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算

出版社:台灣商務
出版日期:20040801
ISBN:9789570518924
作者:因惹.卡爾特斯,譯/楊永前

作者简介

身為出版社編輯的凱謝呂,試圖找到他朋友作家B的最後一部、他認為消失了的小說。更重要的原因是,B正是在一九九○年社會制度變更之時自殺的。是什麼促使他採取了這一致命的行動?示威運動?絕望?
在他遺留下來的劇本中,B以其令人震驚的遠見寫下了凱謝呂和他的一群朋友的未來。凱謝呂進入了B的生活,狂熱地去理解B的命運、愛情生活、死亡的原因及其環境。

内容概要

因惹.卡爾特斯 Imre Kertesz
1929年11月9日生於匈牙利布達佩斯的一個猶太人家庭。1944年6月30日被投入波蘭的奧斯威辛集中營,後又被轉移到德國的布痕瓦爾德集中營。在集中營被解放後,於1945年回到匈牙利。
他做過報社記者,也從事過體力勞動,並從事文學翻譯工作,主要翻譯德國和奧地利的思想家和文學家的著作,如尼采、弗洛伊德、霍夫曼斯塔爾、羅特、卡內提、維根斯坦、施尼茨勒等。著有《非關命運》(Sorstalansag)、《慘敗》(A kudarc)、《給未出世的孩子祈禱》(Kaddis a meg nem szuletetett gyermekert)等書。
他曾榮獲多項匈牙利文學獎以及包括德國布蘭登堡文學獎在內的多項國際文學獎。2002年10月,被瑞典皇家科學院授予諾貝爾文學獎。


 清算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清算》是匈牙利作家因惹-卡尔特斯在2002年获得诺贝尔奖后推出的第一部作品。从小说内容和写作手法来说,《清算》是其成名作《非关命运三部曲》的续篇与总结,也是因惹-卡尔特斯对自己过往那些关于犹太幸存者的经历和写作进行的最后“清算”。因惹是一个犹太人,也是恶名昭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因此他的作品始终围绕着犹太人大屠杀这一事件。因惹的第一部作品是带有半自传色彩的《非关命运》,在这部耗时十多年才写成的小说中,因惹真诚地探索和揭露个人在集中营中的经历和感受,并得出一个较为中立、相对人性的结论。结果这样的写作手法和立场遭到出版社的严厉批判,认为“作者的经验素材没有成功转化为艺术,主角对事件缺乏正确的理解,作品中缺乏应有的道德批评”。《非关命运》最终虽然还是获得出版,但销售情况极其凄凉。第一部作品上遭遇的惨败,不仅让因惹历经十多年的挣扎后才有勇气再次提笔创作第二部作品,也让他对自己那“捕捉真实的个人经历、不抱持预设立场、不让理论信念先行”的写作方式难以释怀,在接下来的作品中,一再解析和阐述自己这种写作方式背后的逻辑与信仰。在第二部作品《惨败》里,因惹阐述了他对主观的个人经验、客观的外在事实、以及写作的观点,认为一个作家在将个人的经验素材转化为艺术的过程,如果不着力捕捉主观的个人经验,让个人真实的经历自行发声,而是汲汲于呈现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状态和结论,在写作前便设定好结论,然后据此去寻找支撑结论的事例,那写下的作品将是空洞和疏离的,将无助于读者理解和产生时代经验。毕竟,一个人之所以为人,之所以得以确认自身的存在,是因为他内在的主观经验、回忆和感受,而不是一些标准化、理论化的词汇和结论。在《清算》这部作品中,因惹不仅继续关注他身为犹太幸存者的主观经历,继续阐述一个作家如何透过文字捕捉主观经历,确立生命的完整性和为后世留下珍贵的时代经验,小说更进一步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以东欧剧变下的匈牙利为案例,阐述人们如何透过作家的作品来汲取作家的个人经历,帮助自己在类似事件中找寻生存的意义和方法。除此之外,因惹还透过《清算》与自身过往的悲惨经历和生存方式进行清算,向前诺贝尔文学奖时代的自我生命做告别。■小说内容在《清算》这部作品中,小说主角是一个名叫凯谢吕(意为苦涩)的文学编辑,生活在上世纪的匈牙利独裁政权之下。面对高压统治、谓之大灾难的环境,凯谢吕经历了情绪上的厌恶、行为上的反抗,并因此遭到逮捕、监禁、以及妻离子散,其后他学会了保持沉默和随波逐流。然而在1990年、匈牙利共党政权一夕间瓦解后,凯谢吕和许多置身东欧剧变中的人一样,无从安置过往苦难的经历,无从面对骤然断裂的生命,无从理解飘忽错乱的存在。在剧变发生、制度崩溃前,凯谢吕所了解的个人存在是经常性的,几乎触摸得到。但在剧变发生后,好像有道鸿沟将他和他个人的存在隔离开来。他面临的问题不是哈姆雷特的“生存还是毁灭”,而是:存在还是不存在。为了找到自处的方式和前进的方向,凯谢吕决心要找到一位突然自杀的犹太裔作家B的遗作。这位名叫B的犹太裔作家深受凯谢吕的敬重,他出生于奥斯维辛集中营,对于大灾难和受压迫的经历,素有自己的理解和面对方式。凯谢吕认为,作家B之所以会选在剧变发生、制度崩溃之际自杀,背后必然有特殊且透彻的想法。尽管毫无证据显示有着这么一份遗作存在,凯谢吕却坚信作家B在死前绝对写下了一份小说手稿,里头揭露作家B面对和理解大灾难的方式、以及最终选择自杀的原因。只要找到这份小说手稿,凯谢吕便能从中得知及确认自己该何去何从,包括是否追随作家B走上自杀之路。■写作方式整体来说,因惹的小说不易阅读,除了第一部作品《非关命运》里运用了较为平铺直叙的方式来呈现个人经历外,他在《惨败》和《清算》当中都采用结构主义的写法,同时融合数种不同的表述方式,借由表述方式本身以及彼此间的往复切换,呈现出人物在客观与主观、外在事实与内在现实之间的来回游移与挣扎。此外,因惹认为堆积在个人记忆中的情景、言语和事件是模糊而混乱的,个人所置身的这个世界是黑暗、混沌和不可能澄清原因的,而一般人在大灾难后的经历则往往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因此他的文字叙述部分经常是阴郁、琐碎、和隐晦的。在《清算》里头,因惹采用倒叙方式,由主角凯谢吕站在1999年这个时点回顾1990年发生的事情。因惹还同时采用<剧本对白>、<第三人称客观描述>、以及<第一人称主观内省>这三种不同的叙事方式,来描绘凯谢吕寻找小说手稿的过程、凯谢吕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反思。其中最为特别的是,剧本对白的内容其实是来自犹太裔作家B生前所写下、偶然落到凯谢吕手上的剧本《清算》。这部剧本虽然是作家B在自杀前写下的,但当中的人物、事件和对话,却与之后发生在凯谢吕身上的极其相似、或可说如出一辙,仿佛作家B具有预言未来的特殊能力,预知了自己死后将会发生的事情。而正是因为有这部剧本,凯谢吕才深信必然还存在一部更加完整的小说手稿,毕竟一部剧本的生存基础是一部小说。■对写作和阅读的观点因惹之所以采用这种特殊的叙事方式,并非为了增添作品的奇幻色彩,而是为了表达他对写作和阅读的观点。因惹认为,许多历经大灾难的文学作家,往往将个人转化为某个集体的代表,将本该是独一无二的个人经历化约为普遍性的状态,并据此得出一个普遍化和理论化的结论,产出一部放诸四海皆准的世界文学。这些作家之所以将过往事件化约为普遍性的状态,将个人经历作为理论问题表现出来,一方面它是丰富的,另一方面能把个人从自我中解放出来。而一般人在面对内心的迷茫和痛苦时,则往往在世界文学中寻找答案,动用里头的那些普遍化和理论化的结论,去解释个人生活中的状况与事实。因为动用世界文学的思维方式能让人们免除痛苦,无需亲身经历那些可怕的想法和令人毛骨悚然的命运。从结果上来说,这种将惨痛事件普遍化和理论化的表现和理解方式,使得人们将自己同预先写好的角色融为一体,按照世界文学中模式化的描述与阐释去理解和行动外在世界,并逐一拔除个人内在所独有的感受和记忆。于是,世界文学中那些普遍化和理论化的故事,一步一步地变成现实。只是这样的现实(所谓的现实),与堆积在人们记忆中那模糊而混乱的情景、言语和事件(真正的现实)终究是有区别的。而且,这种切割过往事件和主观自我的方式,会使得相关的词汇变得空洞、缺乏内涵,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词汇能勾引出一系列相关的名词,诸如纳粹、盟军、原子弹等等,但却难以触动人们心中那主观、深刻而真实的情感感受。于是,那些过往经历与我们个人不再有任何关系,正如同我们的生命与我们也几乎没有关系一样。因惹还认为,唯有写作(或说捕捉个人内在主观经验、感受和回忆的过程)才能恢复生命的完整性。因为世界是由破碎的瓦砾组成的,没有内在的联系,唯独写作在维系它的完整。如果一个人对这个世界还有概念,如果所有发生的事情他还没有忘记,那么实际上,这个人的世界是存在的,理性宛如看不见的蛛丝,将生命凝聚在一起。而作家(或说懂得捕捉个人内在主观经验、感受和回忆的人)不同于一般人之处,在于他们具备一种深邃的目光,能独一无二地、不可收买地记录下那些从感情上,或者从物质上正准备发生的事件。至于一般的普通人,则总是和事情一起前进,事件总是在影响着他们、干扰着他们。因此,小说中所采用的<剧本对白>表述方式,代表的是一种将惨痛事件普遍化和理论化的表现方式,是一种放诸四海皆准的世界文学形式。也因此主角凯谢吕才深信在剧本之外,犹太裔作家B一定还写下另外的小说文稿,因为一个普遍化和理论化的世界文学,其基础必然是个人的真实经历,是存在于个人内在的主观经历、感受和回忆。而身为普通人的凯谢吕要能真正地得到帮助、获得启示、从犹太作家B身上汲取时代经验,便需要得知犹太作家B的真实经历,而非那些普遍化和理论化的故事。此外,因惹将<剧本对白>部分设定为由犹太裔作家B在死前写下、带有预言性质,表达的是作家“具备一种深邃的目光,能独一无二、不可收买地记录下那些从感情上,或者从物质上正准备发生的事件”。至于主角凯谢吕寻找小说手稿的过程里头,采用以<第三人称客观描述>这一表述方式所要呈现的是,“将惨痛事件普遍化和理论化,使得人们将自己同预先写好的角色融为一体,然后将这些普遍化和理论化的故事,变成现实。”然而这样的现实,这种客观、普遍化与理论化的现实,终究与“堆积在人们记忆中那模糊而混乱的情景、言语和事件(真正的现实)”有所区别。为了凸显这样的区别,因惹透过<第一人称主观内省>的表述方式来呈现内在真正的现实■生活是座营房,自杀是种逃脱在《清算》中,主角凯谢吕最终还是没有找到犹太作家B所留下的那部小说手稿。但透过犹太作家B的前妻以<第一人称内在自省>所做的自我表白,我们得知,犹太作家B在死前确实完成了小说手稿,只是他将手稿交付前妻,并要求她在自己死后将之焚毁。对犹太作家B来说,对这么一个出生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犹太幸存者来说,生命既艰苦又讽刺。客观的事实是,一个婴儿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诞生并存活的几率几乎为零,但犹太作家B诞生并存活这件事情,表明了集中营有许多人,尤其是后来被称为刽子手的人,对他的生命伸出援手。对于这样的生命经历,犹太作家B是不被允许述说的,因为这是一个例外,是普遍性和理论性故事里的杂音,没有人想听和愿意听。该如何安置过往那些惨痛的经历?该如何理解已然空洞难解的词汇?透过亲族和文献,奥斯维辛这几个字被传给了犹太作家B。但对犹太作家B来说,奥斯维辛承载着痛苦、悲伤和恐惧,却没有承载具体的个人经历和意义,他虽出生于其中,但没有相关的记忆。如果,无法理解奥斯维辛、破译出名叫奥斯维辛的密码,犹太作家B无法不感到自己的出生是非法的,自己的存在无法用任何东西证明,自己活着不仅没有理由,还是有罪的。犹太作家B知道,要解开自己生命之谜,唯一的方式是,以某种方式经历奥斯维辛。于是,犹太作家B在生活中为自己建造了奥斯维辛,他将自己与快乐隔离,将自己与这个凶手们的世界隔离,他用奥斯维辛生活方式在自己每天的生活中捕捉奥斯维辛,以此记录各种毁灭性的力量、继续生存的强制措施和适应机制。犹太作家B借由经历生命中的耻辱和留住这样的记忆来恢复生命的完整性,他将自己的生命视为唯一的表达工具。因而,犹太作家B知道,生活在大灾难的时代,作为大灾难的承受者,只要还没放弃反抗、还未失去自我,他的内在就不会混乱。只是一旦向大灾难竖起白旗、放弃反抗、随波逐流,思维便会陷入混乱之中,成为没有命运、没有特征、没有性格的人,自我的某些特性将永远也不可能找回,也就是说,自我就此失踪了。在剧变发生、制度崩溃后,犹太作家B选择以自杀方式来结束生命。他不想跨出监狱,走进无边无际的空间,不想任由自己过往的悲剧在那个空间里消失和分解。但他也不想再为自己建造一座新的监狱,因为在为自己搭建起奥斯维辛后,他虽然得以从生活中捕捉到奥斯维辛,却也将自己的前妻,一个无辜的人,置于痛苦和绝望当中。当初,犹太作家B为了找回自己的存在而建造起奥斯维辛。如今,为了前妻,他收回奥斯维辛,以及因而确立的自我与存在。尽管如此,对犹太作家B来说,生活是一个大集中营,是上帝为人类所做的安排,但人类却将生活发展成毁灭人类的营房。自杀,就像以狡计骗过哨兵而逃亡,得以幸灾乐祸地嘲笑留在那里的人。■存在,抑或不存在在第一部作品《非关命运》中,因惹呈现了自己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惨痛经历。在第二部作品《惨败》中,尽管因惹用“惨败”二字来形容自己过往的经历以及据此写下的作品,但他坚信,自己对过往经历的记忆与感受,以及用心捕捉这些内在现实的写作方式,是自己之所以得以确认自己的存在,得以保持生命完整性的方法,更为后人留下珍贵的时代经验。但在《清算》这部作品中,因惹虽然仍旧抱持相同的信念,却透过犹太作家B的前妻这个角色,无奈地承认,犹太幸存者的命运太过令人毛骨悚然,人们害怕也拒绝透过他以生命写下的文字,去经历和感受那里头的真实。人们只想动用世界文学的思维方式,借着普遍性和理论性的故事,去解释生活中最明显的事实。因此,犹太作家B只能用自杀来保持自己生命的完整性,并由同样身为犹太人后裔的前妻来销毁以个人生命经历写下的小说手稿,毕竟,只有犹太人后裔才有权力决定如何安置这些经历与记忆。也因此,在小说中,犹太作家B的前妻以<第一人称内在自省>的表述方式,来回顾和阐述犹太作家B传递给自己的、关于犹太幸存者和奥斯维辛的记忆与感受,但最终却以<剧本对白>这种普遍化与理论化的表现方式,来诉说自己焚烧小说手稿、封存过往记忆、为后代隐瞒犹太幸存者经历的决定。当个人真实的经历、感受和记忆不复存在,犹太幸存者将化为空洞的词汇,奥斯维辛集中营也将无异于一所民俗博物馆。透过犹太作家B的自杀和小说手稿的销毁,因惹回顾和清算了自己的犹太幸存者经历和写作风格。就像匈牙利独裁政权透过负担文学经费,来对文学进行清算;也像无家可归者透过遗忘过往经历,来对自己的存在进行清算。那些真实的、重要的经历和记忆,将被渐次地从人们脑海中被消除和遗忘。就像犹太作家B写下的剧本《清算》的生存基础是那部被销毁的小说手稿,个体生命的生存基础是我们所置身的这个现实世界。尽管我们完全不了解这部小说手稿和这个现实世界,但从当中的相关性和连续性可以得知,背后的逻辑是相通的。如今,一份小说手稿被销毁,一段珍贵的个人经历被清算,人们从中认清影响自己命运的因素的机会也随之消失。在小说的最后,主角凯谢吕站在窗前看着那些坐在公园里的无家可归者,看着这些已然清算了过往记忆的人。毫无意外地,在犹太作家B的小说手稿被销毁后,凯谢吕只能从普遍化和理论化的故事中寻找理解和答案,也只能以<第三人称客观描述>的表述方式来阐述自己的生命。如今,凯谢吕的过往记忆失去了它们的重要性,他已然成为一个没有真实个人经历、没有独一无二过去的人。这种活在当下的生存方式没有负担、没有痛苦、也没有哀愁,唯一的问题是,他不能从过往汲取经验和教训,无从认清影响自己命运的因素,也难以避免重蹈覆辙。在失去过去的同时,他也失去了未来,只能生活在持续不断的现在之中,用普遍化和理论化的故事填充自己的生命。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绝对不能再买得诺贝尔奖作家的书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