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那些事

出版社:圓神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0-10-26
ISBN:9789861333458
作者:吳念真
页数:240頁页

作者简介

吳念真累積多年、珍藏心底的體會與感動。
全台灣最會說故事的國民作家,暌違12年感人之作!
他寫的每個故事,都蘊藏了我們無法預知的生命能量與心靈啟發。
跟他一起回望人生種種,您將學會包容、豁達與感恩……
本書是吳念真導演經歷過人生的風風雨雨和最大低潮後,所完成的生命記事。
他用文字寫下心底最掛念的家人、日夜惦記的家鄉、一輩子搏真情的朋友,以及台灣各個角落裡最真實的感動。這些人和事,透過他真情摯意的筆,如此躍然的活在你我眼前,笑淚交織的同時,也無可取代的成為烙印在你我心底、這一個時代的美好縮影……
吳念真的真心話:
回憶是奇美的,因為有微笑的撫慰,也有淚水的滋潤。
生命裡某些當時充滿怨懟的曲折,在後來好像都成了一種能量和養分,因為若非這些曲折,好像就不會在人生的岔路上遇見別人可能求之亦不得見的人與事;而這些人、那些事在經過時間的篩濾之後,幾乎都只剩下笑與淚與感動和溫暖,曾經的怨與恨與屈辱和不滿彷彿都已雲消霧散。
至於故事裡被我提及的所有人……我只能說:在人生的過程裡何其有幸與你們相遇,或輾轉知道你們的故事;記得你們、記得那些事,是因為在不知不覺中這一切都已成了生命的刻痕,甚至是生命的一部分。
只是……你們也還記得我嗎?
特別收錄 吳念真近年唯一小說創作<遺書>,寫下對胞弟離開人間的真情告白與不捨。
特別邀請 作家雷驤繪製插畫,看兩位大師以圖文激盪出的精采火花。

书籍目录

自序 你們還記得我嗎?
前言 四個相命師
PART 1 心底最掛念的人
母難月
只想和你接近
心意
遺書
PART 2 日夜惦記的地方
可愛的冤仇人
老山高麗足五兩
母親們
頭家返鄉
年糕
琵琶鼠
秘密
魔幻記憶
小小起義
告別
PART 3 搏真情的朋友們
春天
未遂犯
茄子

他不重,他是我兄弟
人狗之間
兄弟
跑片
告別式
PART 4 一封情書的重量
邂逅
長夢
情書
重逢
美滿
PART 5 這些人,那些事
思念
真實感
圓滿
八點檔
寂寞
儀式
遺照
陳設一個家
淪陷
笑容

前言

  自序  你們還記得我嗎?  在仔細讀完經過編輯的這些文字的此刻,好像不得不向「到了一個年紀,某些人的生命似乎只剩下回憶」這句話低頭,儘管之前始終對其中所隱含的輕視和同情嗤之以鼻,甚至充滿抗拒和敵意。  是事實,因為交織成這些文字的幾乎全是往事的點點滴滴。  當其中某些片段開始在網路中被轉寄流傳,有網友留言問說,你在寫這些故事的時候到底是什麼樣的心情時,我用少年時期讀過的《麥克阿瑟回憶錄》裡頭的一句話回答了他們,我說:「回憶是奇美的,因為有微笑的撫慰,也有淚水的滋潤」。  這也是事實。  多年來雜亂的行程、密集的工作已經是固定的生活型態,不過,好像也沒什麼可以抱怨的理由;人生選擇什麼就必須承受什麼、得到什麼就會失去什麼,這道理到了這樣的年紀幾乎已沒有什麼疑惑的餘地,只是在日復一日一如川劇「變臉」般隨著工作或行程不停變換的角色扮演中,「自己」這個角色反而少有上戲的機會,除了午夜場;而在幾乎無聲也無觀眾的演出過程裡,和「自己」對戲的另一個唯一的角色就叫「回憶」。  戲有時候會演得很長很長,從午夜一直到天際露出微光;因為「自己」在「回憶」的導引下經常意外地與遺忘多時的某個階段的另一個「自己」再度重逢,於是,就像久別的老友偶然相遇一般,有更多的回憶被喚醒,一如夢境與夢境的連結,沒有邏輯,無邊無際。  有時候會想,生命裡某些當時充滿怨懟的曲折,在後來好像都成了一種能量和養分,因為若非這些曲折,好像就不會在人生的岔路上遇見別人可能求之亦不得見的人與事;而這些人、那些事在經過時間的篩濾之後幾乎都只剩下笑與淚與感動和溫暖,曾經的怨與恨與屈辱和不滿彷彿都已雲消霧散。  或許是工作的關係,長久以來似乎習慣拿這些人與事和人分享,不知道有多少次當某些心思細膩的朋友聽完這些故事之後,都會跟我說:寫下來吧,當你有一天什麼都記不得的時候,至少還有人會幫你記得這些人、那些事。  是曾想寫過,只是始終在等候著自己所希冀的那個適當時刻──例如:不再雜事如麻、勞累奔波,身心皆已安頓,日子安穩無驚──的來臨,沒想到這一切後來卻都在始料未及的狀態下完成。  一年多前新聞界的好友張瑞昌跑到舞台劇「人間條件」正在演出中的後台來,說他奉調到周刊當總編輯,希望我能在那裡開個專欄,「就把你平常隨口說出來的那些故事寫下來就好,又不用耗費你多少時間!」他說。  許多人都知道我性格裡最大的致命傷叫「不好意思拒絕」,尤其是面對朋友的要求;聽說他們私下經常宣稱:「要念真幹嘛一點都不難,嚕久了就會有!」  瑞昌不但持續不斷地嚕,甚至用了最狠的一招:先在周刊上打上預告,甚至連專欄的名稱都已幫我設定好,叫「人間吳條件」。  之後不用說,開始被逼上路,每個星期二的夜晚經常成為我「焚膏繼晷」的無眠之夜,一旦遇到出差旅行甚至還得預留存稿,或筆電隨行。  記得有一次和一群朋友到國外旅遊,夜晚時分我在桌前趕稿,他們則在我房間內打牌消遣,在斷續吃、碰的牌聲中,忽然聽見有人故意以好整以暇的語氣說:「唉,人家的命就是比我們好,你看,人家出國還在打字賺錢,而我們卻在這裡打牌輸錢!」  講話的是圓神出版社的負責人,我們慣稱他社長的簡志忠。  當時,我不但沒有回話,在爆起的笑聲中甚至還覺得對他虧欠至深,那是因為事實上多年之前他就曾想盡辦法要我寫下這些故事,一度他還要總經理簡志興和編輯部同仁帶著企畫書和錄音機到辦公室來,要我在「任何想講的時候」把故事錄下來,然後找人轉換成文字;然而之後我不但不義地把那個企畫遺忘在一旁,甚至還不忠地在他方地盤另起爐灶,所以,一年之後以最後一篇題目為「告別」的心情故事結束專欄,並決定在圓神結集出版的理由無它,就是……必然。  對許多許多人心存感激,除了上頭提到的瑞昌(其實……我還在懷疑著,我是不是真的感謝他?因為專欄寫不到三個月之際他竟然就高升它職,棄我於火線而不顧!)、簡志忠、簡志興和圓神的同仁之外,我也要謝謝《時報周刊》的李秋絨小姐在這一年中對我這個散漫的作者的忍耐、激勵和寬容。  當然還有雷驤先生,他竟然肯為這些故事動筆,畫下那麼多幅韻味十足的插圖,讓我受寵若驚。  至於故事裡被我提及的所有人……我只能說:在人生的過程裡何其有幸與你們相遇,或輾轉知道你們的故事;記得年輕的時候聽過一位作家的演講,當有人問他說有沒有做筆記的習慣時,他笑著說:很少,因為我不可能隨身帶著筆紙,而且我相信,該記得不會忘記,會忘記的應該就是不重要的東西!  的確如此。  記得你們、記得那些事,是因為在不知不覺中這一切都已成了生命的刻痕甚至是生命的一部分。  只是……你們也還記得我嗎?                

内容概要

作者介紹
吳念真
全方位的創意人、電影人、廣告人、劇場人。
本名吳文欽。一九五二年出生於台北縣瑞芳鎮。一九七六年開始從事小說創作,曾連續三年獲得聯合報小說獎,也曾獲得吳濁流文學獎。並著有多本暢銷經典作品,如《台灣念真情》系列等書。
一九八一年起,陸續寫了《戀戀風塵》《老莫的第二個春天》《無言的山丘》《客途秋恨》和《悲情城市》等七十五部電影劇本,曾獲五次金馬獎最佳劇本獎、兩次亞太影展最佳編劇獎。改編父親故事而成的電影處女作《多桑》,獲頒義大利都靈影展最佳影片獎等獎項。
主持TVBS「台灣念真情」節目達三年,導演企畫及代言的廣告數十支。
二○○一年,舞台劇處女作《人間條件》獻給了綠光劇團,隔年又編導了《青春小鳥》。二○○六年,推出《人間條件2──她與她生命中的男人們》;二○○七年推出《人間條件3──台北上午零時》;二○○九年推出《人間條件4──一樣的月光》等系列作品,再次成功詮釋「國民戲劇」。
現任「吳念真影像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和「大象影片製作有限公司」董事長。

章节摘录

  你們還記得我嗎?  在仔細讀完經過編輯的這些文字的此刻,好像不得不向「到了一個年紀,某些人的生命似乎只剩下回憶」這句話低頭,儘管之前始終對其中所隱含的輕視和同情嗤之以鼻,甚至充滿抗拒和敵意。  是事實,因為交織成這些文字的幾乎全是往事的點點滴滴。  當其中某些片段開始在網路中被轉寄流傳,有網友留言問說,你在寫這些故事的時候到底是什麼樣的心情時,我用少年時期讀過的《麥克阿瑟回憶錄》裡頭的一句話回答了他們,我說:「回憶是奇美的,因為有微笑的撫慰,也有淚水的滋潤」。  這也是事實。  多年來雜亂的行程、密集的工作已經是固定的生活型態,不過,好像也沒什麼可以抱怨的理由;人生選擇什麼就必須承受什麼、得到什麼就會失去什麼,這道理到了這樣的年紀幾乎已沒有什麼疑惑的餘地,只是在日復一日一如川劇「變臉」般隨著工作或行程不停變換的角色扮演中,「自己」這個角色反而少有上戲的機會,除了午夜場;而在幾乎無聲也無觀眾的演出過程裡,和「自己」對戲的另一個唯一的角色就叫「回憶」。  戲有時候會演得很長很長,從午夜一直到天際露出微光;因為「自己」在「回憶」的導引下經常意外地與遺忘多時的某個階段的另一個「自己」再度重逢,於是,就像久別的老友偶然相遇一般,有更多的回憶被喚醒,一如夢境與夢境的連結,沒有邏輯,無邊無際。  有時候會想,生命裡某些當時充滿怨懟的曲折,在後來好像都成了一種能量和養分,因為若非這些曲折,好像就不會在人生的岔路上遇見別人可能求之亦不得見的人與事;而這些人、那些事在經過時間的篩濾之後幾乎都只剩下笑與淚與感動和溫暖,曾經的怨與恨與屈辱和不滿彷彿都已雲消霧散。  或許是工作的關係,長久以來似乎習慣拿這些人與事和人分享,不知道有多少次當某些心思細膩的朋友聽完這些故事之後,都會跟我說:寫下來吧,當你有一天什麼都記不得的時候,至少還有人會幫你記得這些人、那些事。  是曾想寫過,只是始終在等候著自己所希冀的那個適當時刻──例如:不再雜事如麻、勞累奔波,身心皆已安頓,日子安穩無驚──的來臨,沒想到這一切後來卻都在始料未及的狀態下完成。  一年多前新聞界的好友張瑞昌跑到舞台劇「人間條件」正在演出中的後台來,說他奉調到周刊當總編輯,希望我能在那裡開個專欄,「就把你平常隨口說出來的那些故事寫下來就好,又不用耗費你多少時間!」他說。  許多人都知道我性格裡最大的致命傷叫「不好意思拒絕」,尤其是面對朋友的要求;聽說他們私下經常宣稱:「要念真幹嘛一點都不難,嚕久了就會有!」  瑞昌不但持續不斷地嚕,甚至用了最狠的一招:先在周刊上打上預告,甚至連專欄的名稱都已幫我設定好,叫「人間吳條件」。  之後不用說,開始被逼上路,每個星期二的夜晚經常成為我「焚膏繼晷」的無眠之夜,一旦遇到出差旅行甚至還得預留存稿,或筆電隨行。  記得有一次和一群朋友到國外旅遊,夜晚時分我在桌前趕稿,他們則在我房間內打牌消遣,在斷續吃、碰的牌聲中,忽然聽見有人故意以好整以暇的語氣說:「唉,人家的命就是比我們好,你看,人家出國還在打字賺錢,而我們卻在這裡打牌輸錢!」  講話的是圓神出版社的負責人,我們慣稱他社長的簡志忠。  當時,我不但沒有回話,在爆起的笑聲中甚至還覺得對他虧欠至深,那是因為事實上多年之前他就曾想盡辦法要我寫下這些故事,一度他還要總經理簡志興和編輯部同仁帶著企畫書和錄音機到辦公室來,要我在「任何想講的時候」把故事錄下來,然後找人轉換成文字;然而之後我不但不義地把那個企畫遺忘在一旁,甚至還不忠地在他方地盤另起爐灶,所以,一年之後以最後一篇題目為「告別」的心情故事結束專欄,並決定在圓神結集出版的理由無它,就是……必然。  對許多許多人心存感激,除了上頭提到的瑞昌(其實……我還在懷疑著,我是不是真的感謝他?因為專欄寫不到三個月之際他竟然就高升它職,棄我於火線而不顧!)、簡志忠、簡志興和圓神的同仁之外,我也要謝謝《時報周刊》的李秋絨小姐在這一年中對我這個散漫的作者的忍耐、激勵和寬容。  當然還有雷驤先生,他竟然肯為這些故事動筆,畫下那麼多幅韻味十足的插圖,讓我受寵若驚。  至於故事裡被我提及的所有人……我只能說:在人生的過程裡何其有幸與你們相遇,或輾轉知道你們的故事;記得年輕的時候聽過一位作家的演講,當有人問他說有沒有做筆記的習慣時,他笑著說:很少,因為我不可能隨身帶著筆紙,而且我相信,該記得不會忘記,會忘記的應該就是不重要的東西!  的確如此。  記得你們、記得那些事,是因為在不知不覺中這一切都已成了生命的刻痕甚至是生命的一部分。  只是……你們也還記得我嗎?


 這些人,那些事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2条)

  •     吴念真的《这些人,那些事》,只是一本薄薄的故事书,但读者不可贪婪,要克制地翻看。他的自序里有这样一句话,归纳的是他讲故事前后的心态,也是我认同的感受——“生命里某些当时充满怨怼的曲折,在后来好像都成了一种能量和养分,因为若非这些曲折,好像就不会在人生的岔路上遇见别人可能求之亦不得见的人与事;而这些人、那些事在经过时间的筛滤之后,几乎都只剩下笑与泪与感动和温暖,曾经的怨与恨与屈辱和不满仿佛都已云消雾散。”前半句意思是,你若没当过兵、见到炸断的四肢,没做过穷人、感受饥饿的绞痛,没出生入死、甚至没像模像样地醉生梦死过……那人生多可惜。后半句意思是,感谢你的敌人和绊脚石,让现在的你丰盈和坚强。全书五辑。第一辑是“心底最挂念的人”——吴念真的妈妈,在孩子婚礼的前一天杀猪公,并行跪拜一百次的大礼,只为在最绝望时跟众神许的心愿得以实现;爸爸那么爱小孩,但只会不动声色甚至粗鲁地表达,在奖励孩子一支小小的钢笔后,竟偷偷把心思记在日记里。《遗书》是吴念真特别收录的近年唯一的小说创作,也是最打动我的一篇故事。说的是“我”和胞弟弟,天地之别的命运,若即若离的亲情,似是而非的爱恨,慢慢地过,浅浅地说,深深的痛。看过的人,都似有切肤之伤。文章的最后,弟弟不堪生活的重压自杀,留下的遗书写着,“大哥,你说要照顾家里,我就比较放心,辛苦你了;不过,当你的弟弟妹妹,也很辛苦”。讲故事的人,总是这么容易翻出人心的伤疤,轻轻一撕扯,就裂了,露出鲜红的新伤,滴滴答答渗着疼痛的血。第二辑是“日夜惦记的地方”,在他儿时成长、之后消失在了行政区域中的故乡,那里有为了给孩子吃顿好些的肉,而卖身给卖肉人的妈;有儿时践踏满山蟾蜍,而日后被山崩一般报复了人生的阿赖。这些故事的画面感都强烈而震撼,读起来很过瘾,仿佛能和作者一起回到小时候山路的斜坡和田野旁的桥。《老山高丽足五两》是最重口味的一篇,从标题的两种解读方式就可看点端倪。不剧透了,除非你觉得水泡软的鸡眼和角质很好吃,我才会告诉你他们还治好了人的绝症。第三辑“博真情的朋友们”,记的都是他当兵时的故事,真情许多都是拿命换,拿一辈子赌的。《他不重,他是我兄弟》就是惨烈的一篇,第四辑“一封情书的重量”,强烈推荐出租车上的《重逢》,二夫侍一妻的《美满》,让人啼笑皆非的《长梦》,剧情反转到让人心跳,就像蹦极那一刻,明明人快到生死关头,最有力的一击却在跟前戛然而止,苦笑着被强行停在人生的某个节点,以一种奇怪的姿态。到第五辑“这些人,那些事”,真实地呈现了一些行将就木的老人晚年的生活状态,他们都是作者生命中的散客,或可爱,或寂寞,或刻薄。就这样,四十来个故事,讲述了作者人生的高低潮,生死劫,悲喜事。他的文字多叙述,少评论,不去渲染其中辛酸与苦楚,浅浅勾勒,映衬出一种淡然。大多讲故事的人,讲得最生动的,往往是自己在时代中经历的故事,有感悟、有结局、知道如何掌握命运的节奏,或趁机自嘲一把。所以这本书也是作者经历的台湾一个时代的影子,当中对普通人、战乱、爱情的透视都让人久久回味。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说:“回忆是奇美的,因为有微笑的抚慰,也有泪水的滋润。”有时,当男人附上了些许女人的细腻纠结,他的性感便立体了起来,吴念真就是这样一个阴柔相济,不紧不慢的人。不止是写书写剧本,他参演《一一》时,刻画的那个中年男人形象,也浑身透着一副娓娓温温的模样,如未关紧的水龙头,边淌边滴,蓄了一地,又湿了一间房。观者只是默默看着这样一个中年男人,一个丈夫,一个儿女双全的爸爸,如何压抑和疏通他中年危机的种种问题,最后,通通长舒一口气,如释重负。好像重口味的食材,需清淡烹制,它的味觉能量方能抑制不住地真实喷薄,快意舌尖。
  •     吴念真是真性情作家。每个人身边都浮荡着这些人、那些事儿,却鲜少有人把他们写得这样,或有趣、或伤感。有一种如实记录的感觉。如实记录村民的淳朴,记录死者的死相,记录呆笨但却勇敢的小孩。不加议论,鲜少抒情,原汁原味的人和事儿。这本书里多次写到人的尸体,无论是自杀的,还是自然死亡的。《茄子》一篇里写卧轨自杀的老莫。“我看到他被撕裂成一半的臉,看到他此刻已完全裸裎並且和身體完全分離的陰毛及陰莖,看到蒼蠅慢慢聚集在上頭,我一走過便一大片嚶嚶飛起,甚至飛到我的臉上、我的嘴邊。我看到那些屍塊逐漸改變顏色,清晨還可以清晰分辨出來的血或肉,隨著我來來回回的腳步一次一次加深顏色,最後都成了一模一樣的暗黑或深紫,只有從皮肉裡穿透出來的骨骼還勉強維持可以分辨的白色。”《遗书》里写弟弟,总是制造麻烦的弟弟自杀了,这本来是隐痛一桩,像扎在肉里的钉子,他拔了出来,先是痛煞,而后结疤。有体恤,有包容,有自责,也有惋惜。要真实,不修饰,不藏匿。我们身边也有这些人,那些事,我们缺的只是写得有趣儿的巧思。否则,他们在我们的笔下都可以是电影里的主角。
  •     吴念真说,他的人生里有很多意外。我想,我和他的这本书相遇,也是个意外。去了博群三月的其中一个活动,叫做“吴念真:故事。人生”。我算是“慕名”前往的,但对他确实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是《一一》里那个老实而压抑的爸爸,而他的名字总是出现在与台湾电影相关的各种文章书籍里。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演员是他最不愿意担当的一种职业;原来李安用来拍《推手》的电影辅导金是他与一班人争取来的;原来他最擅长的是写字;原来他是《恋恋风尘》和《悲情城市》的编剧,而这是我一直想看而没看的两部电影。“吴念真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这是一无所知的我在还没听完他的讲座时就得出的结论。从他穿着淡蓝色衬衫背着黑色双肩包就走上台那一刻开始,就基本上是自动波,主持人只是用来串场,好像没有也无所谓。他操着一口台式国语,不仅没有冷场,那一个个从他口中吐出的单字串在一起,还很吸引人。从活动回来后,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找了《多桑》来看,然后想看看他是如何驾驭他最擅长的文字的,方才搜到了《这些人,那些事》这本书的存在。“吴念真真的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看完书后,得出的仍然是这个结论。不是有故事的人就愿意讲故事,而“愿意讲故事”和“会讲故事”更是差了好几个层次。看这本书前刚看完《四手联弹》,章诒和算是个身边充满了故事的人,也自称是“讲故事的人”,但明显她并非深谙此道,字里行间充满了主观色彩和怨妇气息,毁了那许多本来惊天动地的好故事。但吴念真不同。他的故事里没有名士大家,没有惊天动地;那一个个平凡的小人物却个性鲜活,跃然纸上。不论是别人的故事,还是他自己的故事,他都从不会慷慨激昂,只是细腻温和,娓娓道来。即使是像《茄子》那样惨烈的故事,被吴念真说起来,好像也自有一份温柔在其中。这样的书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情绪从来不会太激烈,眼泪也只是慢慢地流。在《遗书》里,弟弟说:“我不像你,笔随便写一写,话随便讲一讲就有钱进来。”会讲故事是一种很强大的能力,不仅像弟弟说的那样可以成为赚钱的资本,更是一种难以被掩盖的人格魅力。吴念真最可贵的地方在于,他写东西讲话都很真诚,不会用什么很深的词,更不会拽文。就是那么通俗的,淡淡的,用一个个平凡的故事,感动起不平凡的人。“故事。人生”的讲座上,主持人很为他长久不活跃在电影圈感到惋惜。他说:“我从来不认为电影是创作的唯一。”他说做广告做电视到现在做舞台剧,都是创作的形式,以前台湾的舞台剧因为太深喜欢拽文没人看,别人找到他,他建议做些通俗的东西吸引更广泛的观众。他说“通俗是一种功力。”后来,他跌进了自己挖的坑,开始了那看不到尽头的《人间条件》系列。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很多事,当你懂了,也老了,只剩那些花儿常开不败
  •     想看这本书是一个珠宝鉴定师的推荐,她最喜欢“美满”那篇,因为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每次都能让她笑翻。而我喜欢的除了“遗书”之外,还有“心意”,“重逢”和“情书”。不仅对故事本身感兴趣,还很好奇故事背后的台湾的当时社会状况和历史风貌。
  •     有的还好 有的罢了
  •     简单的叙述就像在讲一个个温暖的小护士
  •     几度落泪
  •     朴实的语言却深入人心。
  •     文笔从容,却自有真情在,喜欢这样含蓄平淡的文字----
  •     因为《遗书》带来的那种压抑与绝望而去读了这些人,那些事,好在娓娓道来之感冲淡了不少
  •     24112016
  •     一次无意间看到一段书中节选的小故事,觉得书很有趣,就立马跑去书店买了。作者叙述看似平淡,却环环相扣,节奏恰到好处。恩,是一部让我反复看的书。
  •     都是短文,平静讲述一个个人的生活从生到死,有触点有泪点也有笑点。
  •     淡淡的故事、留下的眼泪不是煽情煽出来、那么真实、那么简单。
  •     好像在他的笔下,生活中的每件事都变得深刻起来,而且回味无穷。那种厚重感会让人更加感性的去生活。
  •     台版再次马克,有幸两次分别签到台版与陆版。
  •     有悲有喜,不能再感同身受了
  •     总有一些人是不能忘记的
  •     面对困境、抉择、生存关键的「态度」可美、可丑;可以坚定、可以柔软;可以刚烈,却也可以逆来顺受。阅读最大的乐趣无非与自己的生命经验相互交换印证。吴念真的文笔不用力但却让人越读越喜欢。
  •     细腻,感人
  •     简短又温情的故事,好几次都忍不住想哭,家人、陌生人、朋友之间那些小而触动心的故事,有些小事在回忆之中总是那么轻易让人感动。
  •     好看 再说不出其它
  •     可别再说张嘉佳会讲故事了…
  •     很棒的睡前故事。吴念真真的很会讲故事。
  •     虽然有不少鸡汤,但是很多手法都是值得学习的啊
  •     文字简洁干净,还自带音效。每次阅读都有一种脑海里自动播放台湾普通话的感觉。别人说起来似乎荡气回肠,在这里却显得轻描淡写。生活中平凡的琐事,也能讲述得风趣幽默。
  •     这些人、那些事都是那么的质朴,总是会在某个瞬间为里面最纯粹、纯真的美好场面而感动 在这本描绘台湾的人事物的书中处处都能感受到文化的符号和印记,就像是闽南人之间的暗号一样,我与作者之间像有了别人不知道的秘密 好享受这种阅读体验,更想去台湾了,那个我从未去过的故乡 完美看懂音译台语~
  •     浓浓的台湾味
  •     简单的文字,向我们娓娓道来一偏偏感人的故事,令人敬佩的大师。
  •     电子版
  •     讀王維的詩,如品鑒一幅卷軸,詩句如畫。讀吳念真大編劇的故事,如同看電影,句讀便是剪輯。
  •     在图书馆借阅,一个下午读完。没有想象中好,但是讲述了许多台湾当地传统抑或是神话了的故事。有的令人感动,有的有些奇幻(就像那个吃了干活男人的脚皮奇迹般活过来的老人)。就像我现在回忆不出所有细节,书带给我的打动不是很大。也许是我走马观花了。
  •     到现在每个故事都深刻印在心头。
  •     戏如人生
  •     娓娓道来的温情
  •     很早便在杂志上零零散散看到过节选的几篇,当时很触动,觉得吴记叙的功力超强。最终还是看了这本书,可惜没有那么感动了,可能一下子把同一风格的短篇往脑子里塞有些不对吧。内容的话,那些生活对我来说大多陌生,却有熟悉的感受。
  •     寥寥数语,一个片段,生老病死,爱恨别离。文字质朴简洁,感情真挚平淡,很多故事意犹未尽,结局大多苦楚、无奈,体味人间百态,大抵真情为重。怪不得号称“台湾最会讲故事的人”。
  •     作为呆丸最会讲故事的吴念真先森,可能是因为才华过于横溢,他笔下的生活并没有击中我。作为男性作家,他的亲情多了几分阳刚,却少了些许细腻。故事始终是属于别人的故事,生活中如果让一个人教你怎么活下去,怎么过日子,那应该是很悲哀的吧!
  •     一个个小故事道出那时候的台湾风情,暖暖的人情味
  •     讀著讀著就笑了,笑著笑著就哭了。可是心裡暖暖的。
  •     要不是作者被禁,几乎错过一个会讲故事的真心人。感谢国家。
  •     平凡到震撼,简单到感动至潸然泪下
  •     当年蒋介石先生退守台湾,把台北的路名多以中国地名命名。2刷这本书时我脑海里竟然浮现这与书本内容无关的事-。- 每个故事都像一出电影剧本,人物、时间、场景,推进故事发展的起承转合,如电影镜头般打动人的细节。很生活,很现实,也很细腻
  •     讀時所浮現的畫面和過去台灣本土電影的一幀幀很像,不過也是,台灣因為沒有歷史包袱,拍出來的都是台灣本土自己的故事,小人物配搭窮山惡水,命運多舛或有如八點檔故事,但中間又有數不盡令人落淚的感動瞬間。看完很不好受,不是悲傷,也不是壓抑,只是覺得,爲什麽大家都這麼不容易那麼拼卻又換不到什麽好結果,很無奈又很恨。
  •     高中时候看的,至今都忘不了吴先生对知识分子的定义
  •     不愧是全台湾最会讲故事的人。看着文字都会被感动。
  •     好故事
  •     昨天开始看,今天在客栈,火车站等车在车上看完了,很感人!
  •     轻描淡写的写出人生的酸甜苦辣
  •     片断化的故事无时不刻透露出淡淡的温情,相当动人。人生很多滋味都要到一个年纪才能懂得去细细品味,比如类似这种相濡以沫的感动和幸福,然而当你一旦懂了,一起却都已经远了。
  •     “等待的尽头祝福依旧,因为你是我这辈子最爱的人”
  •     人生选择什么就必须承受什么,得到什么就会失去什么。回忆是一本温润的酒。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