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克利斯朵夫(上下)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3-1
ISBN:9787806570548
作者:罗曼・罗兰
页数:1268页

书籍目录

上卷
译序
《约翰・克利斯朵夫》引言
黎明
清晨
青春
反抗
作者与自己的影子(克利斯朵夫)对话
广场上的集市
下卷
安多纳德
屋内
女朋友们
燃烧的荆棘
新生
与约翰・克利斯朵夫告别
致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朋友们
罗曼・罗兰年表


 约翰·克利斯朵夫(上下)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还是高三毕业的时候买的几千块钱的书中的一本,不过每次想读的时候总会先惭愧地看看边上的国富论,纯粹理性批判等等,而读学术作品又让我对小时候还有点自信的阅读速度产生了怀疑,所以直到现在才捧起来这本书。关于这本小说,印象最深的是《且听风吟》里那个虚构的小说家对此推崇备至,以为小说的价值和其蕴含的信息量成正比(话说在百度到这个事实之前我一直以为那个作家是真实存在的),在阅读中间不小心百度了一下“大河剧”才发现这部小说居然和这个日本电视剧词汇有关联。大学期间就很少看长篇古典小说了,基本都在看中短篇。有时候觉得自己已经过了读名著的年纪。话虽如此,这本书还是让人忍不住写点东西留念,虽然不会是像之前两篇读书笔记那样复述内容以防自己忘记。读得很零乱,很多部分是在公共汽车上或者陪半身不遂的亲戚去社区公园看着他进行复健运动的时候读的。也没打算一个字一个字读。随着年龄见长阅读这个行为确实发生变化了,不太可能像过去读古龙那样随时眼前浮现出画面,也不会像小时候那样去学习点好词好句。但是更多会思考这些表达了作者什么意图,那些又和当时的历史有啥关系。读完如果说要用两个字总结感想的话就是标题的“给力”了。豆瓣书评有的用《牛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做对比,我觉得确实比较贴切,不过更接近的无疑是作者的另外一部代表作《巨人传》,从加缪、布罗代尔他们身上实在感受不到什么法兰西的浪漫精神,吃了次蜗牛后也觉得味道不过如此,不过这本书虽然是以德国人为主人公,从头到尾几乎每页纸都充满了激情,虽然充满了从行为到心理,从高傲到粗暴的种种别扭。如同《命运》上来那几下当当当当。此外如同“大河”这个词一样,透过主人公的眼睛,作者把上一个世纪之交的欧陆社会做了一个全景式的展示,从莱茵河两岸到瑞士再到亚平宁,特别是巴黎,充满了混乱和肮脏,也充满了激情,相隔百年后的回望总是会容易过分美化,特别是当我们想起那是个勃拉姆斯,瓦格纳,德彪西们都还在世,甚至贝多芬和莫扎特的余晖尚未最后隐去的时代。罗曼罗兰的描述可能更接近真实,与今天一样,每个时代都充满了只属于自己的光辉和痛苦。再写下去我也该冒出来什么奋斗,抗争,永不屈服,命运,潮流什么的了,还是到此刹车吧。总之,疲累或者蛋疼的时候还是应该读读这种书,看看那些“真的猛士”究竟是怎么生活的
  •     普鲁斯特与罗曼•罗兰这两位可以说是同时代的人,罗曼•罗兰(1866—1944)长普鲁斯特5岁,在我们目前的中国,尤其是以前,罗曼•罗兰的声名显然要远盖过普鲁斯特。不过,将来就未必了。几年前,当有人给我的研究生毕业的同学赠送了一本《约翰•克利斯朵夫》以为纪念时,我的这位很有些文艺女青年味道的同学显然非常高兴,还大力向人夸耀。说实话,有人赠书给自己,这是我能想到的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有“之一”。但也是正因为这件事,让我感到非常难过,因为我同学是真心喜欢这本赠书。我知道,很多人都不可能理解我的这种别扭的心情,即使我百般解释。想当年,我第一次慕名读《约翰•克利斯朵夫》时,虽然我花了十几天勉强将全文读完了,但我并未感到有什么了不得的收获,它就像一把火一样,烧完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说它是“火”,是因为它有激情,文采也不错。后来又慕名读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我这次竟开始大不满了,作者的浪漫主义实在过头了!我不知道他笔下的人物到底有几分是真实的,又有几分是他的文学加工,以及不切实际的想象……最不可饶恕的过失就是将人物简单化,一元化。这大概是作者艺术家的气质与知识面所使然。但是我知道,我在中国可能没有知音,就像我反感很多很多大家所公认的知名作家一样,甚至包括那些比罗曼•罗兰还要声名显赫的文学大师。有人可能会说,这只是个人的口味而已。也许吧。直到有一天,我在我的偶像普鲁斯特那里获得了认同,我真是感到大喜过望。在他的《驳圣伯夫》(1909)一书中,普鲁斯特批评了罗曼•罗兰,而且是相当严厉的,几乎否定了罗曼•罗兰的文学价值——显然,罗曼•罗兰的作品不仅仅具有文学价值,这也是他在中国获得巨大成功的奥秘。写作《驳圣伯夫》时,罗曼•罗兰还没有完成《约翰•克利斯朵夫》全篇,但普鲁斯特显然已经抓住了罗兰的“软肋”,而且普鲁斯特大胆地预言罗兰必将被时间所淡忘,结果时间也果真证明了这一点——虽然只是在罗兰的祖国。《驳圣伯夫》的译者有些怀疑普鲁斯特的观点,于是他就趁着在法国讲学的机会,向文科的大学生们调查罗曼•罗兰的问题,结果居然有百分之九十五的人没听说过其名,更别说读过他的作品!最后,这位译者除了感叹“墙内开花墙外香”(傅雷的翻译也是居功至伟),就不得不佩服普鲁斯特的敏锐了!
  •     至今未看完的书。男朋友花了五块钱在浙江图书馆旧书摊上买的新书,是我强烈要求的。那家伙说:你肯定读不完!这么厚!果然被言中×-×其实,每个人都和约翰·克利斯朵夫一样,会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从近几年知事以来仔细观察的人来说,不得不承认性格决定人生这句话。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性格里充满对生活的热情,即使被人陷害被人诽谤,依然激情满满投入艺术,而我们,大部分的人在40岁左右时就要把激情挥洒殆尽。我的朋友中不乏20多岁就已失去生活和工作的兴趣,抑或沉闷地工作来忘却自己心中压抑的烦躁与失望。性格决定了我们走不出那一步来改变自己的人生,所有的指导都事表面,决定改变自身的还是自己。不知在我50岁时,我能否会记起青年时遇到的那些人那些事,能否对其做出一番总结和思考。我想,约翰·克利斯朵夫可能不会这样总结自己吧,或许,在他死时他也不会认为自己的人生异于他人有多伟大吧。

精彩短评 (总计34条)

  •     安多纳德,安多纳德!!!
  •     丫真是一个花花公子啊~~
  •     果然是冲着门神长得帅才买的
  •     有空再读读傅雷译本
  •     影响我一生的书!
  •     多年前读的,很荡气回肠。
  •     高中时代读过最厚的小说
  •     不知为什么,当年老感觉这书和《战争与和平》是搭配在一起的...
  •     可惜没有从傅雷先生译本读起
  •     初中读的,我觉得其实我没有读懂。
  •     大半的人在二十岁或三十岁上就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只变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命不过是用来模仿自己,把以前真正有人味儿的时代所说的,所做的,所想的,所喜欢的,一天天的重复,而且重复的方式越来越机械,越来越脱腔走板。——《约翰·克利斯朵夫》
  •     印象不深,只记得哈厚的一本本书
  •     看过,名著,无须我多言
  •     理想主义者
  •     比我初中时看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版的简直天差地别,不由得让人感叹解放初期译者的中文功底和文学素养远胜于今人。
  •     他的一生都是一个孩子,一个勇敢的但不愿懂人情世故的孩子,他才是一个真正的强者,他从不把别人的看法放在眼里,但他却是那么天真,容易相信人,容易给人利用,他可以为了友情付出一切,但他却不愿为了自己屈服于上流社会,他才华横溢但因太单纯了反而显得粗暴,他生来是为了战斗的,他给爱伤过却还是愿意爱,多少直多么硬的一个汉子呀,别人为他心痛,但他却从不知道自己痛苦。他的灵魂已超脱了人世了。
  •     曾经深受触动,但,我还会向往这样的生活吗?
  •     高一时最喜欢的长篇小说之一。仅次于《丰饶之海》
  •     我买的就是这个版本,高二那年花了一个暑假和开学的一个月终于把这本书读完了,只记得当时被主人公深深所打动,差点就爱上了这个人了。
  •     安静又充满激情的人生,便应当是这样,既有自我,反抗着世界,却又能在成长中理解人生,一种超然!
  •     虽然我读的整个过程都在抱怨boring,但我深知它是伟大的。
  •     影响我的人生的一部巨著
  •     暑假在家看的,那个暑假有点憋闷,但又姐姐们回家来给我过生日,倍感欣慰。
  •     长河小说的典范,一部关于音乐与人生的史诗。“献给世界各民族在受苦、在斗争,然而必将获胜的自由灵魂!”
  •     仍然那么印象深刻
  •     还剩一点,今年读完吧
  •     理想的人--罗兰,我喜欢的作家。
  •     初中时的那些日子。。。
  •     最近在看 傅雷家书 对这本书很好奇~~
  •     经典。中学语文老师说每个男生都该看看。
  •     这既是一部激励的小说,又是一部哲学书。
  •     吐槽 封面竟然是拉叔 得去收一本在家 哈哈哈
  •     呵呵,最爱
  •     伟大的著作,复读复读,体会更深。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