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故事集

出版日期:2015-3
ISBN:9787218096107
作者:赵松
页数:248页

作者简介

精心结构的短篇小说集,在虚构与非虚构间取得了巧妙平衡。赵松从自己的回忆出发,对抚顺——这座沧桑的东北工业老城的地理和物事,对亲人、小伙伴、师傅、同事……进行了细腻而克制的叙述。他解释了身边的人们,某种程度上也解释了自己,解释着这个时代。虽然结构上是短篇小说集,但可以被视为一部别样的长篇,并纳入悠久的成长小说传统。

书籍目录

浑河 / 9
诗人 / 13
师傅 / 23
北山 / 35
路超 / 39
老赵 / 53
耐火厂 / 67
金姐 / 71
姚台子 / 87
爷爷 / 91
祖母 / 103
矸子山 / 115
姥爷 / 119
妹妹 / 131
社宅 / 141
萧叔 / 145
八大烟囱 / 161
书记 / 165
廖素 / 175
水塔 / 187
高昆 / 191
北树林 / 205
若对 / 209
罗台 / 231
马丁之痛 / 235

内容概要

赵松,1972年生于辽宁抚顺,现居上海。主要作品有小说集《空隙》(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文学评论集《被夺去了时间的蚂蚁》(上海科技出版社2015)、《无怪不传奇:古代志怪小品赏读》(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


 抚顺故事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封面暗暗的蓝绿色,有一股哀而不伤的苍凉。这就是赵松笔下的中国东北、辽宁抚顺。面对这样一本短篇集子,很难去写一篇煞有介事的评论,因为无论怎么评论,都无法展现其原本的动人之处。每个短篇不像“故事”,更似散文。这是一种流溢式的写作。它的味道在于字里行间的感受,在于在云淡风轻的文字后面去细味人间的真知真情。在这本书里,我们会看到一个经历了痛苦压抑的年少时代的敏感内向的少年,如何让记忆里交织的人事以及对文学写作的执着,来完成对其人生与灵魂的引领。赵松自身与亲友所经历的苦乐,亦是这个国家与时代的症候。这症候的药方,不在于任何一个伟人,而在朴实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有所坚守的“普通人”。这些短篇,它们朴素而幽微,既让人唏嘘感概,又有莞尔可爱之处,更多的,却是一种凝神的感觉与氛围。它们勾勒出一组灰蓝色的剪影,浮现在东北抚顺的土地上空。于是信手挑了几篇,做些简短的摘录。看着这些零碎的句子、破碎的剪影在回忆与虚构之间的拼贴组合,仿佛看到那片厚实的土地上的升腾弥散的烟雾。《浑河》水最大的那年,还卷走过一个刚高考完的高中生,他骑着自行车经过河堤路时,正好洪峰也过来了。八十年代末期,河水就开始变臭了。《诗人》我还能想得起来他的样子......以及安静而充满距离感的眼神。一九八八年,我忽然很想当诗人......妈妈的一个女学生听说了这件事,就让我挑几个寄给他父亲,他是日报副刊编辑部的主任,是个诗人。据本地另一位诗人透露,他一直想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而那个协会是有标准的......这是他一辈子都没能打开的心结。不过,他有本书的前言倒是省诗歌协会的一位领导写的,称颂他有陶渊明的气质,像菊花一样平淡。他到母校演讲,然后校长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买一本他的诗集。很多学生不愿意,但也还是买了了事。为了让学生买得起,他还特意把本来就便宜的价格又降了几成,结果因为实在过于便宜了,有的学生干脆买来就直接把书丢到了垃圾桶里。他知道了以后很伤感,觉得现在的学生实在是越来越没有素质了。他的死讯是从日报上看到的。他死于脑出血。他的追悼会办得很风光......追悼会几乎成了朗诵会。参与朗诵的都是老一代诗人,情绪都有些复杂激动,诗也越发的不成样子了。《师傅》一九九零年秋天,一群刚毕业的年轻人坐在阳光满地的会议室里,等领导把师傅们带来......而现在,我眯起眼睛,像当时那样,试着看那些散落在地板上的明亮光斑,似乎它们就是记忆的起点和终点。师傅们是一些看上去懒散而又不耐烦的家伙。我的失望无疑与他左脸那块胎记样的东西有关,也与他的温和态度有关,那时我们总是喜欢厉害的人,会在潜意识里轻视温和之辈。他愿意这样做一个自得其乐的人。不过你不能学我,他说,在我这里,你能学的,就是不去计较那些没意思的小事,你就好好看书吧,技术学点就得,学得再好也没出息。也正是他的这段话,感动了我。我成了我们那拨同学里最不务正业的人。他很难过地拍了拍我的肩头说:“其实人活着很不容易的,你知道么?”我说我知道的师傅。“不能光看书的你知道么?”我说我知道的师傅。说完,他转身就走了,那感觉仿佛我马上要上炮火纷飞的战场,而他则要去当战俘。《北山》十七八岁时,我们经常在休息日去爬临河的那些山,会在山坡上的深深茅草丛中晒着太阳,眺望远处烟雾里的城区。《路超》我宁愿呆在家里为院子里的蔬菜浇水、喂鸡、晒太阳,也不愿回到那个候审席般的座位上去,在那里像个白痴似的站起来又坐下、轻易就陷入窘境,每堂课都是一种煎熬......我只能不断地缩小自己的身体,以期被更多的人忽略不计......离开他家时天已经黑了,我从那些楼房下面经过,他家里的那种温暖气息跟随着我,从鼻子里涌到眼睛里,薄雾般的弥漫着......我走到马路上,车辆很少,路灯是金黄色的,两侧黑暗中远近的建筑都显得庞大虚无了很多,像另外一个世界,甚至也像记忆本身,不是很真实。《廖素》胸怀浪漫的人在现实主义的环境里会轻易就成为异类。而做异类是有代价的......在成人的世界里,天真常常就是一种罪过。如果说在这个世界里贪婪与残忍都是可以被理解的,那么天真则永远是不容易被他人所理解的,它不是被漠视,就是被嘲弄。我始终认为你是一个浪漫而天真的人。《姥爷》那时路上逃荒的不计取数......可是还没有过山海关,就已经有很多人死在了路上。他们能活下来,是因为姥爷在临行前除了搞到些干粮,还弄到一大块豆饼,藏在背包里......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讨过饭,帮倒卖牲口的喂过马,还给一位日本的电气工程师当过马夫。那时姥爷家是个安静的地方......碗架柜里常会有一碗姥姥做的腌黄瓜,或是腌豇豆、蒜泥茄子,锅里也常会有米饭,泡上热水就可以就着小咸菜吃。早在七几年时,他的工资就已四百多块了。等到二千年时,我的工资都涨到了一千多块,可他的工资仍旧是四百多块。有一次矿上工会的人“五一”来家慰问,他是真的怒了......“你们是在拿我们这些老年人开玩笑啊,你们,你们这些人啊,我都替你们害臊。”那座露天煤矿方圆十几公里的巨大深坑,就像一颗陨石撞击后留下的......城市中心的地下还有相当储量的煤,但已经不能再挖了,否则整个中心地带都会塌陷下去。他说天的时候,发音是甜 现在想想,还觉得很像评戏里的老生念白,些微的乐感里,还有种莫名的苍凉。......
  •     《抚顺故事集》,小开本,硬壳精装,手感良好。它大概有十几个故事,你可以从任何一个故事开始看起,事实上我就从来没遵循过书的顺序,有一回我看到一个故事的结尾才发现,我以前看过这个故事。这是本适合一个人吃饭的时候带到餐馆去读的书。带本书出去吃饭是件挺朴素的事情,现在的人们很少做。但这本书就是能让你想起好些挺朴素又不时髦的事。比如说像朗读课文一样朗读其中的故事。书里的句子很适合朗读,可能是因为句子都较短,语调也平稳,没有什么大起大落,有一种娓娓道来的气氛。这本书还适合练字,能让你心安理得地随意找些句子抄在纸上。我确实抄了个开头,我上一次练字,还是在读初中时在抄《论雷峰塔是怎么倒掉的》。书里有一群人,和一个地方——辽宁抚顺,以及一个可能是从八十年代初期到九十年代末期的时间段。因为从来没有到过抚顺,合上这本书之后,我觉得那儿的天气可能晴冽,空气里有煤烟味,白杨树的叶子一掉光,整个天空就暗沉沉的。书里有一群角色各异的人,诗人,师傅,赵工,或者姥爷,奶奶,妹妹,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但如果仔细比较,却也没有那么不同。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他们只可能在小说里出现一次,如果不是赵松,一定不会有人再把他们写进故事里了。“因为这些充气橡胶坝,在水不多的时候,你几乎看不出河是在流动的,那些灰亮的水面是在太过平滑了。”这是赵松在写浑河,但也像在写十几或者二十几年间的抚顺。日子只有在顺着回忆的甬道看过去的时候,才能察觉其中的变化。有一些尽力把自己活成一个故事的人,比如特别想做诗人的诗人,或者特别想做浪子的萧叔,也有从来没想过要成为故事的人,比如奶奶,或者老赵。但在书里,大家都用掉了一辈子的时间来成为自己的故事。这是一种十分老派的时间观,在这里它还在意一天中太阳阴影的位移,在意一生中无所事事的孤独。在各种各样的故事里,我最喜欢的是一类家族故事。书里的老人们,他们经历过饥荒、战乱、迁徙、家庭失和,甚至吊诡的血缘关系。他们对于过去的说法扑朔迷离又波澜不惊,在《爷爷》这个故事里,爷爷一开始是抗战英雄,后来据说只是个小摊贩,从老一辈儿那里继承来了几套军衣和几枚弹壳。他和奶奶的关系在亲戚的口中也莫衷一是,几经离别,但最后随着他的去世,一切都归于平静。历史感沉积在普通人日复一日与时间对峙中,渐渐让人失去耐心,它们显得陌生,无足轻重,与现实毫无关系。但对那些耐心打捞的人来说,世界仍然是统一的,从未断裂的合集,尽管你很难弄明白事实究竟是什么。在相似的语调下,十几个故事中的人物经常相互串场,而抚顺就存在与这样来来回回的空间感里。在故事与故事之间,书里插入了关于抚顺地理景物描写的小片段。这些片段像是寥寥几笔的绘画背景,也像是把故事固定在某个时空的图标。片段大多写的疏阔,浑河、北山、八大烟囱,仿佛恒定与此,但读完之后你会发现,相比而言,那些凝固在故事里的人才是抚顺不变的部分,而景物与山河,都只是关于某一种幼年记忆的描绘,就像它们的名字一样,属于一个旧的时代。故事里的每个人物都和作者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当一个写作者越过记忆的层层暗影找到另一个时空里的小男孩,或者少年的时候,你的确不能要求他向听故事的人保证什么。陆超,金姐,萧叔,师傅,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有时候像是在写作者的笔下度过一生,有时候又仅仅像是保存在记忆里的一瞬。在《抚顺故事集》中,每个主人公都自带一种恒常的性格或者命运,而那个从来没有成为主人公的自我却时常变化。最终自我来到记忆的末端,混合着气息、影像、茂密的树冠和寒冷玻璃上的窗花,潜入与每个人的对话之中,而这是否涉及虚构已经不太重要了,它成为了小说家独有的特权。书里的文字自始至终冷静而朴素,有着自我审视般的克制,又有克制之后的自如。你经常能碰上一个冷峻的开头,例如,“经过耐火厂西侧的铁道口,往北走,二十几分钟后,就能看到几块稻田间的那一片水。”或者,“他光着头,待在那里,凝固在那个黑色的木制镜框里,表情有些肃穆,嘴角略微下垂。”但这并不意味着你要面临一个艰难的故事,因为接下来,在种种细腻的诉诸感官的描述中,你将被带入一种身临其境的缓慢与温柔。事实上,克制与温柔是书中文字的两种力量,它们奇妙的相互作用。而自始至终,这些都没能掩盖住写作者对于讲故事这件事本身的热情。有时候,文字会带你走向一种意识漫游,当你就快要被放大的细节所淹没的时候,写作者讲述故事的节奏便又适时浮上水面。这更像是一种在经过长期训练之后,与故事本身达成的某种自由的关系。它们在书中发生的自然而然。每个真正热爱讲故事与听故事的人,都像是口袋里有了几枚叮当响的硬币,就满心欢喜的流浪汉。如今我们假装热爱一切,因为愿意耐心讲个好故事的人越来越少。而《抚顺故事集》这本书,就像它的名字一样,用一种朴素的耐心与愿望,满足我们这种口袋见底的人。
  •     语言的安慰——评赵松《抚顺故事集》金特几年前,听说赵松在写一本短篇集,叫《抚顺故事集》。“抚顺”这两个字,我对朋友说,很绝。如果换成《葫芦岛故事集》、《铁岭故事集》或者《四平故事集》,那就是东北地方故事汇了,不是那个味道。我细读了两遍《抚顺故事集》,其实都带着明显的带入感——赵松是东北人,我也是,但这块大地,此时此刻却不在我的脚下,我就觉得有些难过,但不关乡愁。《抚顺故事集》不好归类。因为在我看来里面承载了多种文本,我归纳为地理志、人物志和心灵志。赵松胜在著“书”,因此这个集,是个完整的作品,而不是作品的合集。比如说《浑河》、《北山》、《耐火厂》、《姚台子》、《矸子山》、《社宅》、《八大烟囱》、《水塔》、《北树林》、《罗台》这些短章,把抚顺这个老工业城市里的那些非常私人化的地理坐标,安置于那些人物志篇章之间,就很有意思。它们冷静而坚硬,既是现实存在,又是私人定义过的点,它们被时间腐蚀,停驻于公共意识的边缘,却又别有意味。在很大程度上,赵松为它们所塑造的是与他者无关的形象,是只属于他自己的地点形象,他为它们静静地蒙上一层记忆与想象的光纱,再徐徐掀起。然而《矸子山》骤然惊蛰,它“是露天矿井开采过程中挖出的油页岩堆积而成的”,好像一块伤口,露出油页岩层肌体,这片土地的性质似乎也随即被曝了光:它注定被掠夺。伤口也好,掠夺也罢,都是由人造成的。随后的《社宅》以奶奶回归记忆书写,老太太那一句“我下去了”,如同亚伯拉罕回答以撒“儿,我在这里”一样,因为那种朴素的执著,所以动人。作为这些短章的尾篇,《罗台》写的是在一片密林之中窥视那个大伙房水库的视点,汉、高句丽、朝鲜、满等民族曾在此交汇冲突,这里还蓄积着能摧毁沈阳和抚顺的力量,而这里的水却是甜的。当情感、记忆、历史、自然,以及隐匿的气息,在日常化语言里平稳叙开,十处个人地标上仿佛缓慢升起一片异色的苍穹,在意识之外颤动,这是语言的特权。人物志有十四篇,读完之后,让人心里发堵,因为人生无非生死场。我们来看《诗人》的开篇,“有时候,某些理想,对于某些人来说,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悲剧的结果。原因往往不是别的什么,只不过是天真。”宏大的定性,让人本能地想躲避。因为每个人都能对号入座。赵松对人的命运有刀子般的认知,砍你的时候,还很儒雅呢。但对我而言,《诗人》代入感不强,因为浓重的公务员文人气息抹杀了东北人的味道,直到看见“脑出血”,这个词太东北了。一个虚荣心得不到满足的东北公务员式文人,在成名的渴望中走过了平庸的一生,最后死于脑溢血……我感觉这个人物从始至终都被赵松压抑在叙述里,同时主人公也把自己压抑在内心不公开的叙述中,隔着双重叙述,诗人内在的暴力被历史活埋。但《师傅》破冰了。“她说他指着自己的脸告诉她,如果没有这张破脸,他是不会跟她在一起的。”师傅的呐喊被师母阻挡,被叙述阻挡,依然震慑人心。“她很爱他”,他的一生被工厂套牢,身心落寞,这爱又有什么用呢?赵松在最后让师傅亲自说了三句话,叙述的帷帐破了,师傅从心底透上气,“其实人活着很不容易的,你知道么?”僵硬的身体的最后抽搐,也是人生的谢幕辞。《路超》在朦胧暗光中透露出一个脆弱少年淤积的生命状态,始终走不出目及所视的‘我’,却被一盏明灯突兀地照射,它就是路超。路超是厂长的儿子,对“我”关爱有加,但这充满怜悯的光芒却始终没能拯救“我”,因为这光更像物质,没有语言的余地,反而让“我”陷入困境。在对困境的叙说中,仿佛“我”和赵松忽然重合了,几十年过去,生命又在原点交汇。《老赵》写出了父辈的失落,这代人被社会身份禁锢,在生活细节中小心翼翼地卑微。尽管时代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与企业的关系,也改变了利益分配的方式,但像老赵这样的父辈们其实并不希望退出舞台。虽然拿着退休金再到外面当个技术顾问轻松拿钱,在外人看来绝对是好事,但对于老赵来说似乎并不甘心。“不过他说这样已经很满意了,是他一直想要的生活”,这只是应景的说辞而已。对于生命,他有自知之明,但对于自己栖身几十年的企业,他其实是宿愿难偿的感觉。轻松,从来都不是他的目的。《金姐》由一台打字机开始,金姐和“我”因此相识。“回忆或者虚构,难度是一样的”,一剂停顿之后,语言缓缓涌起,欲望开始制造错觉:“我”和没有面目的金姐,轻轻地呼吸。姐弟之情,在东北确实如呼吸般自然,这片阳性的土地生育疯狂,也培植静默。金姐就是静默的省略号,用一生谱写。“我”走了,她依然停在那,“我”对她的书写令她陌生,其实“我”就是她漫长省略号人生的一道刻痕。《爷爷》、《祖母》、《佬爷》,写的是逝去的祖辈,他们是闯关东的山东人、河北人,作为孙辈,赵松用他们的经历勾勒了家族史。但这还不够,在他的笔下,几位老人和父母产生的人世纠葛,即暴露出他们相对暗淡的一面,也映射出作者在内心深处对他们的凝视,偶尔也有些厌倦。这个不完整的家族故事,其实每个成员都是主人公,甚至包括那些未曾出场的。因为血缘而组成的共同体千疮百孔,这是生活,但作者触动了人性的基点,敏感的人在地上群体不安。似乎只有老姥爷在琢磨着什么,以另外的角度……他钻入矿井,走进大地深处,用一生的经历告诉外孙:“这人哩,跟煤是差不多的,可能还不如煤呢…….”我认为《姥爷》是全书的书胆。“在这个被挖得千疮百孔的城市里摇晃着前行”、“那座露天煤矿方圆十几公里的巨大深坑”,这就是抚顺,露出内在朽败沧桑感的抚顺,其实它比姥爷更真实。我觉得《萧叔》和《高昆》可以放在一起作对比。两个人物一阳一阴。萧叔是母亲最聪明的学生,但没用在正地方,是那种小钱不挣大钱挣不着,成天不着调的人。他的人生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四处折腾,但性情决定了他的人生就像青春,逝去了,就是一辈子。而高昆是另一面,他静止而阴郁,像那根僵硬的小拇指不声不响,永远指向一处。他骨子里有一份坚定,却迷茫无所指,只能以阴狠表现出来,在某个瞬间突然爆发出震慑力。萧叔和高昆,代表着东北男性的两种血气类型,但又总会归于孤独无望的结局。《书记》则是刻画了一个国企小吏的“智慧”,前半生,他精准无误地自我重复,把服侍领导的技能归于为人之道,并试图传授给“我”。后来单位解体时,书记的“智慧”让他轻松找到了新的领导位置。那“我”是怎么看书记的呢?似乎在“我”看来,书记是那些头脑僵化而又乏味的官僚里的一个耐人寻味的例外。纵观十四篇人物志,我读出了人生的无奈,隔着记忆和语言的雾气,在某个时刻他们甚至让我失去了平静。真实的力量,不必回归核心现场,这是赵松的世界观,也是对语言的自信。这种自信,在《廖素》《若对》《马丁之痛》三篇中化为另外一种激流。时间仿佛停滞,而无边无沿的细节被放大,光彩但不刺目,流沙一般融会贯通。柏格森说:“时间是阻止整体在一瞬间被给予之物。”时间的本质是流变。在记忆的纷乱洪流里,有些人、场景、器物,会闪电般出现,缠绕着你无法解脱。但赵松放下了这个奇点,他相信语言的本质不是追寻,世界无言,或许他只想在生与逝之间,用语言繁殖一道时隐时现的桥梁,去弥补虚无。那么,连时间也要停摆了,虚无会变成最真实的主题么?但我在《抚顺故事集》中却又感受到了实在的安慰,语言的安慰。赵松时刻提醒着我不要深陷其中,不必伤筋动骨,静静地读完就好。就如同“抚顺”二字,双唇不用碰触,没有暴力,有的只是气舒丹田,不用思索,即可发声——因为那和人生又没有关系。2015.6.26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每个故事间有一篇空白页,我还以为是漏印了。字大行疏。
  •     1、有一篇很动人(对我) 2、标记的时候发现赵松是黑蓝的真没想到……
  •     深秋时节的薄雾仍旧笼罩着东北小城,而破旧的厂区已没有了油渍金属味道飘散。在素净的文笔和阴郁的风格下,在回忆的片段和虚构的剪影里,人们懒散的过活,或许懒散也是种种悲欢离合后对生活重新认识吧 。
  •     “……绝望是件多么容易的事啊。就像里面发霉的浆果随着牙齿的轻微压力不经意就在嘴里爆裂了……”
  •     10个地点,以为串起15个人物故事的时空纬线,这是阅读的一大亮点。另一方面,非虚构写作的笔法模糊了本书的体裁边界,是散文还是小说,这些似乎并不是最重要的事。通读全书,对赵松扎实流畅的文字很是欢喜,文字节奏或低回沉重,或明快鲜艳。15篇喜欢其中的10数篇。另外,书封深蓝,内页留白,精巧别致的书籍装帧与设计惹人增添更多的阅读欲望。
  •     抚顺人读这书还挺有味道的
  •     抚顺,我出生的地方。那些人,那些事,在作者的笔下好像又重新活了一遍。
  •     排版真是费了点心思的。
  •     看哭了我了,会让你想起过往,叙述上有门槛,深情又内敛,仿佛看着时间在指尖溜走
  •     想到,在不同的时空,你和我做着相同的事情去过相同的地方,略喜。你等我就好。
  •     《师傅》、《路超》、《若对》等篇就是我妄图达到的叙述风格……
  •     很简单,这样反而很好。
  •     最喜欢《老赵》和《高昆》两篇,当下中国文学难得的真诚之作。20170225
  •     乡土、落寞、质朴、江湖,赵松的短篇,半自传体,精巧漂亮!
  •     挺有意思的
  •     一个七十年代出生的东北汉子作者,描绘的也多是抚顺小城里的亲戚朋友、过时风光,然而读起来常有看到了柔和细致的南方人事的错觉。其中一篇提到早年“我”那苍白又不太擅长融入群体的文学青年形象,倒是很能和这种风格对上号。废弃的水塔,传说中流氓出入的杨树林,与母亲关系一度恶劣却不介意“我”在裤裆撒尿的爷爷,被气出暗红脸的姥爷吃了无数草参才将那颜色逼到只剩鼻尖上一点——讲的都是很寻常很生活化的往事,就像翻旧影集的时候会有人指着照片说“那个谁谁谁啊⋯⋯”很动人的一本书。
  •     还不错。不够写实的文风却意外地营造出了回忆的朦胧感。
  •     很喜欢《金姐》那一篇。文字内敛而自省,如同低声细语,引人想将记忆翻腾。
  •     看了评分买了纸版。但是读后还是没有走心。故事营造在忧郁怀旧的气氛中。几个故事不错,像师傅、金姐都不错,其他的都没有留下印象。
  •     《若对》可与阿乙的《猎人》对读
  •     哎。
  •     杀死那个石家庄人。
  •     故事的结尾,是个黑蓝的开始
  •     抚顺是我去过第一个比较遥远的地方,所以这个地名有种特殊的意义。这书写得扎实沉稳,文气得让我觉得自己过于粗鄙,不配读
  •     所有日常化的场景以日常的语言营造,在所有人身上发生,但对我们来说却是遗忘快过讲述,对语言的控制力真是厉害到爆炸。回忆与真实间的边际如此模糊,以至于我们不必执念于何为真实?真实对于人的生活来说从不是必要之物。
  •     好看,举重若轻的小短篇很美
  •     《路超》《高昆》
  •     有时太中性、过于克制也不是什么好事
  •     意识流,回忆呀,初次未见面的老朋友讲了好多关于他的家乡。
  •     城市才是毫无疑问的生活。
  •     我看到这书第一眼反应是好贵 作者的世界寂静冷峻 有东北的样子 写女子的那几篇不喜欢 终究是带着点性别差异的
  •     真正是非常棒,最感动的是 高昆 那篇!
  •     仿佛回到了还未上小学时候的夏天
  •     没看懂。有点水土不服的感觉。
  •     看的时候一直脑补电影少年巴比伦的场景。
  •     比较私的内容 风格不是我的菜
  •     参差不齐,有几篇写得挺真切挺有共振的,生命经验流过的日常
  •     喜欢
  •     东北人的回忆
  •     细腻,冷静,骨子里的苍凉
  •     当散文读的,很喜欢,两节课读了大半。有些感情跟自己的挺契合。封面挺简洁,不过色调不太喜欢,全蓝应该更好看
  •     那些往事涌上来,感伤与怀念,便止不住。
  •     有闪光点。总体boring。
  •     读这本书时,我想起很多小时候遇到过的人,大多都记不清模样,连相关的事件都记得很模糊,唯一还保有比较鲜明的形象的,只有地点。赵松不动声色地去追寻这些回忆,个人史同时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那些流过的河水是,也不再是同样的河水。
  •     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可能东北离我太遥远。认识赵松老师是看到他那篇对《九故事》的解读,当时几乎可以用膜拜来形容。
  •     虽然我是抚顺人,但是我不喜欢。
  •     2017
  •     我们无法亲眼目睹的故事都应该被归类为虚构故事。
  •     很克制,不出彩
  •     喜欢这种回忆性质的人物志。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