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口小锅》书评

出版日期:2015-7-1
ISBN:9787544278050
作者:[日] 村田喜代子
页数:234页

她曾笔伐黑泽明,她横扫日本各大文学奖,这位霸气奶奶到底是谁?

说到奶奶,我们心目中出现的应该是东方式温柔慈爱饱经风霜的奶奶,或者是西方式优雅迷人坚强睿智的奶奶。想象一下容嬷嬷和摩西奶奶就行了。但是,有这样一位奶奶,她敢“笔伐”黑泽明。1991年4月5日下午。九州的博多,刚下过一场雨,天气异常闷热。她和朋友约好去看黑泽明的电影《八月狂想曲》的试映。在昏暗的影院里,荧幕上的开头场面十分符合她的想法,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在忽明忽暗中,她感到有奇怪的情节乱入故事里。观影后,她写下一纸文稿《ラストで許そう、黒澤明(因为最后的镜头原谅你了,黑泽明)》,投到了《文艺春秋》。对于吵架这事儿,大家向来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文艺春秋》在别册1991夏号上登载出这篇文章。此文一出,当时想必引起轩然大波吧。那么,这位敢发表文章对国际大导演表示不满的究竟是谁呢?她就是电影《八月狂想曲》的原著《锅中》的作者——村田喜代子。她为什么会对黑泽明的电影不满呢?下面摘录部分原因……“然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有些奇怪的镜头进入影片中,孙辈们的父母出现在画面中,开始了争着去夏威夷的混乱场面。感觉是在一片绿色的山村风景中混入了异物,这打乱了电影的节奏。把孩子的父母过度夸张、漫画化了。”“在电影中,奶奶的形象忠实地依照原著,是个有个性的角色,但是,孙辈们除了引发故事开端的作用,就只剩可爱了。小说中没有正面出现孩子们的父母,电影在设定上有不太对劲的地方吧?……”这也许就是文人与艺术家对一部作品的看法上存在分歧吧。《锅中》的故事并不复杂:夏天,一封来自夏威夷的信,打乱了乡下的奶奶平静的生活:久无音讯的兄弟身患重病,希望见她最后一面。但八十岁的奶奶却想不起这个亲人。儿女们欣喜若狂,代她动身前往,无人照看的四个孙辈因此来到奶奶家过暑假。四个孩子待在乡下,夏夜里听奶奶讲述往事,破碎的记忆渐次拼接,周围的一切渐渐变得不再真实……在被拍成电影之前,这篇小说还被饭泽匡先生(看过小豆豆系列的人一定不陌生)改编为舞台剧。无论是黑泽还是饭泽,都把反对核武器、反对战争、热爱和平作为主题。作者也说过,也许他们和小说中的奶奶是同时代的人,都经历过悲惨的战争,所以会通过作品产生共鸣。这也许是艺术家的伟大之处,他们总能以小题材表现出宏大的主题。其实,黑泽明导演不可谓不认真。看看他对原著中几段经典镜头的处理吧。——原著《锅中》有这样一段话,“天上有一颗大大的惨白死鱼眼睛般的星星俯瞰着我们,我只看了一眼,心脏就揪成了一团。”黑泽明先自己画出这个场景,才拍成了电影镜头。虽然该画作颇有毕加索风格。——“我眼前出现了奶奶念‘嘎啊低依、嘎啊低依’那天,在田间聒噪的无数只青蛙、院子里白色的蔷薇花,还有攀爬蔷薇枝的蚂蚁队列,那些小小的生物似乎也在进行正式的吊唁。蚂蚁在不停地攀爬着蔷薇枝,左绕右绕、左绕右绕……终点是那朵夕阳般的白蔷薇花。即使奶奶不念经,青蛙和蚂蚁也会念的。自然就像一个深不见底的大碗……我想。”电影中很用心地再现了这一幕,在拍摄该影片期间,马尔克斯(对,你没有看错,就是那个马尔克斯)曾经采访过黑泽明。黑泽明当时说:“蚂蚁最大的问题,是要让它们排成一行,爬上一枝玫瑰花。它们不愿这样做,为此花了很长时间,直到我们用蜂蜜在花茎上涂上一条小径,蚂蚁才爬上去。”——“走出菜地,一场暴雨倾盆而下。奶奶的腿再跑也快不起来,只有身体在动,一定累坏了吧。我看了一会儿那抹跃动的白色,然后把黄瓜篮子放在家门口,甩掉了脚上做饭时穿的木屐。”只有这个最后的镜头,作者给予了五星好评哒,那则讨伐檄文的题目就叫《因为最后的镜头原谅你了,黑泽明》这么厉害的作家奶奶,到底是谁呢?村田喜代子虽然是第一次有作品引入国内,她本人却是日本文坛声名如雷贯耳的女作家,作品几乎囊括了日本各大重量级文学奖项。2007年甚至获得了紫绶褒章。她的作品贴近现实,一边如实地描绘眼前的事物,一边在想象中让它们与远方的风景衔接,让平凡的日常生活散发出光辉。这篇获得了芥川奖的《锅中》就收录在这本《八口小锅》里。另外还荟集了获川端康成文学奖的《望潮》、获紫式部文学奖的《蟹女》等七则故事。每个故事都想象奇特,甚至有些吊诡,同时兼具东方式的细腻。她说,世界是由单纯而坚强的东西构成的。这八口小锅,煮着人生的千滋百味。

让我们感受身边事物发生的精彩性

这本书也快看完了,断断续续的,完全不是说写得不好。短篇就是这样,总是可以看一段然后做点其它的什么事再接着看。村田喜代子对于人物的刻画,尤其是第四锅全部用来讲述一个又一老人并且手法独具一格,令人映像深刻。每个短篇都是源于日常,有时平易近人得让人觉得乏味,但是能把日常讲述得如此富于色彩甚至具备一定的故事性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我们热衷于扣人心弦,跌宕起伏,剧情繁杂的作品的时候,不如读读这本书,让我们感受身边事物发生的精彩性。

村田喜代子:自信而坚决的写作

文/夏丽柠村田喜代子生于1945年,32岁才出道便获得九州艺术节文学奖。此后,身为两个孩子妈妈的喜代子,开始专职从事写作。在文坛,“出名要趁早”和“大器晚成”的作家都不占少数。然而,像村田喜代子这样,出道后,一直拿奖拿到手软的女作家却为数不多。细数一下她得过的奖项:芥川奖、女流文学奖、紫式部文学奖、川端康成奖、野间文学奖……她的短篇小说集《游考女》摘取2014年“读卖文学奖”时,媒体给予了这样的评语:本书是糅合了考证与想象,能让读者借由文字触及明治气息的佳作。69岁的喜代子,写了30多年的小说,当之无愧。喜代子的确是位令人“欲罢不能”的小说家。在国内首次引进的《 八口小锅》中,中国读者得以一睹她惊艳的文学“芳容”。本书共收录了八个短篇小说,貌似题材涉及广阔。可仔细琢磨,她的视角始终未离开孩子和老人,那是生命的起点和终点,是我们最值得揣摩的人生阶段。《热爱》写的是一对青年人骑摩托车出去兜风,那个叫“新田”的男生却骑着车消失在山与海之中。整篇小说弥漫在一片静寂里,除了“我”心里万分焦急地寻找新田,自然界的万物或者甘当噤声观众或者忙着自己的事情。人类的渺小,只有此刻才被突显。《锅中》算是书里的重头戏,一则篇幅较长,再则曾被黑泽明拍成电影《八月狂想曲》。公映之后,喜代子因不满意对于原著的改编,结结实实地“骂”了黑泽明一顿。哼,小说家就是这么有个性!四个孩子的夏天与奶奶由“海外来鸿”而引发的回忆,交织成了《锅中》的故事主线。克拉克从美国寄来一封信,他是奶奶二弟锡二郎的儿子,他邀请奶奶去夏威夷与他父亲见最后一面。锡二郎1920年赴美,开创了菠萝种植园。其实,喜代子讨伐黑泽明是有理由的。若像电影情节一样,亲人相认,抱头痛哭,顺便谴责战争有罪,那便符合了大多数读者的审美,没准还能成就一本“反战”畅销书。那样的话,作者就不可能是村田喜代子了!喜代子是能把故事写得“九曲回肠”的小说家。奶奶回忆起了其它十一个兄弟姐妹的旧事,但是唯独没有二弟的踪影,这个人不在她的记忆里了。每个人的身上仿佛都被命运打过一次烙印,奶奶只记这些烙印。然而,在奶奶的叙述中还不经意地流淌出孩子们的“秘密”。这个夏天,对奶奶和孩子们来说,过得都不平凡。山峦、蔬菜和夜晚,喜代子是一个特别会用自然之物营造氛围的作家。我想,她一定认为万物相互依赖而活,那么人类,根本不可能遗世独立。自然与人的关系,她在《一百个厕所》里交待得很清楚。二岁女孩疑似有小便不畅的顽疾,每次只肯尿一滴,母亲种种担心却无计可施。“我”将女孩带至荒野,谁知女孩第一次尿得畅快淋漓!原来,被限制在各种空间里的人类,需要大自然的广阔才能治愈。人类的动物性仍然在那里,穿上衣服也不代表就真的渴望文明。村田喜代子的写作手法很奇特,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行文间不断地缔造一种“神秘”,而对于解密的过程,她表现得异常自信而坚决。书中的文字仿佛化成了一种声音,告诉读者:跟我来,前面更有趣!村田喜代子啊,真是个敏感犀利又好玩的人!转载请豆邮联系

吊诡的恣肆,随意而必然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比起日本著名女作家村田喜代子的名篇《锅中》,大家更耳熟能详的是黑泽明那名声大噪的电影《八月狂想曲》吧。只是这个中渊源我只猜中了开头,却猜不出结尾。原来《八月狂想曲》就是改编自村田喜代子当时这篇《锅中》,但是观看电影试映之后不仅没换来村田喜代子的肯定和认可,极度不满意的她竟然丝毫不给黑泽明半分情面,毅然写下一篇《因为最后的镜头原谅你了,黑泽明》投到了《文艺春秋》,口诛笔伐。她直言指摘电影滥盗陈词,“把孩子的父母过度夸张、漫画化了”、“孙辈们除了引发故事开端的作用,就只剩可爱了。小说中没有正面出现孩子们的父母,电影在设定上有不太对劲的地方吧?”我们在看到她针芒相对的同时,也被她这种霸气文人的傲骨深深感染。只是于我,她还是唯有“陌生”二字形容。匆匆查阅了解,方知这位年逾70岁的霸气奶奶早已在半个世纪以前便活跃于日本文坛,不仅如此,看着她那炫目斐然的成就就已经够人瞠目咂舌的了。芥川奖、川端康成文学奖、女流文学奖、读卖文学奖……接连的殊荣冠冕,乃至几近囊括日本全部重量级文学奖,在日本这样的文学大家也是鲜少能见,然而在中国这位名声大噪的她却始终名不经传,实在奇怪纳罕。幸而得新经典首度引进,虽管中窥豹不能博览全貌,但也有了机会一睹这颗遗珠的“芳容”与“气华”。这本短篇小说集,书名就取得很精巧——《八口小锅》,不仅包含了书里精选村田喜代子八篇经典小说代表作之意,仿佛也暗含她创作的一种影射与投向。她用她最质朴的零星生活画面拼凑出一场场别致生动的生活图景,以其寻常的现实笔调勾画出其中的点滴亲情、友情,书写着那些生活中的生老病死、以及不经意暗藏的人性。她是现实中最寻常的生活家,家里家外却都能被她熬制成了浓浓的让人回味的文字,她的纯粹照看出别开生面的生活日常。但是她的处理手法和常人大相径庭。诚如博尔赫斯曾指出:某本书里存在着一个这么难以解释的角色,原因在于这可能是找着真人写的,某些事只在我们人生现实里才发生。村田喜代子笔下的人物和故事便如此,充斥着满满的吊诡、突兀,却真实,形象,所有普通不过的常事也能被她写得九曲回肠、跌宕起伏。《锅中》是个中典型。奶奶久无音讯的兄弟锡二郎,因为罹患重病希望可以见上她最后一面,不远千里的夏威夷写信相邀。但奇怪的是80岁记忆力超好的奶奶能准确地记起十二兄妹的点滴往昔,却偏生怎么也记不起这个弟弟任何的事情。于是儿女们代为奔赴问候,只是无人照看的四个孙辈唯有到乡下的奶奶家过暑假。在这里,我们确实看不到黑泽明电影里被强塞的势利儿女们,也没有影射对战争的谴责、情感抵触的情节。倒是她间或忆起精神异常的轴郎,间或聊到与有夫之妇私奔的铁郎,还有轴郎被河童相救的灵异事件,以及偶然蹦哒而出的不经意的身世揭秘,让这段漫遐时光一曲三折、妙趣横生。那些看似诡秘的陈述和想象,在嬉笑之后,一种滑稽而自然的熟稔日常膨胀于心,真实而亲近,具体如亲临。当然《锅中》的出彩,并未遮盖其他七颗遗珠的光芒,它们各有盎然趣味,惊艳依然。其实,在村田喜代子这些亲近的文字中,还含影着一种对内心的探微与关注,特别细腻特别动人。就像《锅中》的结尾,孙辈们兴高采烈商讨着来年暑假去夏威夷的计划,毫不遮掩心中那种向往和憧憬,此时此刻他们完全体味不到他们的漫不经心对孤寂的久隔乡间的奶奶意味着什么,就连她沉默着离开了坐席竟然也没人发觉,几度恻然。直到暴雨倾注,田间摘菜归来的“我”看到堪堪无依蹒跚挪动的奶奶,飞奔去帮忙。那一瞬间,理解与爱在悄然蔓延、融汇。《一百个厕所》里两岁的小由美,疑似在训练不用纸尿裤的过程养成了坏习惯,热衷到户外以撒尿的方式带来的乐趣。姐姐对女儿的行为甚感担忧却始终没办法。村田喜代子用其夸大的诡秘书写,打破这种封闭生活带来的禁锢式自由,她以小女孩撒出一滴尿的畅感痛快切入,到荒野的第一次酣畅淋漓,诠释着自由之心的解放与喜悦,圣洁而珍贵。《望潮》里蓑岛上那些老婆婆,年轻的时候都像春天的望潮蟹,入海经风浪,只是年迈的她们不能潜水工作后,便开始每天早上从家里出去,走在机动车道上等待自己的“猎物”。她们活下来唯一的价值就是希望用自己最终的死亡也能给家人换取来高额的赔偿。然而不消十年光景,这些让人望而生敬的老婆婆却消失无影无踪。昔年的老伴,在死亡的当前一去不返,再也没有了。相伴的那些日子——夫在船上打渔,妻潜水里打捞,现在都只遗留下一段无力的怆然。《蟹女》里的病者,第一次跟医生说她小时候与良子玩过家家,第二次聊百合子送她的《诺亚方舟》……在一连串的前后矛盾、自相矛盾、趣怪、神秘、吊诡的跌宕叙述里,终终窥见事实的真相:精神失常的她被丈夫送进了这所医院,孤独的心日复一日地失落、扩张,她盼着她孩子来探望,渴望着更多的关怀与温暖。然而结果她能倾诉的只有她的主治医生一个,何等寂寥!凡此种种,单纯的,坚强的,她平和的锅里起落便能轻易激起那失落心底的最珍贵的东西。村田喜代子,私以为阿城这番话作总结最熨帖:“我们在阅读此书的时候,就像看枝杈的分开,旋转,再旋转。它在生长,初时疏阔,渐渐绵密,点点芯芽,转瞬成叶。”汪洋恣肆,她自有随意而必然。不要急着读完,我更愿意体会它的生长过程。

那些生命的光亮

人生有三个维度,在大部分人身上和大部分的故事里,我们看得到生存和生活,看得到它们之间的差异。在另一些人身上,我们有时会看到生命。一直固执地相信,执着地、按自己的心意、用自己的力气生活的人,身上都有光亮。在这些人身上,我们看得到生命的变幻、挣扎、向往、力量、异想……最喜欢《锅中》《白色山峦》《蟹女》和《望潮》。虽然故事里有很多老婆婆,但那些人、那些故事都充满生机。《锅中》的奶奶让我想起自己的外婆。独居,有自己固定的生活,有块小菜园子;孙子外孙们寄宿的时候会讲奇特的故事,也会讲讲她自己的故事,还会固执地留一些自己觉得好吃的东西给大家吃。“播种婆婆”在小区里四处种花、种南瓜;“山谷婆婆”热情地拍打双手发出呼喊迎接客人;竹林边的老太太在冬日的枯树树梢上戳满橘子皮和苹果皮;“海婆婆”来自海边,贩卖自家晾晒的海产品……在她们身上,看得到生命的坚持、活力、奇趣和独立。即使讲到了死亡,留给读者的也不是悲伤沮丧;我们反而能从那些生命的死亡故事中,再次了解那生命和他们心中的热爱和恐惧。如果要用一种水果来形容喜代子的这些故事,我觉得榴莲蛮合适。每一篇都很好看,读了会上瘾(在地铁上读这本书的时候,常常嫌弃路程太短,还没读多少就到站了)。极具个人风格,读过就忘不掉。

小记

窗外的花开了,阳光刚好只有一束照进来,落在纸页间,面部的轮廓被投影出来,轮廓线成了纸张的楚河汉界——一半成了温暖且明亮的世界,不时有异样的生活扑鼻而来;一半是未知的阴影,且散发着清晨的某种还未浸透阳光的潮湿之气。偶尔抬头,窗外不远处的色彩轻微晃动,某个瞬间会有错觉:春天展开了一幅画卷,当我定睛细看时,所注视的那个局部竟然会动,有时还会恶作剧;当我快速抽离出来时,在纸业上写下了这样的答案:她们也和我一同在呼吸,呼吸着时光的消逝,与某一刻的永驻!——小记

嘿,这奇特的现实

"老婆婆虽然挪动着双腿,却依然迟缓地驻留在原地"——细微的刺痛和等待的人们的温情。读着不太像是小说,很像散文,清新精致,是我喜欢的风格,即使有沉重的情怀,也是淡淡的流露在不经意中,不是靠狂呼乱喊吸引注意,而是慢慢的轻轻的感染读者。《午夜自行车》骑自行车而已,真的需要这么小题大做么?我小时候应该只用了一分钟就自己会了吧。不过最后梦幻中的骑车和店主的扳手,虽然不太明白代表什么,但是幻想和现实的无缝衔接,非常巧妙。《白色山峦》是很多小篇章的合集,很不错,看了心情舒畅,有种回到乡下度假的幻觉。小公主的幸福建立在英国血腥的殖民统治上,我第一次这么想,惭愧。《蟹女》里面那个乱伦的假结婚有点奇葩,生羊羔啥的有点恶心。这应该是个精神病女患者,这些对数字的渴望,对孩子的眷恋,是因为孤独和凄凉导致的吧。蓑岛上螃蟹一样佝偻着背一无所有的碰瓷老婆婆们,读来无奈辛酸。可是,生命的出身衰亡,不才成就了真正的生生不息么,一直一直的存在,反而像停滞不前了。反复看了好几遍,最后也没有发现老婆婆们是不是真的存在过呐。而且中途插播老师的老伴略自私粗鲁的行为,对这个要传达的信息也比较模糊,可能还得多读。《山菇》剧情奇特,山里的夫妇,没有儿女,以侍弄香菇为生。这样日复一日,某天两人微醺,突然就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用菜刀割了一刀大拇指,几乎隔断,不得不请表姐来帮忙。因为喜欢,所以想知道被对方伤害的感觉?因为疼爱,所以也好奇虐待对方的感受?越想越深,然后我的思绪就顺着黑暗的方向一去不回头了。。。wow以上只是看书时各路无头绪乱想。

沿海公路的追风少年

村田喜代子《八口小锅》中的《热爱》,文章讲述了两个少年在海滨公路兜风的故事,结局却是出乎人的意料……沿着海岸的国道弥漫着海水的腥味。我和新田的摩托保持一百米左右的距离飞驰。三十分钟后,前方出现了岔道。靠海一侧的小道边竖着一排白色护栏。新田举起一只手向我示意,那就是滨海路线的入口。我们放低速度驶近入口。只见那儿拦着一道铁丝网,但已破败不堪。破口处可容一辆摩托车轻松通过。有讽刺意味的是,这道原本起封闭作用的铁丝网反而提醒了人们入口的存在。新田回头向我示意后,骑着摩托从破口慢慢驶入小道。我紧随其后进去。驶入的瞬间,我的上半身罩上了海面涌起的耀眼光芒,恍惚间竟觉得这是一条高高悬浮在海面上的小道。海风和涛声哗的一下簇拥到眼前,我的视野范围内一片蔚蓝。道路异常狭窄。白色护栏的另一边是无限延展、天水一色的茫茫世界。摩托车的轰响也被淹没了。迎面而来的风墙夹带着海水的凉意。新田加速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开。前方还有一段直路,我没有提速,看着新田的背影逐渐远去。拉开距离后我才能自由飞驰。从地图上看,海湾的全貌像狐狸和狼那类动物突出的下颚形状。我正绕着大弯从“上颚”拐向“嘴巴”里。一侧是海,一侧是岩壁。这是急速拐向岩壁的弯道,宛如一道道通向大海的台阶。亮蓝色的大海如潮水般直逼眼底。我一定身在极高的地方。红褐色的粗糙岩壁不断急速逼近。我在这一个个明亮的台阶上画着假想中的“R”。“R”是摩托车拐弯能达到的最小圆弧。我小心谨慎地控制着车速,以漂亮的弧度绕过拐角。岩壁扑面而来,我尽力驶向小道外侧,左眼的余光扫到了遥远的海面折射过来的刺目光线,而后借着一股令人愉悦的向心力绕过一个拐角。又一处红褐色的岩壁突现眼前,刚刚把车扳正的我又被下一个拐角吸了进去。阻隔去路的岩壁在延伸,前方一下豁然开朗,小道又重现眼前。没有减速的空隙。眼前的道路不断涌现,气势一如捆束在轮际的绳索挣断松散后那般狂乱。岩壁干燥的表面犹如碎玻璃,折射出的流光溢彩飞掠过眼角。第三、第四个拐角又出现了,刚转过一个拐角,前面又出现一个……我似乎在某处岩壁附近看到了新田小小的背影,在一个又一个扑面而来的拐角洪流中,我陷入一种眼花缭乱的混沌状态,搞不清是真的看到了新田的背影,还是一种幻觉。虽然在减速,但车把手还是不听使唤地一味向岩壁倾斜。我想最大限度地利用道路的宽度,无奈离岩壁太近,没有充裕的回旋角度。无数个向大海和天空延伸的“台阶”在我面前滑过。不知何时,海水的腥味消失了。汹涌的涛声和引擎的轰鸣声也从耳边消失。在这个张力十足的无声世界里,我梦一般地狂飙。那会儿死亡也许就近在咫尺,有一丝差错就必死无疑。我一定曾和死神紧紧捆绑在一起。身体里紧绷的丝带般的东西断开了,我极度疲惫、精神恍惚,拖拽着断裂的“丝带”疾驰。从小我就喜欢东游西逛。当然,每次都是和新田一起。我也搞不明白为何那么热衷闲逛,奇怪的是,在和新田一起的记忆中,没有一次是有目的的游玩。我们没有特意去爬山或下河,就是毫无目的地到处游荡,因此闲逛过的风景都缺乏能成为回忆的美丽色彩。比如废弃的玻璃工厂旁边的小道,一条能看见市立图书馆的宽宽长长的道路,仅此而已。要说记忆中唯一的亮色,是在一条铁道沿线两侧,麒麟草高高的植株上怒放的一丛丛小黄花。对我们来说,走路和生存有同等的意义。行走于街边的狗也是如此,狗就是边走边活着。我和新田没有什么特别的回忆,但是觉得彼此交往了很久。小时候我们凭双脚走路,大点后换成自行车,然后……现在成了摩托车。就这么简单。又冲过了五六个拐角……渐渐地,我紧握把手的双手放松了些,开始适应疾驰在弯道上的规律。把手的操纵变得有节奏起来,可以不经过大脑,下意识地操作。接近拐角时,会同时踩下前后轮的刹车,后轮随之划出一个和缓的弧度,到下一个拐角的入口时又重复这个动作……迎面而来的海风随着车速时缓时急,与我的呼吸频率配合得天衣无缝。我双腿紧紧夹住车身,上半身有节奏地左右摇摆,像在驾驭一匹疾驰如电的快马。拐过弯道后,前方是一大段和缓的下坡路,我紧握车把的双手放松下来,意识在体内缓缓苏醒。我的身体被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两股离心力牵引,保持住了平衡。只觉得屁股底下有一股浮力升腾,头顶上另有一股力量在往下压。我被来自上下的强大牵引力悬在空中,好似受人摆布的牵线木偶。我左右急速变换视线,泛着点点粼光的大海映在眼眶中。倾斜的大海扑面而来,令我心神激荡。拐角一过,海平面以垂直于地面的姿态直逼眼前。头顶依然是一片开阔的天空,和大海一样是直立着的。我身轻如燕、自由驰骋。大海、远处海平面上的小岛,还有另一侧海湾的曲线,犹如晃动的玩具箱中的玩意儿在眼中跃动,使自然静止的工具似乎失效了。不知在这样的状态中疾驰了多久,在两处向大海突出的连续弯道上,轮胎打滑了。弯道上布满沙石,似乎是从上方的悬崖上坠落的,感觉像在水面上急行。刚才还遥挂在悬崖上方的海平面忽然迫近眼前,我急扳车把,以最接近地面的角度扳倒车身,因此摔了个难得的大跟头,被岩壁擦伤了手腕。事后查看,发现我是在距悬崖边缘仅十厘米的地方及时扳回了把手。最后一个弯道了。我尽力冲入拐角最里侧,又最大限度地向外侧环绕。没有对面来车的路是施展这种回旋车技的绝佳场所。进入这条海滨小道后,我还没有碰上一车一人,这里像散场后的网球场般闲寂,就连新田也不见了踪影。我在车上挺直上半身极目远眺,只看见在渺无人迹的世界里才有的寂寥光线倾泻在蜿蜒的小道上。拐过最后一个弯道,不知又过了多久,我发觉天空忽然又逼近眼前,快到终点了。道路迅速变成上坡路,耳边再次流淌起熟悉的穿行国道的车流声,像远处传来细雨轻点地面的声响。我脑海中浮现出地图上和新田约好的地点。我闭着眼都能顺着坡道开到小丘上。不一会儿,看见一棵巨大的银杏树,那就是我们的会合地点,满树翠色犹如一把遮天绿伞。暂时遗忘的汽车引擎声又充斥耳畔,正常驶来的车流和缓的速度让我感到异常新鲜。

关于我的一些见解

我大概是花了一个多星期看完了这本书。之所以花了这么长时间,说实话从开始看到中间有一些故事让我几度想要弃书。看第一个故事的时候,毋庸置疑作者的文笔不错把人带进了那飙车的快感。作者一直以种引人思考的方式穿插着一些回忆,另一方面又把现实中小伙伴死去的过程一步一步导出。整个故事都是以一个很平缓的基调去展现了一个起伏的情感波动。看完第一个故事不知道为什么不想继续下一个故事。作者用她的文字把我带入了她所构建的一个情感世界中,作为一个感性的人,一种难以名表的情绪在我胸口蔓延看来。但我依然翻开了第二篇,铁锅,不愧获得了芥川奖,实至名归。最朴实的言语通过奶奶这一角带出一些有趣的陈年旧事。奶奶有很多兄弟姐妹,每一个他们就像每一口小锅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都有他们自己的人生百味。奶奶讲了很多故事甚至牵扯到了孙辈们的身世之谜,奶奶其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讲的是否真实了。作者在此给了一些悬念,不过不重要,真的假的不都是人生本来的样子吗,不必太过纠结。一百个厕所,让人觉得有点匪夷所思。可能我的思想境界还不够,不明白作者想要给读者怎样的领悟。但是不得不说,这个故事很新奇。白色山峦,这个短篇不得不好好说一说。按理一本小说也就是半天的功夫,但这本书足足花了我一个多星期却是因为这篇对于一系列老婆婆深深的“解剖”。村田喜代子,在芸芸众生的作家中,她是把老婆婆写的最形象最深刻的作家。然而好的作品却需要时间慢慢琢磨,刚开始这一篇的时候,耐不住性子的我差点弃书了。让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当然就是蟹女了,我被这个女人的每一个故事给深深吸引了。一百个的过家家,诺亚方舟,以及最后的关于自己家族的故事。我被她所描述的大产量的母亲祖母以及祖母的姐妹们生孩子的事情给惊呆了,她们一辈子都在生孩子好像就是为了生育而生。包括到最后的结局,波澜起伏的故事让人由不得心生赞叹。还有其他几个故事我不想多书了,八个故事,八种心境,八种味道,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这八口小锅呢。朋友,亲人,奇怪的内心满足,生死,坚强毅力,精神症以及想打破一成不变的生活内心。这些不都是人生吗不都是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吗?

过来人

赖没有文化的罪,以前我是听都没听说过村田喜代子,买这本书,纯是因为翻开一页,看到里面几句话,忽然被什么触动了。好像一个犟孩子的口气,倔倔的,漫不经心,又对细节格外珍重,多数书里是看不到这样新奇的写法的,这个作者不是一个描述者,是一个扮演者。那一页就是锅中这篇。村田喜代子写作,有一种人格分裂般的能力,写热爱,就是真真切切一个懵懂机车少年的心理活动,逼真精准,伸手可触。海峡上摩托疾行,天色渐暗,黑浪滔天,我身临其境,即便对公路题材没有兴趣,也一下读懂了飙车一族心里都在想什么,新鲜,有意思,但作者又压根不打算取悦你。这八篇,有的是旁观者,有的是孩子,有的是主妇,有的是自己,有的是老妪,有的是少年郎,全都是恣意任性,洋洋洒洒,老道内敛,又豁然开朗的主题,好像同样的灵魂经历了八次轮回,内核一直都还是那个倔强,透明,古怪又和善的孩子。作者有智慧和善意,这真难。大多数作者,智慧且难有,顶多是小聪明,旁门左道精通的很,要命的是大多还没有善意,仿佛可以感觉到他们在写作之路上的崎岖和挣扎,不善意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自我折磨了,我也是长大之后才明白的。村田喜代子就好像没有这种痛苦,她的文章有一种快乐的气味,享受写作的人才能这样。好的作品好像都有这种气质,你可以通过作者的眼睛看这个世界,他们的经历,人生,历练,全都浓缩成一扇窗,一双眼,带你去看这个天地,你尝到了,你闻到了,你听到了,你会战栗,会沉默,会陷入疑惑,他们在你身后,低声说:“不用怕。”只有孩子才是什么都不怕的,因为他们通透干净。我们是孩子身,来这个世界,也要以孩子身,回到该回的地方。这本来就没有什么可怕。多少小说,放大死亡的痛苦,分离的不甘,上下纠缠痛苦的情欲,一个个的大写的我,好像一墙的涂鸦,全是为什么!凭什么!我怕!我要!这本书只是把结果给你看,既不像大人吓唬孩子一样,夸大“外面有鬼”,也不像毫无责任心的假意安慰,说一句“圣诞老人是存在的”。都会发生,是的。可是不用怕。

道歉吧,黑泽明

看《八口小锅》最大的感受是:村田喜代子真的很会写老太太呀。无论是守在乡下老家务农的奶奶,还是在小区里种波斯菊的“撒种婆婆”,还是游走兜售鱼干的“海婆婆”,都生动体现出日本劳动妇女们的勤劳、善良。她们老,却不衰;瘦,却不弱;遵循传统的价值观,步履却不停滞。而这些奶奶、婆婆们,又都是故事的灵感来源,她们穿着传统服饰,白发在风中舞动,脸上、身上松松垮垮的褶皱堆积出层层叠叠的想象,她们手中的锅煮着食物,又煮出迷幻,一直煮到孩子们的梦境里面去。少女梦到铁锅一般的池塘上“笼罩着朦胧而恐怖的云雾般的水汽,奶奶摇着桨,划船去了那里”。“水面上飘着人的头和手,又漂来人的头发。水上浮起了做鞋用的铁锤。山沉入水里,田沉入水里,屋子、牛马、鸡和垃圾都沉入了水里”……“在我昏昏欲睡的头脑里,出现了理科书图鉴上画的从地底下喷发互的粘稠的红色火山熔岩、裸露着上半身的女人们、看不见东西的鸟儿们,还有地狱里的红鬼、绿鬼,和瘦成皮包骨、只有肚皮大大的死去的人们。”山间与奶奶同住的岁月变成了一本童话书,烧焦的树、水中游动的蛇、救回落水儿童的“河童”,都在奶奶的回忆里蒙上一层神秘的雾霭,让暑假生活光怪陆离起来。说到这里,少不了重点说说《锅中》这篇,它在1991年被黑泽明导演搬上大银幕,拍成《八月狂想曲》。故事以小女孩的视角讲述,奶奶的弟弟的孩子在美国夏威夷来信,说奶奶的弟弟将不久于人世,希望见姐姐一面。而且这个弟弟非常有钱。奶奶却拒绝承认这个弟弟。她的儿子儿媳去了夏威夷,四个孙子孙女就到奶奶家过暑假,奶奶说:“长大了就各奔东西喽,大家愉快地度过这个暑假吧。”于是,这个暑假里面埋了一条“奶奶究竟为什么不愿意去夏威夷见那个富豪弟弟呢”的暗线,配合其他趣事,成了一个妙趣横生的故事。到了电影《八月狂想曲》里面,奶奶不愿意去美国这条暗线一早就被挑明了——爷爷死于美国投放在长崎的原子弹,奶奶因此憎恨战争,憎恨美国,所以坚决不认那个去美国赚钱发财的弟弟。对此,原作者村田喜代子也表示理解:导演跟奶奶世同时代人,比较能够理解奶奶的心情。但是作者愤怒的是,电影里增加了太多小说里原本没有的大人戏份,弱化了孩子视角,孩子只适合撒娇卖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读了《八口小锅》,我又重新看了一遍《八月狂想曲》,理解了作者那种心情。也许把一个暑假故事提升到反战高度是黑泽明的责任感驱使,但是作为原著党,我真的是不太能接受他让作者低调处理的“大人世界”那么大篇幅地抢孩子的镜头。在孩子的眼中,奶奶不去夏威夷的谜团一直解不开,奶奶就带有了特别神秘的色彩:她找出八口锅,却煮出很难吃的饭菜;她兄弟姐妹十三人,她记得十二个,唯独不记得美国那一个。奶奶时不时就说出家族里的一个真相,先说纵男的爸爸是私生子,打击了纵男的小心脏;又说信次郎像早年疯掉的弟弟,吓得信次郎不敢睡觉;最后又抛出多美不是爸妈亲生的这个重磅炸弹……“我只觉得眼前忽明忽暗,奶奶那张像极了核桃仁妖怪的脸若隐若现。”少女多美的心事被作者用这样的笔调写出来,童趣取代了悲伤,就好像生活中根本就不会有过不去的坎儿似的。我想,这应该是原著小说里更可爱的地方。蝉鸣,琴声,流水,以及寺庙里的鬼故事,构成孩童眼中的世界。奶奶不去美国的原因始终没有说破,但是在老婆婆们为逝者的诵经声中流露出来。这种细腻的表达方式更耐得住回味。所以,真希望能有日本导演重新拍一下这部电影,绝壁不输给《哪啊哪啊神去村》以及《小森林》。奶奶的锅里煮着过去,煮着沧桑,在孩子们吃不惯的黑乎乎的饭食里,也煮着对明天的祈祷和希望。

村田喜代子终于有中文版啦

村田的风格就像日本的文艺电影一样,淡淡的,没有任何的浓墨重彩,但是小说中的一幕一幕就像电影般自然的呈现在面前。《锅中》无疑是精彩的,孙子孙女们一起到乡下奶奶家过暑假,这样的画面,我们80后一代是非常熟悉的,甚至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奶奶。我们的乡下已不是童年记忆中的样子,但是庆幸可以跟随着村田的笔触,打开回忆的大门,回到那时宁静的夏天,听着蝉声,吃着西瓜,身边有慈祥的奶奶陪伴……村田这位女作家在日本是重量级的,首次出版的中文版收录了她的代表作,非常具有价值。虽然分量很重,但是又很接地气,文笔朴质、自然,作家对生活有着细致入微的观察,敏感的触觉将她对生活的理解蔓延在她的小说中。

平凡生活与奇特想象

这是一本由八个小故事组成的书籍 我想这就是书名《八口小锅》的由来吧 每篇故事的篇幅都比较小 所以 比较推荐作为睡前阅读 画上十几分钟 或者半个小时 让脑袋放松 进入另一个身份 身临其境 最喜爱的故事---一百个厕所讲的是 一位妈妈因为女儿随地撒尿 时时刻刻都在撒尿的行为感到担忧 看故事本身好像没什么吸引点 但是 细看作者对每个姿势的描写 只感觉 很是生动 如果是 有在学习如何写作的同学 不妨看看这篇故事 作者 对人物细节动作的描写 会对你有帮助 最温馨的故事---锅中暑期 放假孩子们 因大人代替奶奶去美国看望远方亲戚而与奶奶同住 画面是四个青春期的孩子与一位老太婆 还有一间坐落在田野的日式房屋 画面感极强的故事 总是会让自己对往事有回忆 这让我想起在自己很小的时候 与姐姐和弟弟一起待在奶奶身边的那些日子 虽然 已不是很清晰 但种种温馨 安心的感觉还是会涌上心头 故事中的奶奶 总会给孙子们讲以前的故事 关于家族的事情 关于邻居的 关于村落的... ...所有的种种就像童年时 睡前的故事 奶奶总会讲一些鬼怪的故事 我们又怕 又想听 现在 想想 还真是怀念 最“老”的故事---白色山峦为什么说它是最“老”的故事呢 因为整篇故事由作者写自己的奶奶而牵引到其他老奶奶 有邻居“播种婆婆” 有亲戚家的“山谷婆婆” 有“海婆婆” 有朋友的母亲 有在山里遇见的老婆婆 看似简单地在写某个老人的某件有趣的事 但这些事都很准确地代表了这个人物的特性 用绰号这个方法 很是新颖 赋予了老人们 一种活泼感与生命力 最美味的故事---蟹女其实 我也不太懂 为什么这篇故事要叫《蟹女》 全文也只是在最后的篇幅有出现螃蟹 嗯 这个问题 也是值得研究的 知道的盟友可解惑的话 甚是感谢 故事里有个喜欢在午休的时候找医生聊天的病人 而每逢这个时间点 医生都在吃午饭 然后 病人以日记的形式 把医生每次的饭菜都记录了下来 肚子饿或者深夜不宜读这个故事 会饿 星期一是牛肉盖浇饭 星期二是便当盒:(米饭 炸鸡块 炸虾 海带卷 醋拌白萝卜 胡萝卜丝 高野炖豆腐 煮甜豌豆 )星期三是砂锅乌冬面 两个鸡肉饭团 一小碗鸡蛋羹星期四是炸猪排咖喱饭星期五是鸡汤面套餐:(鸡汤面 两个海带卷 橘子 菠萝 琼脂 杏仁豆腐)每个午餐的描述背后是病人给医生讲的关于自己的故事 故事明显不符合逻辑 也没有确实的时间顺序 可医生也没有去拆穿 他只是让她继续说 医生无疑是个很好的倾听者 他也是个很好的医生 他知道这样有利于病人的心理健康 但比起故事 我对医生的午餐更加有兴趣总的来说 我对日本文学小说很是着迷 看似单纯在叙事 却不经意地把景色 把食物写了进去 这让我对日本有迷一样的兴趣 希望有一天能吃到正宗的天罗妇 好吃的吉列猪扒盖饭 裙带菜煮出来的鲜汤 还有考香菇蘸蛋黄酱 还有家常饭团 好喝的烧酒 ... ...想去箱根 伊豆 富士山 ... ...一切小说中提到的那些美好地方 对了 还要去坐新干线 ... ...


 八口小锅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