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上光荣

出版日期:2015-9-3
ISBN:9787515337508
作者:张正隆
页数:350页

作者简介

铁笔虎胆,边写作、边流泪!继禁书《雪白血红》之后,张正隆再写东北!
中日亲历者留给历史的声音。
日本搜集解禁的未公开珍贵图片史料,再现历史现场!
*为什么军人最大的实力只有一个“死”字?
*九一八事变是否早有前兆,了解日本人的张学良为什么不留备案?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和张学良的不抵抗有何异同?
*黑龙江省为什么又要坚决抵抗?
*第一支伪军是如何诞生的?
*抗战的枪声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打响?
*日本怎样看待国联李顿调查团?
*东北抗日,是否得到了苏联的支持?
*马占山“降日”40多天,都做了什么?
*从“联省自治”到伪满洲国,日本人玩的什么把戏?
*抗日义勇军们又给予日军怎样沉重的打击?
*14年抗战历程,84年风雨飘摇,抗日先烈遗骸是否已经找到?

书籍目录

第1章 军人最大的实力,便是一个死字
不抵抗之夜
缘何不抵抗
如果抵抗了
东北没有奇迹
第2章 打起来再说,坚决抵抗
第一支伪军
军人守土有责
哪管东师入沈阳
江桥第一枪
第3章 为国家争地位,为民族争人格
马占山来了
日本人的交涉
上起刺刀来
先我同胞而赴国难
血性嫩江
日军陷入“苦战”
第4章 能被打死,不能被吓死
99挺机枪
军魂马占山
跳动的中国心
不能甩开膀子的抗战
第5章 江桥孤军,血战到底
日军“饮泣”求援
最后一道防线
多门亲自督战
死守,勿退
被击毙的小多门
第6章 时局日艰,沧海横流
说客板垣征四郎
赵仲仁念念有词
韩云阶算个什么东西
张学良不回来了
马占山的“急救法子”
谢珂无力回天
历史就这么写下了
第7章 不斩楼兰,誓不生还
马占山跑了
嫩江水照得见灵魂
打日本就是好样的
马占山又死了
义勇军进行曲
生死荣辱
第8章 这里是中国,这里在抗战
谢珂再举战旗
东北民众救国军
只有男儿血
雄关何处是长城
流浪的老五团
第9章 冒着炮火,万众一心
环壕英烈墓
防人之心不可无
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参考文献

内容概要

张正隆,1947年出生,著名军旅作家,中共党员。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有《雪白血红》、《枪杆子1949》、《一将难求》、《雪情》等。因每次创作都要进行大量的考察访问查阅资料,也被誉为“用脚写作的人”。


 无上光荣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张正隆的书,总会有一些细节,让“正统派”感到不痛快。这很正常,历史编纂与纪实文学写作是两码事,张正隆不是那种秉官方政治结论为天条的作家。也正因如此,每当张正隆有新书出版,我总会异常关注。沉寂五年多的张正隆,其实没有闲着,作为部队专职作家,仍在写作,仍在追寻消逝中的历史。有幸近水楼台第一时间读到张正隆的新书《无上光荣》,这是一本描述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悲壮惨烈抗战史的纪实文学。《无上光荣》有一个很“正统”的开头,从柳条湖事件写起;《无上光荣》有一个很“正统”的主旨,探讨“不抵抗”中的“抵抗”。这些“正统”汇集起来,让我不免产生张正隆在政治上成熟之感。紧接着,不免担心其政治成熟了,书也就没有特点了。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张正隆依然是那个没有偏见、怀有激情的张正隆。张正隆善于从细微末节之处研究人,判断人,因此也就得以在《无上光荣》中看到多处马占山的细节描写,或在赴任的船上,或在抵抗的前线,或在省城,或在海伦。马占山是矛盾的,很多书都是简单地以“抗日名将”“高级将领”形容他,这太过脸谱化。马占山曾经在江桥一战,激发起全国人民空前的爱国热情,他也一时成为人人敬仰的民族英雄。但是,抗战局势的纷繁复杂与“不抵抗”的大环境下,他又与日伪暗通款曲,就任伪满洲国“军政部长”,被国人痛斥为“汉奸”。最终,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合力,又把“汉奸”重新“逼回”民族英雄。像马占山这样复杂的人物,九一八事变后比比皆是。张正隆在《无上光荣》中,对这些人物都无好恶,只是尽量地走近他们,尽力比较真是地接近这段历史。这其实是很难做到的,甚至是做不到的,但张正隆努力在做。正如张正隆自己说过,“历史只能尽可能接近,但休想复原。”盖棺论定是忠是奸,非常不易。《无上光荣》,一则,寻到了“江桥抗战”这个切口;二则,不带任何个人喜恶的进行了爬梳与史实重建;三则,通篇置入了“不抵抗”的背景下。若非如此,便容易以偏概全。以这样的研究路径切入框定背景,厘清纷繁动乱下亦忠亦奸,这是《无上光荣》给我带来最为深刻的思考。无论是忠至马革裹尸,还是奸至遗臭万年,都是有过程的。都说1931年打响了抗战第一枪,但换个角度来说,也同时打响了日伪军射向同胞的第一枪。九一八事变不抵抗,这是在等,等待全国抗战,等待“国联”出面主持公道、正义。不抵抗政策是过渡到民族投降主义的桥梁,助长了汉奸们的叛国投敌活动。也正是从此刻起,选择开始了。是选择忠还是选择奸?1931年之前,人们甚至不知道何为忠,何为奸。沈阳北大营的官兵,拿起枪是违抗军令,任人宰割必然背负骂名。何为忠?何为奸?江桥一战似乎顿悟了,于是抗战的第一枪打响了。然而,江桥抗战,形式上抵抗了,但心理上还很迷茫。所以才有江桥抗战英雄徐宝珍最终却落得汉奸骂名的奇怪现象,才有了前文所述的大起大落、再起再战的马占山。1931年的江桥,是逼迫国人进行选择,忠与奸的道路上曲折前进;1937年的卢沟桥,经过6年的摸索,忠与奸的泾渭已然分明,到了践行自己的选择时刻了。也正因如此,人们不再迷茫,也就有了曾经不抵抗的蒋介石说出“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这样的话。江桥抗战之后,十九路军又于1932年1月28日在上海抵抗日寇,1933年初何柱国率部在山海关抗日,同年3月宋哲元的二十九军在喜峰口等地与日军拼杀,5月在察哈尔又有冯玉祥、吉鸿昌等领导的抗日同盟军的抗战,1936年又有傅作义将军率部在绥远的抗日,而东北各地相继出现的义勇军、自卫军、救国军以及抗日联军的抵抗更是前仆后继一直坚持了整整6年之久……抗日战争到底是8年还是14年?迷茫中抵抗了6年,觉醒后血战了8年。这就是我阅读《无上光荣》后的所思所想。
  •     ——读张正隆《无上光荣》文/张丽看抗战题材小说非作家张正隆莫属,其作品《雪白血红》、《枪杆子1949》、《一将难求》、《雪情》等都能在第一时间激发读者满腔热血,唤醒正义。里面有对历史的记忆,对烈士的敬仰,一部部血泪之歌,值得每一位同胞阅读。今年张正隆再推新作《无上光荣》,巧的是我在九月十八日这一天购买了此书,重温那段血与火、泪与痛的岁月。当耳边传来防空警报时,内心升起一种难以表述的悲愤。这悲是源于那些被日本侵略者杀害的鲜活生命;愤是日本侵略者侵我国土、杀我同胞,更重要的是对东北军爱国官兵和义勇军坚韧不屈的气质和品格所感染,他们为国家争地位,为民族争人格,让生命的价值得到最大化发挥。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东三省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形势,日本推行“大陆政策”,鼓动“满蒙独立”、苏联因中东路事件虎视眈眈、朝鲜民众在日本的怂恿下爆发一系列排华风潮,国内战乱,汪精卫联合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地方实力派发起对蒋介石的挑战,并由此产生了“中原大战”。国不强大、不团结,便导致那些图谋不轨的侵略者趁虚而入。日本军对东北三省垂涎已久,于是便有了日本侵略者的入侵,有了东北一系列惨案的发生,从某种程度来讲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无上光荣》以中日双方亲历者回忆及来自日本的珍贵图片史料为基础,再现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战悲壮惨烈的全过程,这里有耻辱、有伤痛、有残酷、有坚强。从不抵抗到江桥抗战打响第一枪;从明知胜利无望到仍然奋力一战;从溃败千里,到遍燃抗日烽火。这是一段泣血的历史,这是一个民族崛起的希望。无数将士用自己的生命换醒沉睡的国人,燃起抗日激情。团结的力量是无限的,借用习主席的话,正义必胜,人民必胜。鉴于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无数战士命丧黄泉,有的至死也不明白为什么明明有枪却不让打,明明有刀却不让用,乖乖的等死。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我想那些服从命令的军人至死也不瞑目吧。张学良为何下令全体战士不抵抗?马占山,一腔热血保家护国,率众官兵奋起抵抗中本侵略者。他曾宣布,倘有侵犯我疆土,及扰乱我治安者,不惜以全力除之,以属我保卫地方之责。并亲自视察防地,修筑防御工事,积极准备抵御敌人的袭击。为何这样的民族英雄后来与日伪暗通款曲,就任伪满洲国“军政部长”,成为被国人痛斥为“汉奸”?徐宝珍,江桥抗战之前是黑龙江卫队团团长,可以说,在江桥抗战中是立了大功。为什么这样一位抗战英雄后来也投了日本人?这一切的一切书中自有答案。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抗战胜利七十周年,读张正隆先生的《无上光荣》,重温泣血历史,缅怀革命先烈。
  •     日本外务大臣重光葵曾在回忆录中说:“在满洲不断发生具有危险的事件,我们多次向中方提出极为公正和友好的条件来解决问题,但张学良对日本的态度是强硬的而带侮辱性的。”“极为公正和友好的条件”是什么呢?是日本人怎么说,你中国人就得怎么做。而被端了老窝也不敢还手的张学良,倒成了“对日本的态度是强硬的而带侮辱性的。”人类的思维是遇事先讲理,中国人的这种心态好像更强些。可对这样的日本人还用讲理吗?理到什么时候都要讲,更要拳头硬。二战时,中国飞机去日本撒传单,美国飞机去日本扔炸弹,还扔原子弹。要说仇恨,还有比美国更令日本痛恨的吗?可日本至今也唯美国马首是瞻。你不老实,再弄出个珍珠港事件什么的,我还把你揍出屎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认为,应该把太平洋战争的起点,追溯到九一八事变。张学良说敌强我弱,所以不抵抗。我们为什么弱?中国从人口到领土面积,从来都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国之一,还曾是引领世界千年的强国大国,这又“弱”又“大”是怎么回事儿,这两个字连得上吗?古今中外,有“弱大”这个词吗?九一八事变前三天,国民党军队对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剿”刚结束。事变使蒋介石放缓了“围剿”的节奏,“攘外必先安内”的战略却是坚定不移。最讽刺的是,1934年春,不肯出关的张学良带领着把老家扔给日本人、在关内到处流浪的东北军,半数南下,去大别山打杀同胞的红25军。原因之一“是东北军如不参加‘剿共’战争,蒋介石和国民党中央政府就不拨给军饷”。谁在那儿偷着乐?而当日本投降,这回可以全力以赴地“安内”了,又在抗战的废墟上打得血火飞腾,一片瓦砾,在那儿偷着乐的又会是谁?侵略者打到家门口了,不抵抗。就想着去“国联”打官司,寻求“国联”主持公道。争取广泛的国际同情和支持,这个没错。可国人的公道、公平和正义,又该去哪儿诉求呢?去“国联”打官司,让人想到“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国联”判定“满洲国”是傀儡政权,又主张国际共管,让人想到“没有三分利,谁起大五更”。日本不理这碴,退出“国联”,让人想到无赖、恶霸以及它们所有的同义词。可无论想到什么,归根结底,不还得靠自己吗?无论这个世界怎样风云变幻,多么千难万难,最要紧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无论这个世界上有多少心怀叵测的鬼子,只要我们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国家强大了,就能享有和平和安宁,拥有光明和光荣。强国强军,钱包要鼓,拳头要硬,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精神,任何综合国力都不可忽视精神的力量。而打造精神的力量,筑起我们新的长城,那基石应该是一个比较清明的社会。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个人不是很喜欢近现代史,当知道张正隆老师的经历以及禁书后,5星给张老师为这本书所付出的心血。
  •     张就是一个长不大的胆小鬼,杀父之仇不敢报,自己该扛的不敢扛,投靠国民党寻求庇护,结果还得自己扛,最终落了个无颜见家乡父老的结局。他这一辈子对不起的人太多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