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不择食

出版日期:2015-7
ISBN:9787515333693
作者:薛冰
页数:216页

作者简介

《饥不择食》是一本与吃饭有关的书。
《饥不择食》是一本与美食无关的书。
《饥不择食》以作者六十多年的人生经历,忍饥挨饿的岁月,不到三十年;三十岁以后,更是不曾有过挨饿的机会。然而,与某些人津津于舌尖上的享受不同,作者对于近三十年吃过的美食,并无特别的印象,而对于曾经的饥饿记忆,却刻骨铭心。
《饥不择食》与大家一起分享的,主要是六十余年间,有关吃饭的若干实录与感悟。在历史的长河中,这委实是一些无足轻重的片断;时过境迁,某些细节甚至已经开始模糊,然而情绪的记忆,面对食物的人生体验,却越发清晰。

书籍目录

您吃了吗?(代序)
养小录
金刚脐与蜜三刀 \ 003
南京豆 \ 006
柏果树 \ 010
鸡头果 \ 014
陵园瓜 \ 018
油炸干儿 \ 023
见血封喉 \ 027
梦粱录
麻团 \ 035
科学饭 \ 040
猪头糕 \ 047
一牙月白 \ 051
三棵青菜 \ 055
茶之惑 \ 061
夜袭二九 \ 065
醒园录
『第一件大事』 \ 071
芫荽 \ 075
公家饭 \ 079
一年到头吃饺子 \ 083
大肚能容 \ 089
黑吃『四寸膘』 \ 094
『吃豆腐』 \ 098
中馈录
鱼情蟹事 \ 107
鹅颈牛蹄 \ 112
茶食 \ 117
盐水鸭·咸板鸭 \ 124
鸭之余 \ 129
望鸡蛋 \ 135
大萝卜 \ 142
清嘉录
年声·年色 \ 151
春来野蔬发满城 \ 160
『三新』与『五毒』 \ 168
绿罗袄缠香罗带 \ 177
『要吃冰棒马头牌』 \ 181
三秋滋味 \ 187
冬至大似年 \ 196

内容概要

薛冰,浙江绍兴人,历任《雨花》杂志编辑、《东方文化周刊》副总编辑、江苏省作协专业作家,南京市地方志学会副会长。著有长篇小说《城》《盛世华年》,书话随笔集《旧书笔谭》《版本杂谈》《旧家燕子》《家住六朝烟水间》《片纸闲墨》《书生行止》及专著《南京城市史》等四十余种。


 饥不择食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这是一本与吃饭有关的书。  这是一本与美食无关的书。  若干年来“文化”热,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三百六十行,行行皆文化,行行出状元。最让人纠结的是“食文化”,别的行当不精通,还可以用“隔行如隔山”宽慰自己,论吃饭谁不是本色当行呢?然而吃饭与“会吃饭”绝非一个概念。跟老婆孩子家常便饭,还不觉显;倘若到饭店里,一桌人排排坐,就看出差别来了。美食家滔滔不绝介绍每一道菜的名称来历;品尝要点,兼及掌故渊源;烹饪技法,直至食材优劣;产地选择……如我之辈只有洗耳恭听的份儿,完全插不上嘴,诚如俗话所形容:“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天天吃饭,一顿不落,我居然成了吃饭的“外行”!  私下里也曾打听过,美食家多半下不得厨。术业有专攻,专攻厨艺的那叫厨师,专攻品尝的才是美食家。譬如爬格子做文章,写小说散文、学术论著,是自己露手艺;写书话,便是品评别人的手艺。哪怕浮光掠影,哪怕浅尝辄止,只要能择出一二三四五点,貌似头头是道,即可以跻身书话家行列,扬名立万排座次。  以此类推,美食家应亦不难当。我生性好翻杂书,爱交朋友,九流三教,无所不窥,“食文化”的故典新知,也常常写进文章里,描画得活灵活现。遗憾的是,理论是理论,实践归实践,一上了饭桌,这一切就都被丢到爪哇国去了。  于我而言,吃饭就是吃饭。决定我对食物看法的,不是舌尖,而是胃。所以我注定做不成美食家。  哲学家说,存在决定意识。曾经的饥饿记忆,决定着我今天的意识。  以我六十多年的人生经历,忍饥挨饿的岁月,不到三十年;三十岁以后,更是不曾有过挨饿的机会。然而,与某些人津津于舌尖上的享受不同,我对于近三十年吃过的美食,并无特别的印象,而对于曾经的饥饿记忆,却刻骨铭心。  “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曾采用自以为有效的方式,试图解决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无不因政策失败,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改朝换代。新中国成立后,同样面临着国人吃饭问题的考验。一九五三年,政府实行粮、油、布、煤等生活必需品的统购统销,以全新的计划经济体系,取代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人为固化供求关系;一九五五年因粮食严重短缺,制订城市人口定量供应计划,按月发放粮票,以保证最低生存需要的口粮供应,让人虽吃不饱也饿不死。此后票证越发越繁,据不完全统计达六十多类上千种。其间的“三年自然灾害”,或称“三年困难时期”,是人类惨痛的一次灾难。一九七八年中国决定改革开放,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城市开设“自由市场”,物质严重匮乏的状况开始改变。听了三十年的“市场繁荣,物价稳定”,当市场繁荣真正到来之际,许多人竟于心惶惶,几乎以为是在梦中。一九八五年,对于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除了粮、油及自行车、手表、洗衣机、冰箱等大件商品,其余商品多以“议价”的形式,放松了票证的束缚。一九九三年,以取消粮票为标志,中国人终于走出了为期四十年的票证社会。  所以,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词典中,世间百物,没有“好吃”与“不好吃”之差别,只有“能吃”与“不能吃”之区分。小时候不懂事,曾说过某食品不好吃,母亲的评价是:“没饿好。”在农村插队时,农民们也会用同样的三个字,讥笑某个试图挑食的人。  如果说,美食家的兴奋点在食物的美与恶,我关注的则是食物的有与无。  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的,主要是六十余年间,有关吃饭的若干实录与感悟。在历史的长河中,这委实是一些无足轻重的片段,时过境迁,某些细节甚至已经开始模糊,然而情绪的记忆,面对食物的人生体验,却越发清晰。  我把它概括为四个字:饥不择食。  倘若只有我一个人,有这种饥不择食的心态,那说明我的心理不够健康。可实际上,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因为人祸天灾所导致的饥馑灾难,已成为一种难以消解的民族记忆,使得中国人在此后数十年,继续处于心理上的饥饿状态中。“您吃了吗?”仍是中国人最常使用的问候语。暴饮暴食仍是中国人最易容忍的恶习。包括美食家在饭桌上的喋喋不休,同样是一种病态。一些媒体制作的美食节目也可谓登峰造极,那样穷奢极欲,不知餍足,且接二连三,迫不及待、不厌其烦地向全世界宣示:中国人现在不但能吃饱,而且能吃好了。  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一个正常的时代,国民能够吃饱、吃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为什么中国人会为吃饱、吃好而如此激动不已?  只能说曾经的饥饿记忆过于深重。  这种饥不择食的心态,直接、间接地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世界观。公款吃喝的天文数字,贪官家里的上亿现金,富豪群对慈善事业的冷漠,“二代”们的炫富斗富,境外旅游者在自助餐厅的抢食……或多或少,都有着饥饿恐慌驱动的因素。  所以我选择《饥不择食》作为书名。  说实话吧,就是因为想到了这个书名,我才下定决心来写这本书的。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借用五本与饮食有关的古籍名作为标题。“养小录”,是小儿郎、小果点的故事;“梦粱录”,是那个做梦总会梦见食物的时代记忆;“醒园录”,是我们从教科书理想和“文化大革命”狂热中醒来,逐渐认识社会的经历;“中馈录”,略述几种地方特色风物;“清嘉录”,撷取南京岁时清嘉的几个片段。  我并不打算让这本书成为一种时代的“忆苦饭”,也不敢期望这样一本小书,对于国人消解饥不择食心态能起多少作用。但它至少可以作为一面镜子。一方面,只有摆脱了那种潜在的饥饿恐慌,才有可能让中国人的思想境界上升到新的层面;另一方面,也提醒中国人时时警惕,当蛊惑人心的乌托邦改头换面再出现时,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至轻易跟风上当。  中华民族,经不起那样的折腾了。
  •     在南京究竟有多少街头美食,恐怕没有人能够说清。不过,最近知名南京文化学者薛冰出版了一本名为《饥不择食》的新书,结合他的亲身经历,给我们讲述了南京在这些年里“美食”的变迁。你知道鸡头果曾经是孩子的最爱吗,“望鸡蛋”其实是望出来的,“南京大萝卜”的由来是因为南京确实盛产萝卜。【鸡头果】过去是南京孩子最爱的零食说起鸡头果,薛冰说,这曾经是南京孩子们最爱的零食之一。他说,过去在孩子心目中,每天额定三顿饭,是为父母吃的,零食才是为自己吃的,才能得到额外的愉悦。所以当年的正餐吃过些什么,早已忘得干干净净,而种种零食,则记得清清楚楚。他说自己上小学时,家在石鼓路的西头,路口正对汉西门瓮城,稍北就是四眼井,井边打水浣衣、淘米洗菜的人不断。秋天开学后不久,就会有两个乡下打扮的中年妇人,静静地蹲在井台边,面前一只腰形的细竹篮,篮口上盖着块湿布,便是卖鸡头果的了。有人要她就掀开湿布一角,露出苍绿的荷叶,荷叶下面才是一粒粒圆溜溜棕黑色的小果子,只比黄豆略大。这小果子会被叫做鸡头果,也曾令孩子们困惑,若叫“鸡眼果”还更形象些。后来在莫愁湖看到其本来面目,才恍然大悟。鸡头果花落之后,花萼仍附着在拳头大的椭圆形果实上,看上去像鸡嘴,而果实外壳遍生毛刺,色呈紫红,活脱脱像只鸡头,高昂在茎秆顶端。剥开果壳,里面才石榴似的,包着上百粒小果子。其实就是芡粉的前身鸡头果,南京方言中,“鸡头”两字快读,“果”字的发音又是上声,弄得外地人往往不知所云。写出来则一望即知,就是苏州人所说的鸡头米,学名芡实。再说通俗些,每位主妇烧菜时都会用到的芡粉,便是芡实晒干磨成的粉。鸡头果虽号称莫愁湖的名产,其实并不见得比老菱好吃,而且外売坚硬,剥得指甲生疼,似乎天生是对馋嘴孩子的一种惩罚。有的大人会用牙嗑,可真是个技巧,轻了嗑不开,重了则碎成几瓣;不耐烦时,只好牛吃蟹般嚼嚼吐掉拉倒。而鸡头果,果肉鲜嫩,弄不好就成了一泡浆水。剥出的果肉,主要用处,就是晾干了磨作芡粉,又算不上什么金贵的东西。难怪有苏州人说,这活儿是恶婆婆想出来折磨儿媳妇的。当然剥出的鸡头肉也可以加上冷水,煮粥似的用小火煨熟,便如糯米般绵软,其口感之佳,远非西米可比;再加上白糖、桂花,香甜可心。不过薛冰告诉记者,在古时候文人墨客笔下,“鸡头”曾一度成为女性乳房的代称,由食而色了,“鸡头米”的美味,反而少见人提起。倒是在南京人口中,因为鸡头果是其中体量最小的一种,所以他们还将身材小巧的孩童,形容为“鸡头果”。【望鸡蛋】“望鸡蛋”是望出来的如果要说有什么食物,在南京的受欢迎程度能与盐水鸭相媲美,恐怕就非望鸡蛋莫属了。望鸡蛋是孵小鸡而不成的鸡蛋,这一点不会有疑问。但是这个蛋名,说起来无异,写法却不一。许多人是写作“旺鸡蛋”的,此外还有“望(旺)蛋、喜蛋、毛蛋、照蛋”等叫法。旧时传说,望鸡蛋吃多了会影响记忆力,所以小孩子不许吃,以至于有人便写成“忘鸡蛋”。不过,在薛冰看来,还是用“望鸡蛋”较为适宜。因为炕房里孵小鸡,到了第八天,必做的功课是照氢即取蛋对灯照而望之,将未受精蛋或死胚胎蛋剔出来;到第二十一天,还须再照一次。也就是说,这种蛋是因“望”而得。“旺”字虽为人所爱,但称孵不出鸡的蛋为“旺”,与义不相合。路边“望鸡蛋”摊曾是街头一景在过去的南京街头,从早春炕房开始孵小鸡,就会出现卖望鸡蛋的小摊。一只蜂窝煤炉,上面架个大号钢精锅或钢精盆,敞着盖。蛋是已经煮熟了的,小火长煨着,一方面保温,一方面也是防变质。此外便是一只大方凳,几只小板凳,若干小瓷碟。吃客坐下吃蛋,摊主便将一小碟盐放在方凳上;吃客吃完离座,摊主即将盐碟洗净揩干,以备再用。南京人对于望鸡蛋的痴迷,外地人看着往往难以理解。对于当时南京吃望鸡蛋的“盛景”,薛冰这样描述:男人的吃相就不说了。大家闺秀、小家碧玉,看到街边上卖望鸡蛋的小摊,也不管人来车往,便会奋不顾身地坐下来摇蛋,碰壳,吸汁,吞鸡,连毛带骨,嚼个浆水淋漓。会挑的人,敲开一个是半鸡半蛋,美滋滋地吃了。满足之后,才想起淑女风度,赶紧擦净手,就在小摊边打开坤包,摸出小镜,揩嘴补妆。“活珠子”吃不出望鸡蛋的野趣因为六合的养殖场在二十世纪末抢先注册,活珠子便与猪头肉、盆牛脯等一样,成了六合的名特产,成了宴会酒席上的一个新亮点。活珠子能上酒宴,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它概为半鸡半蛋,不至于让同桌食客生厚此薄彼之感。不过,在他看来,这样的“望鸡蛋”因为无须挑选,没有期盼,不能炫耀,毫无野趣,闲坐街头吃望鸡蛋的愉悦,也就很难再保留下来。【大萝卜】南京多沙土适合种萝卜说南京食品,不能不说到大萝卜。“南京大萝卜”既然被公认为南京人的谦称,喻体之先,当有本体,也就是作为蔬菜的萝卜。南京方言词典多释“大萝卜”为外地人戏称南京人或南京人自嘲的戏称,含有性格粗、憨、傻的意思,常说成“南京大萝卜”,其来历有多说,可能与南京盛产多种萝卜有关。薛冰说,古人就懂得萝卜的品质与土壤有关:“大抵生沙壤者,脆而甘;生瘠地者,坚而辣。”南京近郊多沙土,宜其种得好萝卜。南京萝卜屡获赞誉南京萝卜确也屡得赞誉。明代万历年间顾起元客座赞语中说:“蔬茹之美者,旧称‘板桥萝卜善桥葱’,然人颇不贵之。”溧水是南京东南郊县,板桥位于溧水县西北,邻近雨花台,可见南京南郊的广大地块,都宜于萝卜种植。“板桥萝卜善桥葱”的俗谚,在明中期已经成为“旧称”,可见其出现当更早。清代初年,南京著名的萝卜产地,又从雨花台西南的板桥,东移到了雨花台东南的窨子山。民国年间,张通之在白门食谱中,则做了平实的介绍:“板桥所产萝卜,皮色鲜红,肉实而味甜,与他处皮白而心不实者,绝不类似,无论煮食或煨汤,皆易烂,而味甜如栗……”萝卜是众多南京美食的原料旧时南京街头,有一种萝卜丝饼,先放一层稀面,加入萝卜丝,再放在油锅里炸熟,闻着香,吃着脆,也是很让人流口水的小吃。而南京人最常见的早饭小菜,则是萝卜响,腌得极咸,一碗饭吃不了一小块。薛冰说,新街口西北角的工人游泳池,冬天空下来,就被用于腌萝卜。工人们穿着长筒雨靴在萝卜上面走动,用大铁锹翻搅萝卜,十分壮观。薛冰,浙江绍兴人。现任南京市藏书家协会主席、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历任《雨花》杂志编辑、《东方文化周刊》副总编辑,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作者的话不忘饥饿在这本《饥不择食》的封面上,印着这样一句话:“这是一本与吃饭有关的书,这是一本与美食无关的书。”薛冰说,自己最初写这本书是为了记录自己过去的一些生活经历和感悟。但是随着书本的逐渐成型,薛冰在故事里找到了更多的想要表达的东西。他说,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因为人祸天灾所导致的饥馑灾难,已成为一种难以消解的民族记忆,使得中国人在此后数十年,继续处于心理上的饥饿状态中。“您吃了吗?”仍是中国人最常使用的问候语。暴饮暴食仍是中国人最易容忍的恶习。只能说曾经的饥饿记忆过于深重。因此,这种饥不择食的心态,直接间接地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世界观。所以他选择《饥不择食》作为书名。“我并不打算让这本书成为一种时代的‘忆苦饭’,也不敢期望这样一本小书,对于国人消解饥不择食心态能起多少作用。但它至少可以作为一面镜子。”薛冰说,只有摆脱了那种潜在的饥饿恐慌,才有可能让中国人的思想境界上升到新的层面。本版撰稿记者 黄敏
  •     我们虽然也饿过,但是三年困难时期看来更是苦啊!中国人,当铭记历史,勿让悲剧重演!中国要防止右,但更要警惕左,因为左更容易迷惑人,一下子把好端端的东西毁灭了!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在南京生活,总愿意找些关于南京的书来看,不过南京是个没什么饮食特色的城市,与四大菜系八大菜系都不挨着,也就没什么人写南京美食。这一本,还有《南京味道》是我仅见。写得有趣,比他的《片纸闲墨》要好。
  •     写南京的书总要买来看 熟识的地名勾连着记忆和想象 特别是在这样的下雪天
  •     课业文章以外,也就只能看得进去这种文字了。
  •     写关于一大二公的时候我真的是快笑死 中间几章没被查水表是我国的进步
  •     我觉得写出这种文字的一定是个可爱老人
  •     前半部分讲南京美食,后半部分夹杂了文革回忆,我是感受到今天生活的幸福,其他的仁者见仁吧
  •     15.11.06 03C用特殊年代的饥饿感,带出美食的回忆,那种饥不择食的心情,和对食物的渴望,相信没有经历过的人真的无法设身体会。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