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怎么办

出版日期:2015-6
ISBN:9787530214993
作者:杨庆祥
页数:233页

作者简介

一本最真诚、痛切的反思之书;一本振聋发聩的追问之作。80后作为代际意识,在这本书里得到了集中、深刻和独有的叙述与思考。

书籍目录

80后,怎么办?
一、失败的实感
二、历史虚无主义
三、抵抗的假面
四、沉默的“复数”
五、从小资产阶级梦中惊醒
六、怎么办?
80后,面对面
一、我们这一代没有真正的青春
二、我依然属于弱势群体
三、能够受到一些公平的待遇就可以了
四、我们是比50后、60后和70后更幸福的一代人

内容概要

杨庆祥,80后,文学博士,现供职于中国人民大学。
身在学院,心在四野。沉溺自我,关切社会。
以阅读、思考、写作为志业。


 80后,怎么办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不仅有理论分析,也有面访实录,从全方位展示了一代人的精神困境。是目前读到的少有的关于80后的深度文字。其中后面的几个访谈更是有意思,有农民工、有小老板,有国企员工,还有海归博士,每个人都生活在困惑之中,但又不甘于困惑。都希望参与社会。创造出美好的生活。这正是这一代人的群体面貌啊。既有反思,又有批评,但更多是重新出发。无论如何,这是一本难得的真诚的书,对自我和社会的反思更是有力度,发人深省。力荐!
  •     这本书自发行到目前不过半载,热议了好长一阵子,我很快的读完了这本书,总体来说认为这本书还是不错的,当然缺点也很明显,说说我的一些感受。这本书对于我们这个群体的心理特征把握的比较准确,很多意识形态上的分析以及性格上的对比也是中肯的,特别是一种反思的精神本身,让我们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除了吐槽和抱怨之外,真正有动力去直面我们的问题。任何时代都是不容易的,除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和平繁荣年代,否则每个动荡时期都会牺牲很大一批人的利益和生命,回想中国短短一百多年,从封建帝制到军阀割据到反法西斯战争到解放战争,还有解放后最为灾难性的文革与动乱,我想这一百年间的人大多都是牺牲品,我们也不能叫着自己垫底,是痛苦和受时代约束甚至被毁掉的一代,这有点过头了。只不过我们现在的社会信息更为通达和开放,让我们接触不公平和悬殊地位差异的事实变得更为容易,所以才会滋生出这许多矛盾以及矛盾衍生出的负面能量和情绪。因此怎么办还是最为关键的问题,是怎么样其实已经不太重要了,这本书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中应运而生,他的观点自然会受整个时代背景的局限,但是发出一个声音已经属于不易,当我们都在黑暗房子里昏昏欲睡并且摸黑前进的时候,能有一个契机让我们去思考这一切背后的意义便是最大的意义所在。对于这一点,我们还是要给予充分的肯定的。当然不足的地方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部分观点并不全面,不能代表跨度10年的普遍情况,毕竟80后作为一代人,前期与后期因为夹杂着数字化时代和改革成熟期的种种特征,差异还是相当大的,不能一言蔽之。其次对于现实的批判力度不够,虽然作者一开始就说明了自己处境的难处,甚至不惜借用了韩寒的事例让我们知道作为一个公众的知识分子发声的困难,但还是老问题,说别人容易,轮到自己头上呢?有多少人能真的去批判现行的一些东西,作者全文中指出的80后缺点我都可以承认,但背后形成的原因分析似乎过于简单化,仅仅缺乏一种历史的沉重感、空虚、或者全球经济发展带来的一些小资产阶级意识并不足以说明全部的问题,似乎作者有点把过多的批评归结于我们80后自身的原因了,诚然自己做出的选择需要自己去承担责任,但我们是否有选择,或者社会怎么左右我们的选择,作者只是很轻描淡写的略过去了,责任方至少有好多族群,他们在里面扮演的角色或者推力的助手,是出于什么原因,里面有多少弊端,都应该深挖,但还是这个问题,局限性太大不敢说。第三,提供的有价值的意见不多,上面就说到最重要的已经是怎么办了,给出太多的事实无非只能让我们更觉得前景悲观,个人能力过于渺小,全书带着一种悲观主义的论调,直到全文结束也没能提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我们面临的很多问题并不是真正由我们造成的,对于未来的对策,如果不能涉及到最后的结论,只能让这一切看起来像是一场严肃的吐槽,但毕竟只是吐槽而已,帮不了忙,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认为帮了倒忙,即我们把我们的缺点都暴露了,但实际解决办法呢,一个没有。这本书在很多社交媒体以及微信群里有很热烈的讨论,尤其看看不赞成的骂声,我觉得足够说明一些问题,除去那些有建设意见或者真的认认真真写书评的人之外,有一大部分的统计数据着实没太大参考价值,大概分为两类,第一种无非是被人抓住痛脚后的反击,作者有一些观点或许太直接了一些,大家不能接受这样直接的指摘,所以只能用一派胡言来反击;还有一种就是抓着作者的身份不放,觉得明明是个副教授,应该是个有钱有脸的人物,凭什么代表一个时代人来发言。而这两点恰恰就是我觉得是目前整个时代最大的弊端。不肯接受批评,很容易被煽动上火,动不动就是抱着一种语言暴力的蛮横去肆意妄为。即便不同意观点也可以一笑置之,何必人身攻击,但凡觉得自己做的好的就挺起胸膛骄傲的去做,自己都觉得是loser又何妨多听取一些意见,也没叫你马上参照着改正,不过是多一条看问题的途径罢了。还有就是普遍存在的仇富心理,作者做到副教授也说不上什么名利双收,可偏偏有太多的人又走上了极端,觉得他一定是富人的狗腿来挑普通人民群众的刺,用别人不懂底层百姓的苦来综合概述之,然而自己有什么改变的动力和高明的见解?很遗憾也是完全没有。推荐这本书的原因更多是因为不管80后这一代人怎么样,社会怎么样,别人怎么样,你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就必须为自己的人生去负责,最后的意义不外乎就是让自己精神世界丰富多彩顺道物质生活也不要太差,其他人的意见也好活法也好都是抛砖引玉,重要的是你自己改怎么办,改怎么去办,改办成什么样。
  •     1、80后的物质之困知道这本书时,第一个感觉是惊讶——现在居然还有人在认真地讨论80后!在我的视野里,如今充满话题性的是90后,我原以为我们这一代已经没有什么讨论的价值了——如今26岁-35岁的这帮人,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新的可能性了,无法再给这个社会带来惊喜。甚至说,没有讨论价值不是因为这一代没有了未来,而是因为在过去的若干年,80后作为一个整体,在推动精神解放、文化进步方面好像根本就未曾有过变革性的作为。正如阎连科在这本书的主题交流会上说的:“这代人几乎没有反叛的地方……在这一代人身上,几乎找不到他们在精神上的以自我为中心……这代人是相当懦弱的一代人,懦弱到我们今天面对社会现实的时候,再也找不到一种80后的声音来了……”这无疑是一种“失败”。而这本书的缘起,也正是作者作为一个80后切身体会到的失败感。具体说来,就是一个中国顶尖高校的博士生,居然在北京求一安稳的方寸租地而不得。而这并非个例,就在北京一地,还有大批青年的蜗居条件还远不如作者。作者感慨道:“在一个财富如此快速增长的国家,在GDP高速领跑世界的中国,我们被时代淘汰了,我们买不起甚至租不起房子,不能回报家庭和社会,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安排生活,甚至是一次简单的做爱。”要知道,这是一个在学识方面超过大多数同辈人的高材生(绝不是空有学历的混文凭之辈或者死读书的迂腐无用之人)遭遇到的“失败”,如果这样的人尚且如此,那么其他年轻人、80后又当如何呢?但我粗略地想想自己以及熟识的80后同学朋友,好像并没有这么“失败”,或准确地说,这种所谓的“失败”只是步入社会初期所经历的一个阶段性现象而已。但我又不得不提醒自己,我的圈子并不能代表80后整体。按照作者的说法,“文章中的80后是指经济基础一般,工人、农民或者小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如果从统计数据上看,中国2.2亿的80后人口,其中估计有1000万是权贵二代,4000万大学生(没读过大学且家庭出身一般的人整体就业情况肯定比较艰辛,而读过大学的也很可能是同样的情况),1亿农民工,也就是说,至少有70%的80后都要面临作者所说的“失败”局面,而且这其中的绝大部分人没有能力摆脱这种局面,他们的“失败”不是阶段性现象。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也许是中国改革的红利在被权贵剥夺掉一大块之后,无法支撑这么多人过上有基本保障的生活,资源高度稀缺。或者说,资源稀缺(比如教育资源与质量的严重不足、分配不公)导致了这至少70%的80后无法成为能有效创造社会财富的人。于是产生了作者所说的:“个人奋斗意味着,必须在一个有效的时段内获得社会承认的利益和资本……在2010年,作为一个中国的普通青年,我完全看不到哪怕一点点的希望。”2、80后的精神之困在“失败”带来的痛感背后,作者开始探索80后这一代精神层面的特征,从历史的角度切入,得出的结论是80后的历史虚无主义,历史在我们身上是“缺席”的。这部分略微艰涩一些,但一些直观的论述还是感同身受的,比如:“在80后的成长中,历史是历史,生活是生活,只有在很少的时候,历史和生活才发生了对接的可能。”“历史虚无主义指的是,在80后这里,历史之’重’被可以’轻’化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沉重历史负担的国度而言,每一代人(尤其是年轻人)都有历史虚无主义的冲动,但是,也许只有在80后的这一代年轻人这里,我们才能看到历史虚无主义居然可以如此矫饰、华丽地上演,如此地没有痛苦感。”当然了!如果把作者讨论的80后群体简单地划为两类:上大学的和家庭没有能力供其上大学的。对于后一种人,生存压力(对,是生存压力,不是生活压力)从出生那一天起就如影随形,他们哪里有闲暇又哪里有契机去关照历史!对于前一种,人生轨迹无非是心无旁骛地努力在应试教育的游戏规则中胜出,也没有闲暇和契机去关照历史。要知道,这部分人,在最精力旺盛的青春期,可是连恋爱权利都被学校剥夺掉的群体,既然生理上的自然需求都被抑制,更何况其他。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我想根本上还是物质之困,因为对于中国底层家庭的子女,只有在千军万马中闯过独木桥,于高考中胜出,才能获得那来之不易的高等教育资源,而只有获取了这部分资源才能获得将来更好的生活(实际上也许并非如此,但这部分人的父母有这样的共识)。为了生活(或者说更好地生存),他们别无他法,只能尽量摒弃掉其他一切,把未成年时的所有筹码全部押注在高考上。况且,这部分80后的父母是怎样一代人?50后、60后,那是被共和国六七十年代“宏大历史”深深伤害和欺骗的一代人,他们哪里还有热情让自己的下一代去有“历史感”。90年代经济的发展迅速瓦解了80年代的诗意和家国情怀,我们的父母矫枉过正般地抛却了一切浪漫主义精神,他们明白,只有“权”和“钱”才是生活的保障。就这样,我们在他们的这种期望和价值观中成长。他们没有错,他们也是时代受害者,只不过那个时代的遗毒也波及了我们。80后读了大学的这部分人,虽然牺牲了精神追求,但并没有在步入社会后换回普遍的富足,反而依然要为有尊严的生存而挣扎。到头来,正如作者所说:“中国的年轻人这些年来最基本的一个问题就是,在生存上消耗了太多的精力。”顺着这样的思路去想;为什么那些我们觉得肤浅的“励志故事”能够大行其道?为什么这个社会总是以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来要求年轻人?或者不如说,年轻人以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来激励自己?亲,你怎么能苛求一个连有尊严的生存都很困难的群体,去追求更高级的“成功”!你怎么能苛求一个无法解决父母养老和子女抚育问题的群体,去关照“历史”!他们在越来越看不到阶层上升希望的社会里,能够胜出一点已实属不易,谁还在乎是不是庸俗地胜出?3、有了面包才有思想作者没有因为困顿而放弃这一代人应有的思考与批判责任。也一定还有人,在有幸经济富足,解决“物质之困”后,发出属于80后这一代的声音。也许80后这一代在历史中并未失语、并未缺席。他们只是晚熟而已。不是他们,是我们。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评分那么低倒是有点出乎意料,有这么一个身在其中但能够抽离出来认真思考时代现象和问题的人,不论他做的怎么样,站出来就不容易。不过确实是没有提出解决办法,除了历史虚无主义、缺乏历史感之外等原因,似乎就没有了。他在努力的挖掘和探索现象背后的根源,但是仍不够。
  •     这样一个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时代,作为一个80后,渐渐体会到生活的各般滋味,面对琐碎的日常,常常无力、无奈、纠结、患得患失,因为太难拼接出一个大写的完整的意义去证明自己。我们用各种方式企图获得存在感,但越来越如文中所说,成为没有历史而只得退守、咀嚼自我、经营小自我的伪小资。
  •     阅读带不来思考有何用,如果是一名局外人,需要清醒客观的看待那些发生的事。
  •     写的真是差,只有第一个访问有些意思
  •     书末访谈有意思,特别是第二篇小老板的创业故事
  •     前面简直犯了学者做学术太久的通病,分析太多,概念太多。进入对谈部分才有亮点,扳回一星。
  •     感觉是论文,很多专业名词,不过,很批判现实主义!看完有点舒缓郁闷和迷茫!
  •     作者还算是比较有担当的
  •     怎么办这样的话题,最终还是要依靠80后自己去选择、去决定。80后,悬浮的一代,这个概念倒是第一次听到。
  •     我不是80后,而是90后啊
  •     作为80后的一代人,我们从出生就开始被社会批判,因为我们是独生子女开始的一代人。我们自私,我们要依赖的太多……可是这个社会的太多也是从80后开始的,我们独立,我们需要背负和担着的也同样太多……稍缓一下,你可能就被淘汰。
  •     更像是作者对自己学术生涯和研究过程的一些想法,带着底层声音向社会呼问,可见作者有强烈的社会关怀和责任感。作者本身学文,却能够关注社会现实是好事,但缺乏社会学的理论底子,内容本身是从文学作品出发审视80后社会意识、历史观念、政治素养的变化,我觉得很有意思,但貌似不能构成系统性的研究,书中是闪现一些比较有亮点的思考,试图从文学中抽离出来结合社会现实,但作者没有继续深入下去,略可惜。
  •     真诚之书。透过“80后”,得见“90后”。
  •     虽然挺喜欢杨庆祥的文字,但还是觉得没有出单行本的必要
  •     被冰点的报道骗来买这本书。提出了问题(80后怎么打开向上的通道)但没解决问题。表达问题过程还大掉书袋(这本书并不是出给圈内人看的对吧)差评!
  •     估计是为了出书吧,正文比《今天》初版扩充了一些文学史脉络的梳理,外加五篇不同面向的访谈。喜欢这种从个人经验出发的社会分析,富有思考的质感。我对杨庆祥是抱有很大期望的,年轻人们都应该继续努力啊#2016#
  •     书后半部分以谈话纪实形式呈现同是80后不同的生活现状以及面临的许多相同问题,文中不乏偏激,但多为纪实
  •     离开北京几个月了,还没有开始工作,也就没有北京的收入。内心的安定却高于在京的奔波。开篇的租房故事让人同情,并感慨还是回来好。
  •     作为学院派代表,写的还是比较深刻,但我认为作者选取的群体不具有代表性,只表现出部分问题,并没有涵盖了作为80后的整体问题,所提出的结局办法看似也较难实现。
  •     读这本书能让我省时省力对同时代人的心理、现状有所了解,共同探索未来的一些方向,培养方向感判断力
  •     前半部分很不错,有点深度。后半部分整个儿一采访稿,感觉没啥营养,纯属为了凑字数吗
  •     关注80后生存的社会和历史环境的一本书。人活在世界上,不应该总是局限于个人视野的井底,而应在更高层次上审视自身的存在状态。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些视角。但是,“80后怎么办”这个话题毕竟太冗杂太庞大,作者也只是选择了几处容易下手的地方切了几刀。至于出路,即“怎么办”的问题,作者并没有指出一条明路,这使得书名更像是痛苦求助。能救80后的只有我们自己,路是走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突出重围,靠自己!
  •     把80后作为整体讨论对象就挺扯淡的。不过问题意识很好,有点80年代潘晓讨论的感觉。
  •     不知道是我所读版本的错误,还是本身审稿印刷的错误,在书中‘怎么办’一章里第106页,在引用《本杰明巴顿奇事》这部影片时,它的导演并不是布拉德皮特,皮特只是一名演员,导演是大卫,这么明显的错误,编辑难道没有发现?当然,瑕不掩瑜,我也只是指出此处引用的错误。
  •     没看,纯粹是看书名不爽,最讨厌这种倚老卖老的口气,关你什么事,瞎操什么心啊
  •      请问去哪里看这本书
  •     五颗星。两颗给这本书让活在虚无主义和存在主义之上并以利己的精致主义者为”更好的自己“的我反思了很久“我的方向在哪里?”“我,要怎么办”?三颗给作者在文中到处流露出来的很清晰的思路和很真实的写作态度,让这本小书变得非常易读。
  •     12月16
  •     80后跨度十年,明显80早期和靠近90的个体差异很大 ,作者的部分观点不具有普遍意义,但是我认为大部分的意见还是中肯的,的的确确是我们这代人面临的问题,我觉得也不能说书里没有结论就认定这本书没用,毕竟人类发展的千百年来每一代人都会有明显带有时代特色的问题,或许一定要脱离了这个时代局限的人才能客观给出一个结论,但是引导我们思考不也是很好的吗?我一开始也看不下去是因为被书里很多现实的论述戳到了痛脚,很多人因为对现实无奈所以逃避了问题,但是问题是真实存在的,即便我们现在不能彻底、革命性的改变整体80后的困境,但是通过认清自己并且深入思考,多多少少还是可以看到前进的道路的,至少这本书让我反思了一下自己,是值得推荐的。
  •     题目太大。社会问题,固然是非常多,支持在高等院校中的学者去关注和思考民间疾苦。但,这本书不够精炼、不够出彩,尤其是前三章怨天尤人的味道有点太重。
  •     喜欢蹭书的低素质作者
  •     本书由一篇长文章与若干个采访组合而成,文章中有许多文学评论专用词汇,表达方式较学院派,作者从社会观察和小说研究两个角度去发掘80后一代特有的世代问题以及他们在历史的大背景下所面临的挑战,本书不是专著,其意义或在于提出问题,引人思索。同时,此书对当代社会某些方面的论述多有精彩之处。
  •     实在,但总有些不尽如人意,以阶级入手也有些事态简单化了。
  •     真令人失望。虎头蛇尾,其实读摘要就够了。
  •     不够深,但好歹激起我对外部世界的兴趣。
  •     与80后的成长同时展开的,就是权贵资本阶级,这个阶级凭借其垄断地位积累了巨大的政治资本和经济资本,这样一个权贵资本在中国发展成形的历史过程,与此相伴随的,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在整个社会秩序、道德秩序、美学秩序中的全部降格。
  •     写得确实不怎么样,尽是文学小说主义资本什么的,臭不可读,说的是上层八零后的生活,十万字,凑的书,读不下去。
  •     垃圾
  •     对我来说算是启蒙
  •     每周末都是我固定骑行东山的日子,雷打不动,练习后轮滑,
  •     与其说怎么办?不如说怎么释放自由!
  •     很迅速地读完了,像镜子一样对照着自己,共鸣也有,异见也有,虽说标题有些哗众取宠,也并未提出实际的建议,不过就时效性和这种时空上的近距离推荐身边的同龄人可以读一读,前半文学随笔后半采访实录,前半透出精神上的迷惘,而后半一股对社会的无奈,阶层固化,资本决定未来,确实是大部分80后的切肤体验,如何改变,靠政治参与?路在何方?
  •     很糟糕的一本书,草草翻完,然后退给某东。 真不明白,一些质量很高的微信公众号,为什么乐此不疲地推这种地摊读物。 卒~
  •     很随意的一本书。后面部分不错。访谈。
  •     这本书真正的意义在于引发自己对自身的思考。
  •     最后访谈不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所思所想差距很大。最后一篇我不太相信是真的。至于前面写的,的确介于文化批评和社会学批评之间,文学形象是否能完全映照社会现实呢?我也觉得进行这样的分析写作更需要数据来说话。
  •     花了一个下午,把这本书读了一遍,映像比较深的应该是历史虚无主义这个词了。我对这种虚无主义不是很理解,我到觉得这群80后其实就是资本主义早起发展的建设者和牺牲者吧。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也经过这种阶段吧,层级的固话,资源的日益集中,跨越阶层变得越来越困难。
  •     假文酸醋,拐弯抹角,自我感动,没有出息。真_看不下去
  •     既有高屋建瓴的学术视野,又有活色生香的个体案例,访谈部分尤其精彩!
  •     作者的对问题的追寻和解答让我突然意识到长久以来我内心深处的煎熬和迷惑的来源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