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齐泽克

出版日期:2014-8
ISBN:9787562484449
作者:(英)托尼·迈尔斯
页数:195页

作者简介

斯拉沃热·齐泽克不是一个普通的思想家。他把精神分析、哲学和政治引人注目地融为一体,他的方法总是新鲜而令人着迷的。他的话题范围同样令人振奋,从当代生活的政治冷漠,到一个认为自己会被鸡吃掉的疯子的笑话,从《生死时速》中基努·里维斯的道德英雄主义,到厕所设计对民族心理的揭示。
在这本书中,托尼·迈尔斯给出了齐泽克关键思想的一个清晰而迷人的指引,并解释了齐泽克思想的主要来源,包括他对拉康精神分析的重要参与。运用大众文化和日常生活的例子,迈尔斯第一次概述了齐泽克作品所处理的主要问题,包括:
• 主体是什么并且它为何如此重要?
• 后现代性为何如此可怕?
• 我们如何区分现实和意识形态?
• 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 种族主义为何总是一种幻想?
《导读齐泽克》是任何一个想要理解这位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所说的“近几十年来欧洲出现的在精神分析界,诚然也是一般文化理论界的最令人敬畏的杰出倡导者”——的思想的人的必要读物。

书籍目录

我们今天为什么需要导读书?
译者前言
丛书编者前言
致谢
书名缩写
为什么是齐泽克?
关键思想
1 齐泽克的影响者是谁,他们如何影响他的作品?
2 主体是什么并且它为什么如此重要?
3 后现代性有何可怕之处?
4 我们如何区分现实和意识形态?
5 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6 为什么种族主义总是一种幻想?
齐泽克之后
进阶阅读书目
参考文献
索引
斯拉沃热·齐泽克思想源流简图
为齐泽克的形象和思想“正名”/韩振江

内容概要

托尼·迈尔斯   曾任斯特林大学讲师,写有多篇论后现代主义、精神分析和政治的文章。
译者简介
白轻(豆瓣id:lightwhite),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美学专业研究生,研究兴趣为西方现当代哲学和文学理论,译有齐泽克,阿甘本等当代理论家的著作若干。


 导读齐泽克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油泼鲤鱼/评《导读齐泽克》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导读系列的书,这本书很像我们小时候学习用的辅导书,书中只是给出了作者的文章或者诗歌,但是关于作者当时为何写下这篇文章或者诗歌的原因我们一无所知。甚至在单凭看到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观点时候,我们或许无法理解或者无法认同。这些都归因于我们并不了解那个背景。所以辅导书就给了我们这样的指示或者引到,我们了解背景之后重新再去理解作者,反而多了很多共鸣。对于像我这样的外行人来说,如果直接去读齐泽克的书或者文章,根本无法抓住他的思想重点在哪里,更别提理解齐泽克的思想了,因为我们对于齐泽克也并无了解;但是我们如果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收集材料来了解齐泽克,困难重重,资料很难整理齐全,整理齐全了材料之后还要学会分辨真伪,分辨真伪之后还要总结齐泽克的人生与思想等等。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如果对于一个并不是打算深入进入这个行业的人来说,这显然是浪费了很多时间。哲学家貌似都一个共性,喜欢探究世界的规律,喜欢批判的虚伪,甚至攻击政治的阴谋,更喜欢与其他哲学不同。齐泽克也不例外,而且齐泽克还是个充满热血的哲学家,他幽默风趣却洞察仔细。读着这本书,我大体了解了关于齐泽克前半生的哲学观点。这本书的作用不可磨灭。读完这本书,再读其余相关作品容易了很多,对于其所处背景和发表言论有了一些共鸣或者认同。齐泽克也是不断进取的,他时刻在观察,时刻在思考,所以他的思想也是与时俱进的,这种改变也是他人生境界的不断提高的提现。导读的作用也在这里,它不只帮助你理解以前和现在的齐泽克,也对他以后的改变产生了启示。
  •     这本导读的特色在于,齐泽克的每一个关键思想、标题都通过问题来结构形成体系。书中对拉康的阐释也轻松易懂。入门者可以毫不费力的继续阅读齐泽克。翻译成熟流畅,但也存在疏忽的地方,我觉得像这样的句子还应该再推敲打磨一下:“在我思中达到顶点的向着自身的回撤毋宁不得不被假定为两者之间的消隐的中介,是过渡围绕着它而得以组织的缺失的联系。”(p47) “这里的关键是认识到——因为这是一个贯穿齐泽克作品的主旨——主体(在这个例子里是上帝)是由一种缺失,一种自身对自身的清除,一种对产生它的根据或本质的驱逐,构成的。”(p52)下面我仅提供一份利于自己的三手综述,然而这样的综述必然存在理解上的偏差,所以请允许我借以齐泽克的话为自己开脱:“任何想要抛弃所谓“不正确”的部分或方面的尝试都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对真理本身的丢失。”行文仓促,不免啰嗦,见谅。一、主体即空虚在齐泽克看来,困扰黑格尔和康德的一个转变性问题是:我们如何在某一时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客观世界的一部分),而到了下一刻我们又成了对其余世界发声的主观身份?齐泽克违逆众说,借用了笛卡尔我思论断的方法而非我思本身,探讨了我们如何从客观性(自然)存在者转化为主体性(文化)的存在者。齐泽克把“我思”的过程描述为向着自身的回撤,这样就切断了自身与世界的联系,而仅剩下“我”与“我思”的关系。如此一来,周遭世界就被经验为缺失,而缺失意味着生成,这样一种客观的世界就由此生成了主观的世界。这样,主体的位置就清楚了,主体即空虚。恰恰是空虚实现了从客观到主观的过程,从自然状态到文化状态的过渡。这是因为,如果一个事物和这个事物的表征(这个事物的词语、符号)之间不存在空虚,那么词与物之间就是同一的,词语就没有必要存在了。这也是符号学中的一个根本悖论:词于物只能又一个在场。只有当事物不在场,不清晰的时候,我们才需要用语言去描述或称谓它。因此,造成词与物不同一的就是主体——空虚。齐泽克借用杰姆逊的“消逝的中介”(the vanishing mediator)这一概念来描述主体,因此主体成为穿越疯狂的自然界不得不存在然而却又不得不在随后消隐的中介物。在齐泽克看来,主体(消逝的中介)也同样是疯狂的,所以,疯狂是理智的条件,换言之,我们之所以理智是因为曾经疯狂,理智不过是穿越疯狂的产物。接着,齐泽克把谢林作为哲学史上的一个消逝的中介,完善了主体的整个过程。这里有必要把整个过程清晰地描述出来:实在界——切断外在联系——形成空虚(空虚的悖论)——主体外在化(词语)——象征界。齐泽克认为,主体的深渊(无)构成了一种恶性的悖论循环:一方面,无,“无所求”(wanting nothing),另一方面,无,想要“无”(wanting ‘nothing’),“无所求”是否定的收缩的意志,而“想要无”则是肯定的扩张的意志。(有趣的是,那些声称自己无欲无求的人正落入的一个悖论:他们一再需求“无欲无求”本身。)因此,虽然主体的构成是一种缺失,一种对自身对自身的清除(无所求),然而主体也同时是一个怀旧的主体:它总试图恢复自身的缺失(想要无)。对此,主体必须将自身外在化,这样,主体不在和客体相对立而是成为自身的外部客体。简单地说,主体此时充当你的眼球,你可以看到一切事物,除了那个观看的部分(眼睛自身)。当然,你看到你的眼球的唯一方式是照镜子,然而在镜子中,你的眼球却成了你自身的外部。因此,主体只能提供一种关于现实世界的视角,主体无法被确证在自身之中,而只能透过现实之“镜”被把握。在最后一个过程中,主体主体化(subjectivization)或外在化是通过词语。齐泽克认为,当主体说出一个词语之时,主体就把自身的核心凝结在一个外在的符号里,而这个符号,这个镜子中的我实际上并非是我,于是,关于我自身的同一性就崩坏了。由此,齐泽克在拉康的肩膀上提出“自身同一性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事物的同一性、单一性、一致性总是分裂的。换言之,总是存在事物自身的过度,一种除不尽的剩余或是残留,例如一个词语的含义从来无法在这个词语自身当中被找到,而毋宁是在其他词语中被发现——我们通过其他词语解释这个词语。最终,主体经过主体化,即服从词语的过程,从而到达拉康意义上的象征界。在象征界中,主体化后,主体经由我们的整合能力,形成一个自我身份,而这个身份则是不断的通过主体化的逆过程(可见齐泽克意义上的主体化区别于后结构主义主体的生成的是其双向的过程),不断修改的。二、可怕的后现代:宽容的负担德国社会学家贝克和吉登斯提出“风险社会”(risk society)理论指出一种“低概率——高后果”的风险,用以描述那些发生的概率小,但一旦发生就是灾难性的事件。并且,这些风险都是人造的风险,是人类对自然界干涉的结果。减轻这些风险的方式就是再次干涉,而这一干涉又会造成新的不可预知的结果。于是,我们便陷入了自反性的循环:每一个风险的消失意味着一个新的风险的诞生。齐泽克对后现代性的理解基于以上理论,并认为我们已经落入了这样的自反性循环。对齐泽克而言,后现代的危险正在于其无所不包的宽容,促使大他者(社会建制、习俗、法律)瓦解了。对于黑格尔而言,习惯习俗是一种对世界的机械性反应,它让我们摆脱了对细节的费时关注,从而使我们转向更为深刻的事。齐泽克也如此回应:“我们知性的创造力只有在某种强制的观念框架内才能得到‘释放’,正是在强制的观念框架中,我们可以‘自由地运动’——这种强制框架的缺乏必须被经验为一个无法忍受的负担,因为它迫使我们不断地关注我们如何回应我们自己所处的每一个特殊的经验情境。”为此,齐泽克将语言本身作为一例。只要掌握了句法和语法的规则,掌握了大部分词语的含义与使用,我们就可以不用为每一个词而查字典,这样就可以在语言内部自由的思考,相反,如果没有这些规则框架,语言就成为我们的负担。因而,我们总是通过熟练的母语去思考,而从不运用我们尚未掌握的语言来思考。然而,后现代正摧毁了这些框架与规则,使我们肩上沉重而混论的负担。那么大他者的意义究竟何在呢?拉康认为,不是说上帝如今死了,而是说他总是死了的。齐泽克借此发挥,认为大他者也总是死了的。大他者仅仅是我们普遍赞同的谎言:皇帝的新衣。而在后现代,大他者不再存在,我们不再相信皇帝的新衣。对此,齐泽克并未乐观的对待这种“揭穿”,相反他认为我们付出了更大的代价:象征效力(symbolic efficiency)的终结。象征效力指这样一种确证方式,即为了让一个事实为真,自我确证还不够,还必须让大他者参与确证。例如,在得到既定的体育机构的确证之前,我不是世界上最快的运动员,在通过驾照考试之前,我只是一位驾驶学员。个人的人格与身份必须经过大他者的确证才有象征效力,正是大他者授予了这一资格,才使得其他所有人的彻底承认,而这一资格的授予来自历史积淀的普遍共识。由此看来,如果大他者不再存在,那么授予这一资格的将可以是任何人,即使没有某种许可证,人们也可以从事某些行业。齐泽克在这里引出了大他者逝去,象征效力失效所呈现的全新的难题。其中之一是一种“对服从的不断增长的依恋”。按照齐泽克的说法,如果大他者的律法失效,我们很快就会唤起私人律法或个人律法来弥补官方权威的缺失,危险也正在这里。这样的境况早已被拉康所预见:“当象征效力被悬置的时候,想象界就落入了实在界。”(在拉康与拉康主义者那里,想象界是最低劣的。)宽容或包容性被认为是后现代的突出优势,在这里齐泽克却要求我们反思这一宽容的极端形式。这种宽容所酿造的享乐秩序是其中一例。主体的享乐历来是一种受限制享乐,我们被允许享乐,因而在某些限制内我们还是具有享乐的自由:我们可以选择享乐或相反。同时,享乐本身就无法脱离限制,也就是说当某件事可以无限制的做,那也就不能称为享乐了,作为享受,本身就是僭越某些限制而产生快感的。而此时,宽容的运作机制合理化了一切享乐,于是,我们的享乐成为一种义务。正如齐泽克指出的,当享乐成为义务,它便不再有趣。享乐失去了自己的律令,而成为自身的律令:我唯一并且必须做的就是享乐。为了减轻这些后现代症状,齐泽克认为我们需要一个政治的行动或革命,从而改变后现代可能性的条件,并诞生一种新的象征秩序。三、现实的意识形态幽灵齐泽克对意识形态的基本定义来自于马克思的“他们不知道,但他们正在做。”因此,意识形态就是我们对现实歪曲的理解。这样,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只要告诫主体,表明他们如何受到了对现实歪曲的理解。换言之,一旦意识形态被认作是意识形态(作为被扭曲的现实),便即刻消失了,因为“虽然我们正在做,但我们知道了。”(作为一种批判,这暗示着,我们今后不会再做了)然而,如今,齐泽克认为我们生活在一种犬儒主义的意识形态之下。也就是说,马克思式的意识形态的批判历程走向了一个相反的道路:“他们很清楚他们正在做什么,但他们仍然在做。”(斯洛特戴克)换言之,他们很清楚他们所理解的现实已经是歪曲的版本,然而却从不拒斥它。在这个意义上,意识形态被定为在我们所做的,而非我们所知的东西里。也就是说,我们意识到了我们所理解的现实是歪曲的现实,然而我们的做法依旧遵循的“规则”,这一“规则”就是意识形态。(表里不一)对此,齐泽克改写了斯洛特戴克的公式:“他们知道在他们的活动中,他们正在遵循一种幻觉,但他们仍然在做。”因而,意识形态实际上是实践上的,而非理论上的。也就是说,我们(表面上的)信仰的并不支配我们的行动,意识形态存在于支配我们行动的那个隐而不彰的信念上。帕斯卡尔认为,真正的信仰只能来自仪式。齐泽克在对帕斯卡尔的阐释中发现,我们的信仰体现在仪式中——它在我们对事实的理解之前就得到了展示,也就是说信仰早已被决定了,在我们认识到它之前就客观地存在在仪式中。那么我们如何区分现实与意识形态呢?为此,齐泽克将意识形态叙事区分为三个阶段:教义、信仰和仪式。首先,意识形态的教义是一种有关意识形态的观念、理论,这些理论虽然真实而论证合理,却掩盖了一种既得的利益;其次,信仰则规定了其教义的物质或外在呈现,这也就是上述控制我们实际行为的隐而不彰的信仰;最后,仪式是教义的内在化,是教义被经验为自发的方式。此时,我们已经处在幻想中无须信仰或理论的支撑,对信仰的行动已经成为本能。在这三个阶段的每一个情形里,齐泽克都认为只要我们认为我们已经采取了一个真理的立场,可以从中批判意识形态的谎言,那么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再次回到了意识形态。这是因为我们一直以纯粹二元的方式来看待意识形态批判的问题:要么是一个属于意识形态的视角,要么是一个属于现实的视角。然而,通过对谢林的生命/死亡的论证,发现了意识形态实际上是一个三元结构。在生命/死亡这个论证里,齐泽克看来生命与死亡的表面完整性是由一种活死人(living death虽生犹死)和一种死活人(deathly life 虽死犹生)所增补的事实。我们会遭受生物的死亡,在实在界中我们的身体最终会崩解。但我们还可能遭受在象征界的死亡,实际肉体虽然没有消失,但是我们已被驱逐出象征界,并且不再为他人而存在(为他人所遗忘),我们由此成了活死人。另一种情况是,我们在实在界已经死亡,却仍旧活在象征界当中,我们遭受了一种死后的生命,仍然有人记得我们。因此,齐泽克认为正是这种增补构成了一切意识形态的基础。并且,现实本身也依赖于这样的增补。由于我们无法通达实在界,而只能通过象征秩序来构造现实,而实在界的象征化又总不能是彻底的,因而总有一部分仍未象征化的实在界成为我们所看到的现实的空缺。这一空缺致使实在界的一部分返回并幽灵性的增补现实。换言之,现实的空缺召唤了意识形态,二者是彼此纠缠的,无法脱离各自而存在。因此,来自实在界的返回(或对抗),修补了现实的洞,可以说意识形态赋予无意义以意义。如此一来,似乎意识形态是为了呈现一个完整的现实所不得不假设的常量。五、种族主义的幻想齐泽克首先分析了幻想的几个特点:首先,幻想是为了抵制他者欲望的产生。他者的欲望体现为我们关于他者到底想从我们身上得到什么的问题(汝所何欲)。这里要注意,欲望本身是无法满足或实现的,齐泽克认为,“我们以为‘事情本身’在不断地拖延,其实不断拖延这个行为,正是‘事情本身’;我们以为自己在寻觅欲望,在犹豫不决,其实寻觅欲望和犹豫不决这个行为,本身就是欲望的实现”(《斜目而视》)换言之,欲望只能在幻想中通过满足的拖延,通过欲望的不朽,而得到满足。一旦欲望得到实现,它将即刻消失。其次,我们欲望的对象不是某种提前给定的东西,幻想首先建构了我们的欲望,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幻想,我们不足以去想得到什么我们现实当中尚未得到的。然而在这个幻想中实现的欲望却并不是我的欲望,而是他者的欲望,是他者想从我身上得到什么的问题,而非我想得到什么的问题。因此,幻想就是齐泽克所谓的主体间性的,幻想只能在主体之间互动产生。对于他者的欲望,主体总是以一个幻想来回应,所以幻想实现了他者的欲望。第三,齐泽克将幻想视为一个渗透着带偏见的欲望的框架。它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视角,因而我们看到的只能是歪曲了的畸像(anamorphosis)。这样,观者就无法保持中立或客观,而这能从一个特定的视角观看。即便如此,齐泽克也表明,幻想与现实之间并非对立,如果我们没有自身特殊的幻想,那么我们不但没有一个客观的现实真相,我们甚至都无法得到现实。正是带着偏见,我们才能够观看现实。因此,正是客观让我们变得主观,怀揣着偏见或幻想的框架视角看待问题。最后,齐泽克提出了两种基本的种族主义幻想。第一种是他者欲望着我们的享乐,他们想要从我们身上偷走我们的享乐并抢走我们幻想的特殊性。第二种是,他者能够获得某种奇异的享乐。为了避免种族幻想的冲突,齐泽克提出了幻想的伦理学:首先,我们不应该侵犯他者的幻想空间,不侵犯一个个体从中观看世界的特殊方式。其次,我们应该支持国家反对文明社会。国家可以充当不同群体的各种幻想之间的缓冲带。最后,我们要学会“穿越幻想”,必须体验幻想背后的空无,以及了解幻想如何掩盖了这样的空无。例如,种族主义的潜在论点都是“要是他们不再这里,生活会变得美好,社会会再次和谐”,然而,这种幻觉认为,我们能够拥有一个完美的社会,然而事实上这个和谐的生活尚未存在,因而我们不得不换一个说法:“不管他们在不在这里,社会总已经是分裂了的”。
  •     对齐泽克这样一位依旧在世,并且创作力格外旺盛(几乎每年一本的出版速度)的哲学家而言,提供一份所谓的“导读”(不是作品的导读,而是思想的导读)是否可能?何况读者面对的是十多年前的导读了,这样的导读不是让人面对着一个两难的困境吗:要么这样的导读是不充分的,即它来得太早,看不到齐泽克思想的后续发展,所以,它已经过时;要么这样的导读是充分的,换言之,它已经洞察了齐泽克思想的全部奥秘,所以,齐泽克本人的思想已经走到了尽头,那么,我们为什么还需要一个已经枯竭了的思想,甚至需要这个思想的一个导读呢?事实上,一位至今仍然关注齐泽克的读者或许会在他的新书《少于无》(Less Than Nothing)出版后,发出一阵惊讶,仿佛那个熟悉的齐泽克回来了,那个在二十多年前写《延迟的否定》(Tarrying with the Negative)的齐泽克……这种惊讶不是可悲地印证了一个事实,即齐泽克的思想在二十多年后又回到了那个起点,那个将黑格尔、马克思和拉康融为一体的原点吗?如果十年前的齐泽克(作为本书导读对象的齐泽克)是我们熟悉的齐泽克,那么,后十年的齐泽克是什么样的齐泽克?或许,就中国内地所引进的齐泽克而言,这样一本导读已经足够:因为目前已经出版的齐泽克的著作绝大部分是他早期的理论写作,也就是这本导读面世之前就已经出版了的英语著作——仿佛这本导读是以一种时代错乱的方式,为我们这些迟来的齐泽克读者准备的。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好奇:之后的齐泽克去了哪里?的确,在2003年出版的论德勒兹的《无身体的器官》(Organs without Bodies)之后,齐泽克的著作更多地转向了政治和宗教领域,纯理论的色彩已经逐渐减弱,增加的则是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现实的批判力度。在这个意义上,后十年的齐泽克是彻底“激进化”了的齐泽克,是被贴上“左翼”标签的齐泽克。从“9·11”到伊拉克战争,再到金融危机和占领华尔街运动,齐泽克的写作无不瞄准了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内在对抗,而早期的理论话语似乎也在这样的批判中得到了完全的施展。虽然这种过度激进的政治姿态是齐泽克遭受指摘的原因之一,仿佛他已经沦为了一个在媒体舞台上表演的丑角,丧失了一个思想者固有的理论深度。但事实上,没有这个激进的维度,就没有后十年的齐泽克,而我们也将错失他与同时代的一系列左翼思想家的对话(早在《敏感的主体》里,他就展开了这样的对话;而到了2014年的新书《事件》[Event]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他如何把巴迪欧的概念具体化了)。更加重要的是,我们自身就需要一种批判性的方法来阅读我们社会的症状。所以,我们面对的似乎是两个时期的齐泽克,但我们必须注意,后期的激进政治的潜能已经蕴含在了早期的思想写作当中(或许,这部导读所提供的齐泽克的传记能够给出些许的线索)。换言之,这本导读的确是相对全面的齐泽克的思想导读,但它并不是齐泽克本人的全面导读。我们在这里看到的还只是一个作为拉康主义者的齐泽克,或一个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齐泽克,这恰恰符合理论界给出的一般印象。但“真实”的齐泽克,或者,齐泽克的“实在界”,在哪儿?这里的文本建构的当然是“象征”的齐泽克,一个被理论化了的思想者形象。而当我们乐此不疲地谈论他的段子时,他似乎被“想象”为一个手舞足蹈的表演者。如果“真实”既不在“严肃”的讨论中,也不在“戏谑”的表演中,那它在哪儿?或许是在尚未浮现的激进政治维度当中,并且总已经从我们的固有成见中滑落了。恰如这本导读的作者所说,导读并不能取代读者自己的阅读,它不能取代是因为齐泽克的写作还在继续,而我们的阅读也正在到来。白轻2014年6月于北京

精彩短评 (总计43条)

  •     不错的入门书,嗷~
  •     读了遍理理思路挺好的,还有,学术明星你们就歧视人家这个我是不滋慈的
  •     按照給本科生上課的思路寫的導讀書,給個大拇指,順祝情人節快樂
  •     叙述和翻译地挺清楚哒~我其实很容易被西方现代哲学家们打动,虽然打动我的通常不会是理论,而是他们的精神与正能量…精神分析和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都是实践,一切的理论都是为了证明美好生活的可能…然而这种绝对的美好只有哲学家才会向往吧,多数人活在幻想中就可以满足了…可惜这美好只是存在于可能与希望之中…
  •     整本书都没有作者简介
  •     娱乐竟然让我认真起来了。本来打算读一套读本和一些实用书籍作为读康德的佐料,结果这一本到让我打起了兴趣,动动笔写了一份三手综述。晚上把笔记综述写到书评吧。
  •     拉康是把原本不相干的理论家群体聚到一起的剩余。解构主义者不喜欢他,福柯的追随者不喜欢他,女权主义者也不喜欢他——没有人喜欢他。但是我好喜欢他。
  •     如果说詹姆逊被哲学界称为“MTV马克思主义者”,那么齐泽克就是“MTV哲学家”,其作品的出版“甚至比麦当娜的单曲唱片的发行还要频繁。”齐泽克作为我大学时代的最爱,而现在却对他没有什么兴趣了。他的作品虽然为了阐释意识形态的运作而用拉康的术语和概念框架进行黑格尔式的分析,但是其核心依然是在把普遍性当中的例外定义为普遍性的关键。
  •     爱上这个大舌头
  •     可以看出齐泽克很有创造性地扩展了黑格尔,拉康,笛卡尔的概念,并辩证式的分析。三界模型看着挺好使,缝合点和幽灵补足的概念对象征界也挺好,对行动的切入并没有太多阐释。。和最近看的赵汀阳殊途同归,总体而言和其他哲学家比好玩也更好懂一些。这次比较仓促,下次再看看
  •     这位作者的文风跟大胡子一样俏皮。
  •     细读,齐泽克入门书,主体、意识形态性别、种族,以及齐泽克资料大全,都有。算是比较好读。推荐。
  •     从齐泽克的思想渊源、思想要点,到齐泽克全部著作的点评解析,这样一本导读性书籍,为帮助读者打开齐泽克的思想之门,提供了一把良好的钥匙。虽然只是一本导读,但这本书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仍然相对艰深,如果没有一定的哲学、政治学和社会心理学基础,很难完全吃透。
  •     这本导读书的野心并不算大,其主要纲领是通过几个鲜明生动的例子解释清楚齐泽克那里的主体概念,并以此展开一个讨论现时代重大问题的新视角。简而言之,齐泽克创造性地借用了笛卡尔得出其主体概念的过程,指出那种普遍的怀疑与其说达到了一切知识的确凿根基,不如说是在“世界黑夜”中深深的受挫所导致的弃绝,其结果是一个空洞式的矛盾主体,扮演着象征界与实在界间滑动的钮结。因此,主体也不像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的那样是完全武断的,后者恰恰因为忽视了实在界的侵入而将知识完全理解为能指链上的滑动,因而成了杀死大他者的共犯。不过,就本书展现的齐泽克而言,仍不清楚实在界以何种方式起作用:它似乎总能够简单地通过身体起作用,但这是什么样的身体?如何才能使一种对实在界——它依其定义不可正面谈论,谈论即是放入象征界——的谈论成为正当的?
  •     精彩而清晰。读罢感觉到那种类似印度悬空术的感觉——人从脑袋发力,整个悬了起来。
  •     哎呀呀 陪我度过2016年整个8月的无业之盛夏
  •     文中ethnic tension与其翻成“种族张力”为毛不翻成“种族矛盾”或者“种族冲突”,这样不就更容易理解嘛?即便张力这个词更有学术装逼味。通读下来,还不如德勒兹内本好懂。
  •     大部分是天书,基本靠蒙。求中国人的导读..
  •     前阵子读完了
  •     英文原书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bnlPvIn
  •     我也喜欢矛盾修辞!
  •     主体来自撤除,类似黑格尔世界之夜的疯狂的空洞,而主体性来自于对象征秩序的差异化阐释,消隐的中介是否定的否定。后现代性是大他者权威、象征效力的终止,禁令消失,律法私人化,实在的他者(他者的他者)的阴谋论兴起,主体内在自反性需要用行动来改变。遵照幻觉执行的犬儒主义,信仰先于信仰的自动化,意识形态的幽灵掩盖象征界的现实之裂隙并与实在界相对抗。性别理论依旧头疼,女人不作为被阐述的主体存在,是虚无的完美主体,女人是男人的外在症状并赋予其一致性,属概念总是一个自身的种概念,原父对于父亲的溢出构建了父亲,而女人无边界,在性差异中爱情的作用类似于意识形态。汝所何欲的答案是幻想,畸像框定并污染现实并产生幻想的偏见,幻想是主体存在的支撑拒绝分析,《黑屋》,全球化带来种族主义的幻想。实在界既是前提也是剩余。
  •     耐心地继续读齐大爷那些
  •     这套导读系列都总结得不错,值得推荐~"小他“和后结构主义所讲的”延宕“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既有的符号秩序、大他者无法化约的部分,而对其构成的”淫荡补充部分“作为出发点来解释电影和政治问题确实很有说服力。。。
  •     还是蛮好的
  •     有趣,补一下齐泽克。
  •     清晰透彻,个人觉得某些关于拉康的部分比导读拉康更清楚。当然译者也说了,已是10年前的书,且覆盖面不全,确有不充分之处。豆瓣上读过不少lightwhite的翻译,都挺靠谱的,这套书就我目前为止读过的而言,翻译质量真的不错。
  •     有些难懂,需要结合齐泽克的相关作品,更深入地理解
  •     ~
  •     非常不错的导读书,看懂的部分已经很受用了。
  •     可借来破迷信。。。
  •     史太的,太史太的!齐泽克即便不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哲学家,那他也是我们时代最恰切的症候。就此而言,他比拉康更为洞透,或者说他更充分地回到了拉康,正如拉康更充分地回到了弗洛伊德。在将齐泽克与杰姆逊共读的时候,你才能发现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精神。但史论结合以期洞开实践可能性的哲学是必须不断立足当下而回溯到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如此说来,后现代意识形态下真正成为MTV的倒不如说是伊格尔顿这名智术师,而JB(杰姆逊和巴迪欧)是批判的武器,齐泽克是这一切的当代精神分析范式。德国观念论是一切哲学的顶峰,齐泽克对谢林的挖掘和对黑格尔“具体的普遍性”观念的“属概念总是其自身的一个种概念”的阐述是精道的!齐氏在后现代从无到有的虚无主义是彻底的非虚无主义,马政至少是开放可能性,但行动的伦理学更其至关重要,深渊回以凝视
  •     读完更懂拉康了:)
  •     还是半懂不懂,但比拉康好懂些。。。
  •     靠谱的入门书。
  •     极好!不知这一套导读都有这样的高质量?对于齐泽克的“主体”等论述简洁明晰,便于整体把握。现在开始翻《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要陷入齐泽克热的赶脚……
  •     齐泽克导读拉康。
  •     “齐泽克之后”的部分写得很不错。前面的梳理部分,所引的书相对较少,没有太超出《斜目而视》。
  •     稍微让我理顺了一点点齐泽克和拉康的关系
  •     有必要再重读齐泽克了。
  •     翻译得不错,写得也通俗易懂
  •     真是太难...
  •     对我来说这是通向拉康之桥中迄今为止见过的最好走的一条。长久思考初步形成轮廓的东西,原来已经在别人的论述框架里具备了鲜明漂亮、动人心魄的形体。就切近的事情来说,考研与求职痛苦的准备,不就是每个个体对一种象征秩序的大他者提出的“汝所何欲”的无奈的诘问?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