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中发现梦想》章节试读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4-1
ISBN:9787508641973
作者:[日] 安藤忠雄
页数:224页

《在建筑中发现梦想》的笔记-第1页 - 序言

我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就为了巡访建筑与城市,走遍世界各地。旅行途中,我每每讶异于不同地区人们生活的多样面貌,并且深深为这些通过建筑描绘出的人们的梦想所感动。或许就是因为看到这些梦想,我才会选择走上建筑师这条路。
在这本书里,我列举了过去曾邂逅过的建筑与城市,从个人的角度,叙述在它们身上被寄予着何种梦想,又与现代人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关联。希望能借此让更多人知道,建筑世界是多么丰富与深邃。
我举出的许多例子中,包括了现代、20世纪建筑及城市中的各种尝试、挑战。这些挑战,刻画出20世纪技术及社会进步的辉煌成就,也可以说是时代描绘出的梦想系谱。其中寄托了人们期待社会可以更丰富美好的希望,那些希望至今仍在我们心底回响。但另一方面,这些挑战也的确遗留下不少城市问题、环境破坏等负面效应,需要克服解决。我们必须同时承接这些成果与课题,并且跨越到下一个时代。2001 年9 月11 日,象征纽约的建筑之一,世界贸易中心瞬间崩塌,实现人们20世纪梦想的现代城市——纽约,突然遭受恐怖主义袭击,这场悲剧夺去了许多人的宝贵生命,同时也夺走了对城市而言最重要的记忆;此外,这个行为也否定了塑造20 世纪世界的价值观。事件的根源在于不同文化的对立;换句话说,这是以标榜全球化的美国为金字塔顶的资本主义社会价值观,与抗拒全球化并坚守自我的宗教极端主义的价值观,相互冲突抵触的结果。
现在许多建筑师们都在谈论该如何面对遭受核武器袭击,并对此提出各种建议。但是,现在最需要做的,难道不应该是悼念毫无理由就被夺走性命的人们,并反省如何走向未
来吗?杂居在地球这个空间有限的地方,我们是不是该好好思考应如何共同生活,并学着彼此认同,一起经营一个共同体呢?生活在当下的我们肩上背负的责任实在重大。

《在建筑中发现梦想》的笔记-第67页

所谓城市,并非都是照着城市规划者的理念及计划建造而成的。城市是不断变化与成长的生物。
当然,为了让人们在那里聚集,生存,必然会出现控制和操控城市生长的规划理念。但是城市最为强韧的生命力与复杂多样的氛围,却不是出自统治者或规划者之手,而是来自居民本身亲身的培育。而且越是无法用理论性、合理性收编的部分,越能孕育出城市独有的文化。
也就是说,源自人们日常生活长期培育出来的文化,正因为具有独一无二的个性,才会将人们吸引到城市来。
P68
巴黎明确的街道结构
从协和广场到香榭丽舍大街,成直线向凯旋门延伸的城市机轴,以凯旋门为基点放射出12条大道。
并列在这些大道旁的建筑物遵守着同等规模的缩放比例,形成非常均衬美丽的街道。
巴黎最有趣的地方是,从沿途林立高级精品店或知名餐厅的华丽大道穿进小巷,会发现,巷弄里尽是与华丽大道完全相反、日常氛围浓密的生活空间。因为集合了各区不同的街道风情而被评为小村庄集合体的巴黎,就如人们所说,形成一个非常细密的城市空间。
巴黎拥有这样的混合居住文化,所以能够在每条街道上都培养出人情味浓厚的居民共同体。这也是为什么巴黎不会排斥从世界各地而来的艺术家新秀和逃亡者,而奠定了能够接纳外来者的历史基础。
奠定巴黎现代风骨的,正式处于城市改造时代的19世纪。

《在建筑中发现梦想》的笔记-第171页

注释错误:安德烈·勒诺特尔(1913-1700)

《在建筑中发现梦想》的笔记-第15页

我认为所谓的住宅,应该是呈现每个居民梦想的地方,而且真正的富裕并不是单纯的便利、舒适,而是就算在有限的空间中也能创造出丰富。

《在建筑中发现梦想》的笔记-第70页

奥斯曼最大的功绩自然是巴黎道路网络的规划,新的道路形态,宽广、笔直且被称为有行道树的“大道”,以爱德华凯旋门为中心展开的放射状道路等,形成了永不磨灭的城市景观。

《在建筑中发现梦想》的笔记-第37页

住在城市最大的意义,莫过于人们群集在一起生活。城市中,人们展开各式各样社会活动的场域,那就是广场。
西欧各大城市中,特别是意大利街道上有许多充满魅力的广场。其负担着政治、宗教、商业、节日等共同体必要的社会机能,在意大利已经是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场域。
然而在日本城市总,却没有像这样作为公共空间的场域。
p38
在圣马可广场度过一天,你就会惊讶于广场的样貌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改变,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表情。
P42
包围广场的意识形态正式西欧广场的本质。广场就像户外的客厅,为了打造一个舒适客厅,就必须更加意识到那是一个空间,而且要设定简单明了的范围,因此四周必须以连续的墙面区隔出空间来。

《在建筑中发现梦想》的笔记-边创作边思考 - 边创作边思考

所谓建筑,是设计者个人的展演,同时也是社会性的存在。从将自己脑海中的影像绘成设计图、与可说是合作伙伴的施工者或委托人开始进行对话的瞬间开始,这个建筑物就与成本、法规、工期,以及委托人的要求等各种条件复杂地纠缠在一起,而卷入社会的生产体质中。在被合理化、被管理的制度当中,很少会完全倾听设计者个人的想法。于是,创造者的梦想、表现的自由等不符合经济效益的元素遭到剔除后,毫无个性可言的建筑就这样在现代城市中开始林立。
看到这样的街道,我常常会想:真希望能更加自由地、不受束缚地创作。当然,所谓的建筑,即使在各种制约中,让自己的理念具体成形的一种行为;不过在另一方面,却也不能否认身为展演者都有“想要创作”这样极为简单的欲望。当遇到这样的矛盾时,我的脑袋中往往都会浮起位于洛杉矶的华兹塔的自由身影。
华兹塔是距今半世纪前,由水泥工人西蒙•罗迪阿从1921年到1954年之间,花费33年的岁月建造而成的“无用”之塔。他在每日往返于住家与工作地方的路途中,捡拾路上的废弃物,例如铁、铁丝网、石头、砖瓦或小玻璃碎片等作为材料,从自己触手可及的地方开始一点一滴地展开建设工程,在不断增加的变化的同时持续建造这座塔。据说他一开始就没有什么特定的计划,自己也不知道最后会做出什么样得东西,可以说这个塔是在边创作便思考中诞生的建筑物。
华兹塔没有任何功能,当然也没有得到建筑许可。一般在兴建建筑时都有它的预算、时间限制,以及预想的功能,而且最重要的是要有建造目的,但是这个建筑却没有符合任何一项条件。华兹塔,作为人类社会中的一个建筑物而言,实在是在一个很奇特的状况下完成的作品。
在华兹塔几乎快要完成的1954年,罗迪阿突然中断作业销声匿迹。之后人们在旧金山的乡村发现罗迪阿,询问他为什么要建造华兹塔那样的东西,但他就是绝口不提。
我在想,对罗迪阿来说,其实建造这栋建筑物就是生活的同义词,或许也可以说是一种存在的证明。也许对于罗迪阿而言,具有意义的是建造塔的过程本身,为了要逃避这个行为终止后的虚无感、为了寻求下一个创造的对象,才让他踏上旅程。
想想现代社会的发展,都是借着打散、舍弃个人的新生与个性以保持整体性而成立的。高度管理下的社会中,如果要建造贯彻个人理念的建筑,绝对需要极大的勇气与耗费相当多的精力。就算在罗迪阿的年代没有现代这样的束缚,他的做法依旧是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也因此罗迪阿才一边从事一般工作赚取资金,同时凭着一个人的力量建造起这座塔。
不假他人之手,凭着罗迪阿一人的力量建造完成的华兹塔每个部分各自强烈地显示自我主张,同时又挣扎着要维持作为一种表现的整体性。罗迪阿自华兹塔获得的自由,存在于当中压倒性的“创作”的意志,似乎是在向被制约压抑得无法动弹的现代社会,诉说着创作可以是多么地自由。其他像华兹塔一样可以成为对现代社会批评象征的,还可以举出位于法国的邮差薛瓦勒之理想宫。这个建筑是从1912年开始建造的,很不可思议地跟华兹塔一样也耗费了33年的时间,并且是由邮差薛瓦勒手机路上捡拾来的物品一个人独立完成的。这栋建筑的外观虽然让人举得低俗、或者说像赝品,可是每一个部分都直接显现出薛瓦勒个人企图展现的欲望及意志,也让人感受到一元化的现代城市建筑所没有的生命力……
一般就正面意义而言,被成为现代建筑的建筑作品呢,是从先统合整体再延伸到局部的(柯布西耶)。由于目的在于建造不会与整体冲突的建筑,局部自然就成了没有生命力的对象。而且这些现代建筑最容易丧失的,就是人性化的视角,也可以说是身体感。正因为如此,穷极个人思想的罗迪阿、薛瓦勒的建筑,在我们的眼中才会如此新鲜。

《在建筑中发现梦想》的笔记-第80页

要感受丰富的城市生活,首先要创造文化环境,因为文化负担着培养城市人们梦想的使命。

《在建筑中发现梦想》的笔记-第20页 - 第一章-住宅

1.旅行的起点——位于希腊雅典卫城的山丘,被称作西洋建筑远点的帕提农神庙
呈现出西洋建筑最根本的秩序
表现人的理性和坚强的意志力与深蓝大海形成强烈对比的白色大理石建筑物2.住宅聚落
所谓住宅,乃是生活与土地密切相关的人们使用当地现有的材料,根据自己的生活方式亲手打造而成的。由于住宅会自然而然地保有当地共同体既有的形式,因此世界各地具有地方特色的住宅确实展现着丰富多样的面貌。
希腊爱情海圣托里尼及米诺斯岛的地方聚落家家户户层层铺就再岛的陡坡上,所有的房舍皆涂抹着石灰浆意大利南部Puglia省Trulli(土卢里,无梁无柱的圆锥尖顶石屋)用石灰浆将房屋墙壁涂成白色泰国曼谷河川水上人家贫民窟 没有岸上土地 建筑完全水上摩洛哥泥土与石头建造的房屋
3.现代
"住宅是用于居住的机械"——柯布西耶
1914年推广钢筋混凝土技术的柱板系统
石头→钢铁水泥: 墙壁完全从结构中独立开来
"新建筑的五项要点" 萨伏伊别墅
1927年 德国斯图加特郊外举办的“国际住宅建筑展览会” 从各国各自发展的现代建筑运动,已逐渐凝聚成跨越国界、具备共通特征的表现方式
1932年MOMA“现代建筑:国际展览会” 策展人:菲利普约翰逊 亨利·罗素·希区柯克
“国际主义风格” 向全世界传播开来
4.现代主义的成熟
(1)另辟蹊径
Alvar Analto 巧妙融合现代建筑成果与北欧风土
Frank Wright 秉持与欧洲不同的脉络向现代化前进
(2)技术层面的进步和发展
住宅预制件 建筑产业工业化 CSH计划
(3)密斯 Universal Space 普遍空间
5.对现代建筑的质疑
1964MOMA “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展”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s
展示世界各地的风土建筑、聚落等照片,对主流的国际主义风格提出抗议
鲁道夫斯基
法国五月革命
文丘里
6.住吉的长屋

《在建筑中发现梦想》的笔记-九 - 九

赖特的塔里埃森,实在是独特而又有效的教育方式。想起小川三夫的鵤工舍。

《在建筑中发现梦想》的笔记-第85页

城市文化奠定于历史与人们记忆的累积,那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建筑物身影,或是街道氛围等感觉。不过,城市文化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作为人们共有的原始记忆,超越时代流传下去。要培养城市文化并不是单纯地把九十五毁坏后拿新事物代替,要懂得保存才能获得真正的丰富性。

《在建筑中发现梦想》的笔记-第56页

但是不管建造再高的大楼,在曼哈顿吸引人们目光的,任然是克莱斯勒大楼与帝国大厦。它们的存在感和生命力的源头是什么?恐怕不是来自现代的那种没有表情的社会组织,而是来自白手起家累积财富的企业家个人

《在建筑中发现梦想》的笔记-第162页 - 第十一章 自重建出发

现代因为科技进步,特别是信息媒体的发达,使得我们的生活比以前更加便利。但是,越向信息化发展,人与人之间越加失去接触的机会,今儿演变成越发孤立的状态。也难怪这个时代诞生的孩子们,对自己以外的世界不抱持任何兴趣。而且被养成社会生活低能儿。所以现在最重要的,应该是要让人们回想起对生命的热情,并且提高对自己生存环境的意识。我想建造的是像关东大地之后重建之时,抚平受创人们心灵的隅田公园、山下公园那样的创造出一个人们可以聚在一起说话、相互确认重建意志的地方。

《在建筑中发现梦想》的笔记-第154页

地震的教训,也让人重新体会到公园不仅是供市民游憩的场所,也具有防火区、避难地等重要功能,所以大地震后兴建了东京三大公园,包括日本第一座河滨公园隅田公园,以及滨町公园和锦系公园。
城市i中的市民生活要丰富,人们必须先彼此认可对方的存在,并且要有营造共同生活的公共空间,才有办法实际感受。

《在建筑中发现梦想》的笔记-第51页

当时正好是天空开始染红的时分,那只浮现出模糊的轮廓、如梦似幻但又强而有力的存在,让我完完全全地被震慑住,至今无法忘怀当时的感动。

《在建筑中发现梦想》的笔记-第10页

身为20世纪代表作的萨伏伊别墅,之所以至今仍受到高度评价,绝不只是因为它教条式的功能,而是那里呈现出了现代人所描绘的新生活梦想。
萨伏伊别墅的精髓,在于中央的斜坡。沿着斜坡往前迈进,视野也随之缓慢展开,这连续的变化使人感受到,从底层空间到上层空间是一个抑扬顿挫的整体空间。

《在建筑中发现梦想》的笔记-第198页 - 第12章 边创作边思考

所谓建筑并不是随着完成即停止成长的静止物品,只要社会上的人们持续使用,它就是一种经常变化成长的“生物”。

《在建筑中发现梦想》的笔记-第68页 - 第五章 城市II 在城市中生活

巴黎最有趣的地方是,从沿途林立的高级精品店或知名餐厅的华丽达到穿进小巷,会发现巷弄内尽是与华丽的大道完全相反、日常氛围浓密的生活空间。提到巴黎市民的居住环境,几乎所有的人都是住在被称为公寓的集合住宅里,而居住的方式也相当特殊。公寓的一楼住着管理员,二三楼通常是比较富裕的中产阶级进驻。四五楼则是学生,或是在附近工作的劳工等,也就是比较低阶层族群的生活之地。像这样阶层不同的人,却生活在同一栋建筑物中。这样的情况对执着于土地价格、倾向以居住地段划分阶级的日本来说,实在令人难以想象。巴黎拥有这样混合居住的文化,所以能够在每条街道上培养出人情味浓厚的居民共同体。这也是为什么巴黎不会排斥从世界各地而来的艺术家新秀和逃亡者,而奠定了能够接纳外来者的历史基础。一座城市,有了包容,才有吸引。

《在建筑中发现梦想》的笔记-第39页 - 广场

住在城市最大的意义,莫过于人们群集在一起生活。城市中,人们展开各式各样社会活动的场域——那就是“广场”。
西欧各大城市中,特别是意大利的街道上有许多充满魅力的广场。其担负着政治、宗教、商业、节日等共同体必要的社会机能,在意大利已是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场域。
然而在日本的城市中,却没有像这样作为“公共”空间的广场。
话虽如此,也并不是说日本没有让人们聚集的地方,虽没有西欧那样的广场,还是有小巷、神社境内、桥边等户外空间。但是,过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这些聚集场所,却因城市化发展而正在快速萎缩。
如果要在日本的城市中寻求公共空间,比起一些公共设施,反倒是商业设施的楼梯间、通道及商店街等更有“广场”的味道。另外,考虑到自古以来依山傍水的日本风土,其实城市的亲水空间也是相当具有作为广场的潜力。
随着社会向高度信息化发展,人们越来越孤立的状况成为现代的一大社会问题,而我们现在需要的,正是人们可以聚集在一起、透过实际接触体认共同体意识的地方——广场。

《在建筑中发现梦想》的笔记-第13页

旅行可以塑造人,学习建筑也是一样,建筑是必须实际造访当地、以自己的五官体验空间,才有可能真正领会的,所以我觉得建筑师必须迈开脚步。帕提农神庙所代表的样式造型之美绝非浑然天成,而是经由人的理性与坚强的意志力累积而成。萨伏伊别墅的精髓,在于中央的斜坡。沿着斜坡往前迈进,视野也随之缓慢民开,这连续的变化使人感受到,从底层空间到上层空间是一个抑扬顿挫的整体空间。如果“个人”没有被尊重,丰富多元的“公共”就不可能成立。城市是不断变化与成长的生物。城市最为强韧的生命力与复杂多样的氛围,却不是出自统治者也不是规划者之手,而是来自居民本身亲手的培育。而且越是无法用理论性、合理性收编的部分,越能孕育出城市独有的文化。也就是说,源自人们日常生活长期培育出来的文化,正因为具有独一无二的个性,才会将人们吸引到城市来。要培养城市文化并不是单纯地把旧事物毁坏后拿新的事物代替,要懂得保存才能获得真正的丰富性。要在一块土地上建造新的建筑,就应要采取某种方式来对应这块土地原本的多元价值观所累积的“场域记忆”。因为新与旧之间的对话,能让场域活性化并带给城市空间深度。维也纳是个城市记忆不曾中断的城市。贝聿铭着眼的设计并非可融入历史悠久的卢浮宫,反而借由玻璃金字塔带入现代性,为卢浮宫注入新的生命力。玻璃金字塔最为意义深远的地方,在于外表看起来是崭新的想法,但其实是站在不断增建而成的卢浮宫的历史与既有的城市构造(巴黎市中心的主轴)的相关性上,在时间与空间的连续性上思考建筑。在这里设计者着眼的并非新与旧的共存,而是新与旧之间的对话。建造于巴黎的建筑经常强烈地意识到城市这个命题,将自身视为形成城市的一部分。不同的价值观相互激荡,才能在彼此的对话中孕育出真正的创造。打造建筑这种行为所具有的另一个意义,就是突显区域内化的历史、风土竺并留住它的记忆,不是吗?我想,建筑对于其所在的环境,其实是有回馈的义务的。如果都没办法独立生活,又怎么有办法建造出承担人类精神与肉体的建筑。我最盼望的是当孩子们来到此地时,能够体验到思考的乐趣、困难,以及重要性。我非常期待他们在直岛可以学会自由思考,并且找到一个与全新的自我相遇的契机。但是我们现今必须思考的是,比起只是玩设计风格的游戏,更应该去思考如何传承、发展过去人们所留下的遗产。古老的记忆与新的世界皆能生气勃勃地共存的空间,才能成为城市真正的财产。

《在建筑中发现梦想》的笔记-第82页

不过,当时无法实现的心愿,在往后仍以其他形式活在我的建筑中。只要还拿建筑当工作一天,这个城市就永远是我的对手,绝对不想忘记初衷。
这话..太让人感动了.

《在建筑中发现梦想》的笔记-第30页

巴黎是个在群居文化上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自古以来,不同阶层的人们就杂居在一个公寓中,各自经营着共同体。对里头的居民而言,希望在同一栋建筑物中以不同的水平、形式居住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代表着“个人”生活方式获得尊重,如果个人没有被尊重,丰富多元的“公共”就不可能成立。

《在建筑中发现梦想》的笔记-第51页

曼哈顿,外部高楼林立,内部舒适环境。那是生活在城市,不断追求比“现在”更富裕的人们,在百般努力挣扎后赢得的犒赏。

《在建筑中发现梦想》的笔记-第193页 - 第十二章 边创作边思考

不过我所担心的是,与计算机的交流越是理所当然,与计算机对立的人的身体性、真实生活的现实感,甚至是创作者本身的想法,就越有可能从建筑中消失。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作为媒介,而在不抱着任何思想与感情的条件叠合下建造的建筑,是否真能有鼓动人类精神与灵魂的说服力,令人不得不心存疑虑。


 在建筑中发现梦想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