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古巴》书评

出版日期:2016-6-15
ISBN:9787508659244
作者:雷竞璇
页数:246页

一段伤心史,一种破落中的明媚

陈旧破落的欧式建筑、各种明亮色块组成的墙面、街上闲适散步的人群、仿佛站在屋顶就能伸手够到的云,第一次来到老哈城区我就深深地喜欢上了它的味道,破落中透露着几分明媚,让人为之着迷,于是以后每每看到有关古巴的文字图片,总有几分亲切感,仿佛透过他人的眼中我又一次来到了曾经学习生活过的地方,同时也发现了更多我不熟悉的古巴,它们像一块块拼图,让我更接近这个遥远的国度。不得不说,看雷竞璇的《远在古巴》感觉很不一样,这是我从未看到的古巴,沉痛的、艰辛的,甚至是绝望的,间或有些苦中作乐也让人倍感心酸。雷竞璇为了追寻自己父亲的生活足迹来到古巴,因此对华侨们的生活与命运投注了深切的关心。华工是在19世纪初贩运黑奴被禁止后作为他们的替身来到古巴的,十四万的青壮年在古巴生活极其窘迫,五年内便有一半人死去,在清政府废止这种贩运后还存活的仅余六万人。华侨们继续在古巴谋生,但当1959年革命古巴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后,原来的小本生意再也经营不下去,华侨生活又变得捉襟见肘,不是远走他方,就只能老死当地,这是华侨的伤心史。在这种情况下,雷竞璇立志为这些老华侨留下记录,这本书在这个想法下诞生,其中包括了约四十位老华侨的访谈,父亲与家中的信件往来,以及他对当地人生活的细致观察,他笔下的古巴也因此有更多的人文历史气息。我觉得颇为有趣的是华侨对古巴城镇街道的称呼,比如把古巴革命源头Santiago de Cuba翻译成山爹古巴,既合音译,又生动形象,称Malecón为海旁大道,让人一望而知。这些译名朴实又别致,蕴藏了几代华侨的心思与智慧,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融入到这个陌生的国度中。除了移民华侨的历史之外,雷竞璇对古巴这个国家的观察是很深刻的,“这个国家贫穷,但不悲惨凄苦。”古巴是落后的,从交通工具就可见一斑,马路上疾驶而去的大多数是老爷车,偶尔夹杂着几辆现代轿车,老哈城区的马车和如甲壳虫般的小轿车一般是游客乘坐的,还有改装过的破旧的公交车,可以清晰地感觉到科技发展的停滞,才造就这一幅古怪的画,但又能同时感受到古巴人散发的活力与热情,他们看上去丝毫不为物资的匮乏所苦恼,他们快乐得很简单,这就是破落中的明媚,引人驻足欣赏。《远在古巴》揭开了一段沉重的历史,也带我们走进了一个精神明亮的地方。

坚守中前进的古巴

古巴共和国,至今依然坚守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远在古巴》将带领我们穿越古今,追忆过去我们华人留下的脚印,遥望未来的古巴。作者雷竞璇,历史学者,曾集中研究黑非洲国家,现为自由撰稿人。笔者以寻觅祖父辈的足迹作为契机,展示了华侨早年在古巴的生活状态,以及侧面反映着古巴历史的改革变迁。本书属于随笔,主要讲述了两个内容,一是作者追寻当初祖父辈去到古巴的经历,也为了早期老华侨纪念下点点滴滴;二是呈现当今的古巴,贫穷但不凄苦,未来的古巴打开国门,又会是新的一番景象。在追忆祖父辈的足迹中,作者采用了家书的中形式。当时的笔者年龄不大,父亲与祖父都在古巴淘金,一封封家书成为支撑一个家的动力。在家书中,我看到了祖父辈的不易,当父亲再去古巴,无法回家时,母亲的焦急和担心。1954年秋,父亲与祖父前往古巴,当时中国建国初期,社会经济不稳定。他们选择在古巴做生意,确实也挣到不少钱,家人们已经搬到了香港,他们第一次回家也为家里填补增色很多,可是后来卡斯特罗进行了战争,古巴建立了新的政权,父亲又一次回到了古巴,这一次花光所有的积蓄才,在母亲的催促和担心中艰难的回到家。作者寻问过很多老华人,亲自走过父亲可能呆过的地方,也许对作者来说,追忆古巴,是对父亲的一种思念。同时,书中让我了解到了早期华人的艰辛。道光二十七年,中国人开始移居美洲,六百多名中国人被卖当“猪仔”,送去当苦力。之后一年比一年的华工多,而生活环境艰苦,残酷,很多华工都想挣到钱回家,可是无一人,都客死在异乡。19世纪后半期,被贩运到美洲的中国人数目越来越多,20世纪的30至50年代是古巴华侨社会的黄金时期,祖父辈正是在这个时间在古巴。1959年,卡斯特罗的革命改变了古巴,古巴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存在至今。古巴虽然贫穷,但不凄苦。在《一人缩一国》中,作者讲述了奥斯卡这位古巴青年,而他正是古巴社会主义下人们生活的缩影。在经济上,一直在追寻着中国走过的道路,现在的古巴与中国建国初期相似,计划经济。日常生活用品包括食物靠配给,物资稀缺,但依然坚守着,所有孩子都上学,全国没有文盲。在这里找不到星巴克、麦当劳,甚至没有互联网。被美国封锁多年,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国家,古巴人快乐地生活,一切开支低,仰赖政府配给,日子容易过。奥斯卡的生活贫乏而散漫,没有理想,没有干劲,他自己也说,如果一周要上五或六天班,无法接受。大多数古巴人和他一样,懒散又惬意的生活,没有生存的紧迫感。也许随着古巴经济的解冻,外界大门的打开,古巴又将有新的一番改变。古巴,独特的国家,坚守着自己,相信它会越来越好的!

不精彩的故事,实用的书

这本书写得太不精彩,好好一个吸引人的主题却写得拖沓无趣又冗长。然而这本书又太认真,诚实、甚至是不加必要修饰地呈现了古巴第一手资料所呈现的原貌。书中有不少地方都可见着作者的严谨和用心,比如还原书信时的说明、提供书中未言尽的相关阅读及影视资料,从这一方面看,也可算是诚意之作。作者雷竞璇写此书的初衷是想要追根述源。本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辑讲作者家庭的颠沛流离;第二辑把聚光镜头拉远,谈了古巴真面目;第三辑是对古巴华侨的一些访谈。不得不承认,自己最喜欢第二辑的文化观察,在古巴大烟咖啡的文化里甚至发现了饶有趣味的史实。不过自己的初衷是想更多地了解古巴华侨的状况,可惜书信中难见完整脉络,史实也是东一块西一块,一个名字反复出现,并没有很好的衔接,只可作为熟识历史之后的饭后小食。私以为是学者讲故事能力有限,只能拼拼凑凑写随笔。不过本书的价值在于,虽然很多史实没有说尽,但是提供了靠谱的资料可供查阅。比如华人在古巴土地上如何翻身做主人一主题,就可自行查阅克女士(Mercedes Crespo Villate)的著作《从苦力到主人翁——纪念华人到古巴一百五十周年》和《华人在蔗糖之国》。想了解古巴革命中华侨的贡献,可参阅《我们的历史仍未终结:古巴革命中三位华裔将军的故事》。想了解古巴华人,可阅读《华人在古巴,1847至今》。想找古巴华侨的影像资料,也有网址:vimeo.com/18304444本书作者并没有写精彩故事的能力,且把本书当成古巴华侨史的索引来看大概不会失望吧。

人真的有根吗?

天朝自古自诩上国,待万国来拜贺。那么又是什么促使人们背井离乡,远渡重洋呢?华侨在海外的生活状态到底是怎么样的?他们对祖国和居留地的情感是怎样的?他们的根系祖国?还是移植到了居留地?带着种种疑问,翻开了这本《远在古巴》。作者雷竞璇是广东台山人,五岁时随家人移居香港,而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身赴古巴“淘金”,与亲人过着聚少离多的日子,经历了古巴革命的动荡,向家中汇款接济变得越发困难,最后,辗转回到亲人身边,却郁郁而终。所以,作者对于古巴有着很特殊的感情。他一连三番来到古巴,找寻祖父和父亲的生活痕迹,访谈古巴华侨,记录古巴的一些细节,其实还是想找到父亲决定返古的原因吧!可惜的是,直到最后,他也未能真正地理解父亲。所以,华侨对于古巴的情感成为了一个谜,仿佛它成为了一种让人无法逃离的魔咒一般。其实,最早去古巴生活的中国人真的是迫不得已,是被英国人卖去当苦力的。勤劳而勇敢的中国人呐,一到美洲就成了奴隶,待遇恶劣,生活悲惨。据作者表述,“19世纪后半期被贩运到美洲的中国人,数目在二十五至三十万之间,以古巴、秘鲁两地人数最多,这些华工后来能够活着回到家乡的,千中无一,是一段非常可怕的历史。”到20世纪前半段,因美国排华,古巴形成了庞大的华人群体,华工经历了在古巴的黄金时期,直到后来卡斯特罗的革命,商铺被国有化,生活再次变得艰辛。总体来说,作者的记录并非让人十分满意,在商铺被国有化之后,华人究竟是如何生存的?在这种计划经济下,黑市繁荣,那么在黑市交易的本钱呢?加入古巴籍?与公民一样领取各种供应票?华人的生活来源到底是什么?同为社会主义阵营,为什么古巴会产生强烈的排华情绪?难道就因为华人到哪都招人烦的“勤(bu)劳(jiang)勇(gui)敢(ze)”?然而,作者甚至都没有特意提及到古巴排华的情况,只是从侧面说到管制很严,汇款困难,直到后来连离开都变得艰难。后面对于华侨的访谈更是变得毫无目的性,有一种为了访谈而访谈的生硬感觉。不过,对于翻译和宗教融合的部分,读起来还是别有一番味道的。我们常被港台版的译名给雷到,比如卢骚之卢梭。在这里就像“夏湾拿”之“哈瓦那”,从作者的角度来说,乡音译来得夏湾拿却是比哈瓦那更有归属感一些,对于我来讲,还是哈瓦那听着更顺耳一些。而宗教融合就更有趣了,不管是像关公的Chango(昌戈),还是观音和天主教圣母的合体图,让这些海外的华人,在灵魂上寻找到了某种慰藉,采取一种折衷的方式,取得与故土的关联。所以,人有没有根呢?如果有,到底是什么呢?

《远在古巴》:古巴的华裔,华裔生活的古巴

文/吴情古巴,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国家。古巴是当今世界少数几个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之一,位于竭力充当“世界警察”的资本主义强国美国的大门口,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自不必言。历史上,古巴曾先后是西班牙、美国的殖民地,在以菲德尔·卡斯特罗为首的一代革命党人的努力斗争下,最终获得主权独立,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社会起起伏伏,时常成为地缘政治的焦点。古巴与中国的联系,并不限于其近些年借鉴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在更久远的历史视野关照下,认真说来,两国间的交集,远比多数人想象的更多,也更丰富。《远在古巴》,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研究员雷竞璇著,一本基于实地调查和人物访谈写就的古巴导读,视角远殊于《美国国家地理》之类概念先行的、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作品。雷竞璇或许是最适合书写这一作品的人:他祖上即为古巴华裔,在古巴与中国之间来回辗转,亲历了一个国家的成长与变迁,也见证了生活在古巴的许多华裔一段不堪回首的“伤心史”。对雷竞璇先生而言,数十年后重返祖上生活过的地方,想必有着远不同于一般游客的意义。有人的地方即有家。然而,对安土重迁的华裔来说,还没有去国,恐怕已经生发怀乡的情绪。人是土地的儿女。可一旦离开故土,也许意味着成为永远的异乡人。古巴这块遥远的土地,既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华裔子女,又同时埋葬了无数的光荣与梦想。曾几何时,最先到达古巴的华裔,代替黑人奴隶被贩卖至美洲,“猪仔”、“华工”类似的词汇,指代他们人身的全部。古巴盛产的甘蔗、咖啡与烟草中,每一单位都是华裔满满的血泪。雁过终留声,人却苦无名,连肉身都无法回归热恋的故土!后来,古巴华裔的生活有所改善,但依然存在着排华情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古巴,将华裔商人的店铺充公,许多人数十年的辛苦,顷刻间被剥夺,且未得到任何实质的补偿,此时,回到祖国显得困难重重。在古巴,雷竞璇先生探索了自己的家族史,也及时留住了不少古巴华裔的记忆。只有在个体的记忆中,古巴才不至于单调。在这些华裔中,有的人功成名就,地位显赫,比如劭正和将军;有的人平凡一生,坎坷辛苦,比如昔日的战士、今天的民宿主人埃尔·埃斯特维斯·奥迪。他们的命运不同,遭际各异,但华裔的身份将他们无形中凝聚在一起。不经意间,他们都构成了宏大叙事中的一个部分。华裔在海外,有语言文化上的隔膜,也有民族心理上的障碍,及民族自信心的缺失或膨胀,很大程度上还受到个人素质和生存机遇的影响。他们或辉煌或凡俗的一生,都是历史的注脚,最真实的心跳。在对曾经生活在古巴的华裔进行访谈的同时,雷竞璇先生还对现实的古巴进行了深度观察。古巴有着极其矛盾的两面性。一方面,古巴国内民众教育水平较高,文盲率低,财产公有,社会贫富差距很小,百姓生活悠闲;另一方面,官员腐败、以权谋私的行为一而再,再而三。现今,劳尔·卡斯特罗推行改革,改革中的古巴,似乎处在转变关键时期,市场逐步进入,旅游业日趋发达,资本的势力不容小觑。古巴的未来如何,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明确答案,但历史和现实的关系从来如此,带着希望出发,终会到达彼岸,尽管它不一定最符合理想。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华侨视角的古巴历史

读这本书,可以了解古巴的历史。1959年,古巴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卡斯特罗发动政变,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华侨多年辛苦的积累化为乌有(旧币作废、禁止汇款、产业收归国有)。大部分华侨转道美州其他国家或回国,剩下的老华侨也就200-300人。早期华侨移民都与当地人混血,后代已与当地人无异。早期的华侨被贩卖到古巴当苦力,路途上死亡大半,剩下的去了“糖寮”(大庄园主的甘蔗加工厂)或者从事杂货店的生意。这本书追踪了华侨按广东方言对古巴地名的翻译,很有趣。比如哈瓦那叫“夏湾拿”。华侨对地名有些简略的叫法,还是不错的。古巴的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了全民医疗、教育免费,还向拉丁美洲其他西语国家输出医疗、教育人才,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作者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古巴贫穷,但不悲惨(miserable)。如果人民不为医疗、教育发愁,当然不会感觉悲惨。这是古巴政局稳定的基础。古巴原来和苏联交好,苏联垮台后才转向求助于中国。格瓦拉作为财政部长来过中国,在中国的交涉下,古巴才同意华侨向中国国内汇出存款。发放个体经营的牌照,也是向中国学习的。古巴和美国即将恢复外交关系,劳尔也在探索古巴国内的改革。贫穷的社会主义即将要变为令人焦虑的资本主义吗?但是贫穷和限制人们的奋斗欲望,的确不好。


 远在古巴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