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与帝国:明清时代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2
ISBN:9787549533695
作者:(日)上田信
页数:544页

作者简介

本书为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中的“明清时代”一卷。
《中国的历史》为日本讲谈社百周年献礼之作,是日本历史学家写给大众的中国通史读本。丛书自上古到近代,内容涵盖量大,撰述者均为日本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作品大多构思巧妙,写法轻松,观点新颖,富于洞见,但同时又吸取了近些年来的诸多学术成果,利用了最新出土的史料,是一套可读性与严肃性兼备的重磅历史佳作。
本书作者生动地展示了海洋历史和明清时代五百年的历史,将明清这一对跨越中世到近世直到近代急剧变化的时代进行了严谨而深入浅出的阐述。
过往不论中外,主流的看法都是: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前)是一个停滞的时期;明清中国都被视为一个“闭关自守”的时期,一个与海洋无缘的时期。在最近二三十年,国际学界对以上说法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提出明清中国经济有很大发展,社会、文化等也经历着深刻的变化,中国和外界的联系远比以前加强,从而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角色。本书在这些重大问题上,采纳了国际学界的新见解,因此就史观而言,很有新意。

书籍目录

序言   被海洋环绕的两大
第一章 事情的时间、空间
海与交易
东欧亚空间
向欧亚舞台的跳跃
第二章 明朝的成立——十四世纪 I
元朝的弱点
乞丐与富商
私塾里的先生们
礼之帝国
第三章 海陆相克——十四世纪 II
历史的分水岭——十四世纪
帝国的变化
帝国与移民传说
第四章 海与陆的交易者——十五世纪
从马和到郑和
浮在海上的帝国
苏木围绕的海世界
盐支撑下的帝国
第五章 商业的时代——十六世纪I
新安商人的关系网
中国的海商与日本
冒险商人与传教士
第六章 社会秩序的变容——十六世纪II
地域社会的形成
士农工商的瓦解
从海禁到互市
第七章 王朝交替——十七世纪
自取灭亡之明朝那些事
毛皮与帝国
海域世界的末日
与异文化的接触
第八章 产业时代——十八世纪I
盛世时代
商人与产业
互市体系的开展
第九章 传统中国的形成——十八世纪II
皇帝与帝国
官员与行政
货币与粮食
第十章 环球中的中国——十九世纪
南海海盗
鸦片与军舰
蜕变的社会
尾声 妈祖与明清的历史
中文版后记

内容概要

【作者简介】上田 信,1957年出生于东京都。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科硕士(东洋史学专业)。现担任立教大学文学部教授。研究方向是中国社会史。1983—1985年留学南京大学,经历过农村的田野调查。从江南城市的无赖研究开始,后来从事地方社会和宗族的研究,近年多关注生态环境和疾病史。在731部队细菌战国家赔偿请求诉讼中,他作为原告(中国人细菌战受害者)的证人,2000年向东京地方裁判所提交了鉴定书《鼠疫与村庄》。
主要著作有《传统中国》(讲谈社)、《森林与绿色的中国史》(岩波书店)、《老虎讲述的中国史》(山川出版社),其他还有《人与人的地方史》(合编,山川出版社)、《中国的社会》(合译,平凡社)等。
【译者简介】高莹莹,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辑。2008年毕业于日本神户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9年至201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近现代史、中日关系史。


 海与帝国:明清时代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豆瓣惯例啦,只要是翻译书,必然是一堆批评译本不如原著之类的。不过这书虽然翻译有点问题,但是不至于到影响理解的地步。再说本来也是面向大众,毕竟不是人人都能读懂日文嘛,有译本总比没有好。另外,还存在像我这样的懒人,就算看得懂日文,但是毕竟中文是母语,为了阅读速度都会先看译本,有问题再翻翻原本嘛。个人挺喜欢这样的通史写法的,不按一贯的皇帝顺序或者是政治经济文化的顺序,而是确定一个主题,比如本书的海来写。当然,最容易引发争议的也是这个主题,到底海或者说以海为基础的对外交流在明清两代帝国里扮演了多重要的角色。这一主题,当然各学者看法不一。不过我个人是偏向赞同上田信教授的看法的。很多时候,当时并不起眼,或者说只在局部发生的情况,往往主导或者制约以后更远的发展。感受一下:大航海的时候天朝禁海(虽然不是一直),大贸易的时代锁国,大数据的时代修墙。。。。。。(未完待续)
  •     明末随笔集《万历野获编》介绍北京的冬天,每年宫廷发给臣下约一万张貂皮。最高级的是黑貂皮。东北女真是狩猎民族具有强大的势力。向明朝朝贡黑貂皮。此时朝鲜也开始流行黑貂,女真开始跨国交易。一张黑貂皮一头耕牛,或者一些铁制的农具。特别是随着明朝把互市从朝贡体制中割离。比重从朝贡转向互市。女真政权在毛皮交易下新兴起来。明末外忧内患,李自成政权进入首都。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将军向多尔衮请求支援,投靠清军。王朝更替。
  •     继宋朝引进占城大米后第二次农业革命16世纪后半期中国引进美国大陆产的玉米、马铃薯、红薯,为18世纪人口骤增提供保障。还有辣椒和烟草。烟草最初是作为药材引进。“西颜”皇帝在西部蒙古高原与西藏高原的居民眼中,清朝皇帝不是中国的皇帝,而是继承了元朝天命的汗(元朝玉玺),同时也是守护藏传佛教的大施主。(达赖喇嘛五世与清朝皇帝通好,确立施主关系。)云南省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是松赞林寺,由达赖喇嘛五世祈愿修建,作为云南格鲁派宗教活动的根据地日渐兴盛。改土归流明朝时,以丽江为根基的纳西族木氏被指名为土司后,受明朝援助压迫藏族。身为格鲁派最大施主的清朝,废除丽江土司,由中央派去官员管理当地。之后云南与西藏贸易兴盛起来。茶马古道,丽江作为贸易之路必经之地得以保持繁荣。作者认为清朝皇帝的西颜形象,才得以维持在中央欧亚的权威,通过间接方式在18世纪实现比较稳定的统治。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根本就不是通史,明明就是经济史、明清海上贸易史。史料有些庞杂,没有什么头绪,有些枯燥。
  •     这套书越来越独辟蹊径,从妈祖的起源开始写起已叫人足够兴奋,从海洋的角度写经济、环境、外交等之前读历史所忽略的诸多细节,能启发很多思考。
  •     为明清史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可读。
  •     明清经济史
  •     傳統歷史書寫之外的歷史。海洋視角,底層視角,社會經濟視角,東亞國際視角。讚。
  •     主要是经济社会史,不感兴趣的话挺无聊的
  •     翻译一般。上田信本来就是做环境史的,说出“清是皮毛贸易出的帝国”有什么好奇怪的——更多可以参阅年底出版的《A World Trimmed with Fur》
  •     观点很特殊,没有讲任何重大事件
  •     1、P30页 图10,风向图1月与7月的图月份标反了,4月与10月的图月份标反了。 2、P53页 图20 纵轴和横轴的单位标反了,纵轴单位应该是m,横轴单位应该是km; 3、P54 1228年应为1128年 4、P342 标客应为镖客 5、P375 义母兄弟?应为异母兄弟。
  •     这本书在飞第五个航班的时候才读完,第一次看到独特视角写的明清史,一如既往体现了日本人写历史的特点。
  •     这部书从海权经济的角度分析明清的历史,这个角度很新颖,突出显示了新时代史学的观点。从海权的方面认识元朝的灭亡,朝贡体系下的航海时代,东部倭乱的经济原因,清朝禁海的缘由,满清对于海事的观念等等,这是一个片面性的理念,还是一个别出心裁的噱头?没有一个全面的史观材料,恐怕不能简单的分析对错。
  •     本書作者為經濟史家,側重經濟論述,尤其是白銀循環,而對政治史尤其是思想史論述嚴重不足。
  •     从海洋贸易来写明清史,角度新颖
  •     其实从海洋历史的角度来看明清两朝还是挺有发挥的空间的,但是中间不知道是否为了让读者们看懂所以加入了一些两朝的基本制度背景科普,其中好些是和经济发展是没有关系的,纯粹属于背景科普,感觉有点儿跑题;另外比较可惜的是这套里面只以这个角度代表明清,有点以偏概全。
  •     作者知识全面而渊博,观点新颖却又不是刻意标新立异扭曲事实。是这个系列里面个人最喜欢的一部。
  •     非常细致,结构也很严谨,两朝海上势力更替,详细入微
  •     终于看完这套丛书的第九本了,日本学者根据史实,从以往学者的不同视点为读者讲述了中国明清两朝。 从海上贸易开始讲起,海运的守护神--妈祖,由历代出海远行的人供奉着;永乐皇帝派郑和远征南海,扬威海外;通过出售中国的生丝、茶叶、陶瓷器等,获得大量的白银,人民的生活也日益提高……但随着海盗活动的猖獗,官府打击取缔海盗,并禁止海运,致使欧洲国家船运业的高速发展,最后竟导致了鸦片运动。 元、清都是由少数民族统治的帝国;清吸收汉文化和继承明朝的优良制度,在对外政策、内治、学术等各方面都创造出辉煌的业绩。
  •     视角挺独特,就是逻辑主线不太清晰,看后面忘前面
  •     本书从交易体制与海外贸易等社会经济层面对明清时代的历史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中国历史由于交易体制的变动而形成的聚散离合模式,运用了沃勒斯坦与布罗代尔等学者的全球史视角,提出了元代以后的明清中国是一个与之前所有朝代有别的全球帝国,将中国历史的空间范围从东亚扩展到东欧亚地区,试图在全球贸易的角度下来看待明清中国,也提出了一些与传统历史教科书不同的历史观点,较为新颖独特。可是本书偏重经济史的研究,在内容上政治与文化史方面涉及较少,并且难免以日本角度来看带明清中国,翻译的也较为混乱,影响了阅读质量!
  •     好书
  •     观点独到 逻辑新颖 不加带民族情感色彩 以东欧亚海洋贸易为故事舞台娓娓道来元末农民战争到太平天国战争之间的明清五百年历史 无奈翻译槽点太多 怀疑是研究生用谷歌翻译 OK!终于看完了这本学术性很强翻译又很渣的书!鉴于元朝灭亡的教训,朱元璋对内实行户制,直接征发产品和劳力并且拒绝货币经济,对外实现“海禁”,严格限制民间海洋贸易。结果则是违背经济原理导致户制崩坏,白银体系复苏,倭患严重,海陆对立。明朝最后不得不以“互市”的方式回到贸易体系中,清朝也借“互市”维持对外关系二百年。但是随着自由贸易的发展,“互市”作为朝贡体系下的政策无法满足西方商人的贸易需求,最终一个安于现状的天朝、一个不追求效率的社会还是在十九世纪中叶崩溃了。
  •     我很赞同从经济主线去看历史,很多历史政治事件都是和经济不可分的,中国百姓更是如此,吃饱穿暖即能安分,明清的历史背后有一只强大的经济之手在操控!
  •     切入点非常棒,是系列里面写得最好的一本。不少观点,如美洲作物的引进和推广,不是中国人口激增的原因,而是其结果等,都非常具有说服力。从根本上否定了马克思关于近代中国为“停滞”的错误观点。不足的是,译本不是很流畅,另外对明清重要的政治史也很少提及。
  •     以海域和贸易为中心的明清史,提供了很多新颖的观点和讨论。可惜是作为通俗读物写,所以不写研究方法,篇幅很大。
  •     试图用布罗代尔的“经济世界”来重新理解欧亚世界下的明清史,不再着重讲传统的政治、军事,东南亚海域上的物品流通交换体系成为研究的主线。讲述了元代的白银货币体系由于白银量不足而崩溃,明初实行实物的赋役和朝贡体制,正是为了主动摆脱金属货币的限制;中后期户制崩溃,美洲白银流入,帝国又被卷入世界经济中的过程。翻译和校对的质量比较差,年代、人名地名国名的低级错误举目皆是。
  •     非常有趣的视角
  •     完全从交易(贸易、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代,很特别。元朝因失去从海路运输江南物资到大都的控制而崩溃、明初以盐专卖为命脉实行的由商人运送粮草到前线的开中法、清朝为抵制白银对县级内部交易圈的大影响而实行的铜钱限制在县内部流通,白银在跨区域贸易中流通的策略…都另人印象极深。
  •     有内容,很多细节挺有意思。
  •     以商业史的角度描述讲述了明清历史,观点新颖,令人信服。
  •     “东欧亚”交换体系,蒙元开辟,明清继之
  •     在hi百货看到,觉得封面设计很有意思的历史书。刚刚开始看,觉得很不错呀。 可是翻译真的翻得太差了!看不下去了!
  •     从海运贸易的角度写大明王朝,受益匪浅
  •     视角优点意思,材料也比较常见。这本书比较强烈的表现出现在日本学者流行的中国研究法,也就是将中国作为朝贡体系中的组成部分来研究,而非全部的价值与意义。
  •     这本根本不能算是通史,明清两代大部分史诗都未谈及。
  •     不行不行,结构混乱,把海洋作为主要概念来形容明清之不济是不妥的。 日本学者对于明清中国内部的结构终究不甚理解,显是以自己的以自强维新来度中国的停滞不前。
  •     从经济学角度看明清历史
  •     以货币、贸易作为主线的明清史还是第一次看,打破之前很多固有的观点。
  •     大海对于明朝整个朝代的发展历程确实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我不赞同书中作者的观点,明清是一个由海洋主导的时代。同时,书中很多问题都如蜻蜓点水一般匆匆略过,做一本入门读物都差点意思。
  •     观点独到,以新颖的角度讲述不一样的明清史。
  •     还是挺有启发的,不过海洋一个主题显然框不下这个时代
  •     #t# 讲述明清时代东亚海洋世界上的贸易与经济循环,视野开阔,文笔通俗流畅。
  •     扎扎实实读了这本明清经济史,经济对历史的影响超乎我的想象。
  •     不是明史,而是明代海洋史
  •     卷九(明清时代)3/9--3/28,四星
  •     太偏经济史了……
  •     这一卷可能是整套丛书里面最厚的一本,但是应该算是10卷中作为通史视角最为狭窄的一本,虽然看起来是从全球化的视角上来写的。明清两代的中国历史其实是十分有趣的,经济生活上出现了诸多近代化的变化,但却始终没能形成近代化的滚滚洪流。政治上,一再加强的中央集权利弊参半,形成了广阔疆域的多民族国家并且解除了割据势力但却未能向近代政治体制进行转型。这一卷从对待海外贸易和国内经济生活两个角度来书写明清,实际上是一本贸易与经济史,作为通史则有些过于狭窄了。从内容上来说,贸易对于明清政府的重要程度其实是有争议的,陆上贸易和海上贸易对于帝国的作用也值得商榷,采用这一主题而忽视政治史作通史我保留意见。不过关于鸦片战争的经济金融分析的确让我眼前一亮,可能是自己太无知,这一时期的金融工具和贸易武器结合真是对我启发很大。
  •     第一章太新鲜了
  •     不是很喜欢。主要从东亚的角度去看明清的历史,对于朝代本身的历史事件,关注不是太多
  •     2016.26 我不赞同作者的史观。作者把经济行为视作驱动历史的首要动力,我觉得非常不可接受。如果宋辽对峙是由于交易行为(为什么存在两个政权就能将物产交换由无到有?),把倭乱视为海禁的结果,是不是鸦片战争确是追求自由贸易的战争?是不是后人对今天绿教之乱也要视为主流社会不肯与之交易?
  •     媒体和出版社的广告还是不能全信的,毕竟他们最关心的还是把书卖出去。叙事框架很新颖,是从海洋和贸易的角度看明清历史,比国内一般的通俗读物强多了,但在学界,傅衣凌等老教授很多年前就都提过。而且史实错误还是一抓一把,特别是有内容竟参考维基百科实在是说不过去。该是通俗读物,还是通俗读物。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