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年》书评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6年
ISBN:9787020021239
作者:【法】雨果
页数:450页页

暴风雨之上,繁星熠熠生辉

九三年,是怎样的一年呢?这一年,保王党与共和党争夺为国家的领导权继续着恶战,旺代爆发叛乱,罗伯斯庇尔、马拉、丹东在酒馆中争论不休,整个欧洲对大革命下的法国虎视眈眈,法国的保王党对巴黎虎视眈眈。这一年,克莱摩尔号军舰沉没了,郭文走上了断头台。之前一直排斥关于法国大革命的作品,无论是《红与黑》还是《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都看得一知半解。无感于复杂的历史背景、林立的党派、分不清楚的各种信条。然而《九三年》不一样。或许,因为它来自雨果。《九三年》的魅力在于,它一点点进入你的心,在每一个章节用最微小的细节堆砌起动人的美好。保王党或共和党、白军或蓝军,他们都在追求着一种信仰。保王党说:拯救法国、拯救王上、拯救上帝,共和党说:自由、平等、博爱。他们都有一种自认为是真理的信念,他们为着自己的信念去战斗。我更愿意相信,于实质上,他们都是人,善良的人。第一次被打动是在克莱摩尔号军舰沉没之时。舰长说:“把百合花旗钉在主桅杆上面,我们要最后一次看见日出了。”以一艘残破的船对抗九艘军舰,以九门大炮对抗三百八十门大炮,他们要拼尽最后一点战斗力,打完所有的炮弹。他们是保王党人,他们信仰上帝,比热说:“他们的秘密让四十万以上的人们知道,可是这四十万以上的人们用宗教的热诚来保守这些秘密。”他们站在历史的另一面,他们亦是英雄。雨果说:“在我们身上造成黑夜的,也可能留下一些星星给我们。在革命之上存在着真理和正义,正如暴风雨上仍然有布满繁星的天空一样。”朗特纳克重回城堡站在郭文的眼前说:“他又回来了”,那一刻,所有积蓄的感动变成焰火喷薄而出,仿佛照亮了黑夜,仿佛抬头望见了漫天繁星。朗特纳克独自走进大火中的图书室,共和军们为之肃穆,那一刻,一切都安静下来,止不住的热泪盈眶。到现在也没有想明白,朗特纳克为什么会回去?曾经的他因为一个村落的人接纳共和党而屠杀整个村庄,他是狼,他可以为了目标而不择手段。那么这一次,为什么为了救城堡里的三个孩子,明明已经逃出城堡的他自愿回到共和军的手上?法国、国王、上帝、信仰……曾经为之付出了那么多心血的信念不及三个孩子的性命吗?于是相信,魔鬼身上也有上帝,总有一些东西是不会泯灭的。郭文与西穆尔登,像极了索福克勒斯笔下安提戈涅与克瑞翁的冲突。同样的悲剧,从古希腊到今天,千百年过去,人们依旧为之争执不休。善与善,依旧进行着无休止的斗争。作为一个指挥官,我承认,郭文不适合他的职务。他说,我不跟女人战斗,哪怕她们是狂热的修女;我不跟老人战斗,哪怕他们凭借自己的年龄更能蛊惑群众加入保王党的队伍;我不用一千五百人跟一人战斗,我不跟受了伤在地上爬行的人战斗,哪怕他们被放走之后成为了敌军的领袖。西穆尔登下令处死自己心爱的学生,因为他违反法律放走朗特纳克。在郭文上断头台的那一刻,他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还是那个古老的问题,法律与正义,孰轻孰重?克瑞翁处死安提戈涅,因为她违反自己制定的城邦法;西穆尔登处死郭文,因为他违反战争法。克瑞翁与西穆尔登,他们相信法律即正义,他们用天秤去衡量得失祸福。安提戈涅与郭文,他们相信,比天秤更高一级的,还有七弦琴。他们相信和谐,他们相信自然法。记得第一次参加冯头的读书会,读的就是《安提戈涅》。为什么自然法比城邦法具有更高的地位?因为自然法具有更广阔的普适性。之前一直不明白自然法究竟是什么,总觉得,它不是存在的实体,是人所构建出来的空虚概念。冯头说,自然法是良心。雨果说,逻辑只是理智,感情往往是良心;前者是从人类本身来的,后者是从天上来的。所以,灵魂坠地的那一瞬,上帝把良心赋予了每一个人。郭文没有错,西穆尔登亦没有错。郭文迷失在云层里了,西穆尔登迷失在计算里了。郭文拥有抽象的理想,他希望他的共和国把人带到蔚蓝的天空里。然而,如果没有西穆尔登的理智,没有西穆尔登将理想转化为现实的观念,没有必须执行的法律,郭文的共和国只可能是理想层面的乌托邦。郭文的共和国里,人生下来不是为了拖着锁链,而是为了展开双翼。展开双翼,需要有郭文的理念,亦需要西穆尔登和马拉、罗伯斯庇尔和丹东。需要有信念伦理,亦需要有责任伦理。

关于法国的九三年

   用法国大革命作为背景来叙述故事是雨果常用的伎俩,有时候这样的伎俩会给我一种暗示,这位响享誉世界文坛的巨匠可能有着一颗成为政治家的野心。这种暗示时常指引我在他的文字中寻求这样的一个事实:维克多。雨果他是一个胆小的革命者,一个空想的保守派,对于现存的,他迫切地想去改变,对于革命者,他是轻视而又害怕,对于自己,他无疑是自恋的。这样的一个分裂的个性在他的小说{九三年}中,以郭文这样的一个形象表现出来。我曾经以为郭文是作者自身的一个写照,但在有过写同人文的经验后,我对于心理性别之外的世界有了新的认识,考虑事物也多了一个角度:郭文于雨果,也许就如那个年轻的男子于王尔德。他们是清新的,年轻的,甚至是有着一种诱惑人的刚脱离母体的稚嫩,从而显得圣洁。这种圣洁让异性恋的王尔德陷入了对于年轻男子的迷恋,激荡了他对于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让他的后半生只能探险不能安定。而同样的一种圣洁,在雨果的笔下以死亡做了最后的洗礼:没有比自己选择的死亡更为高贵的结局配得上雨果假想中的恋爱的相方。   我已经不记得雨果是怎样去描述郭文的头发,轮廓,也不想去翻书找这些。我是一个懒惰的写手,只愿意按照自己意念中的形象去叙述事物,我是一个不负责的说书人,尤其在传递一个要让人和我有同感的故事时,我宁愿把牺牲某些真实的东西,而着墨去渲染那些情感的共鸣点。我只记得,郭文有一双好看的手,好看的原因是什么,我也不清楚。雨果说这双手白皙,修长,指甲修剪得很干净,一直微微地向上翘着就好像他那双稍稍像上翘着的迷离的睫毛;雨果说这双手从来不会弄脏,就算是在打仗的时候;雨果说这双手总是摆在身体的某个地方,如他的主人一样安静;雨果说这像是一双女人的手。    曾看过某本书上这样描写希特勒:他如此爱惜自己的手指,他以他那细长而又白净的手指为傲,所以他总花时间用心地修理他们。这个德国人让世界变成战场,而雨果笔下同样爱惜手指的郭文是一个年轻勇敢的指挥官,在战场上他冲锋在前,对于士兵他又是相当爱惜。这个角色有着强烈地女性的特征,让人不得不去宠爱他。这个角色原本是一个杀人的工具,可是却让觉得高贵而美丽。这种美丽决不同于半个世纪后黑泽明的暴力美学,这种美丽没有色彩没有音响,也没有动作,它是一种个性上的美丽,它的出现显得它的拥有者是一个矛盾体,一个带有些许格调的错误。    他出生在旧式的家庭,受过传统的教育,这让他显得温和而有教养。他在一种环境下长大,没有人去鼓励他去改变自己的信念,还有他单一的价值观。他代表着城堡的势力,却在城堡以外的天地找到了自己的同盟军。保守力量禁锢住他的生活范围却没有囚禁住他思想,当他成为革命的一员时,他从来不是准备去做一名士兵,他只是在争取,争取他认为对的东西,不论取得这个东西会用谁的血做为代价。当阻碍进程是他的长辈时,这种信念也不曾动摇,当他用自己的性命去换取这位长辈的生命时,这个信念也没有动摇,他只坚持他认为对的东西,他所忠于的也许不是任何一种价值观,而只是他自己。这种近乎孩子般的坚持让人觉得怜惜,也注定这个故事要用他的死作为结局。   这个人物让人无法不爱上他,就算不用法国大革命作为背景,也一定会有很多为之倾倒;而他的死会让更多的人为他倾倒,而不是为他悲痛。这是一种更为恐怖的力量,它在传递一个信息:我会让你们都爱上我,但我不会爱上你们中的一个。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作者所爱的,他不能安排他爱上别人。   在法国大革命中,那种一切旧的都要除去,一切对传统的维护都要灭绝的革命精神让人失去理智和情感,甚至连空气都弥漫着摧毁一切的味道,这是一种没有硝烟的战争,让人恐怖而窒息,而郭文出现,是一种符号,他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方式,他以他的姿势在表达:革命是一种手段而仅仅是一个手段;他代表了一种关怀,代表了比革命更早出现的法国思想启蒙中对人性的关怀。没有比统一思想更为恐怖的干涉个人自由的方式,也没有比用自己的性命去换取他从的性命更为高尚的行为。一个年轻的进步的生命换取了一个迟暮的保守的生命,雨果要表达可能不只是对于法国大革命中某些东西的不満,他是一个死后进入圣贤祠的人,他懂得他要表达一种理念不需要去诋毁另一种观点,他所想做的只是在法国革命的硝烟上托起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有点不成熟,有点偏执而神经质,这个东西认同自己,并为自己认同的去奋斗,这个东西叫作――个体价值观。

7月14日:法国大革命

又到了7月14日,这是一个标志性的日子。1789年的今天,欧洲历史以狂暴的面目出现:巴黎人民起义,攻占巴士底狱,革命爆发。8月26日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随后,整个法国仿佛坐上了过山翻滚车,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拿破仑在一个个政权的更迭中相继粉墨登场,暗杀,谋杀,死刑,宣判,断头台……人性中的狂妄、愚蠢和粗暴淋漓尽致地展示。以追求人权为目标的革命变成了践踏人权的大舞台。多年后,在雨果的《九三年》,狄更斯的《双城记》中都有精湛的描写。贵族,平民,奴隶,人性的善 、恶,爱情、爱国加上革命的大背景,扣人心弦,无与伦比。他在书中这样定义那个年代:这是最美好的时光也是最难熬的日子这是充满智慧的年龄也是极其愚笨的年龄这是拥有信念的时代也是背信弃义的时代这是光辉灿烂的季节也是黑暗泥泞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绝望的冬日我们拥有一切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正在走向天堂我们正在走向另一条路......伏尔泰在1734年发表他的《哲学通信》,是法国启蒙时代的开端。1778年5月30日在巴黎逝世。在他去世后的11后,他的“人生来平等,享有言论和出版自由”的思想的种子才终于在法国土地上开花。当然,还有许多伟大的作家:狄德罗、阿朗贝尔、卢梭、孟德斯鸠等等,构成了启蒙时代的中坚力量。我在涵芬楼看到了伏尔泰的《风俗论-论民族风俗与民族精神》。洋洋洒洒三大卷,自忖没有勇气读完,所以一直没有买。(以后谁要是给我送生日礼物,可以考虑买来送我:))对比法国的革命进程,思想启蒙-革命-民主、自由。中国还有多么漫长的路要走?很多人将五四运动等同于启蒙革命。我却认为启蒙革命还根本没有来临。中国还没有出现一位伏尔泰,平等和自由的理想还远未深入人心。在高考应试教育下,人们大多成了唯唯诺诺的考试奴隶,从小被训练成没有自己的独立思想。看看电视中,大学生或路人对着镜头的语言,是那样贫瘠和失语?侥幸上了大学后,进入公司的白领们又成了老板和金钱的奴隶,每天被榨干脑力,筋疲力尽回家后也就看看电视剧和虚假的歌舞升平的晚会,月底看看存折上的钱。想想什么时候买房子,买车,孩子升学的问题。有谁会来关心社会进步?当声讨腐败和不公时,每个人似乎都会慷慨激昂地声讨一番,可是有几个人为了这个目标而切实地努力?对比国外的发展,人们会看到所有的问题,恨不得中国一蹴而就地实现所有的理想。却没有看到其他国家的人们付出怎样的痛苦和努力才能实现。小资们、白领们会以观赏法国电影,听法国音乐,喝法国葡萄酒,喷法国香水,穿法国时装,去法国旅游为骄傲。France代表浪漫、优雅,有品质,有格调。可是在它里面的骨子里蕴涵的平等和尊重人权又有几个人能够真正懂得?2005年7月14日伦敦雾

浪漫主义如斯

郭文是雨果的喉舌,雨果的社会理想,对人类前途的信念,对革命的感受,都借郭文的嘴加以抒发,郭文的思想斗争,反映了雨过自己的思想矛盾。在雨果的思想上,人与人的敌对的关系,是人性中的‘恶’造成的,一旦“善”的天性被唤醒,恶魔也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雨果认为暴力不能降服,只有人道的光辉才能战胜敌人,消灭人与人之间的对立。雨果虚构出的侯爵救小孩的情节,意在说明童稚的天真可以打败凶猛的心灵。雨过试图证明,在革命之上,在王权之上,在人世间的一切问题之上,还有人心的无限人慈。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这世界或许没有什么是绝对正确 或有绝对的力量 而爱 却能战胜一切

如果雨果只有这一部小说,他仍是文豪

从我的角度上看。这部充满了理想和浪漫主义的小说,小说里面的极品之一。后来郭文的乌托邦的想法,虽然寄托了作者很大的热情,稍稍显得有些过于理想。人,不管他的想法如何,都可以是高贵的、伟大的。两个见解完全相反的人,可以都是高贵、伟大的人。战争是泯灭人性、良知和理智的,革命以好的初衷开始而最后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在这种情况下,保持高贵的人,永远是值得尊敬的人。拉杜曹长最后的话,也同时道出了我的心声。我爱这部小说,虽然它只是小说。

历史需要理智的记录

  历史的真相往往都是一小部分人已一种尽量客观的口吻告诉给我们的.     伟大的小说不仅仅是告诉给我们历史的真相,还给予我们启迪.  诡异,幽暗,紧张和必然性构成了全书的主旨,说实话,读的很艰难,个人的口味并不符合雨果的写作手法,晦涩的语言和跳跃的场景的挪移,片段的对话和史实的描写把整个大革命的气息,描摹的淋漓尽致,但我感觉到近乎与病态,无逻辑的章法把混乱加注与人物上,心理刻画把当年的关系帮助读者梳理了一下,这有助于阅读.   我猜想雨果当年写作此书的时候也是有着病态一样的压抑和对这个世界的嘲笑.混乱和污浊不堪,但又情不自禁的对新生活新体制的向往.

完美

雨果的《悲惨世界》《九三年》《海上劳工》我最热爱的小说,是热爱。怎么办呢,雨果先生早就过世了。可是我却还奢望他能再写部小说。

就算没有爱情,他依旧催人泪下

没有女主角又如何没有爱情戏又如何看够了甜腻的情节,读罢这一部只关乎战士和祖国的书籍,合上之后依旧泪眼朦胧。

为了改造人性的革命,可以抛弃人性吗

救人是正确的,救下救人的人是正确的,革命也是正确的,然而革命却要前两者都死,判决者最后也要自杀……为了目标是不择手段的,无论共和国还是保皇党,都是不择手段不留活口,都是为了自己理想的胜利。为了所有人的幸福,但过程必须残酷的革命,期间是否不能跟人性再相容?这也许就是这本书给的最大的问题。朗特纳克应不应该被放走?也许开头他自己在船上对闯祸之后又立功的炮长的授勋再处决就是一个预示。文中有个很有意思的章节应该是“圣巴塞洛缪大屠杀”那部分,看似只是在描写孩子的天真,其实他们撕毁记载着过往的书,自乐于其中的样子,暗喻的又是不是这场革命本身呢?而历史上圣巴塞洛缪屠杀中幸存的亨利四世,刚好就是革命所终结的波旁王室的开创者,不知作者是否既有本意。不要看前言直接看正文的感觉可能会更不同,不然真的就把最重要的部分剧透了。把文章高潮设置在最后一页的方法也会让人一直读到最后。很多人写了“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绝对正确的人性”,但给我印象更深的是那句很不起眼的话:“他们在监狱里的表现怎样?像懦夫一样。他们在断头台上的表现呢?像勇士一样。死比活更容易。”

谈谈狄更斯和雨果的革命观

最近我在写毕业论文,谈到了狄更斯和雨果的革命观,于是就这个问题写点自己的思考。 在写《双城记》之前,狄更斯与雨果曾有过一次会面。随后,狄更斯写就了他迟暮之年的巅峰之作《双城记》,而雨果也完成了他的最后一部作品《九三年》,两人的政治主张都可以在这两部作品中找到明确的答案。将《悲惨世界》、《九三年》和《双城记》结合在一起来看,我认为,雨果和狄更斯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他们的心灵基石都是人道主义原则,他们是将根须深深扎在进人道主义的土壤里,朝不同方向生长的枝叶。《悲惨世界》中,“人物塑造及‘二元三人’的描写方式,都富于隐喻性:警官沙威是法律的化身,他一心要做的就是依法惩恶。工人冉阿让是被惩处者,正因为法律的不公和严酷使他一度成为‘以恶抗恶’的化身。米里哀主教是基督教的化身,秉持以仁慈、宽恕对待一切人。而在‘二元三人’的格局中,沙威、冉阿让分别处于矛盾的两极,是根本对立的,米里哀则扮演了化解矛盾、融合对立的角色——因为他的感化,不仅冉阿让告别旧我,变成一心为善的人,沙威也在冉阿让的以德报怨面前无地自容、自我毁灭。这样,为完善道德而牺牲自我具备了既对冉又对沙的双重意旨,作品也完成了一种思想的传达:作为暴力形式之一的法律惩治非但不能让人戒恶,相反只会造就更严重的恶;只有基督教仁慈、宽恕精神引导下的‘道德自我完善’,才能真正改变人,改变社会。”这样看来,雨果似乎和狄更斯一样,认为仁爱是消灭人间苦难的济世良药。关于米里哀主教这个形象,著名学者柳鸣九也曾评论道:“雨果不仅赋予他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理想形象以道德伦理的意义,而且赋予了他某种社会历史动力的意义……把这个人物所主张的博爱、人道、感化的原则,作为国民公会代表所代表的革命、战争、专政暴力的原则的对立面,并把这种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仁爱原则,视为对改造社会更为合理、也更为有效的途径。”那么是否就能因此认为雨果否定革命和暴力呢?我认为雨果和狄更斯不同的是,他既赞成仁爱精神又赞成革命和暴力。雨果承认仁爱的确是救世的最佳途径,但他更清楚地明白“社会上层的博爱总敌不过下层的穷苦”,人类需要用革命来推动自己的进步,因为人类精神道德上的进步实在过于缓慢,所以社会制度上的进步就取得了优先权。人类要用先进的社会制度去制约人性的恶,改善人性,从而达到道德上的进步。这就如同肉体先行,精神后至。其实,雨果所赞成的仁爱精神与暴力革命曾在《悲惨世界》第一部中有过一次激烈交锋,米里哀主教对国民公会代表说:“您做了摧毁工作。摧毁可能是有好处的。可是对夹有怒气的摧毁行为,我就不敢恭维。”国民公会代表反驳道:“正义是有愤怒的……并且正义的愤怒是一种进步的因素……法国革命自有它的理论根据。它的愤怒在未来的岁月中会被人谅解的。它的成果便是一个改进了的世界。从它的极猛烈的鞭挞中产生出一种对人类的爱抚……进步的暴力便叫做革命。暴力过去以后,人们就认识到这一点:人类受到了呵斥,但是前进了。”实际上这次论战的结果是隐晦不明的,没有谁胜谁负的确切说明。因为这是对与对的冲突,两者都是为了人类的进步,只是一个从道德上下手,一个从制度上下手。 雨果在后文中明确表明了他的革命态度:“那是政治、革命和哲学的大坑道。在那里,我们指出,一切都是高尚、纯洁、尊贵、诚实的。在那里,当然,人们可能走错路,而且是在错误的路上,但是那里的错误是可敬佩的,因为它含有牺牲精神。那里的工作,从全局看,有一个名称:进步。”他承认革命的伟大,将它描述为人类的一项伟业,并阐释出它包含人道主义的伟大意义:“法国革命……它解决了问题,宣布了真理,清除了瘴气,净化了世纪,替人民加了冠冕。我们可以说它又一次创造了人类,赋予人类以第二个灵魂,人权。”在针对革命暴力的问题上,雨果是冷静、清醒的,他并非盲目赞同所有中下层阶级反抗上层建筑的暴行,为了怕误导人们,他将革命、起义和暴动分别加以详细的区分定义:“在所有一切涉及集体的主权问题上,全体反对部分的战争是起义,部分反对全体的进攻是暴动……一切向后的强烈步伐都是暴动,倒退对人类是一种暴行。起义是真理的怒火的突发。为起义而崛起的铺路石迸发着人权的火花”,又“有被人接受的起义,这称之为革命,也有被人否定的革命,这称之为暴动。一个起义的爆发,就是一种思想在人民面前接受考验,如果老百姓掷下黑球,这思想就是一个枯萎的果子,起义便成为轻举妄动了”。由此,我试着将现代中国的革命史加以对照,对照的结果我就不说了,免得被警局请喝茶。 雨果的立场处于仁爱和革命的两极之间,且倾向于革命。可雨果与革命的矛盾却要相对深得多。因为雨果既赞成仁爱精神又赞成革命和暴力,这种观点本身就是内含矛盾的。雨果的矛盾在于他赞成革命却不能全盘接纳革命;他可以理解革命,却接受不了革命的严峻现实。具体来说,是革命的恐怖政治与人道原则的矛盾。他把这种内心矛盾放大为小说《九三年》。郭文是革命军的将军,西穆尔登是政委。郭文主张宽待俘虏,视人的生命为最高价值;西穆尔登主张严惩所有敌人,视革命的利益为最高利益。“这样一来,他们两人中间就产生了潜伏着的,可是很深的矛盾。他们两人各自驾着不同的云层……这两个人一个是死亡的化身,一个是生命的化身;一个是恐怖的本体,一个是和平的本体;可是他们互相爱着”。首先西穆尔登是正确的,因为“革命……需要一些凶猛的工作者做帮手。革命拒绝一切发抖的手。革命只信任铁石心肠的人”,革命的形象是粗犷之中包含着正确。但郭文却指出:“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所以西穆尔登砍了郭文的头。郭文代表雨果,西穆尔登代表九三年。是九三年砍了雨果的头,恐怕任何伟大的革命都要砍雨果的头,雨果的伟大就在这了。革命是狂飙突进、不容减速的,可雨果却要给革命套上一个人道主义的轭,用良心做革命的指南针。他心中的理想国是比革命的乌托邦更为高远的乌托邦——“比天秤更高一级的还有七弦琴。你的共和国把人拿来称一称,量一量,而且加以调整;我的共和国把人带到蔚蓝的天空里。这就是一条定理和一只苍鹰的区别”,雨果为之奋斗的是未来的未来,所以雨果注定要跌倒,但即使跌倒了,姿势也很伟大。 对比《双城记》和《九三年》可以看出,狄更斯和雨果都认为人道主义高于一切,在这个前提下,狄更斯反对革命,雨果赞成革命。同样是舍身从监狱中救人,卡登救了情敌查尔斯,郭文救了反动派头子朗特纳克。前者是为了心爱女人的幸福,救出她的丈夫;后者则出于理想,为了他心中的理想国。卡登和郭文同样是被九三年砍了头,但卡登代表的是狭义的爱,郭文代表的是最崇高的理想。所以《九三年》高于《双城记》,雨果比狄更斯更伟大。参考文献:查尔斯•狄更斯著.张玲,张扬译.双城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尹康庄. 狄更斯、雨果、托尔斯泰人道主义思想差异论 [J].名作欣赏,2008,(12)雨果著. 李丹、方于译. 悲惨世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雨果著.郑永慧译.九三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你能做军事统帅吗

那个侯爵救了水手,又奖励了他,然后毙了他,因为有着鲜明的奖惩。很资治通鉴。你能做到吗。都爱看军事武侠,但要做顶级的不狠,不冷血是不可能的

伟大的故事、人物和思想

  雨果的《九三年》,伟大的故事,伟大的人物,伟大的思想。  《九三年》是雨果的最后一部小说,发表于1872年,可是我敢打赌你只要拿起它,就一定会一口气从头读到尾。雨果真是讲故事的大师。这里的节奏、气氛、悬念足以使今日那些最畅销的惊愫小说的作者们汗颜。  1763年是法国大革命极为关键的一年,也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在革命和反革命斗争最白热化的关口,老谋深算的王党贵族朗德纳克侯爵渡海来到布列塔尼,发起叛乱,向共和国进行疯狂反扑。他的对手正好是他的侄孙,勇敢善战的共和国远征军司令郭文。而郭文背后,又有一个既富理想主义精神,又铁面无私的政治委员西穆尔登,是马拉、罗伯斯庇尔和丹东亲自派来监督“过于仁慈”的郭文的。在最后的决战中,朗德纳克大败,从暗道逃跑,可是当三个小孩被困火海时,他却在刹那间良心闪现,返身回救,因此身陷囹圄。郭文奉命处决朗德纳克,可是他下得了手吗?小说就这样来到了一个永恒的责任与信念的巨大冲突面前:不杀了朗德纳克,对不起革命;杀了朗德纳克,对不起自己的良心。郭文在痛苦而深邃的沉思中提出了一个光照后世的重大疑问:“革命的目的难道是要破坏人的天性吗?革命难道是为了破坏家庭,为了使人道窒息吗?绝不是的。1789年的出现,正是为了肯定这些崇高的现实,而不是为了否定它们。”  我第一次读《九三年》时,还是—个初中二年级的学生,那时侯莫名其妙地追求一种“深刻”,对所有“肤浅”的东西嗤之以鼻,所以,当时我一面为《九三年》的精彩故事所深深吸引,一面却觉得里面的人物太不真实,近于神话,更认定那种雨果式的人道主义理念在阶级与阶级兵戎相见的现实面前过于苍白,不值一顾。现在,我已经人到中年,稍微知道了一点人事和世事,才慢慢地体会到那些“深刻”背后的冷酷、无情和可怕。好像是补课一样,今天我越来越“肤浅”地迷恋雨果笔下那些博大的胸襟,高贵的性格,悲天悯人的情怀,体会到雨果式的“肤浅”的真正意义:“在王权之上,革命之上,人世的一切问题之上,还有人心的无限仁慈。”作者:严锋

我们既无法避开阴影,也无法避开光明

九三年,我在睡梦中也不愿离开自己的小学,可终于在醒后带着泪痕进入了进的六年级,然后是初中,高中,大学……从那以后再不相信梦里的事情,即使在梦里曾经那么倔强的信以为真。二百年前的一七九三年,法国绝对的大时代,大革命带来的恐怖阴影笼罩在每个人头顶,没有像我一样做梦和流泪的时间,阶级革命枪弹和鲜血构成天空的颜色。《九三年》的背景就是这样。说实话原先对这段历史没有太多感触,也断然不会去觅这书来看,可那次在书店里听到一个买书的家伙说他交了一个朋友,原因是那人居然说影响自己最深的外国著作是《九三年》,恰好他也是。我就想这是怎样一本书啊一定得看看。怎样的一本书,可说的太多。雨果的最后一部小说,整整酝酿了十年的作品。繁杂的历史和大段的议论似乎使其远离现代小说的范畴,尽管太多经典的雨果式句子晴夜星星般洒落下来,可还是有难以坚持的理由。然而朗特纳克、戈万和西穆尔丹三人串起的故事和让人难以忍受的悲剧结尾却分明有武侠小说甚至电影的影子。有冷静的人说狼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所以这结局太过牵强。可很显然,这是个人的故事。人的复杂性远超人本身的想像,更遑论在那样的环境中。什么是仁慈什么是病态,什么是生的畅快什么是死的其所,离得太远的人——少数真正的智者除外——都无权多言。我厌恶那些为战争而生的冷静和残酷,我也相信即使在绝境下也有不灭的人性之火。我最爱的那句话附随着我一惯的散漫风格,似乎远远地偏离着主题:“云向我们撒下阴影,云后有星星,它向我们撒下光明。我们既无法避开阴影,也无法避开光明。”

导师出现了,遗憾到来了

作为雨果的最后一部长篇,《九三年》所展现给我们的姿态较之《悲惨世界》、《笑面人》、《海上劳工》而言,多出了许多磅礴质感,我们惊奇地发现,雨果原来是个神,他在6个月之内完成了小说,在此过程中作者仿佛完成了从“文豪”到“导师”的蜕变,如果说《悲惨世界》能够算作人道主义的“史诗”,那这本书无疑就是人道主义的《圣经》。保王党和雅各宾派;革命和人道;断头台和救赎;信仰和幻灭;保守和激进···这些元素在雨果的笔下都是烹饪台上的佐料,作为一名浪漫主义的顶级大厨,雨果对料理的敏感仿佛是天生的,他很会做搭配,但你完全能感受到他调制东西绝不是以取悦食客的口味为初衷。就是这样一道美味,它呈现在我们的餐桌上,我们凝视着这道风景,初尝一下,就觉得一发不可收拾,于是就有了很多人饕餮的模样,用过之后呢?留给我们的只有无尽的遗憾—— 这貌似是顶级大厨的最后一道菜了。我想遗憾就在于我们只能通过不停地回忆第一次探索这本书的那一个个瞬间、一个个心灵震撼,来完成灵感的继续驰骋~~~~这就是导师带给我们的遗憾。


 九三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