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化的文学课

出版日期:2015-1
ISBN:9787101105238
作者:龚鹏程
页数:224页

作者简介

北大名师,台湾才子用其敏锐的才思和超人的智慧,引领我们走出惯有思维、
僵化意识,带我们看见不一样的文学;
作者摒弃以往文学史鉴赏文学作品、探究作者生平的叙述模式,颠覆以西方文学
框架阐释中国文学的观念,力图恢复和重构中国传统文化下的文学解读。
作者用博学、审问、慎思来扭转一直以来对文学庸俗、刻板的认识,纠正了一些
流传已久的错误观点,提出了很多具有创新性的见解。
作者以幽默活泼语言,深入洞察的真知灼见,常常令人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如
悠悠冬日里的一声惊雷,分外分明、惊人。

书籍目录


第一讲 文学与儒家
当下文学解读是贬抑儒家的
僵化意识下的文学史
儒家,知文学者
儒者分合与文学
最重情者是儒家
第二讲 文学与道家
对道家、道教的错误认识
战国人眼中的《老子》
从《老子》与修道合一到老庄与道教合一
历代只以儒家为国教吗
文学、书法与道教的关系超乎想象
第三讲 文学与佛家
中国佛教伦理观下的文学
对文人、宗派信仰的张冠李戴
佛教儒学化
佛教影响下的文学世界
第四讲 文学与经学
目录分类中的文学与经学
文学与经学的分分合合
经学对文学的作用
复古是强有力的革新力量
第五讲 文学与史学
先秦时期是文史一体
汉魏之际文、史之分
刘知几的重要性是分开文、史
文学与史学融合的体现
第六讲 文学与子学
洋溢文学意识的子部书
子部书的持论之风与论难并行
诸子的文学化
诸子与文学的分途
子部书里的文学现象
第七讲 文学与书法
所谓现代书法
传统书法的现实境地
守住书法的法
何谓真正的书法
书法与诗法同重意、韵
清人书风源于苏黄而非汉魏
第八讲 文学与绘画
中国绘画是转向文学的
中西绘画的不同走向
诗画合一
文人绘画重神似
中国画中的文学
第九讲 文学与音乐
中西音乐之对比
历史流变里的音乐
文学形式中的音乐
音乐的没落
文学与音乐的疏离与亲密
第十讲 文学与武侠
为何会有侠
战国之侠、儒侠、墨侠
汉唐之侠
唐代侠的另一个面向:非理性
明代以后侠的正面化
侠义文学苏醒
第十一讲 文学与社会
社之本义
历代社、会形态
论中国社会要知道社、会
社、会与文学相映发
文人结社、秘密社会与文学
第十二讲 文学与国家
天下观念中的逸民、遗民现象
中西方不同的人与国家观
与国家相关的文学现象
国家兴亡之叹
身世之变的吟咏
第十三讲 文学与时代
文学脱离的历史观
编年史中的文学
朝代史下的文学
唐诗宋词就是指唐宋吗?
时代气运与文学
西方历史观下的文学
马克思学史观与文学
第十四讲 文学与地域
中国文学地域观不鲜明
汉唐文体汇归时期没有地域观
地域作为文学分类标志的出现
清人的区域意识
被解释出来的地域文学
慎谈地域文学
第十五讲 文学与读者
读者为什么重要?
读者群与作品
教读者阅读的方法
作品变化万千为读者
读者造就的经典阐释
出版是不能忽视的

内容概要

龚鹏程,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祖籍江西吉安,1956年生于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毕业。历任台湾淡江大学文学院院长,台湾南华大学、佛光大学创校校长等职。曾获台湾中山文艺奖、中兴文艺奖、杰出研究奖等奖项。精通文史、武术、书法,著作有《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文学散步》、《近代思潮与人物》等八十余种。


 有文化的文学课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文学课、文人课与文化课顾文豪前些时,台湾学者龚鹏程先生撰著的《中国文学史》出版,热议一时。盖龚先生久不满于前此诸种文学史教材,认为此类书要不是马二先生选文,要不即是名家点鬼簿。话虽不中听,但实情确也如此。习见的文学史课本,大抵先笼统概述某一时期的所谓文学总体面貌,接着分析形成这一时期文学特质的社会背景,依序介绍几位名家名作,无味寡淡,连带也消解了文学史的全貌与肌理。相形之下,龚先生心目中理想的文学史则是建立“一种关于文学的历史知识”,着力探讨的是“文学这门艺术在历史上如何出现、如何完善、如何发展,其内部形成了哪些典范,又都存在哪些问题与争论,包括历代人的文学史观念和谱系如何建构等等。”循此,龚著《中国文学史》无意甄录作品,而是聚焦于不同时代重要的文学观念的衍变;也无意过多介绍作家,而是关注作家作品的文学史生命;进而透过文学的观念去统摄一切跟文学颇有关涉的知识门类,开张盈缩之际,呈露出中国文学史的大纲大维,建构出一个真正以文学为本性的文学之史。而龚著中另一颇为值得注意的发想,则是其早先提出的“文字、文学、文化”这一关于中国文化结构的根本性认识。在《文化符号学》一书中,龚先生曾指出“构成中国文化的整个社会生活领域,事实上都处在中国文字符号系统的组织和制约中”。意即由于中国文化始终对文字特加重视,甚至相信文字书写每与宇宙终极真理相联系,并以此结构社会的组织与人群关系、行为和价值体系,遂使整个社会出现文字与文学崇拜。文字系统的高度发达,也使音乐、戏剧、书法、绘画等诸多艺术门类,不自觉地趋向文学化,各门类均带有极浓郁的文学色彩。整个中国文化经由“文字、文学、文化”的序阶秩序,最终建构一个“以文字及文学所点染与规定”的人文世界。不过或许碍于文学史体例的拘束,这一思考在《中国文学史》未予特别展开。因此,近时出版的龚先生两部文学课讲义——《有文化的文学课》及《有知识的文学课》——在我看来或不妨说是《中国文学史》的外两篇。所谓外两篇,当然没有轻忽唐突之意,只是说这两份讲录恰可用为《中国文学史》的某种补充,是其“文字、文学、文化”结构说的一份展开。二书序言中,龚先生多次强调“文学是人文活动之一端,它有具体的人文脉络,成于特定之社会文化中”,而自近世始,学科分化以致论文学者或仅能就作者生平、篇籍流传时加考证,或单纯作章句文辞之赏析,太过集中于作品本身,轻忽作者与其时代,加以文史哲早已分家,则更不免僻陋之讥。因此,纯文学研究虽于作品文学性多有阐扬,但矫枉过正,见木不见林,或沦为一种窄化内缩式的文学研究,无法照见文心之全体。故此,出于将文学活动置于整体中国文化视域中加以考察的初衷,两本讲录并未注目在典故的释解、字词的揭晓、作家的绍介之类通常文学课所关注的内容,而是分别就文学与中国文化、文学与日常生活之关涉这两大方面恢拓延展,儒释道并四部经籍,书画曲并草木虫鱼,家国天下并岁时人文,彼此勾连,互为骨血,综括复合地来谈论文学,好比是一场文学世界的汗漫游。西方文学是否也可如此讲,我不确知,但至少这种讲法使我们回到了中国文学的本义。盖中国文化里的文从来非仅指文学,“文”之本义乃纹采之谓,后由鸟兽错杂之“文”推及天地山川之“文”,最终引申至人文社会领域,用指涵括文字、礼乐、典制等一整套富含人文意义的社会建构。文既如此,“文学”亦然。文学一词的本义乃册籍、学术之义,及至刘宋设“文学”一科,始与今日文学观相近。综括言之,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文章、文学、文化、人文等义往往牵连并举,现代观念中偏于审美抒情一面的文学之义,只是这些意涵中的一个子项,并不能完全用为对应。因此,龚先生的文学课非但不是庞杂无端,相反恰合中国文学的本义。我们由此知道屈原《天问》在究心天文星象之际,以天文变化发端起兴,借天象运行讲述宇宙人生哲理,下启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元稹的《天论》、《表夏》之类,沾溉后世文学实多;古人地理风土之作,多录方域山川,风俗物产诸事,增广闻见之外,亦如吕叔湘《笔记文选读》所言,“不独考索史事者资为宝藏,亦都市文学之滥觞也”;而古人出离本乡四处漂泊的行旅生涯,又自《诗经》始流变为后世行旅文学以及闺怨文学,歇脚停宿的驿站客舍则生出古典文学中的驿站题壁诗,后世游历者日益滋繁,山水诗大兴,各类游记洋洋大观,更皆可从这一统绪中来加以把握。换言之,当我们不为近世纯文学观所囿,有意识地从中国文化传统自身来考察中国文学,势必能对中国文学驳杂多方的特质多一层了解,由此放宽考察中国文学的视界。而如果说龚先生的讲录以多样丰富的文化知识让我们体会到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文之本义,那么是书的另一大特点则可说是在文学课之余,也给我们上了一堂文人课。前述中国社会有浓重的文学崇拜,则文人阶层可说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阶层,是社会主流价值的代表者。按照龚先生在《中国文人阶层史论》里的说法,文人阶层固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与此同时,“文学却已成为整个社会的共有物,文人意识是社会上所有人的共同意识”,尤其宋元明清之际,社会风尚日趋文人化,喜庆贺词、哀丧挽联、戏文酒令、字画印章,无不充溢着文学化的趣味意识,合力营构出一个文学精神的共同体。而这也就提醒我们不独不能全然套用近世纯文学观来看待中国传统文学,甚至也不能断然以今日之作家身份来对比古时中国文人。讲录特设专章讲解饮茶、饮酒与中国文学、文学中的农事与食物、亭台楼阁与中国文人的居住理想、花草意识与词体的关系、书法与诗法、文学与音乐的亲密或疏离等主题,固是因这些都已是讨论中国文学的重要话题,但若从文人角度加以观察,则上述内容恰正体现出传统中国文人的知识结构与审美意识。饮茶喝酒、弈棋吟曲、莳花弄草、书法绘画乃至博物志怪、谈禅说玄、流连平康之类,看似与文学无关,但传统文人的日常生活却每多赖此。若于此道一窍不通,则集部之内不少东西就未必明白,更亦无法了解中国文人之知识养成与品格情趣。故此,我说龚先生在文学课之外,也给我们上了一堂文人课。在博闻多识、知情识趣的文学课、文人课的基础上,讲录亦不妨视作一堂灵动具体的文化思想课。如果说中国文学是中国人文历史多年培植的一朵烂然之花,从中国文化的角度去考察中国文学,可深入触知这些花叶的纹理、色泽与形质,那么反之从枝叶的华美沿波讨源,也可能抵达历史文化的中心。由此,讲录特别注意对中国文学中的传统思想观念的揭举。论及儒家时,强调儒家的“中和之美”的思想对于中国文学艺术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提醒我们从儒家的分化与整合这一线索去观察中国文学史的动态演变,留意文学风尚背后的思想本质;佛教流播中土之后输入的地狱观、因缘观以及万法皆空观,则成为六朝之后中国文学创作的一大重要题材,小说、笔记、戏曲中所见尤多;古人对个人身世之变的慨叹以及怀古伤悼的诗作,正透露出中国人特有的家国兴衰之感;而迥异西方唯物史观对于文学历史的把握方式,中国人每好以气运来观察文学流变,将文学风尚之变同世道治乱相结合,如刘勰所谓文质代变。由是观之,作为文化思想的感性体现,文学实则蕴蓄着太多人文思想的轨迹奥衍。马一浮昔年曾指出,“言乎其感,有史有玄”,亦即文学不止发抒个人悲喜,人情、政事、风土、时代之客观世界与兴亡、哲思、奇想、德性之主体心灵,无不涵养其中,不可能一笔扫落。在今日的文学研究格局中,我们当然不主张文学简单成为历史与思想的记录文献,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忽略中国文学中史的存在与玄的可能,也并不意味着可以全然放弃对于史与玄的思考与研探。因此,当讲录试图从文学中发见中国文化思想的潜踪隐迹,我愿将此视为从文学的枝叶窥看文化的根脉的一次尝试。文学课应该怎样上,不完全是一个技术问题,而对此问题的思索在在透出我们将文学置于何种层面。自近世始,中国文学的一大演变过程,即是渐次删整黜落,缩窄封域,进化为所谓的纯文学观。但诚如钱穆所言,“在中国历史上,开始并没有一种离开社会实际应用而独立自在与独立发展之纯文学作品,与独特之文学家”,换言之,中国文学开初便具备极强的功利性与实用性,若一意将其置于西方舶来的近世文学理论体系中加以研究,不免有裁云为裳、水土不服的扞格难通。由此念及马一浮昔年小诗《闻雁》,诗前小序妍丽中极存深意,序述:“偶行田间,值雁过,闻老农相语云:‘鸣雁已来,又催人下麦矣!’喜其语类陌上花开,天然隽永。夫候雁自鸣,何关种麦,而老农感之,雁何德焉!物理之妙,在初不相涉而冥应无穷,是非俗情之所察也,遂以成咏。”古人有言,六合之内,即是一部大书。人情往来,水光日影,恰如蠲戏老人所谓“初不相涉而冥应无穷”。即如文学之研阅,恰应于不相关之人事,发见相涉相应之趣,若一味作太过支离桀格的切分,势必沦为一断港绝潢,无法通达。 

精彩短评 (总计24条)

  •     不学博依,无以言诗
  •     龚氏的观点往往剑走偏锋,故多有新奇之见,但在许多闪光之处其又多一笔带过、浅尝辄止,因此总是新奇有余,深度不足。龚氏尝自称“天下第一才子”,这实际是其要命之处:天下第一,才子而已。
  •     一副精彩的文学地图,纠正一些习以为常的误解,眼界大开。
  •     学到了很多 开拓眼界吧 不过有些课题还是比较艰涩的 倒不是看不懂 兴趣不是很大吧
  •     好看,就喜欢破而不立,法无定式的流动性思维,只要有新意有启发就好!
  •     龚的预设就是现在学界都是傻逼,只有我讲的最牛逼。龚也可以说著作等身,但这些东西的价值实在不敢恭维。初学者要分清正变,看多会着魔,如果一本书让你觉得似乎新见迭出,那就该好好思考一下,而不是一股脑接受,然后作为谈资,出去吹逼。
  •      阅读中国文学、中国文化,不可错过此书!
  •     疯一个
  •     文学与各种
  •     龚鹏程的书,都是些散论,破的地方多,立的地方少,以至于许多地方竟破得自相矛盾。本书共15讲,前6讲还有一些点是值得注意的,后9讲真心没有得到任何收获。
  •     好看,涨知识,扫盲书~
  •     其实选题还可以,总体讨论的是文学与文化的关系,细化后又分文学与经史子集,音乐绘画等艺术的跨界比较。但从文学与历史这一章后基本就是越写越水了。。。
  •     大开眼界!PS:此次中大考博,答题的时候多依赖此书!
  •     除了名字,都好。
  •     文学标准仍然是儒家中庸。道家影响力不如道教。原版佛教为文学引入了大量元素,它的中国分支很特别。经学和文学交织。史学的故事性和真实性问题交织。读到一半放弃,很多观点散见于中国文学史中。
  •     龚教授的学问出乎我的意料吖。了解道、佛、易,通儒、文、武、艺、史、书法...故能颠覆以西方文学框架、史学框架阐释中国文学的观念,恢复和重构中国传统文化下的文学解读。耳目一新,耐读非常。
  •     目录(也就是选题方向)非常好,一看就怦然心动;但内容写得没有那么极好,而且有点台湾人的“故意反驳”的劲头。
  •     现在中学里,新批评理论占据绝对统治地位,强调文本自足,认为作品解读应该只针对作品本身,不必问作者乃至时事社会等事。龚鹏程的书反其道而行之,大谈文学与儒释道、经学、史学、绘画、音乐、史学等领域的联系,让人大开眼界。好!
  •     龚大师(龚才子)的纵横捭阖我是领教过的。他论述文学与文化的各项话题,要得益于其自身学识之渊博,而且必须承认他的不少见解很独到,读者至少能借助他的引导,意识到以往常规文学研究/文学史写作中长期沿袭的思维定势是如何影响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判断。换而言之,读龚大师的书,“破”或是重心,但这也同时揭示了“立”的不足带来的限制。作为一名学院教授,他的才情横溢并不见得是件好事。
  •     自己好弱鸡呀 看的有点心累
  •     近期内就第二本看到说诗经非民间文学的书
  •     分几个模块来探讨文学,把中国文学和经史子串联,和诸艺术并举,求同存异。进而引申到欧洲艺术于中国艺术。探讨时不狭隘,讲到一点问题简略叙述,重要问题有类书可供参考。
  •     知识量太大,读得我脖子疼
  •     题目太土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