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店街》书评

出版日期:2015-1-1
ISBN:9787532155366
作者:[法]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页数:182页

莫名其妙的结局了。。。

冲着诺贝尔文学奖的名头+似曾相识的书名,在图书馆偶然看见了这本书,然后就借来了。书本很薄,每天早上坐公交的时候看,几天就看完了。说实话,没能引起我深入的思考,故事也没叫我入迷,虽然行文很顺畅的一路走下去,但是就那样结局了我甚是无奈。看完之后让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本挪威作家的《外出偷马》,同样获得过龚古尔文学奖。这本书花了3分之二的篇幅在各种交叉回忆,很容易跟不上线,而且故事进展及其缓慢,好不容易到了最后三分之一的部分进入高潮精彩连贯部分,结果。。。毫无预兆的就结尾了。。真是不太清楚作者的意思。而《暗店街》也一样,获得过龚古尔文学奖,不经让我想起中国的茅盾文学奖,曾经看《穆斯林葬礼》,真心让我失望了一把,感觉两个奖项作品水准类似。回到《暗店街》,失忆,寻找过去的自己,捕捉真实存在过的人生,毕竟那些才是自己。经过一系列的线索寻找,有条不紊,过程时而带有惊讶,时而带有遗憾,时而又伴着无奈和落寞。让人失望的不是线索的中断,而是照片上一个个往日的伙伴真真实实彻彻底底地消逝。说回来,那主人公到底是在追寻什么呢?如果是我们自己,我们自己置换角色,我们到底会真正找寻的是什么呢?我们过去的记忆,曾经的自己,还是过去记忆中存在的人?记忆终究是没有了,好歹我们还记得现在,对过去的自己也只能徒留一声叹息;而那些过去记忆中的人一个个从老照片上消失,是何其的彷徨和无奈,连对过去存在的最后一丝证明都没有,也许那时,过去真的是不复存在了吧。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前几天由王小波的《万寿寺》得知了《暗店街》这本书。此书在《万寿寺》中是主角爱不释手并推荐给读者的。带着好奇,抽空读完了这本并不长的大作。仅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就被此书压抑空寂的基调闷的喘不过去,加上这本书有两个叙事层面——现在的我与过去的我、多个叙事角度,令我感到有些晦涩难读。因以上原因,才是在两天之中断断续续分多次读完,不禁有些惭愧。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失忆的人,为了唤醒自己的记忆,使用侦探的侦查方法,按照线索逐步拼凑出自己的人生碎片的故事。只是或许作者也不知道,这个“我”拼凑出的人生,到底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在故事的最后,线索戛然而止,最重要的一个人物竟然在“我”到达的半月前意外溺水而死。这到底是“我”的意外,还是命运的意外,又或者意外本就是命运的常态?我不禁思考,我们这一生,到底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是客观存在的吗?还是仅仅存活于别人的海滩照片的角落里、遗忘于他人的记忆中?我们像车窗上的冰雾一样,终将散去。 “我”曾说,所有人的存在都不会抹去,只是越来越淡淡到难以捉摸,生命的回声在转角打折、回转,便构成了一个人。他人记忆中的我们到底在我们的生命中占了多大的比重?是一文不值,还是构成了最大意义的自我——我们实际上主要活在了他人的记忆中,也只因为此,我们才得以存活于世的时间长于自我的寿命?假如我失忆了,又应该去哪追寻我自己呢?又有多少人可以提供帮助,利用他们记忆中的碎片来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人—我?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通篇文章,仅仅是提出了许多疑问,却奈何无法自问自答。遗憾之余,也意识到这许多对于生命的疑问就是本书对我最大的赐予。带着疑问在生命中前行。不是让人生更加精彩吗?

我究竟是谁,又该何去何从

有一种人叫海滩人,他们常年在海滩上,和人亲切交谈,出现在数以万计的海滩照片的背景人群中。但是没有人能说出他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他究竟为什么待在那里。有一天当他们从这些照片上消失了的时候,谁也没有注意到。他的存在像是“沙子上的脚印,只能保留几秒钟”,最终消散在世界中,没有身份,没有历史,被时间吞没。你我,不就是海滩人吗?《暗店街》的主人公居依·罗朗就是这样一个海滩人,书的开篇便是“我什么也不是。”八年前他失忆了,被侦探所的于特收留,他有了一个全新的身份“居依·罗朗”。八年后于特退休了,他得以有机会去追寻来时的路程。关于“我是谁”?居依·罗朗想要自己去寻找答案。于是在看书的过程中,我也跟着他一起去寻找他的来时路,书读到最后,便有了接下来的这张追寻图谱。我跟着罗朗的脚步一起去追寻属于他缥缈的过去。在赴约的过程中,随他一起忍受着担心和害怕,也在见到有可能是居依·罗朗以前的朋友的时候,内心里和他一起忐忑不安。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会有很强的代入感,会随着主人公的心情一起起伏不定。但是当书读完的瞬间,我的内心却空空如也。因为我是在追寻答案,追寻一个水落石出的结局,我急于知道居依·罗朗究竟是谁。然而书的结局却没有一个看似明亮的结局。因为这本身它是不以破案为目的的侦探,结果当然是一大堆碎片却构不成一幅完整拼图。也许它的本来面貌便是如此,而我却太在乎有个确定的结局。居依·罗朗是从一张流亡照片中发现自己的,女孩背后的中年男子,后边肩膀被剪裁在照片之外。他认出这个人就是自己。但是照片中的这个男子是谁,拥有这张照片的主人并不知道。最开始的时候,居依·罗朗一直以为自己是霍华德·吕滋。但是后来在霍华德的仆人鲍勃口中才发现自己并不是霍华德,而是一个叫佩德罗的南美人,曾供职于南美多米尔加大使馆。但是关于佩罗德,他同样拥有多重身份,是佩罗德·麦克埃沃依,还是佩罗德·吉米?直到在酒吧与先前认识的朋友相逢,朋友问他:“佩罗德,你究竟是谁?”他自己也只能苦笑着不知道答案。在寻找的过程中,他又拿着照片给以前的朋友看,朋友只认识照片上的佩德罗和他的女友德妮丝,却不认识照片上另外两个一男一女。这让他感到遗憾,“人们的生活显然是互相隔绝的,各自的友人彼此不相识。”他在给于特的信里写道:“直到目前,我觉得一切都那样混乱无序,那样破碎不全···在寻觅的过程中,会突然想起一件事的某些细节,某些片段···总之,也许生活正是如此。”是啊,也许生活正是如此,它本来就是混乱无序,破碎不全的。最后追寻得来的片段从来就没有标准答案,没有侦探小说得来的水落石出,连柳暗花明都没有。有的仍然是谜一样的存在。正如居依·罗朗自己在追寻过程中的内心独白:“我已经度过了自己的一生,如今只是在一个周末夜晚和暖空气中游荡的鬼魂。为何要再结已断的纽带,寻觅早已砌死的通道?”虽然存在缥缈,但是人是不会切断与自己过去的纽带的,哪怕混乱不堪,也是要去探寻的,因为探寻的本身也是我们的生活。居依·罗朗穷尽自己的后半生,探寻每一个可能了解自己身份的人,只是为了寻找来时的方向、希望在已逝的时光里捕获线索和片段,拼凑原来的自己。当一切支离破碎的记忆慢慢开始浮现往昔的面貌,他发现自己置身于暗店街上,在夜幕降临时,手里捏着一张小姑娘的照片,一刹那间思绪回到从前。书的结尾,作者写道,黄昏时分,小姑娘随母亲从海滩回家,她无缘无故就哭了,因为她还想再玩一会儿。她走远了,到路口已经拐了弯;我们的一生,不是跟孩子的这种伤心一样,倏忽间消失在冥色中了吗?我们的一生,不是跟孩子的这种伤心一样,倏忽间消失在冥色中了吗···我也不得而知···

清零的人生

清零的人生《暗店街》如果清除了记忆,也就清零了一段人生。下一场就可以从新开始。十年之前,谁是我,十年之后,我是谁?许多时候,寻找是痛苦的,许多遗忘都是我们刻意的。但是对于失忆者,记不起更加痛苦,无根的人总想寻得根源处。酒吧的老板,记不清的堂兄,沦落的钢琴家,……“他们莫一天突然从虚无中涌现,闪过几道光后又回到虚无中”我就像“海滩人”,在成千上万的别人的照片里出现,但谁也叫不出他的名字“沙子把我们的脚印保留了几秒钟”“我是谁”也只能凭着照片里的影子和认识那影子的人来确认。“人们的生活显然是互相隔绝的,各自的友人彼此不相识”时间里一些人永远逝去,一些事永远尘埋,而“我”天涯海角的寻觅到的那个“我”,仍旧不能确定。或者我仍旧是那个“他忘了别人,独自带着球跑”,模糊在记忆和真相之间。用倒退去找寻人生,找到的只是别人的故事。钢琴家记不得前妻,拖着岁月磨蚀的笨重躯体“等着回家”。我担心“广场上一刮风他会飞起来,留下我一个人和我那些问题”,再也无迹可寻。老管家依旧在守着查封已久的庄园,那里的物品连带过去陈旧发霉。“因为入口处的白光和外面的夜色反差太大”暗示记忆和真实之间的距离。我依旧找不回我。这些记忆统统是别人的。他人口中的陌生人。记忆里有许多面孔,我无法一一对应。只是这些都不是重点也不是终点。重点是二战时期,维希政府下巴黎人的生活。在别人的记忆里,“我”走过一个个逝去的人生。阿贝斯街,库斯图街,日耳曼-皮隆街,罗马街,被杀的诗人,逍遥的凶手。阴魂不散的‘蓝骑士’。时装店工作的女孩,露天咖啡座,巴斯克餐馆,法奸,告密者,失败的偷越国境者….“但当年的的灯光不一样,空气中飘荡着别的东西”米拉波街的那些碎片,那些战后恐惧后遗症,昭示着德国占领区的记忆。混乱却深入骨髓“怕被人注意,怕被抓住,怕有人要我出示证件”“还有白雪,黑暗,阴森可怖的这年的巴黎,以及为摆脱困境不得不做的交易”。 这是法国的耻辱,也是一部分人刻意要遗忘的,刻意要抹去的。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而作者就是要把它找出来,直面这段过去。这才是作者借失忆人带着我们追忆的全部意义。我到底是佩德罗,还是弗雷迪?“我必须做最后一次尝试:按我的旧址,去罗马暗店街2号”至此,名字已不再有意义,我是谁已不再重要。

我的过去,一片朦胧

王小波在《万寿寺》的头一句话便是:"莫迪阿诺在《暗店街》里写到:我的过去,一片朦胧……"《万寿寺》中的"我",也失去了记忆。"莫迪亚诺的主人公失去了记忆。毫无疑问,我现在就是失去了记忆。和他不同的是,我有张工作证,上面有工作单位的地址。循着这个线索,我来到了'西郊万寿寺'的门前。门洞上方有;敕建万寿寺'的字样,而我又不是和尚……"不少人看《暗店街》是受了王小波的影响。王小波认为的最有成就的现代小说家,其中就有莫迪亚诺。这本书讲了一个失忆的私家侦探寻找自己过去的历程。开篇就给人一种迷茫之感:"我的过去,一片朦胧......那天晚上,在一家咖啡馆的露天座位上,我只不过是一个模糊的影子而已。当时,我正在等着雨停,那场雨很大,它从我同于特分手的那个时候起,就倾泻下来了。"一个又一个线索、一位又一位旧识、一件又一件曾经发生过的事,答案逐渐清晰,但是给人感觉依旧如夏季的雨天一样沉闷。当真相慢慢浮出水面,居伊也一次又一次认错自己。人们的过去并不是一条清晰的线,而是被撕碎的时间,它们被不同的人撷取,每个人只拥有片段,一个人的存在,是靠其他人的记忆支撑的,当这些记忆失散,这个人的过去也就消失了。小说最后,居伊寻找自我的所有线索都已用尽,但他仍然不打算放弃,准备去"我的旧地址"——暗店街2号——做最后一次尝试。天光渐暗,他不由自主地掏出随身携带的照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姑娘,那似乎是他生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朋友的妻子小时候,他这才注意到她在哭泣。"黄昏时分,一个小女孩跟随着她的母亲从海滩上回家来。她因为还想再玩,就莫名其妙地哭起来了。她离去了。她已经拐过街角,而我们的生命不也正是像孩子的这种忧伤一样,会很快地在暮色中消失的吗?"我们终将消失,在这个世界又能留下些什么痕迹呢?人们就像海滩上的脚印,潮起潮落,什么也剩不下。这本书读来有一种负重感,也许是记忆给了人太多的负担吧。这本书将二战结束后人们内心的空虚与迷茫诠释的淋漓尽致。当见过了太多的离别与死亡,当一切恢复平静,人们又该如何自处?看似只有居伊或者说是佩德罗半生的颠沛流离生离死别,这其中包含着那个时代所有人的生活状况。当真相与现实相冲突,你会去接受真相,还是迷茫的过一生?

那些由夜雾隐去的

整本书读的混混沌沌的,与真相之间总是隔着一段看似已经不远的路,却总是在找到所谓真相的时候败兴而归,原来沉沉雾霭遮住的不仅是最终的幻影,还有前路的绵长,一如我对未来的幻想那样模糊而遥远;但旧梦想的破灭总是伴随着新希望的诞生,书中的一个陌生的名字,一串生冷枯燥的号码,都如些许微弱昏黄的曙光,给人以暖融融的希望,一如大部分人的人生那样虚妄而坚持。混乱的线索,冗长难记的名字和地址,像我这么喜欢梳理的人都懒得总结破案顺序。莫迪亚诺习惯用象征的手法,写“消逝“的过去。他写:“我的过去一片朦胧……””此刻我相信他仍在和我讲话,但是夜雾压低了他的声音。“”我相信,在各栋楼房的入口处,仍然回响着天天走过,然后失去踪影的那些人的脚步声。“像他写过的穿过哥特式教堂彩绘玻璃的彩色光晕;像渐渐变暗的湖面上闪着的朦胧磷光,人的过去就是在这样杂乱混沌的记忆中胡乱拼凑的。终归会像”孩子的悲伤一样迅速地消逝在夜色中“人生无常,那些逝去的也许并不必遗憾,我至少还是能回到旧址罗马暗店街2号去看看。只怕蔼蔼夜雾隐去这恋恋的风尘,也免却生死作相思……

“消逝”的过去

《暗店街》,一本不足200页的寻找“消逝”的回忆的小说,不像其他小说,莫迪亚诺在描述居依在寻找记忆的过程的时候,并没有植入太多的男女之间的爱情细节,而是一个片段一个故事的形式去构思和串和出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这是我以往看过的小说之中没有的一个因素,出乎我意料之外......但是相对于萨丰的“遗忘书之墓”系列丛书的三本同样写追寻回忆的小说,我反而觉得萨丰的著作更能吸引我。

人人都需要一条暗店街

虽然生命如同孩子的悲伤一样迅速地消逝在夜空中;我们也不过是容易被遗忘,空留记忆碎片的“沙滩人”罢了。但是生命在历经沧桑之后又会回到源头,于特也感到生活中的过去甚至比将来重要。也许这就是居依在有新身份之后还要执着于追寻过去的原因。否则就如开头所说:我什么也不是。这天晚上,我只是咖啡店露天座上的一个淡淡的身影。正如2014年诺贝尔奖颁奖词称该作品“唤起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 忘记过去,不畏将来。tm就是一句毒鸡汤。无论过去是甜是苦,我们由其构成,没了它,我们就什么都不是。人人都需要一条暗店街。

就是现在

“有一种人叫海滩人,一生中有四十年在海滩或游泳池边度过,亲切地和避暑者、有钱的闲人聊天。在数千张度假照片的一角或背景中,他身穿游泳衣出现在快活的人群中间,但谁也叫不出他的名字,谁也说不清他为何在那儿。也没有人注意到有一天他从照片上消失了。”难道因为自己是个海滩人,就不值得认真生活,追逐梦想,活得精彩么?必然不是。就算是做个小市民,也要做个可爱的欢喜的小市民。我的小梦想。也许算不上,但是真的是这么想的,做不了伟大的事,成不了耀眼的人,那就安安分分的做个可爱的小市民好了。至少是自己喜欢的。有人说,不要沉迷于过去,应该追寻未来。这应该是对于知道自己的过去,从过去走来,向着未来,却不知道未来是如何的人,才能坦然说出来的话吧。可是对于主人公,过去对于他自己来说是一个谜,一个挥之不去的谜,怎能不好奇,探寻自己的过去甚至超过了对未来的期待。因为过去断了,所以才要努力的去寻找,一点点的去挖掘,得到蛛丝马迹,摸到真相。可是结局呢,顺着线索一步步的走来,得到一块块散落的拼图,在答案呼之欲出的时候却发现现存可能知道自己过去的唯一的人也丢失了。不是死去,是丢失,也许也是寻找什么去了吧。看完,一开始有些不知所措,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静下来想想,这个结局也就是主人公的结局吧,就是没有结局。寻寻觅觅,到底找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很悲伤,无声的悲伤。不论是追寻过去,还是期待未来,都是自己的一种最面对内心的选择,也许未来就是过去。谁又能指责些什么?那么要做的就是,就是现在,去做,就好。PS:后面出租车司机说的鲍勃贝松已经出事故死了,那么那个弗雷迪现在家里看门的鲍勃罗贝尔又是谁呢?真的不是一个人么?我想多啦?

将不胜感激

百花文艺出版社没有付我本人一分钱的稿费 (此事和黄无关) ,被一只黑手骗走,百花文艺出版社责任难脱.   « 暗店街 » 1986年出版后,我已移居海外.我曾经多次去信百花文艺出版社交涉.但鞭长莫及,20多年来,我没有得到一个字的回答.   如蒙那位朋友帮我得到答案,将不胜感激.

沮丧的居依

“我们的生命不是和这种孩子的悲伤一样迅速的消逝在夜色中吗?” 伟大的小说多半有深刻的历史背景,我一直带着紧张和期待读完这本书,我并没有等来期望的结果,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一个人的命运在战争中将如何沉浮?人的生命显得多么短暂且微不足道。但是作为个体,生命和故事又显得多么伟大。如果作为一本推理小说,这本书不算惊艳。但是它足以让人震撼的地方并不是推理,而是书中所表现出的对于自己真实身份的渴望,内心的追寻,战争时代的绝望,以及黑白色的老巴黎。最后一段遗憾的感情,让人沮丧。

短评

1.生活嵌在时代洪流中,自然作品的时代社会背景不可缺失。《暗店街》隐含很多时代内容,有二战的背景,主人公们越境的模糊回忆,更有法国人、俄国人、多米尼加人、波兰人等人物关系方面的相互勾连——不过这些内容都未在小说中展开描述。所以缺乏对这一时期的史实背景有一定了解的读者而言(比如我),对作品这方面的魅力是感受不到的。2014诺奖颁奖词称赞莫迪亚诺:“捕捉到了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这一点其实众多读者恐难以把握。2.尽管如此,尽管生活必有其历史背景,但是撇开特定的外部环境,生活本身是否有永恒性的东西?莫迪亚诺把握了生活本质的不可捉摸,这一点想必是超越性的,是不受局限的,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也正是这个原因,让我对《暗店街》中和我毫无任何关系的外国人们有了联通感。莫迪亚诺把人都称为“海滩人”,曾存在在海滩上,留下过脚印,但是消失起来也是无影无踪,没人发现,正如“沙子只把我们的脚印保留几秒钟”。正是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暗店街》展开了一个失忆人寻找自我的故事。然而,生命本身是片段式的,是档案式的。时间连续流过,生命记忆存下不多;为数不多的记忆,存在档案里,其中大部分又遗失在时间洪流中。片段式和档案式的生活的结果于是可以轻易预料,正像小说结尾的发问:“黄昏时分,一个小姑娘和母亲从海滩回家。她无缘无故地哭着,她不过想再玩一会儿。她走远了,她已经拐过街角。我们的生命不是和这种孩子的悲伤一样迅速地消逝在夜色中吗?”莫迪亚诺正是抓住了片段式及档案式的生活本质状态,通过一个极端的反例,即失忆人寻觅生活的失败结果,将这一主题表现出来。除却以上两处引文,文章第四十章也议论道:”在寻觅的过程中,我会突然想起一件事的某些细节,某些片段……总之,或许生活正是如此……“在写作手法和形式安排上,碎片化的章节(共47章)对应着片段式的生活,因为每一章节记录的都是主人公在寻找生活的过程中最重要一部分,未被记录的皆是生活琐碎,是不重要的、被遗忘的记忆碎渣;档案式的生活状态则体现为主人公的工作内容,即作为侦探,要时时查阅《社交人名录》和采访他人,这些档案往往构成了对一个人的”全面“解读,没有档案也便没有了人。3.我非无病呻吟,而是有感而发。出国念书也好,出行徒步也好,每每回家见到家人,并无大变,便觉从未离开——而对外出离家的生活记忆,留下的仅仅是些许片段故事,这些片段还依赖照片、文章等档案而存在。我到底出去过吗?生活随时间流逝,然而记忆却无法连续,无法和持续不断的时间抗衡。

不要轻易让外在事物或人把你在通往内心的路上引诱出去,流浪在路上

读的过程可以不断思考,读过之后又陷入沉思,优秀的作品往往都有这样特点。通过对会回忆部分的描写,不断的思考自己应该做怎样过自己的生活。如果说生命是由记忆,现在和未来构成,那么其实记忆和现在的本质都是当下,因为过往的当下构成了记忆,而对未来的思考使我们明明知道意义不大可是却又永远在做的事情,就想《安娜卡列尼娜》最后列文对宗教的态度,明明他知道祈祷是无用的可是却在自己儿子出生时和面临危险时莫名的祈祷起来,这可能是人类当自己能力无法改变现实时候而自然而然产生的想借助外力行为,而对于未来的思考也可以说是祈祷,应该也是一样。而当下的生活是实实在在构成了我们生活的实质—记忆和现在,本书有一段描写深深震撼我心,“古怪的人,所经之处只留下一团迅即消散的水汽。我和于特常常谈起那些丧失了踪迹的人,他们某一天从虚无中突然涌现,闪过几道光后又回到虚无中去。美貌女王、小白脸、花蝴蝶,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即使在生前,也不比永不会凝结的水蒸汽更有质感。于特给我举过一个人的例子,他称此人为海滩人"。什么意思呢?"一生中有四十年在海滩或游泳池边度过,亲切地和避暑者、有钱的闲人聊天。在数千张度假照片的一角或背景中,他身穿游泳衣出现在快活的人群中间,但谁也叫不出他的名字,谁也说不清他为何在那儿。也没有人注意到有一天起他从照片上消失了。我不敢对于特说,但我相信这个海滩人就是我。即使我向他承认这件事,他也不会感到惊奇。于特一再说,其实我们大家都是海滩人。沙子只把我们的脚印保留几秒钟”,我们大部分人医生都会是一个平凡的生命,可是一个平凡的生命要怎样度过我们的无数个当下,被人说烂了的道理是每个当下开心就好,我不反对这样的说法,可是怎么样才是真正的开心呢?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有怎样让自己过的宁静且开心?这些问题在孤独时会不断涌现出来,而我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这些。不要轻易让外在事物或人把你在通往内心的路上引诱出去,流浪在路上。找到那个真正的你,用力生活,尽量让回忆精彩。小说结尾,“黄昏时分,一个小女孩跟随她的母亲从海滩上回家。她以为还想再玩,就莫名其妙的哭了起来。她离去了。她已经拐过街角,而我们的生命不也正是象孩子的这种忧伤一样,会很快地在暮色中消失吗?” 是的,也许我们看似强大的生命最终都会轻易的消失。上面说的那些疑问我不知道会停留到什么时候,可以没有答案,但是不能不思考。

故事情节和相关理解

暗店街 读后感暗店街是Modiano的成名之作,国内更有王小波等人对此大加赞赏。这是我阅读的Modiano的第五本著作。总体阅读起来本书没有想想中的难。PS:无意间发现,原来暗店街的英文版名字:missing person! 暗店街的写作手法,倒是蛮简单的。一个人联想到另外一个人,一个东西又联想到其他的人,环环相扣。侦探一步一点的探索,最终发现了真谛暗店街的故事其实很简单,(相对于才出没有多久的《这样你就不会迷路》,个人觉得《暗店街》算很容易读懂)故事开篇,于特离开了我,要前往尼斯。我的名字是于特救助我后,给我取的。我们两个人惺惺相惜,因为我们都是失忆者,对过去我们都有空白处。于特走了,但是我“固执己见”,继续寻找失去的记忆,整个过程于特等时不时的给于我帮助,提供相关人物的线索/报告。我通过索纳希泽和让-厄尔特,了解到我或许认识斯蒂奥帕——俄国流亡者。我找到斯蒂奥帕,他送了我一个盒子,里面的几张照片引起我的注意,特别是那个叫盖-奥尔洛夫的女人,而我觉得站在这个女人附近的一个人就是我。之后通过贝纳尔迪的帮助,我找到的盖的前夫。了解到盖和弗雷迪结婚。我一度认为我就是那个弗雷迪。但是后来见到弗雷迪的城堡的管理员鲍博,我了解到我并不是弗雷斯,但是管理员给了我其他消息,引起我注意的这个照片上的男人是南美洲的人,叫佩德罗。我根据管理员送给我的饼干盒里面的信息,去往了那明信片上的地址,一个女人接待的我,她称呼我麦克埃沃依先生!我不放心还让她拼写了这个名字。通过这个女人我还收获了另外一条消息:德妮丝的出生证明原件。德妮丝送过来的最后一封信提及一个叫弗雷德的联系人我继续调查,得知德妮丝当年住的旅馆楼上发生过谋杀案件。后来我想起变卖首饰等东西——为了逃亡等无意间我在一间咖啡馆,见到了安德烈 怀尔德默,他认识我,通过他我了解了很多我,盖,德妮丝和弗雷迪之间的关系:——算是对前半部分故事的解释1安德烈认识我 是在纳依于连—波坦街的时候,也就是住在鲁比罗萨家的时候2我是鲁比罗萨的秘书,是鲁比罗萨给我提供的假名,所以我的真名不是佩德罗 麦克埃沃伊。后来鲁比车祸死了3我和弗雷迪中学就认识,路易莎中学。我还有个父亲4安德烈是赛马师,后来去做骑术教师!他是弗雷德家管家提及的赛马骑师,是盖祖父的骑师。5弗雷德和盖非公正结婚,公证人有我,安德烈,盖祖父老乔吉亚泽,鲁比罗萨。德妮丝当时也在6鲁比罗萨是多米尼加外交官。7盖第一任丈夫瓦尔多布伦特告诉过我,盖害怕衰老,所以自杀8我给安德烈弄了一本多米尼加护照9当时英国人被残害!具体要查!!在巴黎危险,检查频繁!弗雷迪是毛里求斯人,有英国护照,我们持有的多米尼加护照也不能保护我们!安德烈也是英国人10有两个人让我们越境去瑞士。一个有张小白脸的俄国人和滑雪教练!滑雪教练叫鲍博贝松。记不得俄国人姓名最终我想起了后面发生的一切:弗雷迪,盖,德妮丝和我,还有安德烈,我们一起出发去了默热弗。火车上我们因为多米尼加护照而免遭被捕。我们住在默热弗南十字座别墅。开始每个人都提心吊胆,特别是安德烈担心之前骑师事件被人认出。后来渐渐的,盖,弗雷迪和安德烈闲不住,出去找乐子。我和德妮丝还是小心谨慎,认识了给我们买东西的女人的一家,他们乐意帮助我们后来有一天,盖在火车站认识的基里尔和他妻子带来了波兰人滑雪教练鲍博和俄国人弗雷德!这两个人说只要给他们钱,就可以带我们越境瑞士。其他人劝我们小心。我们还是一意孤行。一天我们出发了,走到半路,弗雷德建议分头行动,德妮丝和弗雷德开车离开,我和鲍博步行。走了一会儿,鲍博接口探听路况,离开了,这才知道上当了!而后,我继续探索,前往帕迪皮岛寻找还活着的弗雷迪,但是他的船搁浅了,我觉得他还活着。文章结尾,我决定再去一次暗店街2号,罗马意大利——这个地址出至贝纳尔迪帮忙找到的关于佩德罗的相关调查报告,见前文29章以上便是这个《暗店街》的故事,相对《这样就不会迷路》,整个回忆有始有终,脉络清晰,算得上是个完美的结局。整个文段有几个地方,值得提及一下(个人观点)第一,于特和“我”(“居伊”),对以前发生的事情,一片空白。可以说前部分是于特和居伊的对比。于特离开了巴黎,前往尼斯,自以为放弃对过去的追求就可以安然无事,但是最终,于特还是和居伊一样开始寻找自己的以前的一切。在于特给居伊的信中,写到“你说得对,在生活中重要的不是未来,而是过去”。——于特还是同过去妥协了!这也是Modiano的主题之一——过去是躲不掉的,终究有一天,因为某种机缘巧合,你还是要面对过去!我们读了不少的书,似乎都在表达,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因为你改变不了已经发生的事情,你现在能做的是朝前看!而Modiano却反其道而行之,借于特的话告诉我们,过去其实比现在和未来都要重要。我想之所以Modiano如此坚持,或许是因为,是过去造就了现在“我”。而寻找过去的目的其实是为了使自己今天走的更好。在某种程度上,追溯过去,不正是要求我们自省?Modiano对过去的描述,通常不是某一个人的过去,而是某一群人或者某个时代的人的过去,他们有着共同的时代印记,探寻这些印记,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定义当时的人或物的位置,才能在现时中更好的理解对待他们。第二点,孤独感觉。本文一开头“je ne suis rien”,我什么都不是。是啊,于特在的时候,形影相随,还有个伴儿,于特走了,在巴黎,失去记忆的居伊就剩下自己了文中还有一句话很特别:“人们的生活显然是相互隔绝的,各自的友人彼此不相识,这令人遗憾”。我的理解是每个人具有的独立性有时候造就了个人的孤独。如果我们彼此都有朋友,相互介绍,那么我彼此都多了一个朋友!但是在现实中似乎这点不容易,毕竟交友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的,都是有一定的“相识相知”的阶段。说到这儿,想到了以前看节目里面关于朋友的“合分合”原理。“合”:两个人,认识了觉得不错,就相交。“分”:但是在交往过程中,彼此看到了对方的缺点,有可能就会出现矛盾。这个时候处理得好,那么就继续朋友(下一个“合”),否则就“分”了。这都是题外话第三点,不知道其他的读者是读居伊读出了什么。我读出了居伊的胆小。我想居伊对自己的过去也是有排斥的,并非真的如第一章那样坚定不移!在遇到很多关键人物的时候,他不承认自己失忆,每每都说自己记得。实在解释不清的时候,这才说记得不是很清楚。一方面,作者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失忆的人在社会中可能的处境:如果说失忆,对方或许不信,甚至还会失去这个重要的记得自己的人,从而更加无法达到目的地。另一方面说明,对自己不记得的过去的恐惧,万一过去简直坏的不能再坏?总觉得,作者的目的是希望我们鼓起勇气直面失忆,勇敢说出来,对自己的帮助或许更大!也读出了居伊的迷茫,对过去一无所知,无从下手。还读出了居伊的孤独,痛苦第四点,本文第33章,居伊突然想起之前发生的事情了!怎么就突然就想起来了?好的这么快?我觉得这里运用了心理学“潜意识”的内容。记得以前,读《苏菲的世界》:  “我们并不一定能够意识到我们曾经有过的各种经验。但那些只要我们‘用心想’便可以记起来的想法或经验,佛洛伊德称之为‘潜意识’。他所说的‘潜意识’指的是那些被我们‘压抑’的经验或想法,也就是那些我们努力要忘掉的‘不愉快’、‘不恰当’或‘丑陋’的经验。如果我们有一些不为我们的意识(或超我)所容忍的欲望或冲动,我们便会将它们埋藏起来,去掉它们。”    “我懂了。”    “这样的作用在所有健康的人身上都会发生。但有些人因为过度努力要把这些不愉快或禁忌的想法从意识中排除,以至于罹患了心理方面的疾病。被我们压抑的想法或经验会试图重新进入我们的意识。对于某些人来说,要把这类冲动排除在敏锐的意识之外,需要费很大的力气。一九O九年佛洛伊德在美国发表有关精神分析的演讲时,举了一个例子说明这种压抑的机转是如何作用的。”    “我倒是很想听一听。”    “他提到:假设在这个演讲厅这么多安安静静、专心听讲的观众里面,有一个人很不安分。他毫无礼貌地大笑,又喋喋不休,并把脚动来动去,使我无法专心演讲。后来我只好宣布我讲不下去了。    这时,你们当中有三四个大汉站起来,在一阵扭打后,把那个搅局的人架了出去。于是这个搅局者就被‘压抑’了,我因此可以继续讲下去。可是为了避免那个被赶走的人再度进来捣乱,那几位执行我的意志的先生便把他们的椅子搬到门口并坐在那儿‘防御’,以继续压抑的动作。现在,如果你们将这个场景转移到心理,把这个大厅称为‘意识’,而把大厅外面称为‘潜意识’,那么你们就可以明白‘压抑’作用的过程了。”    “我同意。”    “可是这个捣乱者坚持要再进来。至少那些被我们压抑的想法和冲动是这样的。这些想法不断从我们的潜意识浮现,使我们经常处于一种压力之下。这是我们为什么常常会说一些本来不想说的话或做一些本来不想做的事的缘故。因为我们的感觉和行动会受到潜意识的鼓动。” (只是参考,个人的理解)我在想或许,是因为后面我们看到的德妮丝的遭遇很是悲惨,再加上当时的历史背景,居伊并没有真的忘记以前发生的事情,而是选择把他“架了出去”。这些记忆在“大厅外边”,但是最终还是冲进了大厅!所以居伊想起了,结尾他还不敢肯定,说明“大厅外”的东西还有第五点,关于本书的背景——主要是居伊失去记忆的那段背景,上下文推测(发生时间等),应该是发生在“二战德国占领法国”期间。虽然文中没有明说,推断,德妮丝,“我”,“盖”等人或多或少都和犹太人有关,不然就是有英国国籍!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他们要逃跑!要逃跑到默热弗,“我”和德妮丝为什么要越境瑞士!文中还提及了一个叫“蓝骑士”的谋杀案,想来和德国有关第六点,文中还有侧面的调查,比如德妮丝的教女,帮我卖首饰的人,他们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情况的复杂,紧急第七点,对弗雷德这类小人的批判。在战争期间,不但没有帮助弱小,却要发战争财,这是多么卑鄙可耻的行为!而德妮丝这样年纪轻轻的女人就这么毁在了弗雷德和鲍勃的手里!文末没有交代德妮丝的去向,“我”似乎只想去找弗雷迪,所以德妮丝凶多吉少,可能已经遇害!第八点,盖的死因。文中提及是自杀的,因为前夫说,盖害怕衰老!第九点,有一段情节的描述“我”到海员咖啡馆见到老板(17章)“这是个身材矮小的人,年龄60上下,一头白发,满面通红,大概几杯开胃酒已下了肚。浅蓝色的眸子在鲜红面色的衬托下显得更淡。这白、红、蓝三色如同给陶瓷涂的彩釉,使人快活”——白红蓝想到什么?法国?这个酒吧玻璃门后有个牌子:MEN SPREEKT VLAAMCH(此处讲弗拉芒语)。查资料知道:莫迪亚诺的父亲从商,母亲是个艺术家,两人都常年在外。莫迪亚诺出生后,便由说弗拉芒语(比利时北部地区语言)的外祖父母照看,导致他3岁之前都不会说法语!这段是很玩味儿的。

封面的颜色

莫迪亚诺的风格和村上有异曲同工之处,纤细、淡雅,如下午时候投射在西墙上淡灰色的树影,摇曳令人目眩,消逝无声无形——《暗店街》,真的是一本心境老时、苍凉时,在极至的寂寞里展页徐读的书。      喜欢手上这本旧书封面的颜色,淡的紫色。        我们因何而忧伤?

巡夜人

饭。从壁灯里射出来的光线直照向我,使我眼花,而其他人却都落在阴影里。也许,他们把我置于灯光下,是为了更清楚地辨认我。"一辆轿车开到这群人的身旁嘎然停住,从车上走下来另一个老人,他身被一件罗登缩绒厚呢披风,灰色的头发理成平头,看去身板硬朗,动作利索,有着军人的风度。他会不会就是斯蒂奥巴呢?""我象一个孩子吃完生日点心回来时那样,腋下挟着一只红色的大盒子,木然站在那里。我敢断定,他当时还冲着我说了些什么,但是大雾把他的声音闷灭""此时此刻,布朗特在想什么呢?我敢肯定,他什么也没有想。他在一种越来越忧郁的麻木状态中挣扎着。我有权利把他突然从这种麻木状态令拉出来,从而触动他的一些痛苦回忆吗?""她象一个撒谎的女孩,当场被抓住了。她低下了头。如雷震耳的噪音停了,接着是用萨克管吹出的一支旋律,乐音是那样的纯正,仿佛完全溶化在空气中了。""我觉得他由于疲惫和沮丧变得昏昏沉沉了,我贴近地注视者他,我担心即使是一丝微风吹进广场,他也会被吹走,而把我连同我的问题,孤零零地留下来""我也许实际上从来不曾叫过彼得罗·麦克沃伊,我什么也不是,只是一些透过我的有时远而弱、有时近且强的振波所散播的回音,它们在空气中打转儿,然后聚集在""他尽力用一种愉快的声调说话,还碰碰我的胳膊,好象要借以证实我确是坐在那里,确是在他的身旁似的""您还来看我吧,还会来的吧?我感到很孤独……我很害怕……”""若不是路牌或者霓虹灯制成的招牌常常出现在面前,我怎么可能辨明方向呢""我孤零零的一个人。我又一次感到害怕起来,就是每次走上米拉博路时感到的那种害怕,害怕有人发现我,害怕有人截住我,害怕有人检查我的证件。此时此刻又产生这种心情,这可真叫遗憾,因为还差十几米就要走到头了。特别要紧的是,可别跑。不要乱了步伐,一直走到头吧。""这天晚上,我又避过危险了。她在楼上等我。唯有她在等着我,如果我在这个城市里失踪了,也唯有她才会感到焦急和不安。""  一间浅绿色墙壁的房间,红色的窗帘已经拉上了。床左边的床头订花老。我闻到了她身上的香气,浓郁刺鼻,但除了地皮肤上的雀斑和右臀上方那颗漂亮的痣点以外,我"就什么也看不见了"那还是在皮埃尔-卡尤街的当铺里,我就认定我将永世厌恶贫穷。有人会认为我缺乏理想。刚开始我的头脑也很天真浪漫。但这一切在人生路上丢掉了。""后来,他还思忖,这种感觉,也许不过是他的青春,这种一直压抑他的感觉,终于脱离他了,犹如一块岩石缓缓滚向大海,击起一束水花便消失了""个小女孩跟随着她的母亲从海滩上回家来。她因为还想再玩,就莫名其妙地哭起来了。她离去了。她已经拐过街角,而我们的生命不也正是象孩子的这种忧伤一样,会很快地在暮色中消失的吗?

莫迪亚诺——初入暗店街

了解一位陌生作家的开始,往往从他的代表作入手,《暗店街》便是我走进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这位法国作家的第一道门。万事开头难,阅读《暗店街》也不例外。读第一遍,雾里看花;读第二遍,似懂非懂;直到读第三遍,才略有所悟。后来我才发现 ,这本书之所以难读,主要在于小说的立意大于小说的内容。换句话说,作者写的不是一个好看的故事,而是抒发一种独特的情怀,即探讨记忆在人类生命中的重要性。《暗店街》的故事很简单,讲述一个身患失忆症的侦探寻找自己真实身份的故事。从故事框架上看,有点类似侦探小说,事实上作者违背了侦探小说的叙事结构,直到小说的结尾,主人公也未能弄清楚自己的身份。由此可见,作者的意图不是寻找一个答案,而是在寻找和追忆的过程中,试图诠释记忆对人来说有多么的重要。那么,记忆代表什么?作者又为什么热衷于探讨记忆呢?我试图在阅读中寻找到答案。记忆代表着我们生活的过去,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存在过的证明。小说的第一章通过于特之口就提出了一个疑问:"人为什么总想着过去,为什么不往前看?" 而回答这个问题的前提在于,我们每个人对过去的认知都是通过我们脑海中储存的记忆来实现的。如果没有记忆,人的一生不过是一个时期里的一个名字,或者是一堆材料里寥寥数笔的描述罢了。在小说中经常可以看到,主人公试图通过社交名人录和调查报告来了解自己的身世,可他看到的只是想墓碑一样生硬和干涩的姓名、地址和履历,而自己需要寻找的东西却只能是别人脑海中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记忆。当一个人的消失伴随着记忆的消逝时,再怎么努力地寻找也只是徒劳。记忆联通着一个人的过去与现在,事物正是在这样的一种联系中发生着微妙的改变。在小说中,作者描写了众多人物,他们很多人都深受着记忆的影响。曾经光芒四射的钢琴师,现在却在酒吧落魄地弹琴而无人问津,他的苦闷来自于当下与过去记忆的反差;曾经风光做作的摄影师逃脱不了过去记忆带来的恐惧,从而生活在自我封闭的世界里不被人所理解,以至于任何现实的事物只要勾起他的记忆就会让他万分的痛苦。人们不了解过去就不清楚现在,只有在过去与现在的比较和反差中,我们才能更清晰地看到事物发展的脉络,更能认识现在的自己。记忆是模糊的,是我们选择后的结果。小说中提到了一种概念叫“海滩人”,它指的是那些在你人生中擦肩而过与你同时经历社会历史变迁的人。你可能知道这些人的存在,但你从未了解过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他们是谁?来自哪里?结局如何?虽然你们彼此共存于同一片天地,但彼此都只是对方记忆的边角,生活上并没有任何直接的交集。其实,这样一种模糊的状态是我们选择后的结果。我们只记忆我们自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有意忽视多余的信息。可是人们记忆上的忽略会使得人与人之间变得的冷漠与孤立,因为没有共同的记忆可供连接彼此。书中的骑师安德烈与主人公在酒吧相遇,由于主人公患有失忆症,两人的谈话变得十分的困难,双方如同在记忆长河里逆流的泳者,因无法拥有共同的记忆做连接,两人最终不欢而散。记忆容易随着时间被人遗忘和忽视。小说中的于特直到退休后回到童年生活过的城市尼斯,他才发现自己从来没有真正认识过这座城市的美妙。随着自己童年记忆一点一滴的复活,他才渐渐明白在自己过去的经历里有着从未认真体会过的快乐与幸福。这一切都是时间造成的,是时间冲淡了人类所有记忆中的美好,是遗忘让人对事物的认识越来越模糊,这是所有人都要面临的困苦。所以在给主人公的信中,于特回答了小说一开始自己提出的问题——“你说得对,在生活中重要的不是未来,而是过去。”时间把过去转变为记忆的同时,也在拉着我们走向生命的尽头,这是记忆在人类生命中留下的难题。如同小说结尾主人公手中凝视的照片那样,一个没有玩够的小女孩被母亲拉着离开海滩时,脸上显露的苦闷与不满。时间改变了一切,而唯独记忆能就给我们追忆往昔的可能。作者是借助一个寻找自我身份认同的故事来探讨记忆对人类生命的意义。人虽不应该永远活在过去,但不能没有自己的过去。主人公对寻找自己身份的执着代表着寻找过去对于人的生命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它却不是可行之举,一方面人类通过追忆和寻找能够为认识事物的真实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另一方面,人类记忆本身充满着局限和不确定因素,所呈现出来的事物并非客观真实的存在,而人在这样一种矛盾中通过记忆和回忆的渠道来寻找真相,其本身绝不是有效的选择。记忆不是人类的黑洞,也不会让人类步入黑暗。对于人类来说,记忆的存在即神奇又迷离。人类用科技的力量在探索宇宙万物的道路上无限延伸的同时,记忆则往后为我们铺就追忆生命的街道,只不过那里时常昏暗朦胧,人类至今难以步入这条幽暗的街道。

其实我们都是海滩人

小说最后,居伊寻找自我的所有线索都已用尽,疲惫已极,但他仍然不打算放弃,准备去“我的旧地址”——暗店街2号(意大利罗马)——做最后一次尝试。天光渐暗,他不由自主地掏出随身携带的照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姑娘,那似乎是他生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朋友的妻子小时候,他这才注意到她在哭泣,“她无缘无故地哭着,她不过想再玩一会儿。她走远了,她已经拐过街角。我们的生命不是和这种孩子的悲伤一样迅速地消逝在夜色中吗?”说不清是一种什么情绪,反正是难过,或者只是累极了——一本薄薄的小说会把人读得这么累,简直累到骨头里去了!书都没合上,我泪就下来了,在地铁里,忍都忍不住。索性回到小说开头,“我什么也不是。这天晚上,我只是咖啡店露天座上的一个淡淡的身影。”虚无之气息原来从始至终。莫迪亚诺从落笔到收笔,就没打算让阳光穿透迷雾。好些天过去了,疲累感就是不散。我想,并非莫迪亚诺侦探小说的写法,却不以破案为目的,一大堆信息碎片最终没能拼出一幅完整的图画,令居伊的寻找自我失败告终。而是故事中无处不在的人们的惊惶和迷离、浓烈的人生要多虚无有多虚无的氛围、“维希法国”那个“古怪的时代”的压抑,还有外滩跨年夜几十个年轻生命的瞬间消失……是它们扭结在一起产生的确凿的重压让我累透了、难过坏了。居伊•罗朗十年前失忆,巴黎的私家侦探于特收留了他,他在于特的事务所一干八年。于特要退休了,回尼斯老家前将事务所全部的资源都留给了他,他决定用来寻找自己。在得知德妮丝曾经是他生命中的另一半时,居伊时不时将自己前置到那个他尚无法确认的过去,并假想他曾经这样想过:“她在楼上等我。她是唯一等我的人,是这座城市里唯一担心我失踪的人。” 连自己的名字都无法确认,不知道那晚他叫吉米还是佩德罗?斯特恩抑或麦克埃沃依?但不妨碍他想象他曾经有过这样的担心,“我担心德妮丝不来赴约,我第一次想到,在这座城市里,在这些急匆匆赶路的人影中间,我们俩有可能再也见不着面。”这样的句子,任谁读了心里不得一凛?若将《暗店街》当侦探小说读,会非常辛苦,因为莫迪亚诺不以水落石出为己任。在居伊寻找自我的过程中,每个线索都会带出新的线索,一个或几个,但读者跟随居伊一番辛苦追踪后,会发现一切都真假难辨。线索越多,居伊的身世之迷就越大。其实一开始他对寻找自我的意义就颇为怀疑,“我已经度过了自己的一生,如今只是一个在周末夜晚的和暖空气中游荡的鬼魂。为何要再结已断的纽带,寻觅早已砌死的通道?”一旦付诸行动,他又非常专业和执着,再细碎的线索都不放过:一张照片,报上的一则启事,一本旧杂志,一个难以确定拼法的姓氏或名字,一个电话号码,某个地址,一个个隐匿着各种秘密,生活在惊惶、挫败、艰困中的相关人……他还坐拥于特留下的宝贵资源:最近五十年的各类社交人名录和电话号码簿。——“它们是逝去世界的唯一见证。”于特还有一位和各情报机构都有密切联系的朋友,随时接受居伊的调查请求,为他挖出某个相关人深藏的种种信息:出生、家庭、婚姻、职业、犯罪、出入境等等情况。居伊有时候会突然被某些细微的事物触动,一首曲子,一种气味,几个姓名的音节……内心会涌起某种异样,像是有什么东西被唤醒,但又总是稍纵即逝;有时某些情景会让他突然心慌意乱、不安和忧虑,比如从某个窗口看出去的街景,以及纽约大街……有时有些信息碎片会有两三片碴口吻合或者部分吻合,我以为终于可以拼接出一块大一点的可信信息了,但干扰,不,否定总会出现,刚刚形成的一点儿“确认”,瞬间瓦解。居伊借口在写一本关于流亡者的书,访问到一个老人,老人拿出一盒流亡人物的照片,居伊在其中的一张上发现了“自己”。“靠左边,一位身材十分高大的男子,穿一套浅色方格细呢西装,年纪三十上下,黑头发,细细的唇髭,一只手搭在金发年轻女子的肩头,右臂被照片的边缘切去了。我真的以为这就是我。”这也几乎是小说中唯一一个后来没有被明确推翻的线索。其余的,则多是这样演变的:我不敢向他暗示我就是弗雷迪•霍华德•德•吕兹。我还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我心存希望。很清楚,我不叫弗雷迪•霍华德•德•吕兹。我在心里一遍遍重复着出生时人家给我起的名字,在我人生的一大段时期内人家用这个名字来称呼我,它会使一些人联想到我的面孔。佩德罗。告诉我,佩德罗……你的真名是什么?我对此一直很好奇。弗雷迪对我说你不叫佩德罗•麦克埃沃依……是鲁比给你提供了假证件……“暗店街2号”的地址,出现在名为“佩德罗·吉米·斯特恩”的资料上,是他入住旅馆时填写在旅客卡片上的。在那份资料中,佩德罗的国籍是“希腊”。可是在“佩德罗·麦克埃沃依”——两个认出他的人,都这样叫他——的资料上,他是多米尼加人,在多米尼加共和国公使馆工作。于特也是一个部分失去身世的人,居伊认为这是他收留他的重要原因,“我的病情感动了他”。他俩常常谈起那些丧失了踪迹的古怪人,觉得他们就像某一天突然从虚无中涌现,闪过几道光后又回到了虚无中去,所经之处只留下一团迅即消散的水汽。小说中最令我低回不已的是于特给居伊讲述的沙滩人的故事。说有一个人四十年间在海滩或游泳池边度过,他亲切地与人聊天,把自己的影像留在了数千张别人的照片中,可是没人知道他是谁,也不清楚他为什么在那儿,当然也没人注意到他是哪一天从别人的照片上消失的。“其实我们大家都是海滩人。”居伊说于特的原话是“沙子只把我们的脚印保留几秒钟。”有人认出了居伊,直呼他失忆前的名字,他请对方辩识和他和德妮丝合影的那对男女,对方却不认识。“人们的生活显然是互相隔绝的,各自的友人彼此不相识。”居伊遗憾地想。好的作品总是直抵哲学之境,不读到这样的故事和感叹,当然知道人生匆促和人类孤独的本质,但那些“知道”远没有这样的质感和印象深刻。不过同时,也对生命生发深长喟叹,除了时间之沙迅疾掩埋我们曾经于世的痕迹,还有人与人之间实质上的悬隔。小说一共47章,篇幅都不长,最短的仅一行字。居伊突然有了记忆。最早似乎出现在15章近末尾时。他站在窗前往下楼下看,心里一咯噔,“我确信,过去在同一时刻,我经常呆在这儿窥伺,纹丝不动,不做任何动作,甚至不敢开灯。”往后,记忆更多“恢复”,21章,二战期间和德妮斯生活的许多细节开始涌现。但那些情节读起来,完全不能确认它们是居伊的想象,还是确曾发生过的过去?这是《暗店街》非常显著的特征。除了虚虚实实,转换叙述视角也是《暗店街》的一个显著特征,特别是篇幅过半以后。第26、32、34、43章突然就由内视角变成了全知视角,同时变化的还有叙述焦点。第34章还好,还围绕着居伊,虽然一头扎进了“过去”,写佩德罗(居伊)、德妮丝、鲁比(多米尼亚共和国驻巴黎公使,居伊二战时期在巴黎的身份似是他为其提供的。)逃亡至维希市——二战时被德国纳粹扶植的维希法国政权的实际首都——时的惶悚与狼狈。一笔一笔精晰而清准,迵异于记忆恢复中“我”的混乱。另外三章的叙述焦点则十分奇怪,26章是一位曾经帮助佩德罗倒卖首饰的人,当时他对佩德罗的感觉是“这人在这间旅馆的房间里遭到了围捕。”为了回应或者安慰,他笼而统之地说了句“这年头真古怪……”隔着好几章,这奇怪的一章有了回应。37章,二战期间的逃亡经历片片断断地重现在居伊记忆中,他记得那位帮他变卖手饰的“好心人”,也记得他说过“我们生活在一个古怪的时代。”32章,地点突然腾挪到了智利中部的瓦尔帕莱索,叙述焦点则成了一位离开巴黎五年的前舞蹈演员,现舞蹈教师。她也是一位部分失忆者,对过去记忆混乱,但当有轨电车停在一条绿树成萌、坡度平缓的大街上时,总会想起儿时教母去接她的情境。但她对教母一无所知,只知道她叫德妮丝,还记得有位棕发男子陪着她。而早在21章,居伊刚刚“恢复”记忆时的记忆碎片中闪现过“一位金黄头发、穿灰裙的十来岁的小姑娘”。那章的末尾,他向自己的记忆发出追问:“她是谁呢?”接近尾声的第43章中,叙述的焦点是变成了德妮丝曾经的一位好友,她们曾同在阿莱克斯·马吉时装店当过模特。她记德德妮丝和佩德罗是十分般配的一对。可是她是谁呢?——我想她一定在哪里出现过,但我找不到。于上述“奇怪”的四章中那些星星点点的叙述来看,居伊(佩德罗)根本没有消失,他潜伏在一些曾经认识他的人的记忆中,不期而至的某种光影、声音、事物……会唤醒它们,它们的主人会猛地一下想起那个叫”佩德罗“的棕发男子来。言及叙述技巧,莫迪亚诺另一部同样令人伤感的作品《青春咖啡馆》围绕露姬的失踪,四个叙述者——包括露姬本人——交替登场 ,娓娓讲述露姬短暂的人生故事。但它一是叙述者的转换非常明显,二是四个人全都使用第一人称“我”,三是(最关键的)叙述焦点始终围绕着露姬,所以不仅不会给阅读造成困难,相较单一的叙述形式,还平添机巧,也使露姬的人生故事多方位呈现。《暗店街》却不同。它不仅转换了人称,也转换了叙述焦点,关键是新的叙述焦点的“名不见经传”和“边缘”,几乎只是“一瞥”而己的人物,却突然给他们来上一章。这种奇特的叙述方法,固然强化了作品神秘、虚无、伤感的氛围,但也着实给阅读制造了不小的麻烦。要论离奇或者玄幻,当属围绕着前摄影师芒苏儿展开的情节。循着德妮丝出生证上的地址,居伊找到了“海员咖啡馆”。咖啡馆老板给了他一本旧时装杂志,封面少女便是德妮丝。顺藤摸瓜,居伊找到摄影师让-米歇尔·芒苏尔。两人在去他家的路上,行至某条街时,芒苏尔惊恐得浑身发抖,他家上了三道门锁,又不时撩开窗帘察看,因为他老觉得那后面藏着人。他惊惊怍怍地想起了不少事,特别是关于杀手“蓝骑士”的。拨了一个号码后,他把话筒递给居伊,居伊听到里面传来男人女人的呼叫声,仿佛在对话、寻找、传递暗号……那是已死之人四处游荡的灵魂的声音。——莫迪亚诺借居伊的心理活动,将玄幻坐实,读来甚觉诡异。如果未读而又打算读《暗店街》,诚意地建议选个阳光明媚温暖的日子读,我在这个湿冷、脏污、悲伤的跨年时节里,读得心都碎了。在这样一本令人忧伤的小说中,仍然有着不动声色的幽默。比如小说开篇说一个目光惊愕、面部浮肿、棕发小个子的男人委托于特事务所跟踪他的妻子,他们跟踪发现,他妻子每天下午都跟另一个面部浮肿、棕发小个子男人幽会。当然,这孩子气似的幽默,兴许只是在调侃人们终究逃不出命运的掌心。瑞典文学院在给莫迪亚诺的诺奖颁奖词中说:“他用记忆的艺术,召唤最不可把握的人类命运,揭露占领时期的生命世界。”我想,《暗店街》一定是这句赞辞最重要的催生剂。(请勿转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年1月的版本,在一本姓名的迷宫的小说中,有两处人名中点错了点,实在是要命的错误。第一处,85页,“弗雷迪•霍华德•德•吕兹”,误成“弗雷迪、霍华德•德•吕兹。”第二处,93页,“这么说,我和德妮丝、库德勒斯在这儿生活过。”应该是:“德妮丝•库德勒斯”我读《缓刑》——勇敢些,帕托施http://book.douban.com/review/7387283/我读《夜半撞车》——警察局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http://book.douban.com/review/7444954/ 我读《地平线》——我们错过了多少命运 http://book.douban.com/review/7519082/

人身不由己沦陷其中

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却但读得人身不由己沦陷其中,全书由47个片断组成,时间跨度20年。每一个片断,都由主人公的亲身经历、调查报告、线索分析、回忆和联想等组成,这些事件和片断,均发生在不同的时间断面上,如巴黎街区、奥斯省的瓦尔布勒斯、贝当伪政府所在地维希、离瑞士不远的小镇默热菲、智利城市瓦尔帕皮岛……等等,不同的时间与不同的地点交会,流动的人群、流动的时间,流动的记忆,这些碎石子一样的片断被主人公任意拾取,拼贴、组合,串联,而记忆的大树上,每一个枝丫,都阡陌纵横,枝繁叶茂,细微之处,毫发逼现。作者写主人公穿过一条街道,内心居然莫名地不安,而在寻找的过程中,一间普通旅馆的有窗帘的房间,主人公不由自主赶紧去拉上布帘,担心被外面的什么人窥见,直到主人公最后发现自己的身份,才知道过去的自己常走相同的这条路,所以才会这么不由自主踏上同一条道路,而那些莫名不安,则是因为作为一个被占领国的公民,在异国他乡的那种恐惧不安。莫狄亚诺再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法国作为占领区的恐怖,不着一字,却通过主人公的内心感受,通过主人公寻找到的那些流亡者身上至今噩梦缠身的种种印痕揭示出来。而当失去的记忆被召回,那些隐而未现的东西得以昭示,往昔的面孔和情感顿时鲜活生动,从时间的那端,走过来,记忆的图片妙趣横生散落满地。

片段·过去·沙滩人

对于诺贝尔奖,人们最关注的自然是文学方面。每年的诺奖文学奖得主公之于世后,总会引起人们的一阵购书潮,我也成为了大潮中的一朵“浪花”。其实对于中国读者来说,陪跑的村上春树显然比“正主”莫迪亚诺更为人所知。自然,在得知村上再次陪跑后为其惋惜的同时,也更加激发了我对莫迪亚诺的好奇心。说实话,一开始看《暗店街》时,我“入戏”很慢。我想,最大的原因便是因为小说的“慢节奏”——莫迪亚诺笔下的主人公居依总是拖着已然老去的躯体,孜孜不倦地寻找着他的过去——他是一个对自己过去全然忘记的人。莫迪亚诺在本书中的“节奏”总是很慢,每节不长的篇幅中,穿插着心理描写和场景描写。读《暗店街》的时候,你总会有一种很恍惚的感觉,一种不真实的慢文艺电影镜头感——嗯,没错,就像伍迪艾伦资深文艺电影:巴黎那令人心醉而惘然的街景,居依那令人忧伤的话语,或麻木或颓废或潦倒的昔日故人,以及边看边自动脑补的电影昏暗灯光与自带的古典音乐BGM,无一不指向“法兰西历史的黑洞”——二战时德占区的记忆。《暗店街》最独特之处,除了那具有电影质感的场景转换,还有就是从第一节到第三十七节都没有提到“德占区”“逃亡”或“二战”“纳粹”等字眼——即便有也是极为少有的一笔带过。这是一种最为独特的手法——若按以往现实主义的手法,必定从一开始就入木三分地描写纳粹暴行与民众的艰辛生活,通篇行文都是教科书式的描写暗讽。然而莫迪亚诺却反其道而行之,从开头到临近结尾都让人感觉这只是个探寻自己过去身份的故事。故事的“进度”也很慢,有时候一些与剧情毫不相干的大段描写也能占满一篇章,耐性差的读者估计都看不下去。直到故事的最后,才将所有零散的、看似毫不相关的人物通通串联起来,所有的线索交织一起,成为了一个完整的、逃离德占区的故事。在所有故事都揭开谜底的那一节,可以说是全书的高潮,给人以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让人直呼:看了这么久终于知道主人公身世了来剧透了简直感动!至于《暗店街》的叙事方式,同样也令人感到新奇。它并没有情节紧凑的完整叙述,而是采用了片段式的描写,零散的对话,细致的描写,让人极易呈现出强烈的画面感——昏暗的灯光,沉郁的对话,故事性的欠缺,这可以说是一种特色手法。作为一本小说,如此之散文化的写法也是有够大胆新奇的。因此,假如要给这本书提炼几个关键词的话,第一个便是本文的标题——“片段”。其次,是“过去”。这很容易理解,因为故事本身就是讲述男主人公“我”在失忆后找寻过去的故事。而“沙滩人”又是什么呢? 在《暗店街》里有这么一段话:一生中有四十年在海滩或游泳池边度过,亲切地和避暑者、有钱的闲人聊天。在数千张度假照片的一角或背景中,他身穿游泳衣出现在快活的人群中间,但谁也叫不出他的名字,谁也说不清他为何在那儿,也没有人注意到有一天他从照片上消失了。我不敢对于特说,但我相信这个海滩人就是我。即使我向他承认这件事,他也不会感到惊奇。于特一再说,其实我们大家都是沙滩人,我引述他的话,“沙子只把我们的脚印保留几秒钟”。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每个人都是别人生命中的沙滩人,是时间的沙滩人。我们都是平凡人,英难只是极少数。我们终将消失在时间的的布景板里。这或许就是《暗店街》最令人感到忧郁伤感的部分: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长河中的沙滩人,个人在历史的洪流之中是那么的弱小,稍纵即逝。放下书,不得不感慨这真是一本“美”之书,精致而忧郁,文艺又文学,也不负诺贝尔文学奖新得主的名号了。若是拍成电影,找个文艺忧郁,走着大长腿的法国老男人,穿着西装,夜行在巴黎街头,估计能圈一大票文艺男女青年吧。“黄昏时分,一个小姑娘和母亲从海滩回家。她无缘无故地哭着,她不过想再玩一会儿。她走远了,她已经拐过街角。我们的生命不是和这个孩子的悲伤一样迅速地消逝在夜色中吗?”2015.4.

沙滩人想:

读时屡屡走神而意识到周遭愈加昏暗的光线,罢了发现竟然下了湿冷的雨。这样一来就更加觉得章节间的不连贯与晦涩难懂,于是那种被阴暗的湿冷裹挟而无以解惑的不痛快满格了。奇怪的跨年时节,湿冷、灰霾,背景是雨而非雪,窗外楼下有人匆匆将小汽车开出车位又匆匆下来将车锁立起旋即离开,一片雨尚未企及的干灰不多时就深暗了下去,终与周遭融为一体——”时间之沙迅及掩埋了每一个沙滩人曾经于世的痕迹”。一个人四十年间在海滩或游泳池边度过,他亲切地与人聊天,把自己的影像留在了数千张别人的照片中,可是没人知道他是谁,也不清楚他为什么在那儿,当然也没人注意到他是哪一天从别人的照片上消失的。那么我们大家都是海滩人。假如真的失去记忆,所有的找寻结果到头来确是自己的生活,还是潜入了另一个人的生活?可惜生活阅历不够,对德占巴黎的历史也缺少了解,可能好端端的书因此被读瞎了,也并没有觉出”象征手法”用在哪里,不知道“消逝”的过去究竟意味什么,只是隐隐地对某些字段一霎那有感觉,似乎明白作者想说什么,但是下一段总是像风中沙般抓不住。整本书叙述的一直是过程,然而自己先入为主地认为总会有开头和结尾,因此读的过程并不纯粹——每一句潜意识里都在寻找着他是为何丧失记忆,而最终又是否知道自己的身份。未果,于是耿耿于怀。开玩笑地对自己说是因为外国人名字太多又长又不好记才没看懂是个搞笑的敷衍。深阅读还是被浅阅读代替,如果说浅显的理解的话,没了记忆何必又去找,找到了未免不会对是否是自己留下的印迹产生怀疑。只有能记住的路最踏实。胡思乱想那么多,合上书只剩一句话——一场冷雨,窗玻璃白擦了。

往来致敬

整个探寻过程耐人寻味又引人入胜,你真的知道自己是谁又从何处来麽。语言和叙事结构简练而又衔接到位。不错的想法和思路,刚开始读莫迪亚诺的小说就跟《地平线》中一样,让人摸不清路数,这絮絮叨叨的讲说是神马情况,但其实在你追忆和找寻的过程中,差不多就来了,也清晰了~不断探索的人生。ps.对道路和住房的描摩怎么那么爱呢~

暗店街

看完了,没看懂。不敢打分。各种混乱。失忆人追忆过去。种种线索,只是怀疑,真相没有水落石出就结束了,这个没有过去记忆的人还是不知道自己是谁。我们都是生活在别人的记忆力。我们在每个人的记忆力都是片段的。懵懵读完,印象深刻念念不忘的少,但有一段说,我们都是海滩人,我们在世界上留下的足迹就像海滩上的脚印,很快就消失了。那一端话印象最深刻。也是本书的点题之话。

暗店街

读《暗店街》,有个问题一直萦绕着我。“人是如何证明自己就是自己?”我们这群拥有自己的记忆的人可以毫不费力证明。有照片,有朋友,有家人,有身份证。。。等等一切的一切。如果加个限制呢?失去记忆的人?又该如何证明?《暗店街》讲的就是二战后,主人公得了失忆症之后,不断的打捞旁人支离破碎的记忆来寻找自己的故事。小说中提出一个概念。 海滩人 何谓海滩人?原文中是这样写道:“一生中有四十年在海滩或游泳池边度过,亲切地何避暑者、有钱的闲人聊天。在数千张度假照片的一角或背景中。他身穿游泳衣出现在快活的人群中间,但谁也叫不出他的名字。谁也说不清他为何在那儿。也没有人注意到有一天他从照片上消失了。……其实我们大家都是海滩人,……沙子只把我们的脚印保留几秒钟。”读到这里,感到深深的悲哀与无奈。为我们的渺小。正是如此,主人公为寻找自己的费劲心思。但最重要的是如何证明沙子上的脚印是自己留下。让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上,再加几个字,为什么人要证明自己就是自己?尽管找自己之路很难,但主人公依旧不放弃,还是想继续寻找。是什么支撑他呢?我不清楚,许是人类本身的溯源的本性吧。

靠什么打捞那些支离破碎的记忆?

《暗店街》讲得是一个关于记忆的故事。主人公叫居依·罗郎,是一位失忆的私人侦探,读者不知道他的具体年龄,也不知道他的真正名字,只知道他在二战后为于特的私人侦探所工作了八年,现在于特准备退休,他也决定开始寻找失去的记忆。小说以居依寻找逝去的记忆为线索展开,但是这里并没有任何侦探小说的元素,没有案件,没有谋杀,没有死亡,没有一个凶手是谁的疑问揪着读者的心。我们和主人公一样,模模糊糊地凭借这个人的只言片语,那个人的信件、照片等物件,一点点试图拼凑出往日的生活景象,找到失忆前的自己。然而小说最迷人的部分不在于故事的结尾,不在于主人公是否找到了真相,是否了解了“我是谁”,而在于追寻的过程,在拼凑记忆的途中。是的,拼凑记忆,这是主人公在整本书里努力去做的事情,因为没有人能告诉他他是谁,没有回忆录,没有日记,没有传记片,他必须把从这里听到的故事,和那里得来的线索拼在一起,然后推导出结论。当然,结论很有可能是错的,主人公就不止一次错认了自己。在第十五章,主人公把一张相片拿给过去认识的一位女士看,那上面有他,还有其他三个人,他希望从这里找到一些线索。对方的回答是,“你和德尼斯在一起,但我不认识另外两位……”,德尼斯,这是他过去的女友,他现在知道了她的名字。另外两位是他过去的朋友,他已经在前面的寻访中知道了他们的身份,但是眼前这位认识主人公与德尼斯的人,却不认识照片上的另外两个人,这让他很遗憾,“人们的生活显然是互相隔绝的,各自的友人彼此不相识。”这一番大海捞针的追寻之旅,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人们的过去并不是一条清晰的线,而是被撕碎的时间,它们被不同的人撷取,每个人只拥有片段,一个人的存在,是靠其他人的记忆支撑的,当这些记忆失散,这个人的过去也就消失了。张爱玲在《对照记》里回忆家族曾说“我没赶上看见他们,所以跟他们的关系仅只是属于彼此,一种沉默的无条件的支持,看似无用,无效,却是我最需要的。他们只静静地躺在我的血液里,等我死的时候再死一次。”也是这个意思。现在,我们知道张爱玲的一生传奇,她用文字写了下来,被其他人用文字写了下来。而我们的主人公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他作为一个普通人,没有更多能够挣脱时间的人证物证,关于他的记忆,将很快消失。在第八章,主人公回忆起了于特给他讲的关于‘海滩人’故事。“这个人在海滩上和游泳池边度过了40个春秋。嘻嘻哈哈地同避暑者和无所事事的富翁们聊大天。在成千张假日照片的角落或背景上,总可以看到他穿着游泳衣,混杂在欢乐的人群中,但是没有人能说出他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他究竟为什么呆在那里。因而当他有一天从这些照片上消失了的时候,谁也没有注意到。我不敢对于特直言相合,但我认为这个‘海滩人’就是我。不过由于其他的一些原因,即使向他承认实况也并不会使他感到惊奇的。于特就反复说过,我们实际上都是些‘海滩人’。”我们都是“海滩人”,像作者在全书的最后一句所说的,“我们的生命不是和这种孩子的悲伤一样迅速的消逝在夜色中吗?”我们终将消失,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留下的只能是一些记忆碎片,一些存留记忆温度的痕迹,然而这些痕迹是已消逝世界的见证,也是我们与记忆对话的魂器。

海滩人

《暗店街》是我今年的生日礼物,一个很久没有联系的朋友送的。主人公居依失忆了,八年后,他决定找回从前的自己:先是找到了自己从前的交际圈;试图找到一个对自己“了如指掌”的人物,从他那里知道自己的过去。后来,他终于东拼西凑地整理出来了自己的交际关系,甚至开始记忆起过去的事情——这时候,书已经将近结尾了。我开始前所未有地害怕。害怕他的线索会突然全部断掉,发现自己并不是那个“佩德罗”,自己的所谓的“记忆”不过是自己的幻想与道听途说的糅杂。事实上,这种害怕几乎伴随着我看完整本书,只是越到最后、当居依的记忆越“完整”,我的这种害怕越是强烈。我怎么舍得让一切重来?但与此同时,我却又无比希望这是一个永远没有完结的故事。我又怎么舍得就这么“大团圆”?然而小说真正的结尾却出人意料的平淡,居依的身份没有遭遇全盘否定,也没有得到最终证实和完全挖掘。那是一个怎么看都不像是结局的结局,到像是被什么人一刀剪了去:“关键人物”弗雷迪在居依到来前的一个月前失踪了,居依把目标转向暗店街2号……我看得云里雾里,却被结尾的句子,“我们的生命不是和这种孩子的悲伤一样迅速地消失在夜色中吗”彻底征服。我想起文中的于特提到的“海滩人”,一个没有过去和未来,突然出现又突然失去踪影的人。“于特说,我们都是海滩人…沙子只把我们的脚印保留几秒钟。”世间不存在什么可以违逆时间。而记忆,是我们感受时间流逝的计量。如果过去的一段记忆彻底消失了,就意味着那过去的日子将彻底地一去不返。我越想越害怕,结局越是平淡,居依越是“事不关己”,就越让我害怕。我好像明白了作者莫迪亚诺的用意:他莫名其妙地结束这个故事,就像佩德罗的人生,也曾这么莫名其妙地脱节。他在暗示我,这就是生命啊,就是一个“海滩人”的命运啊。说到底,我们都是海滩人。我开始尝试着回忆自己短暂的过去,一点点记忆起他们的脸。有的人曾经参与了我生命的每件大事,有的人陪着我度过了大半的时光;有的人拥抱我,有的人亲吻我,有的人和我道别……我记忆起那些离开了我的人,那些已经逝去的人,甚至那些我只是听过的名字。我听见逝去的奶奶站在榕树下叫我的声音,听见外婆坐在长椅上扎“元宝”的声音,听到老屋的厨房里的汤沸腾了,听到爷爷坐的轮椅在楼道里碾轧……此时的我,既像那个一无所有的居依,又像那个害怕衰老的德妮丝、那个独自漂在太平洋上的弗雷迪。我怀疑,我也不是我,我也什么都不是,“一些声波穿过我的全身,时而遥远,时而强烈,所有这些在空气中飘荡的分散的回声凝结以后,便成了我。”我莫名地悲伤。这就是我们海滩人的命运,无法拒绝地孤独的命运。这就是为什么居依明明已经拼凑出来了一切,却执意要找到佩德罗的原因:他仍拒绝接受自己是一个“海滩人”。他以为他找的佩德罗是一个可以真正“叫得出他的名字”的人,而不再是自己曾“亲切的聊天的避暑者和有钱的闲人”。我们就这么挣扎着,一边承认,一边寻觅;一边否定,一边期许。

寻找身份的人

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你一定听过,一群小蝌蚪在池塘里寻找妈妈,每一个碰上的动物都告诉它们一个线索,最终找到妈妈的过程。如果要简单说明《暗店街》的故事梗概,它就是一个类似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不过小说主人公在这里寻找的不是妈妈,而是自己。二战后的巴黎,一个得了健忘症的男人被侦探于特收留,于特给了他一个新的身份:居依•罗朗。在侦探退休后,罗朗决定去寻找自己真正的身份。他是谁,他从哪里来,经历了什么导致了失忆?在这个过程中,罗朗遇见了很多人,每个人都给了他相关的线索,像是设定好的一盘棋,他在一步步走向终点。听上去这是一个迷人的侦探故事,可作者莫迪亚诺并不只是打算讲一个故事而已。还有他讲述的方式,以及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我是在地铁上开始阅读这本《暗店街》的,在阅读完第一段文字时,就放下书小小的惊喜了一会儿。莫迪亚诺的文字是法国人特有的那种优雅,这似乎是骨子里就带有的浪漫,不紧不慢,舒缓从容。“我什么也不是。这天晚上,我只是咖啡店露天座上的一个淡淡的身影。我等着雨停下来,这场大雨是于特离开我时开始下的。”就如那个“淡淡的身影”一样,这两行文字造就了一个淡淡的氛围,有一点点失落,也有一种坚定的情绪暗含其中。作者哈金曾说好的开头就像一束光一样,从开头打向了结尾。在《暗店街》里,这种情绪与氛围也笼罩着全文。居依•罗朗就在这种氛围中寻找着,收获一张张照片,一个个铁盒。那铁盒里似乎尘封着一段段时光,不时在罗朗的脑海中闪现一个片刻,一段回忆。他的朋友,他的女友,他的祖国。小说过半,叙述的人称开始在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中交替。一会是那个在寻找身份的居依•罗朗,一会是哪个在确定自己身份的“我”。最后,这两个身份融合到了一起,罗朗的身份也得到了确认。遗憾的是,他的女友仍然是一个谜。著名的译者金格龙曾在访谈里提到,莫迪亚诺的小说,没有写下来的其实更多,也更重要。像是作者给读者留的一个课后作业。有趣的是,小说中的主人公罗朗是一个寻找身份的人,在寻找的过程中,作者却老是发出对身份是否重要的诘问?于特曾给罗朗举过一个例子,讲述一种被称作“海滩人”的人。他们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海边度过,在数千张度假照片的背景里总能发现他们穿着泳衣的身影。但谁也叫不出他们的名字,谁也不知道他们为何在那,直到某天他们消失了,也没人在意。“我相信这个海滩人就是我”,罗朗说:“沙子只把我们的脚印保留几秒钟”。身份是什么?姓名、性别、年龄、国籍、种族吗?莫迪亚诺是想通过对身份的怀疑来反证身份的重要性,还是从一开始就不认可身份对一个人的绑架?他留给我们的唯一线索是,这个故事发生在二战后的巴黎,而罗朗失忆的时候是在德国占领下的巴黎。欧洲的版图被打乱,国界线变得模糊,人的身份也变得暧昧。值得一提的是,我是通过诺贝尔文学奖知道莫迪亚诺这位作家的,想想有更多的作品我是无法得知,阅读的,还真是让人悲伤。

已经失去了意义

可以说 暗店街是我年内经帕慕克的《白色城堡》以来看的最神伤最吃力的一本书 薄薄的一本 虽然只是用了一个夜晚蹲在咖啡馆里 +一个燥热的午后 振奋起精神趴在床上 望着盛夏碧蓝天空映称之间的树影摇曳因为同时在看卡尔维诺的为什么读经典 于是不由自主的想起那个所谓“重读”的概念 我们不会去期望它能像一盘拼图 散在桌上 东拼西凑 最后呈现完美全景 它没有 它也不能 这种缜密的“收官”不足以让你感觉灵魂被夺 而后念念不忘 总想着 也许 到我30岁 50岁 更有阅历的某一年 重读它 我就大彻大悟了 这很难但是这不代表我们看完没有所思 想起自己在16,17岁的懵懂年纪 读完了百年孤独 写了一篇名为“等待的人”的读后感 还被登上了当地的日报可是如今 再读百年孤独 所思 无疑是另外一个故事另外一个心境暗店街也正是如此 莫迪亚诺似乎刻意不让读者带着连贯性去读这个故事 它的每一个章节 或长 或短 都是一个崭新的画面 碎片之中带来的是一个境界 你要看的是它带我们去了哪里 是巴黎 是毛里求斯 还是任何的异域 它在哪里 是哪栋楼 哪条街 什么样的视角 什么样的路线 通向何方 路边是什么 有穿什么样衣服的人 在做什么 最后你能看到 “我”流失的记忆 到底还剩下多少的线索 我是谁 我又不是谁 记忆的脑海中一无所有 但是 对方却流出各种信息 让我觉得几乎就是这样了 让我觉得 也许在过去的时空里 这个是我的角色 和这些人 都有着深深的羁绊 我们快乐我们相互依存 可是最后他或她是死去了 丢失了 无论何种 似乎都已经失去了交集可是这些关系并不是那种看起来浅薄的知会 他们有过爱情 有过婚姻 有过友谊 有过童年 无论何种关系 当不明所以的断裂以后 似乎剩下的只是一些轮廓 她美丽 她有着金发和中国的脸 她煮俄罗斯的汤 他曾在祖父的迷宫里度过美好的童年…相片是记忆的印证 但是它只是记忆的碎片 这些碎片不再是拼图 而是被砸碎的镜面 想把这些支离破碎的尖锐部件拼合成闪闪发光的美好 而那只会扎伤手指 带来记忆的决堤般的伤口书中并没有这样的剧痛 可是却真切的有这种淡淡的忧伤 “我们被囚禁在这深山峡谷中,大雪将渐渐把我们埋葬…我呼吸着带着枞树清香的寒冷空气。我不再害怕,相反,我感到来自风景的一种超脱,一种泰然的忧伤。我们也是一道风景?我们的举动和我们的生命的回声,我觉得它被这棉絮一般的东西压低了。轻薄的絮片纷纷扬扬,飘落在我们周围,飘落在教堂的钟楼,溜冰场,墓地和横穿谷地的公路勾出的颜色更深的线上。”不久之后“我”失去了德妮丝,在试图越境去瑞士分道的路上,收到了欺骗,变成了雪地里孤助的黑点。在南十字座的别墅里 我才和德妮丝单纯而心安的想着安定下来 生儿育女的未来我想 在寄托将来的那一瞬 “我”应该潜意识里很清楚 那是不会到来的 只是那一瞬 “我”并不知道 这个不可能的将来 会以什么样的形式落寞 伤心 无奈而又迷失般的收场于特觉得比起未来 人应该看到自己的过去我曾以为 在丢失了德妮丝的那一瞬 “我”就不再寻找任何线索了 然而 “我”又去岛屿找了弗雷迪 然后我没有找到他 这也许是最终的线索 断裂然后无论是沙滩人的隐喻也好 变成风景的一部分的觉悟也好 这些线索里的所有人 仍在继续自己或者平静或者自由或者又无奈的生活 而你 无论是谁 只不过是生命中的一个过客 而那些美好的回忆 应该刻骨铭心的回忆 在丢失记忆的那一刻 已经失去了意义

读书小记

两天时间一口气刷完了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的三本小说:《青春咖啡馆》、《地平线》、《暗店街》,喜好程度是3,2,1。而帕特里克现在最具光环的标签是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风格是统一的,恍惚中,我仿似循着帕特里克描述的法国街头漫步其中,随着主人公一同在一条条街巷间穿梭、一间间咖啡馆、小旅店前徘徊。“现时”、“寻回”、“回溯”、“悬念”是帕特里克小说不变的关键词,《青春咖啡馆》我在大学时曾经读过,这三本小说是超级nice的办公室文艺姐姐刚到货的新书,全新未拆封,看见《青春咖啡馆》的封面时我回想起我曾看过,却是丝毫也记不得书里的内容,于是怀着不服气的念头死皮赖脸借来看了,法式的缱绻,语调氛围都蒙在薄雾中,故事的架构也是淡的,读完的瞬间只依稀记得方才的氛围,故事的线条又模糊了。《地平线》也是如此,开头和结尾我很喜欢,带有哲学意味的回溯,暗黑物质的描述跟时间轴融合在一起,自然引出寻回的主旨,不得不说三本小说的人物在年月的洗礼中也逐渐模糊了自己的记忆,这种模糊是主动为之,跟帕特里克放置的时代背景有关,世界大战的悲伤记忆,小人物的流离和迷惘,任谁也不想记起,然而时间流逝后,才开始想寻回从前,那些独一无二、年轻的、如常春藤般的岁月,即使如《暗店街》中所言的沙滩人,我们都是沙滩人浪中的渺渺一粟,留下的脚印很快被海水冲刷,转身离开也无人察觉。但也是曾经经历过的往昔岁月,值得寻回和怀念,哪怕物是人非。PS:电脑死机两小时,打断了整个思路,所以就琐碎的絮叨一些所感,现在需要一本耍嘴皮子的杂文集打破薄雾,以上。

潦草的笔记

我“念”完了这本书。我们的生命与钢琴声、电影院以及孩子的笑声一样转瞬即逝,却饱含无数珍贵的瞬间。人们命运看似彼此相连,实则遥远孤独,人的一生就是来来回回走过那些街道,和并不熟悉的人社交,大部分时间都在重复一样的事情。只有和少数人一起渡过的时光回忆起来会分外珍贵,通常这是我们的爱人和朋友。小说的精妙之处在于可以随意打乱时间和空间顺序,营造一种神秘的氛围,从单一的视角审视过去,逐渐窥见它的全貌。可以说这是一本伤感的侦探小说,也可以说这是一篇精致的散文,文字中间让我看到烟云漫天、雾气弥漫的巴黎街头,还有穿着皮草提着公文包的焦虑害怕的人们,巴黎不再是刻板印象中的小资天堂,而是一个充满紧张略带压抑的战争城市。一个完全失忆的人开始从一个姓名出发,寻找到了他的一生。一个姓名接着一个姓名,一张照片接着一张照片,一个地址接着一个地址,在我寻找我的过程中,我审视着我,为我的人生轨迹感到不可思议。这个时间上认识我的人已经屈指可数了,原来我的存在如此容易被人遗忘,我的历史是依靠别人的叙述、陈旧的照片组成起来的。除此之外呢?——我最终回忆起来关于我的片段,和德妮丝相处的种种瞬间,我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审视,这种一边经历,沉醉其中,一边观看,清醒于外的独特视角让读者好似观看纪录片一般。故事没有完结,是知道弗雷迪或者还是死了?谁知道德妮丝和佩德罗分开后又发生了些什么,谁知道盖和弗雷迪在他们走后怎么生活的。一切都想窗玻璃上难以擦去的水蒸气一样,或者像小女孩盖的哭泣一样,很快就会消逝在时间里。

不是太快 而是太模糊

这个故事不长,所以结束的很快,就像是故事结尾形容的泪眼朦胧的小女孩被妈妈牵着很快过了转角,甚至会是永远地就这么离开了我们的视线……故事里的神秘主人公一直在探寻自己真实身份,其实从开始我就非常疑惑,一个人到底会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彻底忘了过去呢?从他意识到自己再也找不回原来的时候,那种空虚、慌张、孤寂,就像是陷入了茫茫宇宙吧,甚至在这样一种失重的状态下都不敢去承认自己突然地失忆……但是在他渐渐老去的时候,他还是更加奋力地去各个地方寻找哪怕是一点点记忆的残渣。当他还不记得自己是谁的时候,他的每一次对“新”地点、“新”人物的访问,都不得不在倾听的时候,带着疑惑,带着伪装。虽然很多时候他完全记不起对方口中的某某某或是某个经历,但他仍然只是沉默的保持思考,生怕由于自己的不知道给对方的热情带来一丝失望。我们多少人在生活中都是这样,每当要去从别人口中获得什么有用的消息,都需要加上十倍的小心翼翼……而表面的迎合背后只剩下自己坚强的思索和猜测……他在探寻自己身份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让人感觉到的淡定,但是又痒痒的,让读者感觉到似乎还是痒痒的假象。其实他应该是非常急切地想知道自己是谁的。迷失的感觉比死亡更让人痛苦,因为死亡可以销毁所有的记忆,连一个点都不会留在尘世间;而迷失确是刚好因为有了那个点而不痛不痒地压制着我们的生活……直到后来他将所有的片段慢慢串联起来,将点连成线,将线编织成活生生的画面,他才真正地醒过来……每个人不会都失忆到想不起过去,但是每个人会迷茫到无法进行未来……于是选择了伴随着模糊的停滞不前。时间会在迷失的时候变得很煎熬,也会在清醒的那一瞬呼啸着飞逝……所以,重要的终究是模糊的每一次过去,而未来的清醒只是一闪而过。

海滩人呓语

在《暗店街》里,在最后时刻,居依终于回想起他还叫佩德罗时的时光。他觉得,弗雷德和奥尔洛夫结婚的那一天,一定是他们青年时代最幸福的时刻之一。当时我就在想,现在的我,和我心爱的人窝在上海的这个小房子里,父母仍然健在,有一批能说话的好朋友,真好。如萧红所说的那样,现在,大约就是我的黄金时代了吧。美国电影和电视剧里面经常有这样一句台词:”I was young and stupid”。幸运的是,我很早就明白了青春的当下是多么的可贵。不幸的是,明白了这个道理,似乎并没有什么用。就像我大三、大四时,时常站在中山大学东区宿舍137栋1楼的走廊,心想:“现在的生活真好,能求学求知,有好朋友,可以一起打实况。”然而时间从来不会因为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而过的更慢一点。哪怕一点点。《暗店街》开篇处就摆出了贯穿全书的隐喻:我们都只是海滩人。不只是患上了失忆症的居依,是所有人。在高中时,我就时常想:一个生活在晚清的老农,或是娶了妻,或是没有娶妻;或是生下了孩子,或是没有生下孩子;或是曾经生存过,或是根本就是我臆想的。区别在哪里?就算他生下了孩子,有了后代,现在谁能记得他?即便是他能在吾国很不可靠的族谱中留下了一个名字,又如何?他仅仅是一个名字,没有任何实在的名字。没有人记得他,他活过,就像是没有活过。又或者,如书中所言,“所经之处只留下一团迅即消散的水汽。我和于特常常谈起这些丧失了踪迹的人……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即便在生前,也不比永不会凝结的蒸汽更有质感。”然后他提起于特时常提及的一个例子,一个海滩人。一生中有四十年在海滩或泳池边读过,亲切地与避暑者聊天,出现在数千张度假的照片中,“他身穿游泳衣出现在快活的人群中间,但谁也叫不出他的名字,谁也说不清他为何在哪儿。也没有人注意到有一天他从照片上消失了。”然后居依心想:“我不敢对于特说,但我相信这个海滩人就是我。几时我想他承认这件事,他也不会感到惊奇。于特一再说,其实我们大家都是海滩人。”“沙子只把我们的脚印保留几秒钟。”有一个和海滩及沙子相关的比喻。止庵在讲他的新书《惜别》的时候,他说,孔子死后,子贡在服丧三年后,又服三年。止庵自己的母亲死后,朋友劝他快点搬离,他知道朋友自然是好意,但他没有。大概是不忍吧?在说一个漫长的再见。就像是坐在海边看退潮,不必急着起身离去,宁愿慢慢看着海水退却。在这个比喻中,止庵没有说海水是否洗平了沙滩。他大概也没有这个意思,只是我把他们联想了在一起。在止庵的比喻中,海水是思念,是记忆,会慢慢退去。在莫迪亚诺的比喻中,沙子才是记忆,会被海浪冲刷殆尽。相同的是,记忆如浪如沙,都留不住。这大概是我掩卷后不住恸哭的原因吧?巨大的虚无降临身上,因为发现不仅时间留不住,就连回忆也留不住。最后如一个海滩人,出现过,却和没有出现过一样。就在讲完海滩人的典故后,居依看着奥尔洛夫曾住过的公寓楼,“在草坪边坐下,仰面望着大楼,寻思着盖·奥尔洛夫的窗户是否朝这边开。”在这篇循环往复的追寻中,一切都会有响应,就像查封的房子响应佩德罗尘封的记忆,就像雪景响应居依空白的记忆。在居依的找寻行将结束时,作者对这个问题给出了答案。第四十三节,奥尔洛夫站在楼底层的窗前,看着人行道上玩耍的孩子,其中一人就叫佩德罗,然后她想起了和佩德罗一起的德妮丝。“她想德妮丝和佩德罗是十分般配的一对。”然后,名叫佩德罗的小孩抓起皮球,抱在胸前,跑上林荫道,消失在街角,不见了。在最后的最后,居依,或佩德罗,看着奥尔洛夫小时候的照片,心想,“我们的生命不是和这种孩子的悲伤一样迅速地消逝在夜色中吗?”本来就是如此,只是我们仍时刻妄想永恒。又一个和海洋相关的故事:冰山的阴影。一个名为Oiva的男人,在姐姐与母亲去世后,身无牵挂,作为水手云游世界,用胶片记录下了他的踪迹,写下了明信片,无人可寄,于是只能寄给自己:“来自世界尽头的问候!——我”。然后他死去,留下这样一卷卷8毫米胶片,知道被一位芬兰导演发现,拍成电影。但Oiva生前不会知道他会成为一部电影。那么他为什么要记录?没有妻儿子孙可以说流浪的故事,为什么还要记录?他的流浪,又是在追逐些什么?我只能臆测。我想大约他追寻的和居依,或者说佩德罗一样。他们在追寻时间,在追寻过去,在追寻自己。居依每探访一个故人,他们都会交给他一些旧物。是为了让居依能够更完整吗?或许。也或许,他们是在努力遗忘,因为他们想摆脱过去,以为这样就能不用接收到来自过去的声波,不会遇见过去的灵魂。做得到吗?我不知道。“但一些声波穿过我的全身,时而遥远,时而强烈,所有这些在空气中飘荡的分散的回声凝结以后,便成了我。”我们是由我们记忆中的他人凝结而成的。努力遗忘别人,或许真的可以减却许多烦恼罢?或许。但我并不愿意。我希望像Oiva和佩德罗那样一直追寻,即便徒劳。我想拥抱每一个人,包括记忆中的他们。趁退潮以前的那几秒。

遗失记忆

主人公所要拾起的那段历史事件其实很简单,即20年前的主人公与朋友们逃亡,后来与女友偷越边境时受骗、遇难,以至遗失记忆。但是,伟大的小说是容不得概括的,小说里的众多要素与你拉扯着,拒绝着,明确的说出不。事实的隐退之处,才正是意义开始之时。     事实被切割成片段重新组合,组合的过程也是作者再现其时间感觉的过程。小说时间跨度二十余年,但追忆过往图景的时候、追溯小说中提出的“有意义的线索”或“被赋予意义的事件”的时候,观感不是线性进展的,而是在一种共时性之中感受着纷繁的映像断片,甚至是从历史交错的每个瞬间体会着“带来恩惠的不动性”——随之而来的就是时间断面的不动性。

记忆的迷宫

诺奖得主、梁文道在《开卷八分钟》的绝唱,这些理由都给了我阅读此书的理由,也许这篇书评的标题《记忆的迷宫》有点博尔赫斯的意味,但事实上莫迪亚诺完全不似博尔赫斯。读这本书,我是从初始的好奇与迷茫到最后的震惊与沉重,本想写几十字的短评却成了这一整篇文字。读这本书一定要知道背景,至少也要知道二战时期德国占领过巴黎,为什么整部小说的氛围如此的黑暗、内容如此沉重都来源于此。试想自己的家乡被邪恶的军队占领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想那时候的巴黎人都是无助、恐惧、迷茫和孤独的,对于理解这部书的思想,显然要去尽力体验那种感觉。莫迪亚诺似乎不想去迎合读者以期获得认同感,而是试图告诉读者,只有努力去认同我,才能理解故事的含义。这部书(也许该说是莫迪亚诺)的风格可谓独树一帜,我从未读过如此多虚实穿插描写的书,有的片段像是在做梦,有的又像是幻想,有的想是当下的,有的又像是回忆。这种虚虚实实的写法,使这部小说让人感觉扑朔迷离,我们就和主人公一样陷在了泥潭里,四处使劲却根本挣脱不出来。这种感觉更像是迷宫,你要一直寻找出口,又怕朝着错误方向走得太远,而每个交叉口的选择又太多,总是拼不出谜团的答案。另外,莫迪亚诺的写作时,总是营造一个很飘渺的场面,这里的人物无论说话还是行为都很虚幻,谈话的时候有种难以捉摸的感觉,而场景的塑造往往又会有一种美感在里面。莫迪亚诺常常将很重的事情轻轻叙述,比如那个酒吧演奏者回家遇到自己放荡的老婆,如此严重的场景交代起来却像一阵风。局依要破解这个记忆的迷宫十分艰难,因为每条路上的人似乎都不愿意去帮助他回忆,他们尽管有记忆却选择遗忘,他们不想去破解他们的记忆迷宫,因为那实在是过于的沉重与艰难,而整个故事的展开也使得起初的迷惑渐渐柳暗花明。我们从各种调查档案、信件、与相关人物的对话、遗留下来的物品,终于拼凑出了一点故事的全貌。当最后那场穿越国境的回忆结束时,暴露出的真相竟残忍、沉重到如此地步,一刹那间我开始同情起局依,他要面对的是这样的一个结局——一段惨痛的经历,一群没能陪伴在一起的朋友和一个遗失了的爱人。局依怎么会不心痛,说白了我们不也和局依一样,对整个事件的记忆是从无到有么,我们知道真相后不也会心痛么?再回头想想,过去的记忆真就那么重要么?局依就一定那么想要知道自己的过去么?随着当事人的逝去,记忆最终会化作书中的文字、老照片、旧器物,是被海水冲刷过沙滩,是有些人巴不得摆脱的梦魇。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在记忆的迷宫中寻找真相呢?我想我们真正的目的,是拒绝虚幻的自我(莫迪亚诺的虚实写法实在是巧妙),而是去寻找那些我们曾踏踏实实经历过的人和事。局依大概想做的,就是填充心中那巨大的黑洞,从而获得生命的充实感吧。

记忆的意义

读这本书,倒并非莫迪亚诺荣膺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盛名,而是这本书反复出现在我很喜欢的王小波的《万寿寺》里,一个同样失去记忆的人的故事。但风格迥然:王小波言谈戏谑,莫迪亚诺笔触柔腻。47个章节,182页,其实很薄的一本书,但我却恍惚读了很久,而且经常在阅读的过程中恹恹欲睡,或者目光和思想停滞在某一行上无法下行,可谓艰难。回顾而来,只因为主角追溯记忆举步维艰的过程让我也感受到了那种困顿与迷惘。错乱的线索、记忆的碎片、忐忑的心绪拧结缠绕成心头的一束乱麻,无从梳理。当所有和自己有着亲密过往的人都已经散佚在人海中时,找回记忆对已然离索的居依而言又有何价值呢?或者说,居依不是这个故事里的任何一个角色,而只是挖掘出了这段过往的旁观者,那些脑海中闪现的碎片,究竟是自身记忆的灵光再现,还是越来越丰富的线索构造起的立体场景?再或者,到底是身份还是记忆对一个人才有足够切实的价值?找回最初的名姓能如何,不过是血脉延续的产物。无论是基于如上哪一种设想,居依所有努力的终点似乎都是奔向无意义,正如我们的人生终将奔向死亡,那我们还有何必要忧伤?只需静默的等候时间轴线带我们驶向终点即可。但是失忆的居依迎着时间的逆流溯回而上,去探寻被遗忘的过往,不管究竟是不是自己的真实的。也正是他的失忆告诉了我们记忆的意义——终有一天,人们要以旁观者的角度检视自己的历史,却对任何轻微的改变都无能为力。人生有一样的终点,而这些历史却来自不通的源头,流经不同的水域,见识不同的风光。人生,如孩童转瞬即逝的忧伤。而记忆,是回看人生的盛大冒险。

异曲同工之处

《暗店街》,一个网友跑遍无锡全城的书店,才从一个小店的角落里找到,手上这本书,淘自师大外的旧书店,仅仅十一万六千字,却是一读再读。        莫迪亚诺的风格和村上有异曲同工之处,纤细、淡雅,如下午时候投射在西墙上淡灰色的树影,摇曳令人目眩,消逝无声无形——《暗店街》,真的是一本心境老时、苍凉时,在极至的寂寞里展页徐读的书。      喜欢手上这本旧书封面的颜色,淡的紫色。

我们落地,是坠入天空

这本书读到一半,我对友人说,别的我不知道,但这绝对是今年我读的最对的一本书。某一瞬间,我的心情和高中时代阅读帕慕克《雪》时那种心情产生了强烈的共振。仿佛时间在此穿梭,而我在本书模糊又清透的语言中,找到了从过去到现在的途径,那是一些很虚幻的形容词,却表达着清醒的常识感和清楚的认识——这是本书语言给我带来的空间感受。对此,我很迷恋,个人体验和历史结合之后的产物,就该如此客观又私人。这或许就是文本在自身的流动中,和作者思维之间的紧密距离,找到这条缝隙,就找到了叙述的钥匙。而同样是追寻,《暗店街》一开始是薄纱一样的平顺叙述,很欧洲,是丰富的“简”,而《雪》则是一个背景和渺小微物之间的线索性窜动,是立体的,却实则平滑。《暗》的空间感是发散性的,而《雪》是建筑性的。虽然隔着好几年光阴,我在看巴黎地图上的游走时,想到的仍是卡利普躺在大雪之上的场景。孤身前往,概念叙事,看似走在大地上,实则望向天空、地图表面。本书工于细节,每一条街道都能在脑子里描绘出一个走向。地域的烙印表现得如此明显,但它却未让文本显得拘束。反而构成了多声部,一束声音和另一条声音彼此融合、交织,在城市里制造了一场喧哗的宁静。让我激动,又不停反复阅读的段落是“蓝骑士”出现的那一节。人们因为丢失了彼此的联系方式,就用盲音充当彼此的信使。他们在盲音中投掷个人信息,在外倾听的人仿佛在捉着一棵不可能拉紧的绳索,想要通往自己想去的时空。而这仅仅存在于他们的记忆中——这是一种有气象的阵痛,莫名符合了我内心深处,“我们时代的小说”这个定义。读的时候我不断走神,又回过头去看,有时候往后看了很多,过几天又忘记。然后又折返。如此往返很久,读完又不舍得结束。还纠结了一番。书中警句颇多,或许是翻译的时候想要译出“流传性”,让本书的语言有些顺畅得不可思议。或许,这也是我觉得形容模糊的原因之一,让一个虚幻形容词多的文本顺畅,必然会让它在表面上展现出一种扁平。但这还是无法抵挡我遇到一本对的书的喜悦。光是这些穿梭的景象,和声音的交织,就已经让我想要与它的阵痛、丢失、过去呆在一起。丰富的“简”,这是一种理想,也只可能在“城市”产生。Ps:说起来很惭愧,这本书是我在北京的公交车上看完的。这一年,几乎没有安静的阅读时光,也逐渐习惯了城市嘈杂的声音,能拿起手边任何一本书,也能随时放下,这导致我翻过很多书,但很少有看完的。但《暗店街》却是拿在手里一个月之久看到结束的一本。期间辗转过朝阳区、海淀区、西城区、东城区、通州区。好像还去了一次昌平。这让我和书里的某种寻访产生一种奇妙的内心波动。时刻觉得自己走在一张地图上。而地图,或许就对应上上一段中“丰富的简”,它在我心中,不该再是《微物之神》、《哈扎尔词典》、《八月之光》那样的东西。而该是这样的。像水一样轻松、顺滑、流畅,虚幻又立体。它在天空之上,却让我们以面对大地的形式走向它。这该是现在年轻人的母体。

谁是谁

这个人不知道自己是谁,他在余下的光阴里不停的找自己。很庸俗的桥段吧,我问几个问题。你是谁?你说你是周杰伦,好,周杰伦是短发,黑发,小眼睛,去年结婚,老婆漂亮,有一可爱女儿,刚开了演唱会。你说,不对,我头发略长,带眼睛,有过几次婚史,目前未婚,有几个女儿但并不抚养,新女朋友已经求婚,在美国待产。户籍室的民警把情况输入电脑里,看了你一眼说,那么你叫汪峰。在这个人以为自己是这个名字,费尽心思找到这个名字的生平时,却发现和自己模糊的记忆对不上,而只能继续找下去,就引发了这个问题----你是这个名字,还是名字是你这个人?男主在不断的寻找中,记忆也在不断拼凑,终于他回想起了可怕的事实,却仍无法确定自己的身份,最后的最后,他还是决定前往暗店街,继续寻找下去。如果有一天你搬了家,远离亲人,朋友失去联系,邻居和你不熟,丢了身份证,那你还是谁?你只不过是个沙滩人,站立在人群中,没人关心你在不在,没人关心你走没走。即便不小心被拍入镜头,也不过是令人讨厌的背景。

"我什么也不是"

很多事物,注定被遗忘的命运。然而,我们又害怕遗忘。遗忘与死亡没有太多分别。可是,我们又确确实实不可能记住全部事物,总有一些事物会被我们掷于忘川。《暗店街》即是一本在记忆的汪洋大海里搜寻某一被遗忘事物的小说。“认识你自己”本身即非常本色化的问题。以此为基础写作的这本小说呈现出了多重意义的特点,这可能即是作者何以划归到“新寓言”派作者的原因吧。这本小说中,作者不但在认识自身为何,更在此过程中认识着他人为何,是在战后的虚无主义时代努力寻求意义。寻求的结果表现为伤逝,不过也做出了“我什么也不是”的回答。小说还体现了柏拉图所言的回忆即是知识。书名《暗店街》还表现出了时间是一种感性的存在,空间则不是。


 暗店街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