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历程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
ISBN:9787535777904
作者:吴国盛
页数:783页

作者简介

《科学的历程》一书以通俗的语言和大量的文献图片,系统地梳理了世界科学技术史。以东方文明和科学技术对人类进步的影响为开端,详细讲述了西方文明和科学的发展与成就,让读者更加清晰地看到人类文明在宇宙演化长河中所处的位置。
该书的特别之处在于,贯穿着科学家的生平以及其科学成果发现的过程,使读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非专业读者可以通过此书对科学理论及其演变过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它还能宏观地揭示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发展规律,具体地展现科学技术作为推动历史的杠杆的巨大作用。不仅对于公众,对于科技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学习科技史也是十分有益的。

书籍目录

第一卷 东方:古老文明的源头
第二卷 希腊:科学精神的起源
第三卷 中世纪:西方不亮东方亮
第四卷 16、17世纪:近代科学的诞生
第五卷 18世纪:技术革命与理性启蒙
第六卷 19世纪:古典科学的全面发展
第七卷 19世纪:科学的技术化、社会化
第八卷 20世纪:探索宇宙与生命之谜
第九卷 20世纪:高技术时代

内容概要

吴国盛,男,1964年生,湖北省武穴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
曾出版《反思科学》、《让科学回归人文》、《现代化之忧思》、《时间的观念》等书。


 科学的历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一本描述人类自然科学史的书。大体上按时间发展顺序展示各个时期的自然科学发展——理论的提出、改进、颠覆或者是技术上的进步发展,细节处有按地域或事件的发展来处理,以使得史实是以相对完整且合乎逻辑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读完之后发现社会科学没有涉及。感想之一是,越远离“现在”这个时间点的科学的历史发展作者讲得越清楚也相对深入,随着时间越发接近现在,就越觉得只是在陈述一些事实,这些工作是怎么做出来的就不是很明了了,学科也渐渐丰富起来或者说是分化得更明晰,越来越不懂那些学科在做什么了。感想之二是,数学、物理学科,可能是因为一直在学的缘故,阅读时会有明确的“哦,它们是在向前发展的,前面的工作奠定了后续的发展”,但是别的学科就会有“哦,怎么出现了这方面的研究呢”这种突兀感。感想之三是,随着一些基础学科的发展,才有可能出现一些新兴的学科。譬如“电子技术与信息时代”这一章,虽然中国古代有算盘,前人如帕斯卡发明了一种可以做加减法的齿轮计算机,如莱布尼茨发明了二进制并设计了能做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计算机,但知道电磁领域、量子物理方面的研究到位之后,电子计算机才顺理成章发展起来。该书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讲述得不清楚,只是罗列了一些作者认为的工业上的大事记吧,这促使我希望寻得一本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书,只是仍未寻得。感想之四是,以前的科学研究会发现很直白的与哲学相接近,后来的科学研究就不太能看得出来了,待到讲述量子力学与再后来的“整体论”、“系统科学”才明白——哲学从未离开。最后,这本书只是概览,很多读者感兴趣的都没有深入介绍——即使这样也是一本很厚的书了——所以,有哪些感兴趣的地方,还需要自己去找相应的资料看才会更系统。这是一本很好看的书,值得阅读。
  •     就好像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不是湖南科学出版社,科学的历程似乎也不应该是科学技术的历程,但翻阅本身之后,几乎没法不把这本书当成科学技术的历程,所以我们不能不追问:何谓科学?何谓技术?想要区分科学与技术并不难,所谓理论指导实践,科学就是理论,技术则是具体应用于实践的工具。就科学而言,显然未必一定是技术,科学本质上是少数哲学家(原初意义上的科学家)对自然的沉思,就沉思而言,无关乎现实的践行,而所谓现实的践行,也就是实践,就今天而言,却已然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就是说,一门科学是不是真科学,其检验标准在于能否服务于实践,也就是能不能成为技术。因此,就现代人而言,科学与技术就成为密不可分的东西。如何理解这样一种具备以实践为唯一目的和价值的现代观念呢?显然,吴国盛教授这本通俗易懂的书没有处理。问题在于,当我们不假思索接纳了实践,或者说技术是评判科学价值的唯一标准的观念时,我们可能就偏离了原初意义上的科学,甚至,我们已经偏离了真正的科学。这是我对本书提出的问题。就这个问题的答案而言,其实超出了一般性读者的需求,但这里我还是要给希望思考这个问题的朋友,展示一下哲学家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这里我选择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海德格尔的看法,在海德格尔那里,他认为:"现代科学的本质是现代技术”。我们切忌望文生义,因为海德格尔对“技术”的理解,并不与我们流俗的看法相同。在一篇“海德格尔与科学哲学”的文章中,作者分析认为:在海德格尔看来,现代技术本质上不是什么机械设备之类的技术性的东西。首先,它象历史上一切传统技术一样是作为真理的开启方式而发挥作用的:技术不单纯是工具和手段,而是展现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去蔽方式,是对物的塑造。其次,现代技术与传统技术的区别就在于,它对物和存在者的展现不是一种对“物性”的“带出”,而是“挑衅”意义上的“强使”(Heraufodern);它不是保护着物之物性的完整性,即海德格尔所谓“天地人神”的四重性,而是一种单向线性的“预置”(bestellen),使物不再是物,而成了“持存物”(Bestand);由于这种单向线性的运作,使得现代技术成了单一的去蔽方式,而遮蔽了和排除了其他的去蔽方式,结果现代技术的本质运作以“座架”(Gestell, Enframing)的方式进行,即以一种无从逃避、遮天盖地的方式规定着现代存在的显现方式。于是,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技术是存在的命运,也是形而上学的最后一个极端形态。从这个角度看,海德格尔的技术概念显然与我们日常生活的技术概念大不一样,海德格尔的技术显然更接近于哲学沉思中对于真理的发现,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就是真理的绽出或者说技术就是对物的解蔽。那么海德格尔如何理解他所谓的作为沉思的技术与作为实践工具的技术的呢?这篇文章分析认为:海德格尔的“技术”是在现象学意义上谈的,不是我们通常指称的机器、机械、工具、仪器等,这些东西他称之为“技术的东西”。但是,“技术”是“技术的东西”得以可能、得以被理解的本质。“技术”作为本质,先于“技术的东西”。“一般来说,机器的利用和机械的制造本身还不就是技术──它还只是适合于技术的一种手段,在这里技术的本质在其原材料的对象特征中被建立起来。”从这个角度看,流俗所谓的现代技术在海德格尔显然反过头来成为了真理得以绽放的工具,是人追求真理、理解存在的武器,我们不妨认为,就一般人而言,实践、技术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对哲学家而言,技术则有助于认识真理,因为对哲学家而言,沉思生活永远具有高于实践的地位,这样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念,本身也意味着哲学与现实生活存在一种难以完全消除的张力。上面算是一段给希望深入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的朋友的一些看法,未必正确,欢迎商榷。下面是对这部著作的具体看法。就一部知识性和趣味性的面向大众的科学史而言,吴教授这本书可以说值得一读,但可能局限于当时的写作条件和通俗性的写作指向,这部厚书也存在很大的问题。我们看到,这部书有很好的人名译名对照表,以及人名索引,就当下中国西学研究而言,除了译著能够比较好的影印原作的索引外,几乎很少有中国人写的西学研究能够整理人名索引,因为吴教授这本书这一点特别值得肯定。但问题在于,我们的西学研究虽然没有人名索引,起码在参考书目上已然比较规范,但吴教授这部书不但没有参引书目,连注释也没有,这就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就这样一部厚重的科学史著作而言,倘若没有很好的注释和参考书目,其规范性可能尚不如维基百科,甚至百度百科。所以倘若要继续再版下去,势必要认真整理注释和参考书目,才算对得起读者。还有两个比较大的问题,一个是对中国科学及其技术的介绍篇幅太小,只有三章加一节,占全书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这显然明显低估了中国科学、技术的价值和影响力;另外就是除了中国占了不到十分之的篇幅外,还有一章介绍阿拉伯科学技术,其余全书基本可以说是一部欧美科技史了,这一方面也过于不重视其他民族的科学技术,比如非洲等等,人家虽然落后,但也不能说没有科学技术啊,还是要介绍一下,才算对得起题目吧?另一方面,对阿拉伯科学技术的影响力过于粗陋,今天的学术界已经非常清楚中国人、穆斯林是如何影响欧洲科学技术的发展的,所以,吴教授这本书在这方面比较薄弱。不过就这部书的装帧和行文看,算是一部节奏很快、能够开阔视野的科学技术史入门,其定位并非特别深入,可能只是要让大家知道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然后特别有兴趣的可以去读比较艰深的学术著作,比如吴教授的高足张卜天翻译的一些书,所以我觉得作为休闲阅读而言,也的确不必过于苛责这本书的一些弱点和不足,所谓开卷有益,但凡认真阅读,我相信一点不会对这本书感到失望。一些简单的感受,书还在持续阅读中,有其他感想会继续写上去,也欢迎大家集思广益,互通有无。
  •     人类更纯粹的进化史——《科学的历程》书评“五四运动”以来,科学的政治正确性自不待言,历史叙事在中国语境中又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遗憾的是,长久以来中国缺乏带有人类进化眼光的科学史通俗读物。1995年出版后风行一时的《科学的历程》不但弥补了这一缺憾,也迅速成为经典。虽然吴国盛教授也自谦道,“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部著作影响了一代人。科学史不仅是人类在思想和精神层面产生的观念史,更应该是科学与社会互动的进化史。借今年增订本《科学的历程》出版之机,重读此书,进一步体会到作者在科学思想史和科学社会史这两个维度的努力。该书以“从自然史到文明史”开篇,至“科学史与人类未来”结尾,这种演进的视角贯穿始终。与科学思想史和科学社会史相对应的是一对概念是科学与科学精神。与单纯谈科学最大的不同在于,科学精神能深入到求知本身而不是知识的功用,这是一种更强有力的文明层面的态度。科学精神本身能够自我强化或曰进化,并进而推进整个社会的进步,从而获得哲学层面的意义而不仅是知识层面的解释。用吴国盛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哲学是科学的纯粹形式”。在我看来,作为一位哲学家写的科技史,《科学的历程》在对科学精神的把握是该书所有优点中最值得称道的,确实将科学发展中的哲学思想源流梳理得异常清晰。甚至不仅是一部科技史,也是一本科学哲学思想史。比如,谈及阿拉伯科技史时,书中用了一定篇幅来回顾炼金术,而其中对炼金术的哲学来源的内容就占了其中三分之一,追溯到了希腊古典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人的学说。又如,在以四大发明为主要内容的关于中国对世界科学的贡献的章节中,必然无法回避中国传统科学精神的缺失,所以随之谈到的所谓中国科学为何未得到发展的“李约瑟之谜”也就是成为应有之意。邓小平在八十年代鲜明提出“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反映了我们党对科学技术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这本身就是有哲学意蕴的。如果更进一步,科学精神其实就是激发生产力的首要源泉。但长久以来国人对科学的认识过多停留在知识、技术、应用层面和实用的工程师思维上,而忽视了起更关键作用的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的缺失,不仅是现今许多高学历人才“有知识无文化”状况的底色,也是国内学界充斥拙劣模仿甚至学术不端的深层次原因。毋容置疑,简单粗暴的“拿来主义”的态度和拼凑抄袭的山寨文化是科学发展的大敌。这种科学精神缺失的后果不仅严重影响科学活动本身的效率,也会阻碍整个民族全方位的进步,被经济学家沃森称之为对“对后来者的诅咒”。因为落后国家会更倾向于技术模仿,落后国家虽然可以在短期内取得非常好的发展,但是会给长期留下许多隐患,甚至长期发展可能失败。所以已故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也忧心忡忡地警惕中国堕入“后发劣势”的陷阱。从《科学的历程》中,不难发现,科学与文明同时起源相互激荡,并逐步社会化,直至今天成为现代社会的基石和最能展示人类进化能力的内容。科学精神的起源使古希腊成为人类历史上一个重大的分水岭,这是人类第一次形成了理性自然观,并逐步努力把握自然界的规律与秩序。而后经过中世纪后期经院哲学和实验科学的滥觞,在经过文艺复兴、理性启蒙的激荡,才出现了16、17世纪近代科学的诞生和18世纪的技术革命,并在19世纪迎来了古典科学的全面发展和20世纪的高科技时代。沉湎于历史上的四大发明无济于事,继续用行政手段集中资源选拔培养诺奖得主也是痴人说梦。用不着回避,在人类文明历史中真正胜出的是发源于古希腊当今集中展现于发达国家的人类现代主流文明,而科学精神是其基础内容、核心要素。其胜出正是因为这种科学精神有更强的进化能力,这种进化在现代社会更是加速发生,即便是普通公众,也能从近年来的互联网、3D打印和基因工程等飞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冲击中感受到这种进化的力量。读史使人明智。《科学的历程》展示出来的科学既然能够达到哲学的高度,其实也是涉及到一个人如何生活的问题。所以,归根结底,对于科学的态度我觉得胡适先生说的“科学的人生观”很有见地。他说第一拿科学做人生观的基础,第二拿科学的态度、精神、方法,做我们生活的态度,生活的方法。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读过两三遍,居然没标记。。。
  •     弃
  •     有误人子弟之嫌,我是坚决不让我的小孩读的。吴国盛本人有反科学的倾向,书里从多的错误,恰恰反映了其科学素质的低下。
  •     贵死人了!就是冲着大量的插图和照片才愿意买的,书写得很通俗,大刀阔斧的把科学史上的人物和学科脉络理清了。我准备把政治味道很浓的几章撕掉给家里(未来的)小孩当科普书看(想得有点早=。=)。
  •     超赞的书
  •     看完本书可以对科学的发展进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可以看到一些科学理论或者概念的形成过程,作为一本科普书还是不错的。如果初高中读应该是很合适的,现在读这样的书有点奢侈了,所以后面大部分很快的pass了,对于前面关于科学起源——希腊部分看得稍稍仔细些。
  •     算是在新书阅览室翻了大半个学期吧。内容没得说,但思想性总觉得还没搔到我的痒处。
  •     好书好书!
  •     豆瓣少数高分盛名缺名不副实的伪科学作品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