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彼特传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
ISBN:9787111284451
作者:安奈特·舍尔佛
页数:253页

作者简介

《熊彼特传》的主人公是维也纳最完美的情人(?)欧洲最出色的骑手(X)世界最伟大的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是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他凭借“创造性毁灭”的理论.阐释了经济增长的真正根源——创新。管理大师德鲁克称他具有“永垂不朽的大智慧”。然而,他的一生都游走在极端和矛盾之中,耀目的成功和惨痛的失败交错纵横:他是奥地利最年轻的财政部长,却在上任很短时间内就引咎辞职;他所管理的私营银行享誉维也纳,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狂风暴雨下破产;他年纪轻轻就享有盛名,然而终其一生,他都没有逃出凯恩斯的阴影;他仪表非凡.风流倜傥,自诩“维也纳最好的情人”.却在几个月内经历了丧母、丧妻、丧子的痛苦,自此一直忍受着抑郁的煎熬。他强烈的爱与深刻的痛,天才的智慧和敏感多疑的性格,成就了其“经济财富守护神”的盛名。他是一个用生命书写经济历史的男人,他的人生是不断和自我怀疑决绝斗争的悲歌。到底是什么造就了这样一位矛盾的伟人?《熊彼特转》作者舍尔佛博士用饱富感情的笔触,讲述了这位伟大的经济学家的传奇人生。作者简介安奈特·舍尔佛(Annette Schafer)先后在德国和英国攻读经济学和心理学学位。此后她作为一名记者,曾为《德国金融时报》、《经济周刊》、《今日心理学》和《大脑与精神》等多家著名报纸杂志撰稿。其现常住地址分别为美国芝加哥和德国科隆。

书籍目录

前言 第1章 最好的经济学家与最好的大学 第2章 贴着“奥地利制造”标签的进口品 第3章 年轻的梦想家第4章 闯荡政界和银行界——折戟沉沙 第5章 纵横情场的浪荡子 第6章 遭遇凯恩斯——既生瑜,何生亮 第7章 孤立绝望的守望者 第8章 姗姗来迟的荣耀 熊彼特生平简介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熊彼特传》的主人公是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经济财富的守护神。

前言

2006年5月,一则书评与我的目光不期而遇,它将我深深地吸引到约瑟夫.熊彼特的传奇人生上。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曾在《纽约时报》上评论过《知识与国家财富》一书。克鲁格曼在评论中盛赞此书的作者戴维.沃什,说他像在描绘一部波澜壮阔的国民经济史剧,为读者解开了一个个经济理论的谜团。但评论中真正感染我的是:“沃什的书同时也为我们讲述了经济学家的故事,特別是约瑟夫。熊彼特的一生……在熊彼特生命的最后旅程中,伴随这位伟大经济学家的始终是一种悲情与孤寂;他的理论(主要是‘创造性毁灭’理论)在其去世多年后才为世人所接受与推崇,其‘经济财富守护神’的盛名与其匆忙的一生相比,也显得姗姗来迟、步履瞒跚。”这段关于熊彼特“悲情人生”的评论令我久久难以释怀。长期以来我一直致力于研究科学家和学者们的生平,近几年也一直在为那些堪称时代骄子的科学巨人们撰写传记。这些杰出的学术权威为什么会选择研究其各自的专业领域?是什么让他们想要在这一领域内展开探索和孜孜不倦的研究?他们各自的家庭背景与其所选择的研究领域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联?他们所从事的科学研究对其各自的私人生活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试着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努力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看了这篇评论后,我心中又响起一个声音——在“创造性毁灭”和其创造者熊彼特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多少跌宕起伏的故事?为了解开这一谜团,我开始了探索与解读熊彼特的“悲情人生”之旅。

内容概要

作者:(德国)安奈特·舍尔佛 译者:刘斌 黄莎莉安奈特·舍尔佛(Annette Schafer),先后在德国和英国攻读经济学和心理学学位。此后她作为一名记者,曾为《德国金融时报》、《经济周刊》、《今日心理学》和《大脑与精神》等多家著名报纸杂志撰稿。其现常住地址分别为美国芝加哥和德国科隆。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凯恩斯与熊彼特再现了西方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位哲学家的对抗——才华横溢、精明机智、锋芒毕露的博学家巴门尼德,与动作迟缓、面貌丑陋但智慧无比的苏格拉底之间的柏拉图式的对话。战争期间,没有人比凯恩斯更天才、更聪明、更光彩夺目。与之相比,熊彼特则表现得平淡无奇,但他有大智慧。小聪明蒙混一时,大智慧永垂不朽。  ——彼得·德鲁克 管理大师在熊彼特生命的最后旅程中,伴随这位伟大的经济学家而来的始终是一种悲情与孤寂;他的理论(主要是“创造性毁灭”理论)在其去世多年后才为世人所接受与推崇,其“经济财富守护神”的盛名与匆忙的一生相比,也显得姗姗来迟、步履蹒跚。  ——保罗·克鲁格曼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章节摘录

第1章 最好的经济学家与最好的大学1  1932年6月8日,《哈佛大学学报》以仅仅不到10行字的篇幅刊登了一则标题为《前奥地利财政部长将任我校教授》的新闻。新闻中称:“约瑟夫·熊彼特,原奥地利(战后)财政部长,目前在波恩大学拥有教授席位,将于9月来我校担任经济学教授一职。”在此之前,熊彼特曾先后在格拉茨大学、维也纳大学以及伦敦经济学院执教,也曾是哈佛的客座教授。新闻结尾处简练地写到:“其著作有1908年出版的《国民经济理论的实质和主要内容》和1912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和方法》。”这则新闻是如此简短,也许只有那些细心的读者才会注意到它。 然而,两天后另一则新闻成为学术圈谈论的焦点,这则新闻在位于剑桥市的哈佛大学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新闻中特别强调,熊彼特教授再次访问哈佛的消息是一个令人振奋的重大喜讯,凼为他是整个欧洲目前还健在的最著名的经济学家。该新闻的作者称:“熊彼特在经济学界的专业人士中享有盛名,但由于他最杰出的作品皆为纯学术著作,所以普通读者是很难读懂的。”但是熊彼特杰出的才华和出色的学术对哈佛大学经济学院来说,无论怎样称赞也绝不过分。新闻对此次熊彼特的到来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这将为整个学院增光添彩,并且还坚定不移地相信,熊彼特的才华和他无可取代的独特的学术研究风格,无疑将会给全校师生带来巨大震撼。最后,新闻在结尾处这样写道:“我们衷心期望,这位即将到来的伟大的德国籍教授能在这里停留得久一些,或者说越久越好”。哈佛大学之所以如此热切地期盼这位“伟大的德国籍教授”的到来,原因其实并不难理解。作为一所享誉世界的顶级学府,长久以来哈佛大学的经济学科却一直处于无圭臬可奉的尴尬境地。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哈佛经济学院曾是美国首屈一指的商学院,但随后它的影响力逐渐衰退,如今已是大不如前。这主要是因为,曾经使哈佛经济学院名声大噪的那些经济学家们——弗兰克·陶西格、托马斯·卡特、埃德温·盖伊、查尔斯·布洛克、威廉·里普利,还有奥利弗·斯普拉格,他们更多地埋头于办公室的琐事中,早就已经过了各自学术研究的黄金年代。而与此同时,在美国的耶鲁大学,在斯德哥尔摩、在维也纳的经济学术圈,或者在英国的剑桥大学……几乎每一天都有崭新的经济学理论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诞生。而这些曾被奉为学界标尺的老经济学家们,如今安身于哈佛,逐渐蜕去了光环,失去了自己在学界的声音。哈佛大学当然不会甘于现状。过去几年里经济学院也聘请了许多年轻学者,他们当中也不乏很有天赋的新一代杰出代表,然而老经济学家们固守多年的学术氛围和传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著名产业组织结构主义大师爱德华·梅森就是当时那些年轻学者中的一员。他曾在哈佛大学的众多学院担任过院长一职,而他的学术事业也是从这里起步的,他后来回忆起当年的哈佛经济学院时,也曾对那里严重的“老龄化”现象感叹不已。还有同样才华横溢的年轻经济学家约瑟夫·戴维斯,他也曾在哈佛大学教过几年书,但后来去了斯坦福大学。在他眼里,哈佛的学术氛围毫无激励性可言。他在自传中写道:在一些同事中间滋生了一种思想上的惰性,还有一种无法容纳他人的态度,而这种度是极易滋生偏见的。他们专注于此,甚至忽视了自己做学问的真正目的。因此,毫无疑问,哈佛经济学院必须为学术研究注人新的活力,再没有人能比熊彼特更适合于此了。生于奥地利、拥有德国国籍的熊彼特恰好在他的专业领域中是普遍公认的权威。他的地位如此之高,所以即使他的脾气十分古怪,还有些傲慢,也没有对此造成什么影响,人们依旧能透过那些表面,看到他身上真正闪光的智慧。熊彼特曾在维也纳大学求学,在那里他一直跟随奥地利学派最权威的经济学大师们学习。然而在那些真正帮助他建立起“世界著名经济理论学家”盛名的经典著作中,他却不落窠臼,一直坚持着自己的道路。他从不把自己仅仅局限在经济学领域里,而是将目光投射到历史、政治和社会学这些更远的范畴。26岁那年,熊彼特一跃成为整个奥地利最年轻的经济学教授。时隔两年,他就将一部伟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济学理论著作公之于众。在这部著作中,熊彼特阐释了企业家如何运用创新思维促使经济迸发出强劲的发展动力。这部著作的出版使他一举成名,那些来自英国、日本、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经济学家们都对他竞相追捧。当然,这并不是熊彼特生活的全部,他的成就绝不仅仅局限在学术领域。除了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这个身份之外,他同时也是开罗国际法庭的一名律师、奥地利共和国的第一任财政部长,还是维也纳一家著名银行的行长。2  在美国,熊彼特早已是众所周知的名人了。早在1913年他就受哥伦比亚大学的邀请,作为奥地利经济学术圈第一人到纽约进行一个学期的学术交流。在那里,他针对美国经济学研究成果所作的演讲以及发表的论文,给校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此,哥伦比亚大学特别授予他荣誉博士称号,而那年熊彼特只有30岁。随后他又陆续到其他许多大学进行巡回演讲,行迹遍布整个美国。每到一处,听众们无不为他的机智、魅力和口才所折服。在这期间他还结识了几位美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例如,曾在耶鲁大学教过书的世界著名数理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就曾邀请他,一同前往其位于纽黑文的家里欢庆感恩节;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弗兰克·菲特曾与他一同出席过在明尼阿波利斯市召开的美国经济学会会议。他还结识了哈佛大学的著名经济学家弗兰克.陶西格。回国之前,熊彼特在给一位友人的信中这样写道:“此次美国之行我一共走访了17所大学,做了许多演讲和报告,那里的师生对我都十分亲切友善,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美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而现在我却不得不离开这里,这真让人感到难过。我总觉得自己原本可以为这些美国同仁带去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比我现在所能做到的要多得多,也好得多。”在美国的这次为期6个月的学术交流中,熊彼特与美国经济学术界建立了广泛而深厚的联系,这也促成了他之后在1927~1928年、1930~1931年又先后两次以客座教授身份访问哈佛大学。对于他本人和哈佛大学来说,这种学术访问无疑是“双赢”的——美国最具声望的顶尖大学和欧洲经济学界的领军人物,这一组合堪称完美。熊彼特在一封家书中提到,在剑桥的这段日子他过得很好。他十分喜欢这里的校园,一看便让人想起英国式的学校。他也喜欢绿树成荫的街道,教授们就住在街道两旁的公寓里面。在市中心,各种各样的餐馆、咖啡馆、商店鳞次栉比,供应的商品种类丰富,什么东西都能买到。对学术研究来说,这里有他想要的一切。而另一方面,如果将美国视为一个整体,熊彼特对它的热情其实相当有限。他曾在1930年10月寄往维也纳的一封信中写道:“这个国家别扭的程度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不过剑桥倒确实是个相当文明开放的地方。” 在旅居美国期间,熊彼特寄住在弗兰克·陶西格家里,他在那里度过了一段十分惬意的时光。当他即将结束第二次客座教授访问行程的时候,曾向一位友人提到:“我发现自己已经深深爱上了我的这位朋友和他的家人!不过你可别想歪了,他可不是个年轻优雅的小犹太,而是一位已经72岁高龄的著名经济学家。他在哈佛教了50年书,要是没有他,哈佛的经济院系就不可能成为经济学科的发源地。而且他为人积极、仁慈、睿智,看似坚强但是实际十分温和敦厚。他总是为别人着想,宠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过去3个月的相处中,他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照,就是这一切的最好证明。”当然,熊彼特最为看重的,一是哈佛大学优越的工作环境;(提请注意:在维也纳有3位教授和4名其他讲师在教授经济学,而这里有8位教授和32名其他的讲师在做同样的事。这根本不可同日而语!)二是他在学院里、教室里遇见的那些才华横溢的年轻教授和学生。这些年轻人之前只能在书里研究欧洲经济学家的理论。他们十分渴望能有这样一个人出现,使他们真正认识里昂·瓦尔拉斯、欧根·冯·庞巴维克、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以及弗朗西斯·埃奇沃思这些传奇的名字,能生动形象地介绍他们的学说和理论。熊彼特在一封信中这样说:“我每天拿出一小时讲读,听众们聚精会神,如饥似渴,简直像是要把我吃了——不过这也带给我许多乐趣……(我)特别乐意和青年学者们在一起,他们都是很有才华的年轻人,我们常常举行‘学术讨论夜’,聚在一起谈所有感兴趣的问题。”3个月后他又在另一封信中写道:“学生们和同事们的研究热情十分高涨,不论是课上课下,到处有人找我讨论问题。而我所能做的就是毫无保留,倾囊相授。”这一切使熊彼特深受鼓舞。他逐渐感到,只有在哈佛,他才能同时既作为一位老师也作为一名学者施展自己的才华。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他由衷地称赞:“我很喜欢哈佛,至少在我的专业研究上,世界上再没有哪所大学比哈佛更让人喜欢了。”

图书封面


 熊彼特传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闲着无聊,在图书馆抽了本《熊彼特传》回家。小女不才,大学时学的是经济学,可惜出来到社会,却是两袖恢恢,连个小康都混不上。难怪,当年的经济系的学生有句打诨骂科的话,“经济学不是教你发财的学科,而是告诉你为什么你发不了财的学科。”人生起跌,本就不是简简单单的所谓“专业”的事情。我想,我的同学们当年没我努力,熊彼特只在我厚厚的笔记里出现了豆腐大的一块地,估计当年的学生中对这位经济学大师都没啥特别印象,因为在20世纪末的我们,教科书里基本都是以凯恩斯的经济学理论为基础进行阐述的。凯恩斯是当时的圣旨了吧!熊彼特?除了可能稍微用功的人知道他的“企业家创新理论”之外,谁也不知道他在经济学史上的赫赫地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凯恩斯与熊彼特再现了西方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位哲学家的对抗——才华横溢、精明机智、锋芒毕露的博学家巴门尼德,与动作迟缓、面貌丑陋但智慧无比的苏格拉底之间的柏拉图式的对话。战争期间,没有人比凯恩斯更天才、更聪明、更光彩夺目。与之相比,熊彼特则表现得平淡无奇,但他有大智慧。聪明也许能带来一时胜利,然而智慧则将获得永生。”凯恩斯的学说适应了战后大衰退的振兴经济的需要,并给出了类似国家资本介入的方向并最终影响了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实施,使得经济得以恢复发展,所以在此后的国内的教科书中都将凯恩斯理论作为最重要的基础进行学习。好像从来我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看了熊彼特传记之后,我被深深地打动,在学术上没有一成不变的真理,在大学里,多么需要一盏明灯指引学习的方向,可是当时的校资和师资,根本没有这样的有识之士在;同时,我非常欣赏熊彼特坚持学术与政治独立的原则,惟其如此,学术才能保证其科学性和真理性,不被历史情势和政治势力所左右,这也是后世评论家在评价凯恩斯和熊彼特谈到“聪明”与“智慧”的所谓差异,换句话说,凯恩斯把持的是“术”,而熊彼特的是“道”。今天的中国,太多学术与政治牵扯不清的所谓经济学家,形形色色的术干扰了我们对道的追求。一个曾经做过奥地利财政部长和银行行长的经济学家,能在痛定思痛之后,退居高位专注学术研究,并且坚持各自独立原则的经济学家,真的很令现今的中国人感到钦佩。有机会,我决定要好好拜读熊彼特的大作。其实,对于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生活的中“智慧”得到永生才是正道啊。推荐书目:《经济学原理和方法》《研究与方法论史的新纪元》《经济周期:资本主义过程的历史、理论和统计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经济分析史》
  •     http://www.ebusinessreview.cn/c/book_detail-layoutId-38-id-229704.html内容介绍 约瑟夫•熊彼特的一生都处于不间断的起伏动荡之中。他出生于一个纺织厂主之家,年幼时丧父,家道中落,跟随母亲改嫁一位上流社会的军官。自进入奥地利最著名的特莉西娅人文中学学习后,熊彼特就展现出过人的天资,是别人眼中所谓的“天才少年”。之后他进入维也纳大学学习法律和经济学,开始了自己辉煌的学术征程。他是最勤奋刻苦的优秀学生,是奥地利最年轻的经济学教授,却也是恃才自傲到让保守学派们头疼不已的“黄毛小子”;他是优雅迷人的贵族绅士,是父亲般慈爱的良师益友,却也是总徘徊在边缘的孤独行者。他曾闯荡过政界和银行界,却最终铩羽而归;也曾在凯恩斯的阴影下苦苦挣扎。他经历过短时间内丧母丧妻丧子的痛苦;也有过被排挤被奚落被无视的尴尬体验。而现在,几乎人人口中都在谈论他提出的“创造性毁灭”、“企业家”、“创新”,他的著作被奉为经济学永不过时的经典!作者简介 安奈特•舍尔佛博士,曾在德国和英国学习国民经济学和心理学。自那以后在担任德国《金融时报》《金融周刊》《今日心理学》和《大脑与精神》的记者,现居于芝加哥和科隆两地。
  •     作为一个普通读者:熊彼特是个充满故事的人。天才,桀骜不驯,虚荣嫉妒,有一生的对手,生活跌宕起伏....作为一个金融系学生,此书让我对熊彼特的《经济周期:资本主义过程的理论、历史和统计分析》、《经济分析史》充满了期待。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在回国飞机上读完了。暑假的读书之旅就这么开始了
  •     学人们的传记往往和他们的学问分不开,好多传记属于所谓的学术传记,其实他们的生活如何大家并不了解。这本熊彼特传是反着来的,熊大师的具体观点从这里并不能获得,这里更多展现的是他作为一个人而不是学人的内心、生活、性格等等。仔细想想,其实这才是传记。
  •     买的时候以为是学术传记,后来发现不是,就是人物传记。虽然对了解熊彼特的学术思想没什么导引性的作用,但是看看他的人生轨迹和心理状况也非常有意思。我印象最深的有两点,一是这位天才大牛动不动就怀疑自己的工作是不是完全没有意义二是他把他前妻和老娘合并作为自己的神,在日记里膜拜。
  •     2010-8-14读毕,提供了一些有关熊彼特的新信息,但是感觉和《开门》还是有很大差距,比较适合没有经济学背景的人读,读的时候要注意作者是研究心理学的。熊彼特的最后一任妻子的一句话很感人:既然我们没办法生一个孩子,那就让我们一起完成《经济分析史》这本书吧!
  •     与众不同的牛人,性格有缺陷的牛人。
  •     熊波特的一生极富戏剧性,一个对自己要求极其苛严的人,其对学术和创造至死不变的激情让人动容。记者的手笔,全书叙事有点乱,但算是生动可读。
  •     德鲁克:在两个世界大战之间没有一个人比凯恩斯更有才华,更为聪明。相反,熊彼特则平淡无奇,枯燥无味,但他有智慧。聪明可风光一时,智慧则可显耀千秋。
  •     挺有个性的一个“大家”,两天之内看完有史以来第一次,正是这种不完美才显得更具传奇性。下回找本他的著作来看看。
  •     充满了毫无意义的空泛吹嘘和鸡毛蒜皮!
  •     感觉见识不乍的,偏向社会主义和希特勒。
  •     对这位的种种纠结乖张以及对感情的一系列行为深感理解,因为他!是!水!瓶!座!
  •     在老家的院子,晒着太阳喝着咖啡看完的,当故事书看,很有趣。 无论是什么国家无论是什么时代,人对内心的纠结却是一样的。就算如熊彼得这般高度,他的内心仍然是痛苦绝望甚至自卑,不停的在这些情绪中游走。甚至就连被封为最美的美女的赫本,她很长的时间内都认为自己很难看。 人还要活得内心的幸福平静,还是要从内在开始,外在获取得再多也收效不大。
  •     “性格决定命运”,若非此则可能更加趋于完美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