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精神》书评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9
ISBN:9787800737756
作者:吴清源
页数:221页

石头中庸

又一次下载了盗版书看的,罪过。我本着了解围棋的心态,看了吴老的书。原本我还打算看电影的,可现在临近期末没功夫看。就简单说说这本书,1.吴清源家境并不算特别好,父亲早年去世了。留给他棋谱,他的大哥和二哥的书和小说。后来三人还真就在这几个方面有所成就。可见他父亲的眼光还是看得够远。但唯一遗憾的可能就是兄弟几人的国籍,分别是台湾,日本,中华人民共和国。2.吴清源是在抗日时期旅日学习围棋的,但却没有遇到过多的阻挠。可能还是当时有各方面人事照顾吧,再加上他也算是当时的名人。围棋界的明星。而且当时年少的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作用仅限于围棋界,更多的是中日两方外交的一个媒介。就想当年的乒乓外交一样。3.吴老不是不想入日籍,而是当时时局太过复杂哦,而且我们现在也不知道这一切的手续背后隐藏多少不为人知的心酸。年少时离家去日,学得好击败各路棋手。但最后还要放弃国籍,因为时局。4.吴老人品太好了,能在年轻时见到,段祺瑞,溥仪,未获奖的川端康成。5.真本书的名字是”中和“,吴老自己解释说下棋其实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下好这盘棋。有时想想人事如棋局风云变化,不知未来走向如何。虽然我能计算出这件事情成败是否的概率,但最后一切计算上的概率也有可能因为偶然事件的发生改变一切。尽管你能买保险,保全自己。你能算到那天你车上有没有白色的鸟屎吗?生命太脆瑞短暂,虽然每天都在期待“奇迹”,和有趣的事情发生。但后来发现原来这样简单的日子才可能是我最最需要的。我还是保持中庸的态度,以一个石头的角度看这个世界。

说说编排及质量

整部书的内容没话说,吴清源的围棋水平那也没话说。可是,中信出版社的编排就值得说一说了。最后的后记明显有2大段内容在重复,书中也有错别字。头上一段的编排换行也存在明显的错误。这么好的一个人物,应该好好编辑再出版才是啊,更何况我所阅读的是2010年1月印刷的还是第二版,更不应该出现这样的问题。照片虽都是黑白,但也应该在美工上调整下明暗对比之类的,有些照片颜色实在太深了,连脸都找不到了

念其既觉,觉已不随

所谓“中”,在阴阳思想中,既不是阴也不是阳,应该是无形的东西。无形中的“中”,成形的时候表现出来的东西就是“和”。所谓“道”,这也是法则,是无形的。成形的时候的表现形式就是“德”;另一方面,所有有形的东西都是要变化的,但同时也是不变化的,所以变化和不变化的中和是非常重要的——吴清源阴阳思想的最高境界是中和,围棋如此,人生亦如此。好比钟摆,向左摆动的时候,就是右边的开始,一左一右,而阴阳思考的中和则在其之间。而“中”的境界,不仅说说,而是一种人生的气质,修行,超脱于世,还俗入世的修炼。所谓修炼不仅仅是追求目标,也是怀缅过去,及时行乐,而面对过去,现在,未来的瞬间在那?牛逼的人生不是奋斗,不是努力,而是晒拖的过去,享受的现在,积极的未来。命运无法改变,能克服自己已非易事。保持平常心。念其既觉,觉已不随。

中;直

“中国抗战战胜日本,是因为得到了美国的帮助。战胜日本的只有吴清源。只有在围棋上,他真正战胜了日本。”“我的理想是‘中和’。在古代的中国,中和也是最得到提倡的一个理念。所谓‘中’,在阴阳思想中,既不是阴也不是阳,应该是无形的东西。无形的‘中’,成形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是‘和’。所谓‘道’,这也是法则,是无形的。成形的时候形式就是‘德’。”“在物质方面,科学在不断进步,不得不进步。另一方面,在精神方面是永久不变的。所以,科学和哲学的中和是最重要的。”“围棋的目标也应该是中和。只有发挥出棋盘上所有棋子的效率的那一手才是最佳的一手,那就是中和的意思。每一手必须是考虑全盘的整体的平衡去下——这就是“六和之棋””——我佩服这位老人的不仅是他所取得的成就,更有他的执著,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做到最极致。(或许,我该放下一些想法。)我想读这本书还跟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有关,他们二人都认为“中”是最接近正确的点。可否说吴清源用一生实证这个理论呢?

『中』的精神

我不是很懂围棋。但是看到吴清源老师创立的『三三·星·天元』棋局的图样时,还是被吴清源在棋盘上划出的这个大大的『中』字所震撼。由于已经看过田壮壮导演拍摄的电影《吴清源》,我对书中所叙述的事情都已有了解。人生如棋。吴清源经历了战乱、反复奔波于不同的国家,保持不变的是一颗追求围棋最高境界的心,以及向往和平、包容天下的胸怀。中和而不柔弱、完美而不脆弱、顺其自然而又并不懦弱。这是我的读解,或是提炼。一盘棋的成功与『胜负』无关。忘掉所有的『定式』,才能『无招胜有招』,是为最高境界。『即使在最动荡的年代,也保持了不败。』

简单感觉

吴清源本人鼎鼎大名 书读起来平平淡淡 打着时代烙印的知名人物很难评价 如果说围棋无国界的话 那么吴清源应该是有国界的 吴对围棋的进步发展是有巨大贡献的 超过其所言的对中日友好的所做的贡献 吴的围棋观应该是深受小时候所学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的 其至耄耋之年对于自己一生的总结归结于“中的精神” 也正是回归于中国的传统文化 回归于儿时的教育 87岁的年龄绝大多数时间是日本国籍 但是根还是中国 书的最后部分点题“中的精神” 其实也是作者本人内心深处的回归

仅看过摘录~

吴清源那本《中的精神》早先看过些摘录,那时就开始期待的关于他的电影,现在终于出炉。早先处世标榜硬碰硬,鄙视迂回。后来心性有了微妙的变化,渐渐延展出纵深,有了维度。原来那些迂回只是狭隘的“自保”,并不是“中”的真意;原来,他人是在用恶业来催生我心性的成长;原来尘埃当真已纳世界。自从“中的精神”在我心中洗冤翻身,我就更加认定,在往生之前要修成一个立体的脑仁儿,以便用脑仁中生出的眼,看穿所有世事。有人从世事中取财色;有人从世事中拿功名;我那,但愿历世事而增智吧。仍然对棋类没什么兴趣,小时候看似迷恋跳棋,其实并不乐在其中。无趣正是源于对手的聪明,让对弈的乐趣仅缩减成“赢”。看一心求赢的小对手因赢而喜形于色的样子,还算有趣。我嘴上承认着自己的笨,心里暗想:哼,原来棋这东西,就这么简单。那些下象棋下围棋入迷的大人们的世界,原来也不过如此。本来嘛,输赢这码事,将人套牢在对弈的表面。在“输赢”的层面取乐,等同于小狗追求成功咬住抛来之物的乐趣。而花毕生时间与围棋为伴,一定不会是因为迷恋上简单的输赢。说到底,围棋就是黑白两子,相通于其它世事,人们可以从中各取所需。我猜想它的迷人之处在于:有人从围棋中得输赢;有人从围棋中得“道”,例如,吴清源。——现在最想看的电影《吴清源》。

喜欢这本书

下的是电子版,不知道厚薄,所以当进度条显示100%的时候一阵惊讶,这就读完了?其实书中写的那些主要事件之前已经在别的文章中读过,但是还是要说,很喜欢这本书。老爷子的文笔很是云淡风轻,遭遇不公的时候没有抱怨,对取得的成就也没有炫耀(当谈到对局胜负的时候,可以从文字里感受到他淡淡的骄傲,但也仅此而已了)。他没有因为自己是一个大国手,或是一个老年人,而夸夸其谈,向别人灌输所谓的人生经验。只是简单地阐述一个客观事实,或是一个想法。谈到别人对他的误解时,他解释了,但好像也没有非要你们相信什么的。自然而然的谦和,不矫揉造作,不强加于人。说到他参与新兴宗教的经历,从别人的文章里我知道那是一段弯路,从他自己的文章里,也可以感觉到,他知道自己是受了利用。但是,没有辩解,没有愤恨,没有咒骂,也没有后悔。我觉得,他是那种纯净如水的人。

也谈围棋

我一哥们在北卡读书,彼地无趣,于是就偶尔下下围棋。说来他也是在邓宝珊将军府授过艺的,只不过有所荒废,连段位都没弄上。他的一个美国教授对中国的文化兴趣颇浓,于是提出对弈几盘,后来竟发展成带彩头的。那美国老头喜欢把棋摆成一块一块的方阵,还说这是利用亚历山大大帝的马其顿方阵战术;我那哥们也就陪着他摆起了长城。两个人你来我往,军事战术于之中应用起来。 从古典主义的步兵战阵,到中世纪的骑士,再到后来的火器时代,数量优势的效率越来越低,单兵训练和装备技术越来越重要。前文提到那个美国教授喜欢摆马其顿战阵,这恐怕就是西方人对围棋的一种不理解。下棋不是讲究数量上的优势,而是讲究子效、大局观等等。利用一手棋就可达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效果,军事上也有这样的实例,于棋理亦相通。毕竟战略上抢占重要据点对胜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日本人下棋讲究的是棋形,高丽人讲究实效。我记得大竹英雄九段的局局对弈,堪称艺术品。而高丽人棋风凶悍,往往顽抗到底。他们送赵治勋、曹薰铉等去日本道场学棋,学了半天学到了阴狠二字。看看这几年韩国国手的外号,从“李麻”到“崔毒”,飞禽岛少年李世石更是剑走偏锋,自创“掏粪流”奇功,擅走一路妙手,真是左道练到了极致。中国人下棋其实什么都不缺,可就是占不了优势。我估计可能缺那么点精气神。其实棋艺上可以培养计算、官子、布局、大局观,围棋更多的还有个气势。天保八年,本因坊丈和与井上家赤星因彻七段一战,最后竟达到赤星因彻吐血满盘的地步。估计也有可能丈和的王霸之气慑服了赤星因彻。当代李昌镐九段面对日本依田纪基九段,在石佛摧残天下之时,面对依田纪基却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很大原因就是依田的气势压倒了石佛。所谓“气势”,就是意志上的体现。辽西建宁军兵强马壮,面对后金军却数十年不敢出击;三百勇士却可拒薛西斯大军于温泉关外。这几年中国“古大力”古力九段下的很好,我看他每次局前信心十足的样子,在中国棋坛算是个异类,然后就是只有异类才能赢棋,又比如罗洗河,这才不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日本人说自明之后,华夏已非华夏。究其原因,其一莫过于三百年来也只有明朝摧残了日本军队;其二也可能是自从满清的统治以后,华夏民族已经很多人丧失了刚气。士大夫气节现在还有么?我常听北卡友人说高丽人在游戏上如何厉害,微操如何变态,其实我估计更多的是我们早已经怕了他们,其实,小国寡民,何足俱?

人生如棋局 ——吴清源《中的精神》读后

吴清源,一个生活在日本的中国棋手,因为徐皓峰的《大日坛城》,我才关注到这位神秘的棋手。很多人推崇吴清源,比如金庸先生,导演田壮壮也为其拍摄电影,我有一位朋友也写过这部电影的评论。不过,我自己对于围棋和吴清源,始终缺乏某种缘分,所以一直就不了解,甚至不想关注。在徐皓峰的大日坛城中,吴清源成为了一位棋坛上的霍元甲,在中日战争期间连续击败了日本顶尖的棋手,成为了唯一在棋坛战胜日本的中国人。虽然,徐皓峰在小说的最后,改编了历史,让胜利永远留在了巅峰。但是,现实中的吴清源还是需要面对二战后,日本棋坛对于他的恶意——被驱逐出日本棋院,手术失败,连续失败,甚至很长时间丧失了中日两国的国籍。对此,我想任何一个学者都很难面对这样残酷的环境,或者选择回国,或者选择投降。因此,徐皓峰将吴清源定格在二战结束前夕,将棋盘与战争的胜负混合在一起,让单纯的棋盘显得如此沉重和荒诞。不过,看徐皓峰的小说,我想他主要的资料还是吴清源的回忆录《中的精神》。其实,这不过是吴清源这部回忆录的最后一章而已,很简单讲解了吴清源对于围棋的理解,从总体上把握而不是在边角上争胜。话虽简单,但实难做到。在这部书中,他去日本的道路,虽然有很多人帮助,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甚至他的老师在赛场上会对他说输了就回国吧!一个少年要依靠棋盘来养活一家人,老师这句话是如此的冰冷残酷。甚至退出日本棋院,也是这位老师代替他递交的申请,而吴清源竟然被蒙在鼓中。而作为吴清源的另类传记的作家徐皓峰,就没有这么轻松地对待这位老师,在小说中径直让老先生悬梁自尽了。在日本棋坛的传奇人物,在与吴清源的十番棋赛场上纷纷落马,这让吴清源与日本的关系,显示出一种另类的颠倒——在战场上日本人节节胜利,在棋盘上却片甲不留。正因如此,吴清源在击败九段棋手,成为顶级棋手的时候,日本吝于将名人的称号,赠与这位来自于中国的棋手。有些时候,我在想《大染坊》中,陈寿亭所说,国家太弱,个人太强,是不行的啊!所谓的天才,不过是一个弱国维持可怜自尊的手段而已。在那个时代,被选择做遮羞布的不过是吴清源而已。上述的内容是吴清源告诉我们的吗?不是,是徐皓峰的想象和我的推测而已,在这部书中,吴清源对围棋的胜负轻描淡写,对于与日本朋友的友谊却不吝笔墨。围棋上的胜负,国家的兴衰,民族的自尊,朋友之间的友谊,哪个是更重要的?吴清源回顾一生的时候,不过说棋盘就是六合,天地与四方而已,人需要在其中选择判断找到黑与白中和的那一点而已。也许,他找到了那个中和黑白、中日、民族、友谊的点。看完他的回忆录,我觉得很不满,这本书写得太清风明月,太少戏剧性。后来想,人的一生哪有太多的戏剧,十多年的十番棋还不够戏剧吗?只是身在棋局与舞台上的人,又如何表达这种心境呢?不够中和的是我们,所以才寻找刺激,找到中和的吴清源,已经无需如此了。

胜者的精神

这本书买了有段时间了,今天刚看完,书不厚,算上几篇序言只有221页。首先我不是个围棋爱好者,对围棋也不是太喜欢,只会玩玩个五子棋而以,算的上一个棋盲。当时读这本书的目地是,在文字间重温类似读‘季羡林’老先生作品的那种饱经人间沧海桑田般的时代巨变,和对人生几十年蹉跎岁月的回首,笑看人生的心态与思想灵魂上的洗礼。可感觉对于我来说,这本书过于平淡和流水,也许是我对围棋不太感兴趣的原因,或许这本书恰恰是吴老先生看透人世间沧桑事故的杰作,反而写的简洁流畅,对于身陷乱世,经历战火年代岁月的吴老,能以一种向后人平淡恬静的气度诉说往事,我觉的反而更能尽显吴老的个人魅力与心静。给人一种洗尽铅华总是真的感觉。对于我来说,书中很有代表性的那句话,我觉的不是吴老对人生和围棋的感悟,而是在台湾:“中国能打赢日本,那是因为有美国的帮助,而吴清源真正的打败了他们!”凭介这句话,也许我们应该看看吴清源这位真正打败了日本的胜者,他的所思所想和一个胜者的精神。

没有《天外有天》好

这本书看完,感觉明显没有《天外有天:一代棋圣吴清源传》好。那本才是真正的自传,这一本其实在《中日新闻》和《东京新闻》报上连载的会议录。内容没有什么新的,没有《天外有天》看起来那样让人感到惊心动魄。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其中关于濑越宪作之死的描述:“濑越宪作先生是自杀的。在他的遗书中有这样的话:’因为不能下棋了‘“。对于一个棋士,围棋就是其生命。先生一生坎坷,其成就与价值本来只在围棋上,却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不得不受政治的牵连。在日本被当做支那人,在中国又被视作文化汉奸。这些是非功过就任凭人去评说吧,但我相信先生在围棋上是不朽的。真正想理解他的人应该直接从他的棋上去体会那种”自由、自信和不妥协的精神“。

見指不見月

我不是棋迷,為了要好好準備一個借田莊莊的《吳清源》為題的講座,竟翻起吳氏的傳記來,看得津津有味。以有涯博無涯,從前選書次第多以言簡意閡的理論為先、不能不看的時聞評論次(危急關頭當然是掉轉了);小說、詩歌、傳記及消閒(磨)讀物,除了是好朋友的作品,差不多一概免問,越發失卻讀書的興趣。然而近期卻越來越喜歡傳記(片),彷彿是對當下的崩析離的慰藉。田莊莊自謂是與歷史割斷了的一代,從吳清源身上反照到的是中國傳統讀書人的修養和氣質。讀《中的精神》,有一段不禁捧腹大笑:「據說,《讀賣新聞》社的社長力松太郎在我獲得冠軍後,竟然握着橋本(按:即對手)的手對他說:『真是輪得太好了。』這種『感謝』方法是很怪的。[...]』對奕是為了什麼?(幹藝術又是為了什麼?)沒有長篇累贅,吳老只書末順筆一提:「圍棋和易以及天文有着很深的關聯。我從沒有把圍棋當成勝負去看待。當然,圍棋是爭勝負的競技項目,但我覺得不能忘記圍棋最開始是來自於陰陽思想的。/陰陽思想的最高境界是陰和陽的中和,所以圍棋的目標也應該是中和。只有發揮出棋盤上所有棋子的效率那一手才是最佳的一手,那就是中和的意思。每一手必須是考慮全盤整體的平衡去下─這就是『六合之棋』。」(吳淸源:《中的精神》,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年,第85及215頁。) 《吳清源》一片在2007年的上海電影節後毀譽參半,我覺得批評的大概都是見指不見月,沒有看懂田莊莊背後的吳清源先生,更沒有讀懂吳清源先生背後信仰的力量。

一个人的信念

  这也许是个奇怪的组合:小托马斯·沃森,IBM的第2代领导者;吴清源,20世纪最伟大的围棋大师。   他们的境遇与人生之路是迥异的,然而,他们却也有着颇有意思的相似点——他们都出生于1914年;在他们的一生中,都执拗地追求着自己的信念,一种对自己,对别人也对社会的使命。   小托马斯·沃森在《一个企业的信念》一书中,阐述了IBM——其实也就是他自己——的企业信条。他的父亲老托马斯·沃森曾经常常告诫自己的员工“追求尽善尽美但没有做到要比追求一般的标准而做到了好得多。”老沃森的理想主义基因显然遗传给了小沃森,在企业的发展上,小沃森是激进的,在他领导的时代,IBM缔造了一个美国企业的神话,由一家地区性企业成长为跨国巨头,然而在思想和信念上,小沃森和乃父一样,兴趣远远超越了公司的范畴,他认为企业的运营,不仅要考虑到企业的利益,还需要出色地完成一个更为重要的任务——即在这个国家有所作为,需要不断地认知到公众利益和国家利益。小沃森显然觉得,正是这些利益所造成的相互作用,才使国家形成了“一个令人感到相当惊异的制约平衡制度”。在《一个企业的信念》这本可以看作IBM早期教义般的书籍中,小沃森用了相当多的篇幅谈论企业对这个国家的影响,但是他并不仅仅是站在一个企业家的角度,我们甚至能感觉到小沃森那种理想化的追求自由、公正、和谐的大同社会的信念。   小沃森认为环境会发生变迁,但是这些改变必须是在企业所遵循的原则和信念的范围之内的,他甚至上升到了国家的高度,小沃森在书中写道“我相信,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这些原则同样是有效的”……“一些像《独立宣言》一样的文章……。从这些信念中,产生了推动美国不断向前发展的力量。”   小沃森卒于1993年。但是正是在这一年开始掌管IBM——并且后来因为拯救IBM而名扬天下——的郭士纳却说到“这些影响公司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经过编纂的和临终遗言式的公司宗旨,对于那些成功的公司来说,尤其是一个问题——而且经常是会带来灾难性后果的问题。”1993年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郭士纳在拯救蓝色巨人IBM的同时,也在试图把IBM的企业信条改得更为实用主义。虽然郭士纳也曾经提到过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但是显然,他更倾向的是一种实用式的“慈善主义”,和小沃森的“忧国忧民”式的理想主义是相去甚远的。   在他的同龄人吴清源身上,小沃森也许能找到一些共鸣。前年吴清源回国参加一个论坛,老人家用迟缓的语言表达了他对21世纪围棋——也就是他所谓的六合之棋——的看法,但是会场的反响却出人意料的平平,在座的年轻人更多的是在观赏一个在日本昭和年间在擂争十番棋中把所有日本一流棋手打入降级的传奇式的华裔天才棋手,所谓的六合之棋,吴清源有如对牛弹琴。   吴清源对于宗教的热爱,甚于围棋,甚至有几年还是放下围棋而潜心修道,在他的新著《中的精神》一书中,贯穿始终的是他用一生在围棋中的修为所悟出的超越胜负的“中和”,这种中的精神有如小沃森所提到的企业与国家与社会的中和,吴清源所讲的,是技术与哲学的中和。吴清源的一生用围棋在追求人类的和平,正如他自己所言“追求‘21世纪的围棋’就是为了推动围棋的进步。但是,创造围棋进步的是安定的精神动力。”   理想主义的吴清源当年抱着通过围棋来实现中日友好的美好愿望东渡日本,现在,他祈盼着“21世纪的六合之棋”能为促进全世界各国之间的友谊而贡献他的一己之力。其实,围棋的国际化早已是如火如荼,但是,无论是作为现今一流棋手的李昌镐还是常昊,在他们身上,除了围棋比赛的胜负以及对巨额奖金争夺的无比热情,我们已经看不到只有在吴清源的围棋中才能体现出来的那种信念和哲学了——这正如我们在小沃森身上看的到思想和信念,在郭士纳身上看到的只是匠气是一样的。   正如电影《无间道3终极无间》上的一句“名言”所讲的那样“事情往往能改变人,人改变不了事情”。   然而小沃森和吴清源,都改变了一些事情——但是改变了多少呢?

中的精神

这本书可能是我看得最快的一本书,下午拿到(JOYO订购)晚上在艺术概论的课堂上就看完了。书不厚是一原因,内容确也颇吸引人。买此书的目的是出于田壮壮正在拍摄的传记电影《吴清源》,想要了解这个人物,所以买书来看。这个老人一生坎坷,两度申请日本国籍均时势所迫或为儿女着想,内心却一直秉着中日友好的信念。他下了一辈子争强好胜的围棋,却提出了“中”的思想。所谓“中”,在阴阳思想中,既不是阴也不是阳,应该是无形的东西。无形的“中”,成形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就是“和”。他认为,每一步棋下出来不求致对方于死地,而要达到一种平衡才是好棋。

是一段故事,联想到一段历史

因为看了吴清源的电影才买了这本吴清源的自传,而因为有点向往围棋也才偶然中看了吴清源的电影。这本书完全是吴老的自传,也没什么特别之处,看完还是有一些感受与收获。对围棋世界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阴阳有了进一步的兴趣。开阔了视野吧,同时通过吴清源的讲述和经历,对解放前的中国人的生活有了一些了解,应该说是对历史的认识深刻了。对那段历史,我一直很感兴趣,觉得自己对那段历史的了解很不够,太肤浅,那也是段值得人去纪念的历史,人们怎么在动乱的年代里生存,怎么在混乱的思潮里催生出救国救民的理想。我想看到一个真实的历史,民国,战争,苦难,抗争,创建,中国人在为自己的命运,为自身民族的命运,在用行动宣告自己的存在。后来看的《我的1919》,也留给了很多真实的历史的感觉,一个民族没有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沉没下去,因为总是有一股股的力量支撑着这个民族往前走,有些人总是在往前走的,他们带领其他人把不可能踩在了脚下。中国有很多优秀的思想,有很多优秀的人。很多人对她有信心,就像很多人对自己很有信心一样。在不可能中创造了可能,就是这种人!

读书笔记——中的精神by 吴清源

在返回上海的航班上,晒着来自平流层的阳光,我读完了《中的精神》。围棋不是我擅长的棋艺,当然由此演发出来的平民化围棋五子棋倒是我在中学期间课间的玩物:一张格子纸画上竖线就是棋盘,双方各执红色和蓝色的圆珠笔就成了争战沙场的黑白子。那时的五子棋手多是前后排和同桌好友:智商高,数学好,逻辑清楚,喜欢恶搞。所以,练脑、一分高下就成了下棋的最主要乐趣,吴先生提到的“善手”倒是从来没有留意过。在《中的精神》里,吴先生多次提到过“善手”和“生存的权利”。“善手”是中的精神的集中体现,正如“中”在阴阳调和中的作用,从中剖开,阴阳各一,善于布局,善于利用棋盘中每个棋子的力量,达到平衡的格局。这让我想到曾经读到的一段话——良好的人生。良好的人生已经足够,因为精力有限,如果有一门优秀,必有一门只是合格或者甚至是不合格。这么说虽然有些过于软弱,但也有些道理。能爬上金字塔顶端的必然是少数,倒是做个快乐满足的平常人反而会让一些有野心没实力的人羡艳不已。棋手对局中固然需要妙手来掌控棋局,占住上风,赢得比赛。但是,如吴先生般将妙手和善手做到阴阳平衡,实属不易。“生存的权利”是用围棋的规则引出的。日本的围棋规则是看执子双方围地的大小,中国的围棋规则是看执子双方活子的多少。吴先生认为中国围棋规则更符合围棋的精神,也更能体会生存的权利。在当时的时代大背景下——苦难的中国先后沦为日本等帝国的玩物,吴先生作为一个在儒家思想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总是对中国的景况表示担忧,更希望通过中日友好促进会增加两国的合作,增强中国的实力,获得“生存的权利”。小小的棋盘,在吴先生眼里就是包含了天元的宇宙,更承载着家国人生。家国和宇宙的道理之于我太过于遥远和晦涩,倒是人生的道理在棋盘里说得很明确:善手、生存和中的精神。

游走在人神之间的棋圣

第一次知道吴清源先生是日前在百度百科上——“游走在人神之间的棋圣”,好帅。赶紧找来传记补补。利用一个周末看完了这本小书,中间还穿插了带娃的时间。之所以读来轻松,是因为吴清源老人这本书主要叙述方式是讲故事,回忆录性质,读完以后禁不住赞叹又慨叹这传奇的一生。全书共十章,吴先生自序与后记各一篇,各行各业序言六篇(投资方一篇、文学界一篇、弟子4篇)。由前到后描述的是吴作为职业棋手的盛衰始末,第一章为总述,第九、十章为后记、发展,第七章《不败的十番棋》是鼎盛,第八章开始呈颓势。似乎因为是口述整理,主要表述方式是以时间为序,摘取老人对生命中最为难忘的一些人、事、物,并单独成篇。描写的并不深入,多为印象深刻的几个桥段与感受。我觉得很好。吴先生并不是一个复杂的人,他单纯、似乎命中注定为棋而生。能赢,是因为他心中没有那么多的成败得失。别人视他为棋子,焉知他的世界惟棋而已,别人的眼光又如何?如果真把世俗研究的比常人通透些,他的方寸大世界也就不复存在了。选取个人觉得有启发的四个方面:一、关于家庭教育:祖父吴家是福建盐商,外祖父家是京官御史大夫贬至福建。官商结合的典范,再现门当户对的重要性。吴家祖父是当官的下海,黑白两道通吃,为富且仁,然后又希望子嗣再从政,连墓地风水都极佳。对于祖父的做法,每一步的用心,吴先生都有推断:远离庙堂是因为觉得当老百姓轻松,希望后代再当官是觉得还是当官有面子。确实,当官的不如自己有钱,有钱后希望当官稳固自己的财富,亘古不变,此法可保世代兴隆。外祖父被慈禧太后贬官,足可见其尽到了封建社会言官的职责。和我们所想不太一样的,吴母出嫁以后,外祖父才纳妾,还能让母亲停止缠足,“觉得清朝长不了,没有必要再让母亲再受那样的苦”。确实很开明,也有远见。父亲吴毅英年早逝,家道中落。兴趣爱好广泛,和工作相比,更热心于对兄弟三人的培养,很擅长因材施教。母亲常年跟在当官的外祖父身边,对世事很是清楚。晚年对自己身后事的安排,对小儿子的体恤,让人动容。二、关于名人:吴先生的出身,和作为围棋天才的经历,使他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到许多社会名流。在书中他也多选取简洁的实例突出人物的特点,且多为优点。这些名人主要来自政界、商界和围棋界。吴先生对他们的感觉未必就是他们真正的样子,对政界人士的言辞用意更是用心揣摩,和对长辈、对棋的态度一样,小心翼翼,让人看着心疼。慈禧:据说--“绝顶聪明,大臣的奏章,粗略看下,就能判断好坏,当场指示。”--这是很强的分析决断力。“看戏的时候,发生了叛乱。消息传来,外祖父也在场。但是她一点都不慌张,继续把戏看完。也许看戏时一直在思考对策。戏结束后,她十分麻利地给周围布置了一通指示。她已经算准了一定能镇压叛乱——她的政治手腕十分高明。”—心理素质、分析判断力强。段祺瑞:讨厌输棋,但信守诺言。“我去过段祺瑞府好多次。段祺瑞下围棋最得意的手法就是,打入对方,然后在对方的空中活上一小块。他将这样的下法比喻成“在公园里搭建小房子”。那时,得到了日本支持的张作霖在满洲建立了军阀体系,一直在各处征战。一会儿将势力扩张到北京,一会儿又撤退回满洲……但最后是日本在满洲建立了伪“满洲国”。段祺瑞也是亲日派的军阀,但他看见日军在满洲张牙舞爪的样子,这样说道:“搭建个小房子可以,但不能归为己有。”在围棋上,他采用的就是那样的打入手段,这是我长大后才明白的—我认为他很了不起。周总理:“下次请一定要带着吴清源一起来中国。我保证让他回日本。--平民化管理的领导人。蒋介石:三句话--“在什么地方发现的,学生?”,“很不错,发现了这样的棋手。”,“要读《大学》。”此处不知是说读书还是说受高等教育,但吴先生极为认真的分析了每句话。个人感觉蒋对吴的身份甚有芥蒂。应昌期:台湾大实业家,台湾围棋协会会长。“钱的使用方法是个问题。”陈毅:陈毅将军十分喜爱围棋,据说为了革命,他把棋盘扔到了长江里。川端康成:“对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川端康成先生,有许多令我难忘的回忆。……川端先生1953年在《读卖新闻》上发表了“吴清源棋谈”。为了采访,川端先生特地跑到我住的箱根来了。三天里,我每天都去川端先生住的旅馆,和他说话。那时,他送了我一张日本的色纸,我记得上面写着一个“无”字。他是那种瞧你一眼就能够看透你心思的人。”---作家的敏锐度很高。中日友好人士:北京美术商人山崎有民、老师濑越宪作、师兄桥本宇太郎、好友兼对手木谷石。本因坊秀哉名人:威严,不苟言笑。有争端。文中两次提到《大学》,N次提及《易经》。三、关于围棋常识:天元、模仿棋、执黑子先行、让目。四、关于围棋精神:围棋对于吴先生来说,就是他的全部。他一生的每一步,所有的命运悲喜都与这件事物联系在一起,他因棋受赏识,靠棋养活全家,也因棋改了国籍,受了白眼。围棋是一项竞技运动,作为一名专业棋手。与同时代的日本棋手相比,他不能输。他输一次可能就要失业,全家吃不上饭,变得两头不是人。别人是竞技,他是拼命。在这种情势压力下,普通人如何做到不败?吴清源做到了,所以大家对他交口称赞,这就是真正的---成王败寇。这个词对吴是结果,也是他的压力,但吴却将它化于无形,所谓---不怕“成王败寇”反成王,无欲则刚。他靠的不仅是天赋、探索精神,更重要的还是精神。从教会那段就足见,精神世界对吴的重要性是无以伦比的。关于去日本发展这件事,从爱国角度讲似乎为瑕疵,日本当时是围棋进修的最好去处,但却是敌国。从求艺角度讲,围棋虽诞生于中国,但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全面衰退,大国手生不逢时,求生存艺是个人选择。中国少了一个人,世界多了一个圣手,对围棋届绝对是好事一桩。围棋精神这部分是精髓,吴先生一生孜孜以求,探索不止的。虽言语不多,却实用,是先生对围棋---这件他最擅长事物的深度精炼解读。可概括为中的精神、21世界的围棋-六合之棋。以下为摘录:●对各国围棋盛衰的看法在中国,有一天叫“冬至”,冬天结束开始向春天过渡的一天,那一天是节日,大家都祈祷庆祝,希望一阳来复。就是说,像季节轮回那样,世界也是盛衰轮回,一旦衰之极也会复苏回来,这是自然的形态。如此想的话,到底哪个国家是围棋最强国并不是一个大问题,重要的是要有互爱互让的精神,相互帮助,也就是国际友好。再说得远一点,《易经》中还有这样的一段话:“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日文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有一句话叫“穷则通”,但它把其中最重要的“变”字给漏了。为了“通”,“变”才是最重要的,这是中国的古籍告诉我们的。人生,或是世上的任何东西,都是适合于这句话的。●中和思想简单概括来说,我的围棋理想可以用“中和”这个词来表达。翻译成日语也许可以用“调和”这个词吧。在围棋上,我经常说,要思考“中”的那一点。中和了棋盘上各个子的作用的那一点,就是正着。所以从拿起棋子之后的80年来,我从来不把围棋当做胜负来考虑。无论输赢,只要下出了最善的一手,那就是成功的一局。日本的围棋规则是比较双方围地的大小,而中国的规则却有所不同,在棋盘上活着的棋子多的一方是取胜的一方。我认为比起胜负来说,那是生存权的象征。当然,要达到“中”的境界,并非易事。这需要精神上的修养。所以,我一直很重视信仰。从5岁(虚岁)开始,我就学习《大学》、《中庸》等四书五经,至今我仍然坚持每天研究《易经》。●21世纪的围棋—大围棋我研究的“21世纪的围棋”,简而言之就是“从棋盘的整体去考虑”。围棋一般是分序盘、中盘、官子几个阶段来进行思考的,但我想,应该是从整体上去考虑。日本的初学者,一般都会被要求背定式,但是日本的定式大都只是计算某个角部的得失。我认为,不如开始让对手占点便宜,然后取得全局上的优势,这样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定式大多产生于原本没有贴目的时代里。就像定式“大斜千变”的名字那样,它有着千变万化,死记硬背究竟是否有意义,我对此表示怀疑。我的指导是“忘记定式”。不过,定式中也有好的东西。但是,我认为要摆脱原先的旧习惯,这才是最重要的。我下出过不少新手。有时,会引发“吴清源下错定式”的轰动。在和高川格先生的十番棋里,我就在复杂的定式“大雪崩”中下出了“内拐”和“外拐”等新手。高川先生曾喟叹说:“吴先生总是在和我的比赛中下出新手。”我现在极力推荐“二间高挂”这手棋。“一间高挂”、“小飞挂角”的定式加起来有5万多种变化吧,我推荐的“二间高挂”是一手即能了结的最佳的形状。现在这作为白棋针对小目(秀策流)的一种有力下法而广受关注。所谓最佳一手,指的是把棋子下在某个位置上,之后棋力相等的棋手无论怎样去继续,那手棋始终处于有利于全局的位置。发现新手要考虑所有的情况,所以需要摆两千余个变化吧。围棋的变化是无穷的。在日本象棋盘上放上一颗子,剩下的也就只有41个空格了,但围棋盘上的空格有300多个。没有被研究、还有待开拓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棋圣秀策是幕府末期的人,他之后的秀甫就不是模仿秀策,而是创新地下出规模宏大的棋。明治时期的秀荣也打破了秀策流。模仿以前的下法肯定是不行的。所以,21世纪的围棋也要继续变化下去。●六合之棋我把“21世纪的围棋”称作“六合之棋”。所谓“六合”,在古文里是宇宙的意思,表示东西南北的四方和上下的天地。也就是说,围棋的目标不是局限于边角,而是应该很好地保持全体的平衡,站在一个很高的角度去看待。据说围棋是产生于古代中国尧舜时期,有着5 000年的历史。我认为在古代,围棋是研究天文或是年历的道具。棋盘是由横纵19条线组成,以天元为中心共有361个交叉点。我认为古代是用这个表示方向、角度或是四季。另外,中国古代认为,在空无一物的宇宙里,“一阳”是产生生命的根源。从“一阳”分成阴和阳,然后形成万物。围棋有黑白棋子,所以这一定也是来自阴阳思想。说不定也是占卜凶吉的工具吧。总而言之,棋盘即是宇宙。棋盘的中心“天元”,在中国被称为“太极”。用《易经》里的话说,就是从无生有的最原始的一点。第一手下天元的棋手里,有江户时代的安井算哲。他和本因坊道策下过争棋,决一雌雄,争夺名人棋所。算哲的秘密武器就是第一手下天元。但是,那盘棋算哲输了。之后,他就再也没有摸围棋,而是改行埋头于历书的研究。他创作的日历,就是有名的“贞享历”。他被委任为江户幕府的第一任“天文方”,把自己的名字安井算哲改成了涉川春海。围棋和易经以及天文有着很深的关联。我从没有把围棋当成胜负去看待。当然,围棋是争胜负的竞技项目,但我觉得不能忘记围棋最开始是来自于阴阳思想的。阴阳思想的最高境界是阴和阳的中和,所以围棋的目标也应该是中和。只有发挥出棋盘上所有棋子的效率那一手才是最佳的一手,那就是中和的意思。每一手必须是考虑全盘整体的平衡去下——这就是“六合之棋”。●追求中和的人生我的理想是“中和”。我认为,在围棋上中和棋盘上棋子的效率的一手即为最佳着手。围棋的理想也是中和。另一方面,即使人生,也要考虑技术和哲学的中和。追求“21世纪围棋”就是为了推进围棋的进步。但是,创造围棋进步的是安定的精神动力。我自己,是由中国的古籍支持着我。87岁的我所走过的道路,应该可以说是追求中和的人生吧。吴清源先生这一生跌宕起伏,有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辉煌战绩,也有战争夹缝中颠沛流离、输棋被羞辱被迫改国籍、被恩师莫名从日本棋院申请除籍等沉痛打击,晚年追求国际化,其实更多是对和平的渴望,好多弟子也是围棋的边缘人。但书中话来却始终淡淡。非常敬仰先生的精神追求,如此纯净、安宁。引用书中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结语:在围棋上,战前战后的“升降十番棋”是以我的棋士生命作赌注的,那真是类似于武士的真刀真枪的决斗。1961年我遭遇了交通事故,因为后遗症的关系,在比赛上我陷入了困境。我有过许多痛苦的时刻。每当那时,我就会背诵白乐天的诗。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附:序言的解读角度很有趣,提供了新的阅读视角。以下摘录:投资方:即将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中的精神》一书,已经有懂文的和懂棋的写了序言和书评,他们都是大家了,在这里我又何必说棋说人说事呢?只想以这篇序文做个引子,让读者自己去品味吴先生的书,自己去琢磨其间的道理。围棋在古代被称为手谈,弈棋的双方,以平淡的落子交流对棋道、对人生的理解。围棋的好,在于它的简单和包容。小小纹枰,方寸之地,布局、征战、防守都在上面进行,有因伐而失,有因弃而获,人生的大智慧,都在这里。一个人多研究研究围棋是有好处的,可以多些大局观,少些冲动和戾气。这是吴先生所强调的“用中”精神的根本,也是他近年来研究“21世纪六合之棋”的成果。这位棋坛宗师把围棋理论和中国古典哲学智慧相结合,其高深的境界和造诣,让人不能不十分钦佩。出版这本书,其实对于棋迷或非棋迷来说,都是有意义的。身为一代宗师,吴先生把起伏巅沛的一生写得很淡,重点是在说棋,他的气度和从容确非常人能及。更重要的启示是,无论你从事的是什么职业,棋无止境,艺无止境,学无止境,各行各业追求的精神都是相同的,达到这样一个境界的人,专注修为,一定会有所成就。为此,我愿把《中的精神》郑重推荐给广大读者。文学界:写的很透彻回忆录的写法-生平-两本回忆录-名家评价-可取之处-其他人对比作为文类的自传(或者回忆录),并非某一生命形态的自然呈现,而是刻意经营的成果。一个精彩绝伦的“人生”,不见得就一定能够转化成为同样异彩纷呈的“文本”。所有的自传,都是对于已经一去不复返的“过去的生命”的追忆。无论是谁,一旦拿起笔来细说平生,原初的生命必然有所变形,或删繁就简,或洗尽铅华,或飞扬跋扈,或夸饰放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叙述者的立场、心态、趣味、记忆等,都在发生变化,人们无法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在这个意义上,所有的自传都是一种“再创造”。写在纸面上的自传或回忆录,不等于真实的人生;有所修饰,有所隐瞒,是很自然的事。只要不是无中生有,或颠倒黑白,都在可以谅解的范围内。当初卢梭撰《忏悔录》,以“说真话”名扬天下;后世学者却发现,卢梭的自述与忏悔,“只暴露一些可爱的缺点罢了”。不见的是叙述者有意作假,或刻意隐瞒不利于自己的事实,而是在长期的岁月中,当事人选择性地遗忘了某些场面,而凸显了另外一些。对于自传或回忆录的作者来说,首先必须面对的,是诗与真的选择,自我与世界的互动,还有遗忘与创造之间的平衡。回到眼前这册《中的精神》,我的关注点,不在吴清源如何“征战”,而在于其如何“追忆”。除了闭着眼睛也能想到的“扬长避短”--任何一个围棋迷都比我更了解吴清源--外,更重要的是,这并非吴先生头一回自述生平。18年间,两度自述,比起早年的《以文会友》来,《中的精神》到底给我们什么新的启示,这或许是所有“吴清源迷”所急于了解的。“我始终不渝地将围棋和宗教信仰作为生命的两大支柱,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风雨兼程地走了过来。因此,我一方面作为棋士,在残酷的胜负世界中奉行武道;另一方面,吸收了红会的宗教思想和东方哲学思想,并将其作为人生的指南而自我培育出丰富的精神世界。我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披荆斩棘地踏出了一条文武双全的道路。因此,对我来说,胜负与信仰,如同人离不开水与火一样,缺一都不可。(258-259页)历经一生磨练,修成文武双全的人格,而不满足于成为一代“战神”或“棋圣”,在我看来,这正是吴清源不可及处。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从“文武双全”出发,吴清源还能走到哪里?拜读这册《中的精神》,你不难发现,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中和之道”。围棋讲胜负,但不只是胜负,更有高深的哲理在。最近几年,吴清源再三论证,21世界的围棋应该是“六合之棋”。构成其“六合之棋”理论基石的,是古老的中国文化。这一点,读过《中的精神》最后一章的,大概都不会有异议:全书首尾呼应,强调围棋背后的人生阅历与文化修养,凸显自家的中国文化背景,颇有落叶归根的意味。这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日友好”,更包含着某种文化上的融合与思想上的皈依--所谓“中和”,更像是东方哲学的精髓,而不仅仅局限于《大学》或《中庸》。作为一个长期征战的职业棋手,应该说,吴清源得以从容读书的时间并不多。这从其回忆录中,可以看得很清楚。但读书不多,并不妨碍其平日里的沉潜把玩,以及关键时刻的豁然开朗。这里所说的“通灵”,不仅仅是红卍会那样的宗教信仰,更包括“用中”的文化启悟--后者既落实在围棋技艺,又体现在立身处世,可内可外,可圣可俗。至此,所谓的“文武之道”,不再是一张一弛,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应该承认,这种境界,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长期修炼的结果。没有早年的殊死搏斗,固然“纸上得来终觉浅”;没有晚年的咀嚼提升,作为技艺的棋战,也不可能通“天”达“道”。在这个意义上,十几年前的《以文会友》(《天外有天》),以及眼前的这册《中的精神》,对于吴清源的围棋生涯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点睛之笔。金庸所说的“极高的人生境界”,以及沈君山所说的“一着而为天下先”,只有放在这个层次,才能领悟。关于放水:两书对比(对比文学研究方法)当初到底是意识到赢棋危险而故意放水呢,还是措手不及,回天乏力?我相信是后者。《中的精神》固然只提及“这第160手的妙着,后来听说是名人的弟子前田陈尔五段发现的”(87页),不作进一步的发挥;早年的《天外有天》,也只是使用虚拟语态:“现在我常想,在当时那种险恶的气氛中,若是我胜了这盘棋,弄不好会吃大苦头呢。”(63页)日后可以“输了棋,处境反倒好多了”自我解嘲,当初不可能如此深谋远虑。对现实政治缺乏了解,对世态人情不太关心,沉湎于围棋世界的吴清源,不可能因计较得失而故意放弃。从儿时的痴迷围棋,到老来的谈玄说道,吴先生性格中,有超凡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一面。德国思想家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有个很有名的比喻:人的思想有三种变形,由忍辱负重的骆驼,到英勇搏击的雄狮,再到天真游戏的儿童。后者最为难得,其天真烂漫地去开始一切、创造一切,往往可以实现雄狮所无法完成的事业。日本著名学者梅原猛曾在其自传《学海觅途》(张琳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中借用此说,将自家生命划分为三阶段:20至35岁是骆驼时代,35至45岁是雄狮时代,45至54岁是儿童时代(57页)。我的感觉是,梅原猛先生说早了些--过分理性化的叙述,本身就不是儿童的特点。学者读书博杂,其“妙语”与“启悟”,多来自书本知识,而非生活体验。如此一来,进入天真无邪的儿童状态,难度更大。要说“颇具童心”,一代棋圣吴清源庶几近之。尤其是晚年的悠闲自在,以平常心看待世事沧桑,更是令人感动。仔细比勘《中的精神》和早年的《天外有天》,你会发现,除了增补部分,事情大体上还是那些事情,只是叙述的语调及心态变了,变得更加通达、恬淡、休畅。早年的很多不愉快,渐渐远去,转而怀念起那些曾帮助过自己的师友,其谈论犬养毅、西园寺公毅、濑越宪作、木谷实、川端康成等章节,很是温馨;讲述追随玺光尊的故事,也不再刻意张扬“毫无后悔之心,还为能获得难得的生活体验而庆幸”(《天外有天》179页),而是很有节制:“如今想起来,那四年就算是一种修行吧”(《中的精神》138页)。对于名人自传来说,最大的陷阱在于,一是过分自怜,无限夸大个人业绩;而是缺乏反省意识,不断为自己曾经有过的过失辩解。《中的精神》基本上没有这种毛病,以感恩与怀旧为基调,平和之中,蕴涵着力量。如此“谢幕”,焉能不博得满场掌声?林海峰序:五十年前恩师与我五十年前恩师与我林海峰那已是50年前的事情了....我和工藤纪夫(九段)去拜见恩师吴清源先生。当时恩师深居在箱根仙石原山区。周边旷无人烟,恰逢隆冬时节,寒气袭人,特别到了晚上更令人倍感萧索。师母热情地把我们安排在他们隔壁的房间住下。时近午夜,朦胧中欲去洗手间,经过恩师房间猛然全醒,只见剃着光头的他在藤方凳上正襟危坐,置身于微弱的灯光下,凝固在冰冷的空气中,半闭双眼,两手自然垂放在两膝上,恍如一位高僧在打坐,令人敬畏;又俨然是位学者在思索,神情专注;更像是位严师,在默默地注视着弟子学棋。当时,恩师全然没有察觉我的出现,而赫然映入眼帘的这一幕,却深深地铭记在我的脑海和心头。我经常想起那难忘的一幕,仿佛恩师就正襟危坐在我面前。此后,我稍有倦怠、灰心或偶遇挫折之时,总会想起那次的拜见,于是我便更加努力,不断进取,不敢松懈。王立诚序:先生对围棋灵活且富于创见的构想和哲学、热情和努力、直觉和理论,使人无法感觉到他已是89岁高龄,对此我只有惊异和尊敬,先生到底不是我们这些晚辈可以企及的。我只想通过努力,能够离先生的境界更近一点。芮乃伟序:写的很好。说说吴清源老师小时候开始学棋时,大人就告诉我说棋界第一英雄的名字就是吴清源,我最初的棋书也是吴老师的《黑布局》和《白布局》。随着我的成长,我渐渐地明白吴清源这个名字代表了什么,他遥远而又神圣。从不敢奢望他老人家会收我做弟子,只想能够有机会见一见自己心目中的神,这位在棋盘上创下了惊天动地战绩的英雄。没想到我的运气太好了。到日本后,从给吴老师的讲座做助手起,我最后竟然幸运地成为了吴老师的弟子。那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当时吴老师已经七十多岁了,原本就体质嬴弱,此时更是身体和精力都大不如从前了。可是一坐到棋盘前,吴老师就目光炯炯、思路敏捷,一口气研究上五个小时的棋,也丝毫没有疲倦的样子。吴师母说,吴老师不是不累,而是一摆棋他就高兴,也就忘记了一切,到第二天积攒下来的疲劳发作时,吴老师都动不了了。看来吴老师摆棋,完全是在燃烧自己啊!现在,回想起当年吴老师手把手教自己的情景,才明白了更多的道理。当时吴清源的许多布局思路和具体招式,已经和正在成为当今棋坛的流行下法。吴老师那开阔的大局观、灵活的思路,给了我许多的启迪。我到韩国后取得的一些战绩,完全是吴老师教导的结果,可以说,是吴老师硬生生地将我拽到了一个凭我自己的力量很难达到的高度。吴老师是14岁去日本的,不久便所向披靡,威震棋坛。对此,我自己也曾有疑惑:在当时中国没有高手的情况下能出这样的绝世人物,莫非老天的安排真是如此--我们只须等待超人?跟吴老师学棋后才明白,即便是天才,也还是要靠后天的勤奋努力才能够获得如吴老师这样辉煌的成绩;或者说,除了棋上的绝世之才外,还有其他很多素质,如对围棋的不带功利心的单纯的热爱、常年来静心踏踏实实做研究的习惯、对世俗功名的不动心以及对清贫俭朴的生活安之弱泰的人生态度等等,都是吴老师作为大天才的一部分。吴清源老师在中国国学方面的造诣非常高,他从小便接受《四书五经》的教育,到日本后那么多年,最爱读的还是中国的古书,现在我们去看吴老师时,他还总给我们讲他研究《易经》的感想。关于对吴老师人生修养的描述,我们很喜欢作家阿城对我们讲的一段话:小时候的教育如同一颗智慧的种子,深埋在吴老师心灵的土壤里,经过这么多年的灌溉培育,那一粒种子已悄然地长成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可惜在现在的中国棋界,已经很难找到这样的人了。牛力力序:诚然,吴先生虚怀若谷,但众所周知,他为人坦诚,从不妄言。凭我作为他的助手十年来的感觉,吴老师否认自己是天才的确发自内心,因为他从不认为自己是天才,而只是时时刻刻都比别人更用功。伟大出自平凡,天才在于勤奋。吴老师否认自己是天才,这更能证明他确实是位伟大的天才。

中的精神

唐代诗人白乐天有云: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贫随富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作为围棋名宿,吴清源经历了“升降十番棋”的生死搏杀,几乎将所有日本一流棋士打降格。在20世纪中日交戈的年代,中国领土不断沦丧,披覆着民族耻辱的吴清源,在日本以一己之力捍卫着中华棋者的尊严。虽被誉为“秀策再世”、“昭和棋圣”,也被很多日本人称为“神一般的人”,但却因为华裔的身份,毕生未获得“名人”头衔。吴清源既未悲鸣亦未哀颓。他只是继续在纵横线外凝视,在黑白子间思索,思考“六合之棋”。从出道时惊世骇俗的“星、三三、天元”,到当代的“六合”,吴清源浸身于无声的棋坛杀伐,又超越于单纯的棋局赢负。他以万物一品的风貌将纷繁世相浓缩于九星棋盘之中,又以超然悟道的心境从黑白纵横中提炼生命的哲学与智慧。无论是家父早逝、幼年离国、异乡孤处、战时家破、身陷玺宇、遭遇车祸,他都坦然处之。他的身上,充盈着饱满丰沛的人格,并以此人格的强大,抵御着乱世的颠簸坎坷。吴清源主张弘扬“中”的精神,崇尚均衡与和谐。我想:吴老先生的“中”,更多是指向每个人的自我心境。能于九星棋盘之上称神的人,一定是一个智者。因为云子落下的那一刹,仿若千百年的攻守谋略已从棋者眼前如云烟掠过。横纵各十九的棋盘,其实就是万里关山和海州。这里有攻伐、杀戮、阴谋、成败,有悲喜剧的交替上演。但这一切都在棋者的举重若轻间,进可纵入万丈,出可超脱云间,与厄共生、与狼共舞。这,便也是“中”的另一层含义吧。

一生只做一件事

一代围棋宗师吴清源出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14岁东渡日本,从此开始职业棋手的生涯。这正是中国处于被西方列强侵略、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然而,发生在二十世纪中日之间外交政治的纷争与长达八年之久的侵华战争,似乎与他并不相干,没有影响到他的个人生活。在自传中,他对自己的艰辛经历只是轻描淡写,更多的是谈棋论艺。可是,现实并非如此,“与他那威震天下的棋士名声相比,吴先生的人生道路却是颠沛流离、艰难曲折的。”(日本围棋名家桥本宇太郎)吴清源一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奕棋!大概“神”在创造他的时候,就把他的跟围棋捆绑在一起的了。人生如棋,棋如人生;棋即人生,人生即棋。我们很难厘清到底是他在诠释围棋这门独特的艺术,还是围棋在诠释他独特的生命呢?吴清源一生致力于研习棋艺,如果提升到哲学的高度上来说,这大概就是儒家所说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吧。他所说的“中的精神”,是他用一生体证出来的道理,也是棋道与人生哲理的高度统一。金庸先生说:“到了这境界,奕棋非但不是小道,而是心灵修为的大道了。”在这本书的后记中,吴清源先生说:“无论是谁,神都给予了才能。这就叫做天赋。所以根据各自的天赋尽其所能是最重要的。”依我个人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儒家的所说的“各正性命”。吴清源先生是个有宗教信仰的人,他爱读《易经》等中国古籍,他的文化的根是中国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俗话说“世事如棋局局新”。这句话把棋与人生联系起来,也道出了人生变化无常、捉摸不定的道理。从吴清源出生的年代到现在已经将近一个世纪了。历史翻开了一页又一页,中国社会和现实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每一个生命个体也在各自的舞台上演绎着不一样的人生……一生只做一件事,这对一般人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凡夫俗子总是欲念太多,习惑既久,气质已偏,个人性命变得支离破碎、不得其“正”,也就不可避免地落在人类社会和现实生活的因果链子里转,终其一生碌碌无为了……无论处在哪个领域,从事什么职业,如果你想有所作为,就必须有一股钻劲和执着追求的精神,把它作为人生目标专注修为、贯彻始终,“善士闻道,勤而行之”,这样才能有所成就。——这就是我从吴清源先生身上得到这样的启示。

不是围棋爱好者

只是想知道一个经历了70多年风风雨雨的围棋老人对棋的看法和他的人生经历,在混乱中出生,漂洋过海的到达日本,在战乱中辗转......看他用平淡的文字讲述满是坎坷的一生,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原来都曾是小字辈呢!

这本书让人失望

原本很期待,看过之后却失望了.感觉是吴老爷子身边那群人为了挣点银子硬编出来的一本书,其内容根本配不上这个怪吓人的书名.如果你特崇拜吴老爷子,只要跟他有关的书你都想看,那不妨买本看看热闹;如果你冲着书名去买,非要看看吴老爷子高深的思想,那你就免了吧,真没什么东西.还不如买本吴清源的棋谱看看,老爷子的思想都在棋里边呢!

为了棋(或者“中”),好像就要放弃一切吧

一点都不懂棋,只是心深羡之,因缘巧合知道了吴桑,知道了这本书。语言风格清汤寡水。喜欢03版,是因为这一版前面的插图都是彩色的。(是啊我就是一个喜欢看花花画的肤浅滴人……)单论棋,吴桑确实有过人之处。比如论本因坊:“如果下了禁着的话,是要被逐出师门的。……但尽管棋圣道策的棋很高,但他不说明三三不能下的原因,就要将底子逐出本因坊门,也是很奇怪的规定。”听说吴桑年轻时好下快棋,石破天惊的“三三星天元”,也证明了他有不畏权威、敢于挑战的一面。当年,吴桑几乎是以性命相搏,忍着“战前的日本,社会上有这样一股风潮,无论中国的什么事都是不好的”,将同时代的整个日本棋院(约等于全地球围棋高手)打降级,有着这样成绩的吴桑,心中没有点王霸之气,我是不信的。虽然因为平生坎坷的遭遇,他的心气越磨越平,但读到一些说对手的桥段,仍然觉得,吴桑那看似平实的叙述下,对不同的人,描述中分明带有不同的心情。对藤泽库之助,是颇为精当的讽刺:“在下第六局之前,藤泽先生说如果再被我打降格的话,他将退出日本棋院,因为这样的成绩玷污了日本棋院的名誉。后来藤泽先生改名‘朋斋’之后,又继续参加比赛了。”对好友木谷实,则是透着戏谑。原文翻了好久书翻不到了,记得是说看到木谷实(为了赢的“彩头”)剃了个光头,有点好笑。说到秀哉名人,流露出一股高冷,或者膈膜:“秀哉名人也意外地对我很满意的样子,好像想让我成为他的朋友。他甚至邀请我一个人去了他的新家。”吴桑的描述我觉得比较理客中,他对那些人的想法,都是我的小心假设大胆脑内。其实不仅是这些棋院的人,说起他人,说起遭逢的事情,吴桑大多数时刻,表现的很淡然。对于在日受到歧视甚至仇视的待遇,文中多次出现过:“我是不在乎的”、“我是不在意的”。然而家人呢?母亲、妻子、妹妹呢?身为自己最亲近的人,她们对这些歧视和仇视敌视怎么想,吴桑没怎么提。在那个乱世中,跟着玺宇教、甚至差点被玺光尊劫色的吴桑,棋没法儿下,没有了房屋地产,甚至保证不了基本生活。他的妻子跟着他,我真是觉得吃了很多苦。能感到吴桑对她的感谢和歉疚,然而对自己已经做过的选择,吴桑怕是也不能深做思考吧。此外,对于一个一直在行文中说“我本来是中国人”的人,亲自承认,师兄桥本宇太郎在南京街上发现了通缉文化汉奸吴清源的海报,内心大概也并不平静。为了棋,也为了生,也许不仅是“就要”,而是“只能”放弃一切吧。是天才,是幸,也是不幸。虽然对以上种种表示一定理解,但看到吴桑谈到犬养毅、芳泽谦吉、岸信介、青木一男,甚至……松井石根的时候,似乎流露出一丝丝兴奋劲儿,还是不禁产生一股反感。这种反感也会出现在对围棋友好访问团访问中国时各种游乐的记叙,我总是忍不住把这一行人畅叙幽情的画面,和正在铁蹄下的沦陷区人民流离失所的画面,拿美图秀秀在脑海中拼成一张图,然后就不能那么平和地思考。知乎上有关吴桑的几个争议贴我都看了,只能说,认为棋更重还是国更重,立场不同,判断自会不一。此时看完了《中的精神》,不懂棋的我,都能感受到吴桑突破纸面的开天辟地、前无古人之棋思棋力,但是,对我而言,国远远大于棋。

当听你到“咣当”一声,就明白什么是“中的精神”了

大部分内容,都在20年前那本《吴清源——天才的棋谱》里面有所提及,只是《中的精神》在细节上做了些扩充(或者说修饰),增加了不少照片,删除掉所有的对局谱。最有价值的,也是以前没见过的,应该是关于所谓“中”的精神的论述。豆瓣的简介来自原书的封底,有些跳步,原文如下:“ 所谓‘中’,在阴阳思想中,既不是阴也不是阳,应该是无形的东西。无形的‘中’,成形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就是‘和’。所谓‘道’,这也是法则,是无形的。成形时候的表现形式就是‘德’。”我以为,这里面很重要一点的思想就是无形到有形的转换,也就是理论到实际应用的建模,唯有如此才不会落入单纯的虚空。吴先生是用在围棋上,即使可能有一点点牵强:“我认为,在围棋上中和棋盘上棋子的效率的一手即为最佳着手。围棋的目标也是中和。”如果用在投资领域,先看看阴阳图,在阴阳之间那条S形的分界线,无所谓阴阳,无所谓黑白。如果,这是最理想的平衡状态,那么就永远不要满仓,也永远不要空仓,永远让自己有两个选择。“没有永远的多头,也没有的永远空头,生存下来的,都是滑头”。这句话忘了是不是有谁说过,如果你也不知道,就把他当作是我说的好了。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才买的《中的精神》,因此,甚有共鸣。当然,“在脑海中回荡得更长久,还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才是不可说不可说的语言之美。

惭愧……

吴清源,生于中国,现在应该完全算是一个日本人了吧。1914年出生,1928年去日本学棋,然后就再没怎么回中国。70多年的时光,如果说还是中国人,也有些勉强了,顶多算华裔。《中的精神》一开始就是用日语写的,是写给日本人看的,再翻译成中文,这样的华人自传,真是绝无仅有。 作为一个棋手,这一辈子似乎像旁观者一样目睹了日本社会在几十年来的沉浮。让人唏嘘的是他在二战前后的遭遇,既有因为他华人的特殊身份而引致的,也遭遇了他作为普通日本百姓的不幸,让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个有血有肉的日本社会。在回忆太平洋战争后期大空袭时,他说,"5月的空袭,真像是红色的暴风雪。变成鲜红色的木窗到处乱飞。风也十分大,甚至把毁坏的房顶吹上了天。"这画面太诡异了,仿佛地狱。"东京的街面全被烧光了,我记得那天从市谷附近都能看见东京湾的大海了。"那些记忆中的小细节尤其让人感觉惨痛 对二战前后他周围的中日百姓的对彼此的态度书中也有所提及--虽然出世的吴清源明显不太想提及太多。比如1946年他和日本妻子的日本国籍居然被一帮华侨帮他们强制推掉了。书中说"1946年那些华侨冲到派出所,杉并区派出所的工作人员对他们说:'不是本人的话,是不能办理退国籍手续的。'对此,华侨们怒吼道:'战败国的国民说什么呢!'" 待到他再取得日本国籍已是1979年了,他强调说是为了孩子的就学就业。 1956年,日本友好围棋访问团来中国交流,吴清源反而没来。周恩来就对团长濑越宪作说:"下次请一定要带着吴清源一起来中国。我保证让他回日本。"还是周恩来脑子比较清楚,知道当时的中国在外国人眼里是一个多么不讲理的"无赖政府"形象。 最后的感想是,吴清源幸亏呆在了日本,如果是中国,这几十年真不知道要给折磨成什么样子了。我们的国家竟然下作到自己能给予一个普通人的尊严和实现的价值还不如他们在敌国能得到的多。 http://lysis.blog.163.com/blog/static/175656920073229351942

读书的困惑

读着书中文字,在想一个问题:这么出类拔萃的思想怎样达到的?作者是否只告诉了我一个结果,却未展示过程,却未展示经历了怎样的斗争,经历了如何的阴阳博弈,才到达如此的高度。想读过程,也想收获高度。。。。。。。。。。。。。。。。。。。。。。。。。。。。。。。。。。。。。。。。。。。。。。。。。。。。。。。。。。。。。。。。。。。。。。。。。。。。。。。。。。。。。。。。。。。。。。。。。。。。。。。。。。。。。。。。。。。。。。。。。。。。。。。。。。。。。。。。。。。。。。。。。。。。。。。。。。。。。。。。。。。。。。。。。。。。。。。。。。。。。。。。。。。。。。。。。。。。。。。。。。。。。。。。。。

世纪吴清源

  我不下棋,更不懂棋。我知道聂卫平,知道常昊,知道古力,但是我并不知半个世纪前有个更为传奇的吴清源。  第一次知道吴清源这个名字,是在半个月前的一个早晨,赖在刷着微博,第一个页面就出现了数个吴清源去世的消息,要知道,一个页面不再次加载只有25条微博。大概是第二天,看到了一篇叫《世纪吴清源犹如苍天在上》的博文,第一次见到了这位先生的照片,倒还真有点我想象中棋圣的那种仙风道骨的感觉,真的很有精神气儿;隔了一天,自己又分享了次这篇文章,又在百度上搜了下,大致了解了这位传奇的一生。  无意中在kindleren上下载到了这本《中的精神》扫描本,考完CFA就开始看了起来。  他的一生确实足够传奇。父母双方皆出身名门,但父亲早亡,家道衰落,早年赴日学棋,又赶上时局动荡,巅峰期又遇上车祸,还有国籍问题、信仰问题遭到了不少非议。  书内关于围棋方面的事情不多,可能对围棋爱好者来说不够有吸引力;所谓”中的精神“,也未在书中得以足够的呈现。如后记中所说,这本书是吴清源先生连载在《中日新闻》上的回忆录,一共90回。将这90回回忆录出版时才将书名定为”中的精神“,这个书名足够吸引眼球,但是明显和内容关联度不够。再将日文翻译回中文,就是这本只有二百多页的小书。  如果之前像我一样不知道不了解吴清源这个人,那读读这本书还可以;否则,可能不会有很多收获。但下个电子版读读,其实也还好。

超越胜负的中和精神

吴清源对于喜欢围棋或者是了解围棋的人都是个很熟悉的名字。他自创“新布局”开创了围棋史的一个新时代,让当年叱诧棋坛的本因坊秀哉等人都成为手下败将,培养出林海峰、王立诚等围棋顶尖高手。而且他生活在一个动乱的年代,从20世纪初国内的朝代更迭到在日本期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等等,吴清源自传可以说本该有很吸引读者的故事。只是如果你是带着探奇和猎艳的心理来阅读这本书的话,很可能会失望而归。因为在这里,你几乎看不到任何当年风云变幻的矫情与炫耀,读不到他人生起伏颠沛中的自夸与粉饰,你所能读到的只是一种从容与平和的心态,正是吴清源在书中所强调的“中和”精神。在书中,吴清源将这种中和精神归因于他所不断阅读的《大学》、《中庸》、《易经》等中国古典书籍。而这种平和而超越了胜负的力量恰恰正是吴清源在多年的棋坛征战中取胜之道,正如本书的序作者陈平原所说的“以感恩与怀旧为基调,平和之中,蕴含着力量”。超越胜负反而能够取得胜利,或许当代的棋坛神话石佛李昌镐也正是拥有这种超越胜负的精神才往往能够领先而不乱,落后而反败,成为常胜将军。用平和之心去对待胜负,将目标放到胜负之上,这或许就是这本薄薄的小书所给我的最大的价值。

昭和棋圣,与中国无关,与中国文化有关

喜欢围棋,但不会下,是喜欢看人下棋所带来的那份安静,喜欢那包罗万象的文化。看这本书之前,我对吴老的感觉停留在一个想象空间里,就如《棋魂》中的藤原佐为,一个虚无的,飘渺的印象。这本书,我相信其中内容必定有以文化产业为生的人对其中内容及推广做出了很多商业性的改编,也就是很多人所说的吴老身边的人为了挣钱而编写的内容,我认为这无可厚非,毕竟猫有猫道,狗有狗道,如果不是吴老有这样的商业价值,那么连这一本书都不会出现在大众的眼前了,那么除了对围棋有研究的真正棋迷之外,像我这样单纯对围棋文化感兴趣的人则会对围棋世界更加陌生了。吴清源,在我小的时候当我知道围棋界有这么一位大师的时候,我也曾经天真的认为这是中国人的骄傲,但是现在长大后,我觉得这个想法很可笑,吴清源的成功,与中国文化有关,与中国毫无关系,就好比李安拿了奥斯卡奖后他会感谢台湾,但是他不会感谢中国大陆,而大陆总有人认为李安拿奖大陆人就应该骄傲,似乎他的成功有大陆的功劳,其实,说到底,这无非是我部分中国人的YY罢了。看完这本书,我的感觉是,吴老在日本这么多年的生活,其实他从精神上已经是个完完全全的日本人了,毕竟是从小就接受了日本的教育,思考方式都已经与日本本土的人没有区别,从这个方面来说,日本文化是具有相当宽大的包容性的,否则不可能将吴清源、林海峰、王立诚等棋手完全吸收,特别是看他们三人的照片,那种从内而外的气质分明就是日本人的样子,窃以为,这是无可厚非的,文化的普及本就可以没有国界。为何说吴清源的成功与中国文化有关,因为吴清源东渡日本之前受四书五经教育,而日本文化本身又是继承中国文化发展而来,所以吴老之成功,与其所受之教育息息相关,包括有资料说吴老每次比赛前都要通读《道德经》(对于这个资料的真实性,我比较怀疑),但是比赛前保持心理的平静是肯定的。之所以说与中国无关,是因为我在有关吴清源的213百度百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虽然吴清源加入了日本国籍,但日本人始终认为他是中国人。"对于这句话,我觉得纯属部分中国人的YY,因为他们更愿意相信吴老的成功是中国人的成功,包括不少宣传中那句“当中国军队节节败退之时,吴清源以一己之力将日本超一流高手打至降格”,这句话是典型的YY心理,吴是日本人,他战胜日本人是日本人对日本人的比赛,与中国何关?不要再消费吴老了,他曾经是中国人,但是现在,他是日本人,他的成功,是他自己的努力,曾经有不少中国人的帮助,与中国文化有关,但是,与中国,真的没什么关系!

建议只需借来读一读,以免失望

1、君子之道,淡如水;2、阴与阳,围棋是最好的体现;中,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难也;3、你不能通过此书,直接得到结论;因为,修行是需要你自己去实践,而非理论探讨;4、吴清源 是围棋界超一流高手,久闻其名,一直很好奇他的经历。明明从姓名来看,就是中国人,为什么又出现在日本呢?5、知道 吴清源,是1987年上大学时,那时,中国大陆时兴围棋热,遂自学围棋;6、吴氏三兄弟,长兄在台湾,不能入官职,只好教围棋为生;二兄在天津,曾参加长征,很能走路;老三清源在日本,成为日本超一流棋手,击败所有的高手,一览众山小。7、我很佩服芮乃伟九段,可惜中国大陆没有给她足够的机会,她只好前往日本与韩国,惜哉!中国人才流失!也是吴老的弟子之一。8、围棋不仅需要天赋,也需要对于阴阳的理解。我的棋力无法得到进步的原因,是在于 我过于不在乎输赢。9、吴老的传记,写得过于简洁。但还算符合 “中”与禅意,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如果不写,则世人对其误解更多;如果写出来,写太多则引起误解也多,还有故意渲染之感。所以,大凡 名人,为求恬淡,务必求简洁。佛经常有“不立文字”之说,以免被世人或后人误解。所以,吴老的书,也大约如此。10、吴老看人生,看他人,以宽容心态为人处世;虽经坎坷,却认为是修行中的必经之路,然也。11、如果你想通过此书学习围棋,或者是猎奇一下,恐怕要大大的失望,并呼上当。12、如果你觉得自己深度不够,读不懂此书,那就是你过于谦虚了。----------------------------书评中,见到有些朋友 感觉非常上当。书价也不便宜,非常符合中信出版社的习惯。这本书,拿出来给父亲读一下,父亲67岁了,读完之后,与我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于是,我知道了,很多人关注的,不是“中”的精神,而是其他的文字。所以,如果你读了之后,感觉上当,一点都不奇怪,所以,我建议你到图书馆借来读一读,不要觉得这本书中 有多少玄虚。世人对于 “道”“禅”二字,大多的印象好像是香港的电影中的一些台词与形象,偶尔也有不少人 读经书、研究易经。但是,这两者,并非是理论,而是修行指导,倘若你在修行过程中,可能会明白吴老爷子在讲什么。1987年上大学的好处是,你可以得知很多围棋界的名人、高手,聂卫平是最开始的,后来是韩国棋手,而读谱就会知道很多日本围棋界的高手们。这本书中,都有提及,连这些高手的师傅 都在此书中有所展示——这也是为什么我父亲对这些人名 一点都无动于衷的缘故——毕竟他不了解这种人名代表了什么。大学毕业后,很少再碰围棋,因为棋力平平,所以,不再专研棋谱。读研三年,花了不少心思在计算机知识方面。


 中的精神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