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梦楼随笔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5-01
ISBN:9787806619308
作者:张中晓
页数:156页

作者简介

一位富有才华的年轻人,在甘生命最后十年中写下的大量读书笔记。苦难,已不能用来形容他最后的人生路程,但这些用血泪凝成的思想结晶却使他短暂的人生成为一个悲壮的故事。
如果没有那些写在发黄的、陈旧的纸张上的文字,如果那些文字没有那份激动人心的力量,那么,死去已三四十年的张中晓也许就不会在今天被重提。然而,他终于没有被忘记。这不是因为他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二十多岁就写下了不少

书籍目录


无梦楼文史杂抄
拾荒集
狭路集
青春祭
——记张中晓与胡风
《无梦楼随笔》的诞生
张中晓和他的《无梦楼随笔》


 无梦楼随笔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6条)

  •     果没有那些写在发黄的、陈旧的纸张上的文字,如果那些文字没有那份激动人心的力量,那么,死去已三四十年的张中晓也许就不会在今天被重提。然而,他终于没有被忘记。这不是因为他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二十多岁就写下了不少有影响的文章而显示出他的才华,也不是因为他在一九五五年以后因胡风冤案的牵连而遭受了极其不幸的经历,而是因为他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中,在经历磨难艰苦备尝的逆境中,始终怀着一颗在知识中寻求力量的赤子之心,一笔一笔写下血泪凝成的思想结晶。
  •     读无梦楼随笔的时候,我总是在想张中晓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尽管看到了他的照片,也有许多对他的描述,但我总愿意用想象补全这个年轻人的性格,渴望和生活。那些随笔中的确有才华,却很难说有多么深刻。促使我一遍遍翻阅它的是一种可能性的探求。一个普通人究竟可以在失落的生活中对它做怎样的反叛。出人意料的是,看不到挣扎,矛盾和黑暗,只有陈述和娓娓道来。
  •     准确地说,这本书是张中晓的遗稿,他在当时的苦难中,极度贫困和肺病中,所写下的一系列札记。他就如帕斯卡尔说的,是一支会思想的芦苇。人的肉体很容易为外力所摧毁,人的尊严在于人的思想。晚上偶尔在书店找到这本书,毫不犹豫买了一本,以前大学时在图书馆看过,还曾摘录了一些。张无疑是个有思想的人,坚持独立的思想,思想敏锐,思考深遂,在当时的环境中依然坚持沉静的思考[然其情甚为沉痛!]扉页上他的照片,身颀长,面白,似书生。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悲凉的感觉
  •     看了后面几篇,对张中晓及胡风运动略有了解。前面的随感,看了深奥,没有进入,希望以后再看能进入。
  •     草蛇灰线,云龙鳞爪,可惜了。换想如果我处在他那种情形下,决计是做不到这样的
  •     太喜欢这文风
  •     闪光的思想碎片,与微博体相像
  •     悲剧时代的苦闷心灵,有作为反抗者符号的积极意义。不过从随笔的内容来说,一个没有受到正规思想训练的人,才华是敏感而散漫,杂乱而无序的。他无法做到思想的曲折展开,只能任由思想在原地打转。
  •     Every man's death diminishes me, for I am involved in mankind.
  •     读无梦楼总能引发各种随想,诚然那些思想在如今纷呈的学术世界里并不算了不起,但了不起的思想家如何不是从这些粗浅的内容想开去的呢?利用这些笔记,反复提炼修改,未尝不能有所得。人类动物园有谓压力下的创造力,倘若张在今天,未必有如此思想。历史不容假设,就算他可以活到今天,也未必能做出了不起的作为。但是彼时彼地,原本永恒的思想被用来固定一段历史,科学变成了历史,这也是人生死活的无奈。此书整理略有些疏漏,须订正。
  •     在一个被规定集体做梦的年代,选择了无梦。长歌之叹胜于哀哭。
  •     太过年轻的生命,太过深沉的笔触,太过慨叹的人生
  •     孤独而独立的灵魂的呐喊
  •     一个人孤独困境中的自言自语,这样的日记独白如何打分?谁有资格对别人的日记评分呢?
  •     读书笔记里是辩证,现实中是情绪无法自控。这大概是多数的通病。
  •     读这本书需要静得下心来,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敏锐的灵感
  •     如果你是我的朋友,我才告诉你他的故事……
  •     就像是筆記中寫的,瞭解一個人就像讀一本書,而讀這本書就像是隔層紗看到他的靈魂……摘抄筆記或者批判的判斷是個人當下思想的簡潔卻明晰的反應,一個人所被觸動的必將能映射到其心中的某些地方。這些筆記更使他的人生成為一個悲壯的故事……
  •     太纯粹了,慧极必伤
  •     潸然泪下,不是为了那个毛骨悚然的环境让我身临其境,而是为了在绝顶苦难下绝顶孤独的绝顶信念.
  •     張中曉還是繼承五四傳統
  •     读的是网上下载的批注版,不知道是谁批注的,不过批注也很不错。随笔精炼到位,值得细细思考。才华两个字用在他身上绝对值当。
  •     感慨
  •     待我赚到第一桶金马上买一本。其中的深刻简直值得背诵。
  •     一九六三年夏,张中晓整理完三册读书笔记,在序言中感叹再三:“长年幽居,不接世事,贫困之乡,可读之书极少。耳目既绝,灵明日锢,心如废井,冗蔓无似。偶作思索,有宛如走羊肠小道至感。”少时戏拟墓志铭:会稽人张中晓,认真活过、读过、写过、爱过、恨过,在还很不愿死时,死了。
  •     这种书还是适合在深牢大狱里看
  •     宗教、艺术、道德、社会......作者有他自己的思考
  •     颇有洞见之处。文史杂抄部分若能注明出处更好
  •     寂寞的远行人。
  •     长大了再看就没小时候那么惊艳了。大概就是文革时期的“仅自己可见豆瓣日记全集”。
  •     配着下午茶
  •     永远也忘不了近20年前读到王元化为此书写的序言
  •     简短的话,那个时代的话语。
  •     “感动……”
  •     一代被埋没的人才,让人无尽唏嘘。我果然不适合读哲学方面的书
  •     使命情怀感煽吧。
  •     “如果没有那些写在发黄的、陈旧的纸张上的文字,如果那些文字没有那份激动人心的力量,那么,死去快三十年的张中晓也许就不会在今天被重提。”这本书的价值已经超过了文字内容本身,杜鹃啼血式的笔记有些震撼人心的力量。
  •     强烈推荐,是一个真正有思想的青年
  •     有人把张中晓比作尼采,不是没有道理的。
  •     胡风运动的陪葬。
  •     不知道是同情还是感染,或是感动,震惊,虽然都是些只言片语,对书本的摘录或批注,我不知道好不好,但它的存在就足以得到人们的认同。
  •     07年这本书没有卖,读的阿牛自己抄在读书笔记上的,真佩服他的精神,没有书的时候自己抄。
  •     读中学时第次一读到时直击我的内心,年少时不明所以然,却再也无法忘怀……
  •     夭折的天才。
  •     到底看了多少啊…
  •     思考的力量,是震撼人心的力量。我们都应该在不断思考和反思中度过这丰厚的余生。
  •     震撼之作。张中晓以病痛缠身,在一个闭塞愚昧充塞的荒诞国度中做着最徒劳的抗争。如果没有类似他的独语这样微弱的烛光的存在,那个时代该是多么绝望
  •     略有创获,精神更让人感动
  •     伟大!
  •     嬉笑之怒甚于裂眦,长歌之哀过于恸哭。
  •     这本书让少年时的自己为之震撼
  •     十七年文学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