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人心》书评

出版日期:2015-10
ISBN:9787121270323
作者:Steve Portigal
页数:176页

用户访谈参考书

在体验设计的时代,一切都是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而在做好这一切的前提必须要了解用户,用户访谈作为用户研究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本书详细的讲述作者用户访谈的方法、诀窍,从设定目标到招募受访者、创建访谈指南...作者不仅跟我们探讨了做用户访谈的的技术性问题,还跟我们讲述如何处理各种突发时间以及人与人交往的方法,可谓面面俱到,细节处理也非常到位。我相信看完这本书后,多加实践练习,人人都可以成为用户访谈的专家,从而做好自己的产品!!!

读完就能上手,满满的干货!

针对用户访谈这一基本的用户调研方法,进行了详尽而深入的描述。不仅有理论方法介绍,还有详细的案例分享,实属用户体验方向很实用的工具书。优秀的采访者用最自然的方式和用户进行交流,看似不经意,而实际上该说什么、何时说、如何说以及什么时候应该沉默,都有精准的权衡。

*洞察人心*读书笔记

什么是用户访谈?-用户访谈就是与用户或潜在用户进行深入对话,以便增进对用户的理解-访谈是用户研究方法的一种,可以与其他方法组合使用为何做用户访谈?-用户访谈可以帮你发现应设计什么产品或功能-用户访谈可以帮你优化正在考虑的潜在解决方案-用户访谈可以帮你获得如何改进已有产品的反馈建议怎么做用户访谈?访谈原则#审视自己的世界观,接纳他人的世界观-清空自己的大脑,保持中立的态度-进入用户的世界,保持谦逊的态度#建立友好关系-注意社交礼仪-适当题外互动-倾听:通过提问或肢体语言来倾听 点头|微笑|目光接触访谈方法-主要方法:互动访谈-辅助方法:参与观察/原型展示/卡片分类/图片共鸣访谈准备#明确访谈目标#物色受访者:使用筛选问卷#创建访谈指南-访谈的简介-访谈的主体-询问一些想像性问题:你希望这款产品会是什么样子?-询问一些反馈性问题:你还有什么想要跟我们说的吗?#安排访谈日程:迁就受访者#签订许可或保密协议:同意/奖励/肖像权使用/保密#支付酬劳访谈实施-跨越门槛-重申目标-开始发问-接受尴尬-临界点-反思和预测-从容结束访谈后续-记录:笔记/录音/摄像/拍照-分析-汇报

如何知人、知面、知心

作为一名学设计的学生,在确定设计内容之前总是在苦恼如何做调研,如何自然的访谈用户并不致使访谈目标的反感。现今到处都可以随意的搜索出调研的方法,但是案例的归类则少之又少,这本洞察人心,说是作为一本书,更不如说是经验及案例的归纳手册,内容针对调研的实际案例道出了作者的经验,就比如第二章中有一节,其中写到“准备好问你自认为知道答案的问题“、“注意你的肢体语言”及后面章节中的“沉默战胜尴尬”等等我们平时做调研经常犯的甚至失误的小细节。如果不是学习或者从事设计的朋友,也可以从中获得一些说话之道,本人认为这是一本值得一阅的书。

一本专门写用户访谈的书~

这是一本专门写用户访谈的书,书中通过介绍国外的一些用户访谈实例,来说明在用户访谈中所涉及到的一些问题,我之前也看过一些用户研究方面的书,用户研究的方法有很多,但是还没看过一本书是专门介绍一种具体方法的,而这本书就详细介绍了用户访谈这种形式以及具体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技巧。我在看整本书的过程中有许多感受,在这里写下来,与大家分享一下~我还记得以前我们在学校做调研时,总是采用设计问卷,然后在路边发问卷,或者在路上临时找一些人来做我们采访对象的形式。在这期间,我曾受过白眼,心里很不是滋味。所以当时的我就特别不喜欢发问卷做调研。然而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以前的调研、采访其实只能算作拦截,它不能被称之为用户访谈及调研。书中告诉我们,做调研前需要很充足的准备,这也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它带我们看到了调研人员应具有的专业素养。我曾经听过日本千叶大学教授的一次演讲,他在报告中也提到设计人员应该完全放空自己,真正做到去聆听用户的需求,而不应用设计师固有的思维去影响对设计需求的判断。这正与本书的主题思想相契合,也是我们最应该学习的地方。我觉得每本书都有它的思想,而看一本书的精髓所在就是去领会它所表达的思想和理念,这也是我看这本书的最大体会,所以我建议大家有机会还是去看看这本书,在看书的过程中思考,得到属于自己的收获,这才有价值,就像有一句话说的:一千种读者,就有一千种哈姆雷特。所以只有自己真的去看了,才能有所收获。以上都是我的个人看法,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欢迎交流~

书很薄,但精彩

当我在阅读《洞察内心:用户访谈成功的秘密》之前,对于此书的期待是一本纯粹心理学理论的书,它会告诉我交往对象在每时每刻,或者说是此时此刻的想法,通过对交往对象想法的评估,来判断自己与其是否同路人,进而在判断的基础上采取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行动。然而,当我从快递员手中接到此书时,我的期待完完全全“破产”了。因为它并不是一本理论性的说教,而是实践性的脚本。借用此书开篇鸣谢的那段话,著者感谢其慈祥忠厚的母亲,是她教会了著者如何提问,我想以此造句,我由衷地感谢这本书的作者,因为作者教会了我行动。比起坐而论道时的意得志满,立而行之更需要勇气与信心。访谈,与平日里的闲聊,从字面意义理解就是大相径庭的,访谈的关键是如何去谈,谈什么,什么时候谈,什么地点谈,简单地说解决的是5W1H,但是闲聊似乎除了打发并不闲的时光,或者说是生命外,别无他用。如书中所述,访谈,无论是什么项目的,都需要创造性地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掌握相应的技巧,并在规定剧本下发挥导演与演员的理解力与创造力。具体地说,这类技巧包括但不限于向客户展示某种行为、一种自然发生的行为或任务、使用一个简明扼要的示意图、乃至于对访谈结果的分类提炼。相比于之前,我并没有认识到这类技巧对于访谈结果重要的影响,我在浏览了此书后,才发现参与性观察是如此重要,只要将自己全身心地融入到访谈的准备、实施、总结过程中,你才能剥丝见茧、高下立判。在出发前分配好现场小组的角色,也是极其重要的,在受访者面前,我们展示的是整体,是团队,而不是各行其是的个体或局部。结合之前的实践,我显然发现自己在这方面存在的不足,本以为自己脑中根深蒂固的内容,同行者以至受访者也是在脑海中根深蒂固,如果是这样,我们何必要浪费时间去交流、去沟通,只要我把办公室的门关起来,点起桌上的台灯、奋笔疾书数个小时,不也是万事大吉吗?不过,即使我们有完美的计划,有明确的分工,但是在实地调研或访谈时仍然会发现情况与预想的不一致,以至乱了阵脚。在这方面,我们真的需要从《洞察人心:用户访谈成功的秘密》中为自身点拔一二,例如不要将自己定位于专家,而要把受访者认同为专家,我们不要理所当然地认为答案是这样是那样,而要使用开放式的问题,听取相对全面相对具体的答案,然后修正我们的认识,改进我们的作风,强化我们的行动。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其实潜意识中我一直这么认为,只是没有确认,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在好点子爆发之前,我们都会有火花的,不过都是被可怕的理性所否定,我要说的就是坚信“访谈不同于交谈,虽然要用一种轻松的语气,但我们的目的是互动,而不是单纯地把自己放在布道者或倾听者的角色。还有一种现象容易忽视,就是我们在自以为结论丰满时就要出于时间管理的思考,要急于结束这次访谈,但是往往在最后几分钟,用书中的话说是门把手现象,随着谈话的结束,受访者才会说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因此我们要做的就在在走出门之前不要停止记录,停止有效的记录!读了此书,内心启迪甚多,但最重要的还是要理论联系实际,用实践去检验这些理论的真伪,成为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心灵洞察者。

用户研究宝典

自从乔布斯在推出第一代iPhone时说到“用户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们需要去引导他们”之后,“用户调研”这一说法一直充满了话题性。尤其是在设计行业里,有人坚持“设计是为人的设计”,也有人认为设计师应该去引导用户而不是一味迎合用户口味。然而不管怎么说,用户调研依然是一个产品从Brain Storm阶段到最终成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互联网公司会成立自己的的UED(User-Experience-Design)部门。说这些无非是想说明用户调研在设计中的必要性。作为一个设计从业者,用户调研方面的能力自然是必须的,但就目前国内的设计教育现状来看,并没有一个成体系的用户研究课程。我们所接触到的知识也都零零散散,十分碎片化。《洞察人心》出现是让我惊喜的。国外已经有相当成熟的理论体系来讲用户访谈,为什么我们不能将这些已经成熟的方法介绍到国内呢?在此要给译者好评。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会发现,原来用户访谈的过程中有这么多门道?(笑)不止是简单地获取自己想要的结果,更从过程中去体会用户所要表达的东西————这些想法受访者可能未必会直接告诉你,而逝需要我们从用户的言行中去提取。另外,除了调研的技巧之外,用户调研的方式也为我们获取有用信息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更新了我对用户访谈的认识。最后要补充的一点是,这本书非常适合设计从业者,但绝不仅仅局限于设计师。任何行业,任何职位,当你在翻阅本书的时候,也许都会对用户研究有更清醒的认识。

用户不会直接告诉你他们的需求和痛点以及你应该怎么做

“如果我当年去问顾客你想要什么,他们肯定会告诉我:一匹更快的马”——福特汽车创始人用户不会直接告诉你他们的需求和痛点以及你应该怎么做,对产品的了解也不等于是对用户的了解,因而我们需要去学习用户访谈来定位问题,挖掘问题背后的用户需求。本书详细讲述用户访谈的整个流程,深入到细节之中,读完受益匪浅。对回答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起到了实践上的指导作用: 正在解决的问题(收集内容信息)?目前你如何解决该问题(分析工作流程)?有什么方法能做的更好(发现机会)?


 洞察人心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