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增订本)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
ISBN:9787213057212
作者:王明珂
页数:352页

作者简介

身为“中华民族”的我们,是否曾想过,何以我们称为“中国人”?“华夏民族”之形成所由何来?究竟什么是中国人?——这问题不仅困扰许多研究中国的学者,也困扰许多居于中国认同边缘的人,本书即尝试解答此一问题。作者认为,由线性的历史溯源,以及对所谓“典型中国人”的研究,都难以解答 这个问题。因此作者从一个新的角度——中国人族群边缘的形成、维持与变迁——来了解中国人的本质。本书说明,在特定的资源竞争与分配环境中,华夏(中国人)边缘如何形成与变迁,华夏如何借历史记忆与失忆来凝聚、扩张,以及华夏边缘人群如何借历史记忆与失忆来成为华夏或非华夏。
以中国人为例,作者借着历史、考古与人类学资料,探讨与人类族群认同相关的资源竞争与分配关系,社会历史记忆与失忆的过程,典范与边缘观点争论中的社会本质,以及历史的现实意义等问题。作者希望本书能帮助我们思考自身的认同问题(为何我们要宣称自己是中国人),以及思考当前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认同问题。
王明珂提出一个讲法,他认为我们要探讨什么叫作中华民族,或者什么叫作中国人,最好的方法,不是直接地、正面地,去对“中国人”的内容或者内涵下一个定义,而是想办法去透过“中国人”这个族群的边界,来找它大概的意思。——凤凰卫视主持人、评论员、专栏作家 梁文道
这是一部对中文世界的人类学、民族学和历史学研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的著作。作者从族群边缘的形成与变迁这个特殊的角度,来探讨华夏民族生长和扩张的历史,从而以十分新鲜并充满魅力的论证,为推进中国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范例。——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罗 新
基于对华夏形成一元论和多元论的质疑,作者利用多种工具,提出并论证“边缘理论”在华夏形成、变迁中的重大意义。“族群认同”、“历史记忆”,是支撑此一理论的两个关键概念,作者对此所做的历史、逻辑叙述,令人信服。我更想指出的是作者学思的根本立脚点和志向,即学问与生命的关系——在学术职业化、工具化的今天,这一学术立场尤为可贵可敬。本书为华夏一族通向自我认知的道路打开了一扇大门,远非就事论事者所能比拟。我由衷地向作者致敬!——学者、万圣书园创始人、中国图书市场的民间观察者 刘苏里
王明珂对华夏的界定,采以绘画“烘云托月”的手法,有别于华夏中心主义的传统视角,他被称为学界的“毒药猫”,在打通历史、人类学、人文地理的扞格,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人开阔视野。——民国学术史、文化史、地方史研究者 岱 峻

书籍目录

序论一 什么是中国人
序论二 “什么是中国人”再思考
第一部分 边缘与内涵
第一章 当代社会人类学族群理论
第二章 记忆、历史与族群本质
第三章 民族史研究的边缘理论
第二部分 华夏生态边界的形成
第四章 青海河湟地区游牧社会的形成
第五章 鄂尔多斯及其邻近地区游牧社会的形成
第六章 西辽河地区游牧社会的形成
第三部分 华夏族群边缘的形成与扩张
第七章 华夏边缘的形成:周人族源传说
第八章 华夏对西周的记忆与失忆
第九章 边缘人群华夏化历程:吴太伯的故事
第十章 华夏边缘的漂移:谁是羌人
第十一章 汉人的形成:汉代华夏对四方异族的多元意象
第四部分 华夏边缘的延续与变迁
第十二章 近代华夏边缘再造
第十三章 近代华夏边缘再造的微观过程
第十四章 一个华夏边缘的延续与变迁
结 语 资源竞争、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内容概要

王明珂,1952年生于台湾,1992年获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现为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中兴大学讲座教授兼文学院院长。主要从事羌族、西南少数民族及北方游牧民族社会的田野调查研究,在历史人类学领域成绩卓著,影响深广。著有《华夏边缘》《羌在汉藏之间》《游牧者的抉择》《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及学术随笔集《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增订本)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6条)

  •     民族是由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和资源的分配方式决定的;华夏民族是多源头的共同体,迟至战国时期固定下来;民族的集体记忆是可以改写的,往往是由本民族的领袖和外族征服者设定的;个体往往愿意为了更大的集体作出非“利己”的行动,因此掌握本民族的历史书写权非常重要。
  •     文/严杰夫1965年陕西宝鸡贾村出土了一件青铜酒器何尊。其造型庄严厚重,纹饰精美。更重要的是,它上面镌刻的122字铭文,其中有一句:“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这段铭文意味着何尊成为目前发现的西周最早有明确纪年的青铜器,也是“中国”二字已知的最早出处。不难理解,3000多年前的“中国”,与当下的“中国”有着迥然不同的内涵。从这种对比来看,我们就能直观理解3000年间“中国”的含义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迁。那么现在的“中国”究竟如何形成,“中国人”何以最终成为现在的“中国人”,这些关于我们“由何而来”的问题,也就成为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问题。近年来,随着西方对我们民族问题的“异声”再度泛起,这些问题更是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台湾学者王明珂就是其中的一员。随着他对这个领域的不断探索,他的经典之作《华夏边缘》也一版再版。2013年,最新的修订版《华夏边缘》让我们有机会再一次接触到他对“中国”和“中国人”的思考。在传统的“典范理论”范畴,“民族”或“族群”的界定通常借助于对客观特征的描述,例如肤色、语言、服饰、风俗习惯等等。这种观念影响到考古学上,客观特征就变成辨识不同民族遗存的“标签”,许多考古学者借助这些“标签”来追寻一个民族的源头及变迁。在这种典范理论下,学者们(以历史学者钱穆、考古学者邹衡为代表)认为,姬姓黄帝族和姜姓炎帝族,加上以商文化为表征的夏、商各族集团,组成了“华夏族群”最初的核心群体。在这种观点中,先周的陶器类别差异是探寻“华夏”源头的重要客观文化特征,分档鬲和联档鬲分别代表了姬姓族和炎帝族,而通过组合这两类陶器的出土地点,可以看出构成“华夏族群”的不同文化人群,最初是通过什么样的路径最终走到一起的。但是,“典范理论”在解释“周人族源”或“华夏族源”的问题上仍然存在巨大的困境。出土文物显示,分档鬲和联档鬲在不同人群的文化遗存中交织出现,无法验证传统学者提出的它们与姬姓族和姜姓族间存在的那种对应关系。这种困境暴露了传统“典范理论”的缺陷。面对这个缺陷,王明珂提出了自己的“民族边缘”理论。王明珂的“民族边缘”理论显然是受到挪威人类学家弗雷德里克·巴斯的启发。巴斯在1969年出版的《族群及其边界》中提出,“造成族群最主要的是它的‘边界’,而非包括语言、文化、血统等在内的‘内涵’”。根据这个理论,王明珂认为,决定“华夏”或者“中国人”概念的,并不在于“华夏民族”的客观文化特征,而在于戎、蛮、夷、狄等围绕在“华夏”周边的那些“边缘族群”。同样的,造成“华夏民族”内涵变迁的动因,正是这些“边缘族群”在3000多年内的不断变化。作为“华夏民族”西部的“边缘民族”羌族,是“民族边缘”理论的最好个案。王明珂认为,羌族在先周时期曾是周人并肩作战的亲密盟友,在周人克商的战争中,羌人曾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甚至于,王明珂猜想,羌族很可能就是“姜姓族”。但随着周人建立起正统的“华夏政权”,而姜姓族却不断对姬姓族掌权的周王朝发生威胁,羌人开始被归为华夏的“非我族类”。至战国后,尽管周政权逐渐衰落并最终瓦解,但周人建立起的观念,却成为此后的诸侯国及至历代王朝建立的合法性基础。反观“羌人”的概念,却随其生存的地域几经变迁。历史进程中,“华夏”为代表的核心族群的稳定性,与“羌”等边缘族群间的不稳定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恰恰反映出,“华夏”的定义,是在与边缘民族的摩擦和碰撞中最终形成的。对于这种碰撞,王明珂认为它代表了族群记忆的选择和遗忘。在王明珂看来,文献资料也好,考古文物也好,事实上都是核心族群的统治阶层用来建立民族认同的工具。对认同有益的“记忆”会被有意识地传至后代,而与认同有冲突的“记忆”则会被抛弃。正因此,传统的“典范理论”仅凭文献资料和考古文物去廓清民族起源,显然落入了先人们设下的“圈套”,遇到困境就不奇怪了。于是,王明珂提出,当代的族群理论并不回答“我们是谁”,而是解答“为何我们要宣称自己是谁”。“宅兹中国”代表的华夏主流意识形态,决定了周以后的各代统治者始终要以“华夏”为本源,才能在“华夏”建立起稳固统治。这也就解释了为何那些原本身居“边缘”的异族,在问鼎中原后都无法逃脱 “华夏化”的命运。尽管王明珂的“民族边缘”理论,在论证“华夏”与“中国”的形成过程中,其内在逻辑仍有待更精准的推导,实证证据也有待更丰富的细节。但是,王明珂或许的确指出了民族成形的真正奥秘,以促使我们重新去梳理固有的民族理论和观念。正如他在最后提到,借助《华夏边缘》,“我只是提出一个对‘过去’的新诠释,并以此理解‘当代’。若人们能将‘当代’置于历史与人类生态的深度了解中,相信也可以藉此反思、调整当前的各种政策与作为,以期臻于更好的未来。”
  •     隔了几代人的回忆,大概就会有偏差对于祖先的神化,以及对对手的妖魔化,更古有之而且,历史为现实服务这一条,大概也不会变化吧运用了大量的考古发现来说明,特别是对于三北的大量考古依据,虽然很琐碎,但看完后还是很有收获大概,在上个寒季到来前,整个华北同纬度地区,以农耕为主,随着气候变化,土地不再适合耕种,而出现了游牧化与征战掠夺民族,进而,农耕与游牧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并以长城固化了对于太伯奔吴一事的考证很有趣,此事即使发生,应该也就是王城附近的小范围,在陕西一代的解读比较靠谱另外,西周的战略攻势方向,大概,周武王等对于商朝是自西北而东南的入侵,之后也是不断的向东南方向开疆拓土,而西北作为后方和龙兴之地,武王伐纣后不久离世,东南方向实际并未平定,部落只是表面上的臣服。商朝王室和旧臣可能屡降屡叛,战争也许持续了很多年而到了东周,随着西周末年之乱,的长江以北的整体华夏化,对西戎的仇视成为主体,原来龙兴之地的老部落,说不定也因而成为外族了。另外,比较有趣的是对姜姓的讨论,有可能是周王国重臣或世代家臣,如同萧姓于辽,姜太公也许有着强大的家族背景,而不是贫苦人家钓鱼老汉。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虽然有些地方很啰嗦,但是对于研究族群认同来说,这本书有着很大的启发意义。华夏的形成依赖于历史记忆;同时华夏的扩张也造成许多原来的边缘人群“失忆”与历史记忆重塑,以加入华夏之中。在族群认同改变的这个过程中,群体最在乎的应该还是现实的利益,因此就可以解释很多现实的问题。同时,在神话溯源难以奏效的今天,更多需要的则是创造新型历史记忆的新闻媒体,还有关于历史的教科书。
  •     有时我们不得不承认,真正的过去已经永远失落了,我们所记得的过去是为了现实所重建的过去。
  •     历史学与人类学的成功结合,也很赞同里面的观点
  •     民族史。
  •     开篇讨论何为中国人,让我想到清末受外族侵略时,国内对于祖先及文化的溯源。文章从边缘来看中心,以主观认同取代客观标准给人以启发。一个经典举例是:圆的形状是由周围的曲线来规定,是边缘使得中心成为可能。读罢,我的思考全全围绕“历史记忆”的同时,惊叹人类学对历史学的影响之深,渗透之力。
  •     我只爱读里面的理论。
  •     第一部分。结构性失忆与集体记忆。历史三调
  •     洞见迭出。七月读书收获最佳。与《历史三调》对读,或更有收获。
  •     从一个外行看来,本书以记忆构造理论为手术刀剖析华夏边缘族群认同在历史情境中的生成与变迁,使很多史料包括文献和文物都呈现出崭新的意义,颠覆了很多既成学说,观点极为大胆,但论证基本能做到令人信服,堪称最近读到的启发最多的一部书,五星推荐。
  •     第一部分边缘与内涵论证了考古学的不可靠,第二部分华夏生态边界的形成一开始却大量引用考古材料。。。。。。
  •     边缘理论面对与解决的三个问题:1、是典范民族论,还是国族构建论? 2、是可以通过实物进行评估的客观论,还是通过自我认同与集体记忆塑造的主管论?3、在主观论中,是作为先天存在的、难以变迁的根基论,还是作为资源竞争策略的工具论?在此之后:即是顺理成章的:作为华夏边境不断退役的戎与羌、华夏形成后对于四方的招抚与巩固、民国时期对于华夏体系的继承与修正
  •     新的视角,新的解读,确实一本好书,让自己在专业学习之中似乎找到了一个不同于常规的角度去看待民族问题~
  •     民族也就罢了,如今连族群都开始挨棍子了,这书似乎应该配合拉铁摩尔的内陆边疆来读。
  •     1)族群是一种混合了主观认同和客观特征的利益群体,个人可能有利他性,但族群一定是利己的;2)我认为族群理论可以指导商业实践的点在于,未来的商业社会里不会产生真正意义的开放大平台,实际上会是一个个由利益捆绑合作共赢的小族群+一个个没来得及进入这样族群的个人。
  •     断断续续读完。
  •     1,面對近代民族建構問題,王書寫了將華夏邊緣的"燃燒狀態"。2,避開了傳統史學的弊端,運用了跨學科的研究方法,也提供了一種新的折中的闡釋方式和研究角度。關於這一點能説的太多了。3,讓我這個"漢人"理解了民族政策的意義。
  •     看了一遍,印象很深的就是直接把记忆给拎出来了,中心和边缘的理论也非常有意思。(还是要补中国史才能继续看理论。)
  •     人大研究生面试时老师推荐的书。作者将族群的边缘人群置于关注的核心,通过对历史记忆与结构性失忆的分析,阐释了“华夏”这一族群变动的特点与历史过程,对于分析今日的诸多族群问题极具启发性。如果可以,我打1万分!!
  •     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     两篇前言和第一章已基本说清王明珂的主要思路:“华夏”的观念如何在气候变化、资源分配等因素的作用下,于动态的“边缘”处,由集体记忆的改写与遗忘来被塑造、被描绘、被改写;问题不在于我们“是”谁,而在于我们“为何”声称我们是谁。第一章文献综述能做成大白话,可见学术功底;对考古学的“相似”考证方法的拆解精准到位,从“民族史著作的社会意义”中找到人类学与历史学的交叉点令人深感赞同;“木炭的燃烧”的比喻、“一截骂一截”的描述都很精妙;抓住“异例”的思路大开脑洞。也许因篇幅无法展开,满清的帝国构成、新疆的“边缘再造”没有任何回应。二、三章的考古学分析略显冗长。作者同时反对历史本体论和近代建构论,认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有力解决资源分配问题的方式,令人疑问这是不是有点太简化问题、太执着于大一统观念了。
  •     史料详实,但我忍不住犯困0 0。第一章的理论比较喜欢。
  •     族群是一个人群主观的认同范畴,而非一个特定语言、文化与体制特征的综合体。人的主观认同(族群范围),由界定及维持族群边界来完成,而族群边界是多重的、可变的、可被利用的。在多层次的族群认同中,民族是最一般性、最大范围的“族群”。这个主观族群或民族范畴的形成,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在掌握知识与权力的知识精英之导引及推动下,人们以共同称号、族源历史,并以某些体质、语言、宗教或文化特征,来强调内部的一体性、阶序性,并对外设定族群边界以排除他人。随着内外整治、经济环境的改变,资源分配、分享关系也随之变化,因此造成个人或整个族群或民族的认同变迁。
  •     我们以为悠悠五千年的历史,可能只是来源于我们头脑的建构,因为现世需要,我们修改记忆。对于理解边缘是如何形成,华夏是如何形成,这是本好书。
  •     群体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后人可以根据所谓实证证明的。这都是变化,迁移,选择以后成就了今天的华夏。
  •     对我而言过于专业的书了,特别是前半部分很多考古的介绍,但本书铺面而来的事实让人耳目一新,诚然帝国也罢文明也罢,总有其发展的规律,所谓大事使然
  •     本書的材料整理得不錯。視角也集合了各個學術領域的主流方向。只是作者的邏輯水平實在有些堪憂。也可能是作者宏大理念的雄心干擾了其邏輯。他首先認識到了相當多的人對中國人這個概念感到困惑。這說明這是數百年來一個複雜的問題。在面對一個複雜的個例時。他沒有想着先發出一束微光。而是想着爲世界上一些民族書寫一些普遍規律了。要把中國人當成其宏大民族理論中的一個一般性事例。基於中國人本身的難度。他一開始就給自己埋好了陷阱。果然後面就爲此付出了代價。作者顯然早就意識到民族是一種主觀建構。那麼隨着人類文化在軸心時代發展。是否這種主觀建構。建構出了除主觀性外幾乎毫不相同的特點呢。這很可能是真實的。故以民族看待這些迥異的事物。方法上就出了問題。更何況作者還頻頻插入大陸和臺灣這種又加雜了政治因素的事例。可謂混合變量法。
  •     阿姨学的不少元素都能找到,如内亚对中原的技术输出、建构祖先神话、发明民族、诸夏等。
  •     同一个名族,需要有共同的记忆来维系; 同一个家庭,何尝不是需要有每个成员都铭记的悲欢离合来维护。 找到你欣然接受的集体记忆,你就拥有了你的家国天下。
  •     大学时候写论文时看过,认同其实可以为许多社会问题提供比较有效的解释
  •     没有评星,以我本科生的水平恐怕还评价不了如此宏大的设计与著述。不算读完,以后肯定还会重读。本书试图构建一种全新的理论,去阐释族群与民族的变化,为历史学与民族学和社会学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范式,一种新视角下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必将反哺于如今的学术世界,并为其开辟新路。
  •     从兰州回京,开始读这本书,族群认同由历史记忆奠定,而历史记忆则可以附会、曲解和篡改。所以,所谓的族群认同,就是一种纯文化现象吧。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要掌控历史记忆。
  •     观点富有创造性,提供新的看待民族问题的视角,如果中间的章节能再简洁一些则更好
  •     有启发,就是边缘概念的民族学使用,但是解释多于史实太多,论述多余主观臆想。 我认为王自己说服不了自己。比如,他认为上古的考古发掘不具有代表性,然而他却采用大量的考古东西作为自己论证的依据。 最大的问题就是构建或者是借鉴想象多出依据史实的论证太多太多了
  •     极喜欢王明珂,他的边缘、记忆对一个受中心、现实“荼毒”太深的人来说无疑是清风徐来,也有我永远不会踏入人类学的领域,也许我以后还是会站在中心思考问题,也许我还是会不假思索地引用“正史”记载,但我需要知道,我习惯的并不是理所应当或是固然如此的,这本书就是一种提醒。喜欢王明珂的著作,因为他总是用最简单的方式打破我思维的固定模式,告诉我外面的世界不是我想象或相信的那样。
  •     边缘研究主要旨趣是透过对异例的分析与诠释,来进一步了解历史与人类的社会本质。(注意类比这种方法有目的性的选择的局限) 文献不仅是“过去事实的载体”,也是人们对过去“记忆的载体”。(结构性失忆和集体记忆) 在纸上画一个圆,真正使圆得以显现的是它的边缘。 反思与解构的区别。
  •     根基性 vs. 工具性;历史真实 vs. 历史记忆;“我们是谁” vs. “为何我们要宣称我们是谁”。在承认历史在某种程度上“任人打扮”的前提下,这本书主张的是,与探究历史真相相比,探究为何要这样或那样打扮至少一样重要。结语中捎带了一句挺有意思的话,大意是说,人天然依赖并渴求群体感情,因此那些在族群中寻得温暖和力量的社会边缘人(这里不是说地理边缘了)常常忘记,为他们选择、诠释此种族群认同的人,正是在另一些维度(阶级、经济)下造成他们边缘地位的人。P. S. 考古内容被我大面积跳过了。。#2016使劲读#041
  •     也是很激发想象力的一本书,论述和结论让我很喜欢呀。不过,总觉得大陆版删改了很多的样子,某些结论让我有些吃惊。
  •     “当我们在一张纸上画一个圆形时,事实上是它的边缘让它看来像个圆形。”
  •     国家有界 族群亦有界 民族认同 创建共同记忆
  •     #t# 以创新的角度,对历史记载作出全新的解读,自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说明方法论多么重要。读来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之感。想读大陆版删减掉的关于台湾的两章。
  •     醍醐灌顶。
  •     1.书以边缘的,异质的的视角,以北川羌族,太伯奔吴等为例,修正中心的、典范的历史(民族)叙述,强调集体记忆和民族构建中的流变性、观念性、利益性和不确定的模糊性;2.从基于地理和文化的华夷历史心性到近代民族建构的汉族和少数民族,不但有客观的存在的过去事件与模式化社会行为,还有社群关系中个人与群体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展现,不但要描述事实是谁?更要识别为何宣称自己是谁的情境;3.在有限资源竞合的背景下,华夏边缘与中心的冲突,边缘异域想象对核心地区的维系,边缘自身的演变,有意识的修改集体记忆和结构性失忆,个人记忆如何进入集体记忆,后者又如何修饰前者,非常有意思;4.去芜存菁叙述和历史写作中必然的选择性和局限性;5.不断重修的谱系的版本本身就是研究集体记忆认同变迁不可多得的素材。
  •     科学严谨,相当客观。有理有据,条分缕析,字字珠玑。难得的好书。
  •     王先生的作品读完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由浅入深的讲述了华夏边缘的族群华夏化的历史变迁,从疑点入手,用证据逐步分析的秦,楚,吴,越等蛮族华夏化的过程。不过没有一定是史学概念会觉得稍显晦涩。
  •     有收获有困惑。太伯奔吴作者也难以自圆其说。
  •     “我们所记得的过去,是为了现实所重建的过去。”强烈推荐,给人不一样的思考角度!
  •     十几天
  •     虽然被删的欲说还休,但这命题用膝盖想都知道作者指的是什么。上古部分论证实在是脑洞太大,没有多少依据全靠扯淡;近代羌族的变迁倒是完全能为作者的主旨作为依据。但作者忽略中央帝国对族群拓边,或者守卫边疆的意志力,实在是本书最大的败笔。
  •     非常棒。再次提醒我,在思考“掺杂了人主动选择后的一类现象”时,不能仅观察现象本身,还要留意“选择”和“被选择”的原因。观察“现象”得到事实,留意“原因”明白动力系统
  •     和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可以比较着看。换一种思路和视野。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