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种红菱下种藕》书评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2-1
ISBN:9787544220378
作者:王安忆
页数:282页

离开了上种红菱下种藕的日子 就是好日子了么

秧宝宝和她的华舍镇以及她的沈溇很平淡的一个故事 其实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从小的成长就惊天动地呢所以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耐心 我想这本书不适合你因为秧宝宝的成长 没有多么的跌宕起伏 你指望一个小孩子和一个小镇之间发生多少离奇的事情呢可是秧宝宝和她的华舍镇 她的沈溇 还有她和闪闪 陆国慎 还有李老师 蒋芽儿 张柔桑 黄久香 小毛 公公 以及爸爸妈妈之间的故事 像是如此真实的发生在我们周围我一直都不善于写书评 秧宝宝在华舍镇的日子很平淡 就是和一群人经历了一个四季轮回 然后便被爸爸妈妈带离了这里“现在 秧宝宝各处搜寻,她无论在哪儿,都看得到这镇子的全貌。它的角角落落,全在秧宝宝的视野里。她走到哪里,这小镇子都跟在她的身后,一回身,却看不见了,再背过身,再又悄悄地跟上来了”“这小镇子真的很了不得,它与居住其中的人,彼此相知,痛痒关乎”“可它真是小啊,小得经不起世事变迁。如今,单是垃圾就可以埋了它,莫说是泥石流般的水泥了。眼看着它被挤歪了形状,半埋半露。它小得叫人心疼。现在,它已经在秧宝宝的背后,越来越远。它的腥臭烘热的气息,逐渐淡薄,稀疏,以至消失。天高云淡。”华舍镇是个江南小镇 有现代化建筑 当然也有老街 秧宝宝就是在沈溇农村和老街长大的 秧宝宝和小镇的故事 也是发生在有些混乱拥挤的老街和老房子里的人们的 夏天的时候华舍镇会有满街的鱼腥味儿 去过菜市场的人都知道是个什么场面 这些所谓的杂论到处都充满了过日子的气息 秧宝宝和蒋芽儿是踩着这样的气味在华舍镇穿街走巷的 我知道 秧宝宝会离开华舍镇 就像公公会死去一样的天经地义 公公像是原始的华舍镇老街 以及这里所有的 古老传统熟悉的东西秧宝宝是新生的 秧宝宝不属于这里的古老 所以秧宝宝会离开 蒋芽儿也会离开 不久 闪闪也会离开这里的一切都会离开 然后这个小镇就会被水泥所覆盖 华舍镇永远的留在了秧宝宝的身后只是公公的歌谣还留在历史的余温里吧 那些劳碌了一辈子还是愁生活的人 留在沈溇和华舍镇的人 状元岙有个曹阿狗,      田种九亩九分九厘九毫九丝九;      爹杀猪吊酒,娘上绷落绣;      买得个娄,上种红菱下种藕。      田塍沿里下毛豆,河勘边里种杨柳,      杨柳高头延扁豆,杨柳底下排葱韭。      大儿子又卖红菱又卖藕,二儿子卖葱韭,      三儿子打藤头,大媳妇赶市上街走,      二媳妇挑水浇菜跑河头,三媳妇劈柴扫地管灶头。      一家打算九里九,到得年头还是愁。上种红菱下种藕的苦日子 总算是过去了 可是谁能保证 后面的就是好日子呢

南风

 状元岙有个曹阿狗,   田种九亩九分九厘九毫九丝九;   爹杀猪吊酒,娘上绷落绣;   买得个溇,上种红菱下种藕。   田塍沿里下毛豆,   河勘边里种杨柳,   杨柳高头延扁豆,   杨柳底下排葱韭。   大儿子又卖红菱又卖藕,   二儿子卖葱韭,   三儿子打藤头,   大媳妇赶市上街走,   二媳妇挑水浇菜跑河头,   三媳妇劈柴扫地管灶头。   一家打算九里九,   到得年头还是愁。   ——王安忆《上种红菱下种藕》      前段时间看论坛上有人推荐《上种红菱下种藕》,99刚巧又在特价销售,就买了。高考前夕不能看这样灵逸的书籍,就搬回家存着。前几天整理书架翻到,拿在手里薄薄的一本,就开始看了。      翻开就觉得我会喜欢,主人公的小名,叫做秧宝宝,我的小名却是央央。于是兴致盎然地看下去。   江南水乡中,女孩子的成长像水草,一点点蔓延而柔和,一点纠结,一点漂浮。不是什么繁华都市,在自然而然的发展中显露一些衰败之气和迷蒙之感。看着看着会想起前几年常常做的一个梦:夏日午后阳光洒落,走廊氤氲著自来水蒸发后水泥的气息,花影摇曳,树荫蓊郁,女孩子穿着有蕾丝的布裙逆风奔跑,有低低的絮语和隐隐的欢笑。或许,那是我们都回不去的少年。      我买的是02年的初版,自然宝贝些。不过封面我是喜欢新的。      王安忆的描写是我喜欢和佩服的。   想在某个女孩子告别童年的时候,把这本书送给她。如果是男孩子,就送曹文轩的《草房子》。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孩童时期总是有共通的地方,我相信。      摘自我的博客http://sandraxie.blog.sohu.com/61300264.html

小城故事

“买得个娄,上种红菱下种藕。田塍沿里下毛豆,河勘边里种杨柳,杨柳高头延扁豆,杨柳底下排葱韭。”倒真想听听这民谣,看看古旧的流水断桥,或许空气里在这个时候弥漫着肉粽的香味,午后的风是热的人们都在静憩小睡,到了太阳落山大树下伴着皎月弄影正好乘凉解暑聊天嗑瓜子。这些小细节拼凑出来给予我十足的画面感。它就是一个江南水乡小镇。而这个小镇子真的很了不得,它与居住其中的人,彼此相知,同样关乎。民俗冬天里。一年中,最隆重的祭祖日子将要到了,白鹅是最珍贵的祭品。人们不叫鹅,而是叫白狗。听说过没有,此地一句俗谚:家有万贯,不用白狗下饭。就是这个意思,白狗的尊贵性。然后,黄酒甏,乘在船上,走在路上,过来过来,酒香扑鼻。菜场里,花鲢最走俏,因为要做鱼圆。一做一脸盆,养在清水里,年里边好烧砂锅。蒸糕,腌肉,醉蟹,冻豆腐,盐煮笋,敲板栗,卤鸭,冻大肠,霉菜头,晒干菜,烤是干,腊猪头,酱黄瓜,糟鸡,包蛋饼。新街老街的店铺里,一齐摆出了炮仗摊:大响,小响,连响,一响,二响,千响,万响,堆起了。红彤彤的大本小本日历,也堆起了。红蜡烛,一对一对装。线香,一把一把封。再往前过去,工厂陆续停工,外乡人开始回乡过年。中巴来来往往。满的去,空的回。机器声不知不觉中全停息下来,但是呢,讨债的开始来了。到东家厂讨烧煤钱,到丁家厂讨丙纶丝钱,到北家厂讨酒水钱,再到南家厂讨打麻将的赌债钱。前庄后庄,大庙小庙,都在扫尘清烛油,打扮菩萨,准备正月初一迎高香。张娄的古戏台张灯结彩,新戏台也扎起几座,多是些养殖大户请了班子来唱绍兴戏。总之,一片过年中的喜气。年关一天一天临到眼前了。 民俗习惯,向来是件很细致很贵重的事。王安忆把它们放在手上,摊开手掌来让我们看。我这等吃货,又最欢喜见到他人对吃的细细写娓娓道来。蒸了霉干菜肉,又切了咸鸭,五香茶叶蛋,清蒸鲫花鱼,烫黄酒。自己家磨了些糯米,蒸了各色年糕。装在荸荠篮里。有一种绿色的糕,拿到鼻前嗅嗅,有一股荠菜的清香。李老师说,这其实是艾果糕,原先是在清明时分,用艾和米粉做成,现在季节不对,采不到艾,就换作荠菜干。篮中又有一种褐色糕,则是用干菜做成,也是艾果糕一类的。再有,雪白的糕中掺有松仁,李老师告诉说,这种糕是叫做樊江松子糕。因为在绍兴东边,皋埠镇边上一个极小的镇子,樊江,最盛产。在此基础上,妹囡又发展了嵌瓜子,嵌葡萄干,各种开头点缀其中,花色各异,香味也各异。又有一种松花色的团子,本名为“松花馍粢”,里面有馅儿,一是芝麻白糖,一是细豆沙。这此都是讲得上名堂的,另外,还有没名目的:赤豆色的,苔条色的,枣色的,菊花色的;长的,方的,扁的,团的。想起广东这边祭祖常用的金猪,不禁垂涎三尺。唉!是想馋死我么!建筑它那始终蒙了一层雾,模糊着视线的空气,在了身后。它这黏稠沾手的,不断渗出浓郁体液的小镇子的院墙,房屋的山墙,青砖地,青石板桥,瓦呀,砖的,一并在了身后。它是那么弯弯绕,一曲一折,一进一出,这儿一堆,那儿一簇。看起来毫无来由,其实是依着生活的需要,一点一点增减,改建,回固。如同所有的水乡小镇,因为有着太多微妙的弯度和犄角,很不好处理。但是,它忠诚而务实地循着劳动,生计的原则,利用着每一点先天的地理资源。比如,临水的房屋,少占地,水上又有风,多用青砖铺地,青砖透风透气,不回潮。杉木的板壁最经得起风吹水噬。瓦呢,冬暖夏凉。那沿水而设的街市,与河道互相依偎,便于起居和出行。河道窄处设一领桥,好过河,宽处,建鸭棚,好放鸭。无数个断头河,也就是娄,那就“上种红菱下种藕”。高处防潮,簇拥着多一些的院落,凹处地肥,栽树,或者瓜棚豆架。你要是走出来,离远了看,便会发现惊人的合理,就是由这合理,达到了谐和平衡的美。也是由这合理,体现了对生活和人深刻的了解。这又是十分神奇的。我们见过阳朔的邂逅和艳遇,见过丽江的柔软时光,周庄的江南味道乌镇氤氲的书卷气。那么这里是生活的,平民的,迷你的袖珍的。然后有智慧的。情感夏静颖出生在出秧的季节,所以小名就叫做秧宝宝。她在九岁时父母前往温州做生意,于是秧宝宝开始了寄养在别人家的生活。这么小一只的身躯,到底蕴藏着多大的力量多么复杂细腻的情感呢。她有要好的小姐妹,一起去看庙会每天玩在一起。有马虎的小孩子脾性,有时就摊开作业本在街上写作业,于是作业本一打开会有菜叶的市井味儿。她有寄人篱下的失落感,又慢慢体会到长辈们的关心,又腆于表达她的爱。我记起家乡。我在离开时于树下埋下了油菜花。那时天真得不行,常常打电话回家问爷爷它成活了没。长辈们哄着我说发芽了,到后来开花了,成片了。直到很多年后去看,发现它并不存在。才知道小时候不过是被哄骗,他们成就小孩子一个明黄的小梦幻。还是有点遗憾的,不过是快乐的。还有小时候的一点片断和喜好。喜欢那种里面有水和泡泡滚动的手表。外公外婆向来都十分疼爱我,在他们身边长大,并没有寄人篱下之感。从幼儿园回到家,即有满屋的饭菜香。很新鲜的丝瓜葫芦弄成上汤小菜,或者将鱼肉刮下来细细剁碎捏成一颗颗弹牙爽滑的鱼丸。过年,鞭炮,守岁。小县城里从午夜响到黎明的爆竹声。童年都是很温馨的画面。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我向来喜欢这类书,譬如《城南旧事》,又如《千江有水千江月》,它们都值得一看。淳朴的小地方自有悠长的歌。小镇的故事和味道还长着浓着,这一回,姑且先谈这么多罢。http://briarlandtulip.blogbus.com/logs/40271000.html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很好。喜欢书中舒缓如流水的感觉。华舍镇很像自己生活的地方(当然是二十多年前了),属于转个身就碰屁股的丁点儿小地儿,但风物人情乡土气很浓。人们的日常生活节奏非常缓慢,每天不过就是吃喝拉撒睡,就像炎夏午饭后的沉寂一样,生活中没有任何大事可以发生,连一朵小涟漪都无法扩散太大。主人公秧宝宝每天就是在镇子里跑、跟几个小同学分或合,最远也就是自己跑回乡下的老屋,见到乡下的老爷爷……但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女孩儿,却带着我们认识了生活的平淡如水,虽然无味,却又最经得起细品。就像《中庸》里说的:“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其实最美的往往就是最平淡无奇的

一幅清洁的装饰画

我猜想中年王安忆移植了自己的少年时代,这里有年龄的差距;我猜想过去的王安忆移植了当代的情境,这里有时代的变迁。王安忆写了一个少年的故事,那么她势必还原一下自己少年的历史,但是这个少年并不生活在少年王安忆的时代,所以她得去观察这时代的少年。这仿佛是经过了两次变形,把中年的心放在少年的眼眶子后头,再蒙上一层时代的薄膜。我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克制,毕竟这是纯真懵懂和阅历丰富的两重天,技术上很难做到完善。但是那汩汩流淌出来的情感正如那装饰画上的明朗颜色是带给我们愉悦的关键。如果有闲暇和多余的钱,买来一本放在书橱上,正如在空荡荡的白墙上挂一幅清洁的装饰画,于情绪是有益的。顺便说一个,这幅画中没有男人,即便有性别上被划归为男人的“公公”,那也是被抽象成一个老人了的。

秧宝宝——一个福气的名字

2006/12/6上种红菱下种藕昨天迅速的读完了这本书。仍旧是王安忆的小说。对她的迷恋继续。不温不火,绵延不绝。这是一本老书,记得02年末,还在小西天蜗居的时候,从一诺那里的席殊书屋会员杂志上看到了王安忆这个系列推出的几本新书,也许当时,这个系列的读了太多吧,未曾关注这本,倒是在《红菱》和《流水十三章》中选择了后者,于是,《红菱》的阅读就暂且搁置了。总觉得,同一个作者,同一题材,同一风格的东西读多了,就厌了。直到,这次,当当在做活动,才5块钱,欣然收之,哈哈。也算是一种机缘把。可惜了,是南海出版集团的。不是我有偏见,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让我看见他们粗制滥造的作品。这次还好,至少没有太多明显的错别字。至少不影响阅读,但是装祯之差,实在是让我怒气冲天。好好的文字,排得这么差劲,纸张巨薄,实在是影响阅读。不知道王安忆怎么会把版权交给这家出版社。或者说,这家是不是有合法授权还是个有待考证的问题。毕竟,现在的版权法,还是有漏洞可钻的。说说梗概:一句话概括:秧宝宝——一个小学生——在某个阶段的近一年的借居生活。背景,则是改革开放前后,弃农务商的小镇居民的变迁。以小见大。事情很简单。平凡人,平凡生活,平凡事件。在作者的笔下娓娓道来,读者,就可以很轻松的,很流畅的,跟随着作者的描述,走入一个江南的乡村——城镇的变迁中。作者没有给我们一个宏观的叙事背景。但在那一点点的细节描述上,老屋,葫芦,公公……有一种随风潜入夜的意境,作者没打算说服我们什么,也没打算告诉我们一个多么深刻的道理。就是讲故事,我们能做的,也就是听故事。慢慢的,把自己带入到那个作者所描述的情境中。究竟体会到了什么,就和读者本人的经历和对这个社会的理解有关了。能读出多少东西,就看个人了。但是,文字的优美不变,还有那些生活场景的细致描述,比如好吃的,哈哈,着实让人心驰神往。能在文字中享受美,已经是最大的收获了,不是吗?如果你喜欢《桃之夭夭》,那么,这部作品不会让你失望,同样细腻的笔触,同样的青春年少的小姑娘的情怀,比之多了几分单纯,少了几分无奈,毕竟是几年前的作品,也许,作者也还有希望,没有陷入绝望,所以,少了桃之夭夭中的那些无奈的挣扎。推荐之^_^

最好的时光

   北京的夏天,过了傍晚,猛烈的阳光便开始缓缓离去,淤积在城市高楼囹圄之中的暑气像泡过水的压缩面膜纸,一股脑儿地涨开,叫人燥热不安。打开台灯,手边是王安忆的<上种红棱下种藕>,字很小,密密地排着,一页一页看下去,白炽灯静静地散着热量,竟全然不觉恼热,平心静气起来。    阅读使人心静。    王安忆的作品,之前只读过<长恨歌>,那也是很多年前的事了,那时候觉得好,大概是因着上海女人的味道,有那么些张爱玲的意思在里头。如今看<上种红棱下种藕>,只觉得自己恍恍惚离开了这座巨大的城,站在江南水乡的街头,怀着小女孩般细腻扭捏的小心思,走走看看。水上吹过夏日的风,摇过咿咿呀呀的船,远处又响起机器运作的巨大声响。日复一日,水乡发生着变化,老街隐没在新街的钢筋水泥里,河水漂浮起垃圾塑料,孩子们在悄悄长大,老人转身没入余辉。新旧交替的变换,叫人伤心又落寞。    记得去年去绍兴游玩时,正值江南细雨朦胧之际,走在仓桥老街上,想象着曾经整个城镇水道纵横,如今只留下一条街以示怀念。就如书里讲述着的,逐渐消退的古老沉静的美,也是以后世世代代都无福消受的美。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新与旧的碰撞,用风清云淡地笔描出来,更觉悲伤。      色彩、味道、声响    王安忆的小说,自始至终在很美、很雅致的格调之中。没有了上海的世故,水灵灵的文字贴合着华舍小镇的枝枝蔓蔓、曲曲折折,一笔一笔从轮廓到灵魂,绘制出清明上河图般的生活之美。从天刚蒙蒙亮开始,到正午,到黄昏,到夜晚,从春天到夏天,到秋冬天,司空见惯的景物在不同季节不同时分的光影变换下,重现出不一样的面貌。    天空是蓝的,是青白的,是灰蓝的,是灰胜于蓝、蓝又胜于灰终于归于墨色的;阳光是暖色的,是清冷的,是红的,是姜黄的,是腌熟的鸭蛋黄;镇子是明的,是暗的,是黑的瓦楞,是灰白的水泥,是蓝灰色的影子,是通透均匀的色泽。。。色彩的晕染无处不在,有时是一幅工笔细描的水墨画,有时是时光缓慢的长镜头,美妙极了。    如果说色彩的描绘呈现出美的画面感,那么声音和味道的加入,让这些画面变成了立体的生活。孩子的哭闹声,鹅娘的叫声,公公的歌声,撑船老大的吆喝声,隔河喊话的应答声,外乡打工人的喧嚣声,工厂里机器的嗡鸣声,还有喧嚣退去后蟋蟀的独奏声,以及午睡时分老街的静谧。这起起收收的声音,仿佛几百几千年之中从停息,氤氲在江南的水汽里。    而味道呢,在南方特有的湿冷与湿热中,愈显浓烈。河腥味,饭菜味,鱼肉味,汗水味,垃圾堆积的臭味,夏日过后空气的清爽味,化工原料的刺鼻味。浓郁的味道从平缓的笔尖流入华舍镇,渗入每一处空气,感知着这座古镇的命运。      故事、电影    故事情节非常简单,一个小学四年级女孩秧宝宝的寻常生活。日复一日水乡里的生活,没有跌宕起伏的事件,甚至每一位人物的出场都是淡的,却在时间的缓慢流淌中,慢慢显现出心性。感情是细腻的,细细地淌出来,不言语不鲜艳,更显得珍重。生活中不断的相聚又告别,让这个故事显得忧伤。    而其中最打动我的,是公公的故事。秧宝宝的父母决定去温州打拼,把秧宝宝寄宿在镇上老师的家中。乡下的老屋没人住了要荒芜,便叫隔壁的公公看着。公公年岁大了,耳朵聋着,却恪守着自己的生活方式, 每日必要去茶馆喝茶吃馒头,后院的葫芦架结了第一颗葫芦,家养的母鸡出的头生蛋,都要端端正正地送去给秧宝宝。这是老一辈人的风骨,如今却像是没落荒芜的老街,没有人在意。    公公年岁大了,开始为自己准备后事,叫人做了寿材,又在自己的田里造了石棺。可是如今的时代哪里还允许土葬呢?干部来宣传火葬,公公便关了门誓死不相见,众人在门外嬉笑看热闹,门内却只是静,后来公公在门里高昂地唱起歌,唱着     有个曹阿狗,     田买九亩九分九厘九毫九。     上种红菱下种藕,     田塍边里排葱韭,     河坎边里种杨柳,     杨柳高头延扁豆。     大儿子,又卖红菱又卖藕,     第二儿子卖葱韭,     第三儿子打藤头;     大媳妇,赶市跑街头,     第二媳妇净头戽水跑河头,     第三媳妇劈柴扫地搬碗头。    我不懂绍兴的方言,但我想用方言念出来,这首童谣一定格外动听。公公不吵不闹,捍卫着自己的死亡方式,他唱着古老的歌谣,那是属于他的生活与记忆。他的倔强在这个年代显得格格不入,却让我眼泪直流。入土为安,一个传统的中国老人,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火葬的。可是,我们的传统不是已经消失了吗?这一百年来,变化翻天覆地,我们早已和千百年来的祖先们形同陌路了吧。    公公走后,他接受新式教育的儿子们将他火葬了。    自始至终,公公的出现与离开,都是平静的,只有这一出激昂。他像这首古老的歌谣,哼着哼着就留在了记忆里;他像被新街挤走的老街,消逝的传统与古意,留下"现代化"时期灰蒙蒙的钢筋水泥。然而小女孩的心是明净的,我们的女主角,秧宝宝,也许她自己都不知道缘由,却为公公的倔强和离去,伤心了好久。    最后离开的,是秧宝宝自己。    有太多的外乡人、杂乱的事物涌入这个小镇,人们都说华舍迟早要报废了。秧宝宝要离开小镇去更广阔的地方生活了。她应该是永远地告别了,因为即使有一天她回到这里,见到的,也不再是同一个华舍了。    我在想这样一个看似风清云淡却被忧伤笼罩的故事,如果拍成电影,一定很美。平缓的镜头,时而喧嚣时而寂静,慢慢的讲述,不温不火,却在时间的流逝中让人惘然若失。这样的电影色彩是水墨的,光影的变幻细致入微。这样的电影是文艺的,可是王家卫不能拍,岩井俊二可以尝试,可又担心他不懂得这边的风情,错拍成了日本的文艺。最好的侯孝贤已经离去,这样的电影在中国注定票房也不会高,还有谁会来拍呢?

少女温柔的故事

这本书度过两三遍,每次看心里都非常舒服和温馨,那种少女时代的点滴美好回忆似乎又回到了身边。通过主人公点滴的生活,可以折射出作者对流逝美好时光的怀念,对时代的飞速变化的感伤。对个人认为,这本书要好于王的代表作《长恨歌》。是绝对值得收藏的书,而不止是值得阅读的书。

淡淡的味道

看多了浓烈的琼瑶阿姨戏,看腻了现代的文化,这本书可以让你有一种淡淡的、却很甜蜜的回忆。写得不是很久以前,但是很适合8年级生,讲述地也是那个年代的故事。能让你想起很多儿时的回忆。不很浓,不很美,淡淡的,像深埋的记忆。适合忙中偷闲的人,回忆一下美好的时光。

短评

这书是叶子推荐我看的。断断续续看了几个星期,总结出这样一个观点:心思杂碎的人,看主人公心思杂碎的小说,非常不适合。据说人最不能忍受的,就是看到自己的缺点在另一个人身上如此完整地表现出来。主人公秧宝宝身上的特质——那种不连贯的好奇、内藏的倔犟、对成长的焦虑、对人情世故的敏感却不通透、女孩子之间的感情——就让我看了很不舒服,好像作者把我的ego铺开来放在面前。不是所有的共鸣都令人快乐的。有一个细节,是秧宝宝刚被寄养在李老师家里时,闻到蒸饭的锅揭开后散发出的水汽,觉得身体不适。我小学有个暑假,爸爸妈妈忙着弄生意,我就被放在一个叫根妹的朋友家里。根妹是开小饭店的,照理厨艺极不错,但我一开始也吃了要反胃。心理上的不接纳引起生理上的抵触反应。住在他们家一楼的房子里的头几天,还老是发噩梦。诸如此类。妈妈可能会爱看这本小说,因为妈妈小时候也是被放在江南的农村呆过几年,不定经历上有共通。我不敢一棒子打死。要补句好听的话,王安忆的文字,那是极其美的。

仍然是那么细腻

我记得在02年的《十月》上读过,当时竟然没有耐心看完。就是因为太细腻了,没有安静的心境,读着就显得啰嗦了。这次读着,最鲜明的感受是:到底是王安忆,她的笔好尖,总是这么的细腻。正面来看,描述一个如同将要啄破蛋壳出来的小鸡那样的小女孩的成长,她的欢乐和忧伤,自尊和失落,期待和收获,这本书算是成功的;侧面来看,描述一个在经济大潮动荡中青黄不接的江南小镇的改变,它的传统和现在,沉静和喧嚣,细致和粗俗,这本书也算是成功的。我所不喜欢的是,在正面和侧面交织的叙述(这些交织也是成功的,节奏把握得很好,故事推进着,副线似乎毫不在意轻描淡写,但很自然就清晰起来了)中,那种骨子里的过分敏感在左右着作者,让她忍不住流连于对某些极细的细节——如一点光线,或者一绺气味——的雕琢。入木三分固然是好的,力透纸背当然也是好的,但笔若太尖,以致戳出纸上的星星点点,未免就有伤大局的漂亮了。

少女的心绪

已定居此地,故而更想深入的了解。书中不经意间提到的地名,如今要么已经失去,要么早已面目全非,特特意沿着路线去探寻,种种早已不再。如今的华舍,如今的柯桥,在市场经济时代如鱼得水,却失去了往日江南水乡的韵味,一路上,眼帘里,接触到的都是忙忙碌碌的人生,谁也不肯歇下来顾一下那细雨微拂河面的模样。秧宝宝的敏感细腻,想起往昔的岁月,呵呵年少时候的孩子谁都有自来倔的时候,她们固守着自己的想法,偏执于自己所受的不公平,长大后回顾,才晓得那时的可笑和傻乎乎。喜欢几个女孩子间的友谊,我们幼时也正是如此的在乎伙伴,一定要手拉手来肩并肩,共同吃根棉花糖,若有旁人的介入,就如同刺猬般的鼓起身子刺痛外人,要的是完完全全的占有,真正的两小无猜呢。呵呵,反正我小时候并是如此:)

喜欢王安忆

很久之前就想读的一本书,主要是因为它的作者——王安忆,说不出来为什么会喜欢她,就是莫名的,尤其是读过她的《长恨歌》后,有过一阵子近似疯狂的喜爱,搜寻市面上找得到的,当时就有这本《上种红菱下种藕》,可是还是没看成,原因不记不清了,再找机会看看吧。

上种红菱下种藕

翻出这本书,本来只是睡前的消遣。未读完就塞进书柜的书,实在很不少,所以拿起再读是第一个缘分。如果没有好心绪,这本书是很难读完的。细腻的描写,绵密的情思,对于浮躁的心来说是极大的挑战。而此时的我,没有杂念,每天读一点,再读一点,藉由王安忆的描写想自己的故事,十分平静也十分和谐,这是第二个缘分。在逢源双桥遥看蓝印花布坊是初恋般的愿景,阅读拉近了江南的村落街道,填平了内心的亏欠,这是第三个缘分。在国人眼中,蓝眼睛黄头发的是外国人,黑眼睛棕色头发的也是外国人,其实,北方人看南方人又何尝不是如此笼统?提到“江南”,眼前大约总是青石板路、小桥流水、吴侬软语,时间是静止的,影像也是静止的。这是一种美丽的误读,即使美丽,也终是误读。“溇”这个字,是读完这本小说才学会的一个字,它被大量地用在江南的地名中,字典上难以找到恰当的注解,如同没有在那里生活过的人难以恰当地给“那里”一种描述。“溇”里上种红菱下种藕,而“溇”不过是起了腻的断头河,它与诗意无关。就是这样一个随时可能被志向远大的人所遗弃、小得不能再小的地方,它活生生的在那里,活在客人拎来的一方火腿、几封云片糕里,活在公公对身后事的坦然和热忱里,活在陆国慎和秧宝宝没有对话的关切里,活在黄久香谜一样的妖娆里,它永远那样的礼数周全、机敏、冷静,又笼着淡淡的晦暗和感伤。不管愿不愿意,秧宝宝和蒋芽儿都一天天长大,像小鸡啄破蛋壳,伴随着蜕变的痛苦渐渐蓬松了羽毛。小说的结尾,秧宝坐上去绍兴的汽车,没有勇气跟蒋芽儿说再见。她可能再也不回来,但那里有老屋,有鹅娘,有“上种红菱下种藕”的歌谣,这回忆,她是一辈子也忘不掉了。

隐秘的变化

最近读王安忆的新小说《上种红菱下种藕》,心中实在佩服得紧。王现在真可以说是心如止水,会选择写几个江南十三四岁小女孩的故事。在我的回忆里,这段时光真是无比的漫长,似乎永远都不会有变化。青春的冲动和叛逆还没有来临,而童年的快乐无忧已经远离。这段尴尬的、夹在中间的十三四岁,正是无比的漫长,仿佛在等待着什么而又没有任何事情发生的年岁。即便有变化,也是悄悄的,不动声色的。正如小说里秧宝宝看的水乡小镇的阳光从稀薄到白晃晃一点点烈起来;也正如秧宝宝的又浓又密的长头发从马尾换成了织成很多股的辫子。似乎是不能算得上是变化的变化,构成了生活。而我所惊叹的也正是王安忆选择写这些。一般的作家写女人,要不然就写小女孩的天真浪漫,要不然就写发育后作为少女的性吸引。没有人写十三四岁,这个隐匿在视线之后的手脚已经长长但是胸还没有骄傲地挺起来,仍然不能算作女人的年龄。在王的笔下,这些小女孩纯真、执拗又害羞,仿佛正从壳里出来,试探着用自己的方式去看这个世界。这个正在变动的水乡老屋被废弃,公公死去,华舍镇上的开了影楼,父母们开始去绍兴开店做生意,而慢慢有外地的工人进来,在工厂里干活,秧宝宝最终也要转学去一个三年级就开英语课的绍兴学校。这一切的变动,带给她们新鲜和有趣,当然,也有哀伤。她们放学后在小镇上游荡,听各种故事,又发现各种小摊……多像我那个放学后背着书包拖拖拉拉蹭回家的岁月。王在这里写的绍兴的小镇和农村让我闻到很多味道。饭桌上鱼圆的甜香,午睡后醒来太阳从竹帘子里透进来的味道,杀鱼摊位的腥气,老屋里花草疯长,房舍颓败的荒凉气,还有黄酒的酒香。那是王写的这些温婉的江南人的执拗与烈性。所有的一切——这水乡的巨变,这些小女孩即将成为女人的巨变——都在隐秘地进行。隐秘地几乎难以察觉,只剩下这漫长的哗哗流过的岁月。————再补充一句变态的我写完了这篇评论之后,又把结尾几页看完了。看到结尾,突然领会到王原来是有表达野心的。就像《Gone with the wind》一样,她想表达对那种正渐渐逝去的乡土生活的怀念。那些田园的、人和土地互相依恋的温暖生活已经不再回来。而更大一点说,是中国江南的某部分永远地成为了历史,它们都意识到自己已沦落为“次发达地区”而要抛掉一切向更有前途的生活奔跑而去,把家乡、土地、童年和记忆抛在了后面。这变化如此细微、缓慢但是不可逆转。王以这样诗意而优美的笔调记录了它。正如scarlett清晨起来回忆起tera的棉花、炊烟和红土地时的心情。这本小说让人感伤。

我也有一样美好畅意的童年

上种红菱下种藕,多么美丽的名字!大概源于那句诗“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吧……这是江南水乡最为常见的情境。不过这个书名有着更为强烈的画面感,我太熟悉不过了,恍惚回到了童年,正如书中所描述的秧宝宝的童年。一切都是那么的相似,虽然秧宝宝家住绍兴,真正的江南水乡,而我的家乡是在长江北岸。老家垣墙外也有成排的经年的水杉;村里随处可见的“上种红菱下种藕”;镇上也有依水而建的深不见底的老街,多是破败不堪;主街道两旁,马赛克墙面总是斑斑驳驳,好似久经冲刷;白天闷热聒噪、弥漫着腥臭烘热气息的小镇也会在傍晚来临之后慢慢沉淀下去……小镇总是灰蒙蒙的,外人看来毫无生气,一切迹象与美丽无关,也许只有常年穿梭其间的“秧宝宝”、“蒋芽儿”之流才能真正体味它的美丽吧!这类小镇总是有生命的,它与居住期间的人,彼此相知,痛痒关乎。可正如王安忆所说的,“它小得叫人心疼”。这便引出了个社会问题,大家心知肚明,在此就不加赘述了。此篇不同于以往我读的王安忆的作品,例如《长恨歌》、《桃之夭夭》之类,总觉得有一种类似张氏风格的上海弄堂里的幽怨气(不过我就爱那种调调)。这里,没有太过浓重的色彩,激烈的爱恨,鲜明的人生……有的只是那夏日午后连绵不绝氤氲不散的湿热,那样粘腻惬意的童年。我相信每个人都能从其间寻到自己童年的影子,那个羞涩,倔强,真挚却羞于表露情感的小小人儿,也许就是你,我,或者她……这本书断断续续读了两个月有余,并不是觉得它索然无味,食不下咽,而是其中只言片语便能勾住我的思绪,让我驻足不能前行。它就像一个引子,让我的童年回忆一发不可收拾,过去的总是那么的美好。当秧宝宝乘上离开华舍的大巴,低头默默垂泪的时候,应是对这个粘腻童年的满腔不舍与眷恋吧!她是幸运的,小小年纪便从离别中学会了珍惜……2011/5/3

躁动年代的温暖与纯净

读王安忆的书其实是有点累人的。句子碎,语言很有自己的特色,并不能让人很流畅地一读到底。细想其实有很多作家的写作是可以预测的。读了上一句,下一句的处理并不出乎你的意料,这样便让人感觉流畅地读下去。而王安忆说话的方式却与一般人非常不同,当然这并不算是一个缺点。她对于景色、状物的描写极度细致,其程度正如外科医生描述每一根毛细血管,工匠向人介绍机械构造一般。《上种红菱下种藕》也不例外,翻开每一页,你都会发现,像是魔法显灵似的,那书页上就展开了一个小小的场景,比那些市面上卖的立体儿童故事书逼真多了。若是建筑你可以看见它的材质、光泽、表面覆盖的尘土或青苔;若是植物,你可以看见它展开的每片叶子可能都在微微抖动,甚至你还能闻见它特有的清香;你可以感受阳光的温度,夜里细细的凉风,梅雨季节让人浑身黏腻的潮气……总之,王安忆就像一个十分尽责的工笔画家一样,认真细致地将一个被现代文明冲击着的水乡小镇展现在我们面前。每一部小说都会有一个主人公,围绕这个人说一些故事。而《上种红菱下种藕》的主人公是一个十岁的小女孩。十岁、十一岁的光景其实是很少被人记起的,至少我是如此。这样的年纪,已慢慢脱去稚气,却还未进入梦幻、忧伤的青春期。殊不知,孩子们的心理就在这过度期中一点一点地改变着,一点一点地长大。王安忆就抓住了这样一个小女孩一年的光景。普通人家的女孩,从乡村转到镇上寄宿在别人的家里。有着倔强的脾气和柔软的内心。她默默地和寄宿家庭的成员交换着关心和友谊,却那么地羞于表达自己的感情;她睁着好奇的眼睛,探寻古镇的每一个角落,细细地观察着这个几周变化的小天地。然后就在一连串的小事件中,一点一点地长大。同时,读者也借着她的眼睛,看到了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和一些亘古不变的情感。我在这本书上获得了许多阅读的享受。在于作者细致的描写,优美的文笔,她笔下的小镇和我的家乡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所以每每读到一些场景的时候,脑海里就时空交错,呈现出自己熟悉的一处地方,很是怀念和感动。更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关于小女孩之间、女孩和寄宿人家之间的情感,秧宝宝对待情感郑重的态度,小心翼翼却让人倍感神圣,李老师一家深切的爱,也给这部小说抹上了一片纯净温暖的底色。是啊,抚慰这个日显浮躁的小镇,以及我们这个躁动的时代的不就是那种纯净温暖和亘古不变的爱吗?

少女之心

王安忆的小说是第一次看。虽然在大学寝室里,室友们就已经竞相传阅着《长恨歌》,去年的时候又有改编的电影出现,却不知何种缘由,一直错过了。直到最近,一本《上种红菱下种藕》,像是“吱呀~”一声,缓缓推开那扇门,叫人领略了一番新境地。说是新境地,说的奇妙了些,实际上是作者所描述的触动了自己的某些心思,于是引来无数联翩浮想。书中描写最妙的要算对于少女之心的刻画。十岁左右的女孩儿家家所经历的一段段真实的朴素的成长,到了作者的笔下,是那样的丝丝入扣、细腻真实。记得书中有一段,写的是秧宝宝下定决心去看在医院里待产的陆国慎,提着一篮子土鸡蛋,顶着烈日,走了好远的路,终于找到了医院,却因为和陆国慎冷战后还没有谁先和谁说话,只好将鸡蛋放在传达室,自己又回去了~这样的一个女孩儿,倔犟、敏感,是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的。正如书中所描写的这段:“李老师和闪闪都能够理解,一个小孩子,是如何羞于流露感情。因为他们把感情看得非常郑重,甚至是严重的,于是便慌了手脚。可是他们慢慢地会长大,不是吗?自从来到她们家,秧宝宝至少长高半头,人也漂亮了。再过些日月,她将会长成一个妩媚的多情的姑娘。她将从容镇定地面对很多事情,明晰自己的爱和不爱,自然顺畅地表达出来,免受它们的压力。可是现在还不行,她做不到坦然和开朗,许多情形都是混沌一片,半明半暗。她,他们,还在努力啄着包裹他们的壳,啄开壳的脆壁,光明一点一点进来,最终完全照亮他们。”这样的一段关于成长的文字,是叫人感同身受的。正是走过了这样的一条路,才有如今的自己。长大了,“从容镇定的面对很多事情,”是叫人欣慰的,同时又不可避免的带来青春不再的忧伤。这样懵懂冲动的少女之心,如今已离我渐行渐远,只是忍不住仍然回首这样一段明媚欢欣的时光。sophia-starrr-0.spaces.live.com/

秧宝宝

通过一个小女孩的眼睛,看社会的变迁。改革开放后的一些变化都可以看到。她本身是个留守女孩,接触到社会形形色色的人。翻开书本,扑面而来的是江南潮湿、温暖的气息。

平淡的书

王安忆一直是我很喜欢的作者,不过这本书太淡了,不是平淡之中见真谛那种淡,而是淡而无味的感觉。可能是写小朋友的生活,采用这样铺陈的,平铺直叙的写法真是不太合适,看了一半都不太看的下去。

絮絮叨叨,我喜欢

先发个牢骚一下,我最讨厌书封(还是叫“书腰”呢?还是叫“环衬”?)了,即是在书封面绑一张纸,上面写什么“著名作家谁谁谁联袂推荐”“国际媒体佳评如潮,全球逍量逾500万册”“荣膺十几项国际大奖”之类的广告语。这张纸非常不便于书的携带,翻书的时候它总是往下滑出来,很讨厌。但如果把它扔掉又有点可惜,因为我们知道,包装包装,这纸往往制作得还挺漂亮的。不过呢,往往实用主义占了上风,我都是将这纸扔掉的,但心里难免想:太不环保了!奉劝出版社尽量少印这种书腰吧。周末看完了王安忆的一本小说,《上种红菱下种藕》。这一类题材我很有兴趣,小镇生长的十几岁的女孩。秧宝宝敏感又害羞,骄傲又善良,她的好朋友蒋芽儿则“像动物一样”精灵,有一种动物性的活力和生气。李老师的儿媳妇李国慎,又聪慧又细心,是一个温暖的大人,与她有关的段落都很温暖。闪闪有点冲,但聪明有趣。这家的女人都可爱,但是男人就没有给人留什么印象。这书是絮絮叨叨加白描,里面很多细节很让人着迷,比如描写家庭生活的细节,李老师一家的,每天的日常。秧宝宝和他爸爸妈妈的日常,他们国庆节一家三口去酒店住了三天,每天干些什么,那些零零碎碎的事情很好看,因为与我的童年很相似,都是小镇子上小户人家的童年。亲切。写秧宝宝的妈妈怎么打扮秧宝的:秧宝的头发又厚又密,因为怕热,妈妈就把它们高高地拢在头顶,盘个髻,系一圈尼龙丝带。因为头发扎得紧,将她的眼睛吊了起来,真有些吊梢了。看起来,就像个古代的小姐。后来她们一家三口去住酒店,她妈妈又给她梳了一个全新的发型:编一条长长的辫子,然后沿了发际盘一周。相距一指,别一个发卡。发卡是粉红、粉蓝、粉绿。插在发里,露出一小点颜色。于是就像顶了一具细致美丽的花环。裙子也是新裙子,白绸子面料,从高高的系一个葵花黄的蝴蝶结的腰际往下,渐渐有了绿色的枝叶,接着便是大朵大朵的向日葵花,一直垂到脚踝。脚上套了白色的长袜,鞋子是金钱镶嵌的白皮鞋。这个长头发,是我的心结。我小时候特别羡慕长头发的女同学,可是我自己不会梳,头发稍长一点就乱蓬蓬的,弄不好还长虱子,我妈又没耐心打扮我,就长年累月给我剪那种叫“男仔头”的短发。每次看到那些长头发的女同学弄个什么发型,扎个什么绸带在头上,总觉得她们要比我高贵一些。以前小姑娘扎头的发带没有现在品种多,但一阵子就流行一种,最常见的是纱质的,像现在的丝巾。还有一阵子流行一种长长的绸子,上面缀着金丝,我没有长头发,也就没有机会扎,看到长头发的同学扎了一个骄傲的马尾巴,长绸子结一个蝴蝶结,长长地垂下来,随着脚步在头发上一飘一飞地,我在后面看得很神往。心想等长大了我自己一定要留长头发了。真正长大了之后,却居然不习惯留长头发了,一到夏天就热得慌,忍不住要剪。而且现在就算留了长头发,也没有小时候的情致了。但是心结却是留着的。看秧宝的妈妈打扮她,我就目不转睛地看着,一边看一边在脑海里想象那形象。看来是落下病根子了。还有写到华舍镇上的吃食:蒸糕,腌肉,醉蟹、冻豆腐,盐煮笋、敲板栗,卤鸭、冻大肠、霉干菜、烤虾干,腊猪头,酱黄瓜、糟鸡,包蛋饺,总之就是“腌腊醉卤”的香味。用李老师楼上的东北人的眼光来看:这个地方的食物是奇异的,似乎有一种变质在其中,比如那穿街走巷卖着的“苋菜梗”,还有“霉千张”,那样偏狭幽微的味觉,一切都显得暖昧。对于东北人来说这些食物可能是奇异的,但我却看得满口生津,就是那种带点变质的感觉,腌的腊的醉的酱的糟的卤的霉的,让人觉得很特别,很好吃,比大鱼大肉诱人多了。标题“上种红菱下种藕”是书中公公唱的一首歌谣:状元岙有个曹阿狗,地种九亩九分九厘九毫九丝九,爹杀猪吊酒,娘上绷落绣,买得个楼(三点水旁,打不出来),上种红菱下种藕,田塍沿里下毛豆,河勘边里种杨柳……,说的是居家过小日子的生活,精打细算,合理安排,和谐平衡。就跟小说本身一样,充满了过小日子的琐碎劲,而且有种小地方特有的风情。

20061206阅毕上种红菱下种藕

昨天迅速的读完了这本书。仍旧是王安忆的小说。对她的迷恋继续。不温不火,绵延不绝。这是一本老书,记得02年末,还在小西天蜗居的时候,从一诺那里的席殊书屋会员杂志上看到了王安忆这个系列推出的几本新书,也许当时,这个系列的读了太多吧,未曾关注这本,倒是在《红菱》和《流水十三章》中选择了后者,于是,《红菱》的阅读就暂且搁置了。总觉得,同一个作者,同一题材,同一风格的东西读多了,就厌了。直到,这次,当当在做活动,才5块钱,欣然收之,哈哈。也算是一种机缘把。可惜了,是南海出版集团的。不是我有偏见,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让我看见他们粗制滥造的作品。这次还好,至少没有太多明显的错别字。至少不影响阅读,但是装祯之差,实在是让我怒气冲天。好好的文字,排得这么差劲,纸张巨薄,实在是影响阅读。不知道王安忆怎么会把版权交给这家出版社。或者说,这家是不是有合法授权还是个有待考证的问题。毕竟,现在的版权法,还是有漏洞可钻的。说说梗概:一句话概括:秧宝宝——一个小学生——在某个阶段的近一年的借居生活。背景,则是改革开放前后,弃农务商的小镇居民的变迁。以小见大。事情很简单。平凡人,平凡生活,平凡事件。在作者的笔下娓娓道来,读者,就可以很轻松的,很流畅的,跟随着作者的描述,走入一个江南的乡村——城镇的变迁中。作者没有给我们一个宏观的叙事背景。但在那一点点的细节描述上,老屋,葫芦,公公……有一种随风潜入夜的意境,作者没打算说服我们什么,也没打算告诉我们一个多么深刻的道理。就是讲故事,我们能做的,也就是听故事。慢慢的,把自己带入到那个作者所描述的情境中。究竟体会到了什么,就和读者本人的经历和对这个社会的理解有关了。能读出多少东西,就看个人了。但是,文字的优美不变,还有那些生活场景的细致描述,比如好吃的,哈哈,着实让人心驰神往。能在文字中享受美,已经是最大的收获了,不是吗?如果你喜欢《桃之夭夭》,那么,这部作品不会让你失望,同样细腻的笔触,同样的青春年少的小姑娘的情怀,比之多了几分单纯,少了几分无奈,毕竟是几年前的作品,也许,作者也还有希望,没有陷入绝望,所以,少了桃之夭夭中的那些无奈的挣扎。推荐之^_^附:刚拿到书的时候,同事给对的下联上种红菱下种藕,春满乾坤福满门尚缺横批,请各位不吝赐教*_*

这不是新小说

王安忆的这部小说,已经不是新作了。高中我就看过,继承了她平缓细腻的写作风格,意象的营造在这部小说中得到了突出,这类似于《长恨歌》。再相比较她最近的作品,你会发现王安忆的内省和思考,不再愿意停留在对某种手法的构建上了,不知道,还会不会能引起读者再次阅读的兴趣,会不会和大众越隔越远。毕竟,无论何种独立的思考和内省,都是属于自己私密空间的秘密尘埃。

上种红菱下种藕

因为是王安忆所以啃完了,感觉一般。小女孩的细腻心思娓娓写来很真实。仿佛一下子把人拉回了自己曾有过的那最好的时光里。


 上种红菱下种藕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