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书评

出版社:三民
出版日期:1998-7-1
ISBN:9789571427607
作者:鹽野七生
页数:241页

有些国家的兴盛是必然的

人,至少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对与自己无关的、起冲突的双方,总是倾向于同情弱者。我自己是一个普通人,所以我也有这个倾向。我第一次从文字中见到古罗马,来自于一个对伟大的数学家的生平介绍。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在叙拉古以一己之力对抗强大的古罗马军队,并在城破之日,被古罗马士兵杀害。从此,我的心中便一直觉得古罗马是一个野蛮但是军力力量强大的国家,但是一点儿也说不上伟大。然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本书开始渐渐地扭转我内心中由来已久的那些看法。我认识到,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在竞争中强大、兴盛起来,一定有其伟大的地方。这一点,古罗马人应该是做得相当好了。他们同化战败者,开放的宗教思考模式,用法律来约束人民。凭借上述三点,你就会发现连当今许多国家都没能做到,而古罗马在2000多年就已在坚决地贯彻这些想法了。可见,有些国家的兴盛是必然的,即使有偶然,也是必然中的偶然。

为什么是罗马而不是希腊

为什么是不是希腊众所周知,罗马帝国是一个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将地中海变成“内湖”的世界性大帝国。其实,在罗马崛起之前,地中海区域有一个民族已经非常活跃,他的足迹遍布地中海沿岸,这就是希腊。在先天优势下,为什么希腊没有成为世界性帝国呢?在解答为什么罗马成为世界帝国之前,先回答一下为什么希腊没有成为世界帝国。要成为世界性的帝国,需要在政体、经济、文化、宗教和军事方面具备相应的条件,下面依次分析希腊没有成为世界帝国的原因。1、政治希腊是一个通商民族,希腊人的足迹遍布地中海沿岸,到处都是希腊人建立的殖民地,远至现在的法国马赛地区,西班牙葡萄牙地区,都有希腊人的殖民地,这些殖民地都通用希腊语,敬奉相同的神祗,彼此之间经济贸易往来紧密,都属于泛希腊文化圈的成员,照道理很容易组成一个强大的帝国,但是实际情况是各个殖民地都是各自为政,互不统属,就连殖民地与母国之间的关系也不是隶属关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a、缺乏强有力核心在历史上,与希腊情况相似的是统一前的德国。德国在统一前,境内大大小小的公国高达三百余个,各自为政,壁垒林立,交通不畅,根据资料记载,一艘装载65石粮食的船要从德累斯顿经过易北河运达汉堡,途中要缴纳35次关税,交税总额相当于62石粮食,可见郡国之多和税收之重,但是德国以普鲁士为核心,在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下,组成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类比古希腊,整个希腊地区缺乏一个像普鲁士一样的强有力核心。希腊地区有两个巨头长期争斗,这就是雅典和斯巴达,这两个希腊实力最强的城邦谁也征服不了谁,各自联合所属联盟的城邦,分别组成提洛同盟(雅典)和伯罗奔尼撒联盟(斯巴达),长期争斗,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伯罗奔尼撒战争,虽然战争的最终结果是斯巴达战胜雅典成为希腊的霸主,但是他的霸主地位也很快没落下去,被新兴的势力取代,因为整个希腊在雅典和斯巴达的内斗过程中实力消耗殆尽,不仅不能组成联合统一的大帝国,甚至连自身的安全都不能保障。整个希腊地区只有在波斯入侵战争中才短时间内联合起来,一致抗敌,其余时间都是陷入漫长的内斗之中。为什么希腊经过长时间战争也没有建立起来一个统一的帝国,反而是双方都在战争中消耗殆尽?这是由希腊城邦的政体决定的。b、控制力有限的政体希腊城邦有两个典型代表:雅典和斯巴达,分别代表了商业国家和农业国家,其他城邦都是这两个城邦的同盟国或仆从国,政体也都一致。整个希腊的政体是直接民主,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直接参与国家的管理。斯巴达虽然是农奴制国家,但是政权掌握在统治阶级,即斯巴达公民手中,虽然形式上有两个国王实行双头统治,但是国王的职责是战时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并不全权负责政事,与东方国家的国王权力不能同日而语,最高权力掌握在公民大会手中,雅典也是如此。以雅典为例,雅典的公民全体人数在几万左右,能够参与国家政治的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总数在六千左右,关于国家的大小事宜,包括执政官的任免、军事外交等重大事宜都是由公民大会直接投票决定。这种直接民主体制就是西方民主和选举制度的发源地。直接民主可以避免人民遭到独裁者的凌虐,但是缺点是效率低下,容易陷入无休止的争论中,而且人数众多时就很难达成意见一致。因此,在城邦国家中,拥有公民权利的人数不能太多,否则公民大会就不能达成有效决议,所以城邦国家对于公民权的授予有非常严格的限制,以雅典为例,只有父母均为雅典公民,其子女才能获得公民权,而且公民必须是有产阶级,必须能够承担装备一个重装步兵的全部费用,因为公民是兵役的主要来源,军费开支是士兵自负的。相应的,公民既然是国家的统治阶级,享有各种福利配给,包括战利品分享等,可以让公民不用工作也能养活自己和家人,这才有苏格拉底整天无所事事,专门在街上与人辩论。从上面可以看出,古希腊的直接民主是针对公民群体的,而不是面向普罗大众的,整个社会中除了公民阶级,还有平民阶级、奴隶阶级,与现代社会的民主制度和普选制度有显著差异,本质上也是一个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政体,只不过这个“少数人”的数量高达数千而已。正是由于公民权的众多好处,使得希腊不能实行败者同化政策,战败者只能沦为战胜方的奴隶,所以战争中会拼死抵抗,同时由于军队的主体重装步兵主要由公民构成,在数量上也有限制,交战双方不会出现力量相差悬殊的情况,所以战争的结果不会出现歼灭战,而以击溃战居多,像荷马史诗里描述的特洛伊战争,由于事关一个城邦的生死存亡,所以即使整个希腊联合起来作战也打了十年之久,而且最终是以木马计侥幸获胜,可见当时希腊内部各城邦之间的战争形态,几乎不可能出现一个城邦吞并另一个城邦的现象。这个也说明了为什么城邦国家的规模仅限于城市和周围数十公里范围的乡村地区,超过这个范围就不能实行有效控制了,这个是由直接民主的政体和当时的技术条件所限制。2、经济古希腊的殖民地与大航海时代西欧各国的殖民地不同,首先他不是一个国家行为,并不是一个官方主导的殖民行为,其次,殖民地对母国很少有经济回馈,产生的收益也不会直接输送回母国,这与英法荷兰等国的殖民地不同。(殖民活动的出现,是因为人口增加,国内无法负荷过多的人口所致。)古希腊的各个殖民地建设,主要是由于国内生存压力大,人口膨胀导致的。很多人在国内不能得到公民资格,或者谋生困难,转而向殖民地谋求发展,因此投资人和殖民人口大多以定居的形式留在殖民地,从这个角度来看,是母国输出资本给殖民地。殖民地在发展起来后,也参照母国的政治模式建立自己的国家,如西西里岛上的叙拉古是科林斯的殖民地,塔兰托是斯巴达的殖民地,但是这些殖民地跟母国基本没有关系,只是由母国的移民建立,在政治军事经济方面都是独立的国家,所以殖民地的扩展只是城邦国家的复制,并没有增强希腊世界的实力,反而使建立一个统一的帝国难度更大。3、军事由于军队人数受到公民总数的限制,希腊城邦的军队规模都不大,以武力著称的斯巴达,其军队总人数在一万人左右,而且为了保持对国内奴隶阶级的镇压控制,每次作战需要留相当人数的军队在家,因而每次作战军队的数量大致在六千人左右。即使整个军队都是精兵,也只能进行击溃战,很难进行歼灭战。即使是亚历山大这样千古第一的武将,以及当时无人能敌的马其顿重装步兵军团,也没有完成希腊的统一,自此以后就更没有谁有能力完成统一任务了。综上可以看出,即使希腊的文明程度和发展程度比罗马要高,但是却不能像罗马一样建立世界性的大帝国。为什么是罗马分析了希腊不能成为世界帝国的原因,下面说下罗马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帝国,原因跟希腊正好相反。罗马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帝国,这个在它的基因里已经注定了。首先从罗马建国的历史说起。根据罗马人的传说,罗马人的祖先是爱神阿佛洛狄忒的后代,是在特洛伊战争中逃出来的帕里斯王子的后代,虽然来源不可考,但是说明罗马人也是希腊人的移民,而不是土著或者蛮族后裔。罗马的建国者是罗慕路斯兄弟,就是传说中被母狼哺育长大的孩子,他们联合当地的游牧部落,建立了罗马国。罗马开国国王罗慕路斯的创举是建立国王-元老院-公民大会三权分立的制度。国王是国家最高权力者,负责宗教祭典、军事和政治,国王不是世袭,而是由公民大会投票产生;元老院一开始只有一百个席位,主要成员是建国时的各个部族长老,相当于贵族阶层,他们的工作是给国王建言,成员不需要经过公民大会选举,属于终身制,但也不是继承制,要成为元老院议员,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公民大会由罗马公民组成,职责是选举国王及政府官员,但没有决策和立法的权力,却拥有否决权,可以审查国王接受元老院建言后所拟定的政策,而且战争与媾和也需要经过公民大会投票通过才能生效。所以罗马建国的基础就是法律,三大权力结构都需要遵守法律才能正常运行,罗马是一个完全的法治国家。罗慕路斯的另一项成就,就是创立了罗马的败者同化政策。所谓败者同化政策,就是罗马给战败者提供与本国国民同等的待遇,接纳战败国的贵族成为罗马元老院议员,战败民族成为罗马公民,在待遇上和本国国民没有任何区别,在王政时代,有好几个国王就是出身于那些被罗马战败的民族,由此可见罗马的开放性,正是这个原因,才使得罗马这个新兴国家在于周围国家的战争中能够越战越强,否则在强者林立的意大利中部,罗马根本不可能崛起。这个政策就是罗马能够成为世界帝国的重要基因。虽然这项政策市罗马人伟大的创举,但实际上也有现实方面的考量。由于罗马的力量过于弱小,不能完全吞并对方,只有开放公民权和元老院职位,将对方完全接纳为自己人。在这个阶段罗马公民权除了政治上能够拥有选举权外,其余方面并无优势,这也是罗马能够大方的向对方赠与公民权的原因吧~按照当时的规定,除了奴隶阶级以外,任何人只需要在罗马居住一段时间,就能够拥有罗马公民权,这在当时是近乎于白送的权利,到了罗马共和时代,公民权具有免交赋税和享有司法公正等诸多权利,已经成为罗马笼络异族的重要手段,也是维持国内各阶层稳定的重要手段。由于建国初期罗马的败者同化政策,使其领土和人民迅速扩张,为成为世界大国奠定了基础。2、经济提到罗马,很自然就联想到那句著名的谚语:条条大道通罗马。罗马大道就是罗马帝国的动脉,保障了整个国家的健康发展。罗马人有一个习惯,在征服一个地方之后,首先要做的不是建造纪念碑或者豪华宫殿,而是铺路。罗马军队之所以能够横扫地中海,所向无敌,依赖的就是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靠着源源不断的供给和后勤保障,罗马军队像推土机一样铲平了一个个敌国。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保障体系的关键就在于道路运输,所以罗马在征服一个地区之后,首先做的就是修路,保证在发生叛乱时军队能够以最快速度到达出事区域。罗马大道的施工规格相当高,都是用石头铺成,有完善的导水排水系统,而且方便维护,所以不仅方便军队快速移动,在平时也供商旅使用。罗马大道的建成不仅具有军事作用,更重要的是促进了被占领地区的经济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也就降低了叛乱的可能性。提到经济,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税收。罗马的税收在整个历史中都属于较轻的,在后续篇幅中会专门提到罗马税收组成和相关制度。罗马公民是无需缴税的,因为他们通过服兵役代替缴税,因此兵役也被称为“血税”。需要缴税的是行省民,他们缴纳的行省税率也不高,占总收入的10%左右。而罗马的同盟国也无需上交贡税,他们的义务就是在遇到战争时为罗马提供援军,并负担援军的军费开销,其余都归地方自治。罗马制定低税率政策也是出于现实的考量,如果税率过高则容易引起属民反叛,镇压反叛的成本足以抵消高税率带来的好处,而且还会引入不稳定因素,因为谁也不能保证一定百战百胜。相比之下,罗马采取了非常明智的政策,虽然税率只有10%,但是处于罗马保护下的地区免除了战争的威胁,可以全力投入经济建设中,而且由罗马军队修建的罗马大道也为经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处于罗马和平之下的各个地区的经济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整个蛋糕做大了,即使税收只有10%,但也足够维持国家正常运作,不得不赞叹罗马人的政治智慧!此外,低税率能维持国家正常运行的原因,也在于罗马的国家支出只有军费开支和行政人员薪资等少数几项,而占大头的公共工程支出,如道路建设、社会福利开支、大型公共工程,如斗兽场、剧场、浴场的修建维护,这些支出都不是由国家财政负担,而是由地方富豪和贵族承担,这不是强迫,而是自愿的,因为罗马人的习俗就是把公共工程捐赠看作是一种家族荣誉,拉丁民族把荣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因此许多举世闻名的工程,如庞培剧场、阿庇亚大道、图拉真广场等等,都是由个人捐赠的,这也是罗马国家开支少的主要原因。至于军费开支,在共和时代和帝国时代初期,军队的规模都是严格控制的,能够保证财政收支平衡,到了后期军人皇帝上台,军队的扩张才变得不可抑制,军费开支拖垮了国家财政,这也是罗马帝国最终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详情容后再叙。3、军事军事方面罗马与希腊差别不大,由于马镫还没有发明,骑兵在军队中只是起到侦察和远距离射击的作用,不能用作主力冲锋陷阵,军队的主力还是重装步兵,成员主要由罗马公民构成。其余的轻装步兵、弓兵等由平民或者同盟国提供的辅助兵构成。罗马军队的一个创举就是百人队,百人队是军队的核心,人数在80人左右,是作战的最小单位。百人队长是军官的中坚力量,许多著名的将军都是从百人队长开始成长起来的。在作战方面,罗马军队擅长的不是出奇制胜的战术,而是强大的后勤保障和营地建设,军队的行军路线,露营规格等方面都是有严格标准的,使得罗马军队能够在作战中立于不败之地,然后伺机取胜,非常符合孙子兵法中所说的“先为不可胜,再为可胜”的道理。而且在军队中存在大量机会使得普通士兵也能成为将军,晋升是靠实力而不是关系,这吸引了大批人才加入军队,提高了军队的整体素质。而且罗马对战败的将军及部属也非常宽容,不会因为作战失利而处死,在他们的观念里,战败本身就是对将领的惩罚,所以要给予败军之将一个洗刷耻辱的机会,让他们在战场上重新获得荣誉。这样使得将领在战场上能够无所顾忌的发挥才能,不用担心战败后的处理问题,反而容易取得战果。而且当时具有军团指挥权的是具有执政官或前执政官资格的人,在元老院中具有上述资格的议员人数众多,这使得罗马军队不用担心人才的梯队培养问题,才能在数百年时间内一直保持常胜军队的荣誉,而不是像东方的君主国家一样,由于某一位天才武将的去世而导致整个军队战斗力急剧下降,军力不振。这也是罗马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战胜天才武将汉尼拔的重要原因。4、宗教罗马的国教是多神教,信奉天神宙斯、雅典娜和太阳神阿波罗等诸神,与希腊的诸神同源,虽然名称有所不同。信奉多神教的罗马对其他民族的宗教诸神也都报以相当宽容的态度,甚至接纳对方民族的守护神进奉神殿,共同奉养,由此可见罗马的开放程度。由于宗教上的认同,也使得罗马的败者同化政策能够执行的更加彻底,从战败方来看,加入罗马并没有什么损失,连宗教信仰和贵族地位统统予以保留,甚至获得了罗马公民权,与罗马本国人民无异,这也是罗马很少出现地方反叛的原因。以上大致就是我认为罗马成为世界帝国的原因,后续将对本文进行完善补充。

罗马王政时代与共和政权的下的500年

书目推荐: 1. 李维斯--罗马公民 《罗马史》2. 波利比维斯--希腊人 《历史》3. 普鲁塔克--希腊人 《列传》4. 戴奥尼索斯--希腊人 《古罗马史》罗马自公元前753年4月21日建国以来 至 公元前270年统一意大利半岛。五百年间的循序渐进,制度摸索,都市建设,奠定了罗马帝国的壮大并非空穴来风,就好像青春期所积累的实力,一直到了三十而立的壮年才有机会证实其价值。荷马史诗《奥德赛》《伊利亚特》,虽神话色彩浓重,却非荷马的闭门造车,考古学家也一再证实其人物,经历并不是全然凭空捏造。公元前1250年前后,长达十年的特洛伊战争爆发。著名的特洛伊木马,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伊利亚特战败后逃亡意大利。并在此地成为了国外的女婿,后继承王位。迁至罗马的发源地--阿尔巴隆加。据传说(真实性不得而知),马尔斯爱上了阿尔巴隆加的公主,在公主睡眠中发生了关系。公主遂后产下一对双胞胎,罗慕路斯与雷慕斯。国王非常生气,把公主打入大牢,将还在襁褓中的双胞胎装进笼子扔进河中。幸运的是,母狼救起了他们,后被牧羊人发现,并抚育成人。随着年龄的长大,他们逐渐发现了自己的身世,建立起自己的势力,攻打阿尔巴隆加。虽打了胜仗,但母亲已逝。就此,罗马出现了。便是这2兄弟在台伯河下游建的城。两兄弟分别统治罗马南北,由于雷慕斯不断侵犯,关系不断的恶化,18岁的罗慕路斯弑兄建都,公元前753年罗马诞生。罗马,与今天的美国,有着相似之处。移民国家。对于血统,不是有着不可逾越的崇拜。正是如此,他们吸纳到更多民族的技术、经济、文化。而在罗马,首次融合的民族,便是萨宾族。作为胜者的罗马,号召萨宾族迁入,以扩大人丁;合并而非吞并。罗马人民团结得以安定发展,而非仇视,敌对。更令人赞叹是,罗慕路斯甚至不废萨宾族的国王,罗马在这个时期,有了2位国王。在2位国外相继去世后,第二代罗马王--奴马•庞皮利乌斯当选。从第一代罗马王起,进入王政时代,一位国王,元老院(后称贵族,100人由国王指派组成),公民。公民具有选举权,国王的当选由公民选举产生。这位第二代罗马王,正是凭借自己脱俗的实力,萨宾人当选称王。在第一代王的影响下,奴马更注重民族融合,防止对立产生,建立按工种划分的公会,更好的相互合作。划分出一年十二个月,一年355天,多出的天数每20年计算一次。推行宗教改革,合并与希腊相似的神祗。 题外话:希腊与罗马共同之处是多神教,而非犹太教与基督教的一神教;之所以罗马并没有走上宗教独大的时代,与他们对神祗的理念有关。罗马的神,不是万能的神,不是作为人民修身养性标准的神,不是约束人民行为的神;而是也会有各种各样缺点的神。而犹太教与基督教,是通过宗教来制约,管理着人民的思想行为、匡正人类。希腊人,通过苏格拉底,我们可以看到,是通过哲学,通过辩论来规范人民。而此时,我们的罗马人,则是通过法律。治国43年自然死亡。由此第三代罗马王,图卢斯•霍斯提利乌斯,一个具有侵略主张,对外发展的人物上台。第四代安库斯•马基乌斯。都在稳步发展,逐步对外融合,增添人口。在希腊出生,但希腊确实一个纯种主义国家,父亲是希腊人,母亲是伊特鲁利亚人的塔圭尼乌斯•普利斯库斯,在希腊看不到任何发展,移居到了罗马,成为第五代罗马王。此时,我们看到罗马的开放程度。完全依靠实力一举成王,没有腐朽的世袭制,没有排他的民族主义。也为罗马引进更多的先进经验。这位塔圭尼乌斯,便把伊特鲁利亚人将湿地通过排水变成平地的技术,带到了湿地连接的只有7座小山丘的罗马。正是这个时候,广场,都市,在这平地上诞生。塔圭尼乌斯在位时,收养了一个小男孩,后招为女婿的赛尔维斯•图里乌斯。塔圭尼乌斯以犀利的眼光,看好这位必成大业的赛尔维斯,想让他继承自己的王位,而不是自己的2个儿子。不排除这段期间,赛尔维斯为自己可以得选在暗地运作,但终归,人民发现了这位具有领导才能,才识过人的赛尔维斯,成为了第六代罗马王。著名的“赛尔维斯城墙”便在这个时代修筑,围绕7个山丘修建,抵御外族侵犯。推行出最早的人口普查制度,由此执行选票制度。在战略方面,由过去野蛮战法,一窝蜂冲到前线,改完三分制度。前卫;本队;后卫;以及机动部分的骑兵。就是这样一位深得人心的罗马王,也并非使得第五代罗马王塔圭尼乌斯的儿子塔圭尼乌斯•敘佩巴斯打消夺权的念头。悲剧的是,敘佩巴斯的妻子特莉亚(塞尔维亚的女儿)亲自在这场夺权的斗争中,驾马车碾死了自己的父亲-塞尔维亚。末代罗马王就是这样登上了王位。好景不长,由于他的儿子侵犯亲族的女儿,后全家被流放至伊特鲁利亚人。罗马的王政时代,随着末代罗马王的流放致以尾声。贵族政治,也就是共和政权时代登上了历史舞台。被侵犯后自杀的女子的丈夫 科拉迪努斯 与 塔圭尼乌斯的弟弟 布鲁图斯,颠覆王政时代,推进罗马走向共和政权的奠基人,他们的理想“今后谁都不能自立为王,不能侵犯罗马公民的自由”,推翻国王制度,防止一人独裁,建立起任期一年,2人共同执政的执政官制度。元老院不再是国外钦点的100人,而变为通过选拔上任的200人。由于科拉迪努斯过往的家室,他的执政总是被罗马人民加以揣测和质疑,于是请辞,主动流亡于他国。由华雷利乌斯被选举接任。上述提到的末代罗马王,自身就是伊特鲁利亚后裔,加之宣扬躁动,便发起了攻打罗马的战争,以求复辟。他的弟弟,布鲁图斯浴血奋战,战死沙场。至此,华雷利乌斯在2人共同执政制度下,一个人管理着整个罗马。这样的情形,不得不让罗马人民陷入独裁的恐惧。不得不推出更好的法律以得民心。将从王政时代沿袭下来国库归国王所管制的制度取消,而由独立的财政官管理。注重人权,针对司法官的判决,可提出控诉。当时的罗马未出现货币,盐作为通货,制定出降低盐商赋税的制度,招揽更多人的人民加入从商阵营,以防止经济退化到以农牧为主的社会。通过友好的政策,招徕更多的移民者。公元前503年华雷利乌斯逝世。罗马虽然一向推崇依法治国的原则,由于没有成文法,掌握权一直掌握在贵族手中,随着平民对于自己权利急需提高的迫切渴望,成文法的制定,被推上了日程。公元前453年--前452年间,三名元老院议员被派去希腊学习借鉴。公元前396年,不断强大的罗马,开始把矛头指向伊特鲁利亚,并攻占下伊特鲁利亚强大都市之一的威伊。和平年间,人民更多考虑到国内自身的社会矛盾,平民想要把罗马一分为二,由平民自治在威伊地区。这也是贵族所不能接受的。在公元前390年,这样的矛盾再一次被搁置,南下的高卢人先是攻打伊特鲁利亚,随后便锁定了罗马。面对凶猛的高卢人,屡屡战败的罗马人更是无处可逃,把罗马的大门向敌人敞开,任凭烧杀,掠夺。高卢人面对这样唾手可得的都市,却并不感冒,他们更偏爱的是农牧发展的生活,索要赔款3百公斤的金块后,便撤离了罗马。在罗马人民的心中,沦陷与赔款,是他们无法抹去的耻辱。面对种种的外患,空前一致。在战后修复的同时,加强国内的建设,对外的作战能力,防患的意识。“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大陆,也在这一时期建成。建立以罗马为中心的罗马同盟,与建国初期的拉丁同盟不同的是,同盟内部成员不允许有任何往来。这条条大路,便是通往各个同盟国的路。将原先的路铺平,拓宽,改直,架桥,挖隧道,排水,这种类似高速公路的大路,连接着罗马联盟。公元前281年,皮拉斯带着大象和士兵在南意大利(海外殖民的希腊人在此长期聚居)与罗马针锋相对。皮拉斯战败,罗马士气大增。公元前275年,屡战屡败的皮拉斯返回到塔兰托,前272年罗马乘胜追击,占领了塔兰托。直至公元前270年,罗马正式统一意大利半岛。

无论如何要写点评论

首先,这是迄今为止我读到最好的一本罗马历史书。一般学术研究侧重政治史、制度史、社会史,只鳞片爪,没有那种包揽全局、引人入胜的阅读快感;而通俗演义又掺杂着个人的情感和戏说,没有深入的分析。难得的是,这本书某种程度上两者都兼顾了。还有,本书第一卷的核心是一个被提过无数次、但仍然很有趣的问题:古希腊为什么衰败,古罗马又为什么同时强盛起来了?作者认为,罗马有几个独特的优势,是其崛起的关键:1、多元化而务实的宗教,罗马奉行多神崇拜和神的实用化(比如夫妻吵架后就会去神庙告解,听了对方的告解后,心态平和不少就往往和解了)。2、对异民族的政治包容。让战败的民众加入罗马的政治生活,甚至成为执政官。罗马本身是保守务实的畜牧民族,但对其他民族及其文化相当开放。3、混合型的寡头体制。保持平民、贵族势力的平衡,而且始终由精英主导,政治体制相对稳定。(不像雅典,尤其后期在民主和僭主制之间激烈摇摆)不过更有意思的一个问题,是怎么看希腊的民主制和罗马的寡头制?这个问题如果在伯利克里时期、或者法国大革命时期提出,答案是毫无疑问的,当然是希腊的民主制胜出。但在希腊衰败、乃至对民主制出现反思的当下,这个问题的答案就不那么明确了。而更有意思的是,古罗马并非和古希腊民主相对立的“专制帝国”,从古罗马、波斯帝国、古埃及、中华帝国到古希腊,并非截然对立的民主-专制关系。即便是古罗马帝国,皇帝也始终是作为大将军的“第一公民”而已,从未发展到家天下的集权地步。而雅典的民主背后,同样有各贵族的互斗和政权操控,更何况在政治开放性上,远远不如“寡头制”的古罗马呢。

开放是一个体系成功的必要条件

古希腊文明为何衰落,罗马为何崛起,其中关键的一环是体系的开放性。罗马人的规则远比希腊更加开放,外来的人才可以很好地融入罗马这一统一的体系,导致罗马快速发展与扩张。但开放的体系必然对现有的利益集团造成冲击,这也是某些人不愿意看到的。有趣的是,现在世界上的所有政体和民主形式,在那个时代就已经都有了,呵呵

超级推荐的一本书

很好的一本书。虽然名为“故事”,但这一本一大半都不是什么故事,讲政治体制的变迁,罗马人的想法,罗马的对手之类的。情节角度会有些乏味,但对于了解罗马,树立正确的了解视角(避免从现在的社会视角强行揣度)和背景,是相当详尽而有用的。对政治制度有相当详尽的讨论,但并不晦涩。

不同的角度看待历史

在准备开读前回想了一下罗马在我们的历史课程中有些什么,建立时间,几个辉煌时期NB人物的丰功伟绩,外加几个美女、奴隶和教主龙套,多大的地盘,啥时分裂,啥时被彻底干死。反正,都是死记硬背的东西,无它耳。至于为什么会如此强大和漫长的生命力的支撑因素,都是不重要的。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从另外一个更全方位的角度来给我们描述一个有血有肉的罗马:原来罗马和希腊有这样渊源;一开始罗马就有终身王,但不能继承,然后人员又选择不要王而是执政官;罗马的规划如何从封闭山头到城市到条条大路通罗马;罗马的民主和法制如何工作,如何在不同利益群体间进行权力平衡;如何从失败中学习;如何最大可能的兼容并包,建立最大的统一战线;等等。在看我们的历史书的同时,这些有益的课外读物还是必不可少的。

罗马的崛起

看着罗马的崛起,从罗慕路斯的建国到王政的崩塌,从共和制的开始,到统一意大利半岛,似曾相识,脑海中浮现出秦国的身影,对照一下编年史,中国当时确实也处于春秋战国时期,宛然一笑。作者经前人的史料总结道,罗马的伟大是政治体制的协调、多神教的信仰及同化战败者的综合产物。与希腊繁荣的通商文化不同,罗马是勤恳的农牧民族,土地是他们的根本,而四通八达的罗马大道既是罗马大军出征的便捷通道,却也是敌军来犯的捷径。最后作者的总结,很赞赏罗马的开放式精神,眼观现代,宗教的排外,一神教的压倒性优势,或许也是恐怖主义这样宗教冲突的结果。而罗马的同化战败者,给予其公民权利甚至元老院议席,则是与希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他俩的结局或许也是这种两种截然相反态度的一种结果。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