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之战

出版日期:2015-2
ISBN:9787532153169
作者:[古巴] 阿莱霍·卡彭铁尔
页数:199页

作者简介

《时间之战》囊括了阿莱霍·卡彭铁尔主要的短篇小说创作,共收录十个短篇小说,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收录其早年短篇小说的“先锋派”,包含三个短篇小说成名作的“时间之战”,以及由四个小说组成的“其他故事”。它们体现了卡彭铁尔魔幻和超现实主义色彩的叙事风格。他认为,夸张华丽,动荡多元,充满想象力与画面感的新巴洛克主义最适于描写“美洲神奇现实”。他将真实的历史事件同美洲土著和黑人的神话,宗教,传说等结合在一起,将日常的生活场景置之于充满荒诞和想象的魔幻氛围中。

书籍目录

先锋派
学生
电梯奇迹
月亮的故事
时间之战
溯源之旅
宛如黑夜
圣雅各之路
其他故事
昏暗的祭典
亡命徒
先知
避难权
译后记

内容概要

阿莱霍·卡彭铁尔(1904-1980),古巴著名小说家、新闻记者、音乐理论家、文学批评家、外交官,拉丁美洲文坛巨匠。他将超现实主义和本地化融为一体,全面地反映了拉美大陆的现状,对拉美文学的发展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被尊为拉丁美洲小说的先行者。
卡彭铁尔1904年生于瑞士洛桑,在哈瓦那度过童年后,去巴黎读中学,再回到古巴,在哈瓦那大学攻读音乐和建筑学,在文学、历史、哲学、音乐、建筑、绘画方面皆有颇高造诣,是拉丁美洲文学界少有的百科全书式作家。1927年,卡彭铁尔因反对马查多独裁统治而被捕,在短暂的坐牢期间,他开始写作第一部长篇小说《埃古-扬巴-奥》。出狱后,他被迫流亡法国十载。
1939年,卡彭铁尔回到古巴,执教于哈瓦那大学,后曾旅居于委内瑞拉、海地等国,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再次回国,成为古巴文学艺术界的领军人物。他创作的长篇小说《消逝的足迹》、《人间王国》、《光明世纪》,短篇小说集《时间之战》以及几部音乐、文学评论集等,都对当代拉美文学造成深远影响。由于他在文学事业上的辉煌成就,他于1975年荣获墨西哥阿方索·雷耶斯国际奖,1977年获西班牙塞万提斯文学奖,1979年获法国美第奇奖。
1980年4月4日,卡彭铁尔在古巴驻法国大使任上逝世于巴黎。,阿莱霍·卡彭铁尔病逝于巴黎。遗体运回古巴后,古巴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时间之战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黄夏/文肇始于上世纪20年代、并在此后数十年发展到巅峰的欧洲超现实主义,至60年代已是强弩之末。不过,正当其在欧洲偃旗息鼓之时,它在拉美却引爆出另一股令人眼花缭乱的文学洪流:魔幻现实主义。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墨西哥诗人奥克塔维奥•帕斯、危地马拉作家阿斯图里亚斯等人都曾直接或间接地受过超现实主义的影响,而古巴作家阿莱霍•卡彭铁尔更是该运动的积极参与者。1927年,因反对马查多政府的独裁统治,卡彭铁尔被迫流亡法国,逗留期间,他与安德烈•布勒东、路易•阿拉贡、毕加索等一大批作家、艺术家结下深厚的友谊。但卡彭铁尔并没有停留在“超越现实”——这一“超现实”备受诟病的痼疾——的阶段。在艺术家的身份之上,他更是古巴公民中的一员,祖国风起云涌的政治乱局不容他关在玻璃房内,专心搞与现实脱节的艺术。当然,从唯美主义的艺术家,到承载社会责任的作家,这一过程的实现并非一蹴而就。卡彭铁尔的短篇小说集《时间之战》,就清晰地呈现出作家“蝶蛹之变”所需要的时间,以及经验上的沉淀、积累和发酵。比如早期小说《学生》,就显得很稚嫩。小说没有交代故事的起因,只是让名为“学生”的主人公在医院手术台和剧场舞台上,见识一场场真假难辨的医疗活动。舞台上,学生发现哑剧演员们不是在演戏,而是在缝一张“灰色的、油乎乎的皮”。这篇小说的诡异性并不能掩盖作品实质意义的缺席,尽管作者在故事最后告诉我们晕头转向的学生“走进一家殡仪馆,问他们要了点吃的”,暗示主人公可能是疯了,或者发生了别的状况,以此为小说虚无缥缈的叙述,找到一个可以“着陆”的点,但其不接地气的味道仍然十分明显。终究,卡彭铁尔手中的故事就如同断了线的风筝那样,被超现实的大风刮得再也不见了踪影。不过,《学生》却从此奠定了卡彭铁尔的语言风格。如果说极简主义大师雷蒙德•卡佛在语言上做的是刀劈斧砍的减法,那么,卡彭铁尔做的则是如魔术师从帽子里掏万国旗那样无穷无尽的加法。我们会发现,他笔下的事物总是在膨胀,在渗透,在发散,而他呢,则在描述它们的语言上开枝散叶地爆出花花朵朵,浓烈、迷人、火热、绚烂。如果说《学生》只是卡彭铁尔的小试牛刀,那么,《月亮的故事》则是一篇转型之作,卡彭铁尔开始有意识地将“超现实”与具体土地上的人事,连接在一起了。这篇小说以古巴某区发生强奸案,人们追缉案犯为线索,大量展现当地独特的民俗、迷信、仪式、基督教与异教之争。并且,小说还隐含了对现实政治的巧妙指涉。故事中,当人们从巫师口中打听到强奸犯“无影鬼”只对“山羊区”而非“蟾蜍区”(这两个区在古巴现实中是存在的)女性下手时,两区民众便从合力协作的追凶,发展到彼此间的谩骂、互殴,乃至屠杀。彼时古巴已经独裁统治多年,但卡彭铁尔注意到“人我”意识的区分可能是个比专制制度更要紧的问题,因为一盘散沙而无法在政治上形成价值共同体,是独裁统治屹立不倒的根源之一。《电梯奇迹》是集子中将“魔幻”与“现实”完美融合起来的杰作之一。故事讲述修士多米尼克因共产主义革命而被迫还俗,他找了份开电梯的工作糊口,一边继续矢志不渝的苦修。有趣的是,他所要抵御的魔鬼,恰恰是革命发誓要推翻、而新兴特权阶层全盘继承的腐化和堕弱。多米尼克从自我鞭笞中享受到灵魂救赎的快感,以至当国内发生第二次革命时,他已深陷殉教圣人的甜蜜中不可自拔。这篇小说的内蕴十分复杂,卡彭铁尔不仅强烈质疑革命本身的荒诞与暴力(这一点将在其日后的巨著《光明世纪》中得到浓墨重彩的描写),也暗示通过宗教信仰和道德说教获得所谓人世的救赎,或者在人间建造天堂,这类做法既蒙蔽了自我,对社会和民族也是毫无意义的。集子中还有几篇小说是以时间为主题的。《溯源之旅》写一个人从死到生的过程,其叙述时间上的逆向性反映出某种“莫比乌斯环”式的哲学意味,环的两端既是生也是死。《宛如黑夜》则是双线叙事,一线以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为背景,讲述“我”正准备踏上拯救被掳走的海伦的征程,一线以16世纪欧洲征服美洲新大陆为背景,讲述“我”依依不舍告别未婚妻正欲出航冒险。这篇小说的价值在于,卡彭铁尔不仅以两线交汇模糊了虚构(《伊利亚特》)与历史现实(征服美洲)之间的界限,而且为神话嫁接上当代意义。这里的“神话”具有双重指向:正如欧洲征服美洲并不仅仅为了驯化印第安人,传播基督教文明的科学与先进;同样,攻打特洛伊也不仅仅为了夺回海伦或者挽回名誉,而是更多的出自人们的政治与经济考量:打开通往亚洲和其他地方的新航路,“卖出更多陶器、布料和画着马车的杯子”。卡彭铁尔通过魔幻手法,揭露并祛除了许多当代“神话”上所笼罩的那层浪漫光环,而赋以现实的意义。某种程度上,魔幻现实主义仍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支脉。只是很多人,尤其是一些摹仿其风格的当代中国作家,只津津乐道魔幻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其深刻的现实指涉。说到底,为魔幻而魔幻,与为艺术而艺术并无本质上的不同。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时间之战三篇不错,先锋派也太先锋派了
  •     烧脑,好玩,张力十足。
  •     时间之战是杰作
  •     卡彭铁尔频频给人以惊喜,尤其是“时间之战”中的三篇。句子一开拔,就没完没了,也是厉害
  •     从叙述的魔力而言,卡彭铁尔与略萨、马尔克斯、博尔赫斯诸辈并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这些短篇小说所营造的精神世界,除了个别地方,出彩不多。令人深感动容的,只有《电梯奇迹》《圣雅各之路》两篇,而它们的共性,恰恰都在于描绘存于人性之中的两极与分裂,彼此循环,悲伤与绝望,横溢于字里行间。
  •     每天都太困了 于是没什么印象
  •     连顿号都不会用的译者=_=,与花城版的(追击●时间之战)相比,新的译本不断拆分句子,虽然增加了阅读的流畅性,却也失去了卡彭铁尔巴洛克式一气呵成繁复芜杂的风格
  •     4.5
  •     翻译一般,坠喜欢《宛如黑夜》
  •     风格太过超现实魔幻主义,看不懂啊!
  •     《时间之战》一篇很赞、但也仅读完前两部分,一篇讲时间倒流、一篇讲时间交错
  •     卡彭铁尔给我们展示了魔幻现实主义的短篇小说的各种可能性。
  •     对巴洛克风格没有抵抗力。《先知》很喜剧。
  •     缺少点灵气
  •     这是我的第一本魔幻现实主义的书
  •     读烂了的拉美魔幻,可能只因为他是先锋,所以受推崇。
  •     巴洛克式的华丽很适合混乱动荡的拉美
  •     挺不错
  •     结构、语言和写作手法,均无懈可击。无法言说的阅读体验。
  •     和卡彭铁尔相比,马尔克斯和波拉尼奥真是太浅显易懂了。魔幻现实主义+共产主义的古巴人读来真的是宛如浮云啊。
  •     地铁读物。翻译有一处错
  •     风格比较奇怪啊
  •     阅读过程:由莫名晦涩渐入神奇豁然
  •     太魔幻艰深,读不懂呢
  •     好的电影总能给人留下某个能够回想起来的画面,比如《辛德勒的名单》中的人群中的红衣女孩,或者《孔雀》里姐姐拖着降落伞骑行。独特的文本亦然。罗兰巴特把风格比作指纹,独创性作家的“指纹”总是独一且令人回想的。卡彭铁尔的幻想风格是拉美魔幻风潮中的一支,当科塔萨尔等人拓展着幻想的逻辑边界时,卡彭铁尔拓展着幻想的语言边界:绵密的定语修饰透露出一种对于“物”的近乎偏执的迷狂,在罗列名物时,作家永不吝啬词汇,这种语言的繁殖与狂欢类似艾柯所谓的“无限的清单”模式——而一切故事,又发生在正常的逻辑中。也正因为如此,卡彭铁尔的写作是“辛苦”型的,密集的意象堆叠也给读者制造着障碍。《时间之战》(又译作《回归种子》)在结尾进入子宫之后,才有了智力愉悦感。
  •     卡彭铁尔知识面太广,历史、宗教、神话什么都往小说里写,致使他的语言风格繁复杂冗(与他所书写的内容倒是很搭配),但是很沉重,缺乏灵气,读起来费劲。
  •     因为译者的原因,巴洛克风格被拆了感觉有些可惜。电梯奇迹,宛如黑夜,圣雅各之路……几篇都蛮喜欢。卡彭铁尔真晦涩,看起来比拉美另外几位麻烦多了,篇幅差不多的,时间近乎多了一半有余
  •     #妹子荐书# 前面的几个小短篇分明更加有意思。
  •     迷迷糊糊现实主义
  •     另一种独特魔幻,描述性语句密密麻麻填满故事,异常状态只在读者快要困倦时突然晃过,巨细靡遗的说明把故事淹没到文字深处,理性成为理解的阻碍,只能任凭感觉牵引去处。卡彭铁尔早期故事还保持部分剧情起伏,《电梯奇迹》让人想到《波多里诺》末尾柱头修士的桥段,《月亮的故事》是典型异色悬疑。《时间之战》三部曲无疑精彩,时间跨度从一人一生扩展到群体的一段历史,最后是一种意识(或曰信仰)的发展历程。其后杂录的篇章,最能体现开头提到的那种五彩斑斓里可以收获的抽象表达。
  •     丛书的序写得很好。作者的小说/诗里,透着的是骨子里出来的悲伤… 挺低落的。一颗星星给翻译吧,不容易
  •     没兴趣
  •     充满想象力与画面感的“美洲神奇现实”。那篇《溯源之旅》的倒叙方式,不知是否影响了《时间箭》
  •     结构精巧,但就文字的吸引力来说,和马尔克斯略萨不在一个层面。
  •     迷人的部分从第二章“时间之战”开始的。古巴,热巧克力哗啦啦流淌的天堂。
  •     纵深的拉锯,虚构的世界或许就是现实的映像
  •     先锋派三篇是神迹、超自然力量;时间之战是时间的倒流、重复和循环;倒觉得"其他故事"这个部分最精彩,黑奴和狗的故事情感复杂,先知的故事对洪水神话和创世神话的解构;《避难权》中涉及到时间的停滞,对独裁历史的描述想起了《族长的秋天》
  •     读完才发现是卡彭铁尔。拉美文学只有魔幻现实主义么
  •     喜欢溯源之旅那篇
  •     先锋派真是……荒诞得有理有据啊,拉美人写东西热情洋溢,果香四溢。
  •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收录的几篇短篇十分精彩,溯源之旅、圣雅各之路让人身临其境,启发了一代又一代的作家
  •     一些句子译得很押韵,读起来比较流畅。可是强迫症患者真心看不下去“的”、“地”不分啊!
  •     我想給七顆星星的
  •     老卡巴洛克风格的行文和各种文学技巧的玩弄,晦涩的文史知识,欧洲文化和美洲文化的灵活运用,再加上其中的哲学思想,即便读个中译本都有点费劲,感觉注定是个小众作家
  •     闷热,潮湿,魔幻,宗教性,历史感,文字,形式与内涵上仅次于鲁尔福的拉美文学大师。
  •     夸张华丽的美洲
  •     其實是差一些,但時間之戰的幾篇真的好棒。
  •     作家每次对雨进行描摹,我都为止震颤,美在其中。
  •     想象奇特 引人入胜
  •     华丽的,太华丽的。巴洛克风格与矫饰主义有一定区别,前者是雍容华贵的西班牙彩绘玻璃,后者是小姑娘深紫色的爱情幻想。高傲的卡彭铁尔试图扮演上帝,忘记了小说是缺憾的艺术,这是他的盲点。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