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14-11
ISBN:978754427442X
作者:[美] 托妮·莫里森
页数:155页

作者简介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最新作品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年度最佳图书
这是一个男人努力找回他的根和他男性的勇气担当的故事。——《奥普拉》
一本既美丽又残酷的书。——《出版人周刊》
《家》是关于治愈的可能性的充满希望的故事。——《华盛顿邮报》
佐治亚的洛特斯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地方,比任何战场都糟糕。在战场上,你至少有目标,有令人激动的事,有勇气,有赢的机会,也大有输的可能。死亡是实实在在的,可活着的滋味也是真真切切的。问题在于你没法预知结果。在洛特斯,你倒是可以预知结果,因为在这里没有未来,只有无尽的待消磨的时光。除了呼吸,没有别的目标,没有要战胜的东西,活着的唯一价值是看着其他人无声无息地死去。
除了星空,关于那个地方我没什么想念的。如果不是听说妹妹遇到了麻烦,我连回家的念头都不会有。别把我描画成什么满腔热血的英雄。我不得不回去,但我害怕。

内容概要

托妮•莫里森(1931—)
美国著名女作家。1931年生于俄亥俄州,曾在兰登书屋担任高级编辑,后赴普林斯顿大学等校任教。代表作有《最蓝的眼睛》《所罗门之歌》《宠儿》《爵士乐》《爱》《恩惠》等,曾获普利策小说奖、美国书评家协会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等多项大奖。199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家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温情又残酷的归家之路林颐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以《宠儿》获得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她“以其富于洞察力和诗情画意的小说把美国现实的一个重要方面写活了”。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词凝练而精准,概括出了托妮·莫里森文学创作的最大特色。写于2012年的《家》,是托妮·莫里森的最新作品,荣获“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年度最佳图书”。《家》延续了作者的一贯风格,以温情而又残酷的笔触,通过一个美国底层家庭的命运揭示出50年代美国“后战争时期”民众的焦虑和迷茫。“呼吸。用一种没人会发现他醒着的方式。模拟一种深沉而有节奏的鼾声,下唇张开。最重要的是眼皮不能动,心跳必须均匀,手掌无力。”小说开头就以极端的戏剧张力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一个装睡的男人,他想干什么?读者的紧张情绪随着主人公弗兰克从疯人院里成功出逃而暂时告歇。这部分充分体现了莫里森叙事技巧的圆融自由,画面感极强。弗兰克随身携带的唯一东西——勋章,预示了弗兰克的身份,从下文弗兰克与牧师洛克的对话中,我们了解到弗兰克是朝鲜战争退役军人。弗兰克被关进疯人院并非一场阴谋,而是正当且理由充分的。弗兰克记忆混乱,他不记得自己做过的许多事情,只是恍惚想起被军队遣散后他开始流浪,他酗酒、和女演员同居、在街头横冲直撞,他被抓住时身上染了很多血,但他想不起来那些血是哪里来的。从这里开始,《家》跳出了畅销书的范畴。确保这部作品深刻性的,并不是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而是她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小说逐渐以弗兰克为中心,伸展向当时美国社会的许多角落。战场归来的弗兰克,他失去重心的生活,漂移不定的情绪,他曾试图和女演员莉莉建立一个家,但是试验失败了。战争还在折磨着他,噩梦仍然缠绕着他,枪杀平民女孩的阴影挥之不去。家,对他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弗兰克本已安于疯人院生活,但是一封来自远方的信件在召唤他,妹妹茜正处于危险境地,孤立无援的茜需要弗兰克的拯救。弗兰克的这一趟归家之路,正是“一个男人努力找回他的根和他男性的勇气担当的故事。”(奥普拉语)在莫里森的经典作品《宠儿》中,评论家们曾经广泛热议作者杰出的“双声叙述”写作手法,如今在《家》中,读者再次领略到“双声叙述”的美妙。那种“往事回忆”与“当下经验”的闪回与交叉,战争带来的人性的幻灭感,与幻灭后的无处可依,陷溺在空虚中的自我怀疑与自我剖析,那是多么有硬度的思想,以弗兰克这个点压缩了整个50年代的美国社会氛围。行文却又那么婉转柔和,令人情不自禁以为在聆听蓝调音乐blues,多种音调交织、混杂,整个文本波澜起伏,内里的情感却含而不露,忧伤连绵不绝,准确而充分地传达人物内心的失落、挣扎和勇气。莫里森的小说始终以“同情之眼”观照美国社会下层妇女的命运。《家》刻画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妇女形象:刻薄的祖母丽诺儿、宽仁慈爱的洛克太太、对男人失望的莉莉、坚强严厉的埃塞尔……特别是茜,因为不名誉的出生,她从小被祖母虐待、被父母漠视,同时又被哥哥弗兰克过度保护,这样美丽单纯、急于逃脱家庭掌控的女孩,很容易沦陷骗子之手。茜经历无数厄运后的蜕变象征了女权主义的萌芽。《家》的第十三章,茜在后院廊檐下张开赤裸的大腿,让阳光曝晒治疗阴部,这一幕正是美国女性以大胆而敞开的姿态宣示自我的表现。埃塞尔说:“别当他们的奴隶。我说的那个自由的人就在你内心某处。找到她。让她在这个世界上做点有意义的事。”对于茜,那是另一种意义的归家之路。很多作家在处理《家》这类题材时,喜欢宏大叙事,或者刻意拔高。与此不同,莫里森借弗兰克之口说:“别把我插画成什么满腔热血的英雄。我不得不回去,但我害怕。”莫里森以她女性的温婉和亲切,时刻修正戏剧化的情节和残酷的人生遭际,因此让《家》呈现出充满希望的关于治愈的可能性。
  •     0,在美国社会重重不平等环境中,从朝鲜战场回来的黑人士兵,迈过了种族、家庭、亲友、爱情的不幸,与她的妹妹渐渐振作起来的故事。正好与最近美国枪杀黑人的事件有一点联系。1,托尼莫里森老太太的书,因为音乐和诺奖而开始读,就是那本《爵士乐》,然后读了《宠儿》,这本《家》是第三本,早于放在家里的《所罗门之歌》和购物车里的另外两本。2,老太太写的东西,光就内容来说(比如腰封和简介的一窥),对我的吸引力不大,黑人的苦难我能理解,但是用一种细腻的方式达到同频则很难。这本书写了黑人、战争、歧视、死亡……种种逆境下幸存下来的人们——靠着异乎寻常的坚强、乐观、善良,似乎和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人相反。3,但是,她的作品,一旦读起来,就有一种若即若离的吸引力,不是很紧密,恰恰维持在让你把它读完的程度,而且这吸引力越来越大,仿佛带着加速度。
  •     开篇一,最后,“它们是那么美。那么残酷。”正如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觉,美丽,又残酷。战争的伤害,内心无尽的挣扎更甚肉体的创伤。归途,为了自己的妹妹,为了自己心里的守护。看到妹妹那一刻,是愤怒、心痛、绝望、亦或是一瞬间的心终于安稳的躺在了胸腔内。他抱着轻得像根羽毛的妹妹,脚步如灌铅一般。。而这一切,也终将结束。“你是上帝的好孩子,记住这点就行了。”『p126』“他们相信,有些恶无可救药,最好留给上帝去终结,另一些则可以挽救。关键要懂得如何区分。”『128』“年龄的成长不是学来的,成熟是自然而然的事。对亲人的哀悼能帮你长大,但上帝的力量更强,她们谁都不想在造物主面前解释自己如何浪费了一生。她们知道,有一个问题祂会问每个人:'你活着的时候都干了什么?'”『127』想起书中一句话,“风和干净的傍晚天空撑起的芝加哥。”这是怎样的场景呢?

精彩短评 (总计42条)

  •     [English version] He brought the war back from Korea, where he saw darkness outside and within. But there was a war back home too, the discrimination and segregation was worse than that in the army. The ghost of the past must be buried. Not Morrison's best work, but it is still touching, with a thread of hope promising a brighter future.
  •     一如既往把一个故事的多个部分打散了一一交代,是个非常聪明吸引人的方式。《家》如其名,比其他几个故事来得温暖有人情味儿了太多。愚蠢的算不上小镇的小镇居民虽然盲目无知,却也处处体现出穷人间的互帮互助人情冷暖。兄妹弗兰克和茜的亲情,彼此之间的相依相伴,茜从一个懵懂脆弱的少女逐渐走向成熟,历尽坎坷后焕然一新,成为了一个不再需要兄长保护和跟随的女人,一个独立自主追求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体。弗兰克也逐渐从战场归来的阴影纠缠中走出迷雾,就这样和妹妹一起安定平静的生活下去不失为一个双赢的选择。“家”的概念就是包容一切的美好与不堪,破碎之后再重塑的过程。
  •     这么简单的故事 不在结构上下狠功夫 不满意
  •     读来,如曲奇饼干。但写战后心境,托妮不是最好的。20170319。
  •     有点马尔克斯的味道
  •     说实话,挺没意思的。
  •     托尼·莫里森 2012年新作 不喜
  •     2015第一书。这本书在单向街的表单里对应的词是“自由”。我曾经觉得家是自由的对立面,因为有家,我才无法奔向更自由的世界。但是现在我懂了,唯有家,才能给予我最大的自由。吾心安处是故乡。
  •      Morrison的作品当初只读过《所罗门之歌》,但一直也没有读得透彻,多少还是有些当时年代的东西没有读清楚。这周刚读完她81岁高龄的最新作品《家》,感觉比《所罗门之歌》更容易理解,也更直白一些。讲述了一个赴朝鲜战场的美国老兵自我救赎的故事,虽然故事不长,书中也没有描述太多战场的细节,但通过主人公为了妹妹而历尽千辛万苦回到家乡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战争对人类彻底的摧残与创伤。希望这个81岁高龄的诺贝尔奖得主在自己90岁时为读者献上自己的新作。
  •     政治立场、文化背景不一样的人读起来真他么别扭(抗美援朝),写得还是将就,各种插叙倒叙乱得可以
  •     不知道是不是由于翻译的原因,这本书读来非常舒服,也慢慢品出了莫里森的味道,那些内在的联动性,需要回过头来仔细品味。战争伤害、种族歧视都隐匿在那些细枝末节中,由于莫里森不渲染,而阅读者自身缺少延展的话,就很难深入其中。
  •     但在这个世界上,与这些人在一起,她也不希望自己是被拯救的那个了。无论是否需要在阳光下暴晒,她都想成为能拯救自己的人。
  •     与该作家其他作品相比,略显平庸。
  •     Whose house is this?Say, tell me, why does its lock fit my key?Page:3,17,31,38,96.
  •     归属。终结。
  •     “我当时像阳光一样清醒,把军装递给她,就再也移不开眼睛了。我看起来一定像个傻瓜,但我自己的感觉完全不同。我觉得我好像回到了家。终于。我之前一直四处晃荡。”书肩上有是关于治愈的可能性的充满希望的故事这样的评论,就是来自一个想有勇气担当的退伍军人的温情,怎么可能不感动。
  •     还是莫里森,没多少心新意在里面,在太古里的星巴克慢慢读依然只花了两个小时就看完了。开始注意她转成起和的技巧,的确有意思。另外,不得不说历史何其相似,对黑人的歧视如迫使搬迁不搬则杀与中国的拆迁致死,等等,惊人相似,虽然前者是种族歧视后者是政府专制,而五六十年过去虽依然有种族歧视但明面上的凶残已被遏制。这或多或少让我对我们的未来有了一点乐观。
  •     家的含义对于我们来说是什么?
  •     那些遭受磨难的黑人们在他们的家乡还能得到救赎,可现如今返乡的诸多村名却无法得到心灵的呵护,没有信仰的金钱时代,每个人都过得焦虑!
  •     稍微露怯
  •     【2016.12.20~12.21】(7.8万字,155页)莫里森的小说叙事之迷人几乎妨碍了我对她的作品是“好”还是“喜欢”的判断,这是因为读者和作者最为契合的合拍。她不停的倒叙、插叙,绝不走直线,这让读者一开始进入的时候会比较困难,看来真是不怕摒弃新读者。小长篇的形制本来极不讨巧,篇幅限制对“浓缩”有极高的要求,但又不允许像短篇小说那样过于紧促有力;何况这本创作于2012年的作品是莫里森81岁高龄之作,因此阅读时很担心,好怕看到她陷入晚年创作有心无力的悲凉。看来是过虑,本书写的没有什么缺陷。战争的后遗症,爱情被日常琐碎的侵扰搅得支离破碎,备受摧残的女性命运,女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强大生命力,隐秘的兄妹乱伦情愫,历经沧海桑田依然不改的家园故土……所有宏大的文学元素都调和在这本薄薄的作品中,水乳
  •     不太喜欢这种叙述风格诶 很难深入其中
  •     恰到好处的治愈,而对于受伤的人来说,冲击的点刚刚好
  •     朝鲜战场归来的士兵 他原先是想借着征兵逃离那片土地的 因妹妹的一封求救信 决意回归洛特斯 他最终迈过了种族、家庭、战争、爱情带来的不幸 与妹妹逐渐振作起来 他们找到了心中的自由人
  •     游刃有余的叙事节奏
  •     看的第一本tonimorrison 还是被折服 开始在想美国什么时候是这样子的?后来一想 原来因为是黑人 朝鲜女孩 一个淡色 包裹在阴影里的矛盾
  •     住在一片被流放、被奴役之地,参战的士兵、白人的佣人、街头的妓女、农场里的苦役、挖隧道开矿的工人成了黑人种族在美洲土地上局限又悲苦的生活图景,不论是生命还是存在都尤如草芥,天涯海角哪里都不是能成为那个有实体、完整、安全、温暖又称之为家的地方。所以,莫里森最后提供的实际上是一个精神层次上的港湾,一个充满了爱、充满了抚慰、充满了无限可能的力量源泉,足以化懦弱为坚强,化绝望为力量,化破碎为完整,而这个港湾就在每个人的心里等待被发现。
  •     谢谢你。
  •     花费了几个小时我读完了这本书,一个家,最后还是美满的,虽然经历了种种痛苦磨难,最后还是幸福的!
  •     杀了能下金蛋的鹅,为什么就要绝望呢?你还可以种地呀。
  •     温暖 一把钥匙
  •     “满腔热血的英雄”多的是无奈
  •     读过一周就忘了故事的书
  •     找到"我是人"的属性即是回家
  •     关于回归,关于故乡,关于复仇
  •     第一本托尼的书,听说其他的更精彩,准备拔草!
  •     50面开始5星
  •     对于莫里森来说实在只能算是一般之作,高潮只有两个:兄承认自己对朝鲜小女孩儿的淫念并杀了她的过去;妹明白黑人&(出身潦草的)女性身份不能够成为自己的标签,自救者天救。以及我发现……相比之下,亚裔的地位比非洲裔美国人更低,只不过一是在异乡的人数没那么多,二是(为代表的)中国人比鬼佬机灵得多,显得没那么破碎罢了。汤婷婷写的时候也说毛子是鬼,但不恐惧不憎恨,是带有些看不起的远距离。
  •     篇幅短,排版舒服,pov,扔在火车上了,软卧车厢。
  •     战争
  •     比起蓝眼睛和宠儿,家实属一般。依旧莫里森风格。有色人种的自我救赎与觉醒。颇值得玩味的是黑人兵对朝鲜妹的暴行态度。相对殖民主题,我更容易被莫里森笔下黑人女子所经历的肉体和心灵的伤痛中的成长打动。
  •     面对恐惧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