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牛津通识读本》章节试读

出版日期:2016-3
ISBN:9787544759628
作者:[澳大利亚] 乔纳森•福斯特
页数:286页

《记忆-牛津通识读本》的笔记-第1页 - 摘录与评论

1.正如作家、哲学家C.S.刘易斯概括的那样:我们有五种感官,有抽象得无可救药的智力,有片面选择的记忆,还有一系列先入为主的观念和假设,多到让人只能察验其中的一小部分,而根本无法全盘觉察。这样的配置,能观照出多少事实的全貌呢?2.鉴于此,“追忆”这一行为曾被比作:一个知识丰富的古生物学家,试图将一组不完整的残骸拼凑成一只完整的恐龙。3.事实上,过去一百多年中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就在于:记忆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而不是一个单一的实体。4.艾伦·巴德利在20世纪60年代曾进一步提出,言语短时记忆主要以声音或语音的形式来存储信息。其他学者曾观察到,短时回忆中出现的错误往往是语音上的混淆,这从侧面支持了巴德利的观点。即便记忆材料最初是通过视觉形式呈现的,这种现象依然会发生,这便意味着信息在存储的过程中被转化成了语音编码。例如,康拉德和赫尔就证明,在以视觉形式呈现给受试者之后,发音相似的字母序列(如P、D、B、V、C、T)比发音不相似的字母序列(如W、K、L、Y、R、Z)更难被准确地回忆出来。“记忆主要用语音的形式储存”,这就使得那个著名的速读技巧——忘掉默读的心底的声音,成了不大可能的事情。短时记忆以语音形式存储信息,而学者们认为长时记忆主要是根据信息的意义来实现存储的。这一点可以皆示为何增加对单词有意义的描述,就能够增大它的记忆效果5.研究视角的转变:阿特金森和希夫林的信息处理模型所存在的问题得到确认后,出现了两种主要的回应。其中一种思路是,根据短时记忆模型的已知局限对模型本身进行改善。巴德利及其同事的研究就与这种思路密切相关,同时他们还力图进一步描述短时记忆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这一研究视角上的改变催生了巴德利开创(随后又加以修订)的“工作记忆”模型。而对阿特金森和希夫林模型的另一种回应思路关注的问题更为普遍。这种思路质疑的是为何该模型要将关注焦点放在记忆的存储及其容量的局限上,并提出应该采取另一种研究路径,重点关注记忆的信息处理过程,并研究信息处理过程对记忆成果的影响。工作记忆的提出:巴德利在他影响甚广的工作记忆模型中对这些组成部分加以形式化,将其定义为中央执行系统和两个附属子系统——语音回路和视空画板(visuospatial sketchpad)。后来,巴德利在修订后的工作记忆模型中又增加了情景缓冲区这一概念。对于这些组成部分的功能角色,巴德利提出:1)由中央执行系统控制注意力,并协调附属的子系统;2)语音回路包括了语音存储和发音控制过程,也使内部言语能够进行;3)视空画板负责建立和处理心理图像;4)情景缓冲区(图6中未标注)用于整合处理工作记忆中的材料。6.许多实验证明,人们在记忆广度方面的表现通常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音编码的使用,比如你能正确复述的单词个数取决于单词的复杂程度。一个有关词长效应的例子是,在不同的语言中从1数到10需要用的时间不同:对于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其数字记忆的广度与他们用各自语言的发音读出数字的速度紧密相关。这些发现以及其他相关研究表明,语音回路的时间(而不是记忆项目)容量是有限的。7.情景记忆是如何随着时间流逝“转化”成为语义记忆的,这一课题至今仍然在引发大量的研究兴趣和猜想我原来提到的理解的层次的差别,也许就是语义记忆与情景记忆的作用语义记忆和情景记忆是否真的各自代表着独立的记忆体系,这点仍然不能确定,但区分这两者有助于有效地描述不同的临床记忆障碍,有的记忆障碍影响前者多些,有的则影响后者多些。8.实验的结果如下:就外显再认而言,没有上下文的情况下成绩较差,受试者参与说出词汇的情况下成绩较好;有趣的是,在内隐知觉辨认的任务中,情形恰恰相反!两组测试的结果相反,这便意味着相应的内在过程(即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是十分不同的,可能涉及相互独立的不同记忆机制。安德雷德等人对全身麻醉的人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尽管被麻醉的人当时并没有意识,对于麻醉过程中呈现给他们的材料,他们依然会在后来体现出内隐记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研究表明,商业广告可能主要是通过影响内隐记忆来实现目的的。实验显示,相对于从未看到过的广告,人们会觉得之前看过的广告更吸引人,这种现象被称为“曝光效应”。曝光效应原来是影响的内隐记忆啊内隐和外显记忆的二元区分,体现了学者们所提出的两种记忆系统的不同(可参看福斯特和耶利契齐于1999年发表的论文,其中有对这一课题的更专业、全面的概述9.对记忆处理层次模型的批评有大量的数据支持这一记忆处理层次模型,不过,最初的模型细节却遭到了批评。反对意见的主要理由是,这一思路在逻辑上是循环论证的。如果我们观察到某种编码处理带来了较好的记忆结果,那么根据记忆的处理层次模型,我们可以认为这种好的结果是由“更深”的认知处理模式导致的。如果相反,另一种编码处理随后带来了较差的记忆结果,那么根据记忆的处理层次模型,这肯定是由于编码过程中较为“肤浅”的处理。问题就在于,记忆的处理层次模型由此变成了一种自我循环、不可验证的理论。关键是如何设计出一套独立于后续记忆表现的标准,去客观衡量记忆处理的“深”与“浅”。10.回忆比较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但再认通常不那么容易受影响。这一点已经在实验中得到了证实,例如,研究者要求潜水员在水下或是陆地上记住一些信息,然后在相同的地点或不同的地点测试他们的记忆。在两个著名的实验中,戈登和巴德利要求潜水员在岸边或水下记住一些信息。随后,潜水员分别在相同环境下和不同环境下接受了测试。结果表明,就潜水员的回忆而言,信息编码和记忆测试的环境是否相同会对结果造成很大影响。如果潜水员们记住信息和接受测试时都在水下或者都在陆地上,他们就能记住更多的信息。但如果他们记住信息时的环境和接受测试时的环境不同——前者在水下,后者在陆地上,或者前者在陆地上,后者在水下——潜水员的记忆表现则显著下降。简单来说,当潜水员需要在不同的地点提取信息时,回忆就会遇到问题,但如果他们学习信息和回想信息时的地点一致,就不会有问题。不过,这种规律仅仅对回忆而言比较明显,对再认而言并不明显。由此可以看出,在测试记忆的时候提供与当初学习时相似的语境,这对有效的回忆十分有帮助,但对再认的影响不大。也就是说,选择同样的地点和环境情境,对做更准确的选中选择题的答案没有差异,但对其他需要回忆的题目却立竿见影了....(我哭,为什么现在才知道啊)11.研究者要求受试者仔细阅读一些句子,句中包含了一些关键词。例如,关键词“钢琴”是通过以下两句话中的某一句呈现给某位受试者的:“那人把钢琴调好了。”“那人把钢琴抬了起来。”受试者在进行回忆时会得到一些提示,这些提示可能与指定对象(钢琴)的某些特点相关,也可能不相关。在测试中,如果读过“调钢琴”那句话的受试者得到的提示是“悦耳的东西”,他们就能够回想起“钢琴”这个关键词。相反,如果读过“抬钢琴”那句话的受试者得到的提示是“悦耳的东西”,他们就不大回忆得出“钢琴”一词:根据编码特定性原则,这是因为当他们获取信息时,钢琴悦耳的特点并未受到强调。反过来,对于读过“抬钢琴”那句话的受试者,“重的东西”这样的提示会比“悦耳的东西”更有帮助。这个实验指出编码特异性的特点:1. 原始信息中,只有那些在学习过程中被特别强调过的部分能确保被编码。2.要想成功地回忆出信息,测试中所给的提示需要同被编码的信息的某些特点相吻合。换言之,回忆效果取决于编码和线索之间的匹配程度。12.关于遗忘,存在着两种传统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记忆只是褪色或者消散了,就像物理环境中,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褪色、磨损、失去光泽一样。这种观点将遗忘和记忆视作相对被动的过程。第二种观点则将遗忘视为更加主动的过程,认为并没有证据表明记忆中的信息是被动消退的,相反,是因为记忆痕迹变得混乱、模糊或彼此重叠,才发生了遗忘。换言之,遗忘的发生是干扰造成的后果。当前研究文献中,较为统一的意见是:这两种过程都会发生,但通常很难将两者区分开来,因为时间的作用(即记忆的褪色和消散)与其他信息的干扰通常是同时存在的。13.与此不同的是,回忆高峰出现在人们生命的后半途,当他们回想过往经历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对人生不同阶段的记忆并不平均,人们记得最多的是发生在青春期和成年早期之间的事情。专家们认为,回忆高峰的出现是由于人生早期发生的许多事件尤其重要:其中许多事件往往伴随着大量的情感(因此可能也与“闪光灯记忆”有关),比如遇见伴侣、结婚、成为父母亲;还有一些事件则具有另外的重要意义,比如大学毕业、开始工作,或作为背包客环游世界等等。14.他们要求受试者记住几组词语,这些词语或是毫无规律的随机组合,或是有层次、有规律地排列而成。这些研究者发现,如果将单词以有意义的方式排列起来,记住这些单词所需要的时间仅为单词无规律排列时的四分之一。“意义”对记忆很有帮助15.这样的结果表明,记忆容量与现有知识(恐怕还有兴趣和动机)在相互作用,从而决定了哪些信息能被有效地记住。16.错误地确认记忆来源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例如目击者的证词便是如此(参见米切尔和约翰逊于2000年发表的论文)。17.记忆不像肌肉那样可以通过重复锻炼而得到改善。18.还有证据表明,各种认知能力的提升对于记忆容量存在着正面影响,例如,解决问题和假设检验的技能提升之后,人们能够更好地提取记忆,并判断提取出的信息是否真实。19.年龄与记忆:随着个体的衰老,外显长时记忆(即被明确意识到的记忆经历,参见第二章)任务的表现通常下降得非常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虽然再认的表现仍能保持良好,但自由回忆的表现下降得很明显。不过,当有关熟悉度的因素参与进来,再认能力也会随情况而发生质的改变。所以,当再认需要用到情境记忆(即再认记忆中更具追忆性质的那部分,见第三章),记忆的缺陷就会伴随衰老而出现。这或许意味着年长的人与幼儿类似,更容易受到暗示和偏见的影响。这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例如当年长的人基于以往的记忆去作有关金融财产的重要决定时。年龄的增长对语义记忆的影响不大。事实上,语义记忆似乎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进一步提升。人们的词汇量和知识积累通常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尽管他们可能会在提取相关信息时遇到更多的问题,例如我们前面章节中探讨过的“话到嘴边说不出来”。有学者提出,语义记忆中的信息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累积,这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些对语义知识要求较高的职务通常都由年长的人来担任,例如高等法院的法官、小说家、公司的董事长、军队的司令、教授、将军等。有证据表明,主导记忆策略和组织的额叶的退化,或许是与年龄相关的记忆退化的原因之一。最近一些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和健康饮食(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含量少、抗氧化物含量多的饮食)不仅有利于机体健康,也有助于老年人保持大脑的正常运作。20.记忆与成瘾物:有证据显示,一些物质(例如尼古丁、咖啡因这样的刺激物)可以通过提高注意力(从而优化对材料的编码)来提升记忆力。但是,这些刺激物的作用往往只能在我们疲倦的时候才能被观察到,这时如果不使用这些刺激物,我们的认知系统就会很倦怠,从而功能减退。21.提高记忆的诀窍:●分散练习效应告诉我们,将学习时间分散在一段时间内比较好,而不要在某一时间内集中突击,其中的主要原则就是“少吃多餐”。所以考试前的临时突击不能取代平时扎实、持久的复习。●与此相关的是,无错误学习也是一种灵活的学习策略,即在学习新信息后,间隔一段时间进行测试,当这个信息被有效习得,便可以逐渐延长间隔时间。《论“纠错本”对于中学生学习的重要性,考试对于中学生学习的必要性分析.....》集中注意力是有效的学习途径使用声音和视觉对信息进行编码(例如为语言内容创造出视觉形象),或者创造“思维导图”,是很有效的学习技巧。一个通用原则是在可用的时间内,尽可能地把新的资料与你自己、你所处的环境详细而具体地联系在一起。要尽量去理解所学的信息,而不是被动地学习信息,这样做通常会改善记忆。与自我关联的记忆总是能够更为快速和清晰的记忆注意力、兴趣、动机、精通程度和记忆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相强化关系。你在某一领域的知识越多,你就会对该领域更感兴趣,于是你具有的知识和兴趣就会互相促进,帮助你更好地记忆与该领域相关的资料。22.这样单纯地重复信息而不思索其意义和内在关联,只能帮助我们将信息保存几秒钟,就长期目标而言往往是很差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的效率极差23.其基本原理是,当信息即将被遗忘时便尝试提取,这能够最有效地加强记忆。《论遗忘曲线在记忆学习中的作用?》24.研究显示,如果我们在学习后立即对学习效果进行判断,预估自己后续的记忆表现,我们的判断往往是不准确的。而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在学习后间隔一段时间再进行上述判断,结果往往相对准确。不自觉的想起卡尼曼的“计划谬误”25.要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人们常说,学习一门学科的最好途径就是去教这门课。That's right.

《记忆-牛津通识读本》的笔记-第93页 - 记忆障碍

第三行有个编辑错误“这通常。。。是”

《记忆-牛津通识读本》的笔记-第105页

在人的一生中,大脑都保持着一定程度的生长和修复能力,这种能力可以通过脑力活动和训练而激发。……海马体是大脑中重点参与记忆整合的部分,它对情景记忆的整合尤其重要,而海马体对脑力训练尤其敏感,在脑力刺激和锻炼之后更易于出现神经元再生和连接性增强的现象。

《记忆-牛津通识读本》的笔记-第44页

有趣的是,小说家马赛尔普鲁斯特早已总结出了这一理论的主要原则,他曾写道:“那些我们不曾深入思考的东西,很快就会被忘却。”克雷克和洛克哈特提出,记忆的质量取决于我们在记忆编码的那一刻信息处理的质量。他们描述了不同的处理层次,“表面”层次仅仅处理记忆材料的物理特性,“较深”的层次涉及记忆材料的语音特性,而再深一些的层次则涉及对材料的意义进行语义编码。

《记忆-牛津通识读本》的笔记-第75页

伊丽莎白洛夫特斯在实验中发现,人们回答误导性问题时几乎和他们回答无偏见问题时同样地迅速和自信。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受试者注意到有新的信息被添加进来,这仍然会成为他们对事件“记忆”的一部分。因此,回顾过程也可能引起记忆偏差,即便我们可以清楚地意识到这种偏差。

《记忆-牛津通识读本》的笔记-第114页

兰德和比约克的实验证实了扩展型提取练习的有效性。……全名念给受试者听,之后要求受试者根据名字说出姓。起初受试者进行记忆测试的时间间隔较短,之后间隔逐渐延长。在拓展型提取测试中,第一次测试(例如“杰克·戴维斯”这个名字)是在研究者读出全名后便立即开始,第二次测试在间隔三个干扰项后进行(例如,杰克·戴维斯、吉姆·泰勒、鲍勃·库佩、约翰·阿诺德,然后再测试:杰克什么?),第三次测试与第二次测试之间又间隔十个名字。兰德和比约克发现,相对于没有进行间隔练习的对照组,任何形式的间隔练习都有正面效果,但他们观察到,其中帮助最大的还是这种扩展型提取练习,所得到的有效回忆成绩是对照组的两倍。
……
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我们往往容易密集地投入,但这种策略已被反复证明是错误的。……
巴瑞克和费尔普斯展示了间隔学习效果的稳定性。他们让受试者学习两次西班牙语词汇,并在八年后进行测试,对比其记忆表现。第一组受试者的两次学习间隔30天,第二组受试者的两次学习发生在同一天。八年后,前者比后者的记忆水平高出250%!


 记忆-牛津通识读本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