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心智》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 > 具身心智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7-29
ISBN:9787308072656
作者:(智)F.瓦雷拉,(加)E.汤普森,(美)E.罗施
页数:295页

哲学朋克党人的经典之作

书评作者:王球辛勤耕耘在豆瓣上的读书人还是不少的,不过在这里,某位读书人辛勤得有点粗枝大叶,竟把第一译者的姓名“李恒威”写成了“李恒成”,让人啼笑皆非。作为译者之一,我在2006年刚刚进入硕士阶段就参与翻译了这本书其中的部分章节。凭当时的知识背景和阅读功力,整体而言,这本书是让人困惑的。以分析哲学传统的视角来说,它的内容过于庞杂,它的逻辑过于跳跃。至少就我现在的阅读视野来看,研究意识的分析哲学家很少在他们的文献索引中提及这本书,也许我仍然坚持这样一个“偏见”:对于那些初入意识研究门道的研究生来说,《具身心智》很容易让人“误入歧途”。除非你有广博而扎实的认知科学、生物演化理论、西方哲学史(特别是客观性理论)、现象学和佛教唯识宗的知识背景,否则阅读起来你只可能断其章取其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然而这又是一本引用率非常高的著作,Google Scholar显示它的引用次数达到了2382条,当之无愧地可被列为意识研究的“必读书目”。在我看来,这是由于该书迎合(或者引领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伊始的“跨学科融合”潮流,同时也是不断行进中的西方文明,对由之孕育的科学主义标准的客观性的反叛成果。这一试图将西方科学与东方佛教文化“水乳交融”为一体的努力,当然会赢得“哲学朋克党人”的敬重。它不仅是对西方文明传统中的客观主义或科学主义的小修小补式的纠偏,而是以意识研究为入手,在指出传统的、经典的“认知主义”的片面与不足之后,融入西方认知科学中萌发不久的涌现主义、生成理论和“自然飘移”的生物演化论,进而结合东方佛教唯识宗的正念/觉知对于何谓“实在”(reality)的探究,从而在形而上学的层面上颠覆了整个西方传统的主体/客体二元论的建构,最后再点明由这一反叛所带来的重大的伦理/政治意蕴。行走在这本书里,花明柳暗,各色风景跌宕过眼,让人应接不暇。加之几位作者优雅的文笔,这当然是一部在那个时代吸引眼球的光辉巨作。不过,一些学院派知识分子也希望人们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这本书。例如现象学家德雷福斯就认为,那种缘于禅宗打坐的意识经验很难被视为是“实在的”经验,至少这样的推理很可能出自作者在哲学思维上的跳跃,而非任何逻辑的必然得出或有着经验证据上的支持。诸如此类的漏洞还很多。当然,正如朋克党人不大讲究音乐的技法业术一样,像瓦雷拉、汤普森和罗施这样的思想性的先驱们,也许是不会在意这种“不相为谋”的批评的。

翻译的还是挺好的

工作忙,读了前面一部分,翻译的还是比较流畅的。心智和计算隐喻更接近,介于本书主旨,如果翻译时候能根据上下文,有的地方翻译成为心智,有的地方译成心灵更为合理。关于内容:哲学是介于科学和宗教之间的一片不毛之地。科学哲学研究认知科学的哲学基础、方法论基础,而不研究其本质。现象学也许是翻版的现代科学的形而上学,原因有二,一要求更深层次的还原,接近本体论,二要求面对经验,而这正是科学的利器。本书作者立足哲学立场,似乎面更为朝向宗教一面,个人认为,本书涉及的认知科学的形而上学,分离一下,从对认知科学发展的意义来说,将研究对象设为成熟的静心者,应该会对揭示心灵本质有所裨益,至于剩下的部分,就心灵哲学本身来说,按照康德的说法,这些理应留给宗教去研究。

意识之谜

纵观书中的观点,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开阔的视野。意识之谜延续至今,无论是自然科学的解释还是人文科学的解释都难以让人心悦诚服,且各自以对方所批判的根基为自身的根基来批判对方。   具身性是现在学术界比较前言的一个领域,本书从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局限性——寻求一个永恒不变的根基,提出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进路,即无根基的世界和意识。从而将意识的研究推进到兼具自然科学的身体和人文科学的经验的层面。书中在人文科学的经验研究中主要来源于佛教,并将佛教的“无我”之心与认知科学的“无我”之身相结合,得出本书的主旨——具身。进而认为意识可能是身体的自组织系统在身体所嵌入的更广阔的生物的、社会的和文化的背景中生成的经验之流,而自我就是这些经验独特的习惯模式。   书的最后借用佛教的观点倡导一种去自我中心的的生活方式,或者说是勇敢的面对无根基的世界和无我的意识,并鼓励人们打破习惯性的经验模式,前面已经提到这种习惯性的经验模式就是我们的自我,打破这种模式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灭杀我们历史得形成了的这个当下的自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一种“自发的慈悲”来生活,最终实现这样一种理想世界:在这里人们不再需要和渴望什么基础,以至于我们能进一步从事承担起建设并栖居于一个无根基的世界的任务。   但是这种打破习惯性模式,摒除历史经验的方式,我们一经想象便不寒而栗。人之所以成为人,在某种程度上便是社会文化的结果,现在要摒弃所有这些文化并成为一种原初的、自发的人,那么还原之后的人还将剩下什么呢?或者我们可以设想,人完完全全剥离了我们目前所实现了的一切社会文化,并进入到一种“无根基世界”的生活状态,那么这种世界本身不就是另一种文化形态并将再次塑造一种与前一种社会样态完全不同的人的存在吗?这样的人的存在,由于缺乏前一种社会文化的经验而完全成为一种自发的、无我的存在,这种存在将会是一种什么东西呢?无欲无求、无知无觉、就只是一个具有更加复杂的神经网络的纯动物存在,动物也有欲求,或者称之为一块有生命的石头更加恰当。   这里的批判的态度并不是在完全否定的意义上而言的,这本书所提出来的意识研究的具身性思路是非常具有启发意义的。我们过去深陷在执着的对根基的寻求的绝对主义以及在无法寻求到最终根基之后的绝望的虚无主义之中而无法自拔,甚至以一种自欺欺人的方式来维持自我的存在。意识究竟是什么?书中的具身意识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有助于在超越的意义上整合自然科学的研究及人文科学的研究,并推进此问题的神经科学和现象学在心理学领域的颇有曙光的结合。


 具身心智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