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2
ISBN:9787301145999
作者:[法] 谢和耐
页数:252页

作者简介

《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插图本)》是法国著名汉学大师,法兰西学院院士谢和耐的名作。细致描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的下层社会民众生活。《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插图本)这个书名,虽只以寥寥几个单词,却已把直至两宋才臻于化境的中国日常生活艺术的舞台摆到了草原游牧民族不断进犯的黑暗布景之下,从而在读者心目中构成了一种巨大的悬念和反讽。

书籍目录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城市
1.选都杭州
2.人口过剩及房荒
3.火灾及消防
4.交通与供应
5.城市生活的乐趣
第二章 社会
1.变迁中的社会
2.上流社会
3.商人
4.城区的普通百姓
5.农民
第三章 衣·食·住
1.居住
2.个人卫生
3.衣着
4.饮食
第四章 生命周期
1.家庭环境
2.出生
3.抚养与教育
4.婚姻与妇女之地位
5.疾病
6.亡故
第五章 四时节令与天地万象
1.节令与历算
2.节庆
3.宗教
第六章 消闲时光
1.城市生活的影响
2.娱乐
3.艺术和文学
第七章 总结性描绘
译后絮语

编辑推荐

《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插图本)》这个书名,虽只以寥寥几个单词,却已把直至两宋才臻于化境的中国日常生活艺术的舞台摆到了草原游牧民族不断进犯的黑暗布景之下,从而在读者心目中构成了一种巨大的悬念和反讽。……倘若非处在某个文明已是落花流水之际,人们便总是很难像曹雪芹那样蘸着血泪去为它写一个清醒的跋尾。蒙古人的入侵形成了对于伟大的中华帝国的沉重打击,这个帝国在当时是全世界最富有和最先进的国家。在蒙古人入侵的前夜,中华文化的许多方面都处于它的辉煌顶峰,而由于此次入侵,它却在其历史中经受着彻底的毁灭。对于那些……意识到这些危险的人来说,这确实是一个不安宁的时期。然而显而易见的是,直至兵临城下之前,杭州城内的生活仍是一如既往的游哉闲哉。

内容概要

谢和耐(Jacques Gernet),1921年生,著名汉学家,法国科学院院士、法兰西学院教授。谢和耐教授专事中国社会和文化史研究,著述等身,主要作品有《中国社会史》、《中国与基督教》、《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等。他在《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一书中以细腻的 笔触,描述了南宋临安的日常生活,呈现了中华文明鼎盛时期的生活艺术。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城市 1.选都杭州时机常会把事情安排妥帖。公元1126年,当马背上的蛮族女真人以雷霆之势攻占宋王朝的国都(即今日的开封,位于黄河流域)时,南迁便开始了。不过,当时并无任何迹象显示出杭州注定会成为新王朝的行在。它当时只不过是一个边远省份的省会,坐落于浙江口,距离主要的商道相当遥远。二帝及其廷臣,一行3000余人,被蛮族押送到沈阳以远的地方。一个逃脱的皇侄于公元1127年在南京称帝,尔后便在游牧民族侵袭之前望风而逃:有时候逃到长江中游的城镇;有时候再向东逃到扬州,大运河在那里与淮河相接;或是逃到长江右岸的镇江,江水经南京流到这里;又再向南逃到苏州,接着是杭州。这些地方的城墙均不足以抵御侵略。但相比起来,高宗多次停留过的杭州,却比长江流域的城池更易于防卫。若要抵达那里,须先经过一片布满无数湖泊和泥泞稻田的地区,这使得骑兵难于展开。在开封失陷10年后,局势恢复平静,中国划淮河而分为两半,淮河以北为蛮族所据,以南则属于汉人,而皇帝终于选杭州作为都城。宋高宗之所以作此决定,既不是出于杭州城的重要性,亦非鉴于它过往的历史。只有南京才一度当过南方小朝廷的京城(公元317—590年),那里似乎更值得考虑被当作天子的居所。除了与受入侵威胁的地区有适当的距离间隔之外,杭州只有一个好处:它那令人流连的风光。城西的湖泊以及环湖的优美山势,使得它至今仍是中国最有魅力的胜景之一。人们在13世纪对它的描绘,虽然与某位学者的下述铺陈比起来尚不免相形见绌,却兴许足以引我辈入胜了:“青山四围,中涵绿水,金碧楼台相间,全似著色山水。独东偏无山,乃有鳞鳞万瓦,屋宇充满,此天生地设好处也。

图书封面


 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2条)

  •     宋史課上,當戴老師講到陸秀夫攜趙宋最後一個皇子於崖山自盡時,他微濕的眼眶似乎亦將淚水流入我心。一個曾讓李約瑟成就“中國難題”的朝代隨著陸秀夫的一跳,隨著七日間浮屍百萬的海面又潮起潮落恢復平靜後,消逝在歷史的瀟瀟軌跡之後。我默默然,這讓我依稀想起這四年同樣飛逝而不再迴歸的時光中,我曾徘徊於浙圖二樓的文史書架前,斜在晨曦微露的暑光中,閱讀這本帶有插圖的小書《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國日常生活》。圖書館的書鬆弛而柔軟,想必已經被人翻閱了多次,而那時的我尚未完全學習過中國通史,心目中是有唐一代的華麗,有宋一朝的秀美。我為在書中的《西湖圖》中找到自己的家而欣喜;我相信在我腳下的土地上,曾有20歲加冕的書生回眸15歲插釵的少女,那一刻他們成人而彼此承擔責任;那個十五歲、纖細嬌小而優雅的姑娘或許主動對他說:“我是一個不算太醜的姑娘,願意做你的妻子,不知你可應允。”而大夫周密則會回憶起自己曾走在或許叫“河坊街”的那條街上,會像我一樣懷疑那裡琳琅滿目的商品該如何記錄才好。同樣的,我只知這條連接起淮河盆地和長江的人工河有很久很久的歷史,卻不知道城外南北兩邊的碼頭邊滿是停泊的船隻,大船載著從無錫運來的稻米,小船裝著木頭、柴炭、瓦磚、鹽袋等物。我反復地閱讀這本南宋的生活手冊,等到高考分數線下來時,便順理成章地報考了我所喜愛的古典文獻專業。當時的我喜愛歷史、喜愛過去,我願用我的未來一探究竟,而這本書之於我,正如《清明上河圖》倒影在南宋的街市中,成為了一個舊夢。在大學裏,我接觸了更為深刻的歷史,是人和人之間血液的鬥爭,美好和浮華是舊夢,是故土的回憶,是流離失所的暖鄉。不知那些南宋的遺民是否是因為沒有了“暖響”,而再也不能一年四季以冷水盥洗頭面身體。正當我們斯斯艾艾於詩經課的研讀中,朱老師又推薦我們看了這本書。這一次,我看得是一本電子書,那時我已經知道,在蒙元統治之後,南宋的遺民成為了第四等人,曾經如此斯文的人群被迫成為賤民不得行走於他們引以為傲的街市上,儒生們不得不排於七匠、八娼之後,成為臭老九。歷史之後再也不會出朱熹一樣的大儒、文天祥一樣的忠臣,沒有一個帝皇像仁宗一樣禮賢下士,儒臣不得不跪拜於帝皇,斯文因此也掃將而去。第二次看這本書,我不再流連於南宋的“衣•食•住”、“消閒時光”。歷史的殘忍在於給你展現一個美好,卻也告知一段傷痛。我勉強告訴朱老師,這是一本有趣的書,僅僅是因為它確實存在過,而不願知曉它再也不回來了。我第一次體會了谢和耐書寫“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國日常生活”的用意,他為何不將這本小書命名為《南宋日常生活》,那樣簡潔明了的題目不是更吸引眼球?不,謝和耐要訴說的是一個被蒙元截斷了的中國歷史,那些平靜祥和無情地被它打破。當前夜過去,新升的已經不是昨日的太陽。謝和耐先生熟諳中國的文化,前夜在西方文化中是復活的醞釀,於是他們愛過的是聖誕的前夜,萬聖節的前夜。而在中國,前夜會意味的是陰謀的醞釀,是紛爭的開始,黎明之前最為寒冷的黑夜未必會得到新生太陽的溫煦。所以他必然會給這本描寫過繁華的小書放上一個標記著悲愴的名字,是有用意的。直到大四的我已然知曉文路的無力,我開始在醫學上妄圖呼吸一些古國的氣息。我已經擁有了自己的《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國日常生活》,因此常在閒暇時翻閱它,心情雖已平靜,我知道南宋的中醫學,由於有了北宋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鋪墊,中醫的專業性和普遍性到了前所未有的小高潮。只是小書中依舊提起“非三代行醫者,慎服其藥”,我搖搖頭,這倒是和現代一點沒變化——幸好我的師傅是天一堂的第五代傳人——人們對於生命的態度還是相同的謹慎。關於一本書,我在一個不得已的情況下,把持續四年的感受簡省地寫將下來,而這個時代回望的是更多的不得已。我已卸下尋找中國的武器,我只是覺得那樣的花火景象也許真的只能被一個外國人流暢地書寫吧!
  •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 八佾记得在午夜巴黎的最后,男主和女主在是否留在19世纪末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男主之前一直仰慕1920年代的巴黎,那里云集着当时世界上最杰出的作家,艺术家,导演,他在那里遇见了玛丽昂•歌迪亚扮演的女主,后者对于自己的幸运一无所知,而深深的仰慕着19世纪末的巴黎。后来,一次偶然中两人穿越回了19世纪末的巴黎,男主意识到golden age是虚妄的,每个处于golden age中的人,因为处于生活的褶皱和油腻之中,从不会觉得自己的世代多么美好,反而会向往已经一去不复返的更早的时代。沉迷于golden age中不断穿越只能让自己的幻想彻底破灭,不如早日回到现实当中。而女主则坚定不移地留了下来,两人就此分别。虽然我们不能穿越,但是这个悖论以另外的形式深刻的存在着。过去和现在(以及包含于现在中的未来)相比,究竟哪个更好?冒着以偏概全的危险,我以为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大概可以区分出两种人,一种面向过去,一种面向未来。学人文者大抵是第一类,学科学者大抵是第二类。感性主导前者,理性主导后者。我自己是怎样的人呢?之前网上流传过一篇关于中世纪真实生活的文章,讽刺当下各种对穿越的想象。这大抵是在美国学习历史的某种真实写照。怀疑,不妥协,紧盯着证据,随时准备以critical thinking刺穿各种myth,西方学究式的锋利。可是理性不那么紧绷的时刻,我依然对不止一个时代有美好的想象,我向往着萨福笔下那个无忧无虑,充满阳光,海风与琴歌的希腊,那时的文明,虽然稚嫩,但是自信而健康。我也同时向往着宋代,伦理道德那是尚未扼杀中华文化的活力,宋代充满了世俗的热闹和幸福感,却也淡雅,精致,自由。诗意如同晨雾,理性如同锐利的阳光,真相揭开的时刻,也正是disillusion到来的时刻。三清山上若隐若现的神女,在浓雾散开后,终究只是几块巨石。因此,我宁愿看得不是那么清楚。最后附上谢和耐在结语里的几句话:13世纪的中国人似乎比其先人更善感更浪漫。他们成了中华文明所曾经产生出的最精巧和最有教养的人格类型。从他们的日常生活历史中,我们得到的一般印象是:他们能自然而然地自我约束,而且其生活中充满了欢乐与魅力。他们对事物的细枝末节亦有极为敏锐的感受。13世纪的中国人似乎比唐代的中国人在行为举止上更自由随意,而较少矜持拘束...他们全部的社会生活都充满了人性的温暖于同情。他们喜欢开玩笑。有一种很特别的中国式幽默,是玩双关俏皮话和文字游戏...它们在玩弄的同时却无恶意。“我们所描绘的中国人的形象看上去是如此的人性,连同其全部矛盾和放纵一起,都是如此的贴近我们,如此的似曾相识,以至于我们简直被引得要忘掉一切把他们与我们区分开的东西了。” 书中的宋代是温情的,有朦胧的美和善意的幽默,我知道一个历史学生似乎不该这样,但是我的确快落泪了。
  •     虽然是一个法国人,谢和耐先生却写出了一本能让人了解宋朝的很好的入门书。他的里面经常引用的是《梦粱录》和《武林纪事》,并且和马可 波罗的游记进行比较。他的重点在于讲南宋的临时都城杭州城,书中的内容相对于前面两本书来说,易懂,有趣得多,所以我认为他是入门的好资料。里面涉及的内容很详尽,如书名,是日常生活,饮食、住所、卫生习惯、消防措施、娱乐活动、节日等。又因为他必竟是外国人,所以里面又会有一些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和见解,在书中,不仅能了解宋朝中原文化,又能了解到一些外国人对宋朝甚至是中国人的看法。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有意思 翻译垃圾
  •     读得好匆忙~南宋临安城的生活百态,引人向往~想看《东京梦华录》和《梦粱录》~~~
  •     这本书其实我并没读完,最后实在看不下去。最后三章囫囵吞枣的浏览过。其实,书的内容倒还算得可以。就是翻译的蹩脚,那让读起来好生难受。
  •     国内的历史学者不是太高估读者水平,故作深沉,术语一堆,面貌僵硬;即是通俗不堪,引读者为弱智盲者,贿赂市场,卖弄常识。倒是国外一些汉学家,如该书作者谢和耐等,颇为诚恳,不做高深之语,也不向读者灌输杂乱浅白的信息。北大的这套插图本系列,装帧排版皆属上乘,值得一读。
  •     法国人写的中国南宋的灭亡时的市民生活,比中国的历史教材要好看多了~
  •     看此书,不如看原始资料。
  •     介绍了一下宋时期社会 政治 科技 文化等构成,想详细了解的可以看看
  •     还没细看,粗略翻了一下,引用了一些东京梦华录中的片断,必竟那是我们了解宋朝市井生活一个生动的大百科啊!
  •     单位全是英制,没有尺度感,影响阅读体验
  •     有一些硬伤,写得还是很生动的。可以作消遣读物。
  •     像是少儿启蒙读物,翻译也过于简单直接,没多少价值。
  •     海外汉学家的治学方法,选题角度,均值得海内学者思考。这本书把繁复的历史,写得如此生动,具体,功底是很厚的。
  •     对于我来说,这是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陌生化表达。可以跳出来,换个角度看中国的历史文化,有意思!
  •     给别人买的,他很喜欢
  •     该书细腻描述了南宋临安的日常生活,其丰富程度远超现代生活,呈现了中华古文明的繁盛。是了解中华文明、重拾自信的非常棒的一本书。
  •     标二,你这样写,我不如看《梦梁录》《武林旧事》《东京梦华录》啊_(:зゝ∠)_
  •     外国人写的,又转译过来,翻译腔看着有点怪,不过讲得很浅显,挺有趣味的。
  •     蒙古人的入侵形成了对中华帝国的沉重打击,这个帝国在当时是全世界最富有和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在蒙古人入侵的前夜,中华文化的许多方面都处于它的辉煌顶峰,而由于此次入侵,它却在其历史中经受着彻底的毁灭。
    对于那些……意识到这些危险的人来说,这确实是一个不安宁的时期。然而显而易见的是,直至兵临城下之前,杭州城内的生活仍是一如既往的游哉闲哉。
    ——谢和耐(Jacques Gemet)
    《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这个书名,虽只以寥寥几个单词,却已把直至两宋才臻于化境的中国日常生活艺术的舞台摆到了草原游牧民族不断进犯的黑暗布景之下,从而在读者心目中构成了一种巨大的悬念和反讽。
    ……倘若非处在某个文明已是落花流水之际,人们便总是很难像曹雪芹那样蘸着血泪去为它写一个清醒的跋尾。
    ——刘东
  •     宋朝城市社会研究。
  •     介绍宋元之间社会生活史的科普读物
  •     书的印制和纸张很不错,上大学的时候老师有推荐过,内容还没细看,但是图文并茂,应该不错。先给5分
  •     很细致,又长知识来了
  •     包装、内容都不错,很好
  •     算是我对文化史兴趣的开端吧?太有意思了,我喜欢的就是这一块的历史。论到政治战争我就觉得索然无味了。
  •     汉学家谢和耐的作品,我所购买的第二个版本
  •     接下来好好品读
  •     南宋杭州生活日常故事集
  •     基于老百姓生活,历史、风俗、故事相结合
  •     老外写的,主要依据不是中国的史料,可信度待考,仅供参考。
  •     装帧、封面、纸张都很不错。内容没有预想的丰满和充实
  •     作为通俗历史读物。可读
  •     本书就是大师的读书笔记
  •     看了导言,马上去查了宋徽宗宋钦宗生平,靖康耻不再只是历史书上冷冷的描述,而是一千多年后依然可以触摸到的伤痕。书里对杭州城的描述都是从古籍里还原的,国运飘摇之际依然“暖风熏得游人醉”的行在如现眼前。当时傲视世界的大都会里,繁华背后是掩盖不住的制度和国力的孱弱,精致脆弱的文明败与蛮族,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我只是好奇,在所谓盛世之下,有多少人能看见隐藏的阴影?千年前的他们已然湮灭在历史的烟尘中,千年后呢?
  •     買的二手書,讀畢後悔。 有讀這本書的時間,個人推薦直接讀“夢梁錄”就好了,單純史料堆積,題名內容不完全符合。 這在搞什麼勞什子的專著?
  •     58.翻译腔。
  •     感觉写得不痛不痒 所配插图也不太令人满意 粗略地读了一遍
  •     不得不说,看内容我已经快忘了马上蒙古就要入侵了额。错别字有点多,其他的不是学历史的不好评价。
  •     如题。不知道该到哪反馈只能再者说了。当当的货品质量啊,我啥也不说了,以后或许只有考试类别用书会在这买,想自己留着的就算了。书不是硌坏了就是脏兮兮的。哎。。。
  •     经典著作,无需多言!
  •     确实很有意思,在一种情境下写另外一种状态
  •     初中阶段读物
  •     标题虽然很明确,是蒙元入侵前夜的历史,但是行文不太切题,更多的是像对中国社会生活的总体性描述,未能突出蒙元入侵前夜的时空特色。不过,这本国外汉学家的著作,却提供了对于中国社会生活若干事务的海外视角、话语描述和观念,算是意外收获。另外,译后絮语值得一读
  •     无聊琐碎,适合对某些内容特别感兴趣时专门阅读,或许会有收获。整体性阅读的话体验比较一般。另,书中内容有点老。
  •     啥时候中国的历史学家能多写些这样雅俗共赏的书来?
  •     一口气读了大半本,很好看,非常好看!!!
  •     为了课程买了此书,很详细,很好
  •     RT,这本书趣味性的东西较少,比较技术流
  •     很到位地描写了杭州为中心的宋朝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为认识宋朝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参考,也为我认识历史提供了一种思维模式!很不错!
  •     很有趣应该也很有用 但没有闲的时光好好读完这本书 有些遗憾 以后要重读
  •     本书是很好的科普读物,也只限于科普读物了。不过译者刘东的译后絮语写得极好。
  •     看到书,回忆过去,很精彩的动画片
  •     《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早些年看过,现在重读,依然很好。
  •     马可波罗游记提到的次数一多,未免容易从这个角度被盖棺定论
  •     法国谢和耐先生是大家,他的书是非常值得一读的。
  •     描述很详尽,但却没有引起太深的情感共鸣,因为作者不是中国人吗?
  •     喜欢,是我想看到的图书。
  •     多美好的,可惜战争
  •     看了谢和耐的中国古代社会史,对其一直甚有好感,比某些所谓的剑桥史有见地而客观
    这本也是排版舒服的佳作
  •     《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一书写得非常生动有趣,真实再现了南宋的社会生活。主要是其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对我了解那段历史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     不是很好看
  •     中国文明的巅峰
  •     最近经常去杭州出差。看看杭州的烟柳婀娜,想想它一千多年前的岁月,突然觉得这一千多年的景色变化并不是很巨大。如果我是在以前多年前走在杭州的街道上,一样的车水马龙杨柳依依。
    让人震惊的是汉人统治在此一片湖光山色中终结。
    我们追求丰衣足食、政治清明,但是有了这些是不是就够了呢?历史发展民族进步的动力到底在哪里?我们现在倡导创新,但是这个民族创新的精神动机在哪里?
  •     文明与野蛮 落后与强大构成强烈的反讽和对比
  •     很不错的书,送的很快
  •     看了能知道很多
  •     没有那么细!所以,读起来很一般!
  •     从书名上就令人拍案叫绝了。将南宋的梦幻浮华置于蒙古入侵的历史阴影下,形成的巨大比对更让人慨叹历史大势的无情。法国学者谢和耐细致描绘了南宋的都城景象、农村状况、商业发展,从当时国人上至皇帝贵族、下至黎明百姓、走卒贩履、文人骚客、娼妓等衣食住行、风俗、生活观念等细致角度入手,堪称一幅宋朝晚期的浮世绘。当然,仅仅这些还不足以让这部著作成就名篇,谢和耐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从这些细节描绘中窥测了宋王朝商业繁荣、世风奢靡却军事积弱的现实,文人气太重、尚武风气的衰落也为蒙古灭宋埋下了伏笔,尽管这个结论是中国历史的老生常谈,但谢和耐的笔法依然极具方法论典范:从日常生活的史料(令人称奇的是,书中所有史料全部来自中国历史文献,但这些文献并不新奇,但在传统史料的使用上,谢和耐比国内史学家技高一筹)中研究历史跌宕的大势
  •     很不错,了解蒙元入侵之前的历史,
  •     写得不错,挺有意思的,纸张还好
  •     印刷不错,语言也很平实,对蒙元前的社会状况可以有个大概了解
  •     外国人研究中国的视角比较独特,值得拜读。
  •     很新奇的视角
  •     相较于唐的意气风发、奋发进取,宋显得浪漫优雅、阴柔内敛。或许是南方宜人的气候和丰富的物产催人懈怠,抑或是迅速发展的城市化和商业让人物质化,总之,宋被辽金蒙古所灭是必然,光有表面繁荣没有强健的内核的文明不但抵御不了外辱,反而会招致周边文明的虎视眈眈。补充一句,这本书的翻译真心不错!
  •     外国人写的研究中国的书,老师推荐下买的,他对宋末的畸形繁华做出了生动的描述。
  •     为我们展开了一卷末世的华丽画面,让我们更详细的了解了那个时代的情况,重现了当时杭州城的风光。
  •     没有蛮族的入侵,资本主义早500年就诞生了~
  •     @葛岭及雨后的北山路。译者直接引用了原文。
  •     天底下的所有变异发展,原都是“事如春梦了无痕”的,这对于任何动物来说均概莫能外,故可称作一切存在的普遍劫运。假如一个社会共同体偏在边衅频仍的危急存亡之秋,居然还有心思去空前精巧化其生活艺术,使人“直把杭州作汴州”,恐怕其失落就有点必然性了。
  •     虽然有些句子过于冗长,但是里面的细节非常迷人
  •     烂,大部分内容就是翻译概括《梦粱录》,且错误不少(也有翻译的锅)。我还需要看老外给我翻译《梦粱录》?也就是说这本书白买了。
  •     和刘子健《中国转向内在》对照阅读的,那本主要着眼政治思想,这本补充生活细节,结果发现这本书的野心和实际呈现的内容比预期多出不少,作为《中国社会史》作者,谢氏在叙述中还是贯穿了对于中华文明整体特征的一种观照与思考。刘东的跋文写得不错,他敏锐指出了本书标题包含着一种复杂的反讽寓意。
  •     我挺喜欢看这种讲述老百姓吃喝拉撒的书
  •     梦回宋朝
  •     人生代代无穷已 事如春梦了无痕 诸害相权取其轻也
  •     马可波罗游记、梦梁录、武林旧事、癸辛杂识,材料太少,大段引用。翻译过的普及读物固有种隔膜感,两三个字的中文专词变成几句的长描述。
  •     真的,看完这本书感觉,历史原来可以这样写。
    写一个小小的城市,感觉,历史是真实的,是每个小人物的无数的集合。
  •     两宋历史研究的一本力作,有利于我们理解“唐宋革命论”。
  •     囫囵吞枣式阅读,涨姿势科普类,法国人的角度还挺有趣的。
  •     崖山之后无华夏?
  •     使劲抄《梦梁录》和《武林旧事》
  •     外国人写的中国历史,值得一看
  •     老外研究中国历史,视角不一样,读着看看
  •     连书末的“译后记”都非常棒!
  •     给了一些史料 但又不够细就是外国人写给外国人的介绍性的书 没发现什么特别的
  •     这本书是一本历史类社会史中很好的一本书,内容很好
  •     从海外人的角度这点挺有趣,一时盛世花火,不日危如累卵,就通俗读本这点够了
  •     这本就比较好看,发挥着海外研究人的敏锐嗅觉,从细节处找到命运伏笔
  •     还可以吧,对这类比较关注
  •     分析的比较客观、中肯
  •     写得非常生动有趣,真实再现了南宋的社会生活。
  •     篇幅稍小,但内容宏大而细密,著书态度不偏不倚,不可多得的好书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