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凝眸

出版社:岑瀑啸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3-04出版)
出版日期:2013-5
ISBN:9787201080710
作者:岑瀑啸
页数:232页

作者简介

《医道凝眸:一位心脏科女医生的思考》作者结合自己在美国学医行医的经历,从一位心脏科医生的角度,对医生职业、医疗制度、医德医道等做出了深度思考。她通过《医道凝眸:一位心脏科女医生的思考》引出诸多令人深思的社会问题与话题,以期展开广泛讨论。生命的价值与尊严、医生这个职业的责任与素质、医患关系如何平衡,以及她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感悟等。《医道凝眸:一位心脏科女医生的思考》认为医生这个行业,不仅仅只是医学这个术业,还应具备人文基础,包括心理学等,是近年来少见的人文反思书。

书籍目录

第一辑医乃仁业 一个好医生应当具备的素质3 中医西医,相辅相成6 “但愿我生生世世都是矮子”8 激素应用的迷思11 医生的“七年之痒”(之一)14 医生的“七年之痒”(之二)16 生命何价(之一)19 生命何价(之二)22 生命何价(之三)25 生命何价(之四)29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之一)3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之二)35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之三)39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之四)42 第二辑医疗制度 这个天秤能真正持平吗47 医患关系的制度因素52 关于医疗意外的赔偿问题55 医疗卫生改革应首重医患沟通58 改革医学教育制度是降低医保费用的良方61 中美医患冲突管窥64 美国医保“错杂弹”(之一)67 美国医保“错杂弹”(之二)72 美国医保“错杂弹”(之三)76 美国医保“错杂弹”(之四)79 美国医保“错杂弹”(之五)84 美国医保“错杂弹”(之六)88 第三辑大德曰生 人体功能犹如一部交响乐95 器官移植纵横谈(之一)97 器官移植纵横谈(之二)101 器官移植纵横谈(之三)104 从电视剧ER说开去108 Hela细胞的故事112 从基因研究谈起116 “少吃肉”并非只关乎个人健康(之一)121 “少吃肉”并非只关乎个人健康(之二)125 弘扬人性善的一面129 第四辑医道凝眸 乔布斯辍学的启示135 “病人自我做主”权之面面观138 妙手回春谁之功142 乳癌防治基金拨款风波的联想145 “救死扶伤”就是一切?149 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151 互联网——桥梁、智库与学府155 互联网——医患之间的“第三者”?158 医疗保险公司的形象和角色161 优生面面观(之一)166 优生面面观(之二)170 优生面面观(之三)173 优生面面观(之四)176 优生面面观(之五)178 “偏心”(之一)181 “偏心”(之二)185 “偏心”(之三)188 让临终关怀达致三赢(之一)191 让临终关怀达致三赢(之二)197 漫话“安乐死”(之一)201 漫话“安乐死”(之二)205 百年学制待翻新(之一)209 百年学制待翻新(之二)212 慈父泽波215 从避风港到伊甸园——我的人生轨迹与心路历程219 后记223

编辑推荐

《医道凝眸:一位心脏科女医生的思考》认为医生这个行业,不仅仅只是医学这个术业,还应具备人文基础,包括心理学等,是近年来少见的人文反思书。

前言

作家秦牧的《艺海拾贝》中有一篇《两代人》,谈及“中外文学史,两代人相继成为卓越文学家而为大家所熟知的……为数颇少”,三曹(曹操父子)、三苏(苏洵父子)和法国大仲马、小仲马“该是最闻名的了”。我是医生,文学不在行,虽算爱好。而这种爱好,跟我父亲岑泽波的影响分不开。或许其中不无某种基因遗传。我当医生可能就有遗传因素。现在保存的儿时相片中,有一张画面清晰可见:两岁的我拿着听诊器贴在妈妈胸口,作“大夫”状。父亲将此抓拍了下来。父亲生于香港,出身于七代中医之家,他在广州迈上了中西结合之路。我学西医,在美习医近二十载,是遗传中带“变异”。按照计划,从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退休后,应聘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教授近十年期满,73岁的父亲便挥手离开教坛和手术室,返美颐养天年。但他打算退而不休,准备撰写一些早就考虑过的医学随笔,主要涉及中国大陆和香港的近代医学史,以及医学伦理学。事实上,在港任教九年多来,每当回美度假,他都会跟我和妹妹在佛罗里达医院“摆龙门阵”,父女三人分别就骨科、心脏科和癌症举行讲座。己逾耳顺之年的父亲谈笑风生,眉飞色舞。那是我们极其畅快的时光。不料2009年4月间,在我们父女仨在中国珠江三角洲作“和谐之旅”后,他溘然去世于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寓所,距离任满之日不足两个月!对此,我至今依然难遏悲情,思之无不潸然泪下!但正如父亲在为其恩师何竹林老前辈《正骨医萃》所撰“跋”中,引用的唐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所昭示的,生老病死自然规律不可抗拒。所以,在父亲离开近四周年之际,我将自己的若干想法整理成文,作为不会忘却的纪念。与此同时,我也趁此机会与中国和美国的中文读者交流,讨论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移民大洋彼岸二十年,我未忘中华文化包括书法艺术。作为美国公民,我由衷热爱这个接纳我、培养我进一步成长的国家,不仅因为其人民与制度给我的医学训练与事业提供了广阔的机会,更因为它给我自由的思想空间。我真诚希望它日益和谐。我还希望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互相了解略尽绵薄之力。我所写的话题,有许多都富于争议,其中一些问题和讨论并无唯一答案或结论,也可以说不存在绝对真理,我觉得让大家讲出来,各抒己见很重要。传媒固然有所反应,但往往语焉不详。我则希望有足够的交流,引致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明白,以利沟通。例如安乐死、器官移植、医疗资源分配之类敏感话题,就亟须展开充分的讨论。美国是法治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不少时候侧重保护弱者,每项法律都会有异议者。雇主角度就会不同于雇员角度。而有时某项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发生偏颇,违反其创立原意,以致后来反而损害了弱者。这种情况也需要通过推动全民探讨来逐步改变和加以完善。不同意见的争论绝非坏事。“懒得讲”可能缘自弱者自感无话语权,难以扭转主流的成见。但事实证明,“说出来”才是改变不合理现状的第一步。例如种族分隔,在南北战争后,奴隶制在法律上被明文废除了,然而实际上直至1965年,在广大的南方各州仍然一直存在。现时我的白人朋友在我谈起此段应令每个美国人汗颜的历史时,他们都说当时的白人对之默许的行为实属良知有亏(那时或今天依然明目张胆地歧视黑人就更可耻了)。可是扪心自问,若我是1965年南方的白人,也未必能鼓起勇气发出与大多数人不同的声音,从被压迫者角度让他或替他讲出来。马丁•路德•金以“我有一个梦”作了有力的表述,终于改写了历史。反之,1942年7月巴黎有76000犹太人被送去纳粹集中营,他们的法国同胞几乎全部保持缄默,不敢挺身而出,发出正义的呼声。至今法国人对此仍然感到欠了账。2005年7月希拉克总统代表法国向犹太受害者正式道歉。我觉得,好人不一定总是勇敢,但要时时提醒自己,真正的坏人只是少数。历史上不公正的大事,都是在很多“好人”默认下发生的。还有一种情况是基于对新科学的惊恐,乃无知加上极端所引起。如干细胞的研究,被一些人渲染仿如“克隆”,担心变异,制造出难以控制的“怪胎”,或医学科学家会“培养”不全的人去摘取器官。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应探讨,不能以现在人类智慧不足为借口而削足适履,扼杀进一步的研究,也不能待人们成熟后再发明新东西。凡是好奇心或灵感均宜加以鼓励,而不应忧心忡忡地千方百计予以禁止。只有容许智慧不断发展方能增加社会活力,推动人类进步事业。设计讨论的方式十分重要。参与的各方应有准备,试图站在其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从A到Z所有26个字母都有其不可代替的功能,并非只有最常用的字母才需要学会使用。社会上每种不同意见均可能有互补作用,不是音量最大者或拥有、支配宣传工具的少数“强者”才有发言权。这次奥巴马健保方案,John Roberts大法官跳出共和党框框,才出现转机。近5000万无医保者内有3000多万人可因此法案受惠,另1500多万非法移民仍然可能暂时无助。修改移民法却殊不简单,墨西哥孕妇涌入将是大问题。美国人对此的担忧倒是比较一致。当前,媒体影响力极大。人们信息的来源大多靠报纸或电视,它们通常黑白分明,以缺乏灰色地带的方式,特别钟情于戏剧化地展示不同观点。观众或读者很容易一时激动起来,成为他们的俘虏。书籍出版有所不同,它由私人阅读,私人思考。民主必须通过独立思考。说到底,笔者此书旨在抛砖引玉,点出若干话题,希冀引起公众关注与讨论。倘能如此,将不胜欣慰之至。相信九泉之下的父亲也乐见其成。

内容概要

岑瀑啸(Puxiao Cen,M.D., F.A.C.C.),1968年出生于广州市,祖籍中国广东省南海县九江镇,中山大学医学院(原中山医科大学)毕业。美国北岸大学附属(原纽约大学附属)Lenox Hill Hospital内科住院医师,费城坦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 Hospital心脏专科住院医师。为美国医学协会、美国内科医学学会会员,美国心脏科学会院士。现任美国佛罗里达医院心脏专科医师,并兼任中佛州大学医学院(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College of Medicine)临床助理教授。经常举行医学讲座。业余研究中国及世界历史文化,擅长书法与美术,曾为奥兰多市绘制油画,并为报章撰写专栏。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一个好医生应当具备的素质 生老病死,是绝大部分人一生必经的四个环节,其中少不了要跟医生打交道。人人都希望遇到好医生。但好医生从何而来呢? “是天生的。”有人这样想。他们以为,当医生要有天分,好医生就更要有天分了。其实大部分并非如此。 无论能不能成为好医生,在读医科和训练实习的过程中,他们都要努力地看书学习,都要很勤奋地练习自己动手的技巧,总之是必须老老实实地用功。如果智力中上,又很勤奋,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好医生。 当然,有的医科生的确很聪明,智力超群。但此非将来成为好医生之必要条件。那些屡屡考获高分、口才了得者,或富于发明的冲动、善于改变程序者,可能是很好的发明家、领袖、艺术家,但未必是一位很好的医生。 还应指出,在这个年代,那些有经济头脑、有商业宏图的医生,尽管不一定真心关怀病人,甚至未必有过人的诊治功夫,却可能收入丰厚,赚到盘满砵满。这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因为他们将商业和医学搞混乱。医学旨在治病救人,商业旨在牟利致富,各有追求,两者或有相连,但不应混淆。 有些高中生或大学生,不知自己是否当医生的材料,但对医学很有兴趣。他们来观摩我看病人和做心脏导管手术,借此了解一下做医生的日常工作。之后他们会很惭愧地说:“我见到血便头晕,见到呕吐物便觉得不舒服。”因此怀疑自己当不了医生。我常常这样开导他们:这可能是暂时性的反应。观看解剖,见到尸体觉得恐怖;见到血时心跳会加快及紧张,都是可以慢慢克服的,未必证明你不可以当医生。只要你埋头苦干,不计较,就有可能是做好医生的材料。 以上是向那些对医学有兴趣,但暂时稍缺信心的学生的赠言。我认为,天分在医学界不是最重要的。在医学界,只要你肯干便可望取得好成绩;要务实,因为在医学上不可预料的事情很多。 事实上,根据笔者在医院带教住院医生的经验,最成功的当推那些埋头苦干者,他们不会漏掉登记病人的一个体温、血压,不会错过从脚趾间观察一个糖尿病人的损伤(须知一个脚趾间微细的损伤,对罹患该病的患者而言,可能会一直扩散而成败血症。)这些做事一板一眼、细致认真的人便是做好医生的材料。 单靠埋头读书——用中国传统说法叫做“学富五车”也还不够。好医生除了要具备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人文科学修养。“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在刻苦攻读的基础上,医生应注重从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大家熟知的华佗、张仲景、孙思邈等名医,学养都极为出众。 我觉得高等医学教育要规定起码两年人文教育。好医生要先了解人类社会历史、人性和哲学。 再一点不可或缺的素质,是医生对每一个病人都要尊重,不可以根据自己个人的喜恶对待患者。


 医道凝眸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1条)

  •     涉及面比较广,可以算杂文或专栏类文章,主要关注美国医疗制度的问题
  •     如果不是赠书就别选这本了
  •     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有见解,有点小小失望,但是还是有不少收获。
  •     妈妈在读中,做活动的时候买的,赞一个吧
  •     呵呵,我们是屌丝儿。
  •     这本书从一个走出国门的医生的角度探讨了中美两国的为医之道。不偏颇,不矫情。建议新医生去看,或许能从平实的辞藻中领悟新意
  •     书才翻几页,觉得这医生很厉害,期待她的思考也能引发我的思考~
  •     内容好,辞藻不美,还是推荐的
  •     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作者本身的问题,读起来很是乏味。
  •     内容丰富,就是前面彩图太多了
  •     这本书是赠的。题目起得很好,可惜内容一般般。不推荐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