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城市主义

出版社:同济大学
出版日期:2007-12
ISBN:9787560835648
作者:[美] 艾琳
页数:328页

作者简介

《后现代城市主义》中涉及的最后年代,也就是20世纪90年代,标志着人们将跨入一个新领域的门槛,尽管对我们而言这多少有些熟悉,但以前从未用同样的方法来讨论过。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最流行的城市设计,包括历史主义、地方主义、主题设定、防卫性城市主义等,一方面要满足对城市共同体和安全性的渴求,另一方面则要满足对私密性和探索性的渴求,而这些在现代城市主义中都极其缺乏。尽管后现代城市主义在这一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和矫正,但结果不仅没有很好地满足这些持续存在的渴望,相反,在很多实例中却更进一步地增强了这些渴望(参看第五章的结尾)。
后现代城市主义的失败引起人们重新去思考设计价值、设计目的和为达成这些目的所采取的手段。与通过逃避现实和改变战略的方法来积极应对迅速变化的思路相反,很多人的实际行动就是欣然接受、直接应对并且参与到这些变化之中(但不是去控制和管理)。事实上,往往越是不必要做的事我们反而越要去做,因为现实对我们感情的巨大冲击,刺激着并产生出一种自然而然的防御性城市主义。

书籍目录

致中国读者再版前言:超越后现代城市主义第一章 浪漫主义的复兴第二章  欧洲大陆的城市设计理论新理性主义新古典主义开放式建筑法国的观念建筑展览会第三章 城市设计理论:英一美轴线城镇景观运动群众的规划、社区参与、环境主义和女性主义地域主义和本土化设计文丘里与文脉主义历史的折中主义历史保护与贵族化地域主义批判总体规划的社区,封闭的社区与防卫性城市主义新传统城市主义,或新城市主义边缘化的城市后现代建筑与城市设计面对面第四章 后现代反射现代化的挑战和个人主义的成长后现代的性格讽刺性的反应新的感觉第五章 后现代城市主义的话题形式追随想象形式追随恐惧形式追随完美形式追随财政结果平衡第六章 现代性规划:持续还是放弃?拥护者与诋毁者对城市设计的意义全能的解决方法第七章 建筑业的危机危机的轮廓线危机的现象:鸿沟对危机反应的后现代城市主义建筑业的机遇第八章 重新构想城市与文化城市与文化的比喻重新构思城市重新构思文化研究城市与文化新比喻:主题与拼贴结论:讽刺与窍门之外附录A晃动的钟摆附录B后现代城市主义的时间表参考文献索引译后记

编辑推荐

  本书就像一座美丽的城市,可以从很多视角来阅读,它包含有很多关于世界观、语言、建筑等丰富的话题……是一部难以被超越的博大而精深的学术之作。  ——查尔斯·詹克斯,《后现代建筑》和《跳跃世界的建筑》的作者  南·艾琳对战后城市设汁理沦的精辟回顾,使读了本书的人深受启发,后来的研究者都走在她所开辟的道路上。  ——Robert A.Beauregard,社会研究新学派代表  《后现代城市主义》太有价值了,以至于我们不能仅称其为教科书;它太有趣味了,以至于我们不能仅称其为参考书。但它却是你时刻都需要参考且必须保留在手头的一本书。  ——Robert Beckley,密执根大学  灵活地游走在理论与实践、城市没计与社会理念之间,南·艾琳不仅在她的领域里,而且在文学和文化研究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工具。  ——Monique Yaari,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内容概要

  南·艾琳博士,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城市与大都市区研究项目部主任,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早年毕业于美国的BrynMawrCollege,先后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与博士学位,后任教于辛辛那提大学、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以及纽约大学。主要著作有《后现代城市主义》(1996,1999再版)和《整体城市主义》(2006),担任ArchitectureofFean杂志编辑,她在很多杂志上发表了研究论文,2006年1O月与别人合作出版了《凤凰城:21世纪的城市》,现担任《城市研究大百科》(2007年出版)第三版的副总编辑,在城市更新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浪漫主义的复兴: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西方的城市景观经历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我们对这些变化的体验和我们试图改变这些变化的想法,随着全球化的人、思想、资本、媒体以及其他人类产品流动的加速,地方的重要性已经大大减弱。步行尺度的城市已经进化到一个不易辨认的大空间环境,过去的城市与郊区、城市与农村的明显区别已不复存在。对这种改变的最普通描述,无论是地理学的或者是感知性的,都是不再本土化,或者说已经没有了地方的特性。这个改变的一个副产品,就是丧失地方意识的深远影响,结果便产生了对“我们已经失去的世界”的眷恋。为了缓和这种丧失地方意识的情绪,学术界已经开始了一项研究,其目的就是用各种方式来表达城市性,表达一个中心、一个可用的过去、一种共同体的意识、一种邻里关系、一种方言,还有多样性、意识、清白、起源、根基、确定、领导者和英雄人物等。  这些目标都将通过对旧的中心城区的保护或更新,通过模仿老城市的新建筑,通过合作性的运动和其他社会的基层市民运动而实现,同时也要通过对传统社会价值和习俗、特别是婚姻、家庭、宗教的再认识而实现。随着地球村的日益狭小,各个地方都开始维护、重新发现、甚至是虚构传统,以便与城市的同质化或意识形态上的殖民化进行斗争。作为对全球化的反应,我们一直都在关注着城市的“复归现象”。本书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对这些改变所做的反应进行审视,并尽可能把这些努力归入以‘‘后现代城市主义,,为标志的群体当中。  因全球化人口流动的加速而造成的无固定居住地的浓厚意识,已经在对社会和城市的很多批评中显现出来。

图书封面


 后现代城市主义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启蒙运动开创的“现代性规划”(project of modernity,哈贝马斯语)尝试用科学的方法发现一种普世的、永恒的价值,把人从过去的宗教和道德束缚中解放出来。这种“规划”的理念渗透至社会文化思想的各个方面,体现在城市规划与建筑上就是现代城市主义。以柯布西耶为代表,以《雅典宪章》为宣言的现代城市主义强调城市功能的分割,用单一化来消除差异,快速的交通流动,结果造成了城市与建筑的同质化以及“地方精神”的丧失。1960年代开始社会思想家以及城市规划实践者发起了对现代性的批判,1960年代的学生运动与其说是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不如说是反对现代城市主义的教育与实践。在此背景下,后现代主义横扫各个领域来展开对现代主义的控诉,城市规划也不例外,那就是出现了后现代城市主义。然而,后现代城市主义对现代城市主义的批判却丢失了后者非常珍贵的东西,陷入了与其所批判对象一样的缺陷之中。南艾琳的《后现代城市主义》就是对后现代主义进行反思的研究,她提醒我们不要把洗澡水和孩子一起泼掉——对现代城市主义的批判如此,对后现代城市主义的反思亦如此。艾琳回顾了欧洲大陆和英美各式各·样的后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并将其纳入到这段思想史的背景之中,提出了后现代城市主义取代现代城市主义“形式追随功能”的缺陷后,其自身的四个缺陷:形式追随想象、形式追随恐惧、形式追随完美和形式追随财政。其一,后现代城市主义主张对历史的拼贴和戏仿、主张保护地方的、历史的建筑,然而其主张回归到浪漫主义实际上却是对浪漫主义所表现的真实情感和强烈情绪的肤浅、庸俗模仿,人们通过怀旧情绪所构建出的一副虚构的、想象的历史镜像;其二,在后现代城市设计下原有的公共空间迅速衰落,被雇有保安执勤的私人空间所蚕食,消费、娱乐代替政治成为公共空间活动的主题,安全是后现代城市设计对付恐惧的口号,街道上的监视器代替了雅各布斯邻里的眼睛,公共空间成了“全景监狱”;其三,后现代城市主义对审美的着重强调,可以看作是对政治的反对,也是对政治的刻意回避,建筑师和规划师的“自我陶醉”掩盖了后现代城市主义的缺点及其对社会、政治环境的作用;其四,从政治的探讨中退回到历史的构建中,生产超现实或高度仿真的环境,后现代城市主义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城市发展弊病的产生过程,反而突出了它,它没有解答任何问题却自身成了问题的一部分,当城市设计屈服于市场的力量,他也就沦落为资本主义的附庸品。虽然如此,后现代城市主义仍然建设了许多有益的东西。作者提倡一种整体城市主义的观念,这是本书续集的书名。在中文版的致中国读者中作者简要的介绍了整体城市主义的五个品质:混杂性、联系性、多孔性、真实性和脆弱性。它不是要想现代城市主义那样去控制一切,而是准确的干预,这有些类似于凯恩斯主义对自由市场干预的观点。作者做了这样一个比喻,“如果把总体规划比喻对一座麻醉中的城市进行手术的话,那么整体城市主义就是对一个完全清醒的和繁忙的城市进行的针灸,目的是清除那些沿着‘城市脉络’形成的阻塞物,就好比用针灸的形式或其他利用生物能的疗法,打通我们身体的能量阻塞点一样,这样的方法可以解放一个城市,刺激那些充满活力的社区,使之更有生命力。”PS:关于翻译中文版封背上评价南·艾琳“灵活地游走在理论与实践、城市设计与社会理念之间……”,因此本书可以看作是一部跨哲学、社会学与城市规划和建筑学,并为他们之间提供沟通的中介性著作。然而,对于关注城市和社会理论的读者来说,其城市规划和设计的部分让人有些陌生;而对于规划和设计专业的读者而言,社会理论又显得过于深奥。这样一部著作的翻译需要译者有跨学科的知识,而本书的译者张冠增作为城市规划专业的学者,显然社会学和哲学方面知识的匮乏,让本书失色不少。随便举几个例子,如有一些书名,如桑内特的《公共人的衰落》前后翻译不同有时是《公共人物的垮台》有时《公共人物的衰落》,贝尔的《意识形态的终结》有时译对了有时译作《思想意识到终结》,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翻译为《一维空间的人》等等。这些我都忍了,有很多社会学和哲学的专有名词那怕是随便Google一下,也不至于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如175页将福柯的“异托邦”(Heterotopias)翻译为“异位移植”,186页把“元叙事”(metanarratives)翻译为“全能解说”,228页把库恩的“范式转换”翻译为“示范性的转变” ,237页把吉尔兹“深描”(thick description)翻译为“厚重的描述”,最误导的是把能指( signifier)和所指( signified)译反了,分别译为所指与被指(139页)。这些有的是据大都是一般读者可以根据阅读经验来识别或者根据译者提供注释英文发现的错误,还有大量的错误作者似乎没有意识到因此也没有给出英文注解,只能靠读者去猜了。另外,本书既然没有给出重要术语的英文注解,不知道把原书的索引表放在书后有什么用。虽然理解译者的辛苦,让我来做全书的翻译可能还不如他。但是对于这些重要的专有名词作如此轻率的翻译而并没有给出做此译的说法,实在有些说不过去。这或许也反映了目前城市规划和设计专业大都专心于本专业的知识,而对于社会学思想缺乏一个基本的了解的一个侧面。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深夜福利
  •     除去糟糕的翻译,这一类书籍一贯的可操作性的匮乏,在叙述过程中逻辑的些许混乱等问题,这本书依旧有着不错的可读性。书名可以解释为现代主义之后,以城市为中心的各种主义。本书以拼贴的方式,融合建筑,规划到人文,经济等诸方面。同时,本书收笔于上世纪末,书中引用了大量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的城市观点,更有利于当代的理解。
  •     去你丫的真理,统一和同质,在虚无的舞台上浸泡在装满碎片化的啤酒沫的大浴盆中,抽着虚构的大麻,穿着东补一块西贴一条的军大衣,扇着现代性的大嘴巴子,说,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抽你,但我一定要抽你。 OH holy crap, Love hou-modernity.
  •     一般
  •     提到了城市设计的诞生及相较建筑与城市规划的定位。译者的知识面对不住城市规划这个专业,不过这基本上是普遍现象。
  •     一部超显实的书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