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三六〇(第2册)

出版社:《群书治要三六〇》编辑小组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3-07出版)
出版日期:2013-7
ISBN:9787511336064
作者:《群书治要三六〇》编辑小组
页数:208页

作者简介

唐朝贞观初年,唐太宗李世民令谏官魏徵及虞世南等,自上始五帝,下迄晋代,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采摭群书,剪截淫放”,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史料,撷取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于贞观五年(631年)编辑成书,计六十五部约五十余万言,取名为《群书治要》。“治要”,即治国必须遵循的纲要、理论与方法。该书不仅是魏徵向唐太宗进谏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的思想源泉和施政参考。    《群书治要360·第二册》将《群书治要》中的嘉言按君道、臣术、贵德、为政、敬慎、明辨六大纲目整理成书,每个大纲中,又归纳了若干条目,对现代人的德行、修养、工作、学习、生活等都有着宝贵的指导和借鉴。

书籍目录

序言:《群书治要》——齐家治国之智 《群书治要》系列序 《群书治要·第二册》说明 壹君道 一、修身 (一)戒贪 (二)勤俭 (三)惩忿 (四)迁善 (五)改过 二、敦亲 三、反身 四、尊贤 五、纳谏 六、杜谗邪 七、审断  贰臣术 一、立节 二、尽忠 三、劝谏 四、举贤  叁贵德 一、尚道 二、孝悌 三、仁义 四、诚信 五、正己 六、度量 七、谦虚 八、谨慎 九、交友 十、学问 十一、有恒 十二、处世  肆为政 一、务本 二、知人 三、任使 四、至公 五、纲纪 六、教化 七、礼乐 八、爱民 九、民生 十、法古 十一、赏罚 十二、法律 十三、征伐  伍敬慎 一、微渐 二、风俗 三、治乱 四、鉴戒 五、应事 六、慎始终 七、养生  陆明辨 一、邪正 二、人情 三、才德 四、朋党 五、辨物 六、因果

编辑推荐

★《群书治要360·第二册》,将《治要》概括为六个大纲:君道、臣术、贵德、为政、敬慎、明辨。每个大纲下,又归纳了《治要》论述的相关要点,作为细目。希望该书纲目,对于读者领纳《治要》全书的精神,亦能有所帮助。而所选出的360句,编入每个细目的排列顺序,也经过了我们反复推敲,有心的读者,当能从中理出脉络。  衷心祝愿每一位读者在古圣先贤智慧的引领下,身心和谐、家庭和乐、事业和顺;安定、幸福、美满、和平。

前言

序  言   《群书治要》——齐家治国之智慧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公元五九九年——六四九年)于贞观初年下令编辑。太宗十六岁随父从军,起义平定动乱的社会,戎马倥偬十余年。二十七岁继帝位后,偃武修文,特别留心于治平之道,休生养民。   太宗英武善辩,遗憾早年从军,读书不多。鉴于前隋灭亡之失,深知创业不易,守成维艰,在位期间,鼓励群臣进谏,批评其决策过失。令谏官魏徵及虞世南等,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史料,撷取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汇编成书。上始五帝,下迄晋代,自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博采典籍六十五种,共五十余万言。   书成,如魏徵于序文中所说,实为一部“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的治世宝典。太宗喜其广博而切要,日日手不释卷。曰:“使我稽古临事不惑者,卿等力也”。由是而知,贞观之治的太平盛况,此书贡献大矣!诚为从政者必读之宝典。   然因当时中国雕版印刷尚未发达,此书至宋初已失传,《宋史》亦不见记载。所幸者,日本金泽文库藏有镰仓时代(一一九二——一三三○年)日本僧人手写《群书治要》的全帙。并于清乾隆六十年,由日人送回中国本土。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和台湾分别以此版为底本影印出版。二○一○年岁末,我们幸得此书,反复翻阅,欢喜无量,深刻体会古圣先贤之文化教育,的确能为全世界带来永恒之安定和平。最极关键者,即国人本身,必须真正认识传统文化,断疑启信。圣贤传统文化实为一切众生自性流露,超越时空,亘古弥新。学习关键,端在“诚敬”二字。《曲礼》曰:“毋不敬。”清康熙曰:“临民以主敬为本”;“诚与敬,千古相传之学,不越乎此”。程子曰:“敬胜百邪。”说明修身进德、利世济民,唯“诚敬”二字,方能圆成。若对古圣先王之教育毫无诚敬,纵遍览群籍,亦难获实益。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也。   过去孙中山先生于《三民主义》讲演中(民族主义第四讲)曾云:“欧洲的科学发达、物质文明的进步,不过是近来二百多年的事。……至于讲到政治哲学的真谛,欧洲人还要求之于中国。诸君都知道世界上学问最好的是德国,但是现在德国研究学问的人,还要研究中国的哲学,甚至于研究印度的佛理,去补救他们科学之偏。”   英人汤恩比博士更云:“欲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静观今日世界乱象纷呈,欲救世界、救中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所能起到的作用举足轻重。老祖宗留传至今的治国智慧、理念、方法、经验与成效,均是历经千万年考验所累积的宝藏结晶。《群书治要》至珍至贵!果能深解落实,天下太平,个人幸福,自然可得。我们深知今日《群书治要》之重现,实有其神圣使命,若大家共同学习,则和谐社会、大同之治的世界指日可待。

内容概要

作者:(唐)魏徵等辑录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朕少尚威武,不精学业,先王之道,茫若涉海。观所撰书,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使朕致治稽古,临事不惑。其为劳也,不亦大哉!                   —— 唐太宗《答魏徵上〈群书治要〉手诏》    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                  —— 魏  徵    我朝承和、贞观之间,致重雍袭熙之盛者,未必不因讲究此书之力。                  —— 林信敬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白话】国家不能得到治理有三方面的原因:不知道推举任用贤德之人,这是其一;虽然知道任用!贤人却求不到贤人,这是其二;虽然得到贤人却不能人尽其才,这是其三。 85.子墨子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是其故何也?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卷三十四 墨子) 【注释】①务:紧要的事情。 【白话】墨子说:“现在朝廷中从政的王公大臣,都希望国家富强、人口众多、刑律政教都井井有条。然而却不能如此,这是什么缘故呢?究其原因,在于现在朝廷中从政的王公大臣,不能把尊重贤才、重用有德能的人作为执政方略。国家拥有的贤良之士越多,那么国家的治化就越淳厚。所以大臣们的要务,就在于使贤才越来越多而已。” 86.古者取士,诸侯岁贡。孝武之世,郡举孝廉,又有贤良文学之选。于是名臣辈出,文武并兴。汉之得人。 数路而已。(卷二十三 后汉书三) 【注释】①岁贡:古代诸侯郡国定期向朝廷推荐人才的制度。②路:途径,门路。 【白话】古代选取士人,要求诸侯定期向朝廷举荐人才。汉武帝时,除各郡推举孝廉外,另有贤良文学之士的选拔。于是名臣辈出,文治武功同时兴盛。汉王朝获得人才,主要就是通过这几个方面。 87.古之官人,君责之于上,臣举之于下。得其人有赏,失其人有罚。安得不求贤乎?(卷三十 晋书下) 【白话】古时候任用官员,君主在上面提出(选拔的)要求,臣子在下面保举推荐。所举荐的人得当,就奖赏举荐者;所举荐的人失当,就处罚举荐者。这样臣子们能不去访求贤人吗? 88.官者无关梁,邪门启矣;朝廷不责贤,正路塞矣。所谓责贤,使之相举也;所谓关梁,使之相保也。贤不举则有咎,保不信亦有罚。有罚则有司莫不悚也,以求其才焉。(卷三十 晋书下) 【白话】选任官员不严格把关,不正之门就会开启;朝廷不求取贤人,入仕的正道就会阻塞。


 群书治要三六〇(第2册)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和第一册一起买的,每天一小点适合现在的快节奏生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