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故事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3
ISBN:9787511707376
作者:[台湾] 彭怡平
页数:240页

作者简介

内文与插图: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44275080/
这是一本纯女性全彩图文书。台湾女摄影师单枪匹马游历世界,一部相机一支笔,描摹世界女性群像。下面是作者自己写的本书简介:
为什么历史是His Story?而不是Her Story?怀抱着困惑,我从台大历史系毕业;怀抱着有朝一日撰写《她的故事》(Her Story)的渴望, 来到“自由、革命与艺术”的国度──法国。留学期间,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女性,听闻她们的故事,使我对于女性世界里种种不可思议的经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渴求了解女人世界的欲望,随着我在日本的游学而日趋强烈,这不仅因为我亲身经历了日本社会里对于女性种种莫名其妙的歧视与制约,也因为我开始理解到,身为女性,不少人的一生从诞生之初就是一场无望的抗争,她们的言语被封杀,她们的渴求被禁止,她们的身体也被束缚在各式各样的社会符号里,这些使得大多数的女性时刻处在“精神分裂”的状态里,并习惯与自己多重的幻影为伍。
不过,拍摄世界女性图像的愿望却因为种种现实问题而不能不暂且搁置一旁。直到三年前,母亲因忧郁症自杀未遂,成了植物人。这个意外促使我放下一切,排除万难,加紧脚步完成这个计划!这不仅是源于对母亲的想念,也因为从母亲不快乐的一生里我了解到,母亲从来没有机会实践自己!世界上有多少女性像母亲一样强颜欢笑,为了子女、丈夫与家人而牺牲了自己?尤其在一个视“无条件的牺牲”为美德的社会里,女人的沉默是否换得社会表面的和谐?
或许是冥冥之中有神助,或许是沉睡的母亲与我心有灵犀,我竟然获得了第一笔短绌的经费,为《她的故事》系列起了头。然而,世界之大,我要如何拍出占据了世界一半人口的女性的心声呢?我不希望这一系列的女性故事流于没有血肉的学术术语的堆砌!为了拥有第一手的资料,也为了如实地传达出当代女性内心的世界,我选择了旅游文学与旅游摄影的形式。一方面因为在旅游文学与旅游摄影这两个领域里,以女性为主题的报导付之阙如;另一方面也因为女性的研究与论述多数限于性别议题,对于其它主题的研究与报导,却相对显得不足。这也是为什么,我期望藉由摄影与文学的角度,来介绍世界各地的女性,并且期望藉由旅游,实地见闻与接触不同国家的女性,好与自己多年来经由书本、影像、新闻以及艺术等不同媒介所了解到的女性形像,交叉比对,期望能够去除历史加诸于女性的种种偏见,找出形成这些女性形像背后的诸多原因,还原这些女性真实的面貌。
为了在世界数百个国度中筛选出各形各色的女性文化,我先以洲为单位,再从我游历的四十多个国家里筛选出种族、宗教、性别文化、地理位置、历史人文风貌与经济政治条件皆异的十二个国度,期望通过这些女性的故事,不仅能够如实地呈现出当代女性的生活面貌,也能说出她们共同的希望与梦想。
无论是荷兰养老院中的独居老妇、红灯区里捍卫妓女人权的玛丽斯卡•马鸠、视婚姻是获得幸福的不二法则的俄罗斯女性、在女人隐身的国度里渴求与外面世界对话的埃及女子,或是看不到龙的娘惹文化、黑手党的女人、塞内加尔的盐田女子、终生饱受怀孕梦魇的犹太女子等等,一再使我感到,我笔下所写的、眼中看到的、镜头中记录的一个又一个“她”的故事,不仅是女人的故事,也是我的故事,也是全世界女性历史与情感的缩影;而透过这些女性的图像,更让我得以了解,世界各地不同的宗教、政治、历史、美学、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孕育出来的独特女性文化是那么多姿多彩!
期待《她的故事》不仅打开你我的眼界、丰富我们的心灵,更进而让全天下女性从此书中得到面对人生的勇气与智慧,愿女人都能不放弃梦想,拥有一个璀璨而丰富的人生。

书籍目录

序 惊叹书写的女子•蔡素芬
作者序 献给母亲与全天下女性
印度——穿纱丽的女子
俄罗斯——婚姻是幸福的标签
埃及——女人隐身的国度
法国——享受人生的女人
塞内加尔——女子的美丽与哀愁
韩国——从传统到摩登
台湾——查某人
西西里岛——黑手党的女人
荷兰——独立时代的女性
泰国——女人当家
以色列——圣地的犹太女子
新加坡——政治与女人无关

编辑推荐

《她的故事》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内容概要

关于  彭怡平
以梦想打造人生舞台
以创作实现人生梦想
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巴黎索尔本第一大学电影电视系博士候选人结业。通晓法、日、英、德、拉丁文,是个热爱电影、欣赏艺术、崇尚旅行、喜爱美食与音乐的“生活艺术家”、专业影评人、旅游文学作家与文化评论者。专攻剧本、纪录片拍摄与电影艺术的研究,对日本文化与法国文化做过深入的探索,发表专书数本与专文数篇,探讨日法文化。应邀至日本京都现代艺术Gallery Sowaka以日文举办专题演讲。应邀至法国里昂第十五届亚洲艺术节举办摄影个展,出席台湾电影专题圆桌会议。与Epson及ttoopp合作,于2009年11月底将作品以线上摄影艺廊方式永久展出。应Nikon School之邀,成为旗下第一位女性专任讲师,自2010年4月起,开办女性摄影系列课程。巴黎国际专业摄影艺廊Hautefeuille旗下长驻艺术家。结合电影与美食的《Marianne的橱柜》在300多名候选者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得到法国Esec电影学院1995年度最佳短片剧本奖。《名厨的画像》荣获1998年12月诚品选书。《巴黎•夜•爵士——Jazz Club in Paris since 1917》荣获法国2002年度艺术家奖金。《她的故事》被法国《Marie Claire》评为2006~2007年度最佳报导,书中摄影作品荣获2008年第四届TIVAC365传统摄影奖入围。
相关文字著作及摄影作品:
曾先后于法国在台协会艺廊、国际Fnac摄影艺廊、Sherton大饭店艺廊、德霖学院艺术人文中心四度举办个人摄影展,文章及摄影作品散见大陆与台港地区报纸与杂志:《联合报》《自由时报》《中国时报》《苹果日报》《OVNI》《Marie Claire》《联合文学》等;并曾为台湾的《Bazaar》《ELLE》《Cosmopolitain》《LOOK》《玫瑰人生》《法国食品协会》《中国饮食文化》,及大陆的《嘉人》(Marie Claire)、《美食与美酒》(Food & Wine)、《万象》等杂志专栏作者,亦为《电影欣赏双月刊》《影响》《电影双周刊》《时尚先生》《名牌》特约撰述,《世界地理杂志》《经典》特约撰述兼摄影,还在大陆《联合报副刊》《看电影》《VLIFE》等杂志撰写专栏。自2002年至今已在世界各地举办数十场个人摄影作品展。
已出版的个人著作:
《隐藏的美味》(1998,商周出版 / 2004,河北教育出版社)
《名厨的画像》(1998,商周出版 / 2007,河北教育出版社)
《开麦拉美味幻想曲》(1999,时报出版 / 2004,河北教育出版社)
《我爱拉面》(2000,TO'GO生活丛书)
《红色列车》(2001,商智文化 / 2005,中国青年出版社)
《巴黎•夜•爵士——Jazz Club in Paris since 1917》(2002,米娜贝尔 / 2005,上海辞书出版社)
《巴黎电影院》(2004,米娜贝尔 / 2005,北京三联书店)
《她的故事:世界女性群像之一》(2008,远景 / 2011,中央编译出版社)
《安格尔的小提琴》(2010,远景 / 2011,中央编译出版社)
未来出版计划:
《女人的房间:世界女性群像之二》、《法国菜的故事》、《墙》。
专属网站:友善的猫(www.friendly-cat.com)
豆瓣小站:http://site.douban.com/106600/
联络作者:pong.yiping@msa.hinet.net

媒体关注与评论

怡平的书写领域一直令我惊艳,从电影到美食、音乐、旅行、摄影,不仅到位,而且别具敏感眼光。本书除了上天下海的冒险精神,更对不同文化中女性处境提出生动的一手观察,是理解当今真实世界的必读手册。  ——诗人、导演鸿鸿世界女子群像殊异,但想活得更独立自主的心声则相同,从传统压抑走向完全自主的道路,犹如进行中的千回百折的命运交响曲。彭怡平以极细微的观察力,注意着相逢女子的言行举止、穿着打扮,从她们的肢体语言、神态外观,去连结文化的情感,想必她每一趟行前,都做足功课,宗教文化历史沿革地理特色,都是她捕捉女子群像深厚的景深。文字作为描述媒介,影像作为见证,两者为了诠释做必然的交会。好的照片画面,必含有故事性,研究电影的彭怡平对照片画面的掌握充满动态与意涵,她掌握人物神态十分精准,构图比例令人赞叹,她天生是懂得分寸拿捏的人,才能在摄影的瞬间,很快决定图面的构成和神态的捕捉。  ——名作家蔡素芬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在加尔各答(Calcutta),当我问起加人:“你们最敬爱的女子是谁?”十之八九皆回答:“卡里!”当我再问:“谁是卡里?”这些面貌和善的印度男子顷刻间面露畏缩惊惧的模样,指着人行道上竖立的小庙宇内面目狰狞、口吐红舌的黑面女刹说:“就是她!主掌死亡、毁灭的女神。”这座洒满红色血迹的白色小庙宇的规模,与台湾街头巷尾林立的土地公庙相仿,但是庙内供奉的却不是慈眉善目的土地公土地婆,而是黑面獠牙、伸着长舌的卡里女神;她戴着妖魔头骨串成的项链,一手紧抓着妖孽的首级,一手拈着莲花,另两只手分持宝剑及剪子,张着血盆大口,大口大口地吸吮着妖怪的鲜血;凭着她这吃相,怎么也叫我难以相信她就是印度掌管死亡与重生的湿婆(shiva)神温柔美丽的妻子——帕华缇(Parvati)。原本帕华缇长得一如电影女明星林黛般貌美,因气愤世间人道沉沦、正义不张,一怒之下变成黑脸獠牙的复仇女神卡里:当她杀尽了世间所有的妖孽,喝尽了他们的鲜血以后,仍然无法平息她的愤怒,焦心的湿婆为了平息爱妻的愤怒,躺在卡里的脚下,当卡里发现脚下踩着的竟是丈夫的身体之时,又急又惊,才变成今日这般模样。然而,直到今天,长相可怖的卡里神受市民欢迎的程度却有增无减。除了满街林立的卡里神庙之外,印度人家中的神龛,门坎边的磁砖图案,或是楼台装饰,都可以见到卡里神的图像,尽管印度男人内心对卡里又敬又惧,却也迷恋年轻貌美的电影女星。她们个个貌美如花,有些还身手矫健,媲美杨紫琼。从满街张贴的明星海报,地摊上陈列的明星照、明星年历,足见印度人对电影女明星迷恋的程度,已与对神祗的崇拜无分轩轾。

图书封面


 她的故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7条)

  •     彭怡平是个强悍的女人!对追求知识的强悍,对开展自己与世界对话的潜能强悍,对心里坚持的理想强悍,对执行理想的勇气强悍。这份强悍的追求与执行力,使她拥有超强的自信,向所有编织过的梦想叩关。才几年前,她说她在做一个世界女子的系列书写,这意味她得实地到各国度去认识该地女子的生活样貌与思想。由于在法国留学,她取得欧洲交通网的便利,很早就走访各国,为了书写这个系列,她的足迹也跨至亚洲、非洲。整个书写计划的执行,默默进行了十年,如今成果具现,交出第一集,我不免惊心,这个女子带着她诠释各国女子的预谋,在旅行的途中细心观察,主动采访,毫不浪费行程地捕捉回其它女子的身影,完成自己观看世界的雄心,也开启个人与世界对话的窗口。她的谋略与行动力,何尝不是台湾“查某人”的群像之一。这个由时间累积而成的成果,呈现十二国女子众多殊异的面貌。世间女子何尝易写?《红楼梦》一个家族十二金钗即各有个性与命运,遑论各国民风文化不同的女子面貌。彭怡平耙理出书写的脉理,她从文化背景入手,做不同地理民情的女子抽样,所以跟随她的游踪所至之处,也是一场历史文化的洗礼,在特定区域的特殊时空背景下,女子形象一一现形。这些女子的人生抉择与命运都与社会结构与文化传统不可分离,取样的女性从年轻到年老都有,差可做为前后世代面对社会转变过程中的对比,旧传统与新观念的折冲,撞击女子的抉择或宿命。从中也不禁令人感叹,无论女人面对的是怎样的文化载体,多少都受到家庭婚姻的箝制,若要发展个人的独立性与自由,势必得付出相当代价。世界女子群像殊异,但想活得更独立自主的心声则相同,从传统压抑走向完全自主的道路,犹如进行中的千回百折的命运交响曲。彭怡平以极细微的观察力,注意着相逢女子的言行举止、穿着打扮,从她们的肢体语言、神态外观,去连结文化的情感,想必她每一趟行前,都做足功课,宗教文化历史沿革地理特色,都是她捕捉女子群像深厚的景深。文字作为描述媒介,影像作为见证,两者为了诠释做必然的交会。好的照片画面,必含有故事性,研究电影的彭怡平对照片画面的掌握充满动态与意涵,她掌握人物神态十分精准,构图比例令人赞叹,她天生是懂得分寸拿捏的人,才能在摄影的瞬间,很快决定图面的构成和神态的捕捉。初识怡平时,其实正是被她的摄影作品吸引,她在二〇〇二年出版的《巴黎•夜•爵士》一书中,收录多幅摄自巴黎爵士俱乐部的照片,那些演奏者、参与者动人的神态和整体的气氛,足以凝注阅读者的视线,挑起阅读欲望。收在《她的故事》里的,尤有精进,别有风貌,不同的国度不同的人文不同的氛围,光看照片,即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不用说那些一一踏足而来实地采访的口述资料与以作者之眼所诠释的女子内在世界了。怡平的每一本著作,大都企划多年也执行多年,其中或有重叠,也就是同时进行不同的计划,她以惊人的耐力及热情和她的计划厮磨。而这些计划不但工程浩大,主题还相去甚远,她最初写的是美食,深探法国各地寻访美食文化。某次和她在台北的五星级饭店法国餐厅用餐,餐后主厨来到桌旁接受她的现场指点,她告诉他应怎么调味,口感才对。一个三十几岁非科班出身的女子指导一位五十几岁的法国菜大厨,大厨还必恭必敬的受教,我一面怀疑她到底是不是不进厨房的理论派,一面想着她不知花了多少功夫培养了成为名厨名师的功夫。确实她做的事都是花功夫的,以八年时间完成的法国爵士乐风情的书写与拍摄,是音乐人文主题,这本《她的故事》花了十年,以探索女性为主题,同时另一本《女人的房间》世界女性系列也在执行中,这些需要大量数据与实地采访的工作,若没有极大的热情和很好的体力,是无法持续的。但就有这样的女人,非得做点挑战自己的事,才能安稳地过日子。她写女人,但读者观看时,不也好奇,是怎样的女人有这种大气魄,出僻国入险地,长征般地群集众多女子到一本书里?这个女人,我认识多年,是一个惊叹号!
  •     了解世界女性群像,颇有点人类学的味道,又带点社会学和文化观察,正对胃口。通篇12个国家女子迥异的生活,不免有些唏嘘。把中国城市女性放在坐标轴里比较,虽也有自己独特的问题,但绝对算是自由且幸福的。至少我们的生活里少有以色列女人对历史的怨恨和现实中始终无法平息的战事;我们不必如印度女子被宗教莫名到可怕的教条束缚着;不用像俄罗斯和依靠婚姻来换取社会认同和幸福感;更不会出现埃塞国妈妈们那样背着孩子顶着罐子捕鱼卖鱼的情况。最欣赏的是法国女人的大气和潇洒,活出自己的样子,还有新加坡各种族姑娘们的自信,尤其是女子当家做主娘惹文化~彭怡平本身也是个奇女子,勇字在心头的女人,才能独自走完这些不乏艰险的路,又写下这些文字,与人分享。最喜欢《belle maman》里的那段台词,关于巧克力和香草以及何时暴毙的问题~
  •     來源: 科學時報 發佈時間:2011-3-24 6:32:38以《玫瑰人生》一舉登上法國香頌天后地位的愛迪·琵雅芙,曾用自己的人生向世人證明:“如果不能夠隨心所欲地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無怨無悔地做自己,當'愛迪·琵雅芙'還有什麼意思?”那女人們,你們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80平米的房子就能讓你幸福一生一世,還是活出自己的精彩才是生命的意義?□本報記者楊新美為什麼撰寫歷史著作大多都是男性? 為什麼歷史課上坐在講台下的多半是女生,可站在講台上的多是老頭教授? 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女人們都在幹嗎? 這些疑問,讓一個弱女子背起行囊開始走訪各國,這一走便是10年,足跡更是遍及歐洲、亞洲、非洲。 用影像和文字捕捉回12個國家女子的身影,講述了一個個“她”的故事,給我們帶來了《她的故事》。 這位女中豪傑,就是彭怡平。展示獨特的女性文化為了在世界數百個國度中篩選出形形色色的女性文化,彭怡平先以“洲”為單位,再從遊歷的40多個國家裡,尋找出12個不同國度做代表。 在《她的故事》中,彭怡平以極細微的觀察力,從文化背景入手,以相逢女子的言行舉止、人生過往,為我們呈現出世界不同民族女性的生存狀態。 台灣著名女作家蔡素芬評價說,彭怡平是毫不浪費行程地完成自己觀看世界的雄心,也開啟個人與世界對話的窗口。 而或許作為讀者的我們,手捧著這本書,就能足不出戶的聽世界其他女性暢所欲言。這本看似像旅行遊記的書,並非僅僅只是地理民情的介紹,看似討論女權問題,可在其中沒有大肆探論女權主義的慷慨激昂或是激進的語言,但視覺衝擊力強的畫面、生動的故事,卻震撼著你我。為何選取這種模式來寫書? 彭怡平說,在旅遊攝影與旅遊文學這兩個領域裡,以女性為主題的報導付之闕如;另一方面也因為女性的研究與論述多數限於性別議題,對於其他主題的研究與報導,卻相對顯得不足。 所以彭怡平期望藉由攝影與文學的角度,來介紹世界各地的女性,並且期望藉由旅遊,實地見聞與接觸不同國家的女性,與自己多年來經由書本、影像、新聞以及藝術等不同媒介所了解到的女性形象,交叉比對,期望能夠去除歷史加諸於女性的種種偏見,找出形成這些女性形象背後的諸多原因,還原這些女性真實的面貌。彭怡平表示,希望這些女性的故事,不僅能夠傳達這個國家不同的種族、階級、職業、年齡的女性們的生活、希望與夢想,看到的不僅是女人的故事,也得以了解到世界各地不同的宗教、政治、歷史、美學、社會、文化背景之下,所孕育出來的獨特女性文化,期待《她的故事》世界女性圖像這一主題的系列報導,不僅多彩多姿、打開了我們的眼界,更豐富了我們的心靈。 ”美麗面孔下的她“身為女性,不少人的一生從誕生之初就是一場無望的抗爭,她們的言語被封殺、她們的渴求被禁止,她們的身體也被束縛在各式各樣的社會符號裡,這些使得大多數的女性時刻處於'精神分裂'的狀態,並習慣與自己多重的幻影為伍。”彭怡平說。在《她的故事》這本遊記裡,就有著這樣一幅幅畫面: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島,一對新人接吻的pose;在開羅的一家咖啡廳裡,一位取下了頭巾、穿著西式細肩帶裸肩上衣和緊身牛仔褲的的年輕女孩穿梭其中;牆上掛著三張耶路撒冷的百門村里、不同年齡孕婦的模樣,奇怪的是這三張照片都只有肚子,這是三種不同心情……殊不知,這一張張照片背後,有著不為人知的另一番表情,無奈、心酸甚至是麻木。“現在,新郎親吻新娘!”攝影師一聲令下,新郎僵硬地湊到新娘身旁,擺出了接吻的pose。 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島,彭怡平也同時拍下了這個鏡頭,但不是因為這個場景祥和、平靜、美麗,一切恰好相反。“當我看到這對新人時,奇怪的發現他們臉上沒有絲毫喜悅,只有焦躁、疲憊、不安、戰戰兢兢。”彭怡平說。 接吻這個pose的前奏是,新郎新娘分坐於中庭噴水池的兩端,看起來像互不相干的陌生人,面無表情地等待著。 而他們身邊沒有一位親人,僅有兩名身穿黑色西裝禮服的男子,他們都戴著墨鏡,一隻耳朵塞著無線耳機,而一隻手插在褲腰帶裡(揣著的都是真槍實彈),兩隻眼睛機警地觀察著周遭的環境。後來彭怡平才得知他們是被迫結婚,如果兩人不結婚,新郎就會立即被女方的黑手黨殺掉並棄之荒野。 她說,西西里的傳統教育——將家庭榮譽與為人妻母放在第一位,讓西西里女性在婚後失去人生目標與生命熱情,只知守著丈夫孩子過日子,為了保護家庭成員,甚至不惜成為罪惡組織的頑固守護者。 由此,不難想像這位新娘以後的人生。在旅行過程中彭怡平漸漸發現,在倡導女性主義的今天,還有很多女性無法真正主宰自己的命運。 如在埃及的開羅,無論是火車站、地鐵裡、街道,白天時清一色所見的都是男人的面孔。 而當夕陽西下後,女人才出來到咖啡店或是逛市集。 在埃及的另一個城市——盧克索,彭怡平驚訝自己一整天幾乎見不到一位女子。 盧克索一戶人家的女子瑪佳告訴彭怡平,在埃及,沒有家庭裡的男性成員的允許和陪伴,是不能離開家的。 彭怡平惆悵不已:“萬萬沒有想到,口口聲聲說熱愛女性、尊崇女性的埃及男人,也是讓埃及的女性以仰賴他們、逆來順受來立足。”更糟糕的情況恐怕是耶路撒冷百門村里的女人。 彭怡平說,這裡每位女子一生的工作就是幫助丈夫獲得宗教學博士,養家糊口,此外還得生15~30個孩子,以幫助繁衍宗教教徒。的確,彭怡平用她的相機、文字讓我們也看到另一群積極樂活的女性,如活出自己的法蘭西女人、個性鮮明的韓國女人、率性的荷蘭女人、勇於追求自己生活的新加坡女人。 但這些女人背後卻也有著各自不同的困擾。 如在對外倡導自由、平等、博愛的法國,兩性平等問題從未真正解決;在今日,荷蘭社會由於沒有相對數量、質量優良的托兒所,導致大多數女性成為母親後被迫放棄工作而照顧孩子;新加坡婦女受教育程度普遍不低,且多半經濟獨立,卻面臨著嚴重的家暴問題。正如蔡素芬在序言中所說:“跟隨她的遊踪所至之處,也是一場歷史文化的洗禮,在特定區域的特殊時空背景下,女子形像一一現形。這些女子的人生抉擇與命運都與社會結構和文化傳統不可分離,取樣的女性從年輕到年老都有,可作為前後世代面對社會轉變過程中的對比,舊傳統與新觀念的折衝,撞擊女子的抉擇或宿命。從中也不禁令人感嘆,無論女人面對的是怎樣的文化載體,多少都受到家庭婚姻的箝制,若要發展個人的獨立性與自由,勢必得付出相當代價。世界女子群像殊異,但想活得更獨立自主的心聲則相同,從傳統壓抑走向完全自主的道路,猶如進行中的千迴百折的命運交響曲。”攝影,不是拼命地按快門《她的故事》書中一個畫面裡,是一對流落街頭的母子。 一個雙腿枯瘦如柴的孩子一隻手倚著愁眉不展的母親,靜靜地望著鏡頭。 拍攝這張照片前後,這位母親與彭怡平之間並沒有任何語言的交流。“我只是在人群裡無意中看到了母親那無奈的眼神。”彭怡平說。 只是在她與這位母親對視了許久後,彼此心領神會。 彭怡平舉起相機欲為這對母子拍照,而母親也拍拍躺在身邊已經奄奄一息的孩子,示意孩子站起來與她拍照。 但孩子似乎身體太虛弱,他總是站起來了就立即跌倒,如此一次又一次,最後終於倚著母親的肩膀站了起來,讓彭怡平搶到了這個鏡頭。捕捉畫面,對於彭怡平而言,並非只是一個“瞬間”。 “攝影不是一直拼命地按快門。為了能抓一個完美的鏡頭,有時候我會等幾個小時、幾天或甚至十幾年後才按下快門。”她說:“我一直用傳統的膠片相機拍攝,所以更為謹慎的思考每一張照片,所希望能夠呈現到的狀態。”從《她的故事》這本書的封面、封底的兩張照片,看出彭怡平所拍的照片裡都有她獨特視角。 封面照片裡,一個商店櫥窗裡,一個身著性感內衣的暴露假模特旁邊,一位荷蘭女性,帶著運動帽、身著休閒服和牛仔褲,坐著微笑地望著窗外。 彭怡平說,這位名叫瑪麗斯卡·馬鳩的女子,曾經在16歲那年為了自己買一隻狗而走入這一行業,在多年之後為了幫助荷蘭妓女從業者維護自己權益、保護好自己,而在阿姆斯特丹創辦了一家妓女信息中心。 彭怡平希望通過瑪麗斯卡和假模特這種真女人與假女人的戲劇方法來呈現,同時在這張照片去引申出來她的人生的過往,從而去撼動讀者。如出一轍,封底的照片也經過一番精心“處理”。 你會驚訝三張百門村孕婦照片沒有頭和腿,只有孕婦挺著的大肚子。 彭怡平說,自己故意先拍了三張去頭去腳的照片,寓意在與這些女性在那個社會裡只是一個的機器,沒有思想,更沒有行動的自由;而將這三張圖片沖洗出來後又放到一張照片呈現出來,是為了凸顯出3個不同年齡段的人懷孕時的不同心情——喜悅、無奈、麻木。“攝影本身就像一首非常簡潔的詩。”因此,彭怡平希望自己能夠通過一張照片來濃縮一個人的故事,所以她總是試圖通過一幅幅畫面傳達人的心理狀態、人生故事、情感、思想等。 通常都需要長期觀察、長期與對象相處,然後去了解被拍攝對象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狀態,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期望或是真實的他跟他所期望的他是什麼樣的,當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一個最好的狀態呈現的時候,才就會拍下這張照片。 “攝影,對我而言,是一種捕捉一個人的靈魂、一種我傳達思想的傾聽感的一種捷徑。”《科學時報》 (2011-3-24 B4 精神生活)

精彩短评 (总计59条)

  •     长见识的书,但文笔略显粗糙
  •     做个中国女人也算Lucky
  •     世界的女人都不好过。。
  •     书页看到最后没有一个完整的了,全都散成单页,内容也不敢恭维,都是些文化常识
  •     内容还是太浅了一点,不过到刺激了我四处游走发掘女性故事历史的愿望!最大的收获是,如果我40岁的时候还未婚无女的话就可以去荷兰的女子公寓养老了!^_^
  •     在先锋坐了一下午读完的书,以女性角度看各国女性的,叙述她们的“她的故事”有看到向上的积极,也有被男性世界和男权道德观压迫的无奈。P.S.荷兰有个单身女性养老院……以后可以考虑去这样的地方→_→
  •     济州岛海女,塞内加尔臀舞,印度“沙迪”,韩国男性化的女性,埃及女人上厕所的适应能力
  •     怎么能在花费了那些时间精力后有了那些阅历后文字还写得这么苍白
  •     世界太大 有些事并不是拍戏
  •     这里面研究的女性比较多,但是写的比较严肃,没有趣味性呀!
  •     过于肤浅 扣一星 封面 扣一星
  •     感觉世界各地的女性都心默默付出 我佩服 但自己真的无法做到 愿天下女人都幸福
  •     世界女性的描写,有很多细节
  •     看这书名,其实并不是关于女性主义的故事,只是写着不同地方的女人,和《第二性》相比缺了深度。妙就妙在彭小姐总能加入自己的思想,所以每个地方的女人,都很有趣。
  •     的确是群像性的描绘。但在深度和语言的运用上还不足。可以当趣味类的书籍翻翻。
  •     内容不如想象中的好,可能这种走马观花的游记就是这样吧。作者文笔一般,文章境界一般。
  •     作者自身的思考比较少,大概因为是有点游记味道的缘故,记述的事也比较零散,写得也不够通透,但是能粗糙的了解到那些国家女性的生活现状。
  •     多少有点以偏概全吧
  •     我爱的女人之一
  •     有独特的地方,值得一读
  •     比起我曾在书中阅读过的女子,这本书让我觉得更清晰地了解了许多。这书的质量很高,有些人是在卖文字,而彭怡平是在分享。
  •     十几页一个章节,以及首尾呼应的叙事手法,读起来十分轻松,整本书最后的结论也非常赞同。生活环境造就人。开篇的莎迪风俗令我唏嘘不已。
  •     真心好一般
  •     文笔一般,没有厚重感还有那么点拗口,又不是译本啊god
  •     装订差,封面丑,看内文版式犹如置身于喧闹拥挤的春运候车大厅,仅为独特的选题视角加一颗星。
  •     没看完,不吸引
  •     读了3个小时。周五上午九点到十点半+下午一点到两点半。
  •     这是一本描写各地女子生活百态的书,对于从小爱看“正大综艺”的我比较符合口味。钻在自己的小世界只有牛角尖,而走出去,大世界有各种精彩!闲来无事,可以一读!
  •     性别不公当然存在 但是作者有点过于把女性放在天然受害者位置了 无论到了任何地方 第一愿望都是想先发现女性被限制的地方 这成了预设前提和有色眼镜 最后变成各个国家的女人说到底都在受苦都在被压抑 可是自己老觉得自己是受害者老觉得自己被亏欠真是一点好处都没有 作者自己身为女人 充满同情 但却真是自己小看了女人
  •     作者的国语实在太差 到处都是语法错误 想些什么故事或者表达什么观点也逻辑很乱
  •     介绍了好几个国家的女性文化,配合照片很能扩充知识,不过内容没有想象的多,在加上这个价钱,觉得不是期待中的。听说还要出第二辑,如果能便宜点就好了。
  •     彭怡平的文字有女汉子特有的力量
  •     不好看,书名起得很好,照片也不错,不过文字本身比较乏味,基本上都是泛泛而谈。
  •     从history到herstory
  •     送给朋友的生日礼物,她给的评价是very special
  •     已入
  •     很一般,阅读体验很差。八九页文字配上八九幅图片,就试图勾勒整个国家女性的特征和样貌,难以让人信服。
  •     超强悍的女人
  •     内容还没仔细看,跟预想的有点出入,因为网评很高,加上书的简介也很吸引就买了,只是翻看书价,原价要四十八,其实很薄,不明白定价为什么会那么高,打完折才稍微能接受点,整体感觉不错
  •     有点太泛泛了,一个国家如果能深度专访一位有代表性的女性会比较好
  •     作者的行动力值得赞赏。书中有一些拍得很赞的照片,但文字的力量有所欠缺。
  •     没有预期的好。当然,我不能要求一本旅游摄影书,写成人类学的书。
  •     对书的质量不满意,没包封不说,书皮很明显的折皱;以为优惠了就不注重质量? 渴望以后注重质量。
  •     一瞥各国女性精神/物质生活现状,对业已存在的待解任重而道远的难题有更多一些认识。关注“她”。
  •     观点很片面,企图以一两天的时间+两三个偶遇的女子便概括世界女性群像,未免太过片面。不推荐阅读。
  •     一本关于各地女性的游记。很有意思的视角。只是,夏娃是亚当的一根肋骨,所以注定女人一生都是在寻找一个依靠吗?全世界女性终究好像也只是要找一个好归宿…
  •     至少透过彭怡平这个强悍的女性,看到了世界上其他的女性
  •     在旅行中观察女性的生存方式,很女性化,也很有触动。女性的权益应该值得永恒的追求,这个世界关注的还太少,需要改变的也太多
  •     有一天,耶路撒冷见
  •     接近4分但还不是4分的感觉,评判很主观,只是对于自己的需求而言~
  •     带一本《她的故事》走向未来
  •     读起来总觉得不是很深度,还是比较像游记。但以纯女性角度去作为题材也很棒了。
  •     全世界的女性都一样渴求自由、独立、平等、爱、幸福。
  •     彭老师倾力之作啊
  •     书的旅行,开拓眼界。
  •     2013 纸书 借
  •     除却不同的文化背景、地理民情,各国女子的人生抉择与命运都与社会结构或文化传统不可分离,太多的女性为了爱情而走入家庭,为了家庭却丧失自我。世界女子群像殊异都离不开“爱”,女子是为爱而生的,而当代世界中,女性应更多独立自爱,美丽自由。2014.12.19
  •     喜欢这个作者,我也渴望外面的世界,我不要做一个他的她,而是我的我
  •     一般,太浅,图片和文字都不深入。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