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绿

出版日期:2015-11-17
ISBN:978730126335X
作者:宋乐天
页数:284页

作者简介

这是一本以植物为主角的江南风物散文集,涉及回忆、考证、风俗与工艺。在植物的自然属性与所给人美的愉悦之外,突出的是植物与人的日常相关的“物用”,以及这种“物用”和人发生联系以后,在人的生活中所产生的情感。因为有亲身经历和亲手经验做底子,所以写起来不虚,文字朴素而真切动人。春日连绵照眼的紫云英与新绿茶树,于合适季节亲手制作出的乌糯米饭与木莲豆腐,还有秋日香气沉沉的桂花晴雨录,这些都是我们置身其中、日常生活里鲜明的“无尽绿”。
全书四色印刷,179幅精美摄影作品,随书附赠两张明信片。

书籍目录

自  序/Ⅰ
水里的东西/001
紫云英、看麦娘/010
青与清明果/018
回忆摘茶叶/060
蚕桑故事/074
乌糯米饭/085
端 午/091
木莲豆腐/115
牵牛花/128
趣味主义/140
竹 灯/147
染色笔记、染色试验/156
小巷食事/178
天竺香市/189
桂花晴雨录/206
秋 香/217
西湖莲市/249
参考书目/264

内容概要

宋乐天,女,绍兴人,现居杭州。浙江风土的观察和记录者。


 无尽绿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9条)

  •     “宋乐天,女,绍兴人,现居杭州。浙江风土的观察和记录者。”如果整本书都是上面这种调调,那么我除了打个五星推荐外,实在不知道还能说些什么。就好比年轻时候装逼看库布里克的太空漫游,看完以后只能四处跟人说电影好,牛逼!其他无话可说,非要形容一番的话,只好悄悄和熟悉的小伙伴说:看完以后的感觉就是从头凉到脚。好在天叔没让人失望,整本书在貌似清冷的叙述里不断扇出一阵阵暖心的烟火气,引着人将书一页页翻完,在这寒冷的中午恰到好处地勾出我一丝馋意,昨天陈小克从日本带来的抹茶果子还剩几枚,依稀有些青团的意思,只是缺了大荤大油在前面开路,这样的甜糯点心吃起来也稍微差了点意思。所以看这本书最好时候不是早上或者下午,而是饱食之后,当然,早饭吃顶了另算。认识天叔最早是凭借豆瓣上的一组组照片和手工,样样精美绝伦外,也透出一股拒人千里的冷静。自从我在网上讨要手制折纸未果后,就熄了与她做一生闺蜜的念头。去年和风老师去杭州卖书,一起被阿波请客吃面,言语间也是淡淡的,除了偶然间撇嘴对阿波钦点的面条表示不屑被我看见外,再没有形于色的喜怒了。听风师娘说在天叔高贵冷艳的外表下其实藏着颗火烫的八卦之心,我一直不太相信,看完这本无尽绿,倒忽然信得几分。一个如此好吃的人,又怎会象外表那样冰冷呢?你看看,蒸乌米、捏青团、熬梅酱、炸蝉蛹、酿桂花、裹粽子、摘莲蓬、点豆腐....一本绿植风物志,生生被写成了清新食谱,看完以后叫人忍不住要去找原料过来尝试一下,比起我和风老师猛冲猛打的狂吃乱饮,高明了不知道多少倍。尤其令人赞叹之处在于,天叔在书里对所写浙土风物的了解之深,蕴情之厚,直如青木正儿作品,读罢叫人油然升起敬佩之感,本年最佳风物类书籍非此莫属。看了书,顺便又看了看本书编辑写的编书手记,我忍不住要说,这才是真正读懂了本书内涵的人啊!封面选得太合适了,什么秋葵、什么草叶,哪有清明果应景?最后提一句,乌米饭吃的时候拌点白糖,风味尤佳。
  •     有一天,一如往常打开微信,好朋友发来信息说给你选了一份礼物,追问之下得知是《无尽绿》,光是听名字我就知道我会喜欢。绿色,是我一直钟爱的颜色,没有之一。“这是一本以植物为主角的江南风物散文集……”植物、江南、散文,这三个关键词又正中下怀。可字里行间博物考证的痕迹,起初让我有点读不下去,觉得干涩,又因为缺乏江南水乡的代入感,差点想搁置一边。好在有图片,它们吸引了我。读到第二篇开始,就渐入佳境,当我读完整本书的那一刻,庆幸,当时没有把它搁置。在第二十九页下图中发现了鼠曲草,一看模样,明明就是四川农村叫的清明菜嘛,我揣着疑问读到文字中果然有一处写到:“鼠曲草…..温州等地称为‘棉(绵)菜’‘清明菜’,后一个名字足见其作为清明之草的地位。”心里高兴得一惊,拍案自言自语:“我就说嘛,长得那么像。”儿时清明时节回农村外婆家,总会吃到清明馍馍,就是用清明菜和面粉鸡蛋混合烙制的小饼。吃过好几次,记忆尤甚。在这里突然看到,重建了这种植物与我曾有的关联。便是我对此书越发有兴趣的原因。最近在了解艾灸,正好对艾草、艾叶、菖蒲读来又颇有兴致。就这样耐着性子,一页一页往下翻看。果然,勾起了儿时农村的一幕幕场景。蛇莓就是我在田间地头常见的蛇泡,尽管满地,我们都没有去采摘的念头,或许就是被告知,它有毒。小学时某个暑假去大姨家小住,堂屋里搭了两层高架子,架子上圆圆的簸箕里满是悉悉索索蠕动的蚕宝,我和表姐就住在旁边的小屋里,总是听得见它们进食的声音,我倒是并不害怕,白天还去采桑叶偷吃桑葚呢。端午时节的栀子花、黄角兰、串成圆环的茉莉花,都是我曾经喜欢的植物,连穿串的方式都一样,它们专属南方。来北京十年,没有一次在街头见过它们的身影。很是想念。那冰玉一般的木莲豆腐像极了小时候常吃的“冰粉”,我表示怀疑,它俩是同一个东西,因为书中写到“薜荔果,别名冰粉子(四川,贵州)”为了探个究竟,上网各处查找,发现冰粉的主原料是假酸浆和凝固剂,而非薜荔果,才作罢。心里起了个念想,以后有机会去江南一定要尝个究竟。从春到秋,书末的“桂花晴雨录”又让我回到外婆家。数十株桂花树排列在乡村小道的两旁,从外婆的午后直接连接到公路上,去年秋天回家正好赶上了,外婆说:“今年桂花开得晚,你们来得刚刚好。”坐在院坝里,眼见树上的花一朵一朵随风掉下来,满地。香,醉。午饭后,舅母拿来长竹竿,想要一点新鲜花瓣做桂花蜜,和妈妈一起在树下用布毯接梢上掉下的花,花瓣落满头。我牵起红裙子的纱。回家和姐姐一起做了几罐桂花蜜。外婆听我说起城里菜市上好多人折桂花枝卖钱,她便说:“什么时候我也去,你看着一树一树的花多可惜了。”要说我最读不下去的是《山竺香市》,从来对寺庙都无感,考证式的文字更是味同爵蜡,索性随手翻翻便进入到下一篇,便是“桂花晴雨录”,一种豁然开朗之感。整本书读下来,喜欢的是书名,图片和记录的江南风物内容。不喜欢有一些博物考证的引文,显得生硬,颇有掉书袋风范。当然作者是秉承科学的态度,无可厚非,字里行间我常有一种猜测,她是有中文系的背景吗?或是她在北大学习过吗?无端的联想,但无从得知。
  •     我自己其实是个很爱玩的人,小时候喜欢收集各种卡片,后来开始玩足球,现在则是玩书——当然资历还是浅得很,所以说自己是“玩书”都觉得有些惭愧。爱玩的人有个重要的特质——专注,说白了就是玩起来“不管不顾”。人一旦“不管不顾”,就有丧失理智的危险,而“理智”在大多数时候是与所谓的“正经事”同义的。所以我经常会听到“玩物丧志”这个词——好像“志向”也只能跟正经事有关,贪玩的那些档子事,终究属于“不正经”,上不了台面。爱玩的人有的时候会很不安,尤其是自己玩书玩了一天,看着自己同住的室友风尘仆仆从课堂归来,回来还要挑灯做功课的时候。虽然一定玩得很开心——不开心谁还会接着玩呢?可是总还是会会觉得自己好像错过了些什么,以致惶惶惑惑。不过读《无尽绿》,读到书里的一段文字,顿时让人觉得宽心了不少:“在这变化极速的时代,终归还有着历久不变的事与物……足以在人心里化身成为建筑般坚实的、一个久存而可留恋的对象了。甚而在某种意义上,堪称是俯视人世变迁的一个更高的维度了。”与其疲于奔命,苦心孤诣于追逐所谓时代,倒不如觅得一可恋之物,时时赏玩琢磨。人各有志,而“玩物”又怎能不算是志向一种,可以穷其一生,终得“无尽”呢?宋乐天的这本《无尽绿》,也可以称之为是一本“玩物”之书。它是一本风物散文集,以江南植物为主角,偏重“地方知识”,写得颇富“物趣”。《水里的东西》写那水塘趣事,也道出对人世无常的恻隐敬畏;而写吃的几篇,《青与清明果》将工艺考究的一系列“青系”糕点娓娓道来,而《乌糯米饭》、《木莲豆腐》则是把吃食写得精致唯美,引人馋虫大动;《牵牛花》、《竹灯》、《染色笔记、染色试验》几篇则是将作者的“动手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直接印证了后文《趣味主义》中“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的心声;至于最后《小巷食事》、《天竺香市》、《桂花晴雨录》等几篇,则将街坊邻里纳入到写作的范围之中,在不变的老街上,人人亦各得其所。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决定了人与人之间迥乎不同的面目。有人向往金碧辉煌,故而费尽心机,不肯浪费一丝精力在闲杂事等之上;而有的人则时常“心里长草”,一点趣味便可把玩半天,旁若无人且自得其乐。你愿意用怎样的颜色填充自己的人生,便是所谓“心想事成”的真实含义——人是可以心想事成的,毕竟走怎样的道路,是否旁顾路边的萋萋芳草,只能是你自己的选择。而去想象一片“无尽之绿”,并让它成为生活本身,似乎也是个不错,而且很诱人的主意吧。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鼠麹草
  •     看图
  •     浙江风物集锦。有空的话一定要再去浙江看看。
  •     有意思
  •     美食
  •     记述详尽,这样就好。
  •     没体验过的生活
  •     小失望,内容是比较喜欢的家常点滴,私人独特感受,可惜文笔缺乏吸引力,硬伤。
  •     喜欢这种闲适又充满乐趣的生活。
  •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记忆中濡湿的永远是一枕山水的江南梦。
  •     《无尽绿》 无尽的是儿时的记忆 现实版的《小森林》 属于我的小森林
  •     最想过的生活
  •     印到纸上还是少些味道。
  •     这个世界太油腻,鲜是时令的美
  •     乐天让我特别的想去杭州,特别想看看雨天的竹林,金秋的桂花,深山处的寺庙。四季本该就是像缓缓流淌的诗
  •     北方人无感啊
  •     在kindle上看不到彩图蛮可惜.....喜欢采茶,桂花,木莲豆腐,西湖莲市几章 原来杭州人对荷叶莲蓬这么热情
  •     很好看,已经在明年的手帐立夏的日子标上了乌糯米饭的字样。啊,好想吃啊!
  •     每年看宋乐天拍的西湖都会心生憧憬,去了一次不是时候也有点失望,西湖是杭人的吧。文字是清楚明白可有些太寡淡了,源自于谁都能看得出,不及图片好看,作者是个爱生活的人加一星。
  •     看了会想着再去杭州看看,不同季节去。以前在店里看到售货员娴熟地包药材之类的东西总是觉得赏心悦目,除了娴熟和赏心悦目两个词我还真想不出其他词,作者在《趣味主义》里写包粽子、包药材的小细节,简直太灵了!
  •     江南的风俗民情历历在目。喜欢书名,最喜欢染色实验那一篇。
  •     真的是为了买这一本书又买了第五本来凑邮费.. 喜欢乐天的摄影,书的名字真的是乐天常拍的灵隐天竺--无尽绿。
  •     很有生活情趣的人,贴近大自然的草木山水总能唤醒心中舒畅清新的感觉。
  •     无意中知道此书,特意找来读读。可以说深谙知堂文字韵味。好读,易读,不隔。当然还是可以写得更好些。估计作者是不当文字来写的闲散文字吧。
  •     在图书馆,无意中看到这本书。宋乐天?是我关注的那个摄影师吗?从对照记开始,喜欢作者的摄影风格。杭州的风土人情,杭州的四季。希望今年能去杭州看看:) 另:看书的时候想起太多小时候的事情,很想它啊。
  •     还好啦,算是真是真意在写字。
  •     不是很喜欢,散文重情记叙重趣说明重理,基本来说散文和说明混在一起就很尴尬,前半部分大概感觉如此,情感刚至将浓处轰隆来了一段植物学解说,人有点懵;少有的记叙趣味也很尴尬,讲生活兴趣一篇看得哭笑不得…桂花一篇不错,综合三星吧。
  •     题材喜欢 文字生活感不够 作者的惜物之心挺好
  •     是那种写法源流很清晰的散文,描述一个符合所有刻板印象的江南。挺好的,比较长知识。我和这种书不亲近,但想必有很多人喜欢。
  •     很好的书,读来很清爽,闲暇的时候会再去找书里常提的《花镜》《苦竹杂记》《山居杂忆》来看
  •     霈霈去年送的书,说是给我减压来着。
  •     喜欢自然的美好。
  •     精致生活植物篇
  •     想起以前看過的侯導訪談,“你只要認真。所謂的認真是什麼呢?認真地去關切你居住的地方,你成長的土地,還有你周遭的人。“
  •     读后有几分向往
  •     这本书读来很亲切,浙江各地的风俗比较接近,我们乐清老家也吃清明果、石莲豆腐,野果吃过蓬蘲(土话叫葛公)、乌饭果。端午节的时候都是挂菖蒲、艾草、戴香袋,也用过雄黄在前额画“王”字。
  •     不太喜欢作者文风但是十分羡慕江浙人民
  •     很美的一本书~装帧和各种插图都很好看,翻阅都是一种享受。很倾心于作者恬淡闲适的生活,尤其是其中青团、乌米饭的制作(实在令人垂涎),还有作者利用各种草本植物染布的经历,让人羡慕不已(*^__^*)
  •     作者的笔头功夫不怎么样,摄影也一般,字里行间却透露着久违的江南自然之味,清爽之绿,鲜纯之食,淡然之心,令人羡慕
  •     一本植物风景集,有回忆,有工艺,一下就让我想起了去温州吃过的艾草团子,不过讲道理,文艺功底还是差那么一丢丢,不是太抓人,好在摄影技术很好。
  •     非常喜欢!
  •     小时候生活在历史文化贫瘠的地区,对于桂花、莲叶、青团有许多想象。这本书满足了我对它们的渴求。
  •     看到滿覺隴的桂花開,香風處處,我頓覺鄉愁四起。在作者懷著一顆慈悲心的筆下,江南風物如舊,那我所熟悉的一切。而我的鄉愁從來不是待以為慣的故鄉,更不是早已不熟稔的人情,恐怕只是悠悠四時變換,那深藏在記憶深處的優美物候,季節來時,隨時序賞花漫步,恍如一個寧靜理想世界。
  •     3.5 由蚕桑、栀子、采茶、青团、三秋桂子、艾叶菖蒲,莲叶田田等等悠然而迷人的季节元素组成的美好江南,文气十足的我们用力爱着的永远的南方,一不留神的《山居杂忆》宣传册,边看边忍不住淘宝买了梅酱
  •     四星加一星,为它在我心中种下了一个杭州梦
  •     勾起小时候在外婆家的回忆,摘桑葚、钓龙虾、捡酸枣……对于风物时令的描写很喜欢,中间做竹灯、植物染、打桂花、买荷叶几篇很喜欢。
  •     草木,时节,物候,风土,宋乐天所观察到的世界令人羡慕
  •     文笔一般般,情怀不错
  •     翻了翻,文字一般,倒是照片不错。
  •     江南的生活,写来很有趣味。大概也只有知道了不同,才能写的出来吧。一辈子生活在这里的人,只当一切都是自然,有什么好写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