾,非常夸张。
  •     #如何用政治经济学分析历史==
  •     A good chunk of this book is a study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eating habits of the British. Sydney Mintz traces the evolution of sugar as a crop and food, then focuses on its place in the Empire. Mintz links sugar to Britain's growing colonial strength, but also to merchantilism.
  •     我只想吐槽翻译
  •     思路清晰,以小见大。好看!
  •     写的略硬
  •     有些絮叨,翻来覆去的说。但论述角度确实是很不错
  •     可以,这很西敏司,导致我现在每次喝软饮料都开始自省,读书害人啊
  •     讀季羨林的甘蔗史的時候讀過。
  •     糖,这个“资本主义的宠儿”,是如何缩影了一种社会向另一种社会的转型。
  •     一部从糖切入的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史,很多观点深刻又有趣,尤其饮食文化的内外延历程演绎精彩极了。
  •     白左如何假人类学之名行不学无术之实:对于政治经济学及经济史之一知半解,撷取他人一鳞半爪混入错综浑噩之叙述;六十年代农民战争史研究与七十年代儒法斗争批判理应享受更加正式待遇。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