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伤的墙

出版日期:2016-7
ISBN:9787542655914
作者:[法] 雅斯米纳·卡黛哈
页数:280页

作者简介

阿敏和丝涵是一对加入以色列国籍的阿拉伯夫妇。阿敏是一位杰出的外科医生,夫妻俩人住在特拉维夫高级住宅区的一栋住宅里,过着令人称羡的惬意生活。但是某天,发生在一家快餐店里的自杀炸弹袭击硬生生摧毁了阿敏一手打造的美好生活。丝涵不幸在这次袭击中丧生,但更为惊人的是,所有证据都显示,丝涵就是那位自杀式袭击者。丝涵的行为不仅毁了自己,以及十几条无辜的生命,同时摧毁了被遗留在人世、不得不面对现实的阿敏。多年来看似和他同甘共苦的妻子,将他排除在自己的生命之外,彻底背叛了他。在痛苦、愤怒以及不解的情绪下,阿敏决心找出究竟是谁将他的妻子变成一个他所不认识的人……

内容概要

雅斯米纳·卡黛哈
本名为穆罕默德·莫莱赛奥,曾是阿尔及利亚军队军官,工作之余从事写作,在阿尔及利亚以法文出版了多部小说,深获好评。在阿尔及利亚内战期间,他为了躲避军方对书籍的审查,采用了他妻子的名字“雅斯米纳·卡黛哈”这个笔名。一直到2001年,他离开军队迁居法国后,才公布其真实身分。在公布身分后他依旧使用这个女性笔名,为的是表示对妻子的感激,以及对所有阿拉伯女性的敬意。
卡黛哈对于目前深扰伊斯兰世界的政治冲突相当关心,重要著作有当代东方三部曲:《喀布尔之燕》、《哀伤的墙》、《巴格达之歌》。被誉为是阿尔及利亚继加缪之后,当代杰出的作家。


 哀伤的墙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很幸运,我们生活在和平之中。但是,就在平行时空的他处,依然有很多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想死是人的本能,他们为什么愿意以身赴死?为什么会有自杀式爆炸这么残忍的事?《炸弹枕边人》剧照阿敏万分痛苦,心脏被挤压、撕扯。他是一个外科医生,绷紧了发条,连续地、匆忙地工作,努力地、徒劳地试图挽救每一条生命。刚刚发生了一场自杀式爆炸,人们肢体残缺、面目全非,呻吟着、无望地乞求生存的机会。阿敏绝对没有想到,造成这一幕人间惨剧的始作俑者,恰是他那美丽温柔的爱妻——丝涵。丝涵躺在那儿,全身炸碎,脸部完好。警察找上门,阿敏拒绝相信。但丝涵从伯利恒寄发的信件承认了她就是凶手的身份。这一切到底是怎样发生的?阿敏走上艰难的追索之路。《哀伤的墙》原名《攻击》,法国小说家穆罕默德•莫莱赛奥曾是阿尔及利亚军队的军官,为了躲避官方的书籍审查,他采用妻子雅斯米纳•卡黛哈之名来写作。这部小说创作于十几年前巴以冲突如火如荼之时。时过境未迁。2010年12月,以突尼斯小贩布瓦吉吉自焚事件为导火索,“阿拉伯之春”运动迅速蔓延,这场政治飓风卷过北非和中东这片动荡的热土,近一两年则进入欧洲,带给全世界更大的不安。在当前的政治语境中,《哀伤的墙》的再度走红,带给我们百味杂陈的滋味。作为玉石俱焚的手段,自杀式恐怖行动是一种准确率极高的、难以预防的战术。正如一位巴勒斯坦官员所解释的,它仅需要“一个愿意赴死的青年……钉子、火药、一个电灯开光、一小段电线、水银、丙酮……最贵的一笔费用是去以色列某个城市的路费。”最大的障碍是人的意愿。不想死是人的本能。那些自杀者为什么宁愿选择死亡呢?理查德•道金斯曾经专门从“互惠利他”的角度研究自然选择的演化结果。只要一个生物亲族的收益大于牺牲造成的成本,自然选择就会宁愿牺牲个体,而让“自私的基因”繁衍生殖。这个世界上的人类分成各种各样的群体,只要群体之间的纷争难以平息,恐怖主义的觅米(道金斯发明的文化基因概念)就会在怨愤的人群中继续传播,就会有愿意为群体牺牲的人体武器挺身而出。阿敏和丝涵是一对加入以色列国籍的阿拉伯夫妇,他们住在特拉维夫的高级公寓里,生活美满幸福。但是一墙之隔,就是另外一个世界。如果说特拉维夫至少还能维持表面的和平,那么,杰宁、伯利恒、耶路撒冷正在发生什么呢?一部政治小说,它的背景必须镶嵌在真实的历史之中。现实就是2002年的“杰宁大屠杀”。以色列对约旦河西岸发起军事袭击,并对杰宁市的巴勒斯坦难民营进行了无目的机枪大扫射。以色列著名作家阿里•沙维特在非虚构作品《我的应许之地》之中诘问:“奥弗拉(第一个定居点)究竟是犹太复国主义的良性沿袭,还是犹太复国主义的恶性变异?”答案是——两者兼备。犹太复国主义是民族解放运动,同时也是一个殖民主义事业,它打算以驱逐一个民族的方式拯救另一个民族的命运。《炸弹枕边人》剧照丝涵无法平息内心的波澜。小说后半部分有一大段篇幅描述阿敏和阿戴勒的对话。后者就是影响并吸收丝涵加入圣战组织的引导者。“为什么偏偏是她?”“为什么不是她呢?你为什么要丝涵置身于她自己人民的历史之外呢?她跟之前牺牲了自己性命的妇女相比,有比她们多些又少些什么呢?为了自由,就得付出这种代价。”阿戴勒慷慨激昂,充满了力量,并且不无几分道理。对于阿拉伯的解放事业来说,丝涵死得其所,她成了英雄。“死亡可以是一种雄心壮志,可以是一个人最热切的渴望,可以是一种当尽的义务。”可是,对于其他逝者而言,他们只不过是一群正在用餐的平民,何其无辜?他们的亲人是不是也可以捆着炸药前来报仇?报复引起报复,暴力引起暴力,战争引起战争。这样无休止的循环,正是酿成悲剧的深层根源。罗素因“捍卫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我们是谁?我们要去哪里?我们如何设置自己的终点?1950年,78岁的罗素因“捍卫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罗素在演讲中说道:“我绝不会为我的信仰而献身,因为我可能是错的。”这绝非虚无主义或犬儒主义。谁比谁更正义?每一种信仰都有它的道理,这个世界上那么多的冲突起因未必是善和恶,很可能是一种善和另一种善的不包容。小说改编的电影《炸弹枕边人》(法国,2013年)https://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s001675a63j&500&375&auto=0
  •     阿敏是入了以色列籍的阿拉伯人,并且是位在当地很有名望、受人爱戴的外科医生。他深爱着他的妻子——丝涵。那是他的梦想,他的一切动力源泉。他们在特拉维夫的富人区有一座豪宅,过着令人羡艳的生活,与许多明星、政要、军人等上流人士关系密切。然而这一切都有如梦境般虚幻,随着餐厅的那声炸响轰然垮塌。心爱的枕边人成了屠杀十几个幼童的自杀式爆炸袭击者。阿敏自认为完美的生活破灭了、崩溃了。他不接受警方给出的结论,他不相信和自己同甘共苦多年的发妻会做出如此残忍至极的暴行。直到在邮箱中发现了那封信,那封不清不楚的最后一封信,阿敏变得“疯狂了”,他不能理解丝涵的选择,甚至憎恨她就这样抛弃了自己。阿敏跟随丝涵的脚步,去到伯利恒、杰宁,凭着坚持和冲动见到了玛尔万教伊玛目,负责恐怖行动的指挥官,甚至玛尔万教中更接近核心的高级头目。在经历邻里的迁怒排挤、恐怖分子的毒打羞辱后,他终于得到了寻求已久的答案,找到了温婉善良的妻子变成暴徒的源头,也许这次的苦难已然到了尽头,但是阿敏仍将去追寻自己作为外科医生的真理。就在阿敏放下心中执念,准备回到特拉维夫继续救人行医事业时,被视为家族精神支柱的老宅遭到以色列军队报复性强拆,阿敏的叔公的孙女法丹失踪。为找到法丹,阿敏在清真寺等待机会,结果没有等来法丹,而是遇到针对玛尔万教长的导弹空袭。一切都发生的太快,等到阿敏恢复意识,只能看到躺倒在不远处的“焦炭”,哀嚎从四面八方冲击耳膜,脑海中闪现出儿时嬉闹的果园、母亲的面容、父亲的教导……然后他看见,一位老人跪在他面前,召唤真主之名,将手放在他的脸上,合上他的眼皮。直到合上书那刻,我依旧没有弄清楚到底应该怎样才能结束这场无休止的混战,用爱吗?为什么一个“入了以色列籍,嫁给知名外科医生,并且这个医生还常常令他居住的城市引以为荣,又是种族融合最佳典范”的好女人会是自杀式爆炸袭击者?从侄子阿戴勒口中,阿敏得知,丝涵选择“牺牲”是为其他人的梦想,为自由,为他们的“国家”。丝涵是一个不被命运之神眷顾的可怜人,“在她十八岁时,她的母亲死于癌症,她父亲也因几年后的一场车祸离开人世,哪怕是在接受阿敏长久的追求,嫁他为妻后,她仍然担心幸福易逝”。丝涵是背负苦难生活的人,她无法心安理得的享受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家乡正遭受着炮弹和枪支的侵扰,同胞还在生存线上挣扎。她无法无视民族正经受的不幸,她必须做些什么,皈依玛尔万教,为抗争的组织成员提供资金、秘密据点。可这些在她看来还不够,她要在特拉维夫献身,用炸弹惊醒平和的城市,让无辜的人感受她的同胞们所尝过的痛苦。这个丈夫眼中善良无害的女人变成了自杀式爆炸袭击者,一个疯狂的恐怖分子。与丝涵不同,阿敏没有体会过那般苦难,他的祖父是大家族的族长,拥有自己的果园、农庄,他的父亲是个自由画家,教会他“没有任何东西,绝对没有任何东西的价值胜过生命。并且,你的生命价值和别人的生命价值是相同的”。当他离开母亲,远离故土,去做医学实习生的时候,杰宁还是一座热情、充满魅力的大城市。在这场战争中,阿敏既不赞同以色列的行为,也不认可巴勒斯坦的做法,他只会救人,不会杀人。正如阿敏在山冈和隐士札伊夫的那段对话。“为什么在同血缘的近亲中会有这么多的仇恨?”“因为我们既没搞懂先知说的话,也不懂生命的基本规则。”“那么,我们能怎么样呢?”“首先就是还上帝自由。上帝被我们的过分虔诚挟持得够久了。”
  •     难得一遇的台风假里,我不可遏制地把这本书读完了。之所以会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我也抱着一样大的困惑,非常非常想知道,那群自杀式袭击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到底怎么会踏上这样一条可怕的路。早在数年前一直听到过新闻联播里传来的“自杀式炸弹袭击”这个词,而真正触动到我,则是最近在德国接连发生的恐怖袭击。那样安宁的德国,为何总被伊斯兰难民,甚至是已经取得双重国籍融入社区的非难民,暴力袭击呢?于是在看到《南方周刊》的标题和摘要后,我当场就上亚马逊下单买了回来。为什么?为什么!整个阅读过程中我都抱着男主角一样的疑问,并且深刻体会到他的痛苦和愤怒。卡黛哈被评为自加缪之后最伟大的阿尔及利亚作家并不夸张,其中对意识和情绪的描写简直数次让我要大叫出来!——我都被这些描写感染到感同身受了。然而合上书的最后一页,我的脸皱的像块被蹂躏的抹布,眉毛眼睛鼻子嘴巴都搅在一起,心里别样的难受和纠结。谁对谁错?我已然没有了判断。之前的我非常政治正确地认为,他们就是受到宗教的蛊惑,被洗脑而相信了那些为真主而战的愚蠢言论。我的天平自然地倾向了犹太人,天然地歧视巴勒斯坦一边的伊斯兰。但前些日子在看《人类》纪录片的时候,一段巴勒斯坦父亲和以色列父亲的自述震撼到了我。巴勒斯坦父亲的儿子被以色列警察击毙,但他选择原谅,因为仇恨只能引起恶性循环。以色列父亲的儿子在巴勒斯坦的炸弹袭击中丧生,他的眼神和语气里依然还有痛苦和恨意。但他们彼此都说,对方不听他们的话。原来他们都有沟通与和解的愿望,作为平民。然而他们都没有这样的机会,继续加深误解。在《哀伤的墙》中,也到处可见猜忌和拒绝沟通。在前半段的文中,某个人物对阿敏描述起,巴勒斯坦人一发动袭击,以色列军队马上就来推平土地,还未来得及出口气马上又遭到袭击。而最后的结局,竟然就是这样冤冤相报的具体版本。巴勒斯坦人炸弹袭击以色列哨所,以色列人马上推平他们的故居。在这样的彼此羞辱中,仇恨开始蔓延到更广的人群中,成为无法重新捉回瓦罐里的毒蛇。结尾也很耐人寻味。玛尔万先前因为阿敏的闯入而逃离,生怕被以色列特工盯上。然而最终灭绝他的,竟然是一位普通的阿拉伯妇女,一位本应是站在他那一边的教徒。仇恨真的会像控制不住的巨龙之头一样咬错方向,没有人能够从自己选择加入的仇恨大战中幸免。阿敏与神神叨叨的隐士札伊夫的对话,堪称本书的核心。读完这几句对话我的脑袋里轰隆作响,自然而然地抬起头望向天空,感觉眼泪都要迸出来了。“每个巴勒斯坦的犹太人都有点像阿拉伯人,每个在以色列的阿拉伯人都无法否认自己是个犹太人。”“为什么在同血缘的近亲中会有这么多的仇恨?”“因为我们即没搞懂先知的话,也不懂生命的基本规则。”“那么,我们能怎么样呢?”“首先就是还上帝自由,上帝被我们的过分虔诚挟持得够久了。”就是这最后一句,人类思维的局限性暴露无遗。就像昨天在《Bojack Horseman》里看到的一句话“人们只听自己已经确信的东西。”大家都觉得自己才是正确的,并把自己认为的正确当做最强硬的真理。上帝不应该是其他人解释的样子,只能是符合自己想象的样子。其他人都是装模作样,只有自己是上帝最虔诚的信徒。看到十几二十几岁与我差不多大年龄的孩子,在讲着羞辱,讲着从羞辱里滋生出来的仇恨,我错愕不已。在我的生命经历里,还未曾尝过这么绝望的羞辱——直愣愣冲着尊严和生命而去的,冲着最爱的家人和自己而去的,冲着自己赖以庇护的国家而去的。我试想了一下,如果我被逼到如此的境地,会不会也觉得生与死并没有边界,会不会也去战斗?“眼见美梦无望,死亡就成了最终救赎……”这是多少亡命之徒终极的相似。文中不少反抗者的言论,其实去除了语境,竟然与抗战时我们的口号与信仰如此相似。“国都没了,还要家做什么?”法丹在面临以色列推土机时的哀叹。“可是那些大声疾呼要有祖国的人,日日夜夜都准备好要献出自己的生命。”“对他们来说,没有尊严的话,那宁可死亡;没有自由的话,那就坟墓里相见。”这些悲壮的念头几乎都说服我了,说服我他们是一群有理想和荣誉感的人,他们只是为了建立自己的祖国而战,他们的死亡是为了祖国的献身……然而,为此他们就可以跑去人群里把素不相识的小孩子炸飞了吗?我的内心又为这个念头不寒而栗。这不就认同了恐怖袭击者的理论了吗?我的脑袋嗡嗡作响,只觉得这是一道无可能解开的死循环谜题。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故事情节简单,心理描写占很大篇幅。原本我期待对历史纠葛有细致的介绍,落空了。不过巴以问题确实无解。
  •     看完之后整个人都不好了 沉重太沉重了 信仰宗教的力量太大了 只能说我很庆幸自己生活在和平国度
  •     震撼人心的一部小说,字里行间是血与泪,这片自古以来就多灾多难的土地,身处和平的我们永远不会懂得,就像,白天永远不会懂得夜的黑。
  •     因为不是我期待的内容...
  •     宗教信仰问题一直无法感同身受,但即使身处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也不应该磨灭个人的独立思考和梦想,总之我的心愿是世界和平。
  •     就是一个题材优势嘛,从作品本身来说很弱的
  •     想看些书回答为什么,但是书里的人也在追问为什么,故事很精彩很伤悲,虽说从医生角度暴恐伤害无辜百姓的确是天理难容,但是从对方口吻角度出发,的确啊,国都没了,家和命真的重要吗?是偏激,但是活的没有尊严的时候也许是条解脱的出路~~~所以,生在和平安定的环境里,是国家对你强有力的保护!
  •     只能说题材很好,其实读好简介和读完全书并没有大区别,我不知道是翻译不好还是文采有限,文学家可以把触目惊心写得波澜不惊,普通作家大概就变成其貌不扬了吧
  •     题材大于一切。
  •     第一次读法国小说,感觉还不错
  •     差点被说服,差点就能认同他们的自杀袭击是为了国家和民族所做的牺牲。为了救赎而施展暴力,毫无理性的愤恨和仇杀,没法感同身受他们的选择或者被选择。战争到底是何面目,尊严荣耀,爱人朋友,能被夺走的通通夺走。总有一些东西不能被毁灭,它活在风里活在水里,最后会重新创造那个你被没收了的世界。
  •     对我们而已,提起人肉炸弹就觉得恐怖,认为只有疯子才会做出这样的事。作者从他的角度带领我们重新认识了这个概念。男主角一方面表示不能苟同教派的认知,一方面又将教派思想写的细致。只有深处其中,才能真正理解,人怎么会像疯子一样做疯事。我好像被洗脑了呢?
  •     还好,希望世界和平!
  •     真正的敌人,是将仇人灌输进别人脑袋里的人
  •     很好看的一本书,在巴以冲突的大背景下,讲述了一个扣人心弦的个人救赎的故事。同一片土地上的不同信仰,各种矛盾和冲突,身处其中时,孰是孰非,真的很难说清楚~~~
  •     三分给题材和视角,文学性上零分吧...这可比加缪差远了....主要还是作家思考力的肤浅,最后妻子丝涵投身人弹行列的刻画,比起康拉德《间谍》笔下维罗克太太,更是判若云泥。
  •     并不是任何惨无人道的事情,都可以拿“信仰”来做幌子。
  •     读完心情是沉重的,很多值得反思的东西。深刻体会到生活在没有战乱的国家是多么幸福!宗教信仰的力量很强大,“国家”在人心中的分量远远不是简单的两个字可以概括的。留着再读几次。ps.结局不喜欢,太残忍了,扣一星。
  •     听高晓松说过:在欧洲,宗教即等于民族。但始终无法理解这些由宗教或民族引起的纷争,甚至战争。就算不同信仰不同血脉,人和人之间为什么因为这些非要你死我活呢? 本书的主人公是生活在犹太人中的阿拉伯裔,就如同生活在阿拉伯人中的犹太裔,少数人在多数人里都是个异类,尤其在两个争锋相对的民族里。不停的自杀式袭击,只会让两个民族的隔阂更深,让哀伤的墙更哀伤。
  •     唉,历史不让和平
  •     以一个妻子突然在餐厅自杀式爆炸,杀死了十几个孩子,医生很是不解,那么优秀的妻子为什么就这样了,拉出来巴以冲突。一本很有深度的书,值得一读,不仅仅的是巴以冲突
  •     我不喜欢这个结尾,不过总的来说,还不错。
  •     以巴以冲突为背景,作者想表达出双方在思想和信念上的激烈冲突,但是实在是有些距离,找不到代入感,篇幅也短了些,要是能再展开些,也许能有更深刻的感受。
  •     让我觉得有趣的地方是,原本他一直纠结的是身在幸福中的她为何会去选择做人肉炸弹,可是当他以为他的妻子不忠于他的时候,崩溃才是最激烈的,而当这个误会消解了,瞬间的烟消云散甚至冲淡了妻子离去的痛苦。
  •     痛心
  •     最恶毒的敌人就是想在你心里播下仇恨种子的人
  •     感恩我生在我的祖国,感谢马克思的唯物主义
  •     以色列和阿拉伯的纠纷错综复杂的缠绕在一起,到底是对错有分还是个人或国家心中的执念,压抑 恐惧 神圣 无法触及的世界
  •     一本好书能够给一些问题提供答案。作者给出的答案是,仇恨来自于耻辱,受伤的自尊以及自己的无能为力。一旦仇恨与某种信仰融合在一起,比如爱国主义,就会成为最有力的武器。任何人的潜意识都可能被仇恨侵入,这种如熊熊烈火般的念头让自己的生活与生命都失去意义,唯有壮烈的牺牲可以结束这一切。作者又从一个医生的角度来说,没有什么是高于生命的,自己的生命和任何人的生命一样重要。这两种观念激烈地对峙着,任何一方都无法说服另一方。而我觉得,的确有值得用生命去捍卫的东西,去守护的人。只希望人们的狭隘少一点,愚昧少一点,不要执迷于自己心中那偏执的念头,不要为唯利是图的恶人所用,不要只看得见非黑即白的世界。
  •     这样的主题并不好写,国仇家恨加上历史原因,宏大又复杂。读到最后一页感觉是整个故事沉重的高潮,就这样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是仇恨叠加的个体,循环往复,没有结局。
  •     “他们可以拿走你的一切,但你的梦想会永远留在你身边,重新创造这个你被没收了的世界。”
  •     心灵与民族之墙
  •     我爱你 她送的书怎么能不爱
  •     对狂热的宗教信仰很难理解。觉得作者并没有从某个视角很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     作者对巴以冲突的理解的肤浅导致了充当人肉炸弹的人的动机没有说服力。
  •     一种惨痛。翻译有种台湾腔是怎么回事
  •     宗教信仰的力量真是可怕……
  •     我爱中国
  •     再好的题材也不能掩盖作者叙事/文学技巧的孱弱。读到后面,越读越尴尬。另外翻译出戏,有些地方翻译成“老公”、“条子”合适吗?
  •     以色列
  •     信仰本身没有罪过,错在人内心根深蒂固的隔阂、偏见和仇恨。。
  •     很好看
  •     大概是有点浮躁,最后一部分没太看得进去
  •     没有想象的好
  •     这道墙,不仅仅是以色列沿着约旦河西岸建立的八米高的隔离墙,更是阿拉伯移民与以色列人的高墙,也是靠坚持挽救生命的医生阿敏与以做人肉炸弹的丝涵为代表的巴勒斯坦原住民的高墙,亦是身为族长的阿敏祖父与一心想当画家的阿敏父亲的观念高墙。小说大量的内心剖白,细腻的情绪刻画,像电影般具有强烈的画面感,行文像熟手解剖一条鲜活的鱼,可见肉可见血可见骨头,然后一切又戛然而止,也让读者一滞,缓不过气,然后翻回首页,竟然已有先兆,何其妙!“他们可以拿走你的一切,你的财产,你最美好的时光,你所有的欢乐,还有你所有的荣耀,乃至于连你最后一件衬衫也得拿走,但你的梦想会永远留在你身边,重新创造这个你被没收的世界。”
  •     個人對幸福 自由 平靜的追求在種族衝突和戰火中無法實現的故事
  •     写得既矫情又啰嗦,拿来和加缪比,让人觉得是不是加缪也仅仅只有这个水准。。。 袭击平民再怎么粉饰都是罪恶的,国际社会对伊朗核问题的敏感也不是空穴来风。古兰经告诉我们,我们只能爱自己的和平,不能管异教徒的死活。
  •     说实话这本书我一直没有太大触动,身为一名穆斯林看得如同行尸走肉,不过最后一段话彻底征服了我,心中蔓延出来无法言说的情绪,也许是身为一个民族的为信仰的共鸣,久久触动;也许只是为自己的迷茫人生找到了出路。
  •     从翻开书的第一页就被作者带入一个危机四伏充满硝烟和死亡气息的场景。 死是唯一的自我救赎。曾经阿敏对妻子丝涵的质疑和不满,对战争的厌恶,现在在死亡面前早已烟消雾散。最后一刻,阿敏的眼前浮现的是美好的家园和回忆的留念。
  •     与你朝夕相处的,枕边耳语的人,可能我们并不了解他,虽然我们经常自以为很了解,很懂他们的内心。其实,往往并不像表面上看见的那样!当真正的他在我们面前展露时,受到的不仅仅是震撼,还有伤害!巴以冲突是难以调和的矛盾,千百年来的战火与纷乱,并未对冲突的缓解有什么影响,这矛盾仍旧要持续下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