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5-01
ISBN:9787301085158
作者:姜涛
页数:282页

作者简介

本书以早期“新诗集”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新诗集”的出版、接受、编撰及历史评价等环节,重视审视“新诗的发生”这一历史命题。从一种整体性的社会、文化视角,尽量回到原初现场,从共时角度展现错杂、纷乱的历史表象,从而对一般的有关新诗的线性历史想象,提出自己的质询。

书籍目录


导言 研究方法、对象的提出
上编
第一章 “新诗集”与新诗传播空间的生成
第一节 从书信到成集:新诗传播空间的形成
第二节 支撑诗坛的“新诗集”
第三节 公共传播与现代的诗歌想象
第二章 读者、时尚与“代际经验”
第一节 新诗读者的构成
第二节 作为阅读时尚的“新时集”
第三节 “代际经验”中的(女神)
第三章 “新诗集”出版与新诗坛的分伦
第一节 “新诗集”与“新书局”
一、《尝试集》序列与亚东图书馆
二、《女神》与泰东图书局
第二节 由诗集出版看新诗坛的场域文化
第四章 “新诗集”与新诗的阅读研究
第一节 读者分类与新诗的“读法”问题
第二节 对三本诗集的讨论:从“读法”的角度
一、为胡适改诗:胡怀琛的“读法”
二、“选本”中的新诗评价:读者的眼光
三、从《三叶集》到《女神》
下编
第五章 “新诗集”对新诗的呈现(一)
第一节 胡适新诗构想的三个层面
第二节 《尝试集》对“新诗”的塑造
一、序言与编次:“诗体解放”的定位
二、成集中的“自我净化”
三、题名“尝试”申说
结语 “新/旧逻辑”中的新诗
第六章 “新诗集”对新诗的呈现(二)
第一节 胡适眼中的“新诗集”——以《草儿》、《冬夜》、《蕙的风》为中心
第二节 “诗话语”的凸显:《冬夜》、《草儿》序言的考察
第三节 选本中的新诗想象:对“分类”的扬弃
第四节 《女神》成书与新诗重塑
一、从日本到上海:作为出路的“新诗”
二、《女神》编次中的“自我定位”
第七章 论争中的“新诗集”:新诗合法性的辩难
第一节 《评〈尝试集〉》——学衡派的反动
第二节 《蕙的风》的论争——对一桩旧案的重审
第三节 《湖畔》与“经验范围”的争议
第四节 对“新诗集”的整体性批判
第五节 “新诗”与“诗”:合法性辩难的展开
第八章 “新诗集”与新诗历史起点的驳议
第一节 作为新诗合法性起点的《女神》
一、最初的接受:“诗美”的满足
二、“激情”的解释:抒情本体的确立
三、诗人形象:特殊人格的追寻
四、从“近代情调”到“时代精神”
第二节 新诗史上的《尝试集》和《女神》
一、从“共时”的对峙到“历时”的进化
二、张力结构的消除:新诗发生历史线索的形成
结语
参考文献

内容概要

姜涛
1970年生于天津,1989年考入清华大学攻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后弃工从文,改读中文系研究生。1999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后留系任教,曾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北京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出版译著《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


 “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1)论证时很谨慎,凡有观点处,几乎都有材料的支撑,令人信服。(2)对原始资料的掌握全面而细致,这样就使得论者在阐释个人观点的时候,很有底气。(3)行文不但从容不迫,而且精炼,没有废话,几乎不“注水”。(4)以小切口而讨论大问题。时间限定在1920-1923年前后,对象是“新诗集”,且主要是尝试集、女神、蕙的风、冬夜和草儿。围绕诗集的出版过程,呈现作者、读者、出版单位、评论界反应等实情,展开论述,并在史实的勾连中,表明自己的观点。(5)关于西人理论的引用。论述中,有时会用到西人的理论,似乎有先立一大旗的嫌疑。比如:讲“场域”时,必谈布迪厄;谈印刷工业时,则讲麦克卢汉;涉及文学与国民意识,则谈“想象的共同体”……此外,“文化研究”的诸多理论也见于论中。但是,私以为,依托于如此扎实的历史材料,以及论者极好的文字表述能力,这些西人理论其实并不必须。可以说,不用那么些理论,姜涛的论析也很有说服力。
  •     似乎在目前的文学史教材叙述中,自胡适的《尝试集》开始的现代“新诗”,差不多在“第一个十年”中就是一整块的,虽则有着风格的不同,但仍然可以通过“三阶段论”的提法依次编排胡适、郭沫若、徐志摩等人。姜涛在这本论述新诗的书里,把基于整体印象的这种划分称为“杀猪式”处理。那么,《“新世纪”与中国新诗的发生》是如何处理“新诗”这个棘手的问题的?如本书题目所示,这并不是一本探讨新诗或现代诗具有什么“本质”的书;恰恰相反,作者希望通过对“新诗”发生时的外部物质环境以及围绕新诗的争论和实践所形成的文学场域来为“新诗”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刚开始的历史时期进行定位。因此,与其说本书探讨的是“新诗”,不如说是“新诗话语”。虽然“上编”关注整个社会机制方面的条件,而“下编”相对来说较为重视关于“新诗”本身的探讨,但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断裂感并不如作者自己所称的那样大,整部论述都与“就诗论诗”的方式有很大区别。在这个意义上,是否有必要划分两编,在我看来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上编伊始,作者就指出了“新诗”话语的形成,在发表制度上具有怎样的土壤:“无论是报纸发表,还是诗集刊刻,旧体诗文的既有传播空间,构成了新诗发生的基本背景。”(页21)然而,发表和传播不仅仅是一个“阅读空间”的生产,更重要的是,“新诗”借助印刷媒体得以广泛传播之后,读者的阅读行为就为一种新式的现代人格和内在情感体验的创生提供了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将郭沫若的《女神》与胡适的《尝试集》看作一个线性的叙事,可以说顺其自然:甚至《尝试集》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成为《女神》的导引。这就是作者所说的:“读者通过阅读《女神》获得了一种被普遍分享的‘代际经验’。”(页62)这种“内在性的主体”的确立,贯穿了新诗的各个层面,不论是写景还是写情、论理,现代文学史上的“心事”发萌期都强烈地在主体感建立的意义上区别于古典诗歌。(页117)针对“新诗”的鼻祖《尝试集》,作者指出:胡适新诗构想的三个层面呈露出来:“实验”的态度,表达的是一种先锋可能性立场;“作文如作诗”的方案,涉及的是诗歌与“现时”历史的关联;而白话诗的提倡,则主要表现为语言、形式的变革。(页132)问题来了:在“主体感”建立背后,隐藏着一种诗歌固有的张力,这戏剧性地体现在“新”和“诗”两个词之中。作者指出,在胡适这里,由于新/旧的二元对立是如此强烈,以至于读者对《尝试集》的接受往往与胡适对白话文的强调联系起来,而由此压抑了“诗/文”之间可能产生的冲突。当时有人指出,对“新诗”的讨论“都偏重于诗的作用价值,及诗人的修养……却于诗的形式,大概存而不论”(参页117),就显示了一个无法排遣的矛盾心态——通俗点讲,就是没有章法。甚至是文艺多在多年后卫现代诗定下的三条创作原则(也就是他所说的“戴着镣铐跳舞”),也并不受到广泛认同——记得有不少人指出,闻一多自己根据三条标准创作的诗歌也不见得好——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直到今天,人们还会为“现代诗”到底是什么样子争论不休,最典型的体现莫过于不久前出现的“梨花体”算不算诗歌问题。作者指出:胡适等人是依靠“新/旧”的对立,来追寻一种“正统”,建立一个新诗坛的,而在新一代那里,“诗/非诗”的逻辑,开始成为重整诗坛格局、重新确立“正统”的新的区分工具。(页204)可以想见,如果把对“诗歌”的审美规范意义上的话语建构纳入进来,一种同样线性发展的从《尝试集》到《女神》的叙事就有可能抹煞了“新诗”初创时别样的可能性。早期新诗突出说理、写实等等因素,虽然受到种种挑战,但无可否认的是,其中的积极可能恐怕也随着后来的诗歌“审美机制”的建立而消失了:“血与泪”表面上是对文学经验的单一性强调,但在功能上却能打破固有的诗美空间,扩大诗歌的经验范围,叶圣陶等人对作为诗歌泉源的“充实的生活”的重视,其实就是将新诗的前途,寄托在对现代复杂经验的介入上。(页199)然而,更为复杂的是,作者指出胡适《尝试集》本身也经历了一个“纯化”的过程,对于“打油诗”和“律诗”的排斥显现出这本诗歌集的某种内在的眼光,而正是这个先在的眼光导致了“新诗”话语的确立无可避免地陷入一种“我思故我在”的悖论之中:摈除“打油气”恰恰使“白话诗”符合了一般的诗美规范,使白话新诗更能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可,其“诗体解放”的总体叙事也有了合法性基础,而新诗发生时其粗糙的美学活力对一般“诗美”规范的冲击,便不得不被牺牲了。……无论是律诗的排斥,还是“打油气”的摈除,《去国集》与《尝试集》“第一编”中的编选过程中,某种自我“纯化”的机制被悄然启动,在“纯化”中,“诗体解放”的总体叙事或是被正面呼应,或是得到了曲折的助益。(页141)在“尝试”的态度过去之后,读者不得不询问“诗歌”的审美标准到底在哪里;然而,问题毋宁说在于,甚至在“尝试”之前,一个挑选的眼光已经存在,如果说“律诗”的排斥相对来说理直气壮,那么,“打油诗”的摈除就颇为暧昧,甚至打油诗的缺席使《尝试集》本身注定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打油诗集”。作者指出:“新诗作为历史的创生物,是对另一种美学可能的追寻,但既有的诗歌‘期待’仍是其阅读的前提,这就形成了某种‘标准’的错位。”(页112)或许,“心事”在初创时期的内在困境致使他至今未能走出缠绕的“审美规范”的界定,但需要看到的是,在“什么是诗”这个问题下,如果看不到其背后的内部场域形成过程以及外部机制的塑形作用,当其发生的历史时刻被遗忘,人们就难免重新用一种新型的对古典诗歌的肯定来否认“心事”的合法性:这背后恰恰忘记了,对“古典诗歌”的阅读机制已经无形中由“新诗”话语规定了。
  •     仔细读了它的上编。下编是跳读的。很不错的一本书,资料特别丰富,从中了解了新诗发轫期一些有趣的笔墨官司及其它。北大学者做学问最大特点就是在资料上“竭泽而渔”,每一章的注释都多到令人汗颜,书末列的参考文献也多得惊人!总之很扎实,所以能从中获得的新发现和新思路、新线索特别多。收获不小啊!

精彩短评 (总计24条)

  •     始终围绕新诗的发生展开,虽然论文的形式比较呆板,理论运用有点机械,但讨论的问题还是很深入、很有张力和洞见!
  •     好书,可是没看完。。。。
  •     力挺涛哥,学术大牛。
  •     清晰,独到,范本。
  •     从这本书看,姜涛老师的研究重心大致是围绕诗歌的体式所展开的文学现象之间的藕断丝连。说实话这个领域是很好玩的,是正襟危坐的文学史书写很难写得分明透彻的。不过姜老师的论述相比陈平原老师还有差距,不知道他的表达是否受到诗的语言的干扰?读起来略微有些"绕"。
  •     真的是要看高手的说才能得其正,眼高手低也比没眼低手低好
  •       似乎在目前的文学史教材叙述中,自胡适的《尝试集》开始的现代“新诗”,差不多在“第一个十年”中就是一整块的,虽则有着风格的不同,但仍然可以通过“三阶段论”的提法依次编排胡适、郭沫若、徐志摩等人。姜涛在这本论述新诗的书里,把基于整体印象的这种划分称为“杀猪式”处理。那么,《“新世纪”与中国新诗的发生》是如何处理“新诗”这个棘手的问题的?
      如本书题目所示,这并不是一本探讨新诗或现代诗具有什么“本质”的书;恰恰相反,作者希望通过对“新诗”发生时的外部物质环境以及围绕新诗的争论和实践所形成的文学场域来为“新诗”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刚开始的历史时期进行定位。因此,与其说本书探讨的是“新诗”,不如说是“新诗话语”。虽然“上编”关注整个社会机制方面的条件,而“下编”相对来说较为重视关于“新诗”本身的探讨,但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断裂感并不如作者自己所称的那样大,整部论述都与“就诗论诗”的方式有很大区别。在这个意义上,是否有必要划分两编,在我看来是见仁见智的问题。
      上编伊始,作者就指出了“新诗”话语的形成,在发表制度上具有怎样的土壤:“无论是报纸发表,还是诗集刊刻,旧体诗文的既有传播空间,构成了新诗发生的基本背景。”(页21)然而,发表和传播不仅仅是一个“阅读空间”的生产,更重要的是,“新诗”借助印刷媒体得以广泛传播之后,读者的阅读行为就为一种新式的现代人格和内在情感体验的创生提供了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将郭沫若的《女神》与胡适的《尝试集》看作一个线性的叙事,可以说顺其自然:甚至《尝试集》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成为《女神》的导引。这就是作者所说的:“读者通过阅读《女神》获得了一种被普遍分享的‘代际经验’。”(页62)这种“内在性的主体”的确立,贯穿了新诗的各个层面,不论是写景还是写情、论理,现代文学史上的“心事”发萌期都强烈地在主体感建立的意义上区别于古典诗歌。(页117)针对“新诗”的鼻祖《尝试集》,作者指出:
      胡适新诗构想的三个层面呈露出来:“实验”的态度,表达的是一种先锋可能性立场;“作文如作诗”的方案,涉及的是诗歌与“现时”历史的关联;而白话诗的提倡,则主要表现为语言、形式的变革。(页132)
      问题来了:在“主体感”建立背后,隐藏着一种诗歌固有的张力,这戏剧性地体现在“新”和“诗”两个词之中。作者指出,在胡适这里,由于新/旧的二元对立是如此强烈,以至于读者对《尝试集》的接受往往与胡适对白话文的强调联系起来,而由此压抑了“诗/文”之间可能产生的冲突。当时有人指出,对“新诗”的讨论“都偏重于诗的作用价值,及诗人的修养……却于诗的形式,大概存而不论”(参页117),就显示了一个无法排遣的矛盾心态——通俗点讲,就是没有章法。甚至是文艺多在多年后卫现代诗定下的三条创作原则(也就是他所说的“戴着镣铐跳舞”),也并不受到广泛认同——记得有不少人指出,闻一多自己根据三条标准创作的诗歌也不见得好——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直到今天,人们还会为“现代诗”到底是什么样子争论不休,最典型的体现莫过于不久前出现的“梨花体”算不算诗歌问题。作者指出:
      胡适等人是依靠“新/旧”的对立,来追寻一种“正统”,建立一个新诗坛的,而在新一代那里,“诗/非诗”的逻辑,开始成为重整诗坛格局、重新确立“正统”的新的区分工具。(页204)
      可以想见,如果把对“诗歌”的审美规范意义上的话语建构纳入进来,一种同样线性发展的从《尝试集》到《女神》的叙事就有可能抹煞了“新诗”初创时别样的可能性。早期新诗突出说理、写实等等因素,虽然受到种种挑战,但无可否认的是,其中的积极可能恐怕也随着后来的诗歌“审美机制”的建立而消失了:
      “血与泪”表面上是对文学经验的单一性强调,但在功能上却能打破固有的诗美空间,扩大诗歌的经验范围,叶圣陶等人对作为诗歌泉源的“充实的生活”的重视,其实就是将新诗的前途,寄托在对现代复杂经验的介入上。(页199)
      然而,更为复杂的是,作者指出胡适《尝试集》本身也经历了一个“纯化”的过程,对于“打油诗”和“律诗”的排斥显现出这本诗歌集的某种内在的眼光,而正是这个先在的眼光导致了“新诗”话语的确立无可避免地陷入一种“我思故我在”的悖论之中:
      摈除“打油气”恰恰使“白话诗”符合了一般的诗美规范,使白话新诗更能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可,其“诗体解放”的总体叙事也有了合法性基础,而新诗发生时其粗糙的美学活力对一般“诗美”规范的冲击,便不得不被牺牲了。……
      无论是律诗的排斥,还是“打油气”的摈除,《去国集》与《尝试集》“第一编”中的编选过程中,某种自我“纯化”的机制被悄然启动,在“纯化”中,“诗体解放”的总体叙事或是被正面呼应,或是得到了曲折的助益。(页141)
      在“尝试”的态度过去之后,读者不得不询问“诗歌”的审美标准到底在哪里;然而,问题毋宁说在于,甚至在“尝试”之前,一个挑选的眼光已经存在,如果说“律诗”的排斥相对来说理直气壮,那么,“打油诗”的摈除就颇为暧昧,甚至打油诗的缺席使《尝试集》本身注定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打油诗集”。作者指出:“新诗作为历史的创生物,是对另一种美学可能的追寻,但既有的诗歌‘期待’仍是其阅读的前提,这就形成了某种‘标准’的错位。”(页112)或许,“心事”在初创时期的内在困境致使他至今未能走出缠绕的“审美规范”的界定,但需要看到的是,在“什么是诗”这个问题下,如果看不到其背后的内部场域形成过程以及外部机制的塑形作用,当其发生的历史时刻被遗忘,人们就难免重新用一种新型的对古典诗歌的肯定来否认“心事”的合法性:这背后恰恰忘记了,对“古典诗歌”的阅读机制已经无形中由“新诗”话语规定了。
      
  •     此书分上下两编,恰如周伯通的左右互搏,体现了笔者的功力。窃以为,上编略胜,其二、三、四章要言不烦,可作为本专业研究生细读篇目,以助了解在理论与史料分析之见如何实现勾连。
  •     看到了好多学界八卦~我也要变成姜老师的脑残粉了咩
  •       仔细读了它的上编。下编是跳读的。很不错的一本书,资料特别丰富,从中了解了新诗发轫期一些有趣的笔墨官司及其它。北大学者做学问最大特点就是在资料上“竭泽而渔”,每一章的注释都多到令人汗颜,书末列的参考文献也多得惊人!总之很扎实,所以能从中获得的新发现和新思路、新线索特别多。收获不小啊!
  •     新诗研究的典范之作
  •     可以一读再读…
  •     北大姜涛先生的博士论文。
  •     注释和参考文献之多,厚重啊。
  •     干货满满!
  •     材料编织的真好,每一句判断后都跟着恰好的引言,然后再深发的阐述,熨帖又妥当,再看材料,涉及的面之广,人之多,所刊登的杂志之宽,让人只能敬佩。而在立意上,两个部分虽然有某种断裂,但是两个部分都实在无可挑剔,如果说前部分是布尔迪厄的“场”的问题,后部分大概是不间断的对一重重装置的倒错的辨认:新文化运动中文学本有的多条发展线索最后被白话运动占了上风,启蒙的文学的历史发生动因,自律的文学,诗与诗艺,呈现出时间推移下围绕着《尝试集》和《女神》发生的种种暗涌,一种曲折的自我角力与虽然在场域上隐没下来但并不能否定的潜流。
  •     差点儿折磨死俺的书
  •     总体男神。 干货到不能更干。
  •     让人有距离感。体系上大致能感受到其用意与梳理方法,但是无法进入深层阅读状态。
  •     从“外围”进行文学的研究,也许是最有具体感也最能够实现意义深度诉求的方式。纯形而上的、思辨式的研究路径最大的问题是不能被证伪,很容易沦为自洽的封闭回路。姜涛的研究思路,一方面多借鉴了《文学社会学》的物质文化研究范式,对于诗歌代际与群体、作家职业出身、批评者与出版商的作用的讨论,有埃斯卡尔皮的影子,但一方面又深深渗透着他对“诗歌”本质乃至“文学创作”本质的现代性理解冲动。上下两编的版式也体现出一种他所谓的“编次的功能”——从笼统整体的概览进入细节的、个人化的推敲。但论述仍然有叠床架屋之感,推演的思路不明朗,“新旧”、“美丑”的问题在多个主题下被反复言说。
  •     色艺双绝 哈哈
  •     初识姜涛老师的第一本书
  •     硕士期间的论文写作圣经,像这样的具有范式开创意义的神博论,中国现当代学界,得多少年才能出一个啊
  •     翻过。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