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园之河

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532393091
作者:理查德·道金斯
页数:129页

作者简介

本书是一本以现代生物学观点来解释生命进化过程的科普书。作者将生命的进化过程比作一条基因之河,基因在时间长河中相互碰撞、混合和重组。本书文字通俗易懂,作者在阐述自己观点的同时,还穿插解答了一些有趣的问题,读来饶有风趣。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数字之河
第二章 非洲人和她的后代
第三章 暗中为善
第四章 上帝的实用功能
第五章 生命的复制大爆炸

编辑推荐

《伊甸园之河》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内容概要

理查德·道金斯,英国牛津大学教授。曾获英国皇家学会写作奖和《洛杉矶时报》科技图书奖。主要作品有《自私的基因》和《盲人钟表匠》等。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数字之河任何民族,都有关于他们部落列祖列宗的英雄传说。这些传说,往往形成他们的宗教崇拜。人们敬畏甚至崇拜自己的祖先,因为正是他们的祖先,而不是那些超自然的神灵,掌握着揭示生命奥秘的钥匙。生命诞生后,大多数在长成之前就死了;能达到成年并繁殖后代的只是少数;能够繁殖千代的,更是极少数。这少数中的极少数,是元祖中的精华,他们才是以后世世代代后人的真正祖先。祖先虽少,后代众多。现今所有活着的生物体,包括每一种动物和植物,所有的细菌和真菌,各种爬行类动物,还有本书的读者,都能回顾自己的祖先并骄傲地宣称:在我们的祖先中,没有一个是幼年夭折的。他们都活到了成年,每位找到了至少一个异性伙伴并交配成功。我们的祖先,没有一个在有了至少一个孩子之前就死于敌手,或死于病毒侵染,或死于失足坠崖。我们祖先成千上万的同龄人,有很多就是由于这些原因而不幸殒命。然而,我们的每个祖先都逃脱了这种厄运。上面的陈述是再明白不过的了,然而还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事既难以理解又出人意料,或者既清楚明了又让人惊异。所有这些都是本书将要讨论的内容。所有生物体的基因,都是从它们祖先那里继承的,而不是从列祖列宗那些失败的同代人那里遗传的。因此,所有的生物都有一种倾向,那就是拥有成功的基因。它们具备能够使它们自己成为祖先的那些东西,即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这就是为什么生物都自然地会继承这样的基因,这些基因倾向于建造一个设计良好的机器——个积极工作的机体,仿佛是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祖先。这也正是为什么鸟儿那么善于飞翔,鱼儿那么善于游水,猴子那么善于攀缘,而病毒又是那么善于传播。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们热爱生命,热爱性事,热爱孩子。这是因为我们所有的人无一例外地从延绵不断的成功祖先们那里继承了我们全部的基因。这个世界到处都有生物,而这些生物都具有那些能够使它们成为祖宗的东西。一句话,这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当然,达尔文的进化论远不止这些;而且,现在我们能说的就更多,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读的这本书没有到此止笔的原因。

图书封面


 伊甸园之河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人类尺度的滥用】尽管进化论问世已近200年,但神创论仍对很多人(包括受过基础理科教育的人)具有吸引力。其中一个原因是人们在被自然的美妙和复杂震撼后,断定它是早已经被设计好的。基于先入为主,他们常会质疑“XX必定是由造物主涉及好的,因为半个XX一点用都没有。XX的各个部分都是同时组合在一起的,它们不可能是逐步演化的。”而《伊甸园之河》这本书用大量实验和数理分析回答了这类责难。某些生物具有精密器官(如鹰眼),某种生物能通过模仿另一种生物的体貌特征来获得便利(如兰花能诱使雄黄蜂把它当做雌蜂而助其传粉)。这些客观事实可能会动摇对进化论知之甚少的人,因为他们的解释力此时失灵了——“我简直不敢相信……”“我想象不出来……”云云。但在这里,感性和基于个人经验的判断对解决问题是无益的。首先,不要说其他生物对另一些生物的糊弄照单全收,人类自身也会被某些事物所欺骗。例如我们把电影动画看作是动态的,其实那只是一组静帧图像的加速播放;一个与我们熟人形似的陌生人只要离得够远,就足以让我们误认。人类具有地球生物中最发达的大脑和脊椎动物的精密眼睛,尚不能保证不被欺骗,何以断言非得要蒙过人类的设局才能搞定其他生物呢——事实上,对许多生物而言极具欺骗性的把戏,以人类的尺度来衡量完全不存在。人类哪怕“设身处地”猜测其他生物眼中的世界,也与它们神经系统反映出的世界完全不是一回事。书中给出充分的实例证明,有局限性的视力和智力使得其他生物的“世界观”与人类迥异。许多种类生物作出判断只依靠少数几个关键因子:雄刺鱼眼中的红色邮车和银白色梨形塑料模型就是同类,因为它是靠“红肚子”和“白肚子”来辨别雄雌;鸟类没有数的概念,只能辨别“有”和“无”;黑头鸥会把涂黑的木制头鸥模型当做同类,哪怕无躯干、不会走动、无法鸣叫也无所谓;死去蜜蜂身上会产生油酸,但只要活蜜蜂身上有一点油酸,就会被同伴当做尸体处理掉。还有很多很多的例子,足以说明以人类的尺度丈量其他生物的世界观这种思维方式是多么荒唐了。既然糊弄轻而易举,为什么生物还是在模仿和伪装上进化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以至于有时把人类都蒙蔽了呢?关键就在于这“有时”。基于观察作出的判断极大依赖于观察条件。光线、视角与距离都影响可见度。“在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会倾向于相似程度的逐渐改进,这使捕猎者受骗的临界距离逐渐减小。”这种渐变的根本原因用现代生物学解释,就是某些变异基因由于派生了增加生存优势的性状,而使其携带者拥有更多后代,因此这些变异基因就在繁殖中被保留、积累、以至于产生新的变异基因来重复这一螺旋上升的循环。与模仿、伪装的进化相矛盾的是眼睛的进化。我们在惊诧鹰眼的构造时忘记了一点:眼睛的任务实际上有一大串。视力的每一个梯度都有其能应付自如的任务,生存竞争并不是一开始就苛刻到非得有精密的眼睛。事实上,“够用就行”。因此世界上各个视力梯度的拥有者都在各自的生存环境中适应得很好。但只要有利的变异一旦产生,大自然“走极端”的原则就会起作用。50%的视力比49%好,49%的视力又比48%更胜任。作为一系列演化的结果,就产生了鹰眼这样的精密器官。关键是你把这个过程看做从0到1、从无到有的飞跃,还是看做从0到100%、步长1%的累加?至于有人质疑这些复杂器官的进化历程是不可思议的漫长,以至于根本不可能发生——这种谬误常常由于他们毫无依据地私下估计了一个时间段,而这个时间段在他们看来是不够用的。但如果把已被地质学证明的地球生物进化史与计算机模拟出的眼球进化需要时间相配比就会发现,后者短暂得无法用地质学单位来计量。(详见书)。上述对进化论的质疑都是由于滥用人类的尺度而造成的。这非但不是任何形式的敬畏自然,相反,是无知助长的人类中心主义。对“造物主”歌功颂德顶礼膜拜实际上恰恰是一种彻头彻尾的狂妄自大;在这种质疑的世界观里是不存在“历史”和“发展”概念的,“当下”是时间唯一的维度。这种静止的世界观对任何难以想象或者未曾亲眼目睹的变化都武断否定——哪怕事实上变化是存在的。既然它否认事物自身发展的渐进性,因此在它看来,事物不是“一贯如此”就是“突变”产生的了。【经济合理性】“生命真正的实用功能,自然界中被最大限度地扩展的实用功能是DNA的生存。但是,DNA不是自由漂移的,它被锁定在活的生物体内,它还必须使大部分主要机能受它支配。”自然界中所有生物都是由以下规律支配的:能量结余(能量摄取-能量消耗)越多,越能保证基因的扩散。任何有益于在原有基础上增加结余(节省能量消耗、争取能量摄取)的变异都会随着繁殖的成功而积累、扩散开来,直到成为种群的共有性状,乃至产生新的物种。这种“经济”规律体现在数量关系上,就是使基因传播最大化。书中举出了三个例子来说明自然现象背后的经济合理性。第一个例子是对许多物种后宫制“低效率”的辩护。例如在海豹群中,4%的雄性占有88%的交配量,但毫无交配权的96%雄性消耗着整个海豹群过半的食物资源。如果雄性很难获得交配权,似乎自然选择就应该使雌多雄少避免浪费资源,但海豹的雌雄比仍是50:50。乍看起来这种安排不经济,但我们不能忘记,基因的经济尺度仅仅是自身能否获得最大限度的传播。罗纳德·费舍尔提出的理论,正揭示了即使在后宫制下,基因传播仍具有经济合理。费舍尔的理论简述如下:雌雄数目通常持平,雌雄个体的生育机会必然相等;如果前者不持平,自然选择会对雌雄配对关系进行修正,以保证后者;生育机会的计算是两个概率的相乘——获得交配权的概率×配偶占异性的比例。以雌雄个数10:10的海豹群为例,如果1只雄海豹占有10只雌海豹,那么每只雄海豹一旦拥有了那10%概率的交配权,即可与全体(100%)雌海豹交配;反过来,每只雌海豹交配权都是100%,但只能与一只雄海豹交配(10%)。雌雄生育机会相等=雌雄传播基因的能力相等,因此“后宫制”仍具有经济合理性。第二个例子谈及我们该怎样理解能量在后代-当代间的分配原则。作者以太平洋鲑鱼和大西洋鲑鱼之间的区别为例。前者一生进行一次溯河洄游后死去,而后者可能还有第二次溯河洄游的可能。但自然界使前者在一次性繁殖时拥有相比后者更多的后代,就是为了保证“多投入多收益”的公平原则——只不过这是以基因传播为尺度衡量,而非以个体生命的生存来衡量罢了。上文提到过任何生物都服从“能量结余=能量摄取-能量消耗”这个公式。能量结余为(繁育下一代)传播基因服务,而能量摄入满足生物个体所需,这两者有一定联系但仍存在某种对立,因为能量必然有限。因此,基因对有限的能量该向哪一级倾斜进行了取舍。自然界中这种尖锐的对立体现在很多生物对繁殖阶段和生长发育阶段都有极为严格的区分,除了已提到的鲑鱼,最极端的就是蜉蝣——蜉蝣幼体是生存能手,因为繁殖大军的预备役应当尽可能避免减员;但蜉蝣成体就是彻底的神风敢死队——既然繁殖只有一次,那么有去无回也无所谓。接着上面这个例子的逻辑,最后来看看决定年轻时身体素质最佳而老来多病的一个原因。很多致死基因的开启时间段有着较长的年龄跨度,比如亨廷顿式舞蹈病基因在35~55岁之间开启。如果某种致死基因在携带者生育前就开启、杀死他,那么它就不会被传给下一代;同样,如果这种基因在携带者达到绝育年龄前就杀死他,那么它就不会被传给更多的后代。经过自然选择,这些基因的致死效应都被推至老年,从而避免“过早出击”妨碍基因传播的最大化。由此就不难理解为何老年是疾病高发期了。导致年轻时身体素质佳的一个原因正是同种原理的反向应用:在自然选择下,那些提高生存优势的基因会集中到尽可能早的时期开启,以帮助携带者生存下去、顺利发育为性成熟个体,以便有更多后代、更多地把基因传播出去。总而言之,对任何生物的生理结构、习性等等的“存在意义”进行逆推的结论就是:一旦你假设是DNA的生存被扩展到最大限度时,每件事都解释的通。【复制爆炸】在全书的最后,作者试图“较为系统地讨论任何行星上生命的复制爆炸都经过的一系列门槛”。门槛1:复制系统门槛——出现了某种自我“拷贝”的系统,而在拷贝的过程中会偶然出现随机错误,产生变异体。于是行星上出现了一个群体,各种变异体在其中相互竞争资源以自我复制。当匮乏的资源导致了优胜劣汰,就产生了一种自然选择的基本形式。门槛2:表现型门槛——“复制系统不是凭借自身的特性而存活,而是由于对某种东西产生因果效应而得以存活,我们称此为表现型。”复制系统产生的表现型,增强物种生存优势,但自身不被复制。在地球上,表现型的基础是蛋白质分子的合成。门槛3:复制者门槛——早期的复制系统很可能是独立的存在体,裸露在自然环境中自我复制。但现代系统DNA需要比无机世界复杂得多的化学环境。基于此,它在细胞中进行复制。“细胞”这一有机化学环境也是复制系统本身的产物。门槛4:多细胞门槛——由于突破了单细胞的尺度,表现型的复杂多样性大大上升。多细胞生物的架构要求复制系统对每个细胞分化方向有着准确的把握。门槛5:高速信息处理门槛——神经细胞是跨越这一门槛的物质基础。在神经调节的帮助下,生物可以作出迅速精准的反应。门槛6:知觉门槛——这标志着生物三类器官的完善。获取复杂数据的感受器官、存储信息的记忆库、还有数据处理基本单位集合体的脑部。门槛7:语言门槛——生物一旦形成可以传递抽象概念的语言体系(可以通过不同的物质媒介,不一定是声波)用来交换信息,那么就站在了文明的起点。在地球上只有人类越过了这一门槛。门槛8:协作技术门槛——跨越这一门槛的关键意义在于,生物在受基因复制机制的被动支配外,发明了“文化”这种可以被生物自身积极干预的复制机制。自然渐渐退居支配生物的边缘地位,社会关系成为主宰。门槛9:无线电门槛——已经进入文明社会的生物可以向外太空输出有序信息。门槛10:太空旅行门槛——生物的基因的复制机制借助文化的复制机制在星际间拓展。
  •     自然中不乏残忍,想想有一些毛虫将从内部活活被体内泥蜂的幼虫所吞噬,而无法动弹,想想瞪羚在被追捕至死亡时承受着可怕的痛苦和恐怖。自然有一点仁慈之心,它至少会做出使毛虫被从内部活活吃掉之前先行麻醉这样一个小小的让步,或是给与瞪羚一种基因,使它们在遭到致命一击时平静下来,而不是在惶恐中迈向死亡。这些小小的改变是很容易做到的的,但是不会被自然选择所青睐,因为行使它们的基因几乎没有传递给后代的机会。“自然界中每年遭受磨难的动物,远远超过了任何公平的期望值。”当然,人类世界中的无道和血腥也历历可数。基督教徒可能认为,这是因为“我们活在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世界里,正面的和反面的,如果宇宙中仅存在电子,就不会而有邪恶和痛苦了。”事实相反,真相更像是这个宇宙中仅存在电子和自私的基因,才能解释所有的无情。基因只着眼于自身的生存和传递,除非这一点受到影响,否则它对痛苦不感兴趣,或者根本缺乏感知痛苦的能力。“大自然并不残忍,只是无情地不偏不倚罢了。这是人类最难学会的课程之一”“在一个充满盲目的物质力量和基因复制品的宇宙,有些受到伤害,另一些撞上好运,而这其中没有任何道理可言,也没有任何公正。”“宇宙具有我们所期望的明确的特征,本质上,它既无计划,也无目的,既无邪恶,也无正义,除了毫无怜悯之心的冷淡和盲目外一无所有。”许多类似的话,让人心里有一点默然。我们毕竟怀有太多的道德、价值、善恶,目的,最终很难承认这个自然的无属性。宇宙的本质没有任何意图(好的意图或者坏的意图),没有任何情感(仁慈或不仁慈),当然也没有正义。我们却(或者说曾经)给予了它那么神圣的力量。实际上,如休斯曼的诗歌“大自然/无心无智的大自然/将既不会知晓/也不会牵挂。”它自顾自的演奏,我们随着它的音乐跳舞,常常扭伤了脚,渗了血,它不会知道。
  •     不记得在哪里看到过这么一种说法:全人类有一个共同的始祖,那是一个非洲的女人。现在的所有人都是她的直系后代。这个说法让我产生这样一种画面感:有一个女人,当然,还有一个男人,他们孤独的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后来子孙繁衍,子又生孙,子子孙孙无穷尽也。直到多年以后的今天,我看了《伊甸园之河》才知道,我的理解错得有多么离谱。首先,我们做一个简单的计算:我有一个爸爸和一个妈妈(废话,是个人都概莫能外),他们也有爸爸妈妈,因此,我有一个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再往上回溯,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也有爸爸妈妈。因此,我的长辈们的数量是这样的:- 比我长一辈的有2个人。- 比我长两辈的有4个人。- 比我长三辈的有8个人。……- 比我长三十辈的有一万亿个人。(请用计算器计算一下)这不科学啊。我想大家都能看出来这不科学。假设我的祖先们25岁就结婚生子,那么在30个25年前,也就是750年前,也就是南宋时期,仅中国人口就超过了一万亿?还全部都是我的祖先?而且,不要忘记,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多祖先,这件事就更说不通了。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大家应该很容易看出来,那就是:我的祖先们不是互不相同的,存在着共同祖先。也就是说,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和我外公的外公的外公很可能是同一个人。即使不是,再往上上溯几代,也一定会找到一个共同祖先的。不仅如此,你的祖先里面和我的祖先里面一定会有同一个人。咱们中国人有句俗话,叫做五百年前是一家。这句话太正确了。你看,七百五十年前,咱们几乎可以肯定是一家。说到这里,你的脑中可能出现这么一种景象:我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的爷爷和你的爷爷的爷爷的……的爷爷是同一个人。这有可能是真的。虽然,听起来这种事情挺巧合的,但这种事情确实会发生,而且经常发生,而且总是发生。而且,这位超级祖先的亲弟弟的亲儿子的亲儿子的……的亲儿子有可能是我的外公的外公的……的外公。我这么说,可能有点男性视角,其实外婆和奶奶,也是一样的,几乎可以肯定她们有共同的祖先。现在你可以想象到我们人类有多么混乱了吧。经常有人宣称他的祖上多么显赫。下次再有人这么说,你就在心里默念一下:那极有可能是我们共同的祖先。我们现在跳出中华文明的圈子,将视角调整到全世界。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在很久远的某个时间点,有个女人,是我们所有人的直系祖先。不仅如此,这个女人的所有女性祖先,也同样是我们所有人的直系祖先。如果你还是觉得难以接受。那么,你听我说说:在远古的时候,有一个种鱼类,非常勇敢,在所有的鱼类中,它们第一次爬上了陆地,这就是总鳍鱼,是所有陆生动物的祖先。你可以想象吗,有一条总鳍鱼,是我的祖先并且不是你的祖先,而另一条总鳍鱼是你的祖先并且不是我的祖先。次奥,这不科学啊。这将意味着那两条总鳍鱼的生殖一直是隔离的,然后两条鱼的后代还一同进化,跨越长达3亿年的时间,历经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古猿、人类,都独立进化成了你我的样子。现在,你知道了,要么两条鱼都是我们的直系祖先,要么有一条是而另一条不是(绝后了),要么都不是(都绝后了……)。我们的祖先一定是共同的。同样的道理,一定有一只古猿是我们的共同祖先。现在,同样的结论不难得出:也有一个女人,是我们现在所有地球人的共同祖先。事实上,严谨一点说:那个时候,有很多人,都是我们所有地球人的共同祖先。

精彩短评 (总计67条)

  •     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巨大威力,基督教神创论的荒谬,以及科学主义下的冷漠世界观。
  •     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人类的进化 是一本很好的科普书籍 最喜欢里面的那句话 在人类基因的长河中 个人只是是基因在这条河中前进的媒介 我认为这句话很有哲理 告诫人们人生短暂 莫享乐 莫虚华
  •     看道金斯大叔骂人那叫一个畅快淋漓啊~
  •     可惜另一本《盲眼钟表匠》买不着了,断货
  •     看本书先看《自私的基因》我在国家图书馆看的。很震撼,但又觉得有道理。是台湾竖版的。大陆没看到。
  •     翻译烂
  •     原来是丁伯景的学生呀。
  •     书名都翻译错了。
  •     失之简略
  •     有点嗷口,读起来还是有点费力的
  •     说实话,之前一直没有勇气去读一本有关生命进化的著作,直到拿到这本《伊甸园之河》,一百三十页的小册子。没有什么高深的生物学概念、原理或者古板的说教。标题中说到的“河”,是指一条随着时间流淌的DNA之河,是一条信息之河。作者将生命进化的过程比喻为这条基因之河,基因在河里碰撞、混合、重组。第二章“非洲人和她的后代”用“DNA之河”的比喻讲述了有关人类祖先起源于非洲的科学理论;第三章“暗中为善”则是有关进化论的故事,并且驳斥了“复杂的装置要起作用的话,他就必须是完善的”这种上帝造物论,列举了自然界中生物为了自我繁衍、生存而模仿、眼睛的进化的例子;第四章“上帝的实用功能”则进一步阐述了作者的观点:生命真正的实用功能,自然界中被最大限度的扩展的使用功能是DNA的生存,并且列举了蜜蜂跳舞中包含了有关失误的距离和方位信息、性别比(海豹群雄性和雌性的比例)、自然选择中偏爱均衡质量(从降低个别质量和提高整体质量两方面达到平衡)、衰老基因等生动的例子。最后介绍了镜像复制、指数增长等信息。整本书读来会对生命进化的过程有一了解,并能开阔视野。一开始未必能够全部读懂,建议通读一遍后再细读慢慢品味。如果你对生命进化感兴趣,读完你会觉得颇有收获的!
  •     比自私的基因[那本灌水文]好看。话说回来、科普不灌水也许有些人看不懂罢。就算灌水也好不到哪去就是了。本书其实和自私的基因主旨相同,旗帜鲜明的反对神创论与文化相对论,把一切归于基因。中间还提到了线粒体夏娃和眼睛的进化。
  •     道金斯在这本小书中深入浅出的介绍了许多生物学方面的知识,从进化论到分子生物学,等等等等。而且所讲的内容不仅限于生物学,形式多样,语言也不错。但是,在如此薄的一本书里写了那么多的内容,读者能收获多少就要看读者自己的水平了。
  •     很多观点很有启发。
  •     !!!
  •     很不错,因为有很多我想"框"的地方,这样的书不多。这本书出版于1995年,《上帝的迷思》是2006年,而最为人熟知的《自私的基因》是道金斯1976年的著作(时年35岁,今已71岁)。我认为从耸人听闻到娓娓道来,道金斯的科普写作和科普活动的水准一直在提高。无论说理的清晰性还是举例的想象力都很出色。作为进化论、无神论的积极捍卫者乃至斗士,他是我所了解的最棒的一个。向各位推荐这本书以及《上帝的迷思》。
  •     翻译的不错,值得一读,可增长见识。
  •     有意思的科普文
  •     好书,道金斯的书都比较有深度,需要用心读。
  •     好书,真是好书,大家多看看吧
  •     总体还算不错
  •     如果不是学生物又或者物理的,中间会有D睇唔明
  •     天地不仁
  •     波澜壮阔
  •     大自然,看上去是个通俗的名字。在它的名下,数十亿,数十亿,数十亿粒子,数百万,数百万,数百万次,玩着它们的无尽的游戏。
  •     虽不赞同,但必须承认文笔真好~
  •     粗读过一遍,例子生动有趣,不少例子值得一记。想实践下圣祖德的信
  •     这本书主要在说这三点,去创造吧!不要惊讶!不要害怕!
  •     不知为啥推荐道金斯的都会包括这本,我却觉得这本排的很靠后,重要性比《延伸的表现型》和《盲钟表匠》差远了,不过看看也是不错的。
  •     : Q111-49/3384
  •     写得很好,值得读一读。
  •     生病放假看闲书~
  •     均衡,周期。
  •     还是没有解释进化的第一步自我复制机制是怎么出现的?就像牛顿描述了万有引力,但不清楚这种引力的发生机制。(只是比喻,我不懂牛顿力学)
  •     令人感动和省悟的生命观。值得一读!
    Dawkins的书不会让人失望。
  •     书名太好了!
  •     不知是门类太偏,或者是翻译者水平,读来有些费劲,不是太吸引人,但作者作为一位达尔文主义的坚定追随者,用现代遗传观点再次论证达尔文的进化观点,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     这是一本基因的书,是生物类的,看到这里78%的人可以退下了,你真的要听一个生物男逼逼叨麽?
  •     很好的科普书籍,翻译的还不错。支持。
  •     不怎么成功的洗脑作品……比几年前看过直接影响三观的古尔德差远了。可能因为已经被这一批进化论的鼓吹者洗的差不多了有点腻。倒是这本书里洋洋自得的对传统信仰不得要领的戏谑(看书名还以为会有严肃的讨论),实在是不敢恭维。
  •     理查德·道金斯美名远扬,书的质量毋庸置疑。
  •     这本书不好读,不是说很难,而是语言读起来有点累,也可能是翻译得不好吧,总之不推荐
  •     很有意思的一本小书,对其中的“眼睛的进化、蜜蜂的舞蹈行为的进化”的例子印象深刻。这本书还有一些我不太懂的东西,不敢妄下评论,不过相信诸位看过后会对“自然选择”会有进一步的理解。用大概1个半小时读完。
  •     很好的一本科普书,值得一看,强烈推荐。
  •     好棒啊,重燃了对生物的兴趣~
  •     还不错!
  •     一个晚上听完~
  •     本书是一本以现代生物观点来解释生命进化过程的科普书。
  •     看看
  •     好像没道金斯其他书好
  •     |大一
  •     太少
  •     “生命真正的实用功能,自然界中被最大限度地扩展的实用功能是DNA的生存。”
  •     科学解释“怎么样”,而不是“为什么”。
  •     “DNA既不会知晓,也不会牵挂。DNA就是DNA。而我们随着它的音乐跳舞。
  •     伊甸园之河不是简单的DNA之河!尽管很多人不能接受非洲夏娃的提法,但越来越多的证据似乎正在证明此说。
  •     越了解历史,远古那点事,越彷徨忧虑。我们到底在做些什么?
  •     一本薄册子,重点在于破除对进化论一知半解的普通人的错误认识,比如线粒体夏娃,第五章对复制门槛的讨论有些超出自己所能了。
  •     不要轻易相信
  •     值得一读。
  •     《伊甸园之河》是道金斯的所有著作中篇幅最短的,大约也是最为通俗易懂的一本。但是世纪出版集团的这一版中译本翻译水平比较一般,与我读过的部分原文相比有译得不正确的地方,或者失去了原文幽默的风味,或者过于晦涩难懂。当然,这一类书籍本来翻译难度就比较大,还算情有可原。如果英文水平过关,还是推荐读原著。
  •     非常不错的好书,值得阅读
  •     这里加深了一个认知,那就是所有地球上的物种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的基因,不管是和鱼还是单细胞生物。另外,虽然基因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但是细胞内的线粒体是完全来自母亲的,全人类的线粒体的祖先,来自远古时代的同一个女性。
  •     也许生物学最可能解答哲学的三个基本问题: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类似于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金斯的回答是:你只是基因的载体;生命起源于dna,依靠自然选择演化而来;载体只是为了延续基因复制。DNA的来源还让人不能信服
  •     本质上是用学科的交融解释一些东西,比较有趣。
  •     看过《人类起源》在看这本书。我发现--人,是渺小的。
  •     短小,简单,翻译不错。所有的这些导致:易读。这对一本科普书来说真不容易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