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往矣(白先勇自選集)

出版日期:2002-1
ISBN:9789629936969
作者:白先勇
页数:228页

作者简介

不讀白先勇〈少小離家老大回〉的尋根隨筆,不知他的遠親「大概是從中亞細亞遷來的回族」,始祖是伯篤魯丁公!這支「少數民族」,對中華文化貢獻可大。李白「大概」是回人。《聊齋誌異》的蒲松齡「大概」也是。我在嶺南大學的同事馬幼垣亦「大概」如是。
白先勇說,桂林除了山水甲天下,米粉也是天下無雙。
因為桂林水質好,搾洗出來的米粉,又細滑又柔韌,很有嚼頭。……我回到桂林,三餐都到處找米粉吃,一吃三四碗,那是鄉愁引起原始性的飢渴,填不飽的。我在〈花橋榮記〉裡寫了不少有關桂林米粉的掌故,大概也是「畫餅充飢」吧。外間的人都稱讚雲南的「過橋米線」,那是說外行話,大概他們都沒嚐過正宗桂林米粉。
藝術家生活於公私兩個世界。寫小說的白先勇,不可靠。要識「正宗」的白先勇,要讀有「嚼頭」的文字,得讀他的散文、隨筆、雜文。
二○○一年九月六日
少小離家老大回  ──我的尋根記
去年一月間,我又重返故鄉桂林一次。香港電視台要拍攝一部有關於我的紀錄片,要我「從頭說起」。如要追根究底,就得一直追到我們桂林會仙鎮山尾村的老家去了。我們白家的祖墳安葬在山尾村,從桂林開車去,有一個鐘頭的行程。一月那幾天,桂林天氣冷得反常,降到攝氏二度。在一個天寒地凍的下午,我與香港電視台人員,坐了一輛中型巴士,由兩位本家的堂兄弟領路,尋尋覓覓開到了山尾村。山尾村有不少回民,我們的祖墳便在山尾村的回民墓園中。走過一大段泥濘路,再爬上一片黃土坡,終於來到了我們太高祖榕華公的祖墓前。


 昔我往矣(白先勇自選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少时即知白先勇是白崇僖之子,读过他的“孽子”“玉卿嫂”"尹雪艳”,“台北人”,“最后的贵族”,“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等。对其作品,说不上特别喜欢或不喜欢,可以说如水过鸭背,痕迹全无。在港时一次打开电视,访谈他的节目正近尾声,大约说的是他和爱人的故事,印象中他墙上挂了下面这幅照片【不能显示】,结尾时他坐在园中,凝望着园子角落两棵柏树间空白的天空,极端震撼。一次迢迢去沙田大会堂听昆曲折子戏,开始前他出来聊昆曲-这些年来为推广昆曲,他多方奔走。在香港,戏曲只能在沙田这种较偏远处,以便宜门票,吸引稀稀落落数十听众。他说国语,语速缓慢,声音平和,态度温婉,然听者若能听到那娓娓然平和温婉间的空白-汹涌澎湃的热情涌动。白氏子先勇如此博识温文儒雅而充满热情,虽迥异于其父威武帅才,不知他的父可为他骄傲,但小TA心仪无限。后来在三联寻书,看到其自选集“昔我往矣”和小说集,付了真金白银买回去。小说完全看不下去,私下依然不认为他有写小说的想象,意象或语言。而“昔我往矣”却好,读了“树犹如此-纪念亡友王国祥君”,那次看到访谈尾声的震撼,才有了上下文。“树犹如此”,娓娓地叙上面这对青春洋溢男孩子三十八年生死相随的故事。白氏温文内敛平和实在的文字,得益于少年时得师指点,苦读毛姆等练就,讲究的是自律和收敛。开篇点题,叙“隐谷”寓所园中角落的意大利柏树,为两人胼手胝足整理庭院时,从爱人建议而种。原本三株,“。。。擎天一柱,平地拔起,碧森森像座碑塔,孤峭屹主,甚有气势”。二人相虽越洋去国相随,却因事业故长期东西纷飞,只得假期中相聚,“。。。他隔一阵子来,看到后院那三株义大利柏树,就不禁惊叹:「哇,又长高了好多!」柏树每年升高十几呎,几年间,便标到了顶,成为六、七十呎的巍峨大树。三棵中又以中间那棵最为茁壮,要高出两侧一大截,成了一个山字形。山谷中,湿度高,柏树出落得苍翠欲滴,夕照的霞光映在上面,金碧辉煌,很是醒目。”“1989年,岁属马年,那是个凶年,。。。那年夏天。。。有一天,我突然发觉后院三棵义大利柏树中间那一株,叶尖露出点点焦黄来。起先我以为暑天乾热,植物不耐旱,没料到才是几天工夫,一棵六、七十呎的大树,如遭天火雷殛,骤然间通体枯焦而亡。那些针叶,一触便纷纷断落,如此孤标傲世风华正茂的常青树,数日之间竟至完全坏死。奇怪的是,两侧的柏树却好端端的依旧青苍无恙,只是中间赫然竖起槁木一柱,实在令人触目惊心,我只好教人来把枯树砍掉拖走。从此,我后院的两则,便出现了一道缺口。柏树无故枯亡,使我郁郁不乐了好些时日,心中总感到不祥,似乎有甚么奇祸即将降临一般,没有多久,王国祥便生病了。”爱人潜伏了二十余年的“再生不良性贫血”,再次复发。 “自此,我与王国祥便展开了长达三年,共同抵禦病魔的艰辛日子,那是一场生与死的搏斗。”那三年,爱人靠输血维持生命,疼痛中stoic的隐忍和尊严,二人心情随血仪计起伏,白氏在大陆四处求医问方,反复多次出入急诊室,平和的叙述中,相爱的一对人,勇猛以人力对天命的绝望和力量,跳动。直至爱人55岁生日那天,王已经没有力量爬上去为他庆生的餐馆前的阶梯,只好返家,煮了两碗面。“星期天傍晚,我要回返圣芭芭拉,国祥送我到门口上车,我在车中反光镜里,瞥见他孤立在大门前的身影,他的头发本来就有少年白,两年多来,百病相缠,竟变得满头萧萧,在暮色中,分外怵目。开上高速公路后,突然一阵无法抵挡的伤痛,袭击过来,我将车子拉到公路一旁,伏在方向盘上,不禁失声大恸。我哀痛王国祥如此勇敢坚忍,如此努力抵抗病魔咄咄相逼,最后仍然被折磨得形销骨立。而我自己亦尽了所有的力量,去回护他的病体,却眼看着他的生命一点一滴耗尽,终至一筹莫展。我一向相信人定胜天,常常逆数而行,然而人力毕竟不敌天命,人生大限,无人能破。 ”读到“。。。将车子拉到公路一旁,伏在方向盘上,不禁失声大恸。。。”,小TA抛了书,放声大哭,为他们哀痛。那种放肆,因追随白氏文字的隐忍顽强,极点之后,堤裂水泻,势不可挡。后来,“。。。我一直看着显示器上国祥的心脏的波动,五点二十分,他的心脏终於停止。我执着国祥的手,送他走完人生最后一程。霎时间,天人两分,死生契阔,在人间,我向王国祥告了永别。”那十七岁因迟到在楼梯上相遇的两个男孩子,三十八年不离不弃,相互追随的爱人,就这么分离。再后来,“。。。春日负暄,我坐在园中靠椅上,品茗阅报,有百花相伴,暂且贪享人间瞬息繁华。美中不足的是,抬望眼,总看见园中西隅,剩下的那两棵意大利柏树中间,露出一块楞楞的空白来,缺口当中,映着湛湛青空,悠悠白云,那是一道女娲炼石也无法弥补的天裂。” 爱人虽在心中,而象征二人同体的那第三棵树已是枯了。留下“愣愣的空白”,在人间瞬息繁华中,反衬青天白云,缺口如天裂难补。通篇无一情字,而情深情浓,内敛中炽烈,犹如醇美而剧毒的生命美酒。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白先勇的书。我记得自己看他的第一本书是《孽子》。事实上,他可能是我们大陆最早接受和认识的一批作家当中的其中一名佼佼者。从1979年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创刊号上,登载的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永远的尹雪艳》开始,很多人记住了他的名字。也有人说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白先勇的小说创作代表正代表了六十至七十年代台湾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他在台湾文学中的"代表性"是无可置疑的。我是很久以后才看了《永远的尹雪艳》,感受之深自不可言说。看到他的作品,我总是想象着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有一种习惯,喜欢从品味一个人的文字的同时品味这一个人。当然我知道不完全作准,但是,又想着,一般这个时候,总是代表了他自己的一些直观想法和感受吧?素质如何,字里行间也许阕见一斑。后来看到他的照片,直觉就是一个眉目慈善的人,跟他的文字、情怀一模一样。再找来写他的有关书籍翻看,就看到这个词语——"悲悯"。这样确切的描绘对一个人的直观感受,我以为深刻至一针见血。这也是我的感受。我看书,不喜欢看那些嚣张气愤老以为自己是谁那样的文字。我还是喜欢平和一些的叙述方式。例如:林语堂、周作人、朱自清、郁达夫、张爱玲、三毛、张恨水、柏杨、张洁、席慕容、张晓风等等之类型的作家是我喜欢的。反而鲁迅、李敖、李碧华等人我的感受只是一般,好的挑来读读就放下。当然这么说绝对不是说他们自以为是,他们也只是快人快语一些,语气比较辛辣、犀利。另一方面跟我的选择有关,我个人觉得,一个人不能把自己看得太高,语气切不能过于狂妄自大,这样的文字我很容易就看腻。还是喜欢脉脉含情,娓娓道来的亲切。喜欢平和、细腻、淡泊的情怀。 我们常说到"思想底蕴"这个词语。底蕴是什么?它并不等于底气。有些书你看了就是看了,味如嚼蜡。有些书你看了,觉得内心深处有些什么东西牵扯得特别厉害,你和它一起欢喜、一起悲伤,你觉得怎么好象走不出来的感觉,这样的震撼一直影响你一时半刻,甚至更远、更深。。。这就是一个文字工作者的厉害之处。然,和我说的思想底蕴还是相差甚远。文学概念里的解释是:它的内涵主要是指——在一个作家的精神世界中,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宗教观、文化观、道德观、历史观、政治观等各个方面综合交织、共同形成的一种对世界及人自身认识的一个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所以,我想,作为一个人的精神内涵的核心存在,他的基本的立场和基本的观点一定是导致了他看取世界的整个方式和态度定势,并且决定了他审美的情趣和艺术观念的取舍和建立。更加确切地具体分析,如果一个作家一旦形成并确立了自己的思想底蕴,他的精神世界也就带有了一种含有强烈个人意味的特有气质和个性品味,这些都使得他在摄取世界、表现人生、展露思想时呈现出迥异于别人的独有特质。我想谈谈自己看白先勇先生的作品的一些感受和他的处世为人的一些欣赏,是以先抛出这一段来。回到刚才的话题,想了解他的作品,其实,我也很想知道,他的思想底蕴,或者说,他的世界观和他的人生观,这些对他的作品影响这么深远的原因是什么?我想先看看他的个人简历再来细谈个人喜欢他的一些作品 。白先勇先生是贵族出身。他是白崇禧将军的儿子。他父亲这一显赫的身份已经不用我过多的去解释。贵族的血统和优裕的生活,这一切,按照一般的思维去想象的话,那将是多么奢华和幸福的生活,多少人一辈子都得不到这样的生活。且不说别的,单是他以后所走的路,就比别人顺利很多很多,一般世人的生活烦恼,对他来说,该如一种模糊的梦境和童话中的想象,遥远而又陌生。然而,只不过是局外人的想象而已,现实当中,实际上有很大的"出入"。 对我个人来说,如果很客观,当然我还是比较幸福的,在家庭啊(等方面),表面上都是很顺遂的,表面上。但是,我感觉到,就包括我自己,人总是有一种无法跟别人倾诉的内心的寂寞跟孤独。这是他的原话。后面那句话打动人心。使我想起了傅聪对"孤独"作过的最好的解释,虽然有些意义上的不同。 他出生一抗战时期,家境因为父亲的原因,一直很殷实。特别是抗战胜利以后,国共战争爆发,他的父亲当上了国防部长,他就随着家人大部分时间住在上海、南京等地,而对于这些南方中心城市来说,初期主要发生在中国北方的战争显得很遥远。所以,当时他们的家庭生活基本上是维持着一种"贵族"式的生活。而他作为官宦子弟,无疑的得到了这一身份所能具有的一切"优惠",然而,幸福、快乐、顺心、如意,它的内涵不应该仅仅是对外在物质层面全面拥有的一种概念,实际上应该包含着精神世界的充实和完备。他的孤独不是没有理由。童年跟一个人以后的命运有很大的关系。大人总以为小孩子不懂,其实不懂的是他们。有些事情大人不知道对他们本身就是一种伤害,以为很快就没事——过眼的云烟。其实,潜意识里,他也许一直保留着。总要等到某一天,某一个突然的时刻,偶尔遇上,石破天惊的感觉。好象沉睡中的狮子,脑海中的埋的很深回忆突然唤醒,直刺心扉。白先勇度过了一个孤独和难忘的童年。他的心里一直记着。不曾消停和遗忘。这些都影响了他后来的生活。 "孤独"是什么?它不等于寂寞。有些人喜欢和接受孤独。通常做艺术的人都是孤独的。他一辈子都忙着追求精神上最好的愉悦。这样的路注定要比别人走得辛苦。越是孤独,越跟自己的灵魂走得很近,越是孤独,越可以走得更远、更高。因为这样的孤独总是需要一颗赤诚的心和炙热的情怀去感受和触摸。这样的孤独是可以享受和依恋的。最终,它满足了个人某种的需求。白先勇的孤独不一样。它过早地来临,来得不是时候。以后,它甚至伴随了他的一生,它的介入,一切显得不一样。 成人的"孤独",假如你深思的话,你会坦然地接受、理解。这世界总不可能老是可以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什么叫作"咫尺天涯"?什么叫作心有戚戚?懂得也许更需要心与心的交流和坦诚。但是,坦诚也不是那么容易,掏心掏肺的做法仿佛只是梦里寻得,更多的时候,千言万语,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再更多的是,说了也是不懂。所以你很容易就让自己明白。小孩子不一样。他的孤独会让他恐惧和失落。过早地承担这些担子会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不会描述,自是不能理解。他不能懂得,何来接受?就在这徘徊之中,孤独逐步侵略他的内心,根深蒂固。 最先感到的孤寂源于他少年时的多病。通常病者都是多愁善感的。因为他比你们都要留恋和珍惜。一个健康的人没有办法体会病中的切切痛苦。真的。甭管平时立的决心和想的盼头有多大,甭管平时是多么勇敢的一个人,真要来了,没有办法掩饰自己心里的痛和慌张——那种扎得很深很深的孤寂和痛苦之感。更别说肉体上折磨的难受。他的童年,有一段时光是在病中度过。小孩子最无忧无滤的美好童年,他几乎没有尝得,所以他多了一分被逼的敏感和成熟。看到一段他回忆童年那段日子的文字。感触颇重。"得病以前,我受父母宠爱,在家中横行霸道,一旦隔离,拘禁在花园山坡上一栋小房子里,我顿感打入冷宫,十分郁郁不得志起来。一个春天的傍晚,园中百花怒放,父母在园中设宴,一时宾客云集,笑语四溢。我在山坡的小屋里,悄悄掀起窗帘,窥见园中大千世界,一片繁华,自己的哥姐,堂表弟兄,也穿插其间,个个喜气洋洋。一刹时,被人摈弃,为世所遗的悲愤兜上心头,禁不住痛哭起来……" 当时医学未曾今日般发达。肺病是传染病,当时的人们只能是"谈痨色变",对它是十分地恐惧。抗战胜利以后,他们举家搬到上海,白先勇先生则因为病尚未痊愈,一个人被"充军"到上海郊外去养病。长期的被隔离不仅使他对世界和人生有了比较明晰的清醒,对寂寞和孤独的情感体验有了比同龄人还要浓烈的感受。他从来就比别人显得细密的情感形态和对别人内心世界体察洞见的心理能力,就是在这痛苦的被隔离日子中逐渐培养和形成。或者这么说,他以后对人生和世界的认识从浑沌到有所感悟和自觉,都是少年时期的磨难所形成的雏形,以后的创作和感受无不跟这些都有莫大的关系。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总有经历才有所得罢。这是他少年时的一些经历。以后又发生的一些,就直接影响到了他的命运。 一病四年多。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童年就在这与世隔绝中虚度过去。对一个七八岁向十一二岁成长的少年来说,这一切都是刻骨铭心的记忆。同时,不断的磨砺也培养出他情感的丰富和纤细绵密,敏感。等他真正地病好以后,他却显得和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很难适应。社会日益地动荡不安起来,急剧变化的时局和一个又一个迅速改换的城市又给了他另外的深刻的心理冲击。 另外,他的父亲——白崇禧将军在大陆时桂系力量雄厚,以李宗仁和他为首的桂系不但在force上势力强大,而且在政治上也自成一派。但是,到了台湾以后,这些都不复存在。桂系烟消云散,force力量既不存在,政治地位自然也无从谈起。并且,由于桂系在历史上与中央系的几次交恶,使得白将军更加为蒋介石所忌,政治上也时常受到压迫。种种的背景底下,白氏家族在台湾的境况与在大陆时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从自身的疾病到社会的动乱颠簸,再到去台湾以后家族命运的急剧衰竭,使他的人生感受得到了大大的加深和强化。我想,也正是这样的原因,才使得"人生幻灭无常的感觉"在他的世界里深深扎下了根。 我喜欢的"艺术家"里面,有几个都是跟白先勇一样的人。例如"哥哥"、例如金星、例如黄耀明,还有他。我不是一个特别宽容的人。我的宽容只愿意对自己喜欢的人。所以,我没有他们的悲悯情怀。偶尔也会同情,限于触及内心的程度。也不是心冷,很多事情我见怪不怪,知道了就说"哦——"很快又过去。悲悯和同情显然也不是同一个层次。前者是实在的理解和强烈的感受,这样的感受使他对人对己都特别的宽容,这样的宽容里包含了更多尊重的味道。白先勇先生不避讳他的取向问题,这需要多大的勇气。插句话,金星也是,她不但不避讳,她是我要这样,我就做一个最彻底的女人——所以她付出了那么多,忍受了那么多,最终她让自己做了一个最正常的女人。这个"正常"包含的辛酸和泪水只有她自己才可以品尝。众多白先生的作品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孽子》。感动的是他里面所表现出来的人性的探讨和关怀。这也是他最正式的一本描写同性恋题材的作品。 父子关系亘古以来就是最为天然和亲密的天伦关系。对父亲来说,儿子不仅仅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往往更是一种希望和理想的附托。在儿子的身上,父亲总能无比自豪地找到自己的影子……但是,在《孽子》世界里,扑面而来的却是父亲对儿子的"放逐 "这样的极端对立的关系背后,就是一般人都不能接受的"同性恋"所导致的最终源由。 其实也正常,包括自己本身,可能会宽容身边的人,尊重他们作出的选择,但是,如果真的是发生在自己最亲的人的身上,也很难接受。在人类社会自身所具备的种种形态中,同性恋是一个比较难以被真正认识和理解的特殊现象。这样一种与众不同的现象,绝大多数的人都根深蒂固地持着一种不但不予接受和承认,甚至还要压制和鄙弃的心态和举止。很多事情即使用上科学的理论也难以去解释和分析,人类本身就是复杂和不可思议的。但是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的话,不能解释和理解就要鄙弃的话,对很多人来说,可能略显残忍。实际上很多人都是这样(我当然也是),在个人难以理解和认识的对象面前,人们往往会出自本能地怀有一种排斥和贬抑的心理,来为自己的思维惰性寻找依护,掩饰自己的知识欠缺,维护自己的心理平衡。很难说我这么去看是否适当,但是,与其说是因着一种科学意识上的困惑,勿宁说是由于一种道德的偏狭作用也许更为恰当。 从开篇的父亲对李青的放逐和育德中学张贴的布告,这一动一静的真相已经昭示切切。只有这样的原因才会为家庭和学校所不容和难以接受。如果说,父亲对他的放逐还是家事的话,学校这样的处理方式和手法,也等于告诉了所有的人——李青不但被家人抛弃了,而且被整个社会也放逐了……这样惨烈的反抗最终不过这样的结局。儒家经典《周易.序卦》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这样的儒家思想几千年来一直浸染了绝大多数人的头脑和统制着他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所以,说以上几句是儒家道德观念中的核心内容也不为过。而同性恋者的情感特征和性向形态,恰恰在这一点上是完全不同,先天不足。因此,李青和他的那些"同路人"对在这样一种观念感染下的社会形态的叛离,只能是这么一个结局。他们的被放逐不是因为读书成绩不好,这样的错误不算根本。也不是因为他老是交友不甚,这样的原因不是最终。实际上,他们所犯的错误也只是道德上的背叛罢了。当所有的人已经不自觉地约定俗成这样或者那样的观念,你只能跟着一样。并且以此为基准或者参照的对比。任何的与众不同只能是自找麻烦般的累,抗议成功或者有效,个人能力及其愿望最终渺小。更况,他们这几个自此以后藏身"黑暗角落的小孩"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的父亲都是军人。军人是什么?他的职业与别的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服从等于一切。军人比别人都更要讲究规范和服从。他们往往更加乐于坚决地"这样去做"而并不十分关心"这样去做"的理由。从李青父亲这一辈人走过的痕迹去看,显然在他们内心深处,传统的道德观念行业价值标准根深蒂固,对儒家的这些"精髓",他们不但全盘接受而且坚决捍卫——实为维护者和执法者。通常会觉得,一个人,阅世愈深,写作的材料就会愈丰富,变化就会愈多。例如:李碧华、鲁迅、曹雪芹、贾平凹、莫言、李熬、柏杨、梁实秋等作家。笔法变化多端,善于写各种题材的故事一向是他们的强项。这样的作家看人和对事都稍稍客观。然而,阅世愈浅的人,尽管有时主观一些,但是性情却不失孩子般的天真。这样的代表是:李后主、张爱玲、傅雷、钱钟书夫妻、章含之、徐志摩、傅聪、白先勇等人。我会喜欢后者多一些,少了一些伶牙利嘴,尖酸刻薄,更多的是娓娓道来,真挚感人。即使他们在生活当中稍微没有那么会做人,八面玲珑,那样的真实,反而令我佩服得紧。起码真实。不知道说到这里是否算是说完。他的作品还有很多。喜欢他的人都可以来讲一讲。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亲情、爱情、家国情
  •     喜歡的那四篇足夠給五分
  •     看《樹猶如此》時,我哭成了一個sb
  •     喜欢《树犹如此》,《花莲风土人物志》和《不信青春唤不回》。写那些因文结缘后又逝去的好友,情深切切。
  •     悲歌当泣,远望以归。
  •     树犹如此,生死契阔
  •     唱不尽兴亡梦幻 弹不尽悲伤感叹 大古里凄凉满眼对江山 我只待拨繁弦转传幽怨 翻别调写悲烦 慢慢地把天宝当年遗事弹。
  •     读白先勇先生的随笔,比起他的小说,确实能感受到久违的热度。他如此坦荡,哀而不伤,怨而不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