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之线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6
ISBN:9787513309059
作者:(英)彼得·布鲁克
页数:215页

作者简介

他被诸多同行评价为真正的戏剧革命家,以一系列奠基性的作品颠覆了人们思考戏剧的方式。此外,在电影、歌剧等其他艺术领域,他亦执导出影响深远的作品。
在这本独具一格的自传中,彼得布鲁克回避了“私人关系、不检点的过失、嗜好、放纵、密友的名字、私怨”等回忆录体裁的常见情节,而聚焦于生命中意味深长的时刻、不懈的戏剧实验及内心世界的探索。他将记忆碎片丝丝入扣地串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回溯种种生命体验、戏剧理念、精神领域的研习、经历的人和事如何形塑了他和他的艺术,呈现出这位孜孜不倦的探索者奇妙的一生。
评价:
彼得布鲁克总是不断地让我们惊讶——不是以那些普通的流行的方式,而是以古老的持久的方式,永远影响着你的心灵。
——肯伯恩斯(Ken Burns),美国导演、制作人,艾美奖获得者
他为仍相信艺术至关重要的人们提供了一线希望。
——《芝加哥论坛报》

内容概要

彼得•布鲁克(Peter Brook, 1925— ) 现代戏剧实验之父,后现代主义戏剧导演的先驱,一位极富创造力的天才。出生于伦敦,牛津大学硕士,大学期间创建了牛津大学电影社。曾在皇家莎士比亚剧院担任导演,现在领导着位于巴黎的国际戏剧研究中心。在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布鲁克执导了大量戏剧、歌剧、电影和电视剧。通过他奠基性的戏剧作品《李尔王》《马拉/萨德》《仲夏夜之梦》《摩诃婆罗多》等,彻底颠覆了演员和导演思考戏剧的方式。他的重要著作有《空的空间》(The Empty Space)、《流动的视点》(The Shifting Point)和《敞开的门》(The Open Door)等。
译者简介:
张翔 上海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理论专业。曾任《艺术世界》主编。


 时间之线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相当部分,我都没有读懂,因为我没有尝试全身心地进入那个世界,因为我对彼得•布鲁克了解不够,如果有大量的背景资料,如果看过他的戏剧,肯定会更好。所以,我把这本书列为“推荐”,表明以后还会有可能在做好准备的情况下重读。推荐,就像一颗系了线的石头,有一天,会再把它们拎上水面。就我读懂的部分,已经感觉收获颇丰。那主要是一些纯粹的感受,文字把感受描述得非常清晰,引发我的共鸣。我把它们记录在这里,等同于读书笔记,也是为了有一天,我再回来验证,有的内容,我受触动,但没有记录,因为没有必要,如果它们被记得,可与我融为一处,如果它们被遗忘,表明终究对现时的我意义不大:事实上,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陈规陋习,我们最初的工作就是如何超越这些陈规陋习和机械模仿,找到开启身体运动的钥匙,让那些发乎自然的文化和形式清晰地呈现出来。首要的一步,是彻底释放自己,摆脱头脑中那些既有的影响和印迹,使自己不再被区分为欧洲人、非洲人、亚洲人。只有当我们把脑中分析思考的这部分意念作彻底的放松,这样才能直接进入另一个人的背景之中,倾听内在的声音和运动,探访心灵的源泉,而无需相互阐释。在任何时候,我们总能找到新的开始。一个开始者的头脑中,永远洋溢着开始时的天真烂漫和未受限制的自由。对寄生状态来说,对困惑来说,对困难来说,前进是一件更困难的事。从无知通向经验的路上,有太多的状况蜂拥而入。完成总是最难的,只有让它去,才能让你尝到真正的自由。然后,完成又变成一个新的开始,生活因此成为一个连绵的词语。
  •     《时间之线:彼得·布鲁克回忆录》译后记文 张翔在上戏读书时,最难忘的是台湾长春坊的一堂表演训练课。带课的是一个矮小的女子,她让我们一班戏文系的学生男女自由配对,一位闭上眼睛,另一位牵着TA走出教室,想走多远就走多远,走出学校,走到两站地外的静安寺都无妨。我手里牵着双眼紧闭的低班女生,真的从三楼下来,徐徐走出教学楼,一直走到校门口方才折返,回到教室,女生才睁开眼睛。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但我们都像是刚从梦中醒来。上戏毕业后,除了偶尔看几出戏,我基本远离戏剧,因为觉得戏剧大概是所有艺术中最难的一种。但我记住了这堂课,并了解了表演不是单纯地模仿动作,而首先要打开的是身体,然后是心灵,游戏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接手翻译这本彼得·布鲁克回忆录后,我兴奋地发现,这个游戏是他发明的“盲摸”游戏的东方版(见第147页)。八十年代拘谨的中国大学生,即便有老师的鼓励,闭上眼睛摸一个异性的身体,也是无法做到。“盲走”,对小清新的我们来说已经足以让心灵放飞了。对我来说,《空的空间》是一本荷尔蒙读物,每个这一年龄的上进青年都有这种红卫兵情结,砸碎一切,建立一个新世界。经历过镜框式舞台教育后,那句“一个空的空间,就可以成为戏剧空间”成了我的新世界。Empty Space 远没有它的汉字组合那样更震撼人心,彼得·布鲁克像写圣经一样写下了这部实验戏剧论著,成了我们的圣经。这句开场白连同其他所有振奋我的新艺术新思想,让我的青春期足足延宕了十多年,直到今天。说来可笑,我其实没有读完《空的空间》,被它的开篇激荡之后,我又奔向了摇滚、文学、实验电影、先锋艺术。我至今没有看过彼得·布鲁克的任何一部戏,斗胆译此书只是出于自己进入文字的需要。我始终认为,文字是装载人类内心世界的最高级。为免于自我创作的徒劳,我选择了翻译。却未曾想,翻译原来是件比原创更痛苦的一件事,原文像幽灵一样附身于你,译到后来,我甚至觉得思维也被作者所控制。我不敢在此对彼得·布鲁克做学术总结,也不能说译完此书后对作者增添了崇敬。相反在对此书动手之初,我甚至认为此公心地偏狭、思维混乱又故弄玄虚,跟我后来接触的那些当代艺术家颇为近似。译程过半后,我开始越来越认同这个常常写出小半页篇幅长句的作者。彼得的原文跟他本人一样绵长而纠结,我只能像拆线团一样每天拆一二页,然后瘫倒在座椅上。作者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即使写回忆录,也尽可能将他内心的各种纤维以及它们之间的纠缠不清呈现出来。这种呈现又被置于一种思辨的话语体系中,甚至很多时候因缺少清晰可辨的逻辑性而更接近于伪思辨。要知道对一个你或他来说,叙述者清晰可辨的逻辑性有多么重要。可问题是,人或者人生的逻辑性又是一个多么复杂的复合体。对于描述这种复杂性来说,彼得尽可能做到了诚实。他并不避讳自我完善过程中的种种纠结,也不掩饰自己的刻薄和不择手段,对内心包括各个阶段的内心生活更从不停止追问。彼得·布鲁克的《时间之线》更多是他的内心之线,那条可以称之为终极困惑的内心之线,从小时候贴着铁轨听火车起头,一直延伸到书末,到现在。葛吉夫是这本回忆录给我的最大发现,如果说毕加索对非洲艺术的信手拈来多少有些动机可疑,彼得对葛吉夫的消化和利用则是全方位和精神性的。彼得在从事高密度外部事业的同时,从未放弃对内心的追问,直到葛吉夫的出现,开启了他的心理研习。这种研习逐渐渗透入他的外部事业之中,他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这种心理研习扩展到身体训练、排练和剧目创建之中。他挖空心思,想出各种方法和游戏(包括前述的“盲摸”),让嘈杂和纷扰在演员的身前簌簌落下,让内心从身体内生长出眼神、手势、动作和声音。可以想见,演员们在一个空的空间里,织出的是怎样一张心灵之网,它们各自闪着微光,相互照射,又穿越空气,进入对方,再进入另一个,进而进入四周的观众,如施蛊般召唤观众内心的感应、跟随和加入,一出戏就这样完成了。这样说,并不表示葛吉夫是彼得唯一的影响者,而是彼得在适当的时机从葛吉夫那里找到了方法论和创作的母本,或者说他心里本来就住着葛吉夫,只是在遇到葛吉夫的那一刻,逐渐找到了自我内外的贯通。也就是从那时起,彼得找到了自己真正愿意做的事情,他将冥想与戏剧电影合成到了一起,将生活和工作合成到了一起。如果说他的作品是实验性的,其实验性的关键词就是内心,因为之前没有一部戏是一开始就从内心出发,又始终与内心共处的。我时常想象,如果耄耋之年的彼得·布鲁克来到今天的中国排一出戏,会是怎样的情景,他会想出怎样的方法让嘈杂和纷扰在观众身前簌簌落下,让内心浮现和聚拢……此书翻译前后花了三年时间,实效翻译时间为一年。译程之缓慢,始终没有招来出版人严搏非先生的一句微词。即便如此心亦时常不安,要不然我会在自己追加的这上百条译注上再盘桓数月,甚至再加上几十条。因为每一条译注的背后也都有一根时间之线,一个星光灿烂的年代,一个热爱新艺术而不仅是娱乐的世纪。
  •     《时间之线》是英国导演彼得·布鲁克的自传。这位一生都渴望拍电影却在戏剧舞台最负盛名的导演,用近乎“无时性”的叙事方式重构了他孜孜不倦的一生。不像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中,试图折射整个欧洲的背影;也不像萨特在《词语》中,用冷漠残酷的笔调诠释关于没有父权的存在;彼得·布鲁克作为一名东方神秘主义宗教的虔诚信徒,他在《时间之线》中仅仅关注了一个话题——如何“到那里”。“生活在别处”是每一代在文化和诗情滋养中长大的青年人的困惑,彼得·布鲁克也不例外;他的一生都在通过“画框”和旅行探索“到那里”的途径,真正践行了网络时代的时代精神——“身体与精神,至少有一个在路上”;然而呢,是否真的存在一条通向“那里”的幽径?甚至是否真的存在一个所谓的“那里”?当已步入晚年的他回望自己的人生时,不但看到了自己的光亮,更是看到人类历史的星空浩瀚苍茫。人年轻时,总是容易被自己的亮光遮蔽住双眼,总是狂妄地以为自己就是太阳,好在时间从来不会嘲笑年少轻狂。回到内心的修行有很多种,但能真正洗尽铅华的却只有时光,在岁月的奏鸣曲中,这位睿智的老人淡淡地承认自己也不过仅仅就是一个颗月亮。上帝并非为了我们某个个体的存在而创造了整个世界,但是这并不能影响,我们作为音符,为人类“到那里”贡献一份力量。我们把故事放在这里,明天自会有人拣起它。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拋開戲劇方面的內容,作者對生活和自己的論述值得一讀,而且個人喜歡他那樣的描述視角
  •     最具有哲思性的回忆录,激发了我无数的思考延伸。
  •     在非洲的乡村,说书人在故事行将收尾时,会把手掌放到地上,说:“我把我的故事放在这里。”然后又加了一句:“明天会有人捡起它。”
  •     2015.05.12 友邻的安利。原来他就是《空的空间》的作者,回头读起来。这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自传,而是近乎精神自传,开头写少年经历的那一段棒极了,像是隔着书页看默片。对演绎的探索也很深刻。结尾酷毙了,“在非洲的乡村,说书人在故事行将收尾时,会把手掌放到地上,说:‘我把我的故事放在这里。’然后又加了一句:‘明天会有人捡起它。’”
  •     振奋人心,催人奋进。
  •     去掉一切表象,内心流动,我们一生到底在追求什么
  •     原作和译笔俱佳。这本回忆录很特别,叫回忆录不如叫感觉的碎片更合适,它的时间线索是模糊的。布鲁克铺排了不少时间历程被极度放大的、甚或静止的瞬间,行文平静柔软,涓涓的感觉之流绵绵不绝,间或以心传心,不隐不显地滴下一滴禅宗式清澈的顿悟。这是一本东方色彩极浓的感觉的盛宴。布鲁克年轻时就对禅有兴趣,他坚信人类早在几千年前就已达到了智力与参悟的顶峰,在认识世界方面人类从未进步,而古代的教诲永远有效——这种看法使他的戏在七十年代末实验戏剧普遍凋零时仍能保持古老的生命力。布鲁克沾了战后戏剧人青黄不接的光,二十出头就爆得大名。他是一个古典的乐观主义者,人的异化和沟通失效理论在他看来都是无效的,实地经验和敏感的触觉可以让任何壁垒坍塌。当他踏进一片陌生的土地,面对迥然相异的文化时,他都相信理解和沟通是可能的。
  •     很会写,翻译的也好。写出自己的成长和幽微的感觉。“ 你很难将一部回忆录写得如此般既清晰又混乱。”
  •     “戏剧是一种隐喻,帮助你看清生活。”真好看。
  •     只有当我们在一个不以个人好恶为参照的目标努力时,我们才开始存在。
  •     那是最痛苦的时期在地铁上读完的书。看在某个领域有所建树的人的书有一点好:你可以与他比较,然后心就会沉下来很多。前部分说到自己的父亲的忠告,羽翼丰满时在行动;还有最后一段,可能人花几辈子,精神上都不能”到那儿“。我就是这样子的人,看了这些才承认自己不行
  •     喜欢啊 好久没读到过喜爱的碎碎念啰
  •     长久以来,我希冀找到的,就是这样一本书啊!读罢,才发现自己对戏剧真的是一无所知
  •     你说 传记是写主角所作所为更切题还是之思之想更妥帖?
  •     精神世界的创建是一切的根基。你越纯净,你将走的越接近目标。
  •     比较愚笨,看的很迷糊,找机会再看一遍
  •     在旅行、自省、修行、共享和热爱中,作者对戏剧的认识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尤其喜欢在国家戏剧研究中心时一起旅行、认知世界那一段,在那里,作者重新发现了戏剧。
  •     当我们不在以自己的喜恶作为目标时,我们才存在。
  •     一个导演的唠唠叨叨
  •     2014年11月5日读,2014-367。
  •     现实既不乐观也不悲观,它如其所是。p201 你很难将一部回忆录写得如此般既清晰又混乱。
  •     几乎所有在某一领域取得成就的人身上都存在一种与众不同的冷僻的幽默感。
  •     它难因为它难。
  •     我不知道是作者文笔好还是译者功底深,总之好久没读过这么令人畅快、舒坦的书了,大概会为此去多了解一些戏剧了~
  •     使用一种正反笔法写下具有哲思深意的个性忆往!
  •     反复值得阅读的戏剧书籍。
  •     无感
  •     同时看了一部巴黎圣母院的音乐剧感受了下,戏剧艺术是一种高度的美学集中展现
  •     写小时候的事比较好玩儿,戏剧理论有些艰涩
  •     回忆是思,如诗。
  •     2014第一季度最佳。这简直就是20世纪现实版的“午夜巴黎”好吗?他跟贝克特聊天,跟奥利弗合作,还让达利给他画布景!!!老爷子对东方神秘主义的爱是持之以恒的,甚至文笔优美得像中国的古诗。比那本访谈录实在是好太多。【努力,只有在它走向一种叫做“不努力”的神秘之中,才会有它的位置。尽管你无法得到它,但是有时它会降临你。
  •     说了很多,但好像啥都没说?
  •     很多美好有趣的小细节。
  •     时间不逝,圆圈不圆
  •     “戏剧不只是一个场所,也不仅是一个职业。它是一个隐喻,帮助你更清晰地看清生活。”一本很适合用声读出来的书,仿佛用这种方式,更贴近作者清晰的复杂。译得很好。
  •     万花筒般神奇的世界。可惜谈创作的部分太少,也许他认为对剧作的理解是内化于心的,不必多谈。的确,只有包孕了一大笔传统财富时,才有资格去谈创新。
  •     老爷子按时间顺序将他认为的对现在的他的形成有影响的记忆片段陈述出来并说明到底影响了他什么。不是那种完整流畅的传记的风格。没看完(/ω\)
  •     写人生的部分比写戏剧的更好看,Peter Brook真是老神棍的调调,有点像戏剧版的木心,哦不,木心像文学版的Peter Brook……
  •     困的时候看是啰嗦,精神的时候看是迷幻,可惜我困的时候多
  •     作者是《琴声如诉》的导演,很好看的一部回忆录,彼得·布鲁克从自己的人生迷宫中、将散落如剪贴本的种种往事重新排序,穿越那些随意的、不完整、扑朔迷离的意象重构自己的人生:他的电影与戏剧世界,他对内心的探索、对困惑的追问与思辨,他的心理研习与自我完善,以及将自我研习延伸到戏剧实验的实践。“我们身外有一个世界,心中则有一个宇宙”,显然他身外的世界与心中的宇宙同样奇妙。
  •     太喜欢了!
  •     非常棒的一本书,只是读起来好着急,因为故事的主人翁思维跳跃太快,也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前半部分更好些,后面稍微有点小乱,可以作为立志的书来看,因为主人翁表现出来的live by heart和那种专业的精神,着实令人羡慕。。。
  •     不止是关于戏剧,书里有作者自己的思想和哲学。
  •     只有当我们在为一个不以个人好恶为参照的目标努力时,我们才开始存在。一个人穷其一生终有可能在精神上“到那里”。在非洲的乡村,说书人在故事行将收尾时,会把手掌放到地上,说:我把我的故事放在这里。“然后又加了一句:”明天会有人拣起它。“终究不爱看传记。如果他写随笔我应该会更爱看,因为我还蛮喜欢他的文笔。
  •     读了他的传记,我改变了对电影与戏剧等的狭隘的看法,不仅仅是娱乐,而是一种艺术,对彼得来说更是一种心灵的成长,同时用他的作品去促进世人内心的成长。
  •     因为自己没看过他的戏剧,然后对戏剧和他的想法更无从了解,所以这本书于我算是白读了,这个评价是告诉自己,以后选自己感兴趣和能读懂的书看。
  •     翻译的隔离不妨碍精神流动的可见
  •     127♛ 这本书连续好几天都是我的床边书,看没两页马上就倒头便睡,实在催眠,可能是太多宗教、哲学问题的自我探讨和摸索了…
  •     用诗意、激情和直觉串联的人生,不管是否认同,都会被震撼啊。非常非常感谢译者张翔的注脚,我才能看见那个如同“午夜巴黎”般五光十色的时光。读的好辛苦就是了。
  •     有点神秘主义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