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与秋的故事:郁达夫爱情志

出版日期:2014-12-1
ISBN:9787807680601
作者:许凤才
页数:340页

作者简介

重拾一段被时代和命运揉碎的传奇罗曼史
揭露一代文豪郁达夫为文学和爱情而漂泊的不凡一生
15岁离别少时初恋赵莲仙,赴省城杭州求学;
17岁东渡日本,与 “隆儿”、“梅儿”相遇,在国家与爱情中挣扎;
24岁在“封建包办婚姻”下与结发妻子孙荃开始无爱的婚姻;
31岁的郁达夫遇见王映霞,终于寻得真爱,这对才子佳人是否能偕老白头……
《春与秋的故事:郁达夫爱情志》讲述了一代文豪郁达夫为文学和爱情而漂泊的不凡一生,揭露了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他为爱而生,一生与十多位女性相知相爱,经历三次婚姻,制造出“现代文学史最著名的情事”之一,远走南洋为抗日献身。
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浪漫、真实、敢爱敢恨的郁达夫,一个与时代抗争的民国文人。透过郁达夫,读者可窥见鲁迅、胡适、徐志摩、沈从文、郭沫若等一代民国文人的爱情与命运抉择。
关于她,她们,不再说别的。一种东西一旦不能被忘记,也就再不会被我提起。——郁达夫
郁达夫有一颗努力向善和上进的灵魂,但必须有爱情与友情作为他生命的支持力,统以抚煦和鼓励。——王任叔
达夫无疑的是时代的悲剧的主角。他热爱他的从前的妻,而他的妻背叛他。他爱朋友而朋友出卖他、诬蔑他。他爱同胞,而许多人不理解他。他象耶稣一样地爱敌人,原谅敌人,他终于遭了敌人的毒手。——胡愈之

书籍目录

第一章、初恋与春愁
二十世纪初叶的富阳县城里,和郁达夫同年辈的女性中,容貌艳丽、气质出众而为大家所津津乐道的共有三个。其中“莲仙”和郁达夫的家住得最近……
第二章、少年东游
就在1913 年9 月下旬的一个晴朗早晨,郁达夫带了几册线装的旧书籍,穿了一身半新不旧的夹服,便跟着长兄郁曼陀先生踏上了赴日求学的征程。
第三章、士人和他的时代
1920 年7 月26 日,在乱云飞渡、红霞映满西天的傍晚,一乘小轿抬着孙荃走进郁家的庭院。没有结婚仪式,没有媒人,没有亲朋来贺,连蜡烛花炮也全免,一切都是无声无息的……
第四章、名士、青楼、家与国
郁达夫离京时,前往车站送行的人一定很多,但银弟不顾自己身份的尴尬,仍坚持要亲自送他上车,临别时又忍不住大哭了一场,真是应了 “童心未泯”那句评语……
第五章、最好的季节
再度来到京城,郁达夫的心情是十分复杂微妙的。既有携娇妻风光回旧地以炫耀之意,又有寻求往日不再的美梦之怀,而对这一切,王映霞都是茫然不知的……
第六章、枪声下的红颜
正当郁达夫陷入苦难的泥潭不能自拔自救时,李筱英就像茫茫黑夜中划破天际的一颗彗星,降落在了他的眼前。瞬间,他惊醒了,沸腾了,很快迎来创作的又一个春天……
第七章、最后的亲人
何丽有与前两位夫人无任何可比之处。论学识,没读过一天的书;论家庭,无依无靠,孤苦伶仃;论容艳,则是“何丽之有”……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内容概要

许凤才,河南淮阳人,现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少时耕读乡间,弱冠之年考入郑州大学,三十余年来潜心研究郁达夫,著有《浪漫才子郁达夫》《郁达夫与鲁迅》《郁达夫的婚姻和爱情》《郁达夫与王映霞》,多次获奖。其考据扎实可信,文字细腻通透,写作充满人文情怀。
《春与秋的故事:郁达夫爱情志》乃其厚积薄发之作,集多年研究所成,道尽士人、女性与一个时代的命运悲欢。初读此书,觉得有趣;再读此书,令人悲伤。


 春与秋的故事:郁达夫爱情志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这个枝头尚挂残存枯叶的季节,不知该算作初冬还是深秋。昨天,桑格格发了一篇《十一月的情书》,说一年之中只有十一月最寂寞,秋已经寥落,单薄的冬天还很贫瘠,犹犹豫豫的,像是一个人走了,另一个人还没有来,不知道该走还是继续留在原地,尴尬又干冷。如果此时仍算作是秋,又该怎么去审视和品读呢?秋总会让人或者期待、或者回味一段深刻的爱情。灿烂的艳阳下闪着灿灿金光的落叶,犹如怀揣炙热爱恋的女人,她爱得狂野、爱得果敢、爱得任性,不惧全世界的质疑,只为这一次能够大胆、热烈地表达内心的情意。阴郁的低空下兀自傲立的乔木,好似心境沉寂安然的女人,她爱得不温不火、爱得似有似无,全世界的爱情都离她而去也不会换来她呼天抢地的崩溃,或许会有折断的枝桠,却已不会伤及本体的坚守。瑟瑟秋风中凄凄凋落的花朵,仿佛被情所伤得再也提不起精气神的女人,她爱得一无所有、爱得遍体鳞伤、爱得惨惨戚戚,全世界都不能再次点燃她内心的火焰,只空留风卷残云之后的一片狼藉。是不是女人和秋纠缠在一起后注定不会有幸福的结局,就好似香菱易名秋菱之后终落得萧瑟殒命。我透过窗看了看在雾霾中晕开的橙色灯光,想着郁达夫曾经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这奔波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恐怕,现在的秋味更加“浓厚”、“沉郁”了吧!郁达夫生命之中来过太多的女人,或着愿留却留不下,或者留后又想走,或者没来得及思考而匆匆路过……似乎每个女人都和风情万种的秋有那么一些因缘。曾带给郁达夫“爱之初体验”无疑是娉婷的赵家小姐莲仙。在那个稍显闭塞的乡下,哪怕9岁的赋诗神童也抵挡不住大都市的高雅风潮。时常去上海、杭州走动的小姐,必然和乡下的土妞不一样。姣好的面容,新式的发型,时髦的衣料,略读过一些诗书的谈吐,当然,还有从骨子透出的傲气,都紧紧地抓住了少年郁达夫刚刚敞开一角的心扉。然而这场尚未轰轰烈烈开始的爱情因为郁达夫外出求学而草草收场。时隔多年,再次偶遇之时,莲仙已嫁做人妇,见过世面的郁达夫不禁觉得曾经心中的女神也泯然众人矣。远走日本之时,家人为他物色了门当户对的孙家小姐。孙家曾觉得郁家早已没落,风华不再,可是郁达夫少时的神话却深深地打动了孙小姐。孙荃在当地也算是小有才气的女子,必然向往一段男才女貌的佳话。郁达夫在信中得知后,竟然连假期都不愿归家,只怕面对这场包办的婚姻。可是,一个人的反抗终究抗争不过家族的命令,他还是回来了。形式上做到了,心却没到。众人散去,新郎独上洞房,却故意冷落了新娘。多年后,郁达夫自己都无法原谅自己那一时的粗鲁,无法忘记孙荃瘦削的脸庞和凄楚的目光。而后,郁达夫再次离家,却在信中指点孙荃如何作好古体诗。或许这种无关茶米油盐的内容更适合风花雪月,这种风花雪月更适合才子佳人。可惜才子的不羁之心无法被这样一个乡下的佳人所束缚,大都市的光辉注定要在他的身上抹上色彩。大都市给郁达夫送来了王映霞。这个杭州第一美人一出场就令郁达夫为止倾倒,开始了狂热地追求。这场相差12岁的才子佳人上演了文坛上最轰轰烈烈的爱情传奇。这一次,背离婚姻的人换作了王映霞。或许这之中有着层层的误会,也或许郁达夫步步紧逼反而将爱人越推越远,他们的婚姻只维持了12年。将最美的年华留给了郁达夫,王映霞似乎注定要在交际场上漂泊,幸好她遇到了钟贤道。“如果没有前一个他,也许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没有人会对我的生活感兴趣;如果没有后一个他,我的后半生也许仍漂泊不定。历史长河的流逝,淌平了我心头的爱和恨,留下的只是深深的怀念。”晚年的王映霞放下了一切,只留怀念。再后来,就是那个相貌平平却散发出青春气息的年轻姑娘陈莲有。这个没什么文化的年轻姑娘被郁达夫玩笑地改名为何丽有,自己却浑然不觉。多么天真的傻姑娘,就这样傻傻的陪在风流才子身边,或许这一种陪伴就已经令何丽有心满意足了吧!而在情场纵横多年的郁达夫可能再也没有力气去挣扎,只想在南洋岛国求一个安稳的余生,幸好得以遇到一个崇拜自己的年轻姑娘。还有那来来回回没有留下名份的女人,甚至没有留下姓名,没有留下印象。这些爱情如秋的女人,或选择青灯古佛、或选择平淡余生、或选择远走高飞,最终都化归一段往事,一种落寞,一曲无法吟唱的离歌。ps 这本是郁达夫的爱情故事,可是让一个女人来读必然会特别地注意每一个女人的命运。都说每一个男人都有着共同的爱好—年轻、漂亮,似乎才子们又多了一个爱好—学识。所以就请每一个女孩子努力地奋斗吧,要么趁着年轻,要么保证韶华已逝之后不见风韵,要么让自己散发出诗气和才华,总得让自己有拿的出手的特点吧!
  •     没有读这本书前,我对郁达夫不甚了解。所知道的,只是那篇《故都的秋》,已经是忘了是哪个年级的课本,细细回想起来,还会想起作者笔下美丽的秋天,还会想起那个年级的自己,摇头晃脑的朗读着课文。那是一篇细腻的散文,那时眼里的郁达夫就应该是一袭长衫,羽扇纶巾的文人形象。年少的自己并没有上下求索的精神,对于郁达夫的印象,也就止于此了。但我是喜欢文人的,特别是看了《黄金时代》后,更是喜欢那个年代的敢爱敢恨,那个年代的爱恨风流。《春与秋的故事 郁达夫的爱情志》正是一本迎合我当时心境的书。翻开来,这本书从郁达夫的爱情入手,爱情贯穿始终,却也并不局限于爱情,更是讲述了郁达夫的一生。从年少懵懂的初恋,求学东瀛的暧昧,父母之命的发妻,名仕风流的花柳,轰轰烈烈的逐爱,漂泊南洋的红颜,到最后隐姓埋名的相守。郁达夫的爱情和他一起,颠沛流离,或支撑着,或启迪着,或迸发着,或吞没着那个时代的他自己。为了考证郁达夫的爱情志,作者用了很多郁达夫自己以及身边人的文章,尤其是引用了很多郁达夫的小说,算是阐释了小说是源于生活,而又要高于生活了,看过后,我又特地去看了《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和《采石矶》,的确多少脱胎于郁达夫的现实生活,特别是读《沉沦》,看到主人公呐喊着祖国富起来吧,强起来吧,的确有很多作者的影子。令我意外的是,与林徽因与梁思成,徐志摩与陆小曼齐名的民国烟雨爱情,,郁达夫与王映霞,作者并没有用多少笔墨来介绍,算算仅占了篇幅的六分之一,可能是因为郁达夫与孙荃的故事留下更多考据的缘故,虽然她陪伴在郁达夫身边的时间只有半年有余,但是他们往来的书信,互赠的诗词,还有子孙亲友的回忆,大多是围绕着这个女人,即使在于郁达夫离婚后,她仍怀念着这个男人,竭力的抚养子女,孝顺老人,在郁达夫逝世后,她致力于整理郁达夫的文稿,可以说这个女人20岁出现在郁达夫的生命中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她一直心心念念郁达夫,却只因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缘故,就始终无法走入郁达夫的内心,在我们痛斥封建礼教的同时,不得不说,郁达夫在对待孙荃的爱情方面现实除了他人格的懦弱,当他知晓这门亲事的时候,并没有拒绝,他也曾竭力将孙荃打造成一个他喜爱的女子形象,并且孙荃也积极配合,他们之间明明是有过真正的爱情的,可是郁达夫只是为了自己的所谓自由的爱情,抛弃了一个深深爱着她的女人,在他写给王映霞阐述现有婚姻的信件中,作者用了基本属实,我却感觉狗屁不通。很多时候,文人骚客对女子的爱只是利用,包括后来的何丽友,郁达夫在文学方面绝对是成绩斐然,他也是真正的爱国者,但是爱情方面,他却显得懦弱,更多的给予对方同情而不是爱情,这从与他交往的多位烟花女子身上也看的出来。斯人已逝,留下的功过,都已是任凭说了。这本书作者以爱情切入,的确让文章读起来,好过一本《郁达夫传》,爱情里的真性情,也让人更容易了解到一个真正的郁达夫。
  •     文/橘川大人用郁达夫自己写的这句来作他一生的注解,未免再恰切不过了。经历过那么多的潋滟芳姿,世人关心的无非是他最终会花落谁家,没想到竟与毫无学识其貌不扬的何丽有小姐结为伉俪,而婚后生活却也惬然自得。初读此书时,一种宿命的意味就弥漫上来,想起一句话,性格决定命运,而作者又写道:“居无定所,行无踪迹,天然成趣,任意东西,一切皆随缘。这就是郁达夫真实性情的写照”。达夫就像一只不凡的桀骜的鸟,而这世间早已没有能够容纳下他的繁林。郁达夫的悲剧,似乎是早就深深地埋进了他的运命之中,刚烈正直如他,浪荡不羁如他,最后被熟人背叛,惨遭日本宪兵杀害。一枚已到生命之秋的叶子凋落在这异乡的肃杀的风中,在他的弥留之际,脑海中大概浮现过那“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杭州吧。少年时读《沉沦》,被里面的性描写惊得目瞪口呆,但细细品味,却有着一种颓废坍圮之美,达夫的文字就像真诚磊落的靡靡之音,将人的内心进行事无巨细的刻画,在那个时代造就了绝响;后来看娄烨的《春风沉醉的夜晚》,头一次发现郁达夫的文字被低沉缓慢的男声念诵出来竟是如此好听。看这本传记,我想并不仅仅是爱情志,它还涵盖了郁达夫的事业走向以及人生脉络,其间不乏关于他一系列挚友的描写:郭沫若,徐志摩,鲁迅,周作人等等。作者娓娓道来,叙述的同时旁征博引,夹带了不少精彩的诗句、选段,让未读过郁达夫的读者也可以一窥这位民国才子洒脱俊逸的文采,和敏感细腻的情愁。我偏爱少年时代不懂情事的郁达夫:青涩,倔强,表面平静,内心戏却超多。和他青年时代以及中年之后那种游梭于情场的熟稔和老练相比,这样未谙世事的形象往往对我具有致命的吸引力。我是一直相信“物极必反”这个道理的,少年的性苦闷和过分压抑自己极其容易造成成年之后的纵欲和放荡,因为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郁达夫在日本求学时,经常出入于烟花巷,在温柔富贵乡里排遣自己的忧愁,而后来回国也难改此恶习,胸中一有不平的块垒,就企图逃避,就志气消沉,“忍把浮名,换了浅吟低唱”。纵观达夫的一生,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他是爱女人的。这种诚挚恳切的爱意,和胡兰成对他生命中逐个行经的女子的爱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两者都是写得一手锦绣好文章的才子,这个时候,我想我们已经不能用规范约束普通人的那种道德准则去拷问他们犯下的累累情债,去唾骂他们所做的那些在常人眼中被视为”思想败坏”的事情,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于一颗敏感多情、思想丰富的心来说,遇到娇善可人、巧笑盼兮的豆蔻女子,不动情不动心,那才是显得有些奇怪。郁达夫热爱女性,却也敬重女性,在青楼里与“同是天涯沦落人”的银弟相抱着睡一晚,也没有发生什么让人觉得不洁的事情,完全是出于一种怜悯和同情的心态,这种抱头痛哭、抵足而眠的凉薄安慰,即使发生在青楼之中,也可以带有着一种纯洁无瑕的真情和人生荒芜的况味。似乎每一个民国浪荡文人的背后都有着一个勤朴恳实的女人,于徐志摩来说,是张幼仪,于郁达夫来说是孙荃。而我敢说,假如沈从文不是来自贫苦的乡下,那么遇到高青子时,他必是要抛了张兆和而去爱恋这朵红玫瑰的。假如郁达夫是个普通人,那么他是完全可以和孙荃厮守一生共赴黄泉的,可他偏偏具有风流气质,爱好刺激新奇,美丽的女人激发他创作的灵感,成就他不朽的名篇,他也不疲于在一个个美丽又有才情的女人后面颠簸他这一生。孙荃对于他来说是白开水,平淡无味,却能解渴,他在她面前可以卸下一切文人的行装,做个老老实实的“庄稼汉”,龙儿之死那段看得我泫然欲泣,夫妻两个抱头痛哭,一夜无话,在梦里各自走着一条荒野的路,路的交叉点立着龙儿小小的墓碑。你不能说郁达夫对孙荃是没有情的,我想说,他对她有情,并且是极深极深的亲情。后来分处两地,郁达夫觉得惶惶然没有安全感,日日盼着孙荃来信,并且隔几日就把一百多块大洋寄回家去,这完全是一个极尽责任的丈夫对家中老妻所做的行为。至少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郁达夫最爱的孩子是龙儿,而龙儿的夭折又使他内心最重要的一块土地塌陷,他不是不爱孙荃了,而是看到孙荃不免会使他想到这段惨痛的往事,他跟她只能过贫贱悲哀的生活。人生太苦了,总要找点乐子享,而我们在这令人倍感失望的世间,能做的微薄之事无非就是捕捞那令我们赏心悦目的美了。遇见王映霞并热烈地追求,我想郁达夫此时肯定暗下决心要与过去做个了断的。他在过去的泥淖里窒息太久,而王映霞则让他意识到,世间还有美,还有奔头,还有存活下去的动力和勇气。普通人都会对美好的生活有所贪恋,何况一个才思俊逸不懈于追求美的文人才子呢?读者能做的,也只能是发出一声叹息,心底里默默给这个受苦的心灵找一个合适的借口罢了。不是所有的女子都完备,而王映霞也有着她的致命缺陷:物质。正如我不相信才貌兼美、处事精明、气质尤佳的女人会淡泊名利,会甘于和一个有才却穷困的人白首到老一样,王映霞的出轨也在一步步印证着我的猜想。郁达夫和她本就不合适,一个不食人间烟火、才气斐然,一个虽然方方面面俱佳,却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俗人。泥土怎么会理解白云的灵魂呢?他们的婚姻崩坏想来应该是命中就注定的悲剧。何丽有成为郁达夫的第三任妻子,在我看来是一个可以写成心灵鸡汤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灰姑娘也能钓到大文豪的美丽幻梦。假如郁达夫不曾被害,那么不难推测出和他相伴余生的就是这位连普通话都不会讲的凡俗女子。他经历了沧海,看惯了千帆,到头来选择了一汪池水,谁说这不具有“看山仍是山”的意味呢?或许审美疲劳过后,瞅一眼“无盐”的面容,也能品出几分情趣来呢。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材料不错
  •     郁达夫一生飘零,多才也多情,生性敏感多愁,注定了感情生活的丰富多彩,本书集中描写其罗曼史展现他跌宕起伏的一生,看后让人一声叹息。
  •     因为每个柔情似水,成就了他的豪情万丈
  •     滥情志吧
  •     跟达夫相比,普通人的感情竟显得那么匮乏。
  •     郁达夫无脑浪漫花心却才华绝世的悲情一生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