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带来力量

出版社:中国致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1
ISBN:9787514506952
作者:卢安克
页数:256页

作者简介

乡村留守儿童最缺少的不是钱,不是被接到一个发达但陌生的世界,而是缺少一个属于自己的、像一个熟悉的家一样的地方。他们更缺少的是一个长久、稳定、只属于自己或自己班级的、比哥哥更有权威的大人在身边。这个权威需要给他们一个能用上自己的感受的机会,要能让他们与权威共同创建自己的环境和文化。他们需要的是根据真实感受,而不是根据胡乱发挥的想象而来的创作。这本书想介绍的就是在这方面的一些经历和观察。¬——卢安克

书籍目录

真 实// 1
让教育适应真实// 3
寻找学生的梦想// 10
感 觉// 23
清醒是难受的// 25
感觉的过程// 33
培养幼儿的感觉// 39
培养感觉的活动// 46
活动经历// 55
去观察// 57
改造环境// 73
发挥意识// 86
创作// 101
意识的发展// 115
我最失败的活动// 117
寻找新的力量// 124
人类意识的发展// 130
跟学生创作电视剧《三个世界》// 138
意志与意识// 157
智力与意志// 159
怎样引导行为// 165
创作会带来什么// 173
跟学生创造文化// 175
顺序传达的力量// 180
结果会带来意识// 185
跟学生创作电视剧《和平剑》// 192
跟学生创作音乐片《在乎》和《梦别》// 198
留守儿童的归属// 208
作为教师与志愿者// 215
老师的心态决定一切// 217
作为志愿者// 225
影响力的后果// 230

内容概要

卢安克
1968年生于德国汉堡,1996年毕业于汉堡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2002年取得WALDORF教育学校教师资格。1992—1994年作为国际交换生先后在东南大学,广西农业大学学习。
从1999年起,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桂林、河池等民族地区进行志愿教育工作,义务为当地学生讲授汉语普通话、艺术及科学类课程。现为广西河池地区东兰县板烈村板烈小学义务教师。
2003—2013年,在板烈小学开展教育活动,让学生观察、感受、用艺术创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带领学生创作了电视剧《和平剑》《心镜》等作品,通过与学生共同创作来培养儿童的归属感和自我成长的力量。
其教育研究文章先后结集成《与孩子的天性合作》《是什么给我力量》《非目的的行为》《是什么带来力量——乡村儿童的教育》。其中,《与孩子的天性合作》已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此外,卢安克利用课余时间翻译了大量德文教育著作。译作包括:《适合儿童的成长》《孩子成长的力量》《适合年龄的教育》《适合人类的教育》《适合人类的教育(补充)》《精神科学》《怎样培养直觉能力》《直觉作为研究手段》《通过教育去治疗》《适合人类的社会》等。


 是什么带来力量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曾经看到过一个视频,讲的是一位6岁的小姑娘对中国古代经典的了解,从孔子到老子,头头是道,活学活用,让文科生汗颜,让旁观者惊叹不已。记得我的一位老师曾这样大胆的推测,将来人类的四肢会逐步退化,而大脑则会越来越发达。于是,把孩子关在家里被唐诗,把学生关在教室里学数理化。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孩子更早地更多地掌握知识,在起跑时领先,最先获得成功。看完那视频之后,我问:这个6岁的孩子是否已经成了古代的圣贤?答曰:不是。为什么?难道她对古代圣贤著作掌握得还不够多吗?要是还不够,就再努力一下。凭她的学习能力,7岁一定就足够多了。足够多还不行,因为她毕竟是个孩子,这是我们直觉的回答。如果在细想一想,除了脑子里掌握的知识,应该还包括身体里的其它东西,否则的话,装满圣贤理论的计算机不就成了圣贤了?!至于我们当今的教育,批评的声音很多,急功近利,缺乏创造力等等。任何一个接受过教育的人都可以以回顾一下自己,看看自己学过的数理化知识哪些又是怎样用到实际工作中,自己学过了人文知识又是如何地指导着日常言行?古人把心脏当做身体的中心,现代人更愿意把大脑当做人体的指挥所。爱因斯坦捐献了自己的大脑,而不是身体的其它部分。或许,这两种认识都是不全面的。我知道要好好学学啊,可是做不到!我知道吸烟不好啊,就是戒不了!我(们)要是能如何如何,就怎么怎么了,这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听到的句式,其中折射出来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大脑懂,但身体不懂,还成不了什么事情。对于道德,不仅要有认识,还要努力践行,做到知行合一才是善。知行合一,不仅是国学界的话题,而且也是西洋哲学家们的关注点。大卫休谟说“理性是而且只能是情感的奴隶”,就是这位苏格兰人把德国人康德从迷蒙中惊醒。气愤的时候,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情感当然不是大脑思维的结果。吃不着葡萄了,就觉得葡萄酸,可见理性的确可能只是个随从。卢安克感动了很多人,但对卢安克的教育研究感兴趣的人则不多,把他的研究和知行合一联系在一起可能更少。在《是什么带来力量》中,卢安克以自己的切身经历为例阐述了他对智力和意志关系的认识,并记录了相关的教育实践。这里的智力是大脑活动及其输出,而意志则是先于大脑出现后来可能为大脑意识所驾驭的脖子以下部分身体的力量。或许卢安克并不很了解知行合一是哲学家的难题,但他所从事的工作却在为这个千年难题找到答案。
  •     因为《是什么带来力量》没有配套的DVD,卢老师在 www.jiaoyu.org 首页上上传了书中的《和平剑》和《心镜》的超清视频。卢老师说:“现在大家就能看清楚学生的作品。”为了把原来使用简陋设备拍成的电视剧做成超清视频的格式,他算了很久,在专业软件里制作了这个格式。上传了一个星期。
  •     我不是想写书评,老实说,我并没有读懂卢安克关于感觉、意识或者意志力等一系列理论,但这并不影响我对他的理解。卢安克就是一个简单的人,他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没有目的不图名利。“他们(记者)问我对中国,中国农村,中国教育的看法,我干嘛要有看法?”他只是一个追求自由的人,跟孩子在一起是他最快乐的事。卢安克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是通过创作活动来增强孩子们的存在感,从而为孩子们树立一个权威,“这里所说的权威当然不是通过压力达到的,而是通过互相的信任、信赖和共同工作达到的”。我无法否认这种教育方式,但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确实又有了新的认识。不知道其他人,在我的印象中,留守儿童或者偏远山区的儿童应该是淳朴敦厚的,相比城市一些顽劣孩子,乡村儿童除了基础知识薄弱品行上应该更容易引导和教育。但是卢安克描述给我的乡村儿童却颠覆了我以往的想法,那些顽劣的孩子一定不次于我教过的最顽劣的孩子。打架骂人好动,以破坏为乐趣没有荣辱感没有羞耻心,最重要的是你无法跟他讲清楚道理。没错,我们是可以用爱来感化这样的学生,但是如果你所在的环境都是这样的学生,想要一个个转化是不可能做到的,可能你刚感化了这个他跟你承认错误跟你下保证,但是转眼融入那个混乱的集体又恢复原形。所以对于这样集体的教育是最难的,卢安克描述的乡村儿童就是这样的一个集体,他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方式——创作活动。可惜中国只有一个卢安克,却有6000万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如何能满足他们的所需?如何能改变这种状况?志愿者的去留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国家能做些什么?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卢安克说:“我希望有人看到的不是怎样教育小孩的方法,而是怎样把自己变成一个比我更了解学生的人的那种方法”。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买
  •     有一些关于观点和思考的表述,看的不是很懂,可能是因为他表述的方式,和我们习惯的方式很不一样,比如说权威。在卢安克的描述里,结合上下文,理解权威是一位可以信任的人,但是在中国传统的语境里,显然不同。是什么带来力量?看完全篇觉得对孩子来说,稳定的陪伴。贴近自然的生活。全身心的接纳。
  •     不能理解其中的一些理论,但不得不认可他的行为带来的力量。
  •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走
  •     老实说能感觉到作者思考了很多,是用心在教育孩子。老师可能会简单粗暴的把孩子分成听话和不听话,但是教育者或者教育家不应该,卢安克思考了很多为什么。
  •     之前看柴静的《看见》,就对这位特别的志愿老师有着深刻的印象,后来查到他有出这本书,就赶紧买了下来,没想到就翻了翻就放了书架了放了一年了。现在才开始认真地翻一翻,短评里也有说这本条理逻辑不够清楚,导致有时候看的时候脑子糊里糊涂的。卢安克的教育理念很新颖,或许要再过好几年,我才能真正明白什么是释放人性自然的教育。
  •     公益之心
  •     老师,重要的不是教学方法、手段…这些都是虚的,最重要的是老师的心态,一种精神的力量才是最根本的。
  •     父母学校和传统教育过于关注知识,逻辑和理性,而忽略了感觉和情感,所以造就了一大批高学历的杀人犯。
  •     看完了,和我“预想”的内容很不一样,感觉很复杂,说不好到底是个什么观感。
  •     首先对卢安克对支教和中国文化的学习精神点个赞。语言不晦涩,但是能够看出背后的德国式哲学的道理。总之,对于公益,特别是支教,多了很多的敬畏之心。
  •     卢安克的教学理念对做教育创新的实践者来说已经不能算新鲜,难得的是他在乡村地区的长期探索和实践,所以全书最有意思的部分是那些教学活动设计和实践记录。另外,书中卢安克的自我反思比比皆是,有时甚至到了琐碎的程度,让我会想这是多么纠结而又多么真诚的一个人啊。
  •     翻了日记本,在去年4月份的时候读的这本书。是看柴静的节目认识这个德国人的,某一天去图书馆又恰好看到他的书,便借回家读了。记得书中写到,有一回他让孩子们自己造泳池,选址、画图到具体的施工,全部让孩子们自己完成,这多么有意思啊~~很多孩子一上学,或者说在早期的家庭教育环境中便被剥夺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那种源自生命的创造力,这些孩子长大后,总是被迫要去适应环境,而适应环境本身会带来一系列的心理副作用。而卢安克的教育意义在于,他用实践的方式让孩子们获得去积极并主动感受环境和真实,建立起改变环境、改变生活的饱满信心~~
  •     只是简简单单的做好自己。
  •     已入。
  •     知行合一的教育家。
  •     超级棒的思考!
  •     信念的力量
  •     是什么带来的力量,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关于留守儿童,关于乡村教育,但不关于中国教育,一个德国人,在中国贫困山区小学花费7年时光,为了什么,财富?知名度?还是什么?浮躁的社会,已经让我们没有一颗平静的心,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让我们过于依赖于它,但不管社会再怎么发展,我们的心灵健康、健全才是最应该得到关怀的!卢安克——普通人,一个追寻自己内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的值得相当尊敬的平凡人!
  •     无法言喻
  •     买这本书是因为特别想通过某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支持吧…… 虽然书并没有完整地看完。 但卢安克在书里传达的理念却给我很大的启发。
  •     可作Rudolf Steiner在中国乡村的实践记录观,有意义。
  •     真心要为这个德国人点个赞。把自己的全部都交给学生,这么多年来始终如一。儿童教育,远没有我们所想的那么容易。但你用心了,还经常反思了,它就不会让你感到太多烦恼。
  •     能感受到作者的对教育所花的心思,可是估计编著的水平有限,没能很有逻辑和条理表达出来
  •     只读了理念部分,因为不大关心具体怎么教的…他说的与其说是教育,不如说是一种哲学,他直指现代文明社会的弊端:人们已经不能感知到与外界环境的维系,从而失去敬畏、理想和创造力。很多看法与我个人成长中的感触相吻合。即便只是在穷乡僻壤,他的践行也足以改变世界,然而公开推广并不现实(一种理念太容易成为一种新的教条)
  •     写的挺复杂的 但是理念懂了 教育就应该这么搞 抽空还是要再读一遍
  •     花了点时间把整本书都朗读了一遍,录音保存在手机里,想听就听。
  •     昨晚书到手,就急煎煎地读了近一半。我不太喜欢把卢安克的文字定义为对儿童教育的思考,实际上他对感受力、意志力、自我认知的思考具有普遍意义,对科技的负面效用、外在观念影响力的认识也绝非局限在农村的儿童世界。我偏向于认为他是一个对于人性本质进行苦思的德意志式思想家,教育只是载体。1.18日书完。今天看守书店,顺便看完了这本书。耽误了太久。很多时候还是觉得卢安克理念先行、理念太多,我觉得他与孩子们始终有隔,也许他的认知不是对于孩子,而是对于自己。
  •     在南书房看到这本书,想着家里的三个 半留守儿童,于是拿起来翻阅了下。想不到对儿童如何不知道,对我自己倒颇有启发。也许最近的不安都源于生活太安逸和无意识了。
  •     我喜欢。想了下,可见卢安克的内心诚恳纠结思考精神与人格的崇高,但是不见得在他自己所做的事情上取得对外在世界的改变的结果上~ 但是他留下的文字与精神但愿会影响他人去尝试做出更多结果。
  •     卢安克做得到的事情我做不到。买书是为了支持他。
  •     卢安克的意义可能更大,可是唤不醒这个睡在槽里的国家。
  •     作为支教老师,我深深地明白卢安克所说的小孩缺少安全感,其实城市的小孩也缺少,中国目前的学校教育有很多要做的,教育的过程是靠一步步积累的,从一个阶层到另一个阶层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     一种很难能够做到的教育方式。
  •     也许是到了火候,一口气就读完了,陪伴和耐心以及理解,恩。
  •     卢克很有思想。他不想灌输给孩子们知识,认为启发比教更重要。
  •     自己也做公益多年,深入山区现场之时也遇到了很多和卢安克遇到的一样的问题。很多并不“懂事”的志愿者,带着自己的所谓热血,只是短短的几天时间,就想要改变乡下的教育环境。 而卢安克没有说要改变教育环境,只是真正地溶入了那个环境,做着一般人看来豪无意义的活动。即使现在他的影响变得广泛之后,又有谁能真正的像他一样真正的溶入当地,做一些看起来根本没有未来的“研究”。我做了这么多年公益活动,我了解他的行为,但我也承认我自己做不到。我也知道,每年我接触的数百名大学生志愿者也做不到,每年我强调大家去山区要注意什么,总还是一直有人在犯着当年的错误。大部分人去短期支教几天,就把自己当成了救世主一般。提一个乡村儿童教育的相对面,同样需要被教育的,反而应该是想要去支教的城市志愿者。
  •     问自己:去年暑期去支教、今年呢?
  •     人性的伟大之处。
  •     作为德国人用中文写书着实不容易
  •     很棒!
  •     我佩服这个男人所做的事和他所有的坚持,但是对于一些观点却并不完全赞同。他所进行的教育方式是在国内从来没有过的,能够这样的成长和接受教育,对所有的孩子而言都是一次可遇而不可求的经历,而他对孩子们的爱又是那么深。大概是因为书中的一些内容显得有些说教,读起来的时候并不算是轻松愉快的经验,但是我很愿意在这样的书中看看我们不曾拥有过的受教育方式和作为一个大人的模样,然后,用心的向这个男人致敬。
  •     跟留守没什么关系
  •     读过这本书的人这么少,也是。。。哎,在《看见》里面曾经读到过的卢安克,当时除了觉得震撼,不知道他的“无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也觉得他挺谜的。现在一口气读完这本书,终于能感受到他的思想。很佩服他,他用了自己所有所学去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除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还有很多哲学上的思辨,我觉得都是现代人极度缺乏的。这本书也提升了我对教育更深的认识,以前我对教育是很有偏见的,但没想到还有这样一种方式,一种也适合我的方式。我也像是在经历了多年极度失败的教育后,自己再活了一次。自己给自己教育了一次。感谢卢安克,我想我也没有什么一时兴起的,去做教育志愿者的想法了。但我会一直提升自己。我其实觉得那种“无为”的状态,现在也非常适合自己。
  •     不知是卢安克的汉语问题,还是对德语的翻译理解方面有偏差,有些地方读起来有点儿别扭,不过并不影响对卢安克思想的探寻,他带给我们的方式方法的确与传统的教育模式有较大不同。
  •     很用心的记录。可是排版太差排版太差!
  •     志愿者不是救世主,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不能老想着自己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如卢安克所说,做事不要太功利性、目的性,只有脚踏实地,允许孩子们改变自己,我们才可能改变他人。
  •     触及到了教育的本质。
  •     没有什么一定要做的事情,只有不必要的标准和期待。
  •     教育,是人与人之间,也是自己与自己之间发生的事,它永不停止,“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只要这样的传递和唤醒不停止,我们就不会告别卢安克”——柴静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