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

出版社:台灣商務印書館
出版日期:1967-4
ISBN:9789570504033
作者:葉紹鈞/點注
页数:278页

作者简介

传习录,ISBN:9789570504033,作者:(明)王阳明著;叶绍钧点注


 傳習錄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王阳明,慢慢的回去了解他的
  •     请问 必有事焉 怎么解释
  •     哈 是!
  •     此书还未读完,就感受到内心前所未有的强大力量。。。
    同感 啊
  •     2011-02-02 22:07:35 墨瞳 天然呆
    孔子没办法教给你人生目标,目标得自己制定,观点得自己先有,他只能教你用什么方法去立于世。
  •     你引的那几句海德格尔的话似乎有点看头,我去查了下其生平,恐怕他还没脱出思辩范畴,所以行为上就有偏差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     我楞是看晕了。待我看完 传习录后 再读之!
  •     2010-08-04 02:27:11 Old-Liu  呵呵,看《四书章句集注》解释《论语》9.18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
      其中有,谢氏曰:「好好色,恶恶臭,诚也。好德如好色,斯诚好德矣,然民鲜能之。」
          
      “好好色,恶恶臭,诚也”,何解?
    好色就是好色,讨厌臭味就是讨厌臭味,这就叫做诚意。只有真诚对待自己,才能达到这门学问所要求的境界。
  •     个人感觉你的思想已经偏离了阳明先生的致良知
    而与佛道的法门相近了
    王阳明去后,他的弟子中聂双江,罗念庵思想就是偏向静定功夫
  •     the historical power of learning.
  •     个人认为 若以知行定为三维世界 修齐治平则是四维时间层面上的修炼; 我对致良知的了解确是 一颗知善知恶的心 是属于世界观层面的 是三维坐标里最本源的内核;而知行合一 则更偏向方法论。
  •     2011-05-26 14:57:14 avalon1000
      立一个必为圣人之心!
    圣人是理想。何况更不能自诩为圣人,哪一个人敢这么评价自己呢?后人或他人的评价往往又因为不知道太多内情而显得虚假或者夸大。没有圣人,我想事情会更好一点。中国不需要圣人,只需要健全的法制和一帮正常人。
  •     知行本一体,不可须臾离,识止行停处,行无识亦亡。最近也在琢磨知行合一和时间管理,有趣有趣。
  •     是的,顶多是个聪明点的凡人而已,德行不足,连称个贤人也很勉强,思维再精深严密,终究免不了偏颇,思维本身就有其局限。说得一千,不如行得一寸
    这是中西方的不同
  •     haha~
  •        讲了那么那么多,通书只说了“天泉证道”而已: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能明白的人看一下就明白了,不明白的人说再多也都只是废话,说死了也没用。
       中庸道之大乘。守仁老大万岁。
  •     这真是中国人最堕落的时代。然而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光明。
    +1
  •     阳明一书,苦读多年无从领悟其要义。近来,忽然悟到知行合一之本在明心见性。定、静,当是明心见性的枝叶。心不通透明了,知行难以一体。本不在,枝叶不存也。而在修持上,我从时刻明心,守护念上把持,发觉人心渐洞明透彻,知晓自己在何时何地做何事,物来顺受,事来随变。这是目前所能理解并在做的事情。求指点一下。
  •     梁作为深受日本维新思想影响的那一代人 关注阳明学 也算是恰到好处~
  •     術,邑中道也。从行。朮聲。『說文解字』
  •     楼主写的太好了,我们需要去追求人格的完成,而不只是功名利禄
  •     我不是很清楚你为什么要说三维四维。知行合一,我的理解不是方法,而是个事实,所以对我们来说是个路灯,提醒,你的行为就是你的‘真知’,而良知是人天生就有的,想想看举手投足,哪些是能学来的?致良知在行为上是返璞归真,在心理上是清心寡欲。而且也告诉我们不需要去模仿圣人,模仿他们高尚的品格,模仿他们的安静虚无,因为我们自己天性就具一切德善。人性本善也不是圣人安慰人的言语,而是看清本性是一体的
  •     海德格尔不熟悉,不过对王阳明的理解偏很远
  •       从“好好色,恶恶臭”看知行合一
      
      众所周知,王阳明认为“知”和“行”是同一的。但我不知道他所谓的同一是指什么意思?是指二者在概念内涵或外延上完全相同;还是指二个词汇的所指是属于同一个对象(虽然二者的能指不同);又或是指二者同属一种认识的(epistemic)范畴或形而上(metaphysical)的范畴?在这里,任何一个作为具有正常判断能力和基本汉语理解水平的理性存在者,都不会把显然属于不同范畴且具有不同内涵以及外延的两个概念当作是一回事。那么他到底是怎么看到知行合一的呢?且让我们仅仅分析传习录中的一句话来一探究竟。
      在《传习录•徐爱录》第五节中,王阳明初步表述了他知行合一的观念。他认为:“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问了后别立个心去恶。”这句话实际上是由两种、四个命题构成的,也即:
      
      1.1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翻译作白话便是:看到美色属于知,喜欢它则属于行。
      1.2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翻译作白话便是:闻到腐臭味属于知,讨厌它属于行。
      2.1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翻译作白话便是:你一看到美色就自然喜欢它了,而不是先闻到才生出个好色之心去喜欢。
      2.2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翻译作白话便是:你一闻到恶臭就自然讨厌它了,而不是先闻到才生出个厌臭之心去讨厌它。(白话文翻译参考《传习录》,于自力等注译,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P31)
      
      在我看来,第一种的两个命题即1.1和1.2犯了范畴(category) 混淆的错误。而第二种的两个命题即2.1和2.2犯了三种错误:一是对核心概念的缺乏必要的界定;二是逻辑推理出错;三是在因果(causal)关系和逻辑(logical)关系中未加区分。
      首先,我们来分析第一种、两个命题1.1和1.2的问题。在这一节中(如同其他各节),王阳明先生没有给予“知”和“行”这两个核心概念以充分的定义或描述。那我们只好将这两个词汇以它们在日常交往中的使用来理解:知,即知识(knowledge)或认知(to know)或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的意思,是指主体收集客体知识的主动行为;而行,即行为(behavior)或行动(action)或社会实践(social practice)的意思,是指主体在自觉的意识下对于客观世界的改造活动。在这组命题中,王阳明把感知(即“见”和“闻”)到一个对象和对其投射情绪意向性(即“好”和“恶”) 视作两件事即“知”和“行”。感知属于认知过程的一部分,这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好”和“恶”即仅向对象投射情绪意向性属于“行”也即“实践”吗?恐怕不是这样。我听说过以言行事的言谈实践(speech act),可没听过“以情行事”的“情绪”或“情感”实践。喜欢一个女孩,如果不说出来,也不付诸行动(如送花追求、写信表白、大喊‘爱老虎油’等之内),能算得上是实践吗?除非,王阳明先生能拿出证据说“喜欢一个女孩”这种情感改变了这个物理世界的某个地方,哪怕一个细微之处,否则我不能接受把“好好色”当做“行”。当然,王阳明的粉丝也许会站出来说:“一个男人在内心里喜欢一个女人,他朝思暮想她,甚至意淫她,最终郁郁寡欢、茶饭不思、然后病了、死了;或者他从此立志要做出一番事业好让那个女孩爱上他等等”。难道这种喜欢不属于实践吗?在我看来,喜欢本身不是实践,但它能导致其他实践行为的发生。那个男子的死是由一系列其他实践行为导致的,喜欢本身无法导致他的死亡。再比方说,贞子用意念杀人,但她不能仅仅恨一个人就杀死他。由恨到用意念杀人是一个因果过程,前者是情绪,本质上属于意向性(intentionality)或纯粹事实(根据W.詹姆斯)的范畴,后者是虚构出的意念行为(intentional act) 。而且,喜欢和厌恶某种事物,并不完全属于某种有意识的活动,人往往无意识地喜欢或厌恶某物、某人。所以,在命题1.1和1.2中,王阳明把本不属于“行”的情绪(感)——无论是作为意向性或作为纯粹事实——当做“行”,这是范畴混淆。
      其次,让我们来看第二种、两个命题2.1和2.2的问题,也即王阳明给出的例子或曰对其知行合一的“论证”。由于2.1和2.2属于同一性质的命题,因此我们只用分析2.1就可以说明问题。根据王阳明在命题2.1的意思,我们这些好(女)色的男人一看到美色(不论是气质美、身材性感或样貌可爱酷似洛丽塔的女郎)就自然喜欢了。这里的关键是,应该如何理解他说的“自然”?这个自然应当作语法上(syntactical)的副词或连词来理解呢,还是应当作是事物(包括人的物理肌体)要按其内在规律变化运动的一种状态来理解?在这里,命题2.1和2.2中的自然出现了语义模糊性(semantic ambiguity)的问题。为了方便区分,让我用斜体汉字自然表示第一种意义上的自然,即句法上的连接;用加粗的汉字自然表示第二种意义上的自然,即事物的合规律性。下面先让我们把它当作后一种意思来分析。
      根据我个人的存在经验,命题2.1所描述的情况确实符合我的情况。因为每当我看到美女,我自然心动,否则我就认为她不是美女;换一个说法,只有美女才能让我心动,非美女者不能让我心动。在我一个人身上,命题2.1是奏效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好色的男女看到(以观察者的审美标准鉴别出的)美色都自然会心动呢?这个结论我不好利用所谓的归纳法而推出来。但是,根据演绎法,即根据孟子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见《孟子•告子》)的原则——这一原则也许有着人类学、生理学、神经科学或心灵哲学的证据和基础,而在我看来这一命题具有经验性和实用性的功利价值——命题2.1便可以升级到它的加强版:
      
      2.1.1对于每个人来说,只要看到他(她)觉得好看的美色,便自然会喜欢。
      
      当然愿不愿意和她(他)谈恋爱或者怎么着属于另一回事。
      但是,情况并不这么简单。因为我们往往听到有男人说:“这姑娘长得很漂亮,但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或者听到某女孩说:“他蛮帅的,但我不喜欢帅哥。”难道有见好色,却不自然好好色的人?在这里又出现的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喜欢”这个概念?在我看来,喜欢至少有两个层面上的意义:第一,喜欢是指某种被引起的生理和心理的快感。第二,喜欢是指在情感上想和某人或某物长期处于同一物理时空下的愿望。让我用斜体的汉字喜欢来指代第一种喜欢,而用加粗的汉字喜欢指代第二种喜欢。显然王阳明先生又一次由于时代和文化的限制,没有做出这种必要的区分。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在某种程度上或者在某个时间段内,当观察者见到(美)色,并承认(admit)或识别出(recognise)其眼前所呈现出的这一美色(无论是以实体、影像或图画等形式所呈现的个人或群体)的时候,观察者会感到某种程度的快感,而这个快感有它心理反应上的体验和生理反应上的证据,即观察者的神经系统会出现某种物理改变,这种改变和在见到(美)色之前有差别和出入。因此,在心理和生理意义上,观察者的快感体验和神经反应便是喜欢。在我看来,王阳明所说的“好”便是这种意义上的喜欢。可是,在现实审美活动情况中,这一快感体验往往会被观察者以及被观察者的知识背景、文化修养、审美情趣、道德观念、阶级成分等因素压抑或冲淡,观察者从而会调动自身整个的精神系统(包括认知、审美、道德等)来综合判断和考量眼前的(美)色,因而他(她)有可能得出上述的结论,即虽然美色好看,但他(她)仍不喜欢。根据第二种意义上的喜欢,命题2.1在推理上便出现了逻辑错误,即看到美色,虽然引起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快感,但仍可以不喜欢。我们将2.1.1修正后便得到:
      
      2.1.1.1对于每个人来说,只要看到他(她)觉得好看的美色,便自然会喜欢,但可以不喜欢。
      
      换一个角度,如果我们把2.1中的自然仅仅当作连词或副词理解,它所表示的看到美色和喜欢美色的关系便是逻辑上的关系,也是时间上同步的关系。按照这样的理解,看到(美)色-识别美色-喜欢美色是同步发生的,在逻辑上是一贯的。这里值得注意的地方在于,我在上述分析中加入了“识别美色”这个过程。现在的问题是,识别美色这一过程是否存在?也即它是否和看到(美)色属于同一过程?如果存在是否需要时间?因为“现象学家”也许会说,你一下子就可以本质直观到你眼前的现象是一美色。所以如果按照“现象学家”的观点,“识别美色”这一过程是不存在的。但是,根据传统认识论者如洛克的关于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的区分,美色的美这个属性属于它第二性的质,即色这种物体作用于我们的感官(眼睛)从而产生出的相应的感觉。因此,我们看到色之后才自然感到它的美。这个自然地感到即使和我所说的“识别美色”不是一回事,但也需要时间的维度,哪怕之需要0.01秒。因此,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属于因果(causal)关系,即由看到(美)色引起识别美色,由识别美色引起喜欢美色。既然是因果关系,那么三个事件的发生便有时间上的先后之分。因此,行文与此,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便取决于对于自然的理解和评判。逻辑上的自然,也即逻辑一贯;而是因果上的自然,也即由前启后。而我们现在只有把裁判权交给更高一个级别的理论来进行较量,即我所谓的能够本质直观的“现象学”和传统经验主义认识论的较量。如果现象学家胜利,那么命题2.1.1.1便可以改成:
      
      2.1.1.1.1对于每个人来说,只要看到他(她)觉得好看的美色,便自然会喜欢,但可以不喜欢。
      
      结论:知行合一在这一节的体现是对于“自然”概念的正确理解,但不管怎么说只要自然能自然下去,也即不管在因果还是在逻辑上能够顺利完成推衍,(抛开范畴上的混淆不论)知行合一便可以得到暂时的证明。
      
  •     悲哉。阳明千古绝学,往矣,往否?常在人间,常在心中。
  •     王阳明讲,做事即是做学问。天天喊做人,但做不了事情,也是不通的。我看王学很讲究事功经济的,富国强兵、功名利禄本来就在其中,不必一概剔除。
  •       这个人
      
      我无法用文字来形容你
      
      你已经超出语言形容的能力
      
      
      若不知道你
      
      枝头上我依然是群氓中的一个
      
      叽叫的麻雀一只
      
      
      你给了三样工具
      
      它们最终合成一把无形的天剑
      
      搏杀于现实,旋斩于万能
      
      
      你的名字从我看到
      
      就如恒星悬定于心中黑暗的宇宙
      
      
      西方有虚拟的上帝
      
      东方有现实的你
      
      
      你的言论,我闻所未闻,听所未听
      
      你的文字如钻石流行,直指被黑气包围的内心
  •     那个"我们"是我随便打上去的,没别的意思,我自己还很自卑,迷茫呢更管不了别人.
  •     曹操之所以为治世之能臣,正因为他是乱世之奸雄,伟人并非白璧无瑕,而是将自身投入泥沼,借力打力才造就供后人们传说的事迹,只懂说道的人治不了奸臣,欲治奸,必更甚之..
    所以如今的处世之道不可不学不可不为,但修身养性绝不可废,废之则堕于世,反之,只修身而不处世,只一儒生,空高洁之名..
  •     我也有过这样的感慨,以至于怀疑自己的人生观了,呵呵
  •     明朝一哥那个 写的,基本都成了网络语言大全了,什么御姐春哥........而且内容明显一愤青,叫板当年明月,明月可不会写成这样,感觉太急功近利,太想火了,没底线了
  •     阳明先生去世前自己也说过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我以为,阳明先生的思想虽承自孟子,但在晚期已经有所转变。
    何况任何对事物世界的看法本身就不是一成不变的,
    古人对世界的认知以及对内心的诉求,
    放在今天,或许也应该有所突破。
  •     有了信仰,才是个真正幸福的人。
    同感
  •       行知合一哲学
      作者:粱红兵(剑神粱飚,未名白领培训网)101007
      行是主体的行,知是主体的知。
      
      知改变主体的本质,行改变主体的存在。
      
      知是主权的能力,行是主权的意志。
      
      行先于知,行高于知,行胜于知。
      
      行带动知,行反哺知。
      
      知辅助行,知夯实行。
      
      知的目标是行,知的标准是行。
      
      没有完美的知,只有满意的行。
      
      知就是行。
      
      知是精神的魅力,行是存在的精彩。
      
      注:本文批判、继承了以下哲学家、政治家的观点——王守仁、马克思、萨特、尼采、金日成。
      
  •     我查了下传习录,这意思早期也对薛侃说过
    ‘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
    我的理解,道不是对事物的看法,若只是见解,则可说可传了,就像知识一样。古人对世界,不加任何私见,故得真见,今人各炫聪明,故大道不明。所以谈突破,恐怕是没有依据也不需要
    面对的问题不同,讲法当然不能一样,我觉得不管变没变都不重要,圣人的道一以贯之,就像阳明先生说过,若真见了道,则东说西说都是道。所以今天我们的问题跟古人又不同,但大多还是一样的,看传习录,我就觉得那些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多是我的问题,很有同感,当然我有更多的问题疑惑,可惜无人可问。这是德行不足的缘故,唯有慢慢躬行自悟了
    共同进步吧:)
  •       在朱熹的“格物”和“致知”中间有一个过程,王阳明就是对这个过程感兴趣,而胡赛尔的现象学描述的也是这个过程,戴震和章学诚又继承了王阳明的哲学,所以戴震和章学诚的哲学类似于胡赛尔的现象学,这个推论可从《文史通义》的文本阐释中得到证实:
      “《易》以天道而切人事,《春秋》以人事而协天道”《易》包含哲学和哲学史、《春秋》包含历史和历史哲学;“迁书体圆用神”、“班氏体方用智”《史记》比《汉书》在明见性方面更胜一筹;明见性是指一个意向得到充实的状况,意向是指关于某物的意识。明见性程度主要指关于历史现象的意识得到充实的状况。《汉书》较多地融入了官方意识形态,《资治通鉴》有与政治对手争道统之嫌,《史记》和《通鉴纪事本末》中的历史意识比较符合历史现象,章学诚都给予体圆而用神、有《尚书》之遗的评价。
      “战国之文,其源皆出於六艺,後世之文,其体皆备於战国,其源多出於《诗》教”前理解的概念。战国的文章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之下的产物,六艺、《诗》教是战国之文的前理解,战国之文是後世之文的前理解。
      百度百科“王阳明”词条:其众多弟子对于他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理论迷惑不解,向他请教说:南山里的花树自开自落,与我心有何关系?他回答说:“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
      也就是说没有格物(未看此花)就无法致知(同归于寂),只有格了物(看此花)才能致知(明白起来),“心”就是格物和致知的中间阶段(此花不在尔的心外),王阳明认为这个处于格物和致知中间阶段的过程是最重要的,他把这个过程称之为“心”,除去这个过程就不能格物(心外无物)和致知(心外无理)。
      
  •     新锐作家吕峥所写《明朝一哥王阳明》貌似也不错。推荐看看
    内容简介: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伟人,也是有明一代最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心学思想融合了儒释道三家之精髓,是酱缸文化的最后一剂解药。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先生预言,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本书是迄今为止最好读的、也是最雅俗共赏的王阳明传记。作者披阅三载、增删数次,在穷尽一切办法汲取中外王学研究的基础上,用轻松幽默的笔调将王阳明数起数落的人生历程娓娓道来,力图全景式地展现王阳明荡气回肠的一生。作者并未止步于写一本通俗的历史人物传记,而是举重若轻、深入浅出地将阳明心学的三大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的形成、发展贯穿其中,并结合历史,梳理了儒家思想千年发展的脉络,使心学思想的脉络有迹可循,同时最大限度地使哲学部分通俗晓畅,使每一个普通读者可以真真切切地读懂、受益。
    编辑推荐:
    ★以心写史最牛新锐叫板当年明月
    ★《明朝那些事儿》之后最值得期待的通俗历史佳作
    ★最年轻、最犀利的阳明心学传人为您讲述有故事的思想,有思想的故事,有故事和思想的历史。
    ★中国众多历史名人的共同偶像:明朝一哥王阳明
    ★大明王朝三百年,只出阳明一人。立德、立言、立功皆居冠顶,千古无出其右者
    ★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曾国藩、张居正等一致推崇
    ★《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心目中的明朝第一人
    ★研读《蒋介石日记》,发现蒋介石一生中最大的偶像是王阳明。阅读王阳明,令蒋介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日本“明治维新”的先驱在中国明代找到了他们唯一的精神领袖——王阳明。
    现代人向王阳明学什么?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是现代成功学最好的指导思想。曾国藩、毛泽东、蒋介石的成功正是应用“知行合一”思想的最好范本。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可以使现代人自我调适的能力大大加强,使自我修养的过程大大缩短,使现代人在“知行合一”中得到解脱、安慰和智慧。
    ★王阳明身处逆境、困境、险境、绝境而不气馁、不放弃的精神,是激励现代人成功的最好范本。
    ★王阳明是思想的巨人,也是行动的巨人。思想决定高度,行动决定成功。思想与行动的高度统一是“知行合一”的精髓,也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关于王阳明的评论
    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阳明者。——《明史•王守仁传》
    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曾国藩《原才》
    阳明心学是我终生的精神食粮。—— 蒋介石
    彪炳显赫,自明之后,唯此一人而已。——当年明月
    王阳明独具谋略、娴于兵法,是无可置疑的军事天才。——余秋雨
    我推崇王阳明,是因为他在朱熹的理学已经成为正统的环境下,提出心学,有革命性的意义。——著名经济学家 林毅夫
    我的厚黑学,与王阳明的致良知有对等的价值。——李宗吾
    阳明心学乃陶冶今日之人心,革新一代风气之大兴奋剂也。——“日本伏尔泰”、思想家 福泽谕吉
  •     读的时候感觉自己在被召唤成为一个伟大的人,为天地,为苍生,为圣学。
  •     不过任何理解都是创造性的 没有符合作者原意的理解
  •     立一个必为圣人之心!
  •     原来我这里有人发广告。。。
  •     说不定也能独辟蹊径呢,圣学也不是独木桥
  •     这四个范围我认为的确不是单向递进的,所以不赞成同心环的比方。
  •     是的 没有人是完人 要了解人性的黑暗面 但还是要追寻光明
  •     中国人的学问是直指生命,所以不可能光空谈就能懂,因为人是活的,所以理也是活的,所以圣人讲学很少思辨,都是直接就讲出来了,不是逻辑推理出来的,而且一般圣人也是‘述而不作’,他们只是把实相讲出来,没有创作,没有自己想象成分,所谓”言不虚发,论不虚生“,西方哲学感觉是一拍脑袋,觉得有理,就一大堆东西出来了,你这样想我那样想,所谓的真理都是假想出来的东东,当然了,这可能是我的误解
  •     我还未读过此书,但是先生却是我人生中真正的导师,其中的一点说的挺好的,就是我们不仅要学会领悟先人的德行、修养,还需要真正的放在“行”上,光“知”不“行”,这也是很多人失败的地方,而吸取先生教育我的却是不断修习,不断去行礼做事,这样才会成为他的后路行人,也是先生欣慰的。
  •     在王阳明这里,做学问和做人是统一的,如果做人一谈糊涂,那么他的学问也是伪学问。
  •     相对唯物,绝对唯心~
  •       记得在之前写“妄论心学”篇之时留下一句话,
      
      “至于这知行合一的功夫,请恕我打个暂停,待修身有成,继而下轮开讲。”
      
      一不打想一年半过去了,
      
      从武汉之落樱缤纷到喀什之狼烟烽火,从新加坡之燥热胀气再回帝都之尊荣爽气,
      
      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到工作,
      
      翻越半个北半球,跨越半个欧亚大陆,享尽人世变迁,
      
      却迟迟未下笔,
      
      足见顿悟及精进之难得。
      
      
      
      近日跟随阳明先生的生平足迹开始关注释家,结合以前老道的底子,
      
      后去了趟余姚拜了趟老师,以及最近一系列的人际潜伏,
      
      更重要的是,加上与俊童鞋的午夜切磋灵犀一现。
      
      总之,健全了自己心学体系之后的快感,若不乘机记录下来,是会很容易忘的:
      
      
      
      上篇讲到的自己对于格物 致知 正心 诚意的理解,现在看来也不过是个知识性的浅层介绍。
      
      关键在于要落实在知行合一的方法论上,才谈得上有所小成。
      
      
      
      其实,按照朱子的二元论,
      
      知与行是同一事物的两端,那么,无论是先知后行,还是先行后知,亦或是同知同行同行同知,都不过是在一条绳上的蚂蚱,说来易,修炼起来其实是个大难。
      
      我以为,这就是我近一年半来停滞的位置和疑惑所在,
      
      知方向,有追求,敢实践,肯实干,却为何仍无法大幅度精进?
      
      
      
      昨儿集中地看了各家对于国学的评价,方才有了点滴新的感悟,
      
      其实在朱子之前的国学,大多均是三元论的,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生无穷,无穷包万象。
      
      各位切不可小看这从一到二,二再升三的过程,
      
      国学之伟大,中华民族历经战火飞扬焚书坑儒沧海桑田变化莫测之时局却依然源远流长之奥秘我以为恰在于此,
      
      吸纳其他思想为我所用,开放自信而且兼容并包。
      
      
      
      可惜之可惜,在朱子完成了对于四书的整体编撰之后,在明清皇帝相继让它成为科举取士的外在标准之后,这个光荣的传统恰如断了线的风筝,
      
      中华民族也随之滑向了暗淡无光固步自封保守自大的封建晚期。
      
      而被当时统治者摒弃为“伪学”之阳明学,却很讽刺的启蒙了东洋近邻,以至于有之后令中国人耻辱异常的甲午海战,日俄战争以及中日战争。
      
      
      
      外界本无规则,说的上规则的无外乎每一个生命的个体对于自身幸福的诉求。
      
       那么,知行合一的落脚点,只求一字,
      
      定。
      
      我想,当年阳明格竹子之后问经佛老,
      
      应该也是从禅宗里悟出了这禅定的魅力吧。
      
      至此,
      
      阳明先生突破了朱子二元论对人性的桎梏,复兴传统三元论开放自信尊重个体价值之瑰丽光辉,迄今仍光耀时代,
      
      
      
      万事不在乎外界如何看自己,万事更在乎自己的内心如何看待外界。
      
      若说知与行是同一件事情的两端,
      
      知属静,行属动,
      
      那么,这个定,
      
      不仅是静知的外相,也是行动的方法,
      
      这样,
      
      通过定,心学实现了知与行,动与静的辩证统一,
      
      通过定,知行合一突破了二元空间的局限,构建起三元空间坐标。
      
      通过定,人之本心架起了与外在客观世界相联系的桥梁。
      
      心定,恰为心学取其中得其法的三元归宗。
      
      
      
      实际上,我们读书,我们为人,我们处事,我们张望天下,匡扶社稷,
      
      都不能不离开这个“定”。
      
       无论是在哪里流浪,在书房里苦读,在商场上角逐,还是在战场上杀戮,
      
      若当真参透了此法,不停的做到了精进,才是得了知行合一之真传。
      
      
      通透了一个“定”字,我们可说格物 致知 正心 诚意本是融会贯通之一事,无外乎先定而精进之方法。
      
      修齐治平 功成 遂天下也,也本是自然,无外乎有了方法之后的方向。
      
      一步一步的来,心定方能精进,精进才能幸福。
      
      
      有了信仰,才是个真正幸福的人。
      
      
      
  •        《传习录》是王阳明先生的弟子整理的,读来犹如《论语》的感觉,不敢给先生的书作评价。
       自己现在读的是电子书,我上次看传习录,下决心用新媒介来读书,看先生的书需要长久去揣摩,虽然我一遍看一遍加批注,那只是便于自己之后的再读和解惑。
      
       一些感悟:
       (1)发现短文能看懂,长的就往往看不下去或者不得要领。这也是知行不合一呀。
       (2)对“知行合一”了解了一些,也很赞同。虽然很多论述看不懂。内心的概念很难改变啊。
       (3)估计现在只看了1/3,还有些跳着看的,希望自己能静心下来。
       (4)先生说,烦躁时就要去看书,这也是有病就要去医的道理,深思。
       (5)圣人只是遇事而知,而不是能预知未来
       (6)学习是要不停的学习的
       (7)教学相长,要记住。
      
      
      
       引一段很好的文字,很发人思考: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     首先不承认有圣人和有没有圣人是没有关系的, 如阳明所说, 我们的心如镜, 但是都被障蔽着, 所以体会不到真正的自己, 圣人实际就是我们的本来的面目, 也即是不染尘的镜。
    为什么有的人看到这些圣人之言,有人会疑问, 有的人会嘲笑, 有的人会十分努力的躬行? 因为人的境界不一样,相同事物感受到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而境界又是很难描述出来的。 我承认自己是一个境界不够高的人,但是在某一段时期, 境界发生了改变, 对于同样世界的看法,完全不同, 这一段时期,整个人的精神面貌都会发生改变, 才明白什么叫做境界,这是一段很好的经历。
    为什么要学习圣人之学, 为什么要修行? 修行即是让人修正原来错误的行为, 比如贪淫, 易怒, 紧张,自私,这些行为给他人带来了困扰的同时对自己也是一种折磨。 黄帝内经认为, 七情致病六欲伤身。 而一旦回到我们的本然面目, 境界的提高, 修行, 会给我们带来的会是整个人生的变化, 会更加的没有烦恼, 会更加的积极。 当然这些也都要自己去实践才行, 像我这样说是不够的。
  •     知行本就是一体,体用从来无二致。
      若要明理,也可读大学和坛经。
      多在理上用力自然就有偏颇,各种行的法门还是必须的。譬如武术家光去研究理论最多也就是个王语嫣,始终还是不能身体力行。
      行,也非难事,功到自然成,譬如觉得儒家经典对路,则可选择“大学”,若佛家则“心经”,字数都不多,每天重复咏读多遍,从大声到小声到默读,日日不断,日久自然得力。
  •     ”无非就是通过实践拓展了知识的范围吗?“是可以通过文章得出的一个结论。
    我写文章目地是反思一下在论文写作(实践)中的”知道“的变化过程。也就是回答文中我自己的问题”在我写论文之前的“感觉不错”和写完论文之后的“回顾发现”之间产生的鸿沟,是如何产生的? “
  •     我怎么觉得儒学其实是齐家济世用的。离开对周围的环境和人的适应、顺应,如果都不能有利于自己生存下去,根本谈不上是一个好人。
  •       看了《传习录》,看了《论语》,看了新儒家牟宗三、梁漱溟、钱穆先生的著作,真的非常感动。他们的人格光辉仿佛在无尽的黑夜里给我的生命点亮了一盏灯,让我看到人生的出路和方向。想到以前的肤浅和顽劣真是羞愧难当,枉为人也。
      
      人生天地间,真正该追求的是什么呢?根据我对儒家学说的理解,简单地说来就是要做一个好人。然而好人,在如今这个不仅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甚至是人欲横流、道德颓丧的年代和国度,真是太难太难了。用牟先生的话说,这真是中国人最堕落的时代。然而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光明。这光明是什么,就是德性、良知的力量。五百多年前的阳明先生就曾慨叹:“三代之衰,王道熄而霸术昌;孔孟既没,圣学晦而邪说横。教者不复以此为教,而学者不复以此为学。”是啊,试问现在哪个学校,哪所大学在教圣人之学呢?这些个学校教的仅仅是用来考试升学、升官发财、入市谋生的知识和技能。如果说从小学到大学,学生确实被灌输以做人的道德,那么由于其缺乏圣人之学的引导,仅仅把所谓马列毛邓之流的霸术作为施教的材料,最终只能是误人子弟,而且让人们更加厌烦道德说教。
      
      我们被灌输到,这是一个进步的时代。然而进步了什么?救人的学生滑入江中,也没人肯救;十七岁的民工被机器截去三根手指,领导却不肯拉去医治;少女为了和两男子欢娱,竟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奶奶……此类事件层出不穷,不胜枚举。试问比起明朝,甚至比起周朝,我们进步了什么?火车提速了,坐在火车上的人就幸福了吗?华人登月了,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心里就踏实了吗?所谓的进步如果不是谎言,就是扯淡。阳明先生慨叹道:“吾之说虽或暂明于一时,终将冻解于西而冰坚于东,雾释于前而云滃于后,呶呶焉危困以死,而卒无救于天下之分毫也已。”即使有阳明先生这样的圣人存在,明代当时的社会风气也并没有改进,更何况今日。现在的中国,只看到达官贵人、鸿商富贾掌握话语权,宣传他们那一套成功哲学。所以,我们的眼光都被吸引到他们身上去了,仿佛只有当大官,赚大钱,学有大学问,做了大事业才算成功,才是人生的目的。如果让我歌颂成功,那么就是让我歌颂出身的幸运和生活的机遇。试问,今天的中国仅靠个人的知识才能,你能走多远?
      
      可是儒家教导我们,一个人应该追求的是人格的完成,而不应该考虑外在的事功。对于用人者,王阳明说道:“用之者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视才之称否,而不以崇卑为轻重,劳逸为美恶。”对于被用的人,他说道:“效用者亦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苟当其能,则终身处于烦剧而不以为劳,安于卑琐而不以为贱。”虽说,我们古人有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之说,然而诚如钱穆先生所言:“然立功有际遇,立言有条件,只有立德,不为际遇条件之所限。”因此,不论是国家领导还是贩夫走卒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都有可能完成自己的人格。——这就是所谓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因此,我们评价一个人的人生成就,便不该以外在的身份、权力、力量、知识、才学为标准。而应该以他的德性为评价标准。
      
      圣人之学,其实就是教导我们怎么样去做一个真正的人。如果只从外在的物质事功上寻求,那么一生也找不到安身立命的根本。可怕的是,如果不是还有港台海外的儒者继续存养传播圣人之学,那么茫茫中华大地上的人们岂不一生无明,活了也白活,死了也白死。阳明先生所说的“知行合一”的真正意思,我觉得就是“纸上说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致良知的真正意思,我觉得就是把我们的良心发挥出去,去做好事。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道理,不管哲学上解释得多么复杂多么深刻多么适宜思辨,都不能切中它的要害。它根本上就是一种活的工夫。而圣人之学,也必须以活人来教,来身教。如果没有王阳明这种圣人境界的导师以亲身实践、验证这门学问,读再多的书,经过再好的大学训练,也不一定能体会到这门学问的真理性。
      因此,我的理解是,圣人之学根本不适合在传授知识技能的所谓学院里来教,它不是学术,不需要那些毫无实践的人在理论上争论不休,它是一门活的工夫,必须用实际的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亲来表现、验证。王阳明根本就不注重作为学问的训诂、记诵、词章,更不注重外在的富国强兵、建功逐利的霸业,在他看来注重这些的人哪里懂圣人之学呢?因为他们舍本逐末,还放不下功名利禄这些虚的东西。
      “记诵之广,适以长其敖也;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业;闻见之博,适以肆其辨也;辞章之富,适以饰其伪也。”作为一个立志做学问的人,如果真能放得下这些,才能趋近真理。在王阳明这里,做学问和做人是统一的,如果做人一谈糊涂,那么他的学问也是伪学问。
      
  •     感悟不深,从 《明朝那些事儿》接触到王阳明。
    金色的勺子“所以如今的处世之道不可不学不可不为,但修身养性绝不可废,废之则堕于世,反之,只修身而不处世,只一儒生,空高洁之名..”,严重认同。
  •     浮躁的社会中,我们需要方向
  •     嗯,说的好,不错。
  •     学圣人学问,可以做任何事,佛教里面不是扫地的做饭的都能成正果嘛!我现在做的事也要大量动脑筋,如果按照佛道的观点,这是大大影响修行的,思维妨道啊!我承认他们说的有道理,可不认为他们见解全面,圣人无可无不可,况且思维是上天赋予人的天性,我一直在滥用它我承认,但不认为需要摒弃。子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若我们真辨得理明,行得笃实,做什么不是一样呢?我思考不影响我的心境,因为顺理而行,踏实,而偷懒该做的本份没做时,心里才发虚不能得安静。
  •       勒奈·笛卡尔的童年曾有个很好玩的故事。
      
      四百年前的夜晚,保姆抱着笛卡尔看星星,保姆告诉笛卡尔,每颗星星上都有一位美丽的公主,公主天天吃着糖。儿时的笛卡尔反问到:“那公主为什么吃糖,却不吃苹果呢?”保姆回答:“因为星星上有很多糖果啊!”笛卡尔表情忽然严肃起来:“你怎么知道星星上有很多糖,难道你去过吗?”
      
      上述到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的大学里门生云集,智者高尔吉亚为了反对巴门尼德的“存在论”抛出了怀疑论的三大命题:一、无物存在。 二、如果有物存在,也无法认识它。三、即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把它说出来告诉别人。
      
      笛卡尔与高尔吉亚,就像阳明先生延续了陆九渊之说,当笛卡尔找到了那个爱吃糖的瑞典公主克丽丝汀,在直角坐标和无法想象的爱情挫折下,笛卡尔终于想出了“我思故我在。”
      
      这也是个怀疑论的命题,笛卡尔的神是建立在主观以上,要不然,当主观思想怀疑自己的时候,连世界都不复存在,一切都只是个幻想了,这也是个悖论,伴随着的几百年无休止的争吵,直到阳明先生被贬到贵阳龙场驿站那一年,《传习录》才初见倪端。
      
      天欲立其人,必先苦其心,而先生却不信天。先生觉得:心的强大才是最强大的。在龙场这个鸟不拉屎的穷乡僻壤,先生才恍然大悟:心即理(心外无物)、致良知、知行合一。先生悟出只有这样才可以让自己更强大至圣,这就是阳明心学。
      
      再次追溯到2000年前,如果高尔吉亚还可以复活,那真的需要坐下来跟先生好好请教了,主题当然还是“客观存在与主观本我”。《传习录》会给出高尔吉亚三大命题的完整答案。
      
      —— 那年的春天,阳明与学生在山上春游,学生问:“先生,你看这漫山遍野的花,他们明明开着,难道说你没看到花,花就不开了吗?”
      
      先生笑了笑说:那时候,我与花同归于寂。
      
  •       所知暗地,所行暗地,悲伤排列成行。
      
      有一些事,和一个人无关。天是这样的,几百年前问,几百年后子孙听见回响。
  •     呵呵,看《四书章句集注》解释《论语》9.18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
    其中有,谢氏曰:「好好色,恶恶臭,诚也。好德如好色,斯诚好德矣,然民鲜能之。」
        
    “好好色,恶恶臭,诚也”,何解?
  •     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圣人?过去的时代终究一去不复返,
  •     信仰不在任何典籍里,也不在别人身上,而就在自己的心中,需要到自己的内心去寻找它。
  •     lz,王阳明很主张去人欲,存天理的。好色他也是要求人去的哦
  •     跳出思辨范畴?进入圣人范畴?
  •     恩 你说的对 但是其实是怀有私心的用阳明体系修正自己的体系 也不知会不会剑走偏锋
  •     不敢当!
  •     我怀疑ls是个涉世未深的道学小青年。首先,性与道德无关。第二,我不承认有圣人。第三,人格的修为与好色不存在冲突。
  •     呵呵,语出《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这样就通顺了。
  •     不知心学,而另辟蹊径妄论心学,实有沽名钓誉之嫌,此等分析心学确实可笑
  •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便是良知,而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也花了不少篇幅探讨良知,本文的目的就是要考察此二种良知究竟有何异同。而这种考察对于我们跟深入地理解阳明先生的良知是很有帮助的。
      
      王阳明所说的“良知”究其来源,就是孟子所说的“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篇》)——从这个方面看来,良知便是一种先天的知识,良能便是一种先天的能力,它们都是人本来就有的“内在的道德性”,其本源都是人心。人的本心能自发地知仁义礼智信孝悌忠敬……。王阳明将良知代表人的本心,所以它也综括了孟子所说的心之四端,阳明说道:“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是非两字是个大规矩。巧处则存乎其人。”(《传习录》卷三)这样阳明就把孟子的是非之心、羞恶之心合起来一起收于其良知上来讲,一起皆是其良知之表现。阳明还说道:“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便是他本体。故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亲便是孝,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从兄便是弟,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君便是忠。只是一个良知,一个真诚恻怛。” (《传习录》卷二“答聂文蔚”)——这是阳明于真诚恻怛说良知,真诚恻怛便是良知的本体。良知这个作为人最内在的自性本性在种种特殊的机缘上,便自然而自发地表现而为各种不同道德“天理”,如在亲亲,敬长,从兄,事君等事上表现为仁、义、弟、忠等,仁、义、弟、忠便是所谓的天理(道德法则)。而这些天理,乃至所有的天理都不是外在的,而是良知本身所自然明觉的,而且是自发产生的。正如孟子所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告子上》)孟子讲性本善、理同然、求放心等,都成了宋明理学心学的先驱。阳明接着孟子这条路走,因此总说“良知即是天理”,天理不是良知的对象,而是良知本身之真诚恻怛处。
      
      根据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王阳明所说的良知有这么几个特征,即内在固有性、道德性、自发性。然而如果仅仅这样理解良知,就很容易悖于儒学根源,也即孔子思想的精微处了。为何这么说?因为在孔子那里,他的治国平天下的道就是非固有的、非现成化的。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如何?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比偃。’”(《论语》12/19)“杀无道,以就有道”似乎有理,但却将“道”视为现成的、摆在那里的标准了。这样的话,有没有道岂不是当权者说了算吗?真正的道是构成性的,通过礼乐教化之“风”来淳化天下的生存境界。因此,如果把心性理义理解为先天的实体,如孟子所谓的“此天之所与我也”,只是被后来的人欲陷溺住了或放纵了,那么这样就将失去良知、本心的境遇构成的维度了。所以,我们不能把良知实体化、抽象化、现成化:把它当做一种一直在人心里存在着的实体,一个从各种善心、善行那里抽象出的固有的共相、固有的道德原则,一个存在论上的存在者等等,而要看到它的机缘性、开放性、非固定性、非现成性……否则,从内在的良知到外在的仁义礼智,只不过是先天的现成者与后天的现成者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与孔子的礼乐仁义中的纯构成思路和境界已有相当的距离了。——这便是阳明的良知和海德格尔的良知第一层面上的相似性,即良知的非现成性、非概念性等。因为海德格尔也说道:“良知作为此在的现象不是摆在哪里的、偶尔现成在手的事实。”(《存在与时间》p,269)
      
      然而,这种把良知现成化、固定化的理解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人脑确实有把事情简单化、确定化、现成化的倾向。但是,我们还要注意王阳明在不同的场合对于心之本体是什么有不同的论述,可见他并不是要将孔子思路僵化、固化。王阳明说,良知是道。既然良知是道,而道是不固定的、非现成的,因此良知也不是摆在那里的、现成在手的。比如,他说过“知是心之本体”、“乐是心之本体”、“定是心之本体”等等,可见他所说的本体并不是西方哲学意义上的实体,因此阳明也说过“心无体”,本心并没有一个隔离的自体摆在那里。那么,根据根本不存在良知这个精神性的实体,我们是否就此便可得出根本没有良知这回事呢?当然不能。王阳明说道:“目无体,以万物之色为体。耳无体,以万物之声为体。鼻无体,以万物之臭为体。口无体,以万物之味为体。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传习录》卷三)因此,心的全部感应之是非之决定就是它的体,就是它的当体自己。——因此这便是二者第二层面上的相似性,即良知的普遍性:良知是人所共有的。因为海德格尔说道:“良知向来是我的良知”,而每个人都是一个“我”,故每个人都有良知。但是,王阳明的良知是更普遍的,他不仅仅是人所共有的即“存在依于心”的,还是(巴克莱意义上的)“依于神心”的。(参,《从陆象山到刘蕺山》,p160)
      
      海德格尔在谈到此在的本真存在时,谈到了良知(Gewissen)现象。由于此在首先是作为常人而存在的,因此他要找回自己,这就有了“良知的声音”。此在是一个朝向死亡的存在,因此他就有了无限的可能性,而当此在还沉溺于常人中时,他便无法意识到他的可能性,也即“能自身存在”的能力。“良知的声音”或“天良发现”的现象不论古今中外都引起过不少思想家的关注和争论。神秘主义者、先验主义者、精神实在论者一般都肯定它的真实性;而概念理性主义者、经验主义者和唯物论者则倾向于将它还原为或解释为另一些“更真实”的过程的表现。在肯定良知现象的真实性的人中间,又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方式。一种认为良知是某种异己的、超人的力量或存在者(比如上帝)与人沟通的渠道;另一种则认为良知只与人本身相关,比如康德、孟子以及王阳明。海德格尔的立场和后者接近,但还是有不同。孟子的观点是将良知解释为一种道德的声音或本能,没有去追究人的超道德伦理的此在方式与良知的关联,因而在存在论上是无根的。那么王阳明的良知是否也如此呢?根据前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良知具有道德性,可是王阳明还说过“其良知之体,皦如明镜,略无纤翳,妍媸之来,随物见形,而明镜曾无留染……”可见,他又把良知看做一丝不染之心,这样也就是儒家所谓至善(无善无恶)的境地。依此,我们可以认为,良知在最根本上是无道德内容的,但当它一旦具体地呈现出来时就有了道德内容。看上去不符合形式逻辑,然而良知顺其自然的表现便是天理道德。这样,王阳明和海德格尔的良知在存在论上都是有根据的,——这便是二者第三层面的相似性。只不过前者的良知依据机缘呈现出来时便具有了道德性,而后者的良知呈现出来时揭示人的可能性。
      
      海德格尔认为,良知是一种“呼唤”(Ruf)。他说道:“我们所称的良知,即呼唤,是在其自身中召唤常人自身;作为这样一种召唤,它就是唤起这个自身到它的能自身存在上去,因而也就是把此在换上前来,换到他的诸种可能性上去。” (《存在与时间》p,274)与人们之间的闲话不同,此呼唤不嘈杂、不模棱两可、不引起好奇,而且它不依赖物理的声音,也不传达任何具体的信息,比如像道德戒律或绝对命令那样的东西。然而,这呼声明白清楚,有确定的指向,是此在能够本然领会的。海德格尔说道:“此此在在良知中呼唤它自己本身。”(《存在与时间》p,275)此在如何可能自己呼唤自己呢?如果把此在看成认识论上的主体,那当然不可能,可是如果看到此在本身就有的境遇构成特性,即此在只是“去在”的前抛、后牵、中挂中得到和维持自身的存在,它的根底处就有构成的跨度和异化(沉沦和被抛)的可能,那么此在便能通过良知“呼唤”自己。
      
      而阳明则认为良知是“复得”的,他说道:“良知是造化的精灵。……人若复得他完完全全,无少亏欠,自不觉手舞足蹈。” (《传习录》卷三)这跟孟子所说的“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又是同一个意思。从“复得”才来转到“致良知”。致良知就是把良知之天理或良知所觉之是非善恶不让它为私欲所间隔而充分地呈现出来以使之见于行事,即成道德行为。因此,我们可以发现“致”字就有“复”字的含义,“复”必须在“致”中“复”,所谓复其本有,因此复便有“后返”的意味。根据牟宗三先生的解读,“致良知底致字,在此致中即含有警觉底意思,而即以警觉开始其致。”(《从陆象山到刘蕺山》,p162)他还说道:“逆觉之觉,亦不是把良知明觉摆在那里,而用一个外来的无根的另一觉去觉它。这逆觉之觉只是那良知明觉随时呈露时之震动,通过此震动而反照其自己。”(同上,p,163)这便和海德格尔所说的“呼唤”一样都有后返的、后来才察觉到的含义在里头。而且,这就表示王阳明所说的人心本身就不是认识论的平面化的主体,而是有一构成的跨度,只有这样自己才能通过震动复得良知——这便是二者第四层面的相似性,即良知是失而复得的,而人心和此在也不是平面无构成维度的。
      
      综上所述,王阳明的良知在存在论的本源上是至善,是没有道德色彩的至高境界,可当人通过逆觉体证的工夫复得它之后,人(做事的)可能性虽然有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致良知之人其做人的可能性就只剩一种即只能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路。而海德格尔的良知完全没有任何道德的、心理的、社会的色彩,它本身并非道德的,而乃是道德之源,而且它不局限于发声的言语而为语言之源。良知的呼唤只是让此在听从于它最切己的生存可能性,并没有呼唤人去做一个有道德之人——这便是二者最大的差异。从这点出发,我们还可以看出实践这两门不同的关于“良知”的学问的人的后果。刘蕺山在大明王朝覆灭的情况下绝食而死,而海德格尔在纳粹兴起之时却当了纳粹的合作者。
      
      
  •       我不是学文科的人,之所以读《传习录》,是因为看了《明朝那些事儿》,想了解了解明朝第一大能人,中国的又一圣人王阳明。
      
      老实说,看完整本书,有些地方确实看不懂,特别是引经据典之处。下面,我只是谈谈自己看完书后的感想与启发。
      
      第一点,阳明心学将求圣的方法从外在世界转为了内在世界,指出了圣人并不是无所不知(外在),而是内心纯乎良知(内在)。我觉得这个理论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人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静下心来,不贪多,而求精。在做一件事时,只要此心纯乎天理,认认真真,那么就心安理得了。
      
      第二点,看完书后,发觉阳明心学与朱熹的理学,都是对四书五经的理解上的不同,对孔子的话诠释的不同。因次两派就吵架,不可安宁。儒生缺乏了对客观世界,对科技的追求。这也是统治阶级愚民的政策造成的。
      
      第三点,对书中关于“求静”,“主专一”的看法很赞同,很警醒人。
  •     勤而思考之于生活,当是一件如饮水般必要而又自如的事!我虽尽力为之,但还是羡慕你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今后定当细细品读你的文章,未毕业,琐事还不少,这也让我早就忽视了这个旮旯。
  •     你不也是说一套做一套?头像为什么是个半裸的女人呢?
  •     不是很懂。意思是,人需要有自己的信仰么?会不会出现有人以为自己有,实际上却没有;有人以为自己没有,实际上一直有的情况?
  •        少年时,曾想:一日,于旧书摊翻阅一本发黄旧书,此书学究天人之际,穷极人世之机,但于人间不曾有人闻。却笃定,世上无此书。 两年前,因《明朝那些事》而看传习录,初看知行合一论便觉发聋振聩,而后越看越觉此书之神。如今确信,传习录便是年少幻想偶遇之书。传习录大抵言何为圣人,圣人何以无所不能,圣人如何炼成。
       一直迷惑,道德与现实矛盾相冲。不送礼,不阿谀奉承,不走后门是道德标准,社会财富权势却多是忽蔑道德之人拥有。若道德单带来不得意,坚守又有何用?而后悔悟,只知无行是不知,真知既是行。酸儒,只会念念字,实为道德败坏之辈。有德者,会自视清高么,一心只为书上圣贤语不工作,不爱人么?真大儒者,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传习录言,良知是万世万事不管节日变迁永恒不变之标准。世上所有事不过是天理良知之意发。只凭良知行为,便是无所不能的圣人,换言之,可实现成功人生。阳明先生一生便是最好的证明。良知又是何物,是庄,禅中最自己,最自由的心意,就是现代人说的直觉。做事,心里总会闪烁一些选择,第一出现的,就是直觉,就是天理良知。以直觉行事是唯一正确的法门。据言,iphone产品设计乔布斯便是遵循佛禅教导之直觉决定,后iPhone产品体验师皆是以第一直觉为标准。吾之良知便是人之良知,人之良知既是天之良知,即为天理。自己琢磨,此论大为可信,无可缺漏。后观稻盛和夫先生之《活法》,敬天爱人实为孔门圣学之宗旨要义。人初生良知便是敬天爱人,敬而不畏天,差别爱父母,配偶,儿女,朋友才是真爱,墨子爱之天下以平等,是无根之树,空中阁楼,实为私欲 ,无所爱。古人畏惧天地灾难,乱用民力甚至活人祭祀实为惧无敬。今天科学发展观便可称敬天。马克思主义中共产主义社会人人自由全面发展就是人人心中良知极少被私欲蒙蔽。自由在于人心思想而非随私欲所欲。文明之标志应该是人心良知被私欲所蒙蔽之程度,而非科技体现。以我看来,基督之入窄门,道庄之证道,佛禅之成佛,即是圣学之成圣,成圣便是心中无私欲,所行所为皆凭良知直觉。
       看过阳明学,对道庄,佛禅有恍然大悟之感。以致于基督教,若是基督如唯物论所批判表面如此荒谬,何以西方社会上下乃至精英信之如此众?只因入窄门为基督近神之意境。
       良知私欲如何辩?传习录言眼中不可入沙,也不可入金玉屑。心中不可有恶念,也不可有善念,行事只凭敬天爱人。有恶念,便为恶缚,有善念,便为善缚。心中欲无欲,欲成佛,成圣,实际却是最大的私欲。成圣成佛只是凭本心行事顺便得之。以良知行事,可成圣,也可成魔。
       世上领悟真理的不在少,唯独阳明先生以无上魄力,精妙言论,更以亲身力行传道给予世人。
  •     嗯,致良知不一定是经世,更是修身,日常言行举止,都是良知良能,不能局限在做好人上面。其实初学我也觉得应辅以静坐之类的功夫,否则光妄想去了,但只是辅助,重要的还是行住坐卧体会良知良能,不假人为,毕竟静坐每天不可能坐多长时间
  •     好吧 我接受
  •     但这四个范围不见得就是单向递进的吧,好多时候看自己以前写的东西,都大吃一惊,发现当时的想法现在已经全然陌生了。知道所知道的,很多时候又变成了知道所不知道的,或者不知道所知道的,甚至不知道所不知道的。否则,我们脑子里的信息早就爆了
  •       王阳明说,修行的根本就是“必有事焉”,而事上磨练的根本是“致良知”,因此在事上磨练上,“勿忘勿助”只是督促措施,而不能作为修行的目的,修行的根本目的就是“致良知”。
      这就像一个人驾着马车走在康庄大道上一样,马夫时常会对马呵斥一声,或扬下鞭子,让它不要走偏道,或者不要走得太快,但是呵斥或者扬鞭都不是目的,让马车走在康庄大道上才是目的,因此在修炼时,不能始终将注意点放在是否呵斥和扬鞭上,而是应该放在走在康庄大道上的马车上,在这里,马车走在康庄大道上就是 “必有事焉”,“事上磨练”,而此时真正的核心就是通过赶马车来让良知显现,让良知发挥作用。
  •       当我在云南旅行返回的飞机上读这本书。同行邻座的女同事问:这书是讲什么的?我回答说,我也说不清楚。我想告诉她哲学书,但与哲学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有的书难以下笔评论,这本《传习录》便是如此。不是书不好,不愿评论;也不是书特别好,难以评论。有的书超出好与不好的界限。我对这本书无法评论,因为它超出了我所达到的境界,在它面前我是一个无知者,也可以说它是一本太好的书,以至于我除了表达敬意,无话可说。这样的观点,不仅仅单指《传习录》,它同样适合于其他的道书。难以下笔的原因,在于古人所谓身心之学,口耳相传不能尽其意,而要感同身受。阳明子在《传习录》中所讲的,我无法确切传达出来。因为它深嵌于生命之中。我可以描绘大自然的生生不息,但一旦涉及到我自己,对自己生命的了解,如同惊鸿一瞥,少得可怜。我们生命的本体大中至正,无毫厘偏失。这是《传习录》的基调。阳明子到底是一个儒家。他正襟危坐,气象森然。我越读越感到,他让人噤口而不敢言。这是我第二次读此书,对阳明子的肃然,更有深一层体会。所以,我把它放入正在读的书之列,对我而言,这是一本永远无法读完的大书。有时你会对道学家难以忍受。当我再次读这本书时,发现无法卒读。云南雨中的松赞林寺尚有余绪,现在我沉溺于神秘的西藏歌谣,无法自拔,那是抛弃世俗之累的畅快。于是准备读一读一年前要读的《华严经》。
  •     恰如兄台所举之例,阳明先生由“理”到“心”的转变,也是经历了时间的洗礼;道之所以可为道,或许也因为其具有发展性的一面,何况突破并不意味着颠覆。
      诚然,自己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寻道者,任何顺着本心的实践,包括与兄台的切磋,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所以呢,共勉~~
  •     嗯 说的极是 确实有过于强调之嫌。 不过这里偏向静定一方面是对新近感悟的一个整理 一方面也是为了鞭策自己。
    换句话说 此时此刻却是用于修身 而非经世。
  •     lz写得很好啊,但我觉得定字诀是走偏了,阳明学要旨还在致良知。其实王阳明的著作里对天理的描述已经是很难参透了,不须于著作之外另立法门,反而容易执着一端失了不著一些意思之意。
  •     这是我早期阅读《传习录》时用西方心灵哲学来分析的文章,现在当然不持这个见解了。所以我后面的文章是肯定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的哲学的。
  •     那我们能怎么办,阳明先生的心学有实际的应用吗,还有信仰,从小老师就告诉我们破除迷信,我们该怎样有信仰
  •        “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阳明先生振聋发聩的一声呼喊,犹如近千年儒家沉寂黑夜中的一道灿烂的朝霞,将天地原本的质朴如画卷般徐徐展开。
       每个人都可以做圣贤,何为圣贤?一句话:心中有良知,行动 “致良知”,即为圣贤!简单吧,但凭这个就能做圣贤?就能与“孔子、荀子、孟子..”一串串闪光的名字联系在一起?阳明先生没搞错吧。
      等等,先等等,在该观点即将被互联网信息大潮淹没之前,我们首先看看“良知”,大家能给出这个词的准确定义吗?仔细一想这个还真有点难。我们看个王阳明门人的故事。有个盗贼光顾王阳明家中,正好被看门人发现,看门人劝解盗贼希望他能听从内心的良知,摒弃心中的私欲,弃恶从善。盗贼哈哈大笑:“良知在哪里?你拿出来给我看看?”。看门人说:“你先把上衣脱了,我指给你看”,盗贼把上衣脱掉,赤膊而立。看门人:“还看不真切,你把裤子也脱了”,盗贼犹豫了“这个,好像不太好吧”。看门人大吼:“这就是你的良知!”
       如果良知就是我们道德观念的第一反应,那根据道德的第一判断去认知和处事就能做圣贤了吧,这个也不难,我们平时也都做过呀,咋没有超凡入圣的感觉?请扪心自问,我们能“时时”,“事事”按照心中的良知行动吗?老人跌倒在路边,你会不会顾虑“引火上身”而犹豫是否救助?为争取业绩,你会不会对领导、员工说过违心的话,做过违心的事?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们也可以为这些违背良知的事情找一大堆理由来安慰自己,但是这样做好像并不能使我们“轻松”,通常掩盖一个错误就需要另外一个更大的错误,人们在私欲的迷宫里常常越陷越深,终生痛苦。
       怎么做圣贤?如何致良知?阳明老师只告诉大家一句话:“理欲合一,知行合一”,“理欲合一”是不做“假道学”,不要当面“礼义廉耻”背后“坑蒙拐骗”(历史上这样的名人很多哦,还有很多兄弟运气好,劣迹没有记录在历史中),做人做事要听从内心的良知。“知行合一”我们举个例子,“实事求是”大家都知道吧,但你在工作中,生活里能一直坚持做到吗?做不到,代表你并不懂得“实事求是”,因为这个词所背负的责任和所需要的勇气还不了解,对这个词将带给你的新世界充满疑惑。
       大道至简,阳明老师用“致良知”指明了圣贤道路,但要坚持走下去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牺牲,对我们这样的普通人,首先要“立志”!没有圣人的志向就不可能在挫折面前坚持向前,其次是“格物”,圣人之道皆在日常事务之中,靠静坐冥想顿悟入圣是极少数智者才能达到的境界,在日常处事之中以良知为指引,再于行动之后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逐渐存养心中正气,终能回归本真,达天、地、人合一之境。
      
       2013年11月24日作于杭州,愿与各位爱好中国哲学的朋友共同探讨
      
  •       也许和我个人的经历和思想有关,此书还未读完,细细品位之余,就感受到内心前所未有的强大力量。。。
      书中要求我们立志成为圣人,我目前的境界还不敢有此妄念,但是决心以王圣人的行为为标准,不求成圣,但求存养心性,知行合一。。。
      不知道是读这本书让我安静下来,还是先安静下来才读进了此书,总之,读的时候内心特别平和安静,也只有这样,你才能细细品味。。。
  •     对王阳明思想最好的总结,是梁启超的《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我自己学习王阳明的历程,先是通过《明朝那些事》对王阳明开始感兴趣。后开始读《知行录》,觉得难以理解。之后看了《明朝一哥王阳明》,虽然吕峥列举的史料有趣,但是吕对王阳明理解似是而非。最终读到梁启超的文章,与知行录一一对照,才真正豁然开朗。
  •     先打理好自己这一独立的个体吧,等成熟了,再背负起“我们”这一整体的责任吧,否则稚嫩的自己经不起人类大问题的拷问的。
    至于问题的答案没有人能说得清或许根本没答案或许根本就不要有答案,也就不必轻信任何人包括老师、父母、同学。思考你的,活你自己的人生。
  •     谢谢楼主和布鲁斯,谢谢楼主撰文,谢谢一楼的推荐,让我看到好文。谢谢!
  •     新锐作家吕峥所写《明朝一哥王阳明》貌似也不错。推荐看看
      
      内容简介: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伟人,也是有明一代最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心学思想融合了儒释道三家之精髓,是酱缸文化的最后一剂解药。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先生预言,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本书是迄今为止最好读的、也是最雅俗共赏的王阳明传记。作者披阅三载、增删数次,在穷尽一切办法汲取中外王学研究的基础上,用轻松幽默的笔调将王阳明数起数落的人生历程娓娓道来,力图全景式地展现王阳明荡气回肠的一生。作者并未止步于写一本通俗的历史人物传记,而是举重若轻、深入浅出地将阳明心学的三大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的形成、发展贯穿其中,并结合历史,梳理了儒家思想千年发展的脉络,使心学思想的脉络有迹可循,同时最大限度地使哲学部分通俗晓畅,使每一个普通读者可以真真切切地读懂、受益。
      
      
      编辑推荐:
      
      ★以心写史最牛新锐叫板当年明月
      ★《明朝那些事儿》之后最值得期待的通俗历史佳作
      ★最年轻、最犀利的阳明心学传人为您讲述有故事的思想,有思想的故事,有故事和思想的历史。
      
      
      ★中国众多历史名人的共同偶像:明朝一哥王阳明
      ★大明王朝三百年,只出阳明一人。立德、立言、立功皆居冠顶,千古无出其右者
      ★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曾国藩、张居正等一致推崇
      ★《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心目中的明朝第一人
      ★研读《蒋介石日记》,发现蒋介石一生中最大的偶像是王阳明。阅读王阳明,令蒋介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日本“明治维新”的先驱在中国明代找到了他们唯一的精神领袖——王阳明。
      
      
      现代人向王阳明学什么?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是现代成功学最好的指导思想。曾国藩、毛泽东、蒋介石的成功正是应用“知行合一”思想的最好范本。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可以使现代人自我调适的能力大大加强,使自我修养的过程大大缩短,使现代人在“知行合一”中得到解脱、安慰和智慧。
      ★王阳明身处逆境、困境、险境、绝境而不气馁、不放弃的精神,是激励现代人成功的最好范本。
      ★王阳明是思想的巨人,也是行动的巨人。思想决定高度,行动决定成功。思想与行动的高度统一是“知行合一”的精髓,也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关于王阳明的评论
      
      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阳明者。——《明史•王守仁传》
      
      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曾国藩《原才》
      
      阳明心学是我终生的精神食粮。—— 蒋介石
      
      彪炳显赫,自明之后,唯此一人而已。——当年明月
      
      王阳明独具谋略、娴于兵法,是无可置疑的军事天才。——余秋雨
      
      我推崇王阳明,是因为他在朱熹的理学已经成为正统的环境下,提出心学,有革命性的意义。——著名经济学家 林毅夫
      
      我的厚黑学,与王阳明的致良知有对等的价值。——李宗吾
      
      阳明心学乃陶冶今日之人心,革新一代风气之大兴奋剂也。——“日本伏尔泰”、思想家 福泽谕吉
  •        如果领悟、并能切身实践王阳明的学说,那么人类所有的问题都不会存在。
       王阳明的心学认为世间存在一种天理,天理存在于事事物物中。而人的内心存在一种良知,良知与天理是合一的。
       人类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良知,并依照良知来行事。而同时,知和行又是合一的,如果不去实践良知,那么也就不可能真正的认识良知。
       因此,把王阳明的学说概括成一句通俗的话就是:在生活中时时处处依照良知来行事。
      
       这里就会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人为什么要时时处处依照良知行事?存天理、致良知的意义为何?
       对阳明来说,也许这并不是问题,因为他从12岁起就立志做圣人,他认为致良知就能够达到圣人的境界。
       那对于我等没有做圣人理想的普罗大众来说,为何要依良知行事呢?
      
       我想,此意义应该在于,致良知可以给我们一个更加美满的人生。也就是能让我们获得更加长久和稳定的幸福。人可以拒绝成功、拒绝为圣,但我想不会有人拒绝幸福吧。
       阳明认为天理的对立面就是人欲。人欲让我们去追求金钱、名利、美色,人欲唆使人类不劳而获,懒惰、傲慢。
       与此同时,金钱、名利、美色这些欲望是永远不可能满足的,而且是越追求越觉得缺,越追求越痛苦(张朝阳近期的一篇采访是对此再好不过的解释了)。
       而依照良知来生活,勤奋、感恩、自律、助人、为善等行为,则可以让人的内心越来越平静,从而体会到喜悦和幸福。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与人欲斗争,就需要克己。
       当克己成为一种习惯,人慢慢的不再被欲望所战胜的时候,内心的良知会越来越清晰。而人欲的力量会越来越减弱。最终可以找到内心的光明。
      
       王阳明的学说很高深,我的理解很粗浅。但他的学说对我的影响可以说超出任何理论、学说,因为他的思想可以让人建立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同时,他的思想强调实践,强调只看不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在我部分的实践他的思想后,感到整个人的状态变得好多了,内心充实、踏实、平静多了。
       开始更多的去关注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是正确,是不是符合本心,而不再更多的关注自己得到了什么,结果会如何。
       而自己的理想也从过去的要成为如何外在成功的人物,变成了要成为一个无愧于内心的人。
       而从此也就不再患得患失、不再迷茫困苦。
      
       从这本书、从王阳明的思想中,找到了内心的核心价值体系,并依此指导了自己的人生。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喜悦。
      
      
      
      
      
      
      
      
      
      
      
      
      
      
  •     不知先生现在是否还持这个见解?
    姑妄言之,称之为‘好色’,说明已经‘好’了,否则为什么不说‘恶色’?已经喜欢了。接着说‘不是我的类型’,是因为生了其它心思
  •       每当开始写论文的时候总是会有这么一种感觉,要写之前,觉得对于要写的内容知道很多,基本上写论文的过程就是一个把自己脑中的声音诉诸于文字的过程。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写论文的过程更像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每写完一篇论文回头再看,发现自己最初确定知道的,其实也只是主题和一些模模糊糊的想法而已,大部分的内容其实需要在写作中补充查找充实。
      
      在我写论文之前的“感觉不错”和写完论文之后的“回顾发现”之间产生的鸿沟,是如何产生的?
      
      李笑来在《与时间做朋友》这本书里面有一个提法,把人的知道分成几类,我借用他的关于知道的框架,再扩展分析一下。
      
      1 我知道我所知道的。
      比如我知道(海水是咸的),同时,我知道(我知道海水是咸的)
      
      2 我知道我所不知道的。
      比如我知道【我不知道(海水是不是咸的)】,我知道【我不知道(关于如何编程的知识)】
      
      3 我不知道我所知道的。
      比如我曾经背诵过某人的电话号码,我曾经学习过关于结构主义的章节,但是我现在忘记了我曾经记过,别人如果不提醒,我也许永远都不会知道我曾经记过。但是在别人的提醒下,比如电话开头的几位数,上课时的天气和老师着装等等,我突然想起我曾经学习过这么一节课。在提醒之前,就属于我不知道我所知道的。
      
      4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
      按照定义,我无法举出一个实例,因为一旦我给出了一个诸如我不知道【我知不知道(关于编程的知识)』,这个例子其实属于第二种情况和第三种情况的一种。因为我不知道我知不知道其实也是一种”知道“。
      
      这里的知道(我知道)中的第一个知道,其实属于元认知(Metacognition)的范畴。元认知研究的开创者Flavell将元认知表述为“个人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或其它相关事情的知识”,以及“为完成某一具体目标或任务,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的监测以及连续的调节和协调”。(wiki)
      
      回到写论文这件事情上,按照上面给出的几种分类,写论文的过程就是一个从我知道(我所知道的)和我知道(我所不知道的)逐步通过查找,阅读,分析,写作的步骤,逐步把我不知道(我所知道的)和我不知道(我不知道)转化成为我知道(我所知道的)的内容。
      
      就用写这篇文章为例子。
      
      在写作之前:
      
      一、我所知道的(1 我要写一篇关于写论文心得的文章 2李笑来关于”知道“的一些知识)
      
      二、我知道我不知道的(我不知道整个文章在展开过程中会用到哪些概念和例子))
      
      三、我不知道我知道的(关于元认知的知识)---之前看过相关论文,但是忘记了,写作时突然想起,认为元认知知识可以解释文章中的一些事情。
      
      四、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元认知的提出者是谁)
      
      
      在写作之后,就是现在:
      
      一、我所知道的(写作之前的一+二+三+四)
      
      二、我知道我不知道的(关于元认知更深入的知识,和最新的研究进展)
      
      三、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没有)
      
      四、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没有)
      
      最后来看”知行合一“这个说法。首先,我理解的知行合一就是知识与实践的统一。其次,运用上面的分析,来看实践的重要性。
      
      在我写文章的这个实践过程中,我所知道的当然还是知道(除非实践过程中被雷劈,那我的全部知道估计都成为第四类了)。
      
      之前我知道我所不知道的,在实践过程后成为了我知道我知道的。
      
      之前我不知道我知道的,在实践后成为了我知道我知道(回想起学过元认知)和我知道我所不知道的(我知道自己对元认知的最新研究发展不了解)。
      
      之前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现在成了我所知道的和我知道我不知道的。 但是,仍然有也许是无限多的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内容。
      
      题外话,知道自己有些知识是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也许可以使人更加谦卑与虚心一些,明白自己的局限,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里,才能突破自己,突破思维的局限。
      
  •     谢谢你来鼓励啊,小虎叔,哈哈!不过你也看到了,我是属于徒有账号的那一类人......
  •     是的,你说的很有道理。我对于圣人之学也是有很强的认同的。可惜,我目前的工作还是要在西方哲学中探索,我还是喜欢思辨,还是渴望认识关于这个世界的真理。而且,我还有很强的愿望,想要整合中西哲学这样两种不同的学问方式。我觉得之所以我这样选择,除了现实的生存压力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塑造我的文化背景与专业训练,也就是佛教讲的缘起。我可能是受了韦伯的蛊惑要以学术为业,也许这才是我生存的意义。不过,我还是有很多不明白的问题,所以,我也没办法做出最终的选择……
  •     我以前很喜欢思辨,喜欢逻辑,但现在认识到这些对我没有一点用。
    所以西方哲学那套东西,已经对我失去了吸引力,我只对实实在在真实不虚的学问感兴趣。一个辩一万年,也不知道真理是个什么东西,一个直接就明白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如果是你,你选哪个?
  •     好好色,是具有能动性的。
  •     你这绕口令一样的文章所想说的,无非就是通过实践拓展了知识的范围吗?据我理解,你的意思是,知识分为以下几个范围:知道所知道的、不知道所知道的、知道所不知道的,这就像三个同心环,最外围是“不知道所不知道的”。通过“认识”这个实践,你的知识范围逐次向外扩张。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