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辽墓:材料与释读》章节试读

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6-30
ISBN:9787547905920
作者:巫鸿,李清泉
页数:212页

《宝山辽墓:材料与释读》的笔记-第6页

墓葬「直接面對歷史」,反映的不是抽象和普遍的文化異同,而是歷史和多元文化互動的具體現象。

《宝山辽墓:材料与释读》的笔记-第35页 - 宝山辽墓的释读和启示

2013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倒数第二行,将《寄锦图》主角苏蕙的老公,错为窦涛。(p40为窦滔)

《宝山辽墓:材料与释读》的笔记-第85页 - 宝山辽墓:契丹墓葬艺术中的“国俗”与身份建构

4-1.网衣与契丹早期“风葬”习俗一节中说道“他们的主人,却和绝大多数墓葬中的契丹贵族一样,并不在壁画当中出现,发现于库伦1号辽墓墓道壁画中的墓主夫妇形象,目前还几乎是个孤例。……”
不然,辽中晚期墓葬壁画中出现墓主人形象的并不少,敖汉旗羊山1号墓,3号墓,下湾子5号墓中均有墓主人形象,可见是流行的图像样式。

《宝山辽墓:材料与释读》的笔记-第13页 - 宝山辽墓的释读和启示

编辑拜托你长点心吧

《宝山辽墓:材料与释读》的笔记-第15页

门外汉的两个疑惑:
1、认为宝山辽墓的石室制度,与数百年前(5世纪晚期到6世纪初期)的北魏鲜卑墓葬的石室制度有联系,甚至是一种基于民族认同与世系建构的有意识回归,这一论断的阐释还不够充分。如作者所言,这种制度既不见于稍早期契丹墓葬,也不见于10世纪中期及以后的高级辽墓。那么二者的联系是如何在中断了四五百年之后又重新建立起来的呢?毕竟对于生活在地面上的人来说,墓葬中的结构是无法,如果说是有十分详细的文献记载,以至于四五百年之后,依然可以由此进行重构,现有的文献很难支撑这样的结论。难道是发掘了墓葬再依样还原?总之要再琢磨琢磨。
2、《寄锦图》与《颂经图》是以唐人传统题材绘画为粉本临摹的,觉得这个结论本身问题不大,还挺有说服力的。只是好奇,10世纪的前期,在墓室里绘制壁画的画工,他们所临摹的画卷从何而来,是何种形式。以及,绘画作品在古代是如何复制与流传的。
印象比较深的几点:1、墓顶绘制团花图案是地毯纹样,而墓室结构也有意识地在仿制毡帐。
2、网衣是为了保存人体骨骸不至散失,也是契丹早期葬俗的遗存。
3、2号墓石室内东壁墓门南侧女仆,改动的痕迹实在太明显了。不知道有没有人把覆盖掉的原始图像给复原出来的,直观看一下前后区别有多大。


 宝山辽墓:材料与释读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