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要死的》书评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7-05
ISBN:9787805676678
作者:(法)西蒙娜·德·波伏瓦
页数:374页

人都是要死的

你望过星空吗?在晴朗的晚上,用凝视的方式。 那时候你是不是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成年以后,凝视星空是件很危险的事,因为那些虚幻的光很容易动摇一些基本的东西:理想、追求、虚荣等等,在星光下它们变得轻如鸿毛,淡若浮光;再想想,不管圣贤如何伟大、历史如何厚重,都不及星空中某点的暗淡光芒来得更遥远、亘古,我们所做的一切有多少人做过、正在做和将要做,成功了、失败了,在星光下有些什么意义呢?当这颗行星归于寂灭时,谁又留下了什么呢? 有谁说过:欲望是无止境的。我怀疑,也许只是达成一个欲望的时间相对百年的生命而言太长,当生命终止时,没有达成的欲望才真正成为了永恒,再无止境。只是因为生命的短暂,才凸显出欲望的高岗。 假如生命是无限的,会是一种幸运吗? 我的手中是一本看了一半的书,书中有个不死的人。当看到这一句:“我瞧了瞧手,这双受天罚的手,我懂了”时,我合上书,深呼吸。“天罚”!充塞满脑的混乱理清了:——死,是上天赐予我们多么珍贵的礼物。书是《人都是要死的》(<Tous les hommers soul motels>,作者是西蒙娜·德·波伏娃,存在主义者、作家、社会活动家、女权运动先驱、萨特的终身伴侣。这本存在主义文学的经典在国内一直默默无闻,它和萨特的纲领性文件《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同年问世,一个说理一个叙事,共同指向存在主义的核心:“存在先于本质,存在即合理”,在二战后的西方曾引起过巨大的争议。书中虚构了一个不死的人:雷蒙·福斯卡,福斯卡出生于13世纪意大利的卡尔莫那邦国,他雄心勃勃,幻想着建立一个富足、理性、和谐、大同的国度。他偶然得到了来自法老的不死药,并在重新开始的永恒生命里大展抱负。200年里,他的努力让一个个理想成为了现实:卡尔莫那在城邦混战中强大,躲过了蔓延欧洲的黑死病,消灭了宿敌热那亚,成为了意大利最强盛的邦国。但是他的理想又一个个都走向了反面:军事壮大了,战争也升级了;躲过了瘟疫的人群热衷于在战争中失去生命;消灭了强敌却是为更强的敌人扫清了障碍;国家强盛了,但是穷人依然穷,富人却在忙于奢侈;为了统一意大利所做的一切,只是让意大利轻松地落入了法国人、德国人的口袋,他的所有努力最终都成为徒劳无益的举动。而那些有生命尽头的人永远不会按照他的思路去完善这个世界,一代一代,一个世纪一个世纪的重复着愚蠢的行为,都在用相同的方式力图证明着自己的存在,虽然这些存在是可笑的、无谓的。在书的中间部分,福斯卡终于明白,不死,是上天对他最大的惩罚,而且这种惩罚再也没有尽头。不止一次的,我被福斯卡那执拗的问题震惊:“对谁需要?对什么需要?”福斯卡的自问将随着他被天罚的生命延续下去,但是每一个只有短暂生命的人都能够回答这个问题,让回答变得有意义的前提是:人,都是要死的。如果没有了死亡,一切都将不再重要,理想、追求、爱情、幸福以及痛苦、悲哀、耻辱等等等等,如果没有必然的消逝,存在的一切都将被磨蚀,成为日渐扩大的空洞,这个空洞最终吞没所有的存在,成为万劫不复的虚无。东方人也许更早的认识了生死,“哀莫大于心死”,心死不就是那无边无际的空洞?我们的存在是由谁来确认的?我们的努力是在完成什么?因为生命有涯,我们可以把生命寄托在一个目标上,这个目标可大可小,却是我们存在的依据,但是在这个目标确定之前,我们已经存在。对于已经存在的我们,为什么还要一个依据在证明自己存在呢?一个小孩会以吵闹来突出他的存在,一对恋人会以婚姻或者分手来证明他们的存在,一个政治家会以一项改变他人命运的决定来体现他的存在,但是他们不管是否做出相应的选择,实际上他们本来就存在着。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证明存在的过程!而这个过程远比存在更有价值。于是我们就在不断的证明着、选择着走向死亡,唯一的价值是在其中的某一段,我们能够确认自己存在过。在书中,福斯卡是一个神,由人而转化的神。他选择不死时,他只是人,只能以一个人的思维去决定,他的理想和欲望太大了,他认为需要永远的生命才能去实现。当他成为神不再恐惧死亡时,他有了超越人的理智和坚定,但是他忘记了他所驱使、引导的还是人,是不可能完美的,他们所有的缺点在繁衍中被继续着,物质与科技发达了,人的进步却并不大:缺乏理性与知识时,他们就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杜撰神、崇拜神,有了理性和知识后,他们就偏执地相信自己。永远是这样的周而复始。对福斯卡的牺牲,人们不感激,因为他的生命无限;对福斯卡要求人们为将来而牺牲,人们就反对,因为每个人都需要自己存在过的痕迹,而不愿成为一种理念的注解或数据。福斯卡在漫长的岁月里,一次次的振奋又一次次的消沉,他亲历了宗教改革、新大陆的发现、法国大革命,社会在螺旋上升,但是在一定时期又会倒退,此消彼长间,离理想国度还是同样的遥远。福斯卡更多的时候成了一个观望者,在历史惊人相似的片段里默念着:“对谁需要,对什么需要。”而我看见的福斯卡不是神,我猜测,福斯卡是作者高度提纯后的一个抽象化的人,是人类本质的象征,他的不死暗喻随着这些本质将伴随着人类而存在。人在振奋与消沉间漂浮,不断地肯定自己否定自己,我们无法回避缺陷,也在尽力完善,虽然我们作出的种种努力与尝试可能只是越来越偏离自己,但是我们曾经尝试过,我们就存在了。也许这就是萨特所讲的存在主义也是一种人道主义。与古埃及、古希腊、古巴比伦和古中国相比,我们的科技和知识已经有了巨大进步,但是我不敢说我们的智慧有多大的进步;对世界的探索上,我们也有了伟大的进步,但是对自身的探索却并不比苏格拉底时代、先秦时代做得更多。当社会进步的速度超越了我们的承受力时,我们看得越多就越茫然。生存的价值一直摆在我们的眼前,莎翁借丹麦王子问:“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笛卡尔感叹:“我思故我在”,尼采高呼:“上帝死了”、“我是太阳”。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生命终点的压迫感与我们形影不离,正是因为死亡就站在路的那头,用复杂的目光与我们对视、交流,才会逼迫我们在本质之外还有额外的追求,不愿象尘土一样被风推向尽头,甚至奢望在行进中,理解这个过程的意义以及“我”在这个过程中的意义。路有终点才会有走完的决心,而永远没有终点的路,我想再坚强再果敢的人也不敢去尝试,即使尝试,没有了终点,那么行走就失去了意义,因为行走的过程在无限的距离中意义只是趋向零。我们可以鼓起自信说“我不在乎过程”、“我不在乎结果”,但是谁敢说“我不在乎过程与结果”?正是因为死亡才让我们的一切尝试变得有意义,也许个体的死亡对人类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对“我”,它就是全部的意义。所以,死是珍贵的!上一次看《人都是要死的》,我只能说这是本好书;这一次再看,我还是说这是本好书,但是它让我混乱了,我写下自己所有胡乱的臆想,不说我理解了什么,即使我在误读、在曲解它的原意,但是当我思考时,我能感觉到自己是存在着的。最后,我只想把自己能够知道的一段话告诉福斯卡,那是来自于我尊敬的一个古代中国人:惠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樰,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者不顾。”庄子曰:“······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庄子·逍遥游》

存在,以及心不能不死

  以前总疑惑为什么西方人的超验小说(包括科幻、神幻、魔幻)都要比东方式的更吸引我?毕竟,东方的神仙鬼怪神通多了。一只神猴七十二变,无所不能,但如来佛掌法力更大,简直宇宙无边。但,似乎总少了点什么。现在想来,也许正因为这些神仙畜怪太神通,离我们太远了,所以,即使精采,也无关我们痛痒。 而西方那些superxx们却离人类并不远,他们只比普通大众多那一点点特异的功能,混在人海中,说人话,尽人事,思考着做为一个人类的问题。雷蒙.福斯卡就是这么一个比普通人类多一点特异功能的人,但他的功能是长生不死。  关于存在福斯卡生于公元一二七九年的意大利的卡尔莫那,曾雄心勃勃,叹时日风飞,不予我待。得到长生药前只想为了自己的城邦,得到药之后,为了能统治整个世界,他把城邦献给了疆域庞大的日耳曼神圣罗马帝国,自己充当皇帝的谋士,期待统一后的世界因有了他的励精图治,众生得以幸福安生。然而,这番过大的事业,连佛祖上帝都完成不了的事业,不是以他比常人多拥有时间就能完成的。除了拥有时间和不死之身,他仍是个常人。 无法控制的各大经济集团,各自的利益致使各地在叛乱,帝国在分裂;马丁 路德在蛊惑人心,基督教最终分成了新旧两派;他想去建设美洲新大陆,却使得原来辉煌的印加帝国被摧毁得只剩下废墟,  福斯卡心灰意冷了,认为统一的宇宙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分裂的人,一个人形成一个宇宙,他的内心是无法窥透的。一个人妄想为他人建立幸福秩序,在他人眼里可能是一种灾难。一个人唯一能做的好事,是按自己的良心行事。以及心不能不死 福斯卡在本书中的出场,是因为一个美丽娇横的法国女演员雷吉娜,这时时间已到了二十世纪,福斯卡活了也有七八百岁了,但仍英俊年壮,只是形如槁木死灰,百无聊赖。自以为是的女演员要“救活”他,而“再生活一次”,却正是福斯卡害怕的,但他也知道,这也是他不可避免的。因为雷吉娜,福斯卡只得再爱一次,再活一次,但与轮回的生命不同的是,他没法遗忘,这不单止是说,雷吉娜在他的心目中跟其它的女人有何不同,对福斯卡来说,这或许意味着又将面对一场生死离别,白白爱一场,白白活一场,又该那样结束,永远“没完没了”。长生不死这种天罚,连雷吉娜都感受得到了,故事才听一半,她便要求停止:“别往下说了,没必要,说到底故事总是相同的,我知道。”我们是否要感谢孟婆的那碗汤?即便有轮回也因遗忘使我们分裂成了不同的人。我们死去的时候,心也死了,一切划上了句号,灵魂得到了休息。肉身不死是幸福的,然而活眼看着,心却麻木,却是最大的悲哀。

关于爱情。。。

福斯卡在无尽的岁月中有过很多心爱的女人,每一个他都是用心去爱的。我不懂为什么当那些女人知道福斯卡是个不会死的人的时候都会感到害怕。刚刚读到玛丽亚娜这一部分。不明白为什么玛丽亚娜在知道福斯卡的一切之后会感到那么绝望。难道一份真实的感情对个女人来说还不足够吗?

文学地讨论永生的假定性

所有人都幻想过永生,但谁知道永生的真正滋味?我们无从知晓,但是可以想象。古往今来,有很多文学作品试图讨论“永生”这个话题,然而因为没有相得益彰的理论,这些作品不是流于庸俗就是过于空泛,很少有能进入历史的视野的,然而波伏瓦的小说《人都是要死的》(以下简称《人》)摆脱了这个桎梏,其宏伟的时间跨度、严谨的理论体系、新颖的哲学设想,不仅为存在主义运动本身留下了极佳的注解,也为世界文学史留下了一篇经典作品。故事开始于中世纪,当时,亚平宁半岛上有一百多个独立的城邦,连年战争。故事的主人公福斯卡就出生于这样的时代里,那是1279年。经过努力他成为了一个城邦——卡尔莫那的邦主。他励精图治,想将该城建设成为可以与佛罗伦萨、热那亚等分庭抗礼的城邦,然而他意识到一个国家的兴盛需要几代人的连续耕耘,于是他又转而感叹生命的有限。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服下了埃及来的不死药,从此开始了漂泊的永生之旅。首先他到了神圣罗马帝国,充当了皇帝的谋士。他想有所作为,建立一个统一的宇宙,因为他意识到统一才带来让人类前进的最强大的力量。结果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在位四十年间,不但没有如愿地建立依照基督教教义行事的统一宇宙,反忙于镇压各地诸侯的兴起与叛乱。帝国分崩离析,基督教也分裂成新旧两派。与此同时,在新发现的美洲大陆上,欧洲殖民者推行种族灭绝政策,贪得无厌地强占尽可能多的土地,使曾经庞大昌盛的印加帝国、玛雅城镇、阿兹特克族的家园只剩下一堆废墟。福斯卡看到这种情景一度心灰意懒,认为统一的宇宙不可能存在,存在的只是分裂的人。一个人形成一个宇宙,而他的内心是无法窥透的。一个人妄想为他人建立的幸福秩序,在他人眼里可能恰恰是一种灾难。在这些短暂、多若恒河之沙而又各不相干的心灵中,能不能找到可以共同依据作为真理的东西?他无法肯定。那个时候,他认为一个人唯一能做的好事,是按照自己的良心行动,其结果则难以预测。除此以外,人不能有其他奢望。他开始逐渐远离政治,去加拿大勘探广袤的疆域,也亲身体验了法国大革命,启蒙运动,工业革命。在与普通人的接触中,福斯卡逐渐明白:人生虽然短促,谁都无法避免死亡,但是每个人的心中都潜伏着铄石流金的生命岩浆,在出生与死亡之间的生命过程中,一旦得到诱发和机遇,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人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从历史的角度看,一时的胜利会成为日后失败的伏笔,一时的失败也可能是日后胜利的种子。从有限的人生来看,一切成就还是具体而微的,胜利来临而失败未至的时刻人总是征服者,不管未来如何是奈何他不得的。福斯卡又看到,有了这样的信念,值得人去珍惜自己有限的生命;为了实现这样的信念,又值得人去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生命一代代往下传,使人始终有爱,有恨,有微笑,有眼泪,充满了理想和希望。全书就是一次探寻生命意义的冒险。我们在福斯卡的带领下,从最初的对生命短暂的抱怨,到获得永生后最初的欣喜,再到厌烦,绝望,直到最后在绝望中看见新的希望,《人》试图通过文学来假定永生这种状态,同时传递出存在主义关于生命、死亡以及永生的哲学理念。存在主义是二战后西方世界影响最大的几个哲学流派之一,而它的流行需要归功于萨特和波伏瓦,前者的一系列文学作品,如《恶心》、《死无葬身之地》等,同时他也是一个哲学家,在海德格尔《时间与虚无》一书之后推出了《时间与存在》,把存在主义的发展推向了极致。他的终生伴侣波伏瓦同样致力于推动存在主义的发展,同时用女性主义为存在主义做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补充和注解。现在就让我们看看存在主义的基本理论是怎么在本书中体现的。萨特有一句名言:“存在先于本质。”一个人来到世界上以后,他没有能力和时间思考自己的本质,所以才会有“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我们是谁?”的思考。然而如果给予我们充分的时间和能力来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又会得到什么结论?福斯卡就是一个这样的试验品,他为此获得了永生,于是他永远在这样的生命中不断自问自答,却没有一个答案。本质是什么东西?是语言可以表达的吗?我们无从得知,而我们自己也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可能在通往一个终极答案的路途上,然而答案永远在我们不远的前方,使得我们无法接触到答案本身。《人》就描述了一个这样的景象:永生的煎熬使得我们离真理越来越远,可能死亡才是将我们解脱出来的捷径。所有人都要面对死亡,而在面对之日我们总能得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答案,因为时间总是限定我们如此。萨特还说:“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在萨特的诠释里,自由是一种方向,是我们从此地到彼地的一种向往。高中的时候我们就在政治课本里学到:自由是相对的。而在萨特看来,自由已经超越了绝对和相对的范畴,它仅仅是一种意念,一种想象。福斯卡获得了生命的自由,而他也有殷实的家境给了他做任何事的可能,他可以说是自由的,然而他自由了吗?他其实是不自由的,因为他什么都不想要。自由是想要不想要的东西,自由是得不到的东西。就像有时候我们一直渴望的东西到手了,我们却倍感失落一样。这并不是说我们就应该待在原地,守株待兔,反而应该积极行动,让行动解答我们心中的疑惑。“行动决定思想。”这也是存在主义的号召。萨特也说过:“他人就是地狱。”这句话貌似危言耸听,其实不然。每个人都是他自己的世界,他自己的宇宙,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不是两个宇宙的融合,而是两个世界的碰撞。每个人都用自己的理解去理解他人的世界,而这样势必带来误解。这不是说人就应该自守在自己的世界里,反而应该更多的跟他人接触。在萨特的理解里,地狱不是一切的终结,而是一切的开始。痛苦一向是思考的前奏。如果一个人静静地呆着,他可能没有任何的思考,然而在和他人的交流里,思考才会开始。福斯卡也曾经到地广人稀的新世界去过隐居的生活,那时他以为远离速朽的人间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然而最终他还是悟出了交流的意义,于是重返巴黎,开始了探访新的存在意义的篇章。与《人》一同发表的是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很多文章都认为前者是后者的艺术注解。二者确实存在很多的联系,比如探讨人的生存问题,人际关系,死亡,然而我认为二者之间存在很多的差异。萨特曾提出过“人学的空场”这个命题,所以一直都给自己的存在主义贴上“人学”的标签。《人》所讨论的却不是个体的人,福斯卡是人类一直传承的灵魂的浓缩,一个象征,他的人物形象可能并不丰满,丰满也不是作者波伏瓦所要追求的目标,她需要的是一个能够更加自由的想象人类生存死亡的空间,而一个不死的人正好提供了这样的空间。福斯卡的不死没有更深层的意义。时间仍然流动,过去和现在的界限却在永生的前提下不断模糊化。亚里士多德:现在就是过去和将来。所以艾略特写道:如果时间都永远是现在,所有时间都不能够得到拯救。死亡赋予了过去、现在和未来更深的意义,甚至可以认为过去是出生前的世界,未来是死亡后的世界。博尔赫斯在他的小说《永生》里这样记述:“死亡(或它的隐喻)使人们变得聪明而忧伤。他们为自己朝露般的状况感到震惊;他们的每一举动都可能是最后一次;每一张脸庞都会像梦中所见那样模糊消失。在凡夫俗子中间,一切都无法挽回、覆水难收的意味。与此相反,在永生者之间,每一个举动(以及每一个思想)都是遥远的过去已经发生过的举动和思想的回声,或者是将在未来屡屡重复的举动和思想的准确预兆。经过无数面镜子的反照,事物的映像不会消失。任何事物不可能只有一次,不可能令人惋惜地转瞬即逝。对于永生者来说,没有挽歌式的、庄严隆重的东西。”书中有两段颠覆性的文字,试图用一个永生的人的眼光来打量这世界。这些句子对于我们来说可能过于荒谬,然而对于一个永生的人而言,这是确凿无疑的真理。第284页:“在他们眼中,有价值的东西永远不是他们得到的东西,而是他们所做的东西。假若他们不能创造,他们就要毁灭,而是不管怎样,他们要拒绝存在的一切,否则他们不成其为人了。”326页:“空话:这就是他们给我的一切:自由、幸福、进步,今天人们就是用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喂养自己。”作者波伏瓦用自己的学识和想象搭建了这样一个虚拟的宇宙,在那里,确实存在着不死的福斯卡,以及与他一同存在的永生的折磨。在书的中间部分,福斯卡终于明白,不死,是上天对他最大的惩罚,而且这种惩罚再也没有尽头。永生的假定性在书中被分析得淋漓尽致,为世间留下一部很难再被超越的作品http://howchou.com

《人都是要死的》

根据基督教《圣经》,亚当与夏娃在天上偷食禁果,被上帝逐出伊甸园,谪降尘世。人犯有原罪,要终生补赎,人人都是背着苦难的十字架生活在世界上的。法国哲学家卢梭在他的名著《爱弥儿》中说:“如果允许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长生不老,试问谁愿意接受这件不吉祥的礼物?” 然而,有一个人接受了这件礼物。他祈求不死,他希望以不朽的岁月去征服无垠的大地,按照他的理智建立人间天堂。这个人出生在十三世纪的意大利,经历了欧洲近六百年历史的风云变幻,体验了人生的荣辱福祸,时而振奋,时而消沉,时而激昂,时而绝望,终于在漫长的生涯中明白永生乃是一种天罚。但是,他已是一个存在的人,回天乏术,不得不继续怀着无可奈何的心情无穷无尽地活下去。他就是法国当代小说家西蒙娜•德•波伏瓦《人都是要死的》主角雷蒙•福斯卡。无穷的岁月与旺盛的生命力相结合,是会有所发现的。只是发现的东西可能不一定是期望的东西。用一位评论家的话来说,全书叫人看来,“人的作为不是有限的,也不是无限的,而是无定限的。”

拥抱死亡

小说的魅力即是把生活中的可能性合理发挥,让一种感觉走入我们,让我们知道生活也有其他可能性。“人都是要死的”,这在平时话语里只是一句感慨,但在小说创作里,它成功的吸引住了我们阅读的心,仿佛有了一个重新的生命,把一种存在的规律打上引号,让我们重新审视它的价值。福斯卡喝下不死药,600年的时间让他经历战争、爱情、死亡、财富、权力、离别、友谊、背叛。虽然他在每个时代都遇上了不同的人,发生不同的故事,可结局都是悲剧收场。因为他始终不同,当别人都死去的时候,他仍然活着。他想融入,却始终彼此隔着一根触不动的底线。这让他惘然,存在成了一种诅咒,它把生活的意义引向了虚无。作者借福斯卡之口,回溯了欧洲600年历史的沧桑巨变,各种思潮的荟萃与更改,人的存在是渺小的,是无意义的。有的人耗尽生命只是为了一个虚妄的话题,历史的继承、历史的重担,最后只是一个笑话。在其中的人只要活好自己就足够,口口声声的帮助别人,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时间过后会给予答案一个讽刺的结果。历史的反复,他愈来愈被抛向荒原,他的所作所为不再能左右进程,而他的“不死”开始被诅咒。他独特的经验成为亲近的人前进的阻碍,确实他不能代替别人思考,他想告诉他们这条路不能走,你的牺牲不会有任何回报。可他们说我们有我们的位置,如果你没死,你也有你的位置,但你是个例外。人们已按着自己的规律重复他们的生与死,他成为局外人,似在其中,又越距越远。最后他终于离开了人群,走向下一个故事,但他知道这只是一种无尽的重复。存在走向虚无,永远存在等于虚无。I WAS BORN,我们的出生是没有选择的,由此引出两个命题。一、人是被随意扔向荒原的种子,日晒雨淋,种子的唯一使命就是争取尽量顺利地死去。二、不论生命有什么样的状态呈现,他们是无可选择的,我们应该善待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促使他生根发芽。无尽的存在即夸大第一种效果,作者把一种寓言的种子植入我们心中,他激励我们走入另一种的世界,喧嚣与孤寂。福斯卡最后走向孤独,似人类末日的预言。他独自饮下“存在”的酸苦。我们想想多少年后,福斯卡和他的老鼠,依偎在一起,前面是2012时的末日画面。这一刻,他们会拥抱死亡,而负载着的存在记忆有用有些什么呢?

人总是要死的

长久以来,我一直认为真正的人生应该是要活过、爱过然后死去。死亡不是生命的对立面,而是生命的完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曾经有人问我,照你这么说的话,你是不怕死了?我不怕死,我怕还没有活过和爱过忽然死了。我这样回答。可能他觉得我是在玩白马非马的文字游戏,其实不然。虽然说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但也要先走过人生,才有足够的勇气去经历死亡,使生命过程达到圆满。这大概也就是孔子说的“未知生,焉知死”吧。海德格尔也指出,真正的死亡是一种向死而生,所谓的向死而生就是说人首先要认识到自己是一个驱死性的存在,死亡是每个人最终的归宿,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积极地面对人生。  波伏瓦的《人都是要死的》,演员雷吉娜一直在寻找自己存在的证明,在每一个辉煌的时刻她只要想到将与自己将与小虫子一样消逝,一种本质的失败感便油然而生。直到遇到永生的福斯卡,她以为抓住福斯卡永生的记忆就可以获得自己真正存在的证明。而福斯卡因为喝了某种具有魔力的魔药,可以永远年轻,长生不老。几千年来,他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生活,到最后陷入生的泥淖不能自拔,虽然容颜不改,躯体永葆青春,但心已经苍老不堪,他对各种生之折磨已经厌倦,他可以选择各种各样的生活,但就是不能够选择死亡。因此,永生对他来说其实是某种天罚。他所有的感受都是短暂的,他认识的人都死了,他的无数后代们都死了,只有他还活着,和更多的人一起活着。雷吉娜的寻找象征的是人为什么而存在或者说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福斯卡则诠释了存在主义的另一个中心命题,即每个人都是可以自由选择的,但是既然是自己的自由选择就要承担选择带了的后果。抛开存在主义的观点,我倒觉得这部小说就是说生命本身就包含了生和死两个阶段,人的一生不但要享受生之绚丽多彩,也要体验死的宁静安详,这样的人生才算是完整的人生。   如若不然,像福斯卡一样的永生对于我们又有何益呢?只要我们与所爱的人一起好好地活过之后,便可以坦然地走向人生的下一个阶段——死亡。

人都是要死的

  我印象中第一次想到死亡是我躺在棺材中,周围的人正在做着什么?周围人怎么样不知道,但我心中充满了不甘心。为什么我死去了而其他的人还在笑着哭着生活着,这多么让人愤怒,要是永远不死该多好。但是长大了觉得也许相反,如果亲人与认识的人都离去了,那活着真有意思吗?  不知道波伏瓦是怎么想的,不过她写出的这本书倒是与此有一定的联系。雷蒙·福斯卡出生于中世纪的意大利卡尔莫那城邦并成为了君主。他想为人民为意大利为自己的理想成就一番事业。在一次机会下他得到了不死药,于是人生开始了。  他身为君主时,历经战争和平经济发展,然后又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谋士,去过美洲,研究科学,经历爱情、革命。但每次都失败了。似乎任何的努力都是一场空。最终只是一个人孤单地生存下去。  此书的意义是什么?波伏瓦想表达些什么呢?是人类的荒谬无意义,还是相反(毕竟通过一代代人的努力,人类似乎在进步)。谁又能知道,谁又明了。  作品虽短,但包罗万向。即包含了哲学意义,又用几个切面表现了人类历史,还有着政治军事经济科学爱情革命,林林总总,异常丰富。谁又能真正理解呢。  生存还是毁灭,是个问题?

为什么

一直以为别人都是要死的,十来年前看了这本书,才知道我也一样。《人都是要死的》,这个念头现在经常猛然出现,几乎把我吓晕过去。

人都是要死的

我活过,经历过,那些曾经哭过痛过爱过恨过一路走来的人生,便已无悔。最重要的就是现在我存在。对他们,有一个未来,因而,也有一个现在。在流动的河流中间,自北向南,还是自东向西?他在笑,我爱这个时刻,他们也曾哭泣,就因为他们哭过,就因为他们此刻笑著,他们的胜利才是一场真正的胜利,未来对他们也是无可奈何的。他们知道,明天他们又得重新开始坚持,拒绝,战斗。明天,他们又会重新开始的。今天,他们是征服者。他们彼此望著,相互 谈著。他们知道自己既不是小飞虫,也不是 蚂蚁。而是人。重要的是活著,是做征服者。为了实现自己的信念,他们冒着生命的危险,付出生命的代价。他们对此深信不疑,因为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真理。

人都是要死的

谁起的这个书名?!人生还不够糟糕吗,还不够累吗?干嘛这么狠心的告诉我们,人都是要死的!触目惊心!好吧,有空去看看这本书

一切都是一样的

一,你能够做什么这本书的第一个命题是,如果永生,你能够做什么?从开始雄心勃勃地要征服宇宙,到最后那一句“其实你什么也不能为他们做,因为你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福斯卡的疆界从国家世界宇宙转移到了人的内心,究竟是扩张还是收缩?我们不需要活六百年就知道,人心才是最根本,最庞杂,最无法理解无法跨越的东西。大哥曾经问:交流是可能的吗?在某些时刻,某些情形下,总是有可能的。可它不是一种常态。二,扩张与收缩第二个命题是,永生能为你带来什么?是无数种可能么——连浮华的舞蹈演员雷吉娜都知道叫福斯卡不要再讲下去,“故事总是一样的。”是永久的记忆么——福斯卡面对死去的玛丽亚纳也不能说出一句安慰的话,因为他和她一样绝望地明白,无论他多么爱她,这一切的回忆都将被漫长的岁月冲淡,总有一天,他再也想不起她的模样。生命的无限扩张,导致内容的无限收缩,到最后一切都是一样的,生命完全失去了内容和意义。永生是一种天罚。三,孤独天罚并不仅止于此;与完全的失去同时到来的,还有彻底的孤独。交流不是一种常态,然而对于福斯卡,它甚至根本就不存在。他得到的只有惊惧,羡慕,嫉妒,仇恨,以至于偶然的同情。他以为自己有过朋友;但归根结底,卡利埃不懂他,他也不懂得卡利埃。他心甘情愿让卡利埃利用,却不知道卡利埃不想要;等到他想照顾阿尔芒的时候,却又只好无可奈何地让阿尔芒利用自己。到雷吉娜遇见他的时候,他已经懂得,“你们都不会明白。”四,Gift or doom在Silmarillion里,Elros和Elrond这一对人和精灵结合产下的双胞胎可以选择自己的命运,是做永生的精灵,还是会死去的人。Elros选择了做人,成为了Numenor的第一位王,也就是千百年后《指环王》中Gondor国王Aragorn的祖先。(说到这里,Aragorn后来娶了Elrond的女儿Arwen,也就是他的祖祖祖……姑姑,比杨过强了几十倍。不过按照现代婚姻法,确实他们也不是“三代之内的血亲”,在遗传学上没有任何不妥之处。)那时候我不懂精灵们为什么说mortality is the gift, not the doom,不懂Elros为什么会选择做人,不懂精灵们为什么会离开中土,不懂为什么最后繁衍生息下来的是人。现在我懂了。那种孤独,厌倦,无可奈何,是春秋秦汉年代所不能理解的事,等到开元盛世的繁华散去,才会发现它已经无所不在。死是最简单的事情,活下去却需要勇气,信心和不可能有的希望。 一切都是一样的。Mortality is the gift of God.

人都是要死的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在大学里第一次踏进图书馆。当时快放国庆假期,怕自己闲得无聊,在图书馆三楼拐弯的角落里,发现了这本书。首先被吸引的是书名,连翻都没翻就借阅了。虽然已经不记得具体的情节了,但它对我自己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让我觉得结果不重要,因为每个人最后的结果都是死亡。那就在自己还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在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做些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从此坦然地活着,平静地快乐着。。。

未知死,焉知生

有时自由意志让人发笑。你可以选择。你可以选择跳楼死,可以选择烧炭死,可以选择犯罪死,可以选择剖腹死,你甚至可以选择生癌死。但你不可以选择不死。在不可选择里选择,是不是一种选择?是不是一种自由?人生是一列快速驶向死亡的列车,在到达终点之前,你可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可以奏高山流水曲,可以泪湿青衫,可以喟然长叹,可以快意恩仇,但你不可以阻止列车走向终点,你不可以阻止列车在到达终点的一刹,你和你的舞蹈歌唱将被抛出窗外,消逝于荒漠之中。在列车到达终点的一刻,我们也许发现,死亡与消失在前,彼时的存在与构建,都是一种虚无。于是死亡成了一种让人惊恐的事实:我就此死去,那此生的所作所为是否会随之消失?我是否做过一件有意义的事?什么才是有意义的事?人生苦短,我们来不及追问生之意义。那么如果不死,如果可以永生,一切会不会有那么一点不同?福斯卡说:不,永生是一种天罚。他向雷吉娜讲述远古的故事,城邦、森林、部落、国王……他讲他爱过的城市和国家,男人和女人,每一个故事都饱含血泪,都有生铁的味道和杀戮的声音,有辗转反侧,有柳暗花明。可是雷吉娜捂住了耳朵:“故事总是一样的。”总是一样的。他不死,他可以去任何地方,做任何事情,可以肆意地爱与恨。他从死亡中解脱了出来,“自由”了——可去再多的地方,做再多的事,结果都是一样的,你所深爱与你所痛恨的终究都会在漫长的岁月中被淡忘。永生之广阔,使伟大不再伟大,刻骨铭心不再刻骨铭心:“在这个我寸步难离的世界上,痛苦并不比幸福重要,憎恨也与爱情同样无聊。爱憎苦乐都同样得不到结果”。天地生老病死,根本无所谓“意义”。如此,人为什么要活着?我们为何还要追求?我们的追求及为此作出的牺牲到底有什么意义?福斯卡不断追问却依然追问无果。“这需要很多力量,很多傲气,或者很多爱,才能相信人的行动是有价值的,相信生命胜过死亡。”永生成为一个走不出的牢笼,福斯卡并不因此得到自由,相反,他什么也不想要了,他没有自由,亦失去了人所以为人的意义。生之意义是不可以追问的,因为穷追到底,生命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我们懵懵懂懂地被抛进生命的车厢,在意义之先,我们已经存在。但生命又绝非虚无。生之意义恰恰在于死,死亡让我们的每一个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意义非凡。昆德拉慨叹“生命只有一次,等于没有”,然而正是这不可重来的“仅此一次”,让我们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挽歌,让我们对不可预测的未来充满好奇,让我们汲汲争取与建造,并在这个过程中辗转反侧与欣喜若狂。正是因为死亡的紧迫感与生命“只此一次”的转瞬即逝,成就了每个个体的“史诗”,成就了我们所以存在的意义。“在他们眼中,有价值的东西永远不是他们得到的东西,而是他们所做的东西。假若他们不能创造,他们就要毁灭,而且不管怎么样,他们要拒绝存在的一切,否则他们就不成其为人了。”因为有死亡,所以我们可以在此生自己创造意义,并在这种创造中获得自由。“……没有过去,没有未来,没有现在。我什么都不要,我什么都不是。我往天涯走一步,天涯往后退一步。”永生不啻牢笼,生与死的相依以及我们身处其中的行动,才是意义与自由的所在。

幸好人都是要死的

1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名字,永远和萨特并列而生死相依,与存在主义合流而不分你我。对于一个痴迷存在的人,你很难描述永生的概念对他们有多么迷人。有时候,在死亡与活着纠缠痛苦的瞬息,永生就仿佛是他们所有终极命题的答案,然而这个答案如同《银河系漫游指南》里的“42”一样,脱离思辨,脱离逻辑,从而脱离现实,成为斜晖而下的幻影。永生,是人类长久以来不懈的追求,是强烈的自我意识的喷发,是深沉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延续,是毅然决然的生命力的不受限制,是人类企图摆脱命运钳制的乌托邦幻想。挽留暂时,延迟时间,拒绝结束。永生的最初动机,一是对于现状的最大的满足,祈求时间的永久停留,比如那些吃着仙丹灵药,与道士讨论羽化升仙的古代君王;二是对于现状的最不满足,从而为自己祈求最多的时间,完成那些看似遥远的自我期许。总之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渴望永生的人,至少对生命充满热情,充满渴望。永生的存在往往是神,只存在于遥远而飘渺的神话传说和宗教故事里。普通人难以介入永生,哪怕连一时刻的幻想都显得大逆不道。在文学这一可以假定普通人获得永生的范畴中,为数最多的毫无疑问是吸血鬼小说。吸血鬼这一传统形象被赋予了邪恶而残暴,黑暗与光明,兽性和嗜血等元素的同时,也被赐予了让人趋之若鹜的宝贵特质;那就是永生。吸血鬼传说的设定遵循的是等价交换的负罪逻辑,永生被认为是一种对于普通人来说违反天道人伦的恩赐,因此人必须付出自己的善良和人性,抛却自己在人类社会的所有身份和感情作为交换。哪怕在初拥之后的吸血鬼再具备人的心智,他都不得不以谋杀为生,以自己犯下的罪孽和良心的亏欠去补偿永生的赏赐,从而维护这整个世界的天道平衡。然而当波伏娃想通过“永生”这一概念描绘自己的存在主义思想,所以动笔写作《人都是要死的》的时候,她却没有选择吸血鬼题材。主人公福斯科,是意大利卡莫纳城邦的城主,只是喝了一瓶长生不死药,没有付出任何实际的代价就轻易的获得了永生。波伏娃这样的安排,在有关“永生”的文学作品中独树一帜;我们第一次看到,一部严肃的作品里能够直接跨越所有实际限制,直接完成对于永生的假定和推演。那么实际上,波伏娃在取消掉所有产生“永生”这一状态的先行条件的干扰,是为了彻底而纯粹的讨论永生,也就是要假定一个环境和一个人物,专心去表现他是如何以不变的状态面对这变化的世界的。剖去所有的情感束缚和爱恨情仇,《人都是要死的》关注的仅仅是一个存在的故事,一个永久的存在面对不断前进,不断更新的时间的故事。2福斯科渴望永生的原因,恰恰就是极大的不满足。他的城邦四分五裂,危机四伏;周围虎狼环饲,随时都有可能有亡国之祸。福斯科觉得继续留在城邦之内毫无前途,蹉跎光阴,从而他前往神圣罗马帝国,去追求世界统一,不朽帝国的政治理想。然而这个最初的决定,就带有浓厚的讽刺意味:当一个人拥有了永恒的时间的时候,他居然也看不到治理好自己家乡城邦的可能性。而事实证明福斯科是对的;哪怕他把自己无限的时间投入到强盛城邦的工作上去,也会是一事无成。这个看似思虑良久的决定,实际上为福斯科后来的失败做出了精妙的预言。哪怕一个人具备了永恒的时间,也并不代表他的事业能够完成。理论上,无限的投入必然能达到理想的结果,然而这样的预想却忽视了永生这一状态的内在矛盾。我们之前所说的有关永生的矛盾都是对外的,所谓天道人伦,一是相对于其他个人的不公平,二也是对于自然规律的公开侵犯和蔑视。然而有一种内在的矛盾,往往被渴望永生的人忽视,或许他们以为可以轻易克服。那就是,肉体有死亡的期限,而灵魂也绝非永恒不灭。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看了太多生命的长度不能包容一个人精神和灵魂的例子,而在潜意识里就认为灵魂和精神的渴望永无止境,而我们却没有意识到,总有一刻我们的精神会开始颓唐,意志会逐渐被消磨殆尽,我们开始心灰意冷,开始无法忍受。时间对福斯科来说是无限制的,但是耐心和坚持却是有限的。因此,福斯科放弃了城邦,接着也放弃了神圣罗马帝国,放弃了世界统一的理想。这一切都在情理之中,只是因为你的肉体获得了永生,但你的灵魂依旧保有寿命。福斯科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勘探世界,走遍全球,远行历险,阅尽人世。然而在这条路上,他也很快厌倦。他的生命是无限的,这个世界却是有限的,世界各地固然浩繁庞大,但人类的共通性让他无所适从。他被扔到了一个进退两难的位置上:他不属于只能享受有限的芸芸众生,但他也不是心想事成无所不能的神灵。他只是一个普通人,背负着永生,无限制的等待和体验为人的痛苦。波伏娃在作品里写道,“他闭上眼睛,像是绝望地追忆某件往事。他说:‘这需要很多力量,很多傲气,或者很多爱,才相信人的行动是有价值的,相信生命胜于死亡。’”曾经激励他获得永生的力量,就是他对于生命的渴望,对于生命的期待,为人的骄傲和情感的支撑,换句话说,就是对于生活充满希望。然而当肉体永恒不灭,灵魂和精神开始死亡的时候,永生逐渐从恩赐开始转变为一种天罚;福斯科不是行尸走肉,但却比行尸走肉更加痛苦——行尸走肉对于任何痛苦都能做到麻木不仁,然而福斯科已经根本没有反击生活的力量,却又不得不将这些痛苦全盘承担下来。这个问题终于被提出来:永生,这么多人毕生追求的梦想,真的好吗?3福斯科的思想转变,是一个超越自我的艰难的意识走向。前文说过,任何一个追求永生的人,要么是为了将自己目前的成功永久定格,要么是为了确保自己终将成功。在这两条的引诱之下,人类可以再所不惜。我们在其中可以看到的是最为浓烈的自我,是最为霸道乃至于强横的自我表达,是近乎于无理的彻底排他。看着那些本该和他一起死去的同代人,一个个先他而去,恐怕就是永生为人类带来的唯一满足。值得注意的是,永生是必须要遮掩的一种非正常的临界状态。福斯科只要介入人类社会,就必须以一个虚假的临时身份去立足,哪怕他将这样的身份使用了几十年,那也不过是一个人类的寿命周期。他的永生实际上也就是被人类的传统和习俗这样的意识形态所控制住了,他不得不通过更改身份这样的欺骗手段去迎合整体的正常形态。从这角度来说,福斯科的永生,只是带着记忆的一种无限的生命轮回,而因为带着过往记忆,因为灵魂的干枯和老死,哪怕有再多的生命轮回,依然显得毫无意义。到此为止,永生的诱惑当初承诺给人的所有美好描绘,都在现实的洪流中毁于一旦。你会觉得你身处一个平行世界组成的迷宫,你永远可能都走不出迷宫,此时那种恐惧和痛苦绝不是“永恒”能够承担的,你对于“结束”的惧怕完全让位于对于迷宫本身的恐惧,一如在经历了几百年时光的福斯科,是有多么渴望死亡。渴望死亡并不被常人理解,也只有永恒不朽的福斯科能够解释。天道人伦都规定了人有相应的寿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生的最终目的就是死亡,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向死而生”。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层督促和命运,再加上人类对于生活的热情和渴望,人类才可能保持急切和饥渴感,才得以拥有进步的理由;正是因为有时间的限制,才促使人们具备信念,敢于坚持;正是因为死亡,我们才能分辨出我们存在或不存在,意识到我们的独一无二。从自我利益出发,福斯科完成的,是对于自我意识的超越。完成一件事情绝不能完全倚靠一个人的力量。哪怕是永生的魔力,也不能改变某些偶然事件的后果。甚至于说,恰恰是因为人类的不断更新,繁衍与生成,才构成了现在进步的人类社会,而永生者的依旧是渺小的,他的灵魂和思维依然停留在他来的地方,而那是已经遥远的过往时光。然而这一切对于福斯科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他终于用几百年的时光懂得了人类,但是他依旧将继续接受严酷的天罚。永恒变成了虐待和折磨,而且还将如地狱一般继续下去,永不止息。波伏娃根本不同情他,根本不在乎她描绘的这个人物。他是一个连作者都不爱的小说主人公,作者在借他之口表达完毕之后,就弃若敝履。4幸好我们是都要死的,我们也注定不会永生。永生是荒谬的概念,也必将沉溺痛苦。我们会存在,我们也会不存在。因而我们需要记住脚下的那一抹阴影,需要把握我们存在的时光。因为我们存在,这就是生命的本质。无论如何,毕竟我们终将沉寂,毕竟终将死去。那为何不趁着活着,去爱,去奋斗,去摆脱平庸。不同的人阅读不同的书籍,总是会看法不一。但在我这里,《人都是要死的》意味着幸运,意味着天佑,意味着赞歌。没有死亡,那么没有对比的生命,也终将毫无意义。

不死的幸福

最近读了一本波伏娃的小说《人都是要死的》,里面的主角福斯卡是一位永生长寿之人。要经历怎样的罪恶才能陷入永生之劫,能死是幸福的。在永生的眼睛里,现世经历的一切的意义何在。还好我们都是要死的,不必去经历这样的劫难,于是每一天都有了意义。这本书是存在主义的艺术的注脚。这是时间的拉长。看《三体》也有这样的震撼,那是时间与空间都无限的时候,你的苦恼烦闷,甚至于与邻国的战争都只是沧海一粟,毫不起眼。人心,人心才是最根本,最庞杂,最无法理解无法跨越的东西。也不必去庞大整个世界,你所站立的地方,所经历的时间才是环绕你周围的时空。扎克伯格的情怀我等只能望其项背,做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好了。

存在主义并不是那么难懂

即使只作为一个故事,这本书都是很好看的.相对于死亡来讲,更为可怕的是永生,永生代表永恒不灭的痛苦.这种痛苦远不是生命本就短暂的人类所能承受的.可以肯定地说,人类文明之进步,正是由于自身生命的短暂,现在的我们是无法接受永生的,那会让人疯狂


 人都是要死的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