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圖書館》书评

出版社:邊城
出版日期:2005-8-25
ISBN:9789572991596
作者:寺山修司
页数:240页

只是小女人的寺山修司崇拜

寺山修司这个人。四方田犬彦还是Max Tessier的日本电影史著作里将他形容为跟帕索里尼一样的生活极度混乱的人(指的应该是他跟他母亲以及九条映子扑朔迷离的“三角”关系),只在提到他为筱田正浩等人一些作品编过剧上寥寥带过,市面上的说法也是“日本四大情色导演”之一,没记错的话电影旬报应该从未给过他的片入选十佳的机会。他更作为认可的是诗人,编剧,作家,前卫剧场导演等等这些身份,只是几百本尚未翻译成中文的著作,极少量发行的且完全没有英文字幕的天井栈敷曾经的实况演剧录象,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了解他?恐怕还是回到他的电影中来了。他的电影不容易一下子看懂,会让人觉得他很复杂,尤其是打上“超现实”字样在民间大众中传播开来,更是让人觉得要去了解他很难,恐怕只有死忠的崇拜者,电影研究人员才会想尽办法做更多的解读吧。我是个死忠的崇拜者,由于跟电影多少沾了点边,有幸知道并找到他的作品观摩,然后立即被他的影象语言,手法,内容,甚至改编技巧吸引,由惊叹到静下心来拆他的片,这个过程也让我个人阅历增长不少。《幻想图书馆》这本书是有台版的,某天也许就是那么一个念头,淘宝一搜,又让自己俩礼拜伙食费没了,还好这样的开销这辈子都会是值得的。他是个极度善于总结,吸纳他人经验并会将其转化为自己创作的元素的人,文字幽默诙谐,平易近人。这个他贝壳堆里随便拣出来的一个,上面记载的内容是寺山本人搜集并喜爱,乐于与他人分享的奇书推荐。这些奇书的都是有点类似百科全书专著的那种,每本里都包含话题,而这些话题可以无限延伸至想象的任何一端,头发,后宫,娼妓,推理小说,青蛙,狼人,女校校园暴力黑色漫画,怪画家,鞋子,马,受虐狂电影,床,书......这些平日生活常见的不能再常见的事物怎么会衍生出如此多趣味盎然的话题来?人的智慧看来真的分档次,还是如今生活的时代太匆忙,聪明人也懒得动脑了。这很有可能,久卧病床,闲来无事的寺山,搞不好就是利用这种原本极其难熬的时间神游了一番世界。里面有些很有意思的内容。娼妓一节他引用他人的说法,说只要受过伤害,有经济困难,又渴望爱,都有可能成为娼妓。在某一节我记不大清楚了,说他母亲在美军基地工作时通常很晚回来,一个人喝醉了酒,边哭边唱老一首老歌,却只要有机会都把他喜欢的热狗跟可乐带回来给他吃。青蛙一节,讲关于青蛙的咒术,把青蛙捉住后用布包起来,放在蚂蚁窝前,让蚂蚁一点点吃掉青蛙,只剩两块骨头。后宫一节通过土尔其奥斯曼帝国历史后宫写照男女关系。鞋子一节讲到束缚,还有天井栈敷公演过的著名的书虫归宿“阿呆船”......实在是多到可以把书复制出来,懂法文跟英文的他,在St. Michel大街的旧书店街猎到好书, 发黄的纸张留着上个主人痕迹的感觉,实在太有阅读的感觉,如果不是爱书,懂得如何去看书和去看什么样的书的人,不会将世界上这么多五谷杂粮都找来做一碗粥的。看过书会很明白为什么他的作品那么富有创新精神,而其实他只是把他所了解的和想表达的暗含在镜头深处和文字表面。真正的学问大家,讲起话来都不会用艰深的口吻的,而是像与任何身份的读者面对面谈笑,该探究的总是无限的,何苦总被世事所束缚住呢?首先解开自己身上的绳套,才能充分的发挥才华。寺山的人生充满着各种纠结,光是病估计就够他受的,在母亲与妻子之间挣扎摇摆,想必60-70年代日本地下电影界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到哪去,但他有知音,有追随者,有soulmate,他没有像他崇拜的洛特雷阿蒙那样是个天才又是个疯子,他只是在作品中肆意疯狂,而静下心来写作时又全然不同。总是觉得,假如与一本好书相遇比与十个无关的人相遇要难得,我不是马尔多罗也觉得人是挺可怕的动物,但书不会,书可以一直抱在手里当作珍宝一样对待,从中还嗅得到作者心中大海的气味,一个人的脑中假如时刻装着可以带走的大海,那他的思绪该有多宽广?恐怕只有大海才知道。更何况,我手中抱的是一间图书馆。真希望更多寺山的书被翻译,因为每次读他的文字,内心都会很开阔。原载:http://congzigramophone.blogbus.com/logs/24639588.html

十二面相怪人的十九篇不思議閱讀

我有個十分雅好各式野史軼事的朋友,《幻想圖書館》就是她推薦我看的(之前她也有叫我看《中國陋俗》)。其實寺山修司這號人物我之前就略有耳聞——他是日本四大情色大師之一,另外三個是誰我忘了,不過當我看了作者簡介後才知道我對他的瞭解實在太狹隘了。寺山修司有各式各樣的頭銜,作家、詩人、俳句家、導演、賭馬評論人......什麼奇怪的事他都做過,十分多才多藝,本書的副標題「十二面相怪人的十九篇不思議閱讀」下的真是貼切,確實是很不可思議。翻開目錄頁,每一篇章都很有趣。因為我小時候很喜歡青蛙(不知道為什麼),所以我對其中一篇〈成為青蛙學者的愉快百科〉,裡面提到有一本「蒐羅了文化史上和青蛙有關的作品之考察大全」的著作《青蛙》,作者是蓋瑞得‧杜納松,如果可以的話我真想讀讀這本書。另外,作者再青蛙那篇還有提到在一本《巴特‧費格少年少女的惡趣味之書》這本書中記錄了一位克內德‧史文森試著騎乘青蛙越過安地斯山脈的「日記」,後來因為「青蛙一直被我壓扁」而放棄,後來決定轉而嘗試「乘坐蛆渡過史卡格拉河」。在這麼接近學測的時間實在一點都比看長篇的小說之類的,所以這種奇聞異事而且還圖文並茂的書再適合不過了。

書與自由

(本文已發表於《月台》第九期,2006年12月)最初看到寺山修司的電影,是他的〈死在田園〉。直到現在,始終無法忘懷最後一幕:當主角「我」坐在青森老家的村舍跟母親吃晚飯時,村舍的背景突然塌下來,現出東京白天繁忙的街道。我們赫然發現,「我」的青森老家竟是裝置在東京街頭的流動舞台。然後,「我」的聲音以畫外音的形式徐徐說出自己的東京住址。千方百計要擺脫過去的「我」,最終發現自己不但沒有從過去的陰影中掙脫出來,反而更深地陷入錯綜的纏結中。自由的(不)可能性一直都是寺山反覆探討的母題。在〈上海異人娼館〉的結尾,算命者突然在O面前現身,告知她深愛著的男孩已被她的主人史蒂文先生殺死了,而史蒂文先生則自殺未遂。算命者從手中的骷髏頭裡掏出了O的賣身契,並聲稱她已重獲自由。剎那間,O獲得了一切的自由:「你自由了,你可以去你想去的地方;但如果你願意,你也可以呆在這裡。」然而O身處的是1920年代的中國,到處都是飢餓、殺戮、禁錮和白色恐怖。絕對的自由一下子成了自由的荒漠。這種對自由的(不)可能性的探討甚至延伸到寺山編劇的電影裡,他為篠田正浩編劇的〈無賴漢〉便是箇中的範例,電影裡的男主角為了獲得自由的婚姻生活,反覆盤算著如何拋棄自己的母親,然而每次都無功而還。母親和禁制一如纏繞不去的幽靈,成了反抗者永遠無法擺脫的致命誘惑。〈死在田園〉裡有這樣一句:「即使在電影中,我也無法殺死我的母親。」對於一個執意要從那巨大的陰影中逃出來的孩子,這句話無疑是最殘酷的判詞。寺山的魅力正在於這種隱藏在反抗者背後深刻的絕望感。前年,朋友特意在日本買了幾本寺山的作品集給我。其中最特別的是一本題為《Pocket裡的名言》的小冊子,全書幾乎以引語組成。寺山以一系列相關的主題,把從不同地方抄來的一大堆名言或格言組織成書。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曾宣稱自己的「最大野心」是「用引文構成一部偉大著作」。本雅明畢生都無法實現這個夢想,但寺山卻做到了。在《Pocket裡的名言》以後出版的《幻想圖書館》,基本上承襲和延伸了這種引語風格。引語風格並不等於亂抄一通,相反,引語的選取和前後序列安排都是極考功夫的技藝。引語的巧妙安排能無中生有,創造出一個前人無法夢想的歷史夢境。我們只要稍稍翻一下本雅明的〈波德萊爾的第二帝國巴黎〉,便能深切體會到這種奇異的效果。寺山當然也有這種能耐,他的《幻想圖書館》與其說是獵奇式的資料舖陳,倒不如說他把自己那些古怪和偏頗的慾望貫徹到引語中,讓它們重新獲得死後的生命。〈成為青蛙學者的愉快百科〉、〈失眠夜晚的拷問博物館〉、〈月下獨自閱讀的狼人入門書〉,即使在抄襲,寺山也從來沒有放棄他那些偏激的慾望和夢想。意大利當代思想家阿甘本(G. Agamben)曾經指出,本雅明或許是第一個歐洲知識分子意識到,在現代性的大轉折中,傳統文化的可傳遞性已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在這種變化中,「徵引」開始獲得一種特殊的權力。這種力量並非源於它傳遞「過去」和傳統的能力,恰恰相反,它源於把「過去」和傳統從既有語境中剝離出來的破壞能力,亦即掃蕩一切和毀滅的能力。「徵引」的力量是一種暴力的權力,它透過摧毀由文化歷史的經典文本所組成的傳統體系而獲得一種異化的權威。它既能帶來大破壞,亦能帶來徹底的革命。寺山無疑深刻體會到這股「徵引」的革命力量。在寺山少數的幾部長片中,〈拋掉書本上街去〉是把引語風格發揮得最為淋漓盡致的一部電影。這部電影不但充斥著來自馬雅可夫斯基(Mayakovsky)、馬爾羅(Malraux)和佛洛姆(Fromm)等1960和 70年代反叛青年最為崇拜的激進作家的格言警句,電影本身更是由街頭劇場紀錄、訪問片斷和基本故事線索等交互編織起來的引語組合。這個精心構作出來的引語組合,最終指向了一個不斷纏繞著1960和 70年代學生運動的老問題:書與自由、藝術與解放之間究竟保持著一種怎樣的關係?寺山的回答是這樣的:「街道是打開的書本,還有無限的餘白讓你書寫。」縱然一旦離開了黑暗,電影的影像便會立即消失於虛空;縱然面對壟斷了一切合法暴力的國家和政府,書寫的反抗力量等於螳臂擋車,但寺山卻始終沒有放棄書本和解放行動之間微弱的扣連。因此,縱然早就知道答案是否定的,〈拋掉書本上街去〉裡的無名訪問者卻執意向坐在街角的一位妓女追問道:「你有讀過《資本論》嗎?你有讀過馬克思的《資本論》嗎?」

不可思議的演出

坐在往淡水的火車上,翻讀《民生報》藝文版裏有關那次演出的消息。颱風突然來襲,前一天的彩排場地裏就泥濘不堪,風雨從早破敗的屋頂稀稀落落的打下來,那吊掛著的布面裝飾被強風吹得根本就看不到上頭到底又繪製了什麼。火車上乘客並不多,外頭也正下著雨,沒辦法確定今天的演出會不會如期舉行,雖然報上寫著主辦單位強調風雨無阻。走出淡水車站,依著之前購票時所附的交通資料找到淡水客運,買了往錫板的車票。等了一會車來了,一同上車的除了我之外,還有一個阿婆及另外四個看起來應該是學生的男女。天空仍是厚重的陰霾,看樣子這雨大概是不會停了。車過新莊之後就開始能看到海,灰濛濛的天空和海面接觸的那道直線始終模糊不清,雨刷動得厲害,車上除了引擎隆隆作響的聲音之外,就是外頭雨水直接拍擊到車窗上的音響。車越開周邊的景觀越偏僻,幾乎是罕無人跡了。留心張望著錫板站到底該在那裏下車,好心的司機不忘提醒我們這幾個指名要在錫板下車該要準備下車了。在風雨的午后在錫板看演出是這一生截至目前為止最特出的經驗。在一個偌大廢棄的工廠廠區,從一走近就能感到異質的氣氛。破敗的牆面上滿是噴漆放肆的塗鴉,刺目而具挑逗性字眼隨處可見。幾面醒目的布旗沿著高聳的鐵架整齊的垂掛。工廠中央上方的屋頂早被揭去,雨直接落了下來。我們撐著傘在風雨裏看《拾月》,幾個台北的小劇場團體在破敗的廠區搬演。幾個演員像幽靈般在廠區內外不時來回走動。到處都有演出,到處都有驚奇。文藝腔十足的冗長台詞是河左岸慣有的演出形式,突然的跳躍與狂奔,則是環墟向後現代挑戰的安排。走過海灘時一塊突起的大石上也有表演,在風雨中,像忘情對命運堅持的控訴。是在接觸小劇場運動一段時間之後才聽到寺山修司的名字,在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這個不算陌生但也不熟悉的名字經常會在我思考小劇場運動時莫名的浮現出來。雖然我從未看過任何一個寺山修司及其所成立的「天井棧敷演劇實驗室」的前衛戲碼,在那幾年台灣街頭狂飆的歲月裏所追逐的幾個街頭演出,陳界仁所做的《奶精儀式》,乃至於李銘盛的偶發藝術演出裏,我仍不時會想起寺山修司,像是個莫名的呼喚。也曾經試著去找了他的電影作品《上海異人娼館》(沒有記錯的話,我硬是錯過了那次金馬獎國際影展引進寺山修司作品的欣賞機會)而不可得。寺山修司,我記得在那年看《拾月》最後一段在廢棄的圓形別墅群裏的演出裏,男女演員怪異的扮像在風雨中演出根本沒人聽見他們說了什麼只能憑藉他們誇張的肢體去猜想時,就曾經再次的想起他。我萬萬沒想到的是多年後重新認識寺山修司,甚至小劇場幾乎已經從我的生活中全然退出之後,是讀到他一九八二年的作品《幻想圖書館》,那跡近百科全書式的排比羅列,就所設定的主題瘋狂蒐奇述說的閱讀故事書,那幾乎是與前衛演出無關的思維活動。就像是個收藏達人在讀者面前排演一齣齣動人的話劇,寺山修司以傳統的形式向人展現他豐沛的閱歷及可觀的視野,讓人不得不在繁複的故事中沾惹上不可思議的瘋狂念頭:如果要照寺山修司這等的閱讀經歷,他又何以有時間去思考有關演出與人生之間任何有機的連結?我確實也在寺山修司的敏銳觀察中感受到他對資料蒐集的熱愛及確實消化後進行的反芻所營造出來的趣味,那一篇篇主題式的閱讀活動進行之際也同時與讀者進行一次靈巧的競逐。得要接受寺山修司的邀請走進他奇詭繽紛的世界裏,才能發出由衷的感嘆:原來在他無限蘊藏的腦裏竟能塞進這麼多東西,而那唐突的研究主題(有誰會去研究娼妓之後又急著談鞋子,在聊完青蛙之後又廣泛的說述起狼人的故事)排比起來所形成的誇張圖象,更讓人不免對寺山修司的興趣產生諸多聯想。他不會只是個劇作家,電影導演,小說家,還可能同時混雜著諸多毫不協調的身份,一個瘋狂奇人不按牌理的演出,只是這次是用文字,是用堆疊壯觀的圖象,建構出寺山修司不可思議的閱讀奇景。是在讀完寺山修司的《幻想圖書館》之後,我重又想像著當年瘋狂追逐小劇場演出的真正動機,大概真是嫌生活太過平庸煩躁,感情在片刻之間又找不到可能的出路。看完《拾月》後的有段時間裏我經常和同學聊起這極為特殊的經驗,甚至還帶了學妹蹺班驅車到錫板去感受那風雨中的奇境。只是我一廂情願的投入卻沒能得到應有的回報,後來的小劇場演出大都還是自己一個人去看,就像我讀寺山修司的作品之後,一直找不到人分享。


 幻想圖書館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