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築史》章节试读

出版社:湖南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9
ISBN:9787566704771
作者:伊東忠太 著
页数:223页

《中國建築史》的笔记-第3页 - 第一章 总论

……若将世界古今之建筑,大别之为东西二派,中国之建筑属东洋建筑。(以欧洲本位而命名者)在东洋亦自有三大系统。
三大系统者,一中国系,二印度系,三回教系。此三大系各有特殊之发达,而扩张至亚细亚大陆之全部及阿非利加之北半部与欧罗巴之一部,南洋之一部。即除东半球内欧罗巴之大部分外,其他悉称东洋建筑之领土,亦无不可。
……中国系连绵至于今日,仍保存中国古代之特色。
……印度系自回教传入以来,着着变化,古代之形式,已不复存矣。
……回教系虽曾极盛之报达文化与蒙兀尔朝之印度回教艺术,今仅存其残迹而已。
伊东忠太对于东洋建筑的comment,1920年代。

《中國建築史》的笔记-第15页 - 第一章 总论

伊东忠太描述中国北部、中部、南部建筑特色与人的特征的关系。
中国北部之建筑,性质大概钝重,因中国北部之风物与人,皆钝重故也。据余所见,虽同是汉人,北方之汉人,躯体丰满,容貌宽厚,举动迟钝,其建筑之性质,殆亦相同。宫殿庙宇,成一种悠然不迫之态度,细部之手法等,亦不流于奇怪,不甚陷于纤细,一见似欠流丽,但亦不落于稚气。
中国中部,包括江苏、浙江之大部分,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之全部,河南、陕西之南半部,甘肃之东南部,贵州、云南之北半部。扬子江流域,面积约达六百五十万方华里,占中国本部之过半。其土地极丰饶,平地以田亩充之,山以森林蔽之,无数之巨川,有舟楫之利。气候亦较中国北部遥为快适,各种物资丰富,即谓中国生命之大部分由中部保持,亦非过言也。
中国中部发达之艺术,活气旺盛,而有活泼之元气。故中国中部之人,才气焕发,有英迈俊敏之资。自古即有“楚材”一语,楚多才人,非偶然也。其建筑因木材丰富,故自古皆为木造。余载湖南边境发现原始房屋,完全用木材建造,屋顶以茅葺之。其他宫室,亦全用木造,多有一砖不用者。故中国中部之建筑,往往令人生轻快之感。屋顶之弯曲程度,北部曲率较少而中部则甚显。其装饰的手法,异常复杂。
中国中部建筑材料之变迁,为“木材”——“木材与砖”,不似中国北部之重用黏土也。砖屋由北方发明而传于中部,木屋则由中部发明传于北方者。
北方与中部风物之相异,观所画而自明。北方之画自然者,多干涸峻险之气味,山岳皆棱棱露骨。适用大斧劈、小斧劈、乱柴乱麻等皴法。南方之画,有丰满湿润之气味,米点甚为发达。书法以长安、洛阳为中心而发达于北部者,多雄劲古怪。以大江一带为中心而发达于中部者,多优丽婉曲。
中国南部,包括福建、广东、广西之全部,贵州、云南之南半部及浙江之南部。其面积三百万余方华里。此地由纬度言之,虽一部属于热带,但北负南岭山脉,东南临海,故气候温暖,土地丰饶,山有苍郁之树林。无数之江河,皆保浩瀚之水量。运输交通多用船筏。因此等土地之关系,住民气质,较中部更为敏活。富进取之精神,然往往近于过激。故其建筑,亦与热带建筑相同,富奇矫之精神。
此地之建筑,皆有木材出发,余在云南边境,见日本所谓校仓式之民家,下植木桩上架木屋为仓库,此等式样之屋,必在木材甚多之地而发达。其后亦砖石混用,以至于今。广东地方屡见用石柱或筑石壁者,盖防白蚁及其他虫害故也。他一方面,又表示此地石材之丰富。

《中國建築史》的笔记-第24页 - 中国建筑之史的分类

看得吐血,想想人家全是外国人,你国又没有相关著作也就只好忍了。。


 中國建築史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